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式风速计校准规范》不确定度评定
- 格式:pdf
- 大小:129.15 KB
- 文档页数:5
风扇能效测试系统研究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银宝;陈晓怀;张孝军;李红莉;王汉斌【摘要】为了能够获得准确可靠的风扇能效值的计量数据,对风扇能效计量检测的原理进行了研究,并对风量计量进行了探讨.测试系统的上位机通过RS232通信端口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实现对系统运行的控制,保证了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的准确可靠.给出了风量和能效值的计量方法,并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期刊名称】《计量学报》【年(卷),期】2016(037)004【总页数】4页(P415-418)【关键词】计量学;能效标识;风扇;不确定度评定【作者】程银宝;陈晓怀;张孝军;李红莉;王汉斌【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51;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97能效标识是用能产品或设备能源效率等级等性能指标的信息标识,能源效率是指在能源利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能源量与实际消耗的能源量的比例大小,也就是为终端用户提供的服务与所消耗的总能源量之比[1]。
对于使用广泛、高耗能的家用电器或用能产品,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是节约能源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
本文结合国家标准中对交流电风扇相关性能的定义以及能源效率等级的相关规定,对交流电风扇的风量和能源效率值的测量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规划出完整的检测方案,提出了明确的输出风量计量和能效值测算的方法。
通过建立输出风量和能效值计量的数学模型表达式,依据GUM对测试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为评估交流电风扇能源效率测试系统的测量可靠性提供了参考依据[2~4]。
本文着重就台扇、壁扇、落地扇和转页扇等常用交流电风扇的能效检测方法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吊扇能效检测原理相同,但检测方法略有不同。
风速不确定度的分析和计算马友林【期刊名称】《风能》【年(卷),期】2018(000)008【总页数】14页(P102-115)【作者】马友林【作者单位】鉴衡认证中心【正文语种】中文本文主要描述了IEC 61400-12-1 Annex D 和Annex E中不确定度(Uncertainty)相关部分的处理计算,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部分:(1)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
(2)IEC 61400-12-1不确定度介绍。
(3)IEC 61400-12-1风速测试不确定度。
本文主要遵循以下标准的相关内容(下称“标准”):IEC 61400-12-1:2017, Wind turbine-Part 12-1: Power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of electricity producing wind turbines。
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测量不确定度意指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
测试不确定度是基于被测量的概率分布而估计的离散程度,用标准差表示的不确定度又被称为标准不确定度。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对不确定度进行更可靠的估计,即对标准不确定度乘以一个包含因子k得到扩展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分为A、B两类,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其区别在于获取被测量概率分布的方式不同;不能简单地用“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进行区分。
A类不确定度:其概率分布是直接的,通过多次测量的方式得到的。
B类不确定度:其概率分布是间接的,通过数学模型、假定等方式得到的。
将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合并,可以得到合成不确定度。
测量模型为:敏感系数为:如果各分量不相关:式中:U(xi)为不确定度分量。
如果分量相关:[注:不确定度的概念和计算主要参考以下标准:JJF1059.1-2012、JCGM 100: 2018 (GUM1995 with minor corrections)]。
风速不确定度一、概述在测试中需要使用传感器采集风速相关数据,针对不同传感器,其不确定度的计算也有所差异。
风速传感器回归方程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王敏;魏根宝;周昌文【摘要】风速传感器线性回归方程的不确定度是进行计量确认的重要参数.文章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理论,详细分析了风速传感器线性回归方程测量不确定度的误差来源,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评定风速传感器线性回归方程不确定度的方法,并介绍了评定步骤.为了清楚展示评定过程,列举了气象用风速传感器线性回归方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实例,得到校准结果为V=-(0.56+0.99V')m/s,U=±0.74 m/s.结果表明:基于最小二乘法评定风速传感器线性回归方程的不确定度是可行的,此方法也可扩展到线性测量系统的不确定度评定.【期刊名称】《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年(卷),期】2013(030)001【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风速传感器;不确定度;最小二乘法;回归方程【作者】王敏;魏根宝;周昌文【作者单位】安徽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合肥230031;安徽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合肥230031;安徽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合肥2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14.70 引言风速是描述大气状态的重要参数,是建立常规大气模型、分析大气运动、预报天气情况的基本要素。
在特殊的环境和应用条件下,风速是监测污染、制定生产或应急方案的重要依据。
目前,风速传感器不仅是气象台(站)不可或缺的计量设备,并广泛用于海洋、电力、能源、煤矿、消防等部门[1-3]。
由于风速传感器的指示风速和实际风速一般成线性关系,通常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指示风速和实际风速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使修正后结果接近实际风速。
对于用户来说,为了判断风速传感器的性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需要根据测量不确定度、最大允许误差等技术指标进行计量确认[4]。
由于目前缺少对风速传感器线性回归方程不确定度的评定,这给用户在计量确认时带来困难。
因此,关于风速传感器线性回归方程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面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叶轮式风速计校准规范》试验报告XXX 单位2019 年 10 月《叶轮式风速计校准规范》试验报告1、试验目的通过试验验证叶轮式风速计是否满足国家校准规范《叶轮式风速计校准规范》报审稿中第5条款:计量特性的要求。
2、试验依据国家校准规范《叶轮式风速计校准规范》3、试验方法根据国家校准规范《叶轮式风速计校准规范》报审稿中第7条款中的校准项目进行校准。
4、试验内容(1)风速测试点的选取在风速计的测量范围内均匀地选取至少7个校准点为测试点。
(2)校准步骤a)准备工作检查主标准器迎风面轴线与风洞试验段轴线平行,正确安装被检风速计,确认计算阻塞比是否符合要求,开启风洞装置。
b)起动风速确认缓慢增加风洞流场风速,测出叶轮起动风速。
c)风速测量点调节调节风机转速,待稳定后,各校准风速点的实际风速与设定风速的最大偏差应符合规范中要求,否则应继续调节直到满足上述要求。
d)数据的记录先记录标准器示值,再记录被校表风速示值,重复三次,当以皮托管为标准器时,期间同步记录试验段内温度、相对湿度及气压值。
取三次标准器示值和被校表风速示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校准点的标准器示值和被校表风速示值。
f)下一测量点重复c)、d)步骤,直到全部风速校准点全部完成。
(3)试验环境条件:温度:18.8℃;湿度:25%RH ;大气压:101.6kPa (4)样品基本情况:型号 准确度等级产品编号 流量范围生产厂家AR826/00326667(1~30)m/s SMART AENSOR(5)主要试验设备名称、型号:名称 型号编号生产厂家准确度等级/不确定度 测量范围环型开式风洞X5601 13038加野麦克斯仪器有限公司 均匀性:0.37%; 稳定性:0.1%(0.2~50)m/s 皮托管 φ6*L300 115上海隆拓仪器设备有限公司K =1.0(5~50)m/s 热式风速仪 6141 NO.01 Kanomax U =0.1 m/s ,k =2 (0.2~5)m/s 微差压计 wsminimeter58/199 GRW MPE :±1 Pa(0~1500)Pa 温度变送器902020/20484625280213:3276JUMOU =0.1℃,k =2(0~50)℃(6)试验数据如下表:表1.1 叶轮风速计校准数据和校准结果(热式风速计为标准器)校准点标准器示值(m/s) 被校表示值(m/s) 示值误差E(m/s)扩展不确定度U(k=2)(m/s)1 2 3 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1 0.9930.9930.9930.993 0.80.80.80.8 -0.193 0.042表1.2 叶轮风速计校准数据和校准结果(皮托管为标准器)校准点微差压仪表读数Pa 风洞试验段标准风速m/s被校表示值m/s 示值误差m/s扩展不确定度U(k=2)(m/s) 1 2 3 平均值温度℃湿度%RH气压kPa密度kg/m31 2 3 平均值2 2.6 2.6 2.6 2.60 18.825 101.6 1.2123 2.07 1.90 1.90 1.90 1.90 -0.17 0.463 5.7 5.7 5.7 5.70 18.825.1101.6 1.2123 3.07 2.80 2.80 2.90 2.83 -0.24 0.344 9.7 9.7 9.7 9.70 18.825.1101.6 1.2123 4 3.80 3.80 3.90 3.83 -0.17 0.265 14.814.814.8 14.8018.825.2101.6 1.2123 4.95 4.80 4.80 4.80 4.80 -0.15 0.226 29.129.129.1 29.1018.825.3101.6 1.2123 6.94 6.70 6.70 6.80 6.73 -0.21 0.227 60 59.959.9 59.9318.825.3101.6 1.21239.95 9.809.809.809.80 -0.15 0.228 135.5135.6 135.6 135.5718.825.3101.6 1.212314.97 14.9015.0015.0014.970.00 0.269 242.6243.2 242.7 242.8318.825.3101.6 1.212320.04 20.0019.9020.0019.97-0.07 0.3210 380.7380.2 380.5 380.4718.825.1101.6 1.212325.08 24.8024.8024.7024.77-0.31 0.384该风速计外观检查符合要求,起动风速0.5m/s, 机械性能检查符合要求。
JJF XXXX-20XX叶轮式风速计校准规范编写说明规范起草组2019年11月JJF XXXX-20XX叶轮式风速计校准规范编写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2017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文件【国质检量函(2017)25号】和全国流量容量计量技术委员会关于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规范)制定、制订工作的通知,JJF XXXX-20XX叶轮式风速计列入2017年~2020年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制定计划。
JJF XXXX-20XX叶轮式风速计国家计量校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为负责主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天津计量院、北京计量科学研究院、沈阳加野公司为参加起草单位,由以上6个单位组成起草组。
二、规范制订的必要性叶轮式风速计具有起动风速小,灵敏度高,携带简便等特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它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以国防、航天、医药卫生、疾病控制、厂矿系统、公共场所、消防、暖通空调等为主的行业,都在使用叶轮式风速计进行风速的检测。
叶轮式风速计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关系到所使用行业应用的科学性,因此建立叶轮式风速计的校准规范,以实现热式风速仪测量结果的量值溯源具有重大的意义。
然而,叶轮式风速计至今没有国家级的校准规范,检测机构和生产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在参照JJG431轻便三杯风向风速表进行叶轮式风速计的校准,但由于两者测量结构完全不同,JJG431完全不能满足叶轮式风速计的校准要求。
随着叶轮式风速计应用越来越广泛,急需编制《叶轮式风速计校准规范》,以规范叶轮式风速计的校准项目和方法等。
《叶轮式风速计校准规范》的编制不但有利于叶轮式风速计测试结果的量值溯源,还对于我国的计量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可以促进叶轮式风速计测量技术的发展。
三、规范制定计划1、2017年11月组成规范起草组,并召开了首次起草组会议,就规范包含的内容、主要技术指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确定了规范起草的主导思想和起草原则以及规范相对应条款的实验内容,收集与叶轮式风速计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确定工作分工。
一种叶片新型专用测量装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针对一种新型的非接触激光测量仪的特性,研究提出了基于“样板叶片”的A 类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通过大量实验,对测量仪的二维测量不确定度及三维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为非接触激光测量仪器的应用及改进奠定了基础。
标签:压气机叶片;激光测量仪;测量不确定度评定1 概述为避免与习惯用语混淆,按照国家标准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及JJF1064-2000《坐标测量机校准规范》规定,特将以下术语及定义作一重申。
(1)测量准确度: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准确度是描述测量结果质量的术语,其译义与习惯用语“精度”相同;准确度是一个定性概念[1]。
(2)坐标测量机的示值误差(综合误差,也称测量误差):坐标测量机的示值减去被测量的(约定)真值[2,3]。
在实际测量中,测量结果通常以在重复性条件或复现性条件下得出的n次独立观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代替;由于真值不能确定,实际上用的是约定真值。
测量仪器的特性可以用(示值)误差、最大允许误差等术语描述[4]。
(3)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不确定度是定量描述测量结果质量的重要指标。
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误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图1所示。
对同一被测量不论其测量程序、条件如何,相同测量结果的误差相同;而在重复性条件下,则不同结果可有相同的不确定度。
误差之值只取一个符号,非正即负;不确定度恒为正值,当由方差得出时,取其正平方根[4]。
三坐标测量机的不确定度既包括它的系统误差,即示值分布中心偏离被测量真值的程度,也包括随机误差,即在宏观相同的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示值分散的情况。
测量不确定度按其计算方法不同可分为A类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两种。
A类不确定度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标准不确定度进行估算;B类不确定度通过对数据进行非统计方法的处理,对标准不确定度进行估算。
第42卷第3期2021年3月自动化仪表P R O C E S S A U T O M A T I O N I N S T R U M E N T A T I O NVol.42 No.3Mar.2021风速传感器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支询,沙莉,李施,张艺萌,朱明宇(辽宁省气象装备保障中心,辽宁沈阳110166)摘要:研究以自动气象站风速传感器为实例,采用性能稳定、状态良好的被测风速传感器、计量标准器皮托静压管、主要配套设备风洞、数字微压计、自校式柏电阻数字测温仪、数字式标准干湿表、数字气压表以大量的重复性检定试验为数据基础,通过后期数据分析处理,评定其在风洞试验室检定影响检定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针对风速传感器的测量不确定的评定方法,建立了测量不确定度所需的测量模型,定量分析在风速传感器检定过程中可能影响其结果的W素,从I f i丨确保风速传感器计量检定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保证了检定结果的可信度,提高了综合气象观测的传输质量。
这为研究风速传感器的测量不确定度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今后自动气象站的风洞检定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风洞;皮托静压管;风速传感器;综合气象观测;计量检定;测量不确定度;测量模型中图分类号:T H701文献标志码:A D0I: 10. 16086/j. cnki. issn 1000-0380. 2020080017Uncertaint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Wind SpeedSensor Measurement ResultsZHI Xun,SHA Li,LI Shi,ZHANG Yimeng,ZHU Mingyu(Meteorological E q u i p m e n t Support Center of Liaoning Province,S h e n y a n g110166,Chin a)Abstract:The research takes the wind speed sensor of the automatic weatlier station as an example,adopts the measured wind speed sensor with stable performance and good condition,the metering standard Pitot static pressure tube,the main supporting equipment wind tunnel,digital micromanometer,and self-calibrated platinum resistance digit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repeatable verification experiments,the instnjment,digital standard wet and dry meter,and digital barometer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of the verification results in the wind tunnel laboratory through the later data analysis and processing.Aiming at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measurement unceilainty of the wind speed sensor,the measurement model required for the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is established,and the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the result of the wind speed sensor verification process a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measurement verification data of the wind speed sensor.It ensures the credibility of the verification results,improves the transmission quality of comprehensiv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of wind speed sensors,and provides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future wind tunnel verification work of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 .Keywords:Automatic weatherstation;Wind tunnel;Pitot hydrostatic tube;Wind speed sensor;Comprehensive weather observation;Verification of metrological;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l;M odel of measurement〇引言随着气象行业的发展,各个部门对计量检定的要 求也越来越高,计量检定的准确与高效也会促进气象 事业的迅速发展:u。
风速计风速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乔新愚
【期刊名称】《电子质量》
【年(卷),期】2010(000)009
【摘要】目前,国内市场上各式各样的风速计层出不穷,工作原理各不相同,国家以及各部门也针对不同风速计出台了很多检定规程和规范.但由于风速计校准中的不确定度因素太多.因此所有的规程和规范都没有对它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本文将结合本人长期从事风速计校准的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供大家参考.
【总页数】2页(P65-66)
【作者】乔新愚
【作者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9
【相关文献】
1.矿用风速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分析 [J], 黄海涛
2.矿用风速表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J], 赵镇川
3.超声波风速仪示值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J], 王明明;王建森;黄鹏良
4.矿用风速表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J], 王晓明
5.矿用风速表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J], 王晓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摘要:本文以机动车发动机转速测量仪为例对校准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转速测量仪不确定度评定1测量过程简述1.1测量依据JJF1375-2012《机动车发动机转速测量仪》1.2测量方法以点燃式发动机高压点火脉冲感应式转速测量仪(P/R=1)为例。
校准转速测量仪时,转速测量仪校准装置为标准器。
当转速测量仪校准装置输出某一标准转速时,读取转速测量仪相应示值。
1.3计量标准器测量标准及其它设备见下表:机动车发动机转速测量仪。
2数学模型δ=nn-1式中:δ———转速测量仪示值误差;n———转速测量仪示值,r/min;n0———转速测量仪校准装置输出标准转速值,r/min。
因为各分量n,n0互不相关,由不确定度传播律:u2δ()=c12×u2n()+c22×u2n0()其中:c1=∂δ∂n=1n0单位:r/minc2=∂δ∂n0=-n n02单位:r/min故不确定度式为:u2δ()=1n0()2×u2n()+-n n02()2×u2n0()3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3.1被校转速测量仪示值(测量结果重复性)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被校转速测量仪n估计值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转速测量仪的测量结果重复性及数显仪器的示值量化误差。
测量结果重复性可以通过连续测量得到的测量列,采用A 类方法进行评定。
在转速测量仪校准装置及被校转速测量仪正常工况条件下,在转速测量仪校准装置输出标准转速为2986 r/min时,读取被校转速测量仪相应示值。
等精度重复测量10次,测量数据:2970r/min、2970r/min、2970r/min、2960 r/min、2970r/min、2960r/min、2960r/min、2960r/min、2970 r/min、2970r/min。
单次实验标准差s(n i)s(n i)=10i=1∑n i-n⎺()210-1√=5.2r/min()实际测量时,在重复条件下连续测量3次,以3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则可得标准不确定度为:u A(n)=s(n i)/3√=3.0r/min()3.2被校转速测量仪n估计值(数显量化误差)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数显式转速测量仪的分辨力为1r/min,其量化误差以等概率分布(矩形分布)落在宽度为(1r/min)/2=0.5r/min 的区间内。
矿用风速表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摘要】本文介绍矿用风速表基本误差的测量方法,并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不确定度分量 自由度 灵敏系数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一、测量过程简述1、测量依据:JJG (煤炭)01-96《矿用风速表检定规程》。
2、测量环境条件:矿用风洞工作的环境温度为(5~35)℃;测试室的环境温度为(20±5)℃;检定一只风速表环境温度变化不应超过1℃。
3、测量标准:矿用风速测量仪表检定装置。
4、被测对象:矿用风速表,测量范围为(0.8~30)m/s 。
5、测量方法:按照检定规程要求将风速表垂直于气流轴向放置在风洞中,启动风机,采用递增法调节风速。
检测每一个风速点时,待风速稳定后,同时测取实际风速值和被检风速表示值。
实际风速值是通过读取温度、大气压力和动压值,根据下式算出:ξρpNv s 21=,T p 0310483.3-⨯=ρ式中:s v 为实际风速值,m/s ;N 为第二工作段与第一工作段的平均风速比; p 为实际动压值,Pa ; ρ为空气密度,kg/m 3; ξ为皮托管校准系数; 0p 为大气压力,Pa ; T 为温度,K 。
二、数学模型基本误差:s z v v v -=∆ 式中:s v 为实际风速值,m/s ; z v 为被测风速表显示值,m/s 。
三、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1、输入量z v 的不确定度)(z v u 的评定输入量z v 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对风速表进行重复性测量引入的,采用A 类方法进行评定,测量环境:温度20℃、大气压力100875Pa ,在测量点15m/s 做10次重复性测量得到数据如下(m/s ):15.12,15.14,15.21,15.16,15.12,15.19,15.15,15.22,15.17,15.18。
单次测量实验标准差1)(12--=∑=n x xs ni i=0.035m/s任选三块同类型的矿用风速表分别在5m/s ,15m/s ,25m/s 测量点按照上述方法进行重复性测量,得到单次试验标准差,如下:合并样本标准偏差:∑==9121j jp s ms =0.035m/s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每个测量点连续测量2次,以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所以其平均值标准不确定度为:2m/s035.0)(=z v u =0.025m/s则其自由度:)(z v ν=∑=mi i 1ν=9×(10-1)=812、输入量s v 的不确定度)(s v u 的评定输入量s v 的不确定度主要由测量动压值的高精度微差压传感器引入的不确定度)(p u ,皮托管引入的不确定度)(ξu ,测量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引入的不确定度)(T u 和测量大气压力的大气压力表引入的不确定度)(0p u 四部分组成。
风速标准装置测量风速仪表的不确定度评定作者:刘洋韩聪陆科来源:《品牌与标准化》2015年第06期【摘要】利用风速标准装置对风速计进行校准,对其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分析了不确定度的来源和分量的大小。
讨论了不同风速下的不确定度评定:在2.0m/s【关键词】风速标准装置风速计不确定度【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4977.2015.06.014风速仪表是用来测量风流速度的仪器,适用于气象观测、煤矿、井下及其他易燃易爆场合精确测定瞬时风速及平均风速;同时也适用于交通、建筑、化工、粮食加工、空气动力学研究等场合的风速。
本文主要探讨用风速标准装置来校准数字式风速仪表的不确定度,讨论不同风速下的不确定度评定。
1 概述(1)测量依据:JJF(辽)81-2010《热式风速仪》(2)计量标准:主要计量标准设备为风速标准装置(如表1)。
表1 实验室的计量标准器和配套设备(3)被测对象:选取一台测量范围在(2~40)m/s的热式风速仪为被测对象。
(4)测量方法:使用风速标准装置进行校准,校准时将被校准风速计固定在风速标准装置工作段上,按规程要求取分别对5.00m/s,25.00m/s两个风速点进行校准,校准时要在标准装置风速稳定后进行,测量出风速计的示值误差。
2 数学模型误差计算公式:[E=V-VS] (1)式中:[E]——被检风速计的误差,m/s;[V]——被检风速计示值,m/s;[VS]——标准风速计示值,m/s。
3 不确定度传播律不确定度传播律:[u2(E)=C12×u2(VS)+C22u2(V)] (2)式中:[C1=∂E∂VS=-1];[C2=∂E∂V=1]得到:[u2(E)=u2(VS)+u2(V)]在流量为5.00m/s、25.00m/s两个风速点校准,校准结果如表2:表24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4.1 标准风速误差带来的不确定度[u1]在常用风速点5m/s、25m/s时,风速为5m/s时采用MPE为±0.10m/s的标准风速计,最大误差分别为0.1m/s、25m/s时采用准确度等级为0.3级的标准皮托管,最大误差分别为0.075m/s,按均匀分布考虑带来的不确定度如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