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合理用血检查统计表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2
淄博市卫生局关于对全市临床血液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淄博市卫生局•【公布日期】2008.04.12•【字号】淄卫办字[2008]19号•【施行日期】2008.04.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淄博市卫生局关于对全市临床血液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淄卫办字[2008]19号)各区县卫生局、高新区卫生处,市属医疗单位、市管医院:为加强全市临床血液管理,规范输血科(血库)建设,促进医疗机构科学用血、合理用血,保证医疗质量和临床输血安全,市卫生局决定对全市医疗机构临床血液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同时,对“淄博市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和“淄博市三星护士”推荐对象进行考核考察。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检查时间安排:4月15日-25日。
具体检查时间附后(附件一)。
二、主要检查内容1、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组织建立及活动开展情况;2、输血科(血库)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包括输血科(血库)布局、设备配置、人员配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3、临床血液使用情况,包括临床输血指征、血液来源、知情告知、收费等;4、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星级护士、护理岗位技能训练(50项)活动开展情况;5、医护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实地观摩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医师、护士交接班、查房等。
三、检查考核方法检查考核由市卫生局负责同志带队,抽调市中心血站、市属医院临床、护理、检验等专家,采取查阅资料、实地查看观摩、知识问答、技能操作考核、组织座谈等方法进行。
四、检查考核范围1、全市各级各类临床用血医疗机构;2、区县以上医疗单位推荐的全市护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五、工作要求1、各区县卫生局、高新区卫生处及市属医疗单位和市管医院要精心组织,认真做好迎检准备。
2、检查考核人员要认真负责,依据检查考核的内容和标准要求做好检查考核记录。
3、市中心血站及各储血点要准确统计辖区内各医疗机构2008年第一季度临床供血情况(见附表二),并于4月15日前报市卫生局医政科。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统计指标月
报表最新文档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最新文档,欢迎下载)
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主要统计指标月报表科室年月日
科质量与安全指标统计表(年度)
手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统计分析表(______科室__月份)
备注:1、此表自2021年6月1日开始使用。
2、数据来源有两种方式:①科室自行统计收集指标②信息中心调取数据。
3、此表每月29日前由科内质控员填写完成,电子版上报质控科,纸质版科室存档。
手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统计分析表
(科室月份)
备注:1、此表自2021年1月开始使用。
2、数据来源有两种方式:①医院统计部分由相关职能科室提供,质量管理办公室统一在内网、OA发布。
②科室自行收集统计指标。
3、此表每月26日前科室质控员填写完成,电子版上报质量管理办公室,纸质版科室存档。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实施细则考核办法(试行)
时间2012年9月25日
检查部门:医务处,护理部
检查存在问题:1.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议记录过简,无会议议程;
2. 对医务人员培训力度不够,抽查医务人员知晓输血相关制度回答不全;
3. 医务处未定期(每月)对临床用血情况考核;
4. 输血科人员配置不达标;
5. 输血科业务用房面积不达标;
6抽查病历输血医嘱输血适应症有一份不符合。
整改措施:加强全院培训,拟在10月份对全院进行输血相关知识培训,并做好记录,输血科配合医务处提供全院输血统计,以便对临床用血情况考核。
输血科积极向院领导申请要人,补充科室人员,更好开展工作。
组织全院输血质控专家,定期检查临床病历,评估输血适应症与病情符合情况,输血科加强输血申请的审核,把关输血适应症,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1.目的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管理,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用血。
2.职责临床医师负责对患者用血指征进行评估,并评价用血疗效。
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
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
医务处每季度对各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并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个人用血权限的认定。
3.制定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4.临床用血评价制度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用血前评估:由医师参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指南,结合病人症状、相关实验室指标等,判断是否符合相应输血指征、需要输注的成分及输注量。
外科输血指南(一)红细胞: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及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二)血小板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血小板计数50-100×109/L,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如术中出现不可控制渗血,不受限制(三)新鲜冰冻血浆PT或APTT>正常倍,创面弥漫性渗血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患者自身血容量)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紧急对抗华法令抗凝血作用(四)冷沉淀纤维蛋白原<L(五)全血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患者持续活动性出血,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30%注释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氧到机体的组织细胞失血达总血量30%才会有明显的低血容量表现,年轻体健的患者补充足够液体就可以完全纠正其失血造成的血容量不足全血或血浆不宜用作扩容剂血容量补足后输血的目的是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首选红细胞制品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扩容,结合红细胞输注,也适用于大量输血无器官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只要血容量正常,红细胞压积达(Hb>60g/L)的贫血不会影响组织氧合急性贫血患者,动脉血氧含量的降低可以被心输出量的增加及氧离曲线右移而代偿心肺功能不全和代谢率增高的患者应保持Hb>100g/L以保证足够的氧运输手术患者在血小板>50×109/L时,一般不会发生出血增多血小板功能低下(如继发于术前阿斯匹林治疗)对出血的影响比血小板计数更重要分娩妇女血小板可能会低于50×109/L(妊娠性血小板减少)而不一定输血小板因输血小板后的峰值决定其效果,缓慢输入的效果较差,所以输血小板时应快速输注,并一次性足量使用只要纤维蛋白原浓度>L,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的30%,凝血功能仍可维持正常即使患者血液置换量达全身血液总量,实际上还会有1/3自体成分(包括凝血因子)保留在体内,仍然有足够的凝血功能休克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可导致消耗性凝血障碍新鲜冰冻血浆的使用,必须达到10~15ml/kg,才能有效禁止用新鲜冰冻血浆作为扩容剂禁止用新鲜冰冻血浆促进伤口愈合内科输血指南(一)红细胞血红蛋白<60g/L或Hct<考虑输(二)血小板血小板计数>50×109/L,不输血小板血小板计数10-50×109/L,伴有出血,可输血小板血小板计数<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三)新鲜冰冻血浆主要用于补充多种凝血因子(特别是Ⅷ因子)缺陷及严重肝病患者(四)普通冰冻血浆主要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五)洗涤红细胞用于对血浆蛋白过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高钾血症、肝肾功能障碍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六)冷沉淀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纤维蛋白原<L(七)全血急性出血引起血红蛋白<70g/L或Hct<出现失血性休克;用晶体液或胶体液扩容仍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主要输血方案。
合理用血评价分析为进一步加强输血管理,确保临床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用血,建立科学、合理的输血质量管理体系,让“一切行为有依据,一切行为有记录,一切行为可溯源”,使输血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保障患者安全,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相关要求,医务科对临床科室合理用血进行督导检查,现将检查结果反馈如下督查方式每个科室随机抽查5份归档病历①查看输血前血常规中Hb含量、RBC 计数、HCT、ALT及感染性指标检查结果及输血适应症指标;②患者住院期间的血液(浆)用量及用血记录。
用血数据统计以单位(U)计算。
每200ml全血分离制备1U新鲜冰冻血浆(FFP,容积100 ml;③交叉配血、出入库及输血回执记录,查看是否有输血不良反应。
督查内容1.用血申请单书写质量。
2.输血知情同意书签署情况。
3.输血适应证掌握情况。
4.输血疗效评价情况。
5.用血的不良反应情况及不良反应报告情况。
6.超1600ml用血报批情况。
7.输血相关知识培训、考核情况。
8.各科室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执行情况。
9.用血感染质控情况登记。
存在问题1.输血申请单填写不完整,患者入院好几天,血常规检查结果早已出来,但申请单上Hb、HCT、Plt还是填写结果待报/结果待查;甚至有的患者住院期间已经输过血,申请单上血型结果还填写未知或待查,输血史填写无输血史;预定输血日期、时间没有按实际情况填写,申请单上填写的用血时间是第二天下午,病区第一天上午就打电话问血好了没有;输血目的、输血前检查结果没有按规定填写,漏填血型,申请医师、审核医师漏签字经常发生。
2.输血病程记录不规范,不完整。
运行病历检查发现,有的患者输血结束24小时以上,病程记录还是一点没写。
有的科室虽然有输血记录,但是记录太简单,只是在病程记录里提到“通过血液制品输注,患者情况有所好转”,究竟输注什么血液制品,输注的量是多少,输注的起止时间,输注过程有无不良反应等等都没有记录。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血液是医院临床医疗的重要支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病患的生死存亡。
与此同时,因为血液是人体组织中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不适当的安排和管理可能引起多种危险和风险。
针对这些问题,各大医院都制订了相应的用血审核制度,强化了对血液的使用和管理,进一步保障了医生和患者的安全性。
目的和优势制定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血液使用流程,杜绝不合理和错误的血液使用,避免血液浪费和风险,并保证血液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这项系统在患者入院阶段就起到了提醒作用,引导医生合理、有效、安全的使用血液,减少了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内容和要求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操作流程血液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
该审核程序应在开展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中等医疗技术人员实施。
流程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申请用血、审核申请、准备用血、交付用血。
2. 审核内容审核内容应当包括病人的病历记录、实验室检查、血型鉴定、输血指标及手术时间、器官功能、细胞免疫状态等因素,自动化系统能够自动检索出对于病人信息和用血操作的审核记录,并产生审批建议。
3. 风险意识审核人员应充分了解输血的潜在风险,识别并预警术后并发症,时刻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当出现输血相关的副作用,必须立刻控制病情,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4. 数据统计对于每次血液使用,必须完整记录血袋数量、交付时间、患者识别信息等数据,并且通过信息分析管理系统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统计。
统计结果有助于医院血液库存、财务管理和预算编制等多个方面的决策。
实施与运营1.实施对象:医院所有输血工作人员都需要接受相应的审核培训,对审核流程和系统使用进行熟练掌握。
2.在线操作:将审核操作过程整合到HIS系统中,实现操作过程快捷、简单、自动化,实现快速审核,减少审核误差。
3.软件特点:系统使用更为可靠、稳定的数据库应用,表格界面友好,应为各医疗机构提供更快捷的服务,更优质地服务。
临床输血检查情况统计分析摘要】目的对我院临床输血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持续改进和防范措施,促进临床用血合理、科学、安全。
方法对全院一年多来抽查过的1565份输血病历情况进行了统计,包括输血申请单、输血知情同意书,配血标本采集和运送,输血过程监测记录、输血病程记录、血袋回收、输血反应记录与信息反馈等方面的内容,对存在的问题列表分析。
结果在1565份输血病历中,输血申请单269份填写不全或不规范,占17.18%,共发现差错漏424项;输血知情同意书11份填写不完整,占0.70%;配血标本不合格或由非医护人员运送52份,占3.32%;无输血评价或评价不明确419份,占26.77%;输血过程监测记录完整。
结论临床输血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可能为医疗纠纷埋下隐患,应强化职能部门对临床输血监督管理,加强对医务人员就输血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相关业务素质,保障临床输血合理、安全、有效。
【关键词】临床输血输血申请单输血评价临床输血是医疗机构在临床实践活动中治疗贫血疾病和抢救危急重症患者常用的手段之一,也是挽救生命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输血存在着可能感染经血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因此输血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而且还有不断增多的趋势[1]。
输血涉及临床医疗、医技、护理、病历等诸多部门,如何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切实保障临床输血科学、安全、有效已成为现在各临床医疗机构输血管理部门的重要课题。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我院一年多来进行临床输血检查抽查的1565例输血病人相关输血资料。
1.2 方法输血检查主要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3]相关要求,内容主要包括输血申请单、输血知情同意书、配血标本采集和运送、输血过程监测记录、输血病程记录、输血不良反应记录和信息反馈等;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
2 结果2.1 在1565份输血病历中,主要存在四大类问题:输血申请单269份填写不全或不规范,占17.18%;输血知情同意书11份填写不完整,占0.70%;配血标本不合格或由非医护人员运送52份,占3.32%;无输血评价或评价不明确419份,占26.77%;输血过程监测记录完整,血袋回收、一次性耗材处理规范,输血不良反应记录完整,信息反馈及时。
简阳市川空人民医院
临床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
科室负责人
简阳市川空人民医院编制
20 年月日启用
规范临床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的规定
一、简阳市川空人民医院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适用于临床科室。
二、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记录要求包括时间要求、格式要求和内容要求三部分。
(一)时间要求:科室每月至少记录一次,在当月25日前完成上一月记录,各科可根据本科实际情况随时开展输血问题病例的讨论分析活动并随时记录。
(二)格式要求:按照记录本中制作的格式完整记录清楚。
(三)内容要求:科室输血管理记录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病历记录:要求在病历中体现的输血管理相关记录(如血型、输血前9项检查、输血同意书、大量输血审批单、交叉合血单、输血记录单、输血过程中病程记录特别是输血反应与处理结果等)。
2、专项管理记录:包括上述表(一)、(表二)、(表三)、(表四)、(表五)记录内容,要求在当月底至下月25号前完成当月的登记、统计和分析评估工作。
3、参加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记录。
三、科室输血管理记录本将作为医院检查科室管理和考核科室管理者业绩的依据之一。
四、本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执行。
科室住院输血病人登记表(表一)
科室大量输血病人审核登记表(表二)
科室月度成分输血病人登记表(表三)
科室月度临床规范用血统计表(表四)
20 年度
科室月度临床合理用血分析评估表(表五)
20 年()月份。
临床用血的申请和审批制度
一、严格控制8毫升以下的输血申请。
二、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有责任提醒临床经治医生:失血量在6毫升以下的应原则上不输血,确因病情需要者须经科主任签字批准。
三、申请输血大于8毫升,应由主治医生签字;大于20毫升,由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批准。
四、急诊输血大于8毫升以上须经科副主任或主任签字。
急诊输血大于20毫升,事后由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补批手续。
五、严格按《输血技术规范》有关的输血适应症规定,掌握好各类输血指征,合理、科学地输用各种成分血和全血。
六、做好本院用血量及成分血应用比例的统计和月报、年报,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临床输血水平。
七、监督检查
1、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小组)须定期检查:
(1)输血科(血库)是否严格执行该项制度。
(2)抽检“输血申请单”是否合乎输血指征,用血量是否经审批、签字后发出。
(3)检查月报、年报等统计报表,宏观掌握节约用血及合理、科学用血情况。
2、市中心血站每年度公布两次各医院临床用血状况及成分血应用比例。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1.目的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管理,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用血。
2。
职责2.1临床医师负责对患者用血指征进行评估,并评价用血疗效。
2。
2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
2.3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
2。
4医务处每季度对各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并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个人用血权限的认定.3。
制定依据3.1《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3.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3。
3《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4。
临床用血评价制度4。
1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4.2用血前评估:由医师参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指南,结合病人症状、相关实验室指标等,判断是否符合相应输血指征、需要输注的成分及输注量。
4。
3输血后疗效的评价:输血后48小时内,医师应对输血疗效进行评价,包括症状有无改善、实验室指标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等。
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应严格按照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进行。
4。
4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对本科室的输血病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
根据医院医疗质量检查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持续改进,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4.5输血科每月依据输血申请单填写质量、临床用血情况、相关制度落实情况、对医院通知执行情况等,对临床用血进行评价.4。
6医务处对临床用血的评价4。
6.1定期抽取病例,根据患者病案资料,组织专家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论证,评价合理用血情况。
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抽取输血病例至少10份。
检查内容包括:4.6。
1。
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4.6。
1。
2输血前是否有免疫学检查;4.6。
1。
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写《输血治疗同意书》;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