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5.66 KB
- 文档页数:15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五、环境条件………………………………………………()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十一、结论………………………………………………()十二、附加说明…………………………………………()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计量标准的基本组成
名称 准确度等级
标准气体 2级 流量控制器
4级
将标准气体送于一氧化碳报警器探头进行检测,根据测试结果与标准气体标称值偏离程度判断分析装置是否合格。
标准气体
流量控制器
一氧化碳报警器。
《卷烟侧流烟气一氧化碳测定》标准项目验证实验报告采用国际标准和国际先进方法作为本国标准是促进国家工农业生产和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需要,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为了配合烟草行业采标工作的开展,国家烟草专卖局国烟科【2008】第320号文“2008年度国家烟草专卖局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下达的工作计划,由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中烟工业公司和江苏中烟工业公司共同承担将CORESTA推荐《卷烟侧流烟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带鱼尾瓶收集装置的常规分析用直线吸烟机法》转化为行业标准的工作。
在转化过程中,项目组根据我国国情,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试验。
在实验中我们选取离线分析法(集气袋法)作为测试方法,严格按照推荐方法规定的测试要求,分别在国家烟草质检中心、福建中烟、江苏中烟、湖南中烟、北京卷烟厂和郑州烟草研究院(化学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测试实验。
1. 原理按照YC/T 185 抽吸卷烟,收集卷烟侧流烟气气相,用校准过的非散射红外分析仪测定一氧化碳,计算出每支卷烟的侧流烟气一氧化碳量。
2. 仪器设备常用的实验室仪器和下述各项:2.1 鱼尾罩:玻璃制造(设计和尺寸参见附录B图B.1)2.2 常规分析用吸烟机,符合GB/T16450的要求,但不采用有关烟支周围环境风速控制的规定。
改装后可装配鱼尾罩,每个通道在鱼尾罩下方安装一块水平板。
该水平板可遮住鱼尾罩整个下端开口部分,最小长度为120 mm,最小宽度为50 mm,(参见附录B图B.2)。
2.3 非散射红外分析仪,测定气相和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应选择和校准。
多家制造商的分析仪可以使用。
分析仪应首选工作范围在0~2%(体积分数)的一氧化碳。
恒温恒压条件下,分析仪的精度应达到满度的1%,线性应达到满度的1%,重复性应达到满度的0.2%。
对10%(体积分数)二氧化碳响应为一氧化碳的值不应超过0.05%(体积分数),对2%(体积分数)水蒸气响应为一氧化碳的值不应超过0.02%(体积分数)。
一氧化碳最新研究报告
根据最新研究报告,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常见的来源包括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和室内燃烧物的燃烧产物。
该研究报告指出,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环境中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会减少血红蛋白携氧能力,导致缺氧和一氧化碳中毒。
严重中毒情况下,一氧化碳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此外,报告还指出,一氧化碳也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会增加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基于这些研究结果,建议采取措施来降低一氧化碳的排放和暴露风险。
例如,通过改进汽车尾气处理技术、加强工业废气治理、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等措施来降低人们接触一氧化碳的机会。
此外,还应加强公众对一氧化碳中毒及其危害的宣传和教育,以增加人们的意识和防范能力。
一氧化碳超限分析报告摘要:本文旨在对一氧化碳超限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介绍了一氧化碳的来源和对人体的危害;其次,提供了一氧化碳超限的原因和常见场景;然后,对超限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最后,给出了预防和解决一氧化碳超限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1. 引言: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危害。
它主要由燃烧过程中的不完全燃烧产生,可以来自于汽车尾气、室内取暖设备、工业排放等多种来源。
一氧化碳在室内或封闭环境中滞留超过一定浓度,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2. 一氧化碳超限的原因和场景:一氧化碳超限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不完全燃烧:燃烧设备或系统不正常工作导致燃料无法完全燃烧,产生过多的一氧化碳。
- 不良通风:室内通风不良或封闭环境使得一氧化碳无法有效排出,导致浓度超限。
- 居民行为:在室内使用不安全的燃烧设备、在封闭车库内启动汽车等行为会导致一氧化碳超限。
3. 超限情况统计和分析:我们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氧化碳超限事件在冬季和夜间发生的概率较高。
- 室内烟囱或燃气灶、集中供暖等燃烧设备不正常工作是导致一氧化碳超限的主要原因。
- 某些地区由于气候和环境条件导致一氧化碳超限问题更为严重。
4. 预防和解决一氧化碳超限问题的建议和措施:为预防和解决一氧化碳超限问题,以下建议和措施可以供参考:- 定期检查和维护燃烧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 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 不在室内使用不安全的燃烧设备,如炭炉、燃气炉等。
- 注意烟囱、烟道的清洁和正常使用。
- 提高公众对一氧化碳超限危害的认识,加强教育宣传。
结论:一氧化碳超限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威胁。
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和解决措施,可以减少一氧化碳超限事件的发生,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应该加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对一氧化碳超限问题的重视和关注,共同推动一氧化碳治理和控制工作的开展,为建设清洁、健康的环境作出贡献。
注:本报告所陈述的观点和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的预防和解决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一氧化碳(CO)气体无色、无味,能高度抑制血液的携氧能力,造成人体组织器官缺氧而无法自我察觉,直至昏迷甚至死亡,被称为“隐形杀手”[1]。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是用于石油、化工和冶金等危险场所检测环境中的一氧化碳浓度的计量器具,能有效地避免因一氧化碳气体泄漏而引起的中毒、爆炸等人身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其测定结果是否准确与生产安全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
为加强全省检定机构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计量标准的监督管理,使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测量结果一致、准确和可靠[2],了解各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专业的发展现状,进一步促进省内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计量工作的发展,在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组织下,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作为主导实验室对陕西省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进行计量比对。
省内已建立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计量标准,经过考核授权的18家计量技术机构作为参比实验室参加了这次计量比对。
1 比对方案1.1 技术依据这次比对根据JJG 915—2008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JJF 1117—2010 《计量比对》、JJG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117.1—2012 《化学计量比对》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规范进行。
1.2 比对项目根据JJG 915—2008编写了2021年度《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计量比对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对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进行后续检定,并确定示值误差为比对项目。
各参比实验室按照比对实施细则要求,对传递标准进行计量比对[3]。
1.3 传递标准这次比对的传递标准由主导实验室提供,对多种型号的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进行长时间的重复检定工作,并考察其稳定性,最终选取HFT系列3台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作为传递标准(其中编号为210628163和210628165的报警器作为传递标准,编号为210628164作为备用传递标准)。
按照 GB/T 15000.3—2008/ISO Guide 35:2006 《标准样品工作导则(3)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中稳定性考核方法,对3台HFT系列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相对时间的变动性进行考察。
一氧化碳合格标准《一氧化碳合格标准,你了解多少?》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舞台上,有一种“神秘气体”,它就像一个隐藏的小怪兽,要是不注意它的“出没规则”,那可就要出大问题啦!这个小怪兽就是一氧化碳。
为啥一氧化碳合格标准这么重要呢?哎呀呀,这可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安全呀,不搞懂它,就像闭着眼睛走在悬崖边上,随时都可能掉下去,那可太危险啦!一、一氧化碳的“恐怖威力”“在一氧化碳的世界里,它可就是那个悄悄使坏的小恶魔,稍不注意你就会被它抓住。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这就使得它特别狡猾,让人难以察觉。
当它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像一个隐形的杀手,悄悄地危害我们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比如在一些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如不规范使用的燃气热水器、炭火取暖的房间等,都可能导致一氧化碳积聚。
这就好比你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有个小怪物在偷偷地靠近你,而你却一无所知!所以呀,了解一氧化碳合格标准那是相当重要滴!二、一氧化碳合格标准的“红线”“一氧化碳的合格标准,那就是守护我们安全的警戒线,绝对不能触碰哟!”不同的环境和用途下,一氧化碳的合格标准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在室内环境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应低于 50ppm(百万分之一)。
这就像是一道坚固的城墙,把一氧化碳这个小恶魔挡在外面。
如果超过了这个标准,那可就要小心啦,就像敌人突破了防线,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
比如可能会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昏迷和死亡。
所以呀,我们一定要时刻关注一氧化碳的浓度,不能让它越过这道红线!三、如何检测一氧化碳“嘿,想知道一氧化碳有没有超标?那就得找对方法,就像侦探找线索一样!”我们可以通过专业的一氧化碳检测仪来检测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
这些检测仪就像是我们的小卫士,时刻守护着我们的安全。
它们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一氧化碳的浓度,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
还有哦,我们也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这就像是给房间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把一氧化碳赶出去。
一氧化碳检查总结一氧化碳检查总结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危害。
为了确保居民和工作环境的安全,一氧化碳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总结一氧化碳检查的相关内容,包括检查方法、检测仪器、结果评估及应对措施等。
一、检查方法1. 静态检查:通过测定一氧化碳总量来评估环境中的一氧化碳浓度。
静态检查常用的技术包括化学吸附管法、紫外线吸收法和红外线吸收法等。
2. 动态检查:通过实时监测环境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来判断其污染程度。
动态检查常用的技术包括气体检测仪、连续气体监测系统和气体分析仪器等。
二、检测仪器1. 化学吸附管:根据一氧化碳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原理,通过检测反应后的气体颜色变化来评估一氧化碳浓度。
化学吸附管具有使用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2. 紫外线吸收仪:利用紫外线对一氧化碳的辐射吸收特性,通过检测吸光度变化来测定一氧化碳浓度。
紫外线吸收仪具有测量精度高、反应时间快等优势。
3. 红外线吸收仪:利用红外线对一氧化碳的辐射吸收特性,通过检测吸光度变化来测定一氧化碳浓度。
红外线吸收仪具有测量精度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三、结果评估根据一氧化碳浓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等六个等级。
一氧化碳浓度在0-2ppm为优,2-9ppm为良,9-35ppm为轻度污染,35-65ppm为中度污染,65-150ppm为重度污染,大于150ppm为严重污染。
四、应对措施1. 加强通风:保证居民和工作场所的良好通风,及时排除室内的一氧化碳积累。
2. 安装报警器:在关键位置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当一氧化碳浓度达到危险水平时发出警报。
3. 定期检测:定期检测室内一氧化碳浓度,确保健康和安全。
4. 安全使用煤气:炉灶等煤气设备使用时要确保完好,防止一氧化碳泄漏。
5. 注意防护措施:在封闭、有可能泄漏一氧化碳的环境中,员工应正确佩戴防护设备,如防毒面具等。
《卷烟侧流烟气一氧化碳测定》标准项目验证实验报告采用国际标准和国际先进方法作为本国标准是促进国家工农业生产和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需要,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为了配合烟草行业采标工作的开展,国家烟草专卖局国烟科【2008】第320号文“2008年度国家烟草专卖局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下达的工作计划,由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中烟工业公司和江苏中烟工业公司共同承担将CORESTA推荐《卷烟侧流烟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带鱼尾瓶收集装置的常规分析用直线吸烟机法》转化为行业标准的工作。
在转化过程中,项目组根据我国国情,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试验。
在实验中我们选取离线分析法(集气袋法)作为测试方法,严格按照推荐方法规定的测试要求,分别在国家烟草质检中心、福建中烟、江苏中烟、湖南中烟、北京卷烟厂和郑州烟草研究院(化学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测试实验。
1. 原理按照YC/T 185 抽吸卷烟,收集卷烟侧流烟气气相,用校准过的非散射红外分析仪测定一氧化碳,计算出每支卷烟的侧流烟气一氧化碳量。
2. 仪器设备常用的实验室仪器和下述各项:2.1 鱼尾罩:玻璃制造(设计和尺寸参见附录B图B.1)2.2 常规分析用吸烟机,符合GB/T16450的要求,但不采用有关烟支周围环境风速控制的规定。
改装后可装配鱼尾罩,每个通道在鱼尾罩下方安装一块水平板。
该水平板可遮住鱼尾罩整个下端开口部分,最小长度为120 mm,最小宽度为50 mm,(参见附录B图B.2)。
2.3 非散射红外分析仪,测定气相和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应选择和校准。
多家制造商的分析仪可以使用。
分析仪应首选工作范围在0~2%(体积分数)的一氧化碳。
恒温恒压条件下,分析仪的精度应达到满度的1%,线性应达到满度的1%,重复性应达到满度的0.2%。
对10%(体积分数)二氧化碳响应为一氧化碳的值不应超过0.05%(体积分数),对2%(体积分数)水蒸气响应为一氧化碳的值不应超过0.02%(体积分数)。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建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装置,对本市辖区内的企业使用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进行定期检定、校准,以保证本县辖区内的企业使用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正常运行。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装置用一定浓度的异丁烷-空气气体标准物质对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进行直接检定的工作,从而验证该装置是否符合检定条件,它由异丁烷-空气气体标准物质、减压阀、流量计等组成。
检定方法是通过异丁烷-空气气体标准物质,采用直接测量方法分别对基本误差、重复性、响应时间、报警误差等进行检定。
检定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如图1所示:
11。
报告编号:
金属非金属矿山用一氧化碳测定器安全检测检验报告
委托单位:
被检单位:
样品名称:
型号规格:
检验类别:
检验日期:
建议下次检验日期:
(检测检验机构名称)
声明
1、检测检验报告无“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资质标志”、“骑缝章”、“××××(机构名称)检测检验专用章”无效;
2、检测检验报告局部复制无效,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测检验单位“检测检验专用章”无效;
3、检测检验报告无主检、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4、检测检验报告涂改无效;
5、对检测检验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检验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6、检测检验结果只反映被检样品当时状态;
7、被检样品维修后,可能影响其安全性能,建议进行再次检测检验。
检测检验机构名称:
检测检验机构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传真:
(检测检验机构名称)
金属非金属矿山用一氧化碳测定器安全检测检验报告报告编号: 共4页 第1页
检测检验报告表
批准:审核:主检:
日期:日期:
(检测检验机构名称)
金属非金属矿山用一氧化碳测定器安全检测检验报告报告编号: 共4页 第2页
检测检验环境表
检测检验用仪器设备表
(检测检验机构名称)
金属非金属矿山用一氧化碳测定器安全检测检验报告报告编号: 共4页 第3页
主要技术参数表
检测检验项目表
(检测检验机构名称)
金属非金属矿山用一氧化碳测定器安全检测检验报告报告编号: 共4页 第4页
检测检验项目表
本报告结束。
一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器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计算报告Z/BQ—HYH—004-2012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院环保室编写:审核:批准: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一氧化碳分析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1 概述1。
1 测量方法:根据JJG635-1999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器计量检定规程》.1.2 环境条件:(15~35)℃±2℃;相对湿度<75%;大气压(86~106)kPa ±0.5 kPa 。
1。
3 测量标准:国家一级标准气体,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1%,包含因子为2。
1.4 被测对象:测量范围(0~100)%mol/mol ,示值误差±1。
O%F.S 2 数学模型通入一定浓度的标准气体,平衡后读取被检仪器的示值,重复测量3次,其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与标准气体实际值的差与量程之比,即为被检仪器的示值误差。
则可认为数学模型是: R x x y y s m 1)(⨯+-=δ式中:y —被检仪器的示值误差; m x —被检仪器的示值; x s -标准气体的浓度; δy -其他影响因素分量。
R —被检仪器的量程 3 根据数学模型求方差鉴于各输入量相互独立,方差关系为: [])()()()()()(1)(22222222y y s s m m u c x u x c x u x c Ry u δδ++=鉴于各灵敏系数的模均为1,则有:[])()()(1)(22222y s m u x u x u Ry u δ++=4 计算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4。
1 A 类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输入量m x 的不确定度是由被测量仪器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多次测量的重复性决定的,采用A 类进行评定。
对一台量程为30μmol/mol 一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器,选择11。
2μmol/mol 标准浓度的一氧化碳气体,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定10次,即n =10, 得测量值如下: 11.0 10.9 10。
一氧化碳检测技术研发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长期接触高浓度的CO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因此,研发高效准确的一氧化碳检测技术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一氧化碳检测技术的研发进行探讨。
一、一氧化碳检测的重要性一氧化碳作为一种常见的有毒气体,广泛存在于室内和室外环境中。
在室内,一氧化碳主要来自于燃煤、燃气、汽车尾气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它们由于缺乏完善的排气系统或不当使用而造成一氧化碳的积聚。
长时间接触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会导致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昏迷甚至死亡。
室外环境中,一氧化碳主要来自于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
大量排放的一氧化碳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的污染,对人体呼吸系统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开发一种高效准确的一氧化碳检测技术对于保护人们的健康和改善室内外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二、传统一氧化碳检测技术传统的一氧化碳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法和电化学法。
化学法通过一氧化碳与试剂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可检测的信号。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但缺点也很明显,试剂的成本高,操作复杂耗时,无法连续、实时监测。
电化学法利用一氧化碳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电流信号来检测一氧化碳的浓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且可实现实时监测;但缺点是电化学传感器容易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测量误差。
尽管传统一氧化碳检测技术已经具备一定的实用性,但在实时监测、成本效益和操作便利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新型一氧化碳检测技术为了克服传统一氧化碳检测技术的局限性,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开发新型的一氧化碳检测技术。
一种新型的方法是利用纳米材料来检测一氧化碳。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能,能够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研究人员通过将纳米材料与一氧化碳敏感层相结合,实现了对一氧化碳浓度的高精度检测。
这种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有望在智能化室内监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检定装置建立计量标准单位*****
计量标准负责人*****
筹建起止日期2008/01
说明
1、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用计算机打印或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1.
目录
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3)
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4)
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5)
四、环境条件 (5)
五、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6)
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7)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8)
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9)
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11)
十、结论 (12)
十一、附加说明 (12)
2.
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有害气体检测报警仪多为化学气体检测器。
其一次仪表是由一支敏感电
极、一支参考电极及适量的电解液填充材料构成的电化学传感器。
依赖电极的材料,电解液的特定配方及在两电极间施加的特定偏置电压,使得传感器对某一气体具有特征响应。
气体通过扩散器进入传感器,被吸附在敏感电极上,并在电极上产生氧化(或还原)反应。
反应产生一个与气体浓度成正比的电信号从传感器中输出。
二次仪表将从传感器获得的信号放大,转换处理后在液晶荧光屏上直接显示出所测气体的含量,同时蜂鸣器发光二极管按设定含量发出报警信号。
对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性能的检定是通过标准气体来实现的。
扩散在空
中的气体与报警器发生反映,并同时输出线性电流信号,从传感器获得的电流信号放大后竟A/D转换,通过屏幕显示出环境中一氧化碳的浓度。
当环境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预先设定的报警值时,仪器可发出声光报信号。
3.
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
不确定度制造厂
证书出厂编准确度等测量范或最大允中国计量mol/7标准C标4LC1学研究oGB0810 404562LC标mol25139351GB0810C标准mo标2LCmol501081039359GBC标准mo2LC标
mol751GB081139341C标准mo2LC标mol901393510811GBC标准mo气体检测兖矿集60CRJ-1E≤5.0山东省计量校准安全仪60学研究ml/mi V16-2008006
上海手秒1s-1J9-山东省计量1899五学研究K04-2007026
4.
5.
6.
7.
选择示值稳定的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用浓度为μmol/mol的CO-N气体标准物质7502 -6)(×10每间隔一段时间做稳定性实验,结果如下:
2.20:750,751,750,750,751,751平均值=750.5
平均值=750.2,750,750,2.28:750,750,751750平均值=750.3750,751,751,,750,7503.10:750平均值750=750.5,,:3.20751,750750,751751,最大平均值-最小平均值=750.5-750.2=0.3
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8.
10.
实际测量结果取三次读数的平均值,故0.52?106?-6×10=0.30uC=)S1(3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读数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u3.3C)(S2
-6-6-6,服从均匀/2=0.5×,取半宽1.0×1010×被检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的分辨力为1.010 3,则分布,k=6?100.5?-6=0.29×10=uC)S2(3
×-6u(C))?u(C=3.4=0.42u1022)(CSS2S1
4.方差和传播系数
×100%c=1/R1×100%c=-1/R2()()222+cuuCC=cu S(A12)22
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2()cu22?cu(C)2=uC(A)1S2
-62-62)(0.42??10)10?(4.32=×100%-61000?10=0.44%
6.扩展不确定度
取包含因子k=3
U=k u(C)=3×0.44%=1.32%
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选择一台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用本级标准和上级标准进行测量10次,取平均11.
-6):10(750×值,结果如下
上级标准750.6
751.0本所标准
误差:0.4<1.32,不确定度得到验证。
十、结论
12.
经验证,所建计量标准符合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要求。
十一、附加说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