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索抗拔力检测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391.00 KB
- 文档页数:27
表A.1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5年月日表A.2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5年月日表A.3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2015年月日表A.4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5年月日表A.5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2015年月日表A.6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5年月日表A.7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8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5年月日表A.9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10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11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5年月日表A.12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13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14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5年月日表A.15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16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17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5年月日表A.18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19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20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4年月日表A.21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22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23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4年月日表A.24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25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26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4年月日表A.27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28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29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4年月日表A.30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31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32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4年月日表A.33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34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35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4年月日表A.36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37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38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4年月日表A.39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40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41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4年月日表A.42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43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44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4年月日表A.45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46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47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4年月日表A.48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49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表A.50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巷道名称:2014年月日表A.51 锚索拉拔力试验记录表。
目录一、工程概况...............................................................................................二、检测目的...............................................................................................三、检测主要依据 ......................................................................................四、锚索试验操作要点 ..............................................................................五、检测情况分析 ......................................................................................六、检测结论............................................................................................... 附图...............................................................................................................一、工程概况锚索检测数量及参数见下表:表1 现场试验锚索样本参数里程桩号试验锚索编号锚索倾角(度)锚索长度(m)加筋体类型加筋数量(束)自由段(m)锚固段(m)K1+073 MS-1 30 30 φ15.2钢绞线 6 15 15 K1+097 MS-2 30 24 φ15.2钢绞线 6 14 10 K1+107 MS-3 30 24 φ15.2钢绞线 6 14 10 K1+253 MS-4 30 24 φ15.2钢绞线 6 14 10 K1+267 MS-5 30 24 φ15.2钢绞线 6 14 10二、检测目的检验锚索抗拔力是否满足抗拔力设计值。
锚索拉拔检测报告————————————————————————————————作者:————————————————————————————————日期: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检测目的 (1)三、检测主要依据 (1)四、锚索试验操作要点 (2)五、检测情况分析 (3)六、检测结论 (9)附图 (10)一、工程概况锚索检测数量及参数见下表:表1 现场试验锚索样本参数里程桩号试验锚索编号锚索倾角(度)锚索长度(m)加筋体类型加筋数量(束)自由段(m)锚固段(m)K1+073 MS-1 30 30 φ15.2钢绞线 6 15 15 K1+097 MS-2 30 24 φ15.2钢绞线 6 14 10 K1+107 MS-3 30 24 φ15.2钢绞线 6 14 10 K1+253 MS-4 30 24 φ15.2钢绞线 6 14 10 K1+267 MS-5 30 24 φ15.2钢绞线 6 14 10二、检测目的检验锚索抗拔力是否满足抗拔力设计值。
三、检测主要依据1.《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DB50/5018—20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DL/T-5176-2003)4.《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5.《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SL377-2007)四、锚索试验操作要点1.锚索验收的目的是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验收试验锚索的数量取每种类型锚索总数的5%,且均不得少于5根。
3.验收试验锚索应随机抽样。
4.试验荷载值对永久性锚索为1.1ζ2A s f y;对临时性锚索为0.95ζ2A s f y。
ζ2——锚筋抗拉工作条件系数,永久性锚索取0.69,临时性锚索取0.92.A s——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m2)f y——锚筋抗拉强度设计值(kPa)5.前三级荷载可按试验荷载值的20%施加,以后按10%施加,达到试验荷载后观测10min,然后卸载到试验荷载的0.1倍并测出锚头位移。
目录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检测目的 (1)三、检测主要依据 (1)四、锚索试验操作要点 (2)五、检测情况分析 (3)六、检测结论 (9)附图 (10)一、工程概况锚索检测数量及参数见下表:表1现场试验锚索样本参数里程桩号试验锚索锚索倾角锚索长加筋体类型加筋数自由段锚固段编号(度)度( m)量(束)(m)(m)K1+073MS-13030φ 15.2钢绞线61515 K1+097MS-23024φ 15.2钢绞线61410 K1+107MS-33024φ 15.2钢绞线61410 K1+253MS-43024φ 15.2钢绞线61410 K1+267MS-53024φ 15.2钢绞线61410二、检测目的检验锚索抗拔力是否满足抗拔力设计值。
三、检测主要依据1.《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DB50/5018—20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DL/T-5176-2003 )4.《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 )5.《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SL377-2007)四、锚索试验操作要点1.锚索验收的目的是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验收试验锚索的数量取每种类型锚索总数的5%,且均不得少于5根。
3.验收试验锚索应随机抽样。
4.试验荷载值对永久性锚索为 1.1ζ2A s f y;对临时性锚索为0.95ζ2A s f y。
ζ2——锚筋抗拉工作条件系数,永久性锚索取 0.69,临时性锚索取 0.92.A s——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 m2)f y——锚筋抗拉强度设计值(kPa)5.前三级荷载可按试验荷载值的20%施加,以后按 10%施加,达到试验荷载后观测10min,然后卸载到试验荷载的0.1 倍并测出锚头位移。
6.锚索试验完成后要绘制锚索荷载——位移(Q-s)曲线图。
7.满足下列条件时,试验的锚索为合格:(1).加载到设计荷载后变形稳定;(2).锚索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计算值的 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二分之一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计算变形值。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检测目的 (1)三、检测主要依据 (1)四、锚索试验操作要点 (2)五、检测情况分析 (3)六、检测结论 (9)附图 (10)一、工程概况锚索检测数量及参数见下表:表1 现场试验锚索样本参数二、检测目的检验锚索抗拔力是否满足抗拔力设计值。
三、检测主要依据1.《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DB50/5018—20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DL/T-5176-2003)4.《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5.《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SL377-2007)四、锚索试验操作要点1.锚索验收的目的是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验收试验锚索的数量取每种类型锚索总数的5%,且均不得少于5根。
3.验收试验锚索应随机抽样。
4.试验荷载值对永久性锚索为1.1ζ2A s f y;对临时性锚索为0.95ζ2A s f y。
ζ2——锚筋抗拉工作条件系数,永久性锚索取0.69,临时性锚索取0.92.A s——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m2)f y——锚筋抗拉强度设计值(kPa)5.前三级荷载可按试验荷载值的20%施加,以后按10%施加,达到试验荷载后观测10min,然后卸载到试验荷载的0.1倍并测出锚头位移。
6.锚索试验完成后要绘制锚索荷载——位移(Q-s)曲线图。
7.满足下列条件时,试验的锚索为合格:(1).加载到设计荷载后变形稳定;(2).锚索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计算值的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二分之一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计算变形值。
8.锚索总变形量应满足设计允许值,且应与地区经验基本一致。
五、检测情况分析1.预应力锚索MS-1图1 预应力锚索MS-1荷载——位移曲线图2 预应力锚索MS-1位移——时间曲线2.预应力锚索MS-2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补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MS-250%35018.18126.5696.0030.56257 75%52527.01146.3796.0050.372514 10070035.85168.5796.0072.572521 12084042.92188.5196.0092.5121033图3 预应力锚索MS-2荷载——位移曲线图4 预应力锚索MS-2位移——时间曲线3.预应力锚索MS-3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补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MS-350%35018.18121.1695.1426.02257 75%52527.01151.4595.1456.312514 10070035.85174.6895.1479.542521 12084042.92188.4895.1493.3421033图5 预应力锚索MS-3荷载——位移曲线图6 预应力锚索MS-3位移——时间曲线4.预应力锚索MS-4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补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MS-450%35018.18117.6493.3224.32257 75%52527.01148.9893.3255.662514 10070035.85169.8193.3276.492521 12084042.92186.7293.3293.4021033图7 预应力锚索MS-4荷载——位移曲线图8 预应力锚索MS-4位移——时间曲线5.预应力锚索MS-5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补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MS-550%35018.18125.5398.5726.96257 75%52527.01152.1898.5753.612514 10070035.85173.6898.5775.112521 12084042.92192.2598.5793.6821033图9 预应力锚索MS-5荷载——位移曲线图10 预应力锚索MS-5位移——时间曲线六、检测结论依据规范和设计要求,验收试验的锚索数量不少于总数的5%,且不少于5根,现场共设计有24根锚索,随机抽检了5根锚索进行试验,试验锚索主要结果如下表9所示,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附录C第C.3.7条规定,锚索“加载到设计荷载后变形稳定”并且“锚索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计算值的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二分之一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计算变形值”的要求判断,试验锚索的抗拔力,符合设计要求。
预应力锚索抗拔力检测检测报告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检测目的 (2)三、检测主要依据 (3)四、锚杆(索)试验操作要点 (4)五、锚杆(索)终止加载标准 (5)六、检测情况分析 (6)七、检测结论 (7)八、附图表 (8)一、工程概况受龙湖建筑工程公司委托,重庆能源检测测试中心对三峡广场隧道边坡工程预应力锚索抗拔力进行检测。锚索检测数量及参数见下表:表2 现场试验锚杆样本参数二、检测目的检验锚杆抗拔力是否满足抗拔力实验值三、检测主要依据1).技术合同书2)、“***工程锚杆”设计图纸3)、《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DB50/5018—2001)四、锚杆(索)试验操作要点1)、锚杆基本实验的地质条件、锚杆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应与工程锚杆一致。2)、基本实验是最大的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杆杆体承载力标准值的0.9倍。3)、基本实验主要的目的是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特征值、锚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实验锚杆的锚固长度和锚杆根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经行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粘结强度特征值、验证杆体与砂浆间粘结强度设计值得实验时,为使锚固体与底层间首先破坏,可采取增加锚杆钢筋用量(锚固段长度取设计锚固长度)或减短锚固长度(锚固长度取设计锚固长度的0.4~0.6倍,硬质岩取小值)得措施2、当进行确定锚固段变形参数和应力分布的实验时,锚固段长度应取设计锚固长度3 、每种实验锚杆数量均不应少于3根4)、锚杆基本实验应采取循环加、卸荷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级荷载施加或卸载完毕后,应立即测读变形量2 、在每次加、卸荷时间内应测读锚头位移二次,连续二次测读的变形量:岩石锚杆均小于0.01mm,砂质土、硬粘性土中锚杆小于0.1mm时,可施加下一级荷载五、锚杆(索)终止加载标准1)锚头位移不收敛,锚固体从岩体土层中拔出或锚杆才能从锚固体中拔出2)锚头总位移量超过设计允许值3)土层锚杆实验中后一级荷载产生的锚头位移量,超过上一级荷载位移增量的2倍六、检测情况分析1、预应力锚索是S1试验荷载加至500KN 时,总上拔量为97.80mm。U-δ曲线平缓未出现陡升,末级荷载作用下的桩顶上拔量为27.09mm,为上一级荷载作用下位移量的 1.2倍,桩顶随荷载上拔速率为0.2709mm/KN。2、预应力锚索是S2试验荷载加至276KN 时,总上拔量为51.79mm。U-δ曲线平缓未出现陡升,末级荷载作用下的桩顶上拔量为20.40mm,为上一级荷载作用下位移量的 1.3倍,桩顶随荷载上拔速率为0.2217mm/KN。3、预应力锚索是S3试验荷载加至440KN 时,总上拔量为99.80mm。U-δ曲线平缓未出现陡升,末级荷载作用下的桩顶上拔量为7.74mm,为上一级荷载作用下位移量的0.78倍,桩顶随荷载上拔速率为0.1935mm/KN。4、预应力锚索是S4试验荷载加至576KN 时,总上拔量为55.09mm。U-δ曲线平缓未出现陡升,末级荷载作用下的桩顶上拔量为8.50mm,为上一级荷载作用下位移量的0.54倍,桩顶随荷载上拔速率为0.059mm/KN。5、预应力锚索是S5试验荷载加至488KN 时,总上拔量为112.89mm。U-δ曲线平缓未出现陡升,末级荷载作用下的桩顶上拔量为17.83mm,为上一级荷载作用下位移量的1.06倍,桩顶随荷载上拔速率为0.357mm/KN。6、预应力锚索是S6试验荷载加至480KN 时,总上拔量为90.03mm。U-δ曲线平缓未出现陡升,末级荷载作用下的桩顶上拔量为17.93mm,为上一级荷载作用下位移量的1.21倍,桩顶随荷载上拔速率为0.2988mm/KN。七、检测结论八、附图表(根据监测数据绘制荷载位移曲线)工程名称: 试验桩号:S1 测试日期: 桩锚长: 桩径:工程名称: 试验桩号:S2测试日期: 桩锚长: 桩径:工程名称: 试验桩号:S3测试日期: 桩锚长: 桩径:工程名称: 试验桩号:S5测试日期: 桩长: 桩径:锚索试验记录表工程名称:重庆市沙坪坝三峡隧道边坡支护工程施工单位:重庆金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之答禄夫天创作一、工程概况1二、检测目的1三、检测主要依据2四、锚索试验操纵要点2五、检测情况分析3六、检测结论9附图10一、工程概况锚索检测数量及参数见下表:表1 现场试验锚索样本参数二、检测目的检验锚索抗拔力是否满足抗拔力设计值。
三、检测主要依据1.《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DB50/5018—20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DL/T-5176-2003)4.《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5.《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SL377-2007)四、锚索试验操纵要点1.锚索验收的目的是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验收试验锚索的数量取每种类型锚索总数的5%,且均不得少于5根。
3.验收试验锚索应随机抽样。
4.试验荷载值对永久性锚索为1.1ζ2Asfy;对临时性锚索为0.95ζ2Asfy。
ζ2——锚筋抗拉工作条件系数,永久性锚索取0.69,临时性锚索取0.92.As——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m2)fy——锚筋抗拉强度设计值(kPa)5.前三级荷载可按试验荷载值的20%施加,以后按10%施加,达到试验荷载后观测10min,然后卸载到试验荷载的0.1倍并测出锚头位移。
6.锚索试验完成后要绘制锚索荷载——位移(Q-s)曲线图。
7.满足下列条件时,试验的锚索为合格:(1).加载到设计荷载后变形稳定;(2).锚索弹性变形不该小于自由段长度计算值的80%,且不该大于自由段长度与二分之一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计算变形值。
8.锚索总变形量应满足设计允许值,且应与地区经验基本一致。
五、检测情况分析表3 试验锚索理论伸长值2120%840表4 预应力锚索MS-1实际伸长值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抵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MS-1 50% 350 2 5 7 75% 525 2 5 14 100% 700 2 5 21 120% 840 2 10 33图1 预应力锚索MS-1荷载——位移曲线图2 预应力锚索MS-1位移——时间曲线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抵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 MS-250% 350 2 5 775% 525 2 5 14100% 700 2 5 21120% 840 2 10 33图3 预应力锚索MS-2荷载——位移曲线图4 预应力锚索MS-2位移——时间曲线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抵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 MS-350% 350 2 5 775% 525 2 5 14100% 700 2 5 21120% 840 2 10 33图5 预应力锚索MS-3荷载——位移曲线图6 预应力锚索MS-3位移——时间曲线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抵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 MS-450% 350 2 5 775% 525 2 5 14100% 700 2 5 21120% 840 2 10 33图7 预应力锚索MS-4荷载——位移曲线图8 预应力锚索MS-4位移——时间曲线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抵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 MS-550% 350 2 5 775% 525 2 5 14100% 700 2 5 21120% 840 2 10 33图9 预应力锚索MS-5荷载——位移曲线图10 预应力锚索MS-5位移——时间曲线六、检测结论依据规范和设计要求,验收试验的锚索数量很多于总数的5%,且很多于5根,现场共设计有24根锚索,随机抽检了5根锚索进行试验,试验锚索主要结果如下表9所示,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附录C第C.3.7条规定,锚索“加载到设计荷载后变形稳定”而且“锚索弹性变形不该小于自由段长度计算值的80%,且不该大于自由段长度与二分之一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计算变形值”的要求判断,试验锚索的抗拔力,符合设计要求。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检测目的 (1)三、检测主要依据 (1)四、锚索试验操作要点 (2)五、检测情况分析 (3)六、检测结论 (9)附图 (10)一、工程概况锚索检测数量及参数见下表:表1 现场试验锚索样本参数二、检测目的检验锚索抗拔力是否满足抗拔力设计值。
三、检测主要依据1.《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DB50/5018—20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DL/T-5176-2003)4.《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5.《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SL377-2007)四、锚索试验操作要点1.锚索验收的目的是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验收试验锚索的数量取每种类型锚索总数的5%,且均不得少于5根。
3.验收试验锚索应随机抽样。
4.试验荷载值对永久性锚索为1.1ζ2A s f y;对临时性锚索为0.95ζ2A s f y。
ζ2——锚筋抗拉工作条件系数,永久性锚索取0.69,临时性锚索取0.92.A s——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m2)f y——锚筋抗拉强度设计值(kPa)5.前三级荷载可按试验荷载值的20%施加,以后按10%施加,达到试验荷载后观测10min,然后卸载到试验荷载的0.1倍并测出锚头位移。
6.锚索试验完成后要绘制锚索荷载——位移(Q-s)曲线图。
7.满足下列条件时,试验的锚索为合格:(1).加载到设计荷载后变形稳定;(2).锚索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计算值的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二分之一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计算变形值。
8.锚索总变形量应满足设计允许值,且应与地区经验基本一致。
五、检测情况分析表2 试验锚索理论伸长值1表3 试验锚索理论伸长值21.预应力锚索MS-1图1 预应力锚索MS-1荷载——位移曲线图2 预应力锚索MS-1位移——时间曲线2.预应力锚索MS-2表5 预应力锚索MS-2实际伸长值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补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M S-253518.18126.96.30.5257 752527.01146.96.50.32514 17035.85168.96.72.52521 18442.92188.96.92.521033图3 预应力锚索MS-2荷载——位移曲线图4 预应力锚索MS-2位移——时间曲线3.预应力锚索MS-3表6 预应力锚索MS-3实际伸长值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补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M S-353518.18121.195.126.257 752527.01151.95.156.32514 17035.85174.95.179.52521 18442.92188.95.193.321033图5 预应力锚索MS-3荷载——位移曲线图6 预应力锚索MS-3位移——时间曲线4.预应力锚索MS-4表7 预应力锚索MS-4实际伸长值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补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M S-4535018.18117.93.324.3257 752527.01148.93.355.62514 170035.85169.93.376.2521 184042.92186.93.393.21033图7 预应力锚索MS-4荷载——位移曲线图8 预应力锚索MS-4位移——时间曲线5.预应力锚索MS-5表8 预应力锚索MS-5实际伸长值锚索编号荷载集度荷载数值(kN)油压表读数(MPa)位移量(mm)补偿量(mm)实际位移(mm)加载时间(min)稳定时间(min)累计时间(min)M S-5535018.18125.98.26.257 752527.01152.98.53.62514 170035.85173.98.75.12521 184042.92192.98.93.21033图9 预应力锚索MS-5荷载——位移曲线图10 预应力锚索MS-5位移——时间曲线六、检测结论依据规范和设计要求,验收试验的锚索数量不少于总数的5%,且不少于5根,现场共设计有24根锚索,随机抽检了5根锚索进行试验,试验锚索主要结果如下表9所示,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附录C第C.3.7条规定,锚索“加载到设计荷载后变形稳定”并且“锚索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计算值的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长度与二分之一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计算变形值”的要求判断,试验锚索的抗拔力,符合设计要求。
锚索抗拔力检测记录工程名称:三采区胶带大巷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三队工程名称:三采区胶带大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三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0—2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01 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0—20m 1 121 合格2 120.5 合格3 121 合格4 120 合格5 120.5 合格6121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工程名称:三采区胶带大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三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20—4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02 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20—40m 1 121 合格2 120 合格3 121 合格4 120 合格5 120 合格6121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工程名称:三采区胶带大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三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40—6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03 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40—60m 1 120 合格2 121 合格3 121 合格4 120 合格5 121 合格6120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工程名称:三采区胶带大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三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60—8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04 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60—80m 1 120.5 合格2 120 合格3 121 合格4 120 合格5 121 合格6120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工程名称:三采区胶带大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三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80—10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05 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80—100m 1 120 合格2 120.5 合格3 121 合格4 120 合格5 120 合格6121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工程名称:三采区胶带大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三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100—12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06 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100—120m 1 121 合格2 120.5 合格3 120 合格4 120 合格5 121 合格6120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工程名称:三采区胶带大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三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120—14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07 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120—140m 1 121 合格2 120.5 合格3 121 合格4 120 合格5 120.5 合格6121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工程名称:三采区胶带大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三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140—16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08 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140—160m 1 121 合格2 120 合格3 121 合格4 120 合格5 120 合格6121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工程名称:三采区胶带大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三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160—18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09 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160—180m 1 120 合格2 120.5 合格3 121 合格4 120 合格5 120 合格6121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工程名称:三采区胶带大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三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180—20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10 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180—200m 1 121 合格2 120.5 合格3 120 合格4 120 合格5 121 合格6120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工程名称:三采区轨胶八联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三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0—2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01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0—20m 1 121 合格2 120 合格3 121 合格4 120 合格5 120 合格6121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锚索抗拔力检测记录工程名称:三采区西回风大巷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五队工程名称:三采区西回风大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五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0—2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01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0—20m 1 121 合格2 120 合格3 121 合格4 120 合格5 120 合格6121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工程名称:三采区西回风大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五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20—4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02 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20—40m 1 121 合格2 120 合格3 121 合格4 120 合格5 120 合格6121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工程名称:三采区西回风大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五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40—6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03 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40—60m 1 120 合格2 121 合格3 121 合格4 120 合格5 121 合格6120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工程名称:三采区西回风大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五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60—8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04 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60—80m 1 120.5 合格2 120 合格3 121 合格4 120 合格5 121 合格6120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工程名称:三采区西回风大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五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80—10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05 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80—100m 1 120 合格2 120.5 合格3 121 合格4 120 合格5 120 合格6121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工程名称:三采区西回风大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五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100—12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06 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100—120m 1 121 合格2 120.5 合格3 120 合格4 120 合格5 121 合格6120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工程名称:三采区西回风大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五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120—14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07 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120—140m 1 121 合格2 120.5 合格3 121 合格4 120 合格5 120.5 合格6121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工程名称:三采区西回风大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五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140—16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08 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140—160m 1 121 合格2 120 合格3 121 合格4 120 合格5 120 合格6121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工程名称:三采区西回风大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五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160—18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09 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160—180m 1 120 合格2 120.5 合格3 121 合格4 120 合格5 120 合格6121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工程名称:三采区西回风大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五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180—20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10 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180—200m 1 121 合格2 120.5 合格3 120 合格4 120 合格5 121 合格6120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工程名称:三采区回风八联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五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0—2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01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0—20m 1 120 合格2 121 合格3 120 合格4 121 合格5 120 合格6120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工程名称:三采区回风八联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五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20—4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02 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20—40m 1 120 合格2 120 合格3 121 合格4 120 合格5 120 合格6121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工程名称:三采区回风八联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五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40—6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03 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40—60m 1 120 合格2 121 合格3 121 合格4 120 合格5 121 合格6120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工程名称:三采区回风八联巷检查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综掘二区综掘五队设计抗拔力:120KN施工部位:60—80 m 工程量:20 m 编号:DYMK004 检查编号检查点位置检查结果评判备注测点号抗拔力(KN)1 60—80m 1 120.5 合格2 120 合格3 121 合格4 120 合格5 121 合格6120 合格212施工队组:生产技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