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比较论文
- 格式:pdf
- 大小:205.76 KB
- 文档页数:3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发表时间:2018-08-24T15:06:50.52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第13期作者:钟科胜谢海华[导读] 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兴国县中医院普外科 342400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 2013 年 12 月—2016 年 12 月于我院治疗的 92 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为依据对患者进行分组,A、B 组两组各 46 例,分别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及开腹胆囊切除术,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
结果:A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 B 组患者相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A 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 B 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临床效果较好,患者住院时间缩短,肠道功能也得以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on acutecholecystitis.Methods in December 2013 - Dec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treated 92 cases of acute cholecystitis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based on digital method for grouping patients,A,B two group,46 cases were give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nd open cholecystectomy,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operation time,intestinal recovery time,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Results A group of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time,intestinal recovery time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hospital stay,ambulation time compared with group B patients,differences,there i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B,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Conclusion: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has good clinical effect,shorter hospitalization time,recovery of intestinal function and hig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words: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open cholecystectomy;treatment急性胆囊炎是肝胆外科肝胆外科临床上的常见病症,往往是由于细菌性感染或化学性刺激所引起的一系列胆囊急性炎性病变。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对比研究[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35例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设立为a组,另选择同期35例应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设立为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手术观察指标、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与b组比较,a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确切,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2(a)-0117-02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常用手术之一,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1]。
该研究选取2009年2月—2011年12月70例该院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比较分析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12月70例我院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47例;年龄23~68岁,平均(42.5±2.6)岁,将35例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设立为a组,另选择同期35例应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设立为b组,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
1.2 手术方法①a组,采用全麻,腹腔内co2压力12~14 mmhg于脐部盲穿置入第一trocar后,插入探头,采用三孔法。
进腹后对水肿严重、张力大者,先行开窗减压;分离胆囊周围的粘连,充分暴露胆囊和calot三角,紧靠胆囊及胆囊管分离calot三角,认清解剖关系后,钛夹夹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分离胆囊床,切除胆囊。
对比腹腔镜以及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不同疗效。
方法:以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行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比疗效。
结果: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以及拔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相较于A组显著更短(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0%和5.00%,B组显著更低(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7.50%和97.50%,B组显著更高(P<0.05)。
结论:腹腔镜手术创伤更小、安全性更高,更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促使患者获得显著疗效与良好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的一种急性炎症,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急性消化道疾病。
该疾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胆囊管梗阻,合并细菌感染而引起,其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右上腹剧烈疼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与发热,并且有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1]。
在临床检查中,通过抽血化验可发现炎症指标明显升高,以及腹部超声、CT、核磁可发现胆囊肿胀。
如此,患者一旦患有该疾病将对其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需及早治疗。
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患者的治疗多以手术切除病灶为主,包括有传统的开腹手术与新兴的腹腔镜手术。
本文以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该两种术式的临床治疗差异,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计纳入患者80例,随机分成A、B两组,其资料比对情况如下。
男女比例比较:A组 vs B组为23:17 vs 24:16;年龄区间比较:A组 vs B组为40-71岁 vs 41-72岁;平均年龄比较:A组 vs B组为(55.5±0.5)岁 vs (56.5±1.0)岁。
各项资料两组差异不大(P>0.05),可比。
1.2方法A组以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如下:仰卧位,全麻后气管插管,常规消毒。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摘要]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4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腹腔镜(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治疗。
比较说明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结果 lc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
oc组经右肋缘下斜切口进腹和(或)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进腹,顺逆结合手术进行胆囊切除。
lc组采用标准的四孔穿刺法[1-2],仰卧位,头高足低约25°,左侧倾斜约20°~30°,气腹压力维持10~15 mm hg。
通过穿刺孔置入镜头及分离钳等,全面探查胆囊炎症程度及粘连情况。
有粘连者先分离粘连部位,显漏胆囊三角,防止并发症;游离胆囊管、胆囊动脉,顺逆结合用双肽夹夹闭并切除胆囊[3]。
渗血或出血部位采用电凝灼烧处理,术后放置小网膜孔潘氏引流管[4],观察2~5 d,无胆汁及血性渗液漏出即可拔除。
在分离和逆切胆囊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紧贴胆囊壁,如术中胆囊被切开,胆汁外溢时应用大量0.9%nacl溶液冲洗,渗出较多时放置胶管引流,3~4 d后拔除引流管。
术后根据炎症情况使用3~6 d抗生素治疗。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2 围术期指标比较lc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比oc组明显减少,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后随访3个月,lc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oc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0%),o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lc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76,p < 0.05)。
比较研究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囊疾病,主要是由于胆囊内胆汁中胆固醇、胆汁酸、胆红素等物质不平衡导致。
当这些物质过多积聚在一起时,就会形成固体颗粒,即胆囊结石。
对于胆囊结石患者,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那么这两种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各有何优劣呢?本文将对比研究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分析。
一、开腹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是传统的治疗胆囊结石的手术方式,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术方式。
该手术通过在患者腹部进行切口,直接暴露胆囊并进行切除。
这种手术方式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患者的腹部内部情况,对于一些严重的胆囊疾病,如胆囊肿瘤、胆囊炎等,开腹胆囊切除术能够更好地发现并处理。
开腹胆囊切除术由于需要较大的切口和较长的恢复时间,术后疼痛明显,术后并发症较多,对于患者的伤害较大,且术后留下较为明显的瘢痕,影响患者的外观。
三、临床效果比较从临床效果来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明显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的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对于患者的伤害较小。
而开腹胆囊切除术需要较大的切口,术后疼痛明显,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对于患者的伤害也较大。
腹腔镜手术操作更加精确,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更小,术后并发症较少。
而开腹胆囊切除术由于手术方式的原因,术后并发症较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风险。
在临床效果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明显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进行腹腔镜手术。
一些患者由于病情复杂,腹部存在其他疾病等原因,不能接受腹腔镜手术。
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上具有明显优势。
对于患者而言,最重要的是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对比分析段李东(云南省楚雄市人民医院外科,云南楚雄675000)[摘要]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腔镜胆囊切除术组)50例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组)50例。
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创伤小、恢复快,临床效果明显。
[关键词]开腹;腹腔镜;急性胆囊炎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急性胆囊炎的应用普及深入,逐渐成为胆囊切除的“金标准”[1]。
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广泛应用,也大大降低了胆囊炎胆囊切除中转开腹率[2]。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3月 2012年6月普外科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00例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32 69岁,平均(48.9ʃ12.4)岁。
临床表现:81例右上腹部疼痛,75例肌紧张,76例肝区叩击痛,发热71例,Murphy征阳性70例。
辅助检查:B超检查急性胆囊炎伴有胆囊结石80例,胆囊肿大直径>10cm42例,胆囊壁厚>0.4cm58例,60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性肿大;白细胞比例增高者70例,谷丙转氨酶86例,巩膜黄染25例。
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腔镜胆囊切除术组)50例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组)50例。
1.2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采用四孔法进行手术,探查腹腔。
建立气腹,腹内压力维持12 15mm Hg(1mm Hg=0.1333kPa),从胆囊颈部开始用电钩分离胆囊三角区的胆囊颈后外侧浆膜,逐步转向胆囊颈部前方浆膜,逐步分离胆囊管,分辨清胆囊管、胆囊颈、肝总管和胆总管的解剖关系,用钛夹切断胆囊管,胆囊动脉夹上钛夹后切断,切除胆囊后对胆囊床进行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