218、剪剪小窗花
- 格式:ppt
- 大小:10.88 MB
- 文档页数:26
教案标题: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剪剪小窗花--舞动的裙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窗花的制作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2. 引导学生感受窗花的美丽,提高审美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观察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窗花的制作方法。
2. 窗花的创作和设计。
教学难点:1. 窗花的剪法和技巧。
2. 窗花的创意设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窗花制作视频、窗花样品、剪刀、彩纸等。
2. 学生准备:剪刀、彩纸、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窗花样品,引导学生观察窗花的美丽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窗花的认识和感受。
二、学习窗花的制作方法(10分钟)1. 教师播放窗花制作视频,学生观看并学习窗花的制作方法。
2. 教师示范窗花的剪法和技巧,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
三、学生创作窗花(15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设计窗花的图案。
2. 学生使用剪刀和彩纸,按照自己的设计剪出窗花。
四、展示和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窗花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窗花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创意和努力。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颜色和材质的纸张制作窗花,观察窗花的变化和效果。
2.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不同形状和图案的窗花,拓展自己的创意和设计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看视频、示范教学、学生创作和展示评价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窗花的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在学生创作窗花的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自信心。
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察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作空间,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材料和方法制作窗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小学美术沪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剪剪小窗花》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民间窗花的特点,初步学会用对折剪纸的方法剪出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制作小窗花的过程中,学习窗花的对折剪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民间剪纸图形的对称美和简洁美,激发学习剪纸的兴趣,培养欣赏民间剪纸艺术的能力。
2学情分析学生对剪纸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一年级时也剪过一些简单的花纹和图案,会使用剪刀。
二年级学生对于对称的造型已有一定的认识,在这节课里,学生要充分整合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大部分学生只注重剪纸的造型,本课要让学生了解对折剪纸与纹样之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有意识地剪弯折线表现变化的纹样,学生需要更熟练地使用剪刀。
3重点难点重点:对称剪纸的基本制作方法难点:剪纸纹样之间的连接4教学过程4.1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景,播放音乐《春节序曲》1、音乐激趣、导入新课。
从音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抽生答)对!这就是每年我们在春节联欢晚会中都可以听到的《春节序曲》。
在音乐中我们感受到了新年的欢乐气氛。
仿佛看到(点击图片)人们忙碌的情景,他们除了贴春联、挂福字、贴年画,甚至在我国北方一带,人们还喜欢贴上窗花,给我们生活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课件)师:请大家看看我们的教室,今天有什么不同,你们发现了什么?生:窗户上贴有窗花。
2、揭示课题:美丽的窗花是我国传统的剪纸艺术。
而窗花的种类很多,(课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窗花的一种————团花。
贴课题《团花》教师当场演示剪一个窗花,学生观察。
折——画——剪——展开 (用大纸张)介绍团花。
像这种外形以圆形为主,将纸多次折叠后剪出的图形叫团花。
想了解更多的团花知识吗?那么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团花世界,感受她的美。
2【讲授】(二)、新课1:介绍团花的历史、图案寓意、用途等首先,我们先来欣赏一些团花作品:(1)师:现在发现最早的团花出现在距今一千五百年前的古代(南北朝)。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剪剪小窗花--剪团花 | 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课为二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主题为“剪剪小窗花--剪团花”。
课程内容围绕窗花的起源、意义、制作方法和创作实践展开。
学生将通过本课学习窗花的传统文化背景,掌握基本的剪纸技巧,并能够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窗花作品。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窗花的起源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掌握基本的剪纸技巧,能够独立创作窗花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1. 技巧掌握:学生在剪纸过程中,对折痕的准确性和剪纸刀法的熟练运用可能存在困难。
2. 创意发挥:鼓励学生在传统窗花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出独特的图案。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窗花的图片和视频。
2. 学具:彩纸、剪刀、铅笔、橡皮等剪纸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风格的窗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窗花的共同特点和独特之处。
- 讲述窗花的起源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引发学生对窗花的兴趣。
第二阶段:技巧讲解与示范- 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包括纸张的选择、折叠、剪裁等。
- 示范剪纸过程,边示范边讲解注意事项。
第三阶段:学生实践- 学生分组,每组分配剪纸材料。
- 学生根据所学技巧,开始剪纸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阶段: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将完成的窗花作品贴在展示区。
-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板书设计1. 课题:剪剪小窗花--剪团花2. 窗花的起源与意义3. 剪纸技巧- 折叠- 剪裁4. 创作要求- 创意- 美观作业设计- 学生回家后,利用课堂所学,创作一幅窗花作品。
-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剪纸技巧和图案设计。
课后反思-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学生剪纸技巧的掌握程度、创意发挥等。
-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品,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剪剪小窗花|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小窗花的来源及制作方法。
2.能够熟练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提高手工能力。
3.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动手能力。
4.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意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小窗花的来源及制作方法。
2.剪纸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老师用PPT展示一张五彩斑斓的小窗花,引导学生想想这个小窗花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为什么小窗花这么美丽。
2. 提高学生兴趣老师计划一个“切花挑战赛”,在教具箱中放教具,让学生使用不同的剪刀裁剪不同形状的花朵,看哪组制作的最快最好。
3. 剪剪小窗花1.通过PPT介绍小窗花的历史背景,并展示小窗花的图片。
2.给学生展示剪刀的分类和要领,并让学生跟随老师完成一些基本的剪纸动作练习。
3.与学生分享制作小窗花的步骤:–准备材料。
纸,剪刀。
–把纸剪成正方形。
–对折三次,然后展开,得到16个小正方形。
–根据自己创意,将小正方形折叠成不同的形状。
–用剪刀在折好的纸上剪出不同的孔,展开即可得到小窗花。
4.让学生根据自己创意,选好颜色与纸张材料,开始制作小窗花。
4. 展示作品并讲解学生完成小窗花后,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集体展示,并选几个优秀的作品讲解。
5. 总结让学生自己评价作品,梳理制作小窗花的过程,并表达自己的创意。
同时分享小窗花的魅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发现美。
四、教学评估1.通过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小窗花制作方法的理解程度。
2.对学生制作的小窗花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五、教学反思剪剪小窗花教学采用了PPT展示,教学内容重点讲解剪纸技能基础和制作小窗花的步骤;教学方法在讲授中融入了练习和互动环节,寓教于乐,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教学评估围绕小测验和作品评价展开,全面系统地检测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在教学反思中,老师更应该重视课前准备,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成为主体,真正享受美术教育的盛宴。
教案标题: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剪剪小窗花|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窗花的起源、历史、文化内涵及其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窗花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窗花的起源、历史、文化内涵2. 窗花的制作方法及步骤3. 窗花的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4. 窗花的创意设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窗花的制作方法及步骤,窗花的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
2. 教学难点:窗花的创意设计,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窗花的起源、历史、文化内涵,窗花的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
2. 示范法:演示窗花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窗花,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法:针对窗花的创意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窗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图案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用途?”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剪剪小窗花。
2. 讲授窗花的起源、历史、文化内涵(10分钟)讲解窗花的起源、历史、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窗花在我国民间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3. 讲解窗花的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10分钟)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窗花,讲解窗花的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让学生对窗花有更深入的了解。
4. 演示窗花的制作方法及步骤(10分钟)演示窗花的制作方法及步骤,让学生学会如何制作窗花。
5. 学生实践(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窗花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窗花作品。
6.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窗花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剪剪小窗花|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课为沪教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第18课《剪剪小窗花》。
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通过讲授剪纸的基本知识、技巧,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进而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小窗花作品。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 使学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小窗花的创作。
教学难点1. 剪纸技巧的掌握,特别是对于初次接触剪纸的学生。
2.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独特的小窗花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剪纸示范视频、剪纸图样、剪刀、彩纸等。
2. 学生准备:剪刀、彩纸、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剪剪小窗花》。
2. 讲解:讲解剪纸的基本知识,包括剪纸的起源、发展、分类等,然后重点讲解剪纸的技巧,包括折纸、剪刻、展开等。
3. 示范:播放剪纸示范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剪纸的过程,然后教师现场示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学习剪纸。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练习剪纸,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创作:学生在掌握了剪纸的基本技巧后,根据自己的想法,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小窗花作品。
6. 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教师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
7. 总结: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剪纸的艺术价值,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剪纸技巧。
板书设计1. 课题:《剪剪小窗花》2. 教学目标:了解剪纸艺术,掌握剪纸技巧,创作小窗花作品。
3. 教学难点:剪纸技巧的掌握,创作独特的小窗花作品。
4. 教学内容:剪纸的基本知识、技巧,小窗花的创作。
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创作一幅剪纸作品。
2. 家长参与: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向家长介绍剪纸艺术,家长可以参与学生的创作过程。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剪剪小窗花--舞动的裙摆 | 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让学生了解窗花的艺术特点,掌握对称剪纸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观察和欣赏生活中的窗花,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窗花的艺术特点,掌握对称剪纸的基本方法,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窗花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1. 窗花对称剪纸方法的掌握。
2. 窗花图案的设计与创作。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剪纸示范视频。
2. 学具:剪刀、彩纸、铅笔、橡皮、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窗花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窗花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窗花的起源、发展、寓意等知识,让学生了解窗花的艺术价值。
示范对称剪纸的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 实践环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并剪出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窗花作品。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索窗花的艺术魅力。
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剪剪小窗花--舞动的裙摆2. 教学内容:窗花的艺术特点、对称剪纸方法、窗花图案设计与创作3. 教学目标:了解窗花艺术、掌握剪纸方法、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热爱民间艺术4. 教学难点:窗花对称剪纸方法、窗花图案设计与创作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内容、实践环节、展示评价、总结拓展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剪出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窗花作品。
2. 课后作业:收集生活中的窗花作品,与同学分享其寓意和艺术特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了解窗花的艺术特点,掌握对称剪纸的基本方法。
18. 剪剪小窗花(教案)沪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窗花的历史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引导学生掌握窗花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窗花的历史和意义2. 窗花的制作方法3. 窗花的创作和展示教学准备:1. 窗花的图片和实物2. 剪刀、彩纸等制作材料3. 展示用的展板或墙面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窗花的历史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窗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展示一些窗花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欣赏窗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二、讲解窗花的制作方法(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窗花的制作方法,包括折叠彩纸、剪裁图案等步骤。
2. 示范窗花的制作过程,让学生跟随示范一起制作窗花。
三、学生动手制作窗花(15分钟)1. 发给学生剪刀、彩纸等制作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窗花。
2. 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自己喜欢的窗花图案。
3. 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窗花的展示和评价(5分钟)1. 让学生将制作好的窗花展示在展板或墙面上。
2. 邀请学生进行评价,选出最美的窗花作品。
3.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的创作和努力。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窗花的历史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窗花的制作方法运用到其他美术作品中。
3. 鼓励学生在家里尝试制作窗花,并与家人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窗花的历史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窗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掌握了窗花的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作和努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审美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窗花的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创作过程中展现了出色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年级美术说课稿第18课剪剪小窗花《剪窗花》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上教版二年级第一学期的第十八课《剪窗花》。
一、说教材通过对一到三年级教材的理解和对《美术学科单元教学指南》的初步研读,我发现本课对应的单元主题是《感受民间艺术》:单元类型是美术门类单元;所属模块是设计应用,主题为工艺。
《剪窗花》是让学生初步理解民间窗花,知道对称图形的特点,尝试用折后剪的方法剪出对称的图形。
我又仔细看了一到三年级的教材,发现对于对称的造型,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积累:在一年级第二学期纸工课《美化人行道》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到了对折剪图形的方法;在二年级第一学期《连续的图形》学习中,也接触到了通过折后剪的方法、剪出二方连续图形。
但对于如何设计并剪出窗花纹样却不甚理解。
所以,本节课要让学生理解折后剪与纹样的变化关系,使学生能通过折后剪来表现具有对称图形的窗花,同时也为二年级第二学期《彩纸片的组合》和三年级第一学期《美丽的花挂毯》的学习打下根底。
二、说学生我校二年级学生已学会使用剪刀〔比拟纯熟掌握1.剪刀不动纸来动2.小纸不动剪刀动的剪纸方法〕,对于对称的造型有了一定的认识。
由于学生仍然好动且好奇心强,维持关注和创作的时间较为短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计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情况的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步他们的兴趣。
三、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民间窗花的特点。
2.尝试用折后剪纸的方法剪出具有对称图形的窗花。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观察窗花的过程中,初步理解窗花图形具有对称的特点;在欣赏中比拟、探究学习、尝试中发现纹样的疏密变化和对折剪的方法;结合回忆和想象运用所学方法创作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2、感受民间剪纸图形的对称美和纹样的疏密变化。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对折剪纸的根本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剪纸纹样之间的连接。
五、作业要求:可以运用对折剪的方法,剪出具有对称、疏密变化纹样的窗花作品。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剪剪小窗花|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课为二年级上册美术第18课《剪剪小窗花》,选自沪教版教材。
课程以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窗花为主题,通过剪纸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和体验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窗花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剪纸的基本技巧以及创意设计等。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窗花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艺术素养。
3.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并剪出富有个性特色的窗花作品。
4.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1. 窗花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的理解。
2. 剪纸技巧的掌握。
3. 创意设计能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剪刀、彩纸、胶水、示范作品等。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窗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窗花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窗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 示范剪纸技巧,讲解剪纸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创意设计。
5. 学生根据设计稿,动手剪出窗花作品。
6.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7.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窗花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剪剪小窗花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独立设计并剪出一幅窗花作品。
2. 家长参与评价,给予建议和鼓励。
3. 教师收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鼓励和支持,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8课剪剪小窗花–剪团花|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认识和掌握剪窗花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剪纸能力和创造能力。
3.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剪纸工具:剪刀、红黑色纸。
2.教具:书籍、教学展示板、展示PPT。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本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剪剪小窗花-剪团花」,今天我们学习的剪纸技巧是以「对折」来剪纸的。
同学们都很聪明,你们能掌握好这种技巧。
2. 实践演练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团花的基本形状。
团花形状的基本构成是圆形和季节性的装饰,团花的颜色也有讲究,传统上,用红黑相间的纸制作,这两个颜色寓意「欣欣向荣」、「富贵平安」。
然后,老师会给同学们介绍如何对折剪纸。
先将纸对折成一个半圆,再将半圆对折成一个四分之一圆,最后将四分之一的圆形剪成一个半圆形。
最后,学生们开始动手,根据老师的示范,对红黑纸进行对折,并且暗示如何剪出一个完美的半圆形,再将半圆形反折对折,然后根据对折线,剪出一个优美的团花形状。
3. 课堂展示同学们可以将自己剪出来的团花张贴在展示板上进行展示,可以跟其他小伙伴交流彼此的作品,意见和技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4. 评估与总结老师可以在同学们紧张愉快的剪纸过程,进行一下点评和总结,看看哪位同学的团花剪得最好看,是否在整个过程中善于沟通与合作,还有在剪纸的过程中如何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创新,同时也可以检查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对折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团花形状的构造,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5. 课后拓展1.在剪窗花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剪出不同形状的“团花”。
2.学生可以自主制作一些剪纸装饰,与家人或者同学们分享。
3.可以在课外时间,借助图书馆等资源,了解更多与窗花相关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对折剪纸的技术和团花的构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加入了“看、听、说、做、交流、总结”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参与度,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讲课模式。
二年级美术教案第18课剪剪小窗花课题《剪剪小窗花》【基本信息】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课时:1课时类型:创意制作【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出处:《剪剪小窗花》是上教版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七单元《感受民间艺术》中的第二课。
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感受民间艺术”共有三节课:第一课《连续的图形》,了解连续图形的特点,学会用折、剪的方法制作连续的纹样。
第二课《剪剪小窗花》,用不同的折叠方法剪出有对称的纹样。
第三课《我们做花灯》,用纸工插接的方法制作花灯。
单元教学目标:了解二方连续纹样与民间传统节日习俗活动,在剪纸与插接制作过程中美化生活环境,传递节日祝福。
【学情分析】学习经历:二年级学生在一年级已学过《漂亮的纸筒》、《摇啊摇》、《我的活动表》、《认识交通标识》、《小小建筑师》、《美化人行道》、《撕撕贴贴变成画》和《彩纸手拉手》;二年级学过《深情的敬师卡》和《连续的图形》等纸工学习内容。
已有基础:二年级学生对剪纸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一年级时也剪过一些简单的花纹和图案,会使用剪刀。
二年级学生对于对称的造型已有一定的认识,在制作的过程中感受了线条、形状、色彩的不同变化,在这节课里,学生要充分整合这些已有知识和经验,为本单元学习民间艺术的剪纸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以及动手能力。
新知预判: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纸工动手能力,会剪一些简单的花纹和图。
但在图案的疏密变化、连续性上会有难度,学生可以通过比较作品、观察微视频的剪纸过程加以修改。
教师通过错误示范强调注意的细节,从而解决学生在剪纸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民间窗花的特点,初步学会用对折剪纸的方法剪出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制作小窗花的过程中,学习窗花的对折剪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剪纸图形的对称美和简洁美,激发学习剪纸的兴趣,培养欣赏民间剪纸艺术的能力。
【教学重点】对称剪纸的基本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剪纸纹样之间的连接。
【练习设计】练习内容:运用对折剪的方法剪出对称的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