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信_达_标准探讨_商务英语翻译_英译汉_某些译例之处理
- 格式:pdf
- 大小:183.30 KB
- 文档页数:4
商务英语翻译论文商务英语的翻译是一项创造性和艺术性都比较强的实践活动,要求译者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尽可能宽的知识面。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商务英语翻译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商务英语翻译论文篇1浅析商务英语广告翻译摘要: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得广告和广告翻译显得越来越重要,广告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商务英语广告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实用文体, 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本文旨在探讨商务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以及翻译时应使用的策略,力图在商务英语广告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之间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商务英语广告语言特点翻译策略一、商务英语广告翻译的重要性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商务上的往来越来越密切。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商品有机会进入国际市场,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及产品不断进入国内市场。
在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中,商家靠什么来克敌制胜?最有利的武器当然是商务广告。
各个国家、企业都会支付庞大的费用来塑造自己的企业形象,宣传自己的产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广告宣传的国际化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都面临一个广告国际化、全球化的问题,这无疑会涉及到商务英语广告的翻译。
商务英语广告有何特点,要如何来翻译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市场竞争的需要,这已经成为商务人事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商务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1.商务英语广告的词汇特点(1)杜撰新词善于玩文字游戏的广告商们,会故意把人们所熟悉的字或词造成新词。
新词不失原意,更添新意,赋予广告极大的魅力。
例如:The orangemostest Drink in the world. 世界上最最纯正的橙汁饮料。
在这则橙汁饮料的广告中,用 most和est 两个表示形容词最高级的词拼凑在一起,形成了“orange+most+est”,暗示这个品牌橙汁的特点就是高浓度、高质量。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信”“达”“雅”作者:左丹弘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10期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商务活动成为促进当今社会发展的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商务英语翻译应该做到准确、通顺、优雅,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国际经济交流中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
在简要讨论商务英语特点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在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的体现和应用。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翻译原则;信达雅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10-0124-03引言翻译是人类在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与情感沟通的重要桥梁之一,是指用一种语言形式将另一种语言形式的内容再现出来的实践活动。
简单地讲,商务英语是指以服务于商业活动为目的的英语,商务英语翻译就是与商务活动有关的英语翻译,包括商务交流、营销谈判、国际贸易、商标命名等。
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具有自身的语言特点,但与普通英语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由于商务活动一定会涉及买卖两方的经济利益,商务英语翻译也呈现鲜明的目的性和特殊性。
译文的质量责任重大,必须严谨措辞,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任何一点误译,可能给参与商务活动的双方带来合作上的阻碍甚至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原文中所表达的内容、情感和风格等因素,都需要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凭借合理的翻译标准或尺度加以体现。
1商务英语的特点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的重要分支,也是现代英语的功能变体之一。
它源于普通英语,具有普通英语的语言学特征。
但与传统的文学翻译相比,因受到商业习惯、商务语境和交际功能的制约,形成了特有的文本特点[1]。
1.1专业性商务英语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和句式上。
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不仅会遇到大量的商务专业词汇,还会发现许多普通英语中出现的词汇,在商务英语表达中已经有了截然不同的意义,如果翻译不当,有可能给商务洽谈带来不良后果,甚至造成不必要的名誉或经济上的损失。
管窥商务英语翻译的差异及应对策略【摘要】翻译是人类社会历史最悠久的语言活动之一,几乎与语言同时诞生。
世界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翻译的必然性。
因此,从事商务翻译的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文化差异,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找出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一个切合点,并灵活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对译文做出适当的调整,同时在译入语中找到准确的词语,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
【关键词】商务英语语言特点翻译策略一、商务英语中翻译的的差异体现在:1.词汇方面尽管商务英语的词汇及其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是民族文化在词汇上的这种烙印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特有概念意义词和特殊文化意义词。
特有概念意义词是指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在一个民族语言中存在而在另一个民族的语言中不存在相应概念的词汇。
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发达;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所以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同样,华夏文明也赋予中文一些特有概念意义词,比如,这方面典型的例子当属汉语中的“龙(dragon)”,西方神话中的“dragon”表示邪恶的怪物,并非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
而sprite饮料,这个单词在英文中为“精灵”,“妖精”之意。
在莎翁的一些戏剧中,“精灵”是十分可爱的。
西方国家过万圣节,万圣节前夜,孩子们就化装成各种“精灵”、“妖精”,挨家挨户“乞讨”糖果,但在中国人心中却是邪恶的。
若直译必然不妥,所以转义为“雪碧”。
“雪”清新凉爽,“碧”玲珑剔透,该译名给人玉洁冰清的感受,作为饮料名,可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
2.句法方面西方语言重形合,讲究语言构件的完整和形式上的链接,大多数以“s+v”的主谓结构为核心控制全句,有时体变化,主语一般不能省略,主谓还必须保证在人称和数上的一致性,非人称主语使用较多,连接词、介词等串联语句的词汇较多;中文则重意合,强调悟性和意会,主要采用“流水叙事法”的句式,不以主谓结构为核心.强调时间顺序和事理排列,没有时体变化。
商务信函翻译技巧论文篇一:浅谈商务函电翻译的用词技巧浅谈商务函电翻译的用词技巧摘要:商务英语函电是以英语为载体,与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关联紧密,表现形式多样且涉及文化差异与法律特征的一种信息沟通手段。
鉴于商务英语函电的突出特点,商务英语论文在进行翻译时必须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关键词:商务英语函电特点翻译Abstract: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in English as the carrier, and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international trade expertise, many forms and involv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legal characteristics of a communication tool. In view of the salient features of businessEnglish correspondence, business papers during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must master certain skills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ranslation.Keywords: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orrespondence features 前言商务英语是一种被赋予了特定社会功能的英语变体,是特殊用途英语当中的一个分支,主要应用于商业环境当中。
商务英语虽然是来源于通用英语,具有一般英语语言所具备的语言学特征,但是,由于它的使用范围有所限定,因此同时也表现出词汇及语法上的独特性。
函电是商务交往中沟通联络、处理业务和交流信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商务英语函电的特点及翻译技巧总结如下:1商务英语函电特点风格以英语为表达载体商务英语函电是以英语为载体进行信息传递与沟通的一种商务信函。
作者简介:黄丽萍(1984~),女,福建漳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翻译、英语教学、文体学。
收稿日期:2016-08-102016年10月普洱学院学报Oct.2016第32卷第5期Journal of Pu'er University Vol.32No.5一、合同和合同翻译的特定功能和特征合同高度约束着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且与当事人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因此合同有其自身特有的社会功能。
从文体学的角度来说合同有着特殊的文体结构,属于应用文写作范畴,体现出法律文件所具有的明确、精确、严谨、结构固定的特征。
正是因为合同的特殊功能和独特的问题结构才严格要求合同翻译遵循特定的翻译规则。
首先,合同翻译应该保持与合同一致的严谨精确的问题结构;其次,合同翻译应避免因文章结构松散和字义模糊造成的歧义,否则,另一方当事人将可能利用该不确定性和歧义来逃避法律责任。
因此,合同从法律翻译层面上来说属于应严格按照字面翻译的法律,与原文保持一致是合同翻译的基本原则。
二、提升目标文本“信”和“达”策略(一)掌握词汇特征及其翻译技巧1、古老英语词汇古语词指的是现代社会极少使用但是在古代和中世纪频繁使用的词汇。
这也是法律语言本身的一个特点,当然这一特点在合同条款中也体现得淋漓精致。
古语词汇通常以符合副词的形式出现,这与法律的初衷是维护法治的尊严和权威是有紧密联系的。
在法律中使用这些古语词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上下文的整体严肃性,降低产生歧义的可能性,便于保护当事人的权利;另一方面也可使语言简练、避免冗长拖沓。
但是,这给法律翻译的工作者带来了理解和翻译的难度。
2、舶来词对英文法律文件中舶来词的翻译,事实上,由于不可能找到与英文原文完全一致的的中文对照翻译,而只能做到适当范围内的“功能性一致”。
这就意味着“一致”并不是数学意义上高度精确性的“一致”,而仅仅是一定的相似性。
因此,翻译英文法律文件只需要表达出原文的正式性和法律含义,即在译文中使用法律词汇而不是中文舶来词。
在方式准则的视角下看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梁玉茹;黄远鹏【摘要】鉴于商务英语信函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从方式准则的角度,通过结合方式准则的要求以及商务英语信函的特点,来探讨看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
以此来指导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从而更好的应用于实践。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s in business activities,the author aims at exploring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 translation through analyzing requirement of manner maxim and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s fea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ner maxim,thereby guiding Business English correspondences translation and business translating practice better.【期刊名称】《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10)008【总页数】4页(P857-860)【关键词】方式准则;商务英语信函;清晰;简洁;正式【作者】梁玉茹;黄远鹏【作者单位】中北大学人文社会与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51;中北大学人文社会与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各国的商务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公司等)频繁地借助电话、书信、电报、传真等方式进行跨国界的商务活动。
英语逐渐成为了国际通用语言,而商务英语信函成了双方交集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网络时代来临之前如此,世界进入网络时代之后,它的重要性并没有因为网络的发展而减退。
翻译中“信、达、雅”三原则与关联原则的比较探究摘要:“信、达、雅”这三个翻译原则是当年严复提出来的三个基本翻译原则。
但随着翻译的发展,这种以语义学为基础的翻译指导原则逐渐显示出它的弊端,并不能很好的指导作为交流工具的翻译工作达到目的。
本文将借助一些翻译实例来比较“信、达、雅”翻译原则与关联原则,从而起到说明关联原则对于翻译的重要性。
关键词:翻译关联原则动态翻译一、现今两种流行翻译方法的概述当今翻译研究有两种方法:一是传统的研究方法,以语言为研究对象,以规范为衡量尺度,以信达雅为旗帜和行动纲领。
另一种是文化研究方法,以翻译与文化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描写为己任,以宽容为旗帜和行动纲领。
后者是关心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相比之于传统的翻译学,他们忽略了作者本来要传达的意义,他们从本质上跨出了翻译的界线。
前者是紧扣文本进行的翻译活动,但就是对于同一个文本的翻译,两种翻译方法的立足点不同,那么提出的原则也大不相同。
二、以语义学为基础的“信、达、雅”原则的缺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语义学方法的翻译原则占了很长的主导时间。
从这个角度,我国的近代的严复很早就提出了他的翻译标准,即“信、达、雅”。
信者,忠实;达者,达意;雅者,传神也。
换言之,亦即准确、畅达、传神之意。
无独有偶,在半个世纪以后的奈达博士的翻译理论与严复有相似性。
他指出:“检验译文质量的最大标准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能使读者正确理解原文信息,即“忠实原文”;二是易于理解;三是形式恰当,吸引读者。
”[1] 这三条理论与严复的翻译理论是惊人的相似。
这三个原则在很长的时间里作为一种指导原则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
但是在现代时代快速的发展,翻译不只是对一些文字的翻译,对许多层不出穷的新文字的翻译也应该适应的,然而如果我们还是用以前的三个原则来做为翻译的原则。
例如:This section will discuss how to mount or unmount a file system. 有种翻译为:这一部分将讨论如何“增加或减少”一个文件系统。
美联英语提供:英语翻译如何达到“信”“雅”“达”英语翻译的时候你们一定先看清要求在做题,按照平常老师教给的方法去翻译,译出的句子结构要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读出来通顺,导致汉译英远比英译汉易于出错。
注意阅读。
英语翻译一直追求"信""达""雅","信"和"达"是基石,"雅"是一种扩展。
而考试中,同学们只要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
"信"意味着符合课文的意思;"达"表示行文要通畅。
用鲁迅的话说,就是"词典不离手,冷汗不离身。
"戒"从一而终"汉语言简意赅,句子灵活,往往是一个汉语词汇对应N个英语词汇,具体到在本句中应该采用那个意项,务必抓住精神实质,不可以不变应万变。
至于怎么应变,这就是显示译者功力地方了。
比如:都是"问题",下面的翻译各不相同,几乎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共同关心的问题 questions of common interest解决问题 solve a problem问题的关键 the heart of the matter悬而未决的问题 an outstanding issue没有什么问题 Without any mishap摩托车有点问题。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the motorcycle.问题不在这里。
That is not the point.最近揭发出相当严重的贪污、受贿和官僚主义问题。
Serious cases of embezzlement, bribery, and bureaucracy have been brought to light recently.英语翻译对我们来说刚刚开始比较难,做题多了就容易了。
Questioning "Faith, Exactness and Elegance" in
Language Translation
作者: 谭明芳 陈荣辉
作者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出版物刊名: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0-12页
主题词: “信” “达” “雅” 翻译标准 翻译理论 经典地位
摘要:长期以来,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被我国广大译者奉为翻译标准,被认为是译界的金科玉律.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信"、"达"、"雅"提出质疑.首先,认为"信""达""雅"不能称之为翻译理论;其次,指出"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的适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后质疑"信""达""雅"的经典地位,并提出人们不能盲目推崇"信"、"达"、"雅",而应该拓宽视野,借鉴西方近几十年来翻译理论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把中国的翻译理论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浅谈商务信函翻译的技巧商务信函翻译是一种重要的翻译活动,它不仅要求翻译者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还要求翻译者具备一定的商务知识和经验。
在翻译商务信函时,翻译者需要遵循一定的技巧和原则,以确保译文准确、规范、流畅,并能够有效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意图。
翻译商务信函前,翻译者需要了解商务信函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商务信函是一种正式的公文,因此其语言风格和用词都较为规范和严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格式和惯用用语。
在翻译商务信函时,翻译者需要先了解这些特点和要求,以便更好地进行翻译。
翻译商务信函时,翻译者需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在选择用词时,翻译者需要考虑词语的语境和搭配,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或模糊不清的词汇,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同时,翻译者还需要遵循规范化的用法,避免出现语法错误或拼写错误等低级错误,以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
第三,翻译商务信函时,翻译者需要注重语序和逻辑关系。
在中文和英文之间,语序和逻辑关系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翻译者需要注重语序和逻辑关系的调整和转换。
例如,在中文中,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通常比较固定,而在英文中则相对灵活,因此翻译者需要根据语境进行调整。
在商务信函中,逻辑关系通常比较严谨,翻译者需要仔细分析原文的逻辑结构,确保译文的逻辑关系清晰明了。
第四,翻译商务信函时,翻译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商务知识和经验。
商务信函通常涉及到贸易、合同、金融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翻译者需要了解相关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以便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和意图。
翻译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了解商务信函中的惯用用语和表达方式,以使译文更加专业、规范。
翻译商务信函时,翻译者需要注重细节和格式。
商务信函通常具有一定的格式和惯用用语,例如信头、日期、收件人、称呼、正文、结尾等。
翻译者需要根据信函的格式和惯用用语进行调整和转换,确保译文的格式正确、规范。
翻译者还需要注意细节问题,例如标点符号、拼写、语法等,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商务英语名词化汉译的词类转换技巧商务英语名词化汉译的词类转换技巧词类转译是商务英语英汉翻译中常见的译词技巧,并且是英汉互译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商务英语名词化汉译的词类转换技巧,欢迎大家阅读!一、问题和分析(一)商务英语汉译中存在的问题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外贸和商务方向的核心课程之一。
“当今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既懂英语又通晓商务知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而商务英语翻译作为沟通中外经济、文化等的手段,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名词化在商务英语中大量运用,体现了商务英语的文体特点。
但是由于商务英语中的名词化汉译难度较大,造成商务英语中文译文生硬、难懂,很难体现原文的文体特征。
(二)问题分析在我国,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对翻译标准的探讨从来没有间断过。
近代严复的“信、达、雅”标准,现代鲁迅的“力求易解”、“保存原作的风姿”标准,茅盾的“艺术创造性翻译”标准及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等标准,都对翻译界产生过强烈的影响。
在各种翻译的标准和原则中,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最为广为人知。
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做到对译本的信、达,即忠实、准确和通顺。
由于商务英语文本往往比较正式,修辞等也有约定俗成的表达,因此“雅”不作为商务英语翻译原则和标准的必需要求,除了一些特殊文本,如广告英语外,其他的文本翻译能雅则雅。
商务英语翻译中可以运用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第一,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第二,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同一性质;第三,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作为指导标准。
商务英语专业性强、逻辑严密、表达要求简练。
由于具有格式化、规范性的语言特点要求,商务英语的翻译自然不能像文学作品如诗歌等的翻译一样优美。
忠实原则要求,译文在意义和风格方面要忠实于原文,把原文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不随意进行改动、歪曲和增减;而通顺原则则要求译文通顺易懂,流畅自然,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逐词死译、硬译的现象。
第9卷第1期2010年2月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ol.9No.1Feb.2010收稿日期:2009-12-24作者简介:刘义(1981-),男,讲师,硕士,从事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从“信、达”标准探讨《商务英语翻译(英译汉)》某些译例之处理刘义(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外语系浙江绍兴312000)摘要:作为一本高校英语专业教科书,《商务英语翻译(英译汉)》中某些例句的翻译存在着不足之处,有些译文意思偏离原文,有些汉语的表达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将这些不足之处加以归类,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并主张忠实与通顺是翻译的根本标准。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翻译错误;翻译原则中图分类号:H 315.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2434(2010)01-0089-04Discussing Some Translation Example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ithfulness and ExpressivenessLIU Yi(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Yuanpei College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312000,China )Abstract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 college textbook for English majors ,is found with some flawedtranslation examples.Some of them are not faithful to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some are not expressive in Chinese.This pa-per attempts to categorize these mistakes ,analyzes their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Moreo-ver ,this paper insists on faithfulness and expressiveness as the fundamental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Key words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ranslation mistakes ;translation criteria0引言张新红等编著的《商务英语翻译(英译汉)》(以下简称《商务英语翻译》)[1]一书译例恰当翔实,从单词到语句再到篇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讲解了英汉翻译中的普遍原则和实用技巧。
然而笔者在讲授该书的过程中,对书中某些例句的翻译却产生了不同的甚至差异极大的理解。
本着学术探讨的原则,现对这些有疑问的句子提出一些看法。
1译例分析忠实和通顺历来是翻译的根本要求和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
忠实原则要求,译文在意义和风格方面要忠实于原文,把原文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不能随意进行改动、歪曲和增减;而通顺原则则要求译文通顺易懂,流畅自然,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逐词死译、硬译的现象。
“忠实和通顺相辅相成。
忠实而不通顺,读者看不懂,也谈不上忠实;通顺而不忠实,脱离了原作的内容和风格,通顺也失去了作用,使译文成了杜撰或乱译。
”[2]但是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有的译例原文意思出现了偏差,有的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有的问题则是粗心大意造成。
这些问题译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对专有名词的理解不到位;②漏译;③误译;④汉语表达不到位;⑤排版印刷错误。
1.1对专有名词的理解不到位对于如何正确理解和翻译单词和词组,《商务英语翻译》明确提出,“我们在将商务英语翻译成汉语时就要充分注意英语的这种一词多义现象,勤查专业词典,将英语中所表达的真实意义表达出来”[1];除此之外,《商务英语翻译》还强调了情景语境对理解词语的制约作用,“词义的确定必须依赖语境”。
由于不同的文体提供了不同的上下文语境,它严格制约着词义的理解和选择,因此,专有名词的翻译必须都有一套自己的专门术语,翻译时不可按照译者的想法随意翻译。
如:例1:In a turnkey project,the seller plans,con-structs,and places in operation a foreign facility that is then transferred to a local owner.原译:在由承包商完全承包的工程中,卖主计划、建造并将一套国外设施投入运作,然后将其转让给地方雇主。
分析:“turnkey project”这个原本十分常见短语被翻译成了“由承包商完全承包的工程”,汉字有11个之多,显得不像专有名词的翻译,而更像是对它的解释。
“Turnkey project”作为海外合同的一种方式,现在广泛应用于海外大型项目的建设。
这个短语的中文名称是“交钥匙工程”或“总承包工程”。
《商务英语翻译》的149页就把“turnkey project”翻译为了“交钥匙工程”。
例3把“turnkey project”译为“由承包商完全承包的工程”不能说是错误的表达,但是这种表达方式稍显复杂;而且和后面的“卖主”、“雇主”纠缠在一起,让人不容易辨别清楚到底这个合同中涉及到几方。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例句,有必要首先弄清楚“turnkey project”究竟是译为“交钥匙工程”更好,还是“总承包工程”更合适。
《金融与投资词典》(第6版)对“turnkey”的解释是:Any project constructed or manufactured by a company that ulti-mately turns it over in finished form to the companythat will use it,so that the user has to do is turn the key,so to speak,and the project is underway.The term is used of housing projects that,after construc-tion,are turned over to property managers[3];《牛津商务词典》的解释为:The planning and execution of a major capital project,in which one company has re-sponsibility for its overall management,so that the cli-ent only has to“turn the key”in order to start the op-eration[4]。
由此可见,“turnkey”其实指的是客户“转动钥匙”启用承包方建造好的设施,而非承包方“把钥匙交给”客户。
因此,“turnkey”译为“交钥匙”和原意有了较大的出入,还是译为“总承包”更为符合英文原意。
改译:在总承包工程中,卖方负责设计、建造、调试进口的设施,然后将其移交给东道主。
例2:The Multilateral Agreement on Investment (MAI)aims to achieve a situation where foreign inves-tors are not discriminated against,but they are still subject to the same substantive laws and regulations that apply to domestic investors.原译:多边投资协定的目标是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即外国投资者不受歧视,但他们仍和国内投资者一样要接受同样基本法的管制。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官方英文名称为The Basic Law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由此可见“基本法”对应的英语词组是“Basic Law”。
那么“substantive law”是否也是“基本法”的意思呢?《法学大词典》对“基本法”有明确的解释:①宪法的别称;②有些国家特定地区的基本法律[5]。
可见,“基本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根本大法,用在原文语境中不合适。
《朗文法律词典》对“Substantive laws”的解释是:That part of the law con-cerned with the determination of rights,liabilities,and duties,etc.,as contrasted with adjective law[6]。
从这个定义得知,“substantive law”是一类法律的统称,而不是一部法律的名字;它规定了公民权利和义务,应该对应汉语的“实体法”。
《法学大词典》对“实体法”的解释是:亦称“主法”,“主体法”,与“程序法”相对。
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划分是18世纪英国法学家边沁提出来的。
实体法是规定法律主体在一定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比如民法、刑09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2月法、婚姻法等[5]。
所以,从意思上来讲,“substantive law”和“实体法”是完全一致的。
改译:多边投资协定的目标是取得这样的成效———外国投资者不受歧视,但他们和国内投资者一样要受到同样实体法规的管制。
例3:Until the domain theory of magnetism2was developed,they did not have much success.原译:直到提出了/发展了磁力学理论,他们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分析:“domain theory of magnetism”这个物理学术语在原译中被翻译为“磁力学理论”。
然而,仔细推敲就会发现“磁力学理论”和原文相比好像缺少了内容,“domain”这个词在译文中没有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