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63.44 KB
- 文档页数:1
中学生英语【摘要】任务型教学方法就是一种强调“做中学”,“意义优先”的语言教学方法。
在过去的30年里,很多语言学家从各种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
但是对目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应用此教学法面临的问题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为此,本文作者结合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和原则,对该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做了进一步的论述。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高中英语教学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句容市第三中学周凤兰1.引言任务型教学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种强调“做中学”,“意义优先”的语言教学方法。
它对其讲授与被动授受的教学模式作出了突破。
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改变课堂节奏是任务型教学活动的目,通过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强调技能的使用。
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兴趣的解决的问题的方法,并创造一个和谐的能解决问题的环境。
2.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任务”就是“做事”。
任务型教学就是让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各个任务而进行的各项活动,即“做中学(learn by doing )”的一个教学过程。
任务型教学法有以下三个特点:2.1以意义为中心;2.2解决与现实世界相联系的某一实际问题是任务的焦点;2.3交际问题的解决也就是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任务的完成。
3.高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性首先,学生能感受到任务型教学法的合作性、互动性的特点,学生每节课不再是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不停地做笔记,没有是时间消化和表达知己的观点和想法。
其次,根据二语习得的构建主义理论、语言习得理论的要求,可以说语言习得所需要的理想状态正是任务型教学法所能提供的。
最后,该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在课堂上目标明确,学生就会不知觉地为了完成好每一个任务而不断运用语言,并不是一味地在追随老师的要求或是指挥,而可能刚好教师提出的任务或是主题就是他们有兴趣的话题。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
它作为一个新的理念,正备受英语界的关注,在英语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
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使学生有意识地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牢固掌握知识,从而应用到英语学习中,获得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
它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分析和解决真实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中用”的目的。
根据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理论可知,任务型教学法属于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
它以合理的任务组织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强化他们的互动交流能力,培养他们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大脑中的英语资源,在履行任务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语言习得和应用能力。
任务概念是任务型教学法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整个语言教学、乃至许多非语言学科课堂教学理论的重要概念。
在英语的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教师对任务的选择决定了课堂学习的目标、学习进行的方式、学生和教师角色的作用,甚至学习成果的表现和评价方式。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能体现英语语言价值的有效教学途径,包含先进的教学原则和理念,但要将它有效地应用于外语教学课堂中,我们中学英语教学实践者必须首先做到的是认识和了解任务及任务型教学法的本质,以及任务设计的基本原则。
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首要环节就是呈现任务。
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主动地去习得英语,并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任务中来,真正地做到“做中学”,并从中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在英语教学的实际应用中,任务型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真正获得情感体验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其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江苏省盐城市新丰中学顾海威任务型教学是以具体的任务作为学习的动力,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来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最后展示任务成果,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与以往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不同。
本着互动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们以人教版高二英语Unit 9 Saving the earth为例进行说明。
1. 新课导入由于本单元以Saving the earth为主要话题,因此,教师可以在讲解新课之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留意自己身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讨论,并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小组的不同表现进行适当点评。
学生通过这种完成任务的方式可以做到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并运用自己实习的语法、句型、单词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
2.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主题环节,任务型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体现。
(1)教师引导学生简单概述一下文章的具体内容,然后将学生按照英语水平的不同分为几个小组,在相互帮助的前提之下看哪个小组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确地完成任务,优胜的小组将获得一定奖励。
(2)每个小组分别负责不同段落的段落大意的概括,找出文中的主要问题。
比如说,地球上的三大杀手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地球峰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如何解决地球目前正面临的主要问题等。
看哪个小组能够概括得全面与准确。
(3)通过对整篇课文详尽的阅读,学生已经对整篇课文有了了解。
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疑问,比如说对于课文中某句话的疑问,某个语法知识的疑惑等,教师可根据具体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
(4)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作业:Did you do anything bad for the environment? 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大家对于保护环境有什么感想?日常生活中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哪些?并鼓励学生尽量使用本节课所学到的单词、词组以及句法结构,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到练习作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1.引言本文主要介绍任务型教学法。
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高中学生和高中英语课堂的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
本文研究了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并简要分析了任务型教学法的作用和益处。
2.任务型语言教学简介2.1任务型语言教学2.1.1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背景高中的基本目标是全面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技能。
传统方法的结果是学生的热情被扑灭。
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仍然被动地听和看,没有耐心阅读。
任务型语言教学通过实践推进学习,即学生通过完成教师设计的一系列课堂任务来学习目的语。
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积极参与活动,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任务型语言教学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1.2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听、说、读。
同时,高效的阅读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听说能力。
也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理论上,本研究致力于将任务型语言教学应用于实际阅读教学,特别是高中阶段的阅读教学。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希望本研究的结果能够帮助高中英语教师设计更有效的阅读任务,确保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2.1.3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Skehan(2005)在《Cognitive Approaches to Language Learning》一书中提出了任务的特点。
1. 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一系列的工作来激发学生兴趣。
2.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主动激发学生的沟通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将有广泛的任务:结对工作,小组工作,课堂工作等。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完成一项特定的任务,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与他人合作完成5. 任务往往涉及广泛的知识范围和足够的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
6.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导入中的应用研究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导入中的应用研究引言:现今的高中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在课堂导入环节中的应用被认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导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其优势及可能的问题,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建议,以期提升高中英语课堂导入的教学效果。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概述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完成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
在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完成具体任务来实现的,教师的角色相对较为灵活,起到引导和帮助学生的作用。
任务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课堂导入中的应用1. 设计具体、可行的任务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体、可行的任务,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和感受英语的实际应用。
比如,在学习询问路线的场景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寻找校园景点”的任务,要求学生根据地图指引和口头交流的方式找到指定的地点。
这样的任务既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教师在课堂导入中应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讨论问题的场景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具体的讨论主题,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自行探讨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3. 通过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尤其适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课堂导入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情境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运用所学英语知识。
例如,在学习描述家庭成员的场景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个家庭成员的海报,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来描述家庭成员的特点和爱好,进而提高他们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任务型教学模式主要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自身的表达、沟通、解释和询问等,通过特定的交际项目和内容达到掌握语言和学习语言的目的。
任务型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将语言知识和技能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展开想象力,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
在高中英语教学时应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能够拓宽学生的语言信息面,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
本文主要对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模式;高中;英语教学;应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授课中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提高探究知识、获取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鼓励教师优化教学方案,充分准备教学活动设计,开展多样的任务型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同时进行学习知识的探究,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学生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英语教学中,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点的掌握,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多种多样的任务型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和学习任务,最终达成学习英语的目的。
新课标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够,着重强化学生获得英语信息、处理分析问题以及合理解决等的各方面能力,尤其是要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进行表达和思维的能力。
我国很多高中英语教师仍是以授课为主,没有从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忽视了学生自身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学生不能有效运用英语语言来表达和思维,被动的学习知识影响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任务型教学方式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去表达和练习,有效提高英语知识的掌握。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全面学习,不利于学生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有效提高积极性。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任务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体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1. 任务前(Pre-task):教师引入主题,介绍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和相关词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任务中(Task cycle):
- 任务(Task):教师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材料并完成任务。
任务可以是回答问题、填写表格、概括主旨等。
- 计划(Planning):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任务的完成方式和分工。
- 汇报(Reporting):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或提问。
- 评价(Evaluating):教师对各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表扬优点,指出不足,并给予反馈和建议。
3. 任务后(Post-task):教师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扩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在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合理设计任务,确保任务具有挑战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供教师使用
2017.2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徐丽莉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当前在教学活动当中大为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开展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借助一定的学习任务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从而真正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主要模式是设计一个教学任务,让学生围绕这一任务进行知识的查阅、学习、理解和探索等等,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主动接触英语、走进英语。
1.立足教材,设计任务
教学任务应当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所进行的。
因此,在教学任务设计的过程当中应当立足于教材本身,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
但同时也不能完全按部就班,应当根据教材内容适当有所发挥。
例如在学习英语语法中时态的有关知识时,由于语法这一板块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
因此,教师就应当尤为注意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过去将来时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任务,比如让学生来扮演教师进行讲学。
基于此,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个例句,如:“The train for Shanghai leaves at 11a.m.and ar -rives at 11p.m.”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来判断这个句子的时态。
当学生能够判断出这一句子时态为一般现在时之后,就完成了第一个阶段的教学任务:简单的时态判断。
接下来教师可以对已经学过的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等时态的语法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抛出过去将来时时态的概念。
此时教师可以再次给出一个例句:“She said she would pay us a visit when she had enough time.”接着让学生根据刚才所讲的内容以及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判断这个句子的时态,可以是个人思考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
讨论环节结束之后,就可以开始课堂最主要的教学任务环节———代课教师的体验,让学生走上讲台,对刚才的句子时态进行分析和讲解,从而既能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代课教师的任务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学生为主,完成任务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教学任务的主要完成者,而教师主要担任辅导的角色,对学生予以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所以,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实施教学任务,学会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的学习瓶颈在哪里,学习难度在哪里,从而才能更准确地知道自己的教学方法应当如何改进,设计的教学任务应当如何提高科学性。
例如在学习Growing pains 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两个相关问题:“What different kinds of growing pains are there in the text?”、“Divide the text into three parts and giv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这两个问题都是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可以找到答案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阅读全英文的文章,然后立马回答出这两个问题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完文章之后,带领学生一起来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
首先从句型和词汇上来看,没有超纲的词汇和复杂的句型结构,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可以自己应对。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整篇文章的词汇量较大,内容较多而且层次较深,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英语转化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但是一般情况下,高中生这方面的能力还不是特别强,还需要不断的强化训练和培养。
另外,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对某些句子进行理解时可以会产生曲解。
实际上,由于中西方语言的差异,在具体的表达方式上的确存在较大的不同。
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指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完成教学任务。
3.根据情况,点评任务
当设计的教学任务得以完成,实现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就能够从整个任务开展的过程当中了解到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获得有关的教学信息,这时教师就需要根据整个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来进行点评和总结。
点评和总结的内容通常包括对任务完成整体情况的评价、对其中做错的地方提出来予以指正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整个任务评价应当紧紧围绕任务开展的目的、要求进行。
例如在这样的一个教学任务当中:任务是环境保护,关注濒危动物。
任务实施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濒危动物的关注度,提高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同时在任务实施的过程当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
其中,该任务对学生的主要词汇要求包括:“antelope ”、“gi -raffe ”、“habitat ”、“endanger ”、“reduce ”等等,主要的短语要求包括:“deal with ”、“die out ”、“adapt to ”等等,主要的句型要求包括:“When ...be cut down ...can no longer ...”、“There are few areas left where ...can live.”等。
任务主要活动包括小组交流讨论、个人资料查阅、班级共同展示等等。
在明确任务要求和任务目标之后,教师就可以针对整个任务实施的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评价和总结来发现不足之处,从而才能得以不断的完善和改进。
通过任务型语言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当中学习英语、应用英语,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本文从任务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环节进行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方法实际应用的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更多的帮助。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
教学理论与实践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