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健脾法治疗癌症恶病质30例临床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72.39 KB
- 文档页数:2
健脾益气温补脾肾治疗贲门癌术后临床观察目的分析健脾益气温补脾肾治疗贲门癌术后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诊治的贲门癌术后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5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模式,试验组患者采用健脾益气温补脾肾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6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例稳定,2例进展,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中有2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4例进展,总有效率为33.33%,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健脾益气温补脾肾治疗贲门癌术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标签:健脾益气温补脾肾;贲门癌术后;临床疗效胃癌是临床上的常见恶性肿瘤,发病部位主要为贲门、幽门、胃体。
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胃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位于全世界所有恶性肿瘤中的第二位。
根据临床相关报道称,胃癌的致死率大约为25%左右,位于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1-2]。
本文旨在分析健脾益气温补脾肾治疗贲门癌术后的临床疗效,特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诊治的30例贲门癌术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诊治的30例贲门癌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实用肿瘤内科学》[3]相关标准确诊,患者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吞咽不畅、乏力、纳差等症状。
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名,试验组中男9例,女6例,年龄56~83岁,平均年龄(68.46±10.21)岁,病程1~5年,平均(2.68±0.37)年;对照组中男8例,女7例,年龄57~82岁,平均年龄(68.58±10.29)岁,病程1~6年,平均(2.72±0.35)年。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关于补肾健脾、祛瘀化痰法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癌痛52例临床观察【关键词】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多表现为骨骼的持续性疼痛,还可引起病理性骨折,甚至截瘫,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药物使用方法已被临床证实是一种有效的癌痛止痛方法,但持续性用药和不断追加药物剂量所带来的不良反应,特别是成瘾性和胃肠道不良反应,成为临床选择的障碍。
如何增强西药止痛效果,有效控制其使用剂量,减轻不良反应是当前临床亟待解决的课题。
自2000年起,笔者采用补肾健脾、祛瘀化痰法联合止痛西药治疗骨转移性癌痛,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选择有病理学、细胞学诊断或临床确诊为恶性肿瘤(具有原发灶)并经影像学(X光、CT、MRI或骨扫描)确诊有骨转移者列入观察对象。
纳入标准:疼痛部位以骨转移部位为主,已停止放/化疗1个月以上,并已不能再耐受手术或放/化疗(包括核素治疗),或不愿意手术及放/化疗者;能口服药物,并愿意接受中药汤剂治疗,年龄35~65岁,无药物、食物过敏反应;卡氏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达2个月以上者。
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智力障碍,自身判断疼痛程度有困难者;治疗期间未能按医嘱口服药物者。
1.2 一般资料104例均为2000年1月-2006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骨转移性癌痛患者,其中门诊42例,住院62例;根据齐同对比原则,按照直接配对法[1]将104例患者以同性别、同年龄(年龄差<3岁)、同病种、同疼痛程度的标准进行配对,再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2例。
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略)根据WHO相关标准[2],将疼痛程度分为4级。
0级:无疼痛;Ⅰ级:轻度疼痛,可耐受,用一般镇痛药可以止痛;Ⅱ级:中度疼痛,较重,日常生活、饮食、睡眠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弱阿片类药物可以缓解;Ⅲ级:重度疼痛,剧烈持续,不能耐受,日常生活、饮食、睡眠受到严重的影响,强阿片类药物方能止痛。
健脾益肾中药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肿瘤疗效及免疫指标的临床观察发布时间:2021-07-01T11:02:03.88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2期作者:赵萍萍[导读] 目的:晚期肿瘤患者采用联合治疗(健脾益肾中药配合化疗)赵萍萍山东潍坊昌乐县人民医院,262400【摘要】目的:晚期肿瘤患者采用联合治疗(健脾益肾中药配合化疗)后对患者免疫指标数据的影响分析。
方法:摘选时间段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将在我院中展开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84例为范例,依据其病案号均分成2组,研究组实施健脾益肾中药配合化疗治疗,常规组实施单一化疗治疗,记录并比较组间患者的免疫指标。
结果:分组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即P<0.05,存在临床对比的意义;且研究组生活质量与体重变化数据优于常规组,对比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晚期肿瘤患者采用健脾益肾中药配合化疗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升治疗有效性。
【关键词】健脾益肾中药;化疗;晚期肿瘤;免疫指标对于恶性肿瘤而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肿瘤免疫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机体主要是利用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发挥抗肿瘤作用,外周血T细胞亚群反映恶性肿值患者机体免疫状态,当细胞处于正常情况下,机体的CD4/CD8比值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一旦外周血T细胞淋巴亚群中CD4T细胞、CD4/CD8比值下降,CD8T细胞则会升高,导致机体免疫能力下降,肿瘤患者疾病病情便有加重的趋势,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
1.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摘选时间段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将在我院中展开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84例为范例,依据其病案号均分成2组,研究组42例,男、女各有20例、22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71.5岁间,平均数为(45.65±1.50)岁。
常规组42例,男、女各有27例、15例,最小年龄26.5岁,最大年龄72岁间,平均数为(46.00±2.00)岁。
健脾益肾补血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的疗效观察▲范先基王三虎冯献斌杨子玉(广西柳州市中医院肿瘤科,柳州市545001;E-mail:zlk20085@sina.com)【摘要】目的观察健脾益肾补血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
方法60例晚期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中药加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每组30例,单纯化疗组采用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中药加化疗组在单纯化疗组基础上加健脾益肾补血的通补三升汤口服。
结果治疗后中药加化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Karnofsky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中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整体生活质量、恶心呕吐、疲乏、疼痛、气短、食欲减弱、失眠评分明显低于化疗组(P<0.05)。
结论健脾益肾补血法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能有效提高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健脾益肾补血;中医药【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3-4304(2012)12-1660-03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的80% 87%,约有75%的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仅能进行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但晚期NSCLC的疗效并不令人满意,常用的联合化疗有效率为25% 61%[1],且化疗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毒副反应,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导致化疗无法顺利完成。
笔者对30例晚期NSCLC采用健脾益肾补血中药联合化疗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我科收治的NSCLC患者60例,患者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符合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1997肺癌TNM分期标准[2],为Ⅲa Ⅳ期。
健脾补肾法治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恶性肿瘤的治疗正朝着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方向发展。
祖国医学认为“正虚”在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正虚”与脾肾二脏关系最为密切。
该研究回顾了近年有关运用中医健脾补肾法治疗恶性肿瘤的文献,总结梳理了健脾补肾法在肿瘤各治疗阶段中起到的作用,并从作用机制方面加以综述。
[Abstract] Synthetic therapy inclu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therapy has been proved effective in treating malignant tumor. In TCM theory,many cancers arise due to“deficiency of vital qi”,which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insufficiency of spleen and kidney. In this review,we retrospect the paper on TCM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 by strengthening spleen and nourishing kidney. By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this method in?the different stage of cancer will be explored.[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rengthen spleen and nourish kidney;Malignant tumor恶性肿瘤作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极大地危害人类的健康,2012 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409.01万、死亡人数达820.10万[1]。
·临床中药·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by Jianpi Bushen Formula Combined withChemotherapy and Targeted Drugs: a Clinical ObservationWANG Yuan-chun 1, WANG Xi-sheng 1, HUI Jian-rong 2*, MU Mei-ling 3, ZHU Yun-he 1, QIAN Wei-na 1( 1.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anyang 712000, China;2. 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anyang 712046, China; 3.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Xianyang 712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Jianpi Bushen formula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and targeted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Methods Fifty fiv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 28 cases ) and control group ( 27 cases ), on the basis of recommended chemotherapy or combination of targeted drug, the treatment group take Jianpi Bushen formula plus and minus,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3 weeks for 1 cycle, 3 cycles in total. The short-term efficacy, quality of life ( EORTC QLQ-C30 ), symptom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are observed. Results The disease control rate is 89.29 %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66.67 % in the control group, quality of life through QLQ-C30 scale, which shows that such as body function, character function, emotion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symptoms of shortness of breath, pain, fatigue, insomnia, poor appetite and general health get better improvement in treatment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se areas also improve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field of nausea, vomiting and constipation, the treatment group is reliev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ymptoms scor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is lower, the effective rate is higher, all adverse reactions are lighter, and the incidence of >Ⅰ grade and >Ⅱ grade of adverse reactions are lower, all of the difference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05 ). Conclusion Jianpi Bushen formula can improve the disease control rate and quality of基金项目: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15-SCJH008)作者简介:王院春(1981—),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方向:恶性肿瘤的中医治则及方药研究。
杨宇飞教授健脾补肾解毒法在晚期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研究结直肠癌是全球发病率第三死亡率第二、我国发病率第三死亡率第五的恶性肿瘤,晚期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目前尚不能治愈,西医治疗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已有研究显示RAS野生型的mCRC患者中位生存期可达33个月,一项真实世界注册研究表明mCR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14个月。
真实世界中具备高龄、机体状况差、经济状况差和治疗意愿不强等特征的患者是西医标准治疗无法覆盖的人群。
就诊于中医医院的患者大多是西医标准治疗无法覆盖的人群。
中医药在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杨宇飞教授结合30余年临床经验提出健脾补肾解毒法治疗mCRC的理念,将健脾补肾解毒法灵活应用于结直肠癌的全程治疗中。
在不同治疗方案中,此法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谨守病机的原则不变。
在不同患者群体中,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在西医治疗的有效人群中,能发挥协同作用;在西医标准治疗无法覆盖的人群,能发挥主导作用。
为了观察健脾补肾解毒法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和替吉奥胶囊治疗、健脾补肾解毒法联合呋喹替尼治疗、健脾补肾解毒法纯中医治疗mCRC的疗效及安全性,开展以下3个临床研究。
研究一:健脾补肾解毒法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和替吉奥胶囊治疗方案临床观察研究目的:观察健脾补肾解毒法联合小剂量阿帕替尼和替吉奥胶囊治疗mCRC的疗效及安全性。
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单臂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杨宇飞主任门诊的Ⅳ期结直肠癌患者,这些患者经济条件较差、KPS评分较高。
接受健脾补肾解毒方、阿帕替尼和替吉奥胶囊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死亡或不可耐受的毒性,末次随访时间为2020年4月22日。
主要观察指标为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CTCAE 5.0版对不良事件进行评价,观察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
研究结果:(1)一般特征:共入组3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位年龄59.5岁。
健脾补肾法降低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机理研究近年来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在因恶性肿瘤死亡的患者中也居于前列。
进行根治性手术是结直肠癌治疗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也是达到根治的唯一手段。
尽管使用了辅助化疗,仍有20-50%的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会在根治术后出现复发,发展为不可治愈的转移性肿瘤疾病。
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在结直肠癌术后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从健脾补肾法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机制进行研究。
本文分为文献综述、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三部分。
首先对结直肠癌中医认识及免疫领域的热点-双阴性T细胞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基础研究部分主要对健脾补肾法基础方六味地黄和四君子汤对肠癌细胞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及免疫调控进行研究。
临床研究部分对中医证型的特征、预后相关性以及健脾补肾法在抗复发转移过程中的免疫调控作用进行研究。
下面对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作简要介绍:基础研究:目的:观察六味地黄和四君子汤对CT26结肠癌细胞的作用及其对荷瘤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的调控。
方法:建造CT26结肠癌Balb/c小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组予四君子汤、六味地黄汤、生理盐水灌胃14天(另正常空白小鼠不予干预)后移植瘤体积、质量、内脏指数、生存时间、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
结果:1)四君子汤组抑瘤率为17.82%,六味地黄组抑瘤率为3.95%;2)生长曲线可见两中药组小鼠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生长缓慢;3)荷瘤小鼠较正常小鼠胸腺指数下降而脾脏指数升高;中药灌胃后对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有提高;4)与正常小鼠比较,荷瘤小鼠IFN-γ、IL-5、IL-13的表达明显降低而TNF-α、 IL-6、KC表达更高;四君子汤组和六味地黄组IL-2、IFN-γ水平明显升高而六味地黄组IL-1 β明显下降。
5)与正常小鼠比较,荷瘤小鼠的白细胞、粒细胞升高而血红蛋白下降:四君子组有降低过高的白细胞的趋势,六味地黄组贫血状态明显改善和淋巴细胞有升高趋势;6)与正常小鼠比较,荷瘤小鼠总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CD4+CD25+T细胞和CD4+CD25+Foxp3+T细胞明显升高,四君子汤组CD8+T细胞、CD4-CD8+T细胞有下降趋势、CD4+CD8-T细胞有升高趋势,六味地黄组总T细胞和总B细胞有升高趋势;7)与正常小鼠比较,荷瘤小鼠CD4+/CD8+比值、DNT水平明显降低;四君子汤组和六味地黄组CD4+/CD8+的比值均对照组升高且四君子汤较六味地黄更明显;六味地黄组较四君子汤组对DNT细胞升高更显著。
补肾健脾方对匀月藻粤早阳性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王忠玉,王卫伟(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探究补肾健脾方对HBeAg 阳性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选择2015年8月—2018年7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124例HBeAg阳性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综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补肾健脾方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2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用药安全。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8%(P <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 均<0.05),且治疗后的CD8+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IL -2、IFN -γ均高于对照组(P 均<0.05),IL -10、TNF -α低于对照组(P 均<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
2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对HBeAg 阳性PLC 伴肝硬化患者辅以中医补肾健脾方治疗有助于提高抗肿瘤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可靠。
[关键词] 补肾健脾方;HBeAg 阳性;原发性肝癌;肝硬化;免疫功能;生活质量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0.12.019[中图分类号] R735.7;R657.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0)12-1334-05[通信作者] 王卫伟,E -mail :laoxoao1124@ 原发性肝癌(PLC)是临床高发、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之一,90%以上PLC 患者有乙型肝炎病毒14(5):822-824.[4] 郑建中.眼科临床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457.[5] Waliszek⁃Iwanicka A,Waliszek M,Banach M,et al.As⁃sessment of blood flow in posterior ciliary arterie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intraocular with intraocular and arterial blood pressures in patients with open angle glaucoma[J].Med Sci Monit,2010,16(10):CR501-509.[6] Krasinska B,Banach M,Karolczak⁃Kulesza M,et al.Ob⁃servations on degenerative changes within the optic nerv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open glaucoma and arterial hy⁃pertension:6⁃month follow⁃up [J ].J Clin Hypertens(Greenwich),2012,14(10):701-710.[7] 邓欢,王军明.探讨彩色多普勒在青光眼临床研究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8):152-153.[8] 陈霄雅,赵跃华,崔建萍.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评价不同药物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功能的保护作用[J /CD].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5(1):32-39.[9] 刘春姿,韩红波.弥可保片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对青光眼术后患者视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8):1806-1808.[10]文宠,成洪波,曾平,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中医症型分析[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6):26-27.[11]孙河,樊晓瑞,董霏雪,等.原发性青光眼与中医肝郁体质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9,29(1):42-46.[12]成龙,王育良.青光眼视功能保护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35(12):1136-1138.[13]陈国辉,黄文凤.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7):1482-1485.[14]韩建军,宁娜.玄参药理作用的研究概述[J].海峡药学,2014,26(12):97-99.[15]蔡燕玲,黎罕文,杨晓明.三七的药理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24(5):57-58.[16]王炜辰,吴学辉,郑芳.丹参药理学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3,25(10):24-25.[收稿日期] 2019-04-25. All Rights Reserved.(HBV)感染病史,若PLC患者HBeAg持续阳性常提示HBV持续复制,且临床多伴有肝硬化,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影响治疗效果。
补气健脾益肾法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补气健脾益肾法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
方法运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全部病例来自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76例,治疗组(化疗+中药组)40例,对照组(单纯化疗组)36例,并均采取对症治疗,完成周期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结果治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7.5%,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有效率及提高率为87.5%,优于对照组。
结论补气健脾益肾法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具有一定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补气健脾益肾法,恶性肿瘤,化疗,骨髓抑制,临床研究恶性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异常增生而形成一大类高度异质性的新生物,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近半个世纪以来,化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在此治疗过程中往往发生毒副反应,成为限制用量、阻碍疗效发挥的障碍。
因此,减轻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是保证化疗疗效的关键。
近年来,中医药在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患者,经病理或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共76例。
其中肺癌26例,消化系统肿瘤31例,妇科肿瘤19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55岁。
男性36例,女性40例。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中恶性肿瘤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肿瘤诊疗常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骨髓抑制分为0度—Ⅳ度。
1.3纳入标准(1)经组织病理学、细胞学或影像学检查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2)预计生存期≥3个月;(3)不伴有严重的心、肝、肾及骨髓功能障碍;(4)KPS评分≥50分。
1.4 排除标准(1)不符合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者;(2)预计生存期不足两个月;(3)严重脏器功能损害;(4)KPS评分<50分。
风后,风邪乘虚而入,风邪易侵入人体头面部,寒邪凝滞,导致体内津液停聚为痰,风寒痰壅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失养,面肌弛缓不收。
方中金银花、连翘、大青叶可清热解毒,疏风散热。
白附子、僵蚕、全蝎祛风化痰通络。
荆芥、防风、细辛祛风解表,散寒止痛。
川芎、赤芍、当归和丹参活血补血,化瘀通络。
淡竹叶、生地滋阴清热,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2诊仍口眼㖞斜,故给予地龙祛风通络、清热定惊,桃仁活血祛瘀。
3诊患者目干涩,咳嗽,咽痒,予蒲公英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炒杏仁止咳平喘。
收稿日期:2014-06-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302891)作者简介:王磊(1978-),男,河北省正定人,主治医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肝肿瘤。
通讯作者:周荣耀(1953-),男,上海人,硕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肿瘤临床工作,E-mail:zhoury1357@hot-mail.com。
参考文献[1]王文涛.牵正散加减治疗面神经麻痹160例[J].河南中医,2008,28(8):87.[2]王珏,黄晓明,张歌心.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38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1):51.[3]周虹,樊红彩.牵正散加味煎服治疗风寒阻络型面神经麻痹[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1):118-119.[4]王晓棠,黎凯.黎凯教授治疗面瘫恢复期的经验[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1):13.[5]杨杰.辨证分型治疗面神经炎浅识[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1):77-77.[6]王振刚,尤奎成.运用大秦艽汤合牵正散加减治疗单纯性面瘫126例[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3,15(3):381-382.[7]田丽莉.浅谈古代医家对周围性面瘫病因病机的认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5):1874-1874.[8]苏丰年.牵正散加减治验举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10):803.[9]刘伊清.运用牵正散加减治疗面瘫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5):168.[10]孙岩.加味牵正散为主治疗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131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2):131-131.DOIʒ10.13192/j.issn.1000-1719.2014.12.014周荣耀补肾健脾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王磊,指导:周荣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肿瘤科,上海201203)摘要:介绍周荣耀主任医师补肾健脾为主辨治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经验。
健脾补肾汤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的临床观察作者:程利华来源:《健康周刊》2017年第19期【摘要】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汤加减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62例恶性肿瘤化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2)。
对照组肿瘤的患者化疗开始时给予昂丹司琼、胃复安;观察组即化疗时对照组基础上加健脾补肾汤随症加减。
3周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道反应、KPS评分。
结果:观察组在改善消化道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健脾补肾汤;恶性肿瘤化疗后;消化道反应;中医药治疗肿瘤化疗后消化道反应:化疗药物所产生的消化道毒副反应,临床大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呃逆、上腹胀闷不舒、纳差,或口苦泛酸,或腹痛腹泻,或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害,便秘等。
其中恶心、呕吐是最为常见的消化道反应。
消化道症状控制不理想不仅会使病人对化疗产生畏惧甚至是拒绝,很可能因此而更改化疗方案,甚至终止化疗。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化疗后消化道毒副反应具有显著的疗效,因此本研究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的基础上加健脾补肾汤随症加减对化疗后消化道毒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0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62例住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52-79岁,中位年龄在65岁;胃癌及胃癌术后:7例,结肠癌及结肠癌术后3例,食管癌术后5例,肺癌9例,乳腺癌术后8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52-78岁,中位年龄66岁;胃癌及胃癌术后6例,结肠癌及结肠癌术后5例,食管癌术后5例,肺癌8例,乳腺癌6例。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在实施化疗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厌食、呃逆、上腹饱满、纳差、便秘。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益肾健脾汤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评价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0408(2015)2-0065-02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益肾健脾汤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意义。
方法:将我院从2013年10月20日至2014年12月20日期间收治的84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将84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以及实验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添加益肾健脾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差异。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P值小于0.05,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益肾健脾汤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疗效良好,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益肾健脾汤;乳腺癌根治术;化疗;不良反应;临床效果乳腺癌是女性生命健康的一重大杀手,并且是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女性生活压力以及工作压力逐渐上升,我国乳腺癌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化疗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会产生剧烈的不良反应[1]。
现本文将研究益肾健脾汤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疗效,如下文:1 资料与方法1.1 基线资料将我院从2013年10月20日至2014年12月20日期间收治的84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研究,将84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以及实验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添加益肾健脾汤。
其中,实验组患者42例:均为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32岁至4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78±1.43)岁。
对照组患者42例:均为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31岁至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03±1.45)岁。
健脾益气补肾法辅助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健脾益气补肾法治疗化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3月院内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甲组33例,采用常规化疗不运用中药,乙组33例,采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辅助中药健脾益气补肾法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乙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低于甲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健脾益气补肾法辅助化疗可以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成效突出。
关键词:健脾益气补肾法;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治疗前言:现阶段化疗在治疗癌症中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化疗一般都是细胞毒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于人体正常的细胞也有一定的损伤,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骨髓抑制,如果长时间的进行化疗会得白细胞减少症[1]。
白细胞减少,就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力,很容易就会发生感染,从而影响到下一步的治疗。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了6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下是健脾益气补肾法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临床观察的探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样本2019年1月到2020年3月的时间内院内的非小细胞癌症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其中甲组33例,男性23例,女性10例,年龄在48到76岁,平均(63.7±6.2)岁;乙组33例,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在51到74岁,平均(64.6±6.9)岁。
将两组患者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甲组采用常规化疗不运用中草药:第1天多烯紫衫醇75mg每平方米,第1-3天25mg每平方米,21天为一个周期,一个疗程为四个周期。
乙组在采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辅助健脾益气补肾法来进行治疗:中药健脾益气补肾方,由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加减组成,具体如下:熟地黄15g,山茱萸肉9g,淮山药9g,党参15g,白术9g,茯苓15g,泽泻9g,丹皮9g,炙甘草6g,黄芪20g,大枣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