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9
第6期常晓伟: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疗效第32卷target,2017,8(62):104992-104999.[3]RYAN N,TEROL B,GRANDEINGELMO J M,et al.Persis-tent post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gina investi-gated with invasive physiological testing[J].Eur Heart J,2015,37(13):1082.[4]周莉,李燕君,李大娟,等.ACT监测配合专项护理在PCI 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2):4673-4675.[5]樊金花,杨晶.放松训练联合正念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6(4):381-384.[6]马士容.PCI围术期舒适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1):1866-1868.[7]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412.[8]WU Z,YE F,YOU W,et al.Microcirculatory significance of periprocedural myocardial necrosi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ssessed by the 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J].Int J Cardiovasc Imaging,2014,30(6):995-1002.[9]许梦真,严珠,黄海燕.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141-143.[10]柏晓玲,逄锦,楼婷,等.急诊PCI术前护理认知的多中心调查分析[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7,29(6):560-563.[收稿日期:2019-09-16][责任编辑:向秋英文编辑:田晶]DOI:10.19296/j.cnki.1008-2409.2019-06-024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疗效常晓伟(平顶山市民政医院妇科,河南平顶山467000)摘要:目的:探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
新疆中医药.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0年第38卷第3期2020Vol.38No.392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中西医治疗概述塔吉古丽•库皮\严砚邱S孙红”(1.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2.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中西医治疗进行概述。
方法收集近5~10年的中西医研究报道及文献,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西医治疗以药物治疗(促排卵、降雄激素以调整月经周期)和手术治疗为主,旨在改善排卵障碍。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长期治疗则效果显著,且没有显著副作用,不易复发,多由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生殖轴出发,通过补肾、疏肝、活血、化瘀、化痰等方法,干预排卵障碍的代谢环节,以解决排卵障碍。
结论中西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中西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也称为高雄激素性无排卵(HA)或Stein-Leventhal综合征,是影响生育年龄妇女的最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之一,在育龄女性中发病率为4%~18%[1],主要特征是高雄激素血症、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胰岛素抵抗及肥胖。
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2],遗传、代谢、内分泌、环境和生活方式等是重要的发病因素眛在PCOS中,存在一种慢性无排卵状态,其特征是卵巢小囊肿,卵巢雄激素分泌增加,有时LH(黄体生成素)分泌过多。
不孕症是PCOS的普遍表现,其中75%的女性由于无排卵而遭受不孕,使PCOS成为无排卵性不孕的最常见原因叽本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中西医治疗进行概述,为临床、科研发展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1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发病机制排卵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theca细胞、卵丘颗粒细胞和发育中的卵泡同步发出信号所致。
LH、FSH、胰岛素、IGF-1(促生长因子-1)、AMH(抗苗勒管激素)、类固醇生成酶的功能和其他因素的协调和相互作用下,促进机体排卵[5]。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克罗米芬、二甲双胍联合补肾调经促孕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8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以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对治疗一个疗程和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h、t、fins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均<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排卵率与对照组相当,但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探讨克罗米芬、二甲双胍联合补肾调经促孕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具有协同增效、取长补短、标本兼治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多囊卵巢综合征补肾调经促孕汤疗效中图分类号:r711.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72-02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紊乱性疾病, 其发病率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1],是造成女性无排卵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
临床上除常有月经失调、不孕、肥胖、多毛等表现外,往往多伴有高胰岛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
而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已经临床证明为是造成促排卵失败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pcos所致不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8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详细病史采集、相关查体及辅助检查而明确诊断,且空腹胰岛素(fins)≥16mmol/l,双侧输卵管畅通,配偶生殖功能无异常。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年龄21~38岁,平均(27.6±6.2)岁,其中27例月经周期在40 d~3个月,19例闭经3个月以上;不孕时间:3~12年,平均(7.8±4.6)年。
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及达英-35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糖及脂代谢的影响。
方法: 将40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用二甲双胍或达英-35治疗3个周期。
用药前后观察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 并检测血脂、血糖、胰岛素、性激素水平。
结果: 用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下降, p 10ml); 以上任意2 项, 除先天肾上腺增生症、雄激素分泌肿瘤、库欣综合征等诊断。
2方法2.1治疗方法:将4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二甲双胍组20例,自月经或撤血后第5天开始, 餐后半小时口服二甲双胍起开始服药, 500mg/次, 3 次/日,共3 周期; 达英-35组20例,自于月经或撤血后第5天开始服药,每晚1片,连服21天,停药后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下一个疗程,共3个周期。
两组患者的年龄、bmi、wh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观察指标:①治疗前后测量bmi、腰臀比(whr)。
②用药前及用药后末次月经周期(或撤血) 第3~4天清晨空腹采外周静脉血, 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
2.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 各参数分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3.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两组各用药12周后, 二甲双胍组t下降, lh 变化不明显;达英-35组lh和t明显下降, 3.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whr、fin、fbs及血脂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在bm i、whr方面无明显差异; 二甲双胍组总胆固醇(tc)下降、甘油三酯(tg)下降、高密度脂蛋白( hdl )上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达英-35组均无明显变化,4讨论许多研究表明,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与代谢异常有重要相关性的一种疾病, 主要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减低及血脂异常。
二甲双胍联合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的临床治疗效果发表时间:2017-11-17T14:53:32.18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作者:余慧[导读] 二甲双胍和来曲唑联合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助于患者体内LH、T的改善。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湖南郴州 4230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二甲双胍联合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5例)和研究组(n=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来曲唑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和来曲唑联合治疗的方式,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以及LH/FSH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研究组的排卵率为77.14%,高于对照组57.14(P<0.05);研究组妊娠率18.52%,稍高于对照组11.42%(P>0.05),组间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二甲双胍和来曲唑联合应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助于患者体内LH、T的改善,并且能显著提升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二甲双胍;来曲唑;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简称PCOS)是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特征为慢性无排卵或稀发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高雄激素血症,给育龄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研究观察发现,除以上典型症状外,PCOS患者的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脂质代谢异常等代谢性疾病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亦明显增加[1]。
多数PCOS患者伴随有胰岛素抵抗,与高雄激素血症相互作用影响,增加了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机率,并且通过影响卵泡成熟、正常排出,对患者的生育功能也造成了影响[2]。
二甲双胍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患者分为随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加服。
治疗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4]:(1)无排卵或稀发排卵;(2)雄激素过多的临床体征或生化高雄激素血症;(3)超声检查卵巢有多囊性改变。
具有以上2点者即可入选。
排除标准:(1)其他因素引起高雄激素血症患者及合并有其他不孕病因的患者;(2)有其他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3)不适合本次研究所用药物的患者等。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口服,500 mg 3次/d,连服3个月经周期。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汤剂:(熟地黄、女贞子、菟丝子、鹿角霜、山茱萸、当归、牛膝、赤芍、肉苁蓉、山药、川芎、香附等组成),每日一剂,取水煎液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连服3个月经周期。
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
1.4 疗效评定标准[2-5] (1)治愈:治疗后月经恢复正常周期,有关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恢复正常,2年内受孕者;(2)显效:治疗后月经接近正常周期(40 d以内),有关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但未受孕;(3)无效:治疗后月经未见改善,有关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改善,未受孕。
以治愈数和显效数之和作为总有效数。
1.5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妇女内分泌系统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
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不孕症的二线和三线治疗及证据支持作者:王尧尧郝松莉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20年第10期[摘要] 在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且没有其他不孕因素的克罗米芬抵抗无排卵患者中,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或促性腺激素均可作为二线治疗药物,尽管促性腺激素更有效。
促性腺激素还可用于有PCOS且克罗米芬失败的无排卵患者的二线药物治疗。
腹腔镜卵巢手术也可用于克罗米芬抵抗PCOS而无其他不孕症因素的无排卵患者的排卵诱导的二线治疗。
来曲唑作为克罗米芬抵抗PCOS患者促排卵的二线药物治疗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在提高生育率方面,减肥药和减肥手术被认为是一种对PCOS而无其他不孕因素患者的实验性治疗方法。
在一线或二线排卵诱导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可作为PCOS患者的三线治疗,但缺乏IVF/ICSI的绝对适应证。
对于接受IVF/ICSI治疗的PCOS 患者,首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方案,并可考虑选择性冷冻胚胎移植策略。
在具有足够专业知识的辅助受孕单位中,可以向PCOS患者提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治疗;证据[中图分类号] R71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文章编号] 1673-7210(2020)04(a)-0046-04The second- and third-line treatments and supporting evidence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related infertilityWANG Yaoyao1 ; HAO Songli2▲1.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dong Yellow River Hospital, Yellow River Shandong Bureau, Shandong Province,Ji′nan ; 250032, China;2.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 150040, China[Abstract] In Clomiphene resistant anovulatory patients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and no other infertility factors, either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Clomiphene citrate or Gonadotrophins could be used as a second-line pharmacological therapy, although Gonadotrophins are more effective. Gonadotrophins could also be used as a second-line pharmacological therapy in anovulatory patients with PCOS and Clomiphene failure. Laparoscopic ovarian surgery can also be used as a second-line therapy for ovulation induction in anovulatory patients with Clomiphene resistant PCOS and no other infertility factors. The usefulness of Letrozole as a second-line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for ovulation induction in Clomiphene resistant women with PCOS requires further research. In terms of improving fertility, both pharmacological anti-obesity agents and bariatric surgery should be considered an experimental therapy in anovulatory women with PCOS and no other infertility factors. First-or second-line ovulation induction therapies have failed,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intracytoplasmic single sperm injection (ICSI) could be offered as a third-l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COS in the absence of an absolute indication for IVF/ICSI. However,absolute indications for IVF/ICSI are lacking. For patients with PCOS undergoing IVF/ICSI treatment, the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 protocol is preferred and an elective frozen embryo transfer strategy could be considered. In assisted conception units with sufficient expertise, in-vitro maturation of oocytes could be offered to women with PCOS.[Key words]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Infertility; Treatments; Evidence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具有生殖、代谢和心理特征的复杂疾病[1],也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二甲双胍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难治性多囊卵
巢综合征
作者:赵海波,芦小娟,任菊霞,李爱莉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Abstract】 AIM: To observe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metformin combined with clomiphene citrate (CC) on CCresistant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CCresistant POCS were first given metformin for 2 months, then given metformin and CC for 3 cycles, during which time the patients’sexual hormone changes, ovarian follicular development, endometrial thickness and their patterns, and pregnancy rate were observed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simple CC cycles. RESULTS: There were 19 cases of CCresistant PCOS among the 87 PCOPS patient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metformin for 2 months the patients’ LH and T levels declined and E2 level rose (P<0.01). In the following 3 treatment cycles of metformin and CC, 9-14 mm of thickness and A pattern of endometrium increased, ovulation rate was 35% and pregnancy rate was 32%. These changes were ver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ose of simple CC cycles (P<0.01). CONCLUSION:Metformin combined with CC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CCresistant PCOS.
【Keywords】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metformin; infertility,female
【摘要】目的:观察二甲双胍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效果.方法:首先给予难治性PCOS 患者2 mo 的二甲双胍治疗,然后二甲双胍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3个周期,观察患者的内分泌变化、卵泡发育、子宫内膜厚度及其形态和妊娠率,并与单纯克罗米芬治疗周期结果相比较.结果: 87例PCOS患者中共有19例为难治性PCOS,占22%,经二甲双胍治疗2 mo后,患者的LH, 雄激素水平明显下降,E2水平上升(P<0.01).在此基础上再二甲双胍与克罗米芬联合治疗3个周期,结果19例患者的57个周期中20个周期有排卵,周期排卵率为35%;妊娠6例,妊娠率为32%.子宫内膜厚度在9~14 mm之间及A型者比例增加,与单纯克罗米芬周期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 结论:二甲双胍与克罗米芬联合是治疗难治性PCOS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二甲双胍;不育,女(雌)性
0引言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常见内分泌疾病,也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常遇到部分PCOS患者对常规治疗方法无反应,视为难治性PCOS.PCOS患者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为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及高雄激素血症,在难治性PCOS患者中这种变化更明显
[1,2].二甲双胍(metformin)是胰岛素增敏剂,可改善患者对胰岛素的抵抗,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液中胰岛素及雄激素水平.近年有研究[3]报道,PCOS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后内分泌状况明显改善,个别病例月经恢复正常.我们旨在探讨二甲双胍与克罗米芬(clomiphene citrate)联合应用对难治性PCOS的治疗作用.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199903/200111西京医院妇科不孕症专科门诊PCOS患者87例,年龄24~36(平均30.5±
2.3)岁,不孕年限2~10(平均
3.5±1.6) a.临床检查排除输卵管梗阻、免疫因素、解剖因素、男方因素等不孕症病因, 近2 mo未接受内分泌治疗.PCOS的诊断标准①内分泌化验: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比值大于或等于2.5~3,雄激素大于9.2 ng・L1;② B超检查:卵巢被膜下小卵泡大于或等于10个;③月经不调; ④无其他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病及甲状腺功能紊乱等[4].
1.2方法每例患者均于月经周期(或黄体酮撤退性出血)第5 日开始口服克罗米芬(上海衡山药业有限公司产品),1次・d1,每次100 mg,连服5 d.停药后B超卵泡监测,如克罗米芬连续治疗3个周期仍无排卵,列为难治性PCOS.对难治性PCOS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贵州圣济堂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治疗.具体方法为:第1周,每次0.25 g,3次・d1,然后每次0.5 g,3次・d1,连服5 mo.从第3月开始,于月经周期(或黄体酮撤退性出血)第5 日加服克罗米芬,1次・d1,每次100 mg,连用5 d,停罗米芬后进行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