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费县第二中学高二物理上学期精选试卷检测题

山东费县第二中学高二物理上学期精选试卷检测题

山东费县第二中学高二物理上学期精选试卷检测题
山东费县第二中学高二物理上学期精选试卷检测题

山东费县第二中学高二物理上学期精选试卷检测题

一、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半径为R 的半圆形光滑绝缘轨道ABC ,A 、C 两点为轨道的最高点,B 点为最低点,圆心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 1的点电荷.将另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2的带电小球从轨道A 处无初速度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小球运动到

B 2gR B .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3g

C .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电势能减少mgR

D .小球运动到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mg +k 12

2

q q R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带电小球q 2在半圆光滑轨道上运动时,库仑力不做功,故机械能守恒,则:

212

B mgR mv =

解得:

2B v gR 故A 正确;

B.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22v a g R

==

故B 错误;

C.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库仑力不做功,电势能不变,故C 错误;

D.小球到达B 点时,受到重力mg 、库仑力F 和支持力F N ,由圆周运动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2

122B

N q q v F mg k m R R

--=

解得:

12

23N q q F mg k

R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在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

12

2

3q q mg k

R + 方向竖直向下,故D 正确.

2.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绝缘半圆容器静止于水平面上,带电量为q A 的小球a 固定于圆心O 的正下方半圆上A 点;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小球b 静止于B 点,其中∠AOB =30°。由于小球a 的电量发生变化,现发现小球b 沿容器内壁缓慢向上移动,最终静止于C 点(未标出),∠AOC =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平面对容器的摩擦力向左

B .容器对小球b 的弹力始终与小球b 的重力大小相等

C .出现上述变化时,小球a 的电荷量可能减小

D .出现上述变化时,可能是因为小球a 的电荷量逐渐增大为32

(23)A q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整体受到重力和水平面的支持力,两力平衡,水平方向不受力,所以水平面对容器的摩擦力为0,故A 错误;

B .小球b 在向上缓慢运动的过程中,所受的外力的合力始终为0,如图所示

小球的重力不变,容器对小球的弹力始终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无论小球a 对b 的力如何变化,由矢量三角形可知,容器对小球的弹力大小始终等于重力大小,故B 正确; C .若小球a 的电荷量减小,则小球a 和小球b 之间的力减小,小球b 会沿半圆向下运动,与题意矛盾,故C 错误;

D .小球a 的电荷量未改变时,对b 受力分析可得矢量三角形为顶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此时静电力为

2

2sin15A

qq mg k

L ?=

a 、

b 的距离为

2sin15L R =?

当a 的电荷量改变后,静电力为

2A

qq mg k

L

'=' a 、b 之间的距离为

L R '=

由静电力

122

'q q F k

L = 可得

32

23A A q q -=

-'() 故D 正确。 故选BD 。

3.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A 、B 两物体放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所在空间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 ,其中A 带正电,电荷量大小为q ,B 始终不带电。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另一端与B 物体连接,在电场力作用下,物体A 紧靠着物体B ,一起压缩弹簧,处于静止状态。现在A 物体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外力F 。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范围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F = qE ,则弹簧恢复到原长时A 、

B 两物体分离 B .若F = qE ,则弹簧还未恢复到原长时A 、B 两物体分离

C .若F > qE ,则弹簧还未恢复到原长时A 、B 两物体分离

D .若F < q

E ,则A 、B 两物体不能分离,且弹簧一定达不到原长位置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若F = qE ,A 物体所受合力为0,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B 物体由于弹簧的作用向右加速运动,而A 物体将被迫受到B 物体的作用力以相同的加速度一起向右加速运动,A 、B 两物体未能分离,当弹簧恢复到原长后,B 物体在弹簧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 物体的速度小于A 物体的速度,A 、B 两物体将分离,故A 正确,B 错误;

C .若F > qE ,A 物体将受到水平向右恒力F A = F ? qE 的作用,弹簧在恢复到原长之前,对B 物体的弹力逐渐减小,则B 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当A 、B 两物体刚要分离时,A 、B 两

物体接触面的作用力刚好为0,此时弹簧对B物体的作用力所产生的加速度与恒力F A对A 物体产生的加速度相等(a B = a A≠ 0),此时弹簧还未恢复到原长,故C正确;

D.若F < qE,A物体将受到水平向左恒力F A = qE? F的作用,如果F A比较小,那么A、B 两物体还是可以分离的,并且在超过弹簧原长处分离,故D错误。

故选AC。

4.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固定放置两个小球1和2,它们的质量相等,电荷量分别为1q和2q(12

q q

≠).球1和球2的连线平行于电场线,如图所示.现同时放开球1和球2,于是它们开始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如果球1和球2之间的距离可以取任意有限值,则两球刚被放开时,它们的加速度可能是().

A.大小不等,方向相同B.大小不等,方向相反

C.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答案】ABC

【解析】

【详解】

AC.当两球的电性相同时,假定都带正电,则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12

12

1

kq q

Eq

l

a

m

+

=

12

22

2

kq q

Eq

l

a

m

-

=

由于l可任意取值,故当1

2

kq

E

l

>时,加速度

1

a、

2

a方向都是向右,且

1

a、

2

a的大小可相等,也可不相等,故AC正确;

B.再分析1a和2a的表达式可知,当1

2

kq

E

l

<时,

1

a和

2

a方向相反,大小则一定不相等,故B正确;

D.将小球1和小球2视作为一个整体,由于12

q q

≠,可判断它们在匀强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必然是不为零的。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它们的合加速度也必然是不为零的,即不可能出现两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情况,故D错误。

故选ABC.

5.如图所示,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 y 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M、N 是 y 轴上的三个点,且 OM=MN。P 点在 y 轴右侧,MP⊥ON。则

A.M 点场强大于 N 点场强

B.M 点电势与 P 点的电势相等

C.将正电荷由 O 点移动到 P 点,电场力做负功

D.在 O 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该粒子将沿 y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

【答案】AD

【解析】

【详解】

A、从图像上可以看出,M点的电场线比N点的电场线密集,所以M 点场强大于 N 点场强,故A对;

B、沿着电场线电势在降低,由于电场不是匀强电场,所以M和P点不在同一条等势线上,所以M 点电势与 P 点的电势不相等,故B错;

C、结合图像可知:O点的电势高于P点的电势,正电荷从高电势运动到低电势,电场力

做正功,故C错;

D、在 O 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根据电场线的分布可知,正电荷一直受到向上的电场力,力与速度在一条直线上,故粒子做直线运动,故D对;

故选AD

6.如右图,M、N和P是以MN为直径的半圆弧上的三点,O点为半圆弧的圆心,.电荷量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电荷分别置于M、N两点,这时O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1;若将N点处的点电荷移至P点,则O点的场强大小变为E2.E1与E2之比为( )

A.1:2 B.2:1 C.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由得:;若将N点处的点电荷移至P点,则O点的场强大小变为E2,知两点电荷在O点的场强夹角为1200,由矢量的合成知,得:,B对

7.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ABCD分布在边长为L的正方形四个顶点。在A和D处分别固定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B处固定电荷量为Q的负点电荷,O点为两对角线的交点,静电力常量为k。关于三个点电荷形成的静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处电场强度大小为

2

2kQ

L

B.C处电场强度大小为

2

kQ

L

C.从O到C的过程中电场强度大小逐渐增大

D.从O到C的过程中电场强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A、D两点点电荷在O点的场强相互抵消,故O点的场强大小等于B点的负点电荷Q 在O点产生的场强,即

2

2

2

2

()

O

kQ

E k

L

L

==

故A正确;

B.A、D两点点电荷在C处的合场强为

122

2

2

C

Q kQ

E k

L L

==

方向OC方向,B点的负点电荷Q在C点产生的场强为

22

22

(2)

C

kQ

E k

L

L

==

方向沿CO方向,故C处的场强为

12222

21

(2)

22

C C C

kQ kQ kQ

E E E

L L L

=-=-=

方向沿OC方向,故B错误;

CD.从O到C的过程中电场强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故CD错误。

8.如图所示,A 、B 、C 为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三个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其中B 与C 之间用长为L 的绝缘轻质细杆相连,现把A 、B 、C 按一定的位置摆放,可使三个小球都保持静止状态。已知小球B 的带电量为-q ,小球C 的带电量为+4q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球A 的带电量可以为任何值

B .轻质细杆一定处于被拉伸状态

C .小球A 与B 之间的距离一定为

4

L D .若将A 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释放后A 一定向左运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C .小球A 受力平衡,设小球AB 之间的距离为x ,根据平衡条件有

()

A A 224q q q q

k

k x L x ?=+ 解得

x L =

所以小球A 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值,可以带正电,也可以带负电,A 正确,C 错误; B .对小球B ,小球A 和小球C 对其静电力的合力为

A 224q q q q F k

k x L

?=- 由于不知道小球A 的带电量,所以无法确定小球A 和小球C 对小球B 的静电力的合力是否为零,故无法判断轻杆是否被拉伸,B 错误;

D .小球A 在原来的位置是平衡的,若将A 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小球B 和小球C 对其的静电力均增加,且小球B 对其的静电力增加的更快,但由于小球A 的电性不确定,所以释放后A 的运动方向也不确定,D 错误。 故选A 。

9.在雷雨云下沿竖直方向的电场强度为410V/m ,已知一半径为1mm 的雨滴在此电场中不会下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2s ,水的密度为310kg/3m .这雨滴携带的电荷量的最小值约为 A .2?910-C B .4?910-C

C .6?910-C

D .8?910-C

【答案】B

【详解】

带电雨滴在电场力和重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根据平衡条件电场力和重力必然等大反向

mg qE = m V ρ=

34

3

V r π=

解得:

9410q C -?=

ACD 、与计算不符,ACD 错误; B 、与计算结果相符,B 正确 【点睛】

本题关键在于电场力和重力平衡,要求熟悉电场力公式和二力平衡条件;要使雨滴不下落,电场力最小要等于重力.

10.一个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固定在空间某一位置,有一个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重力

不能忽略)在+Q 周围作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R (g 为重力加速度)。关于带电小球带电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带正电,电荷量大小为

B

C .小球带负电,电荷量大小为 2

3kQ

D .小球带负电,电荷量大小为2

3kQ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提供向心力,因中心电荷为+Q ,做出运动图像如图所示:

可知要让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即小球所受库仑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小球带负电;

由向心力公式可知:

3

3

F ma mg

==

设小球与点电荷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则有:

3

3

3

tan=

3

mg

F

mg mg

θ==

所以θ=30°,根据几何关系有:

cos30

mg

F

=

sin30

R

L

=

根据库仑定律有:

2

qQ

F k

L

=

联立可得:

2

83

3

mgR

q

kQ

=

故C正确,ABD错误。

11.如图所示,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带同种电荷的小球a和b,放置在一个光滑绝缘半球面内,已知小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1、m2,电荷量分别为q1、q2,两球处于平衡状态时α<β.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m1>m2B.m1

C .q 1>q 2

D .q 1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两小球处于平衡状态,通过对两个小球进行受力分析,进行正交分解后,列出关系式,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A 和

B 小球受力分析如下,对小球A :

1cos sin F F θα=库 11sin cos m g F F θα+=库

对小球B :

2cos sin F F θβ=库 22sin cos m g F F θβ+=库

通过上式可知:

12sin sin F F αβ=,

由于αβ<,则sin sin αβ<,所以12F F >,由于cos cos αβ>,则有:

12cos cos F F αβ>

所以有:

12sin sin m g F m g F θθ+>+库库

可推导出:12m m >,故选A 。

【点睛】

考察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和正交分解的运用。

12.如图所示,绝缘水平面上一绝缘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栓接一带负电小物块,整个装置处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现保持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不变,仅将其方向改为指向左偏下方向,物块始终保持静止,桌面摩擦不可忽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弹簧一定处于拉伸状态

B.相比于电场变化前,变化后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减小

C.变化后的摩擦力不可能为零

D.相比于电场变化前,变化后弹簧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大小一定变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如果电场力和弹力都远小于最大静摩擦力,那么无论怎么样改变电场,物块都是静止,弹簧可以处于压缩也可以处于伸长状态,故 A错误;

B.不知道弹簧处于拉伸还是压缩状态,不知道电场力和弹力的大小和方向,故无法判断摩擦力方向及大小变化,故B;

C.如果变化后电场力的水平分力与弹簧的弹力等大反向,摩擦力为零,故C错误;D.由题根据三个力的平衡可知,弹簧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水平方向电场力等大反向,水平方向电场力变小,弹簧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必定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二、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

13.在真空中有水平放置的两个平行、正对金属平板,板长为l,两板间距离为d,在两极板间加一交变电压如图乙,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以速度v0 (v0接近光速的1/20)从两极板左端中点沿水平方向连续不断地射入两平行板之间.若电子经过两极板间的时间相比交变电流的周期可忽略不计,不考虑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和相对论效应,则()

A.当U m<

22

2

md v

el

时,所有电子都能从极板的右端射出

B.当U m>

22

2

md v

el

时,将没有电子能从极板的右端射出

C.当

22

2

2

m

md v

U

el

时,有电子从极板右端射出的时间与无电子从极板右端射出的时间之

比为1:2

D .当22

2

2m md v U el

=

时,有电子从极板右端射出的时间与无电子从极板右端射出的时间之比为1:2 【答案】A 【解析】

A 、

B 、当由电子恰好飞出极板时有:l =v 0t ,

2

122d at =,m eU a md

=由此求出:22

2

m md v U el =

,当电压大于该最大值时电子不能飞出,故A 正确,B 错误;C 、当2222m md v U el =

,一个周期内有12的时间电压低于临界电压22

2

md v el ,因此有电子从极板右端射出的时间与无电子从极板右端射出的时间之比为1:1,故C 错误,D 、若

22

2

2m md v U el

=

,有电子从极板右端射出的时间与无电子从极板右端射出的时间之比为21

121

+=-,则D 选项错误.故选A . 【点睛】该题考查了带电粒子的类平抛运动,和平抛运动具有相同规律,因此熟练掌握平抛运动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14.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x 轴,起始点O 为坐标原点,其电势能p E 与位移x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图象中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加速直线运动,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小量,故:

P

E F x

?=

? 即p E x -图象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电场力;

A.p E x - 图象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电场力,故电场力逐渐减小,根据

F E q

=

故电场强度也逐渐减小,故A 错误; B.根据动能定理,有:

k F x E ??=?

故k E x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电场力;由于电场力逐渐减小,与B 图矛盾,故B 错误;

C.按照C 图,速度随着位移均匀增加,根据公式

22

02v v ax -=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2x v ﹣图象是直线,题图v x -图象是直线;相同位移速度增加量相等,又是加速运动,故增加相等的速度需要的时间逐渐减小,故加速度逐渐增加;而电场力减小导致加速度减小;故矛盾,故C 错误; D.粒子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故D 正确.

15.一均匀带负电的半球壳,球心为O 点,AB 为其对称轴,平面L 垂直AB 把半球壳分为左右两部分,L 与AB 相交于M 点,对称轴AB 上的N 点和M 点关于O 点对称,已知一均匀带电球壳内部任一点的电场强度为零;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点电荷q 在距离其为r 处的电势为φ=k

q

r

(q 的正负对应φ的正负)。假设左侧部分在M 点的电场强度为E 1,电势为φ1;右侧部分在M 点的电场强度为E 2,电势为φ2;整个半球壳在M 点的电场强度为E 3,在N 点的电场强度为E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左右两部分的表面积相等,有12E E >,12??>

B .若左右两部分的表面积相等,有12E E <,12??<

C .不论左右两部分的表面积是否相等,总有12E E >,34E E =

D .只有左右两部分的表面积相等,才有12

E E >,34E E =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设想将右侧半球补充完整,右侧半球在M 点的电场强度向右,因完整均匀带电球壳内部任一点的电场强度为零,可推知左侧半球在M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左,根据对称性和矢量叠加原则可知,E 1方向水平向左,E 2方向水平向右,左侧部分在M 点产生的场强比右侧电荷在M 点产生的场强大,E 1>E 2,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分割后的右侧部分各点到M 点的距离均大于左侧部分各点到M 点的距离,根据k q

r

?=,且球面带负电,q 为负,得:φ1<φ2,故AB 错误;

C 、E 1>E 2与左右两个部分的表面积是否相等无关,完整的均匀带电球壳内部任一点的电场强度为零,根据对称性可知,左右半球壳在M 、N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都相等,故左半球壳在M 、N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C 正确,

D 错误。

16.两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的点电荷放在x 轴上的O 、M 两点,两点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φ随x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P 、N 两点的电势为零,NF 段中Q 点电势最高,则( )

A .P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

B .q 1和q 2为等量异种电荷

C .NQ 间场强方向沿x 轴正方向

D .将一负电荷从N 点移到F 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φ-x 图线的斜率等于电场强度,故可知P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不为零,A 错误;

B .如果1q 和2q 为等量异种电荷,点连线中垂线是等势面,故连线的中点是零电势点;由于OP PM >,故12q q >,故B 错误;

C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由于从N 到Q 电势升高,故是逆着电场线,即NQ 间场强方向沿x 轴正方向;

D .由于从N 到F ,电势先增加后减小,将一负电荷从N 点移到F 点,根据公式

P E q ?=

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D 正确。

故选D。

【点睛】

电势为零处,电场强度不一定为零。电荷在电场中与电势的乘积为电势能。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决定电势能的增加与否。

17.如图所示,在等边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上固定三个点电荷,其中A点位置的点电荷带电量为+Q,B、C两点位置的点电荷带电量均为-Q,在BC边的中垂线上有P、M、N三点,且PA=AM=MN,关于三点的场强和电势(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点的场强大于P点的场强

B.MN之间某点的场强可能为零

C.N点的场强方向沿中垂线向下

D.P点的电势高于M点的电势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点电荷的电场如图所示:

正电荷在

P 、M 两点处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为12

Q

E k

d =(d 为PA 、AM 、MN 的距离);而两负电荷在P 点处的合场强向下,在M 点场强为零;所以M P E E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C.正电荷在N 点的场强32

4Q

E k

d =,两负电荷在N 点的场强43

22

332cos302()3

Q Q

E k

k E d d =?=>,故N 点合场强向上且可知在M 、N 之间某点场强可能为零,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错误,符合题意;

D.由场强叠加可知A 、M 之间的场强均大于A 、P 之间的场强,所以A M A P ????->-,所以M P ??<,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18.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四面体ABCD ,MN 分别是AB 和CD 的中点,现在A 、B 两点分别都固定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D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 .仅受电场力的负点电荷,可以在该电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

C .N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平行AB 且跟C

D 垂直

D .将试探电荷+q 从C 点移到D 点,电场力做正功,试探电荷+q 的电势能降低 【答案】B 【解析】 【详解】

A.CD 在AB 的中垂面上,C 、D 到AB 连线的距离相等,根据等量同种电荷在空间的电场线分布特点,知道C 、D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A 错误;

B.仅受电场力的负点电荷,如果在AB 的中垂面内,两个等量正电荷对它的作用总指向A 、B 连线的中点,就可以提供大小恒定的向心力,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故B 正确;

C.根据电场叠加原理知道N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AB 垂直,故C 错误;

D.CD 在AB 的中垂面上,C 、D 到AB 连线的距离相等,C 、D 两点电势相等,试探电荷+q 从C 点移到D 点,电场力不做功,其电势能不变,故D 错误。

19.如图所示,一弹性轻绳(绳的弹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一端固定在A 点,弹性绳自然长度等于AB ,跨过由轻杆OB 固定的定滑轮连接一个质量为m 的绝缘带正电、电荷量为q

的小球。空间中还存在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且电场强度E =mg

q

。初始时A 、B 、C 在一条竖直线上,小球穿过水平固定的杆从C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滑到E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C 、E 两点间距离为L ,D 为CE 的中点,小球在C 点时弹性绳的拉力为

32

mg

,小球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弹性绳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在D 点时速度最大

B .若在E 点给小球一个向左的速度v ,小球恰好能回到

C 点,则v gL C .弹性绳在小球从C 到

D 阶段做的功等于在小球从D 到

E 阶段做的功 D .若保持电场强度不变,仅把小球电荷量变为2q ,则小球到达E 点时的速度大小v 2gL 【答案】ABD 【解析】 【详解】

A.对小球分析可知,在竖直方向

sin kx θN mg =+

由与sin x θBC =,故支持力为恒力,即1

2N mg =

,故摩擦力也为恒力大小为 14

f μN m

g ==

从C 到E ,由动能定理可得

2211

10422qEL mgL k BE k BC ??---= ???

由几何关系可知22

2BE BC L -=,代入上式可得

3

2

kL mg =

在D 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1

cos 4

qE k BD θmg ma --=

由1cos 2BD θL =

,将3

2

kL mg =可得,D 点时小球的加速度为 0a =

故小球在D 点时的速度最大,A 正确; B.从E 到C ,由动能定理可得

2221

11102242k BE k BC qEL mgL m υ??---=- ?

??

解得

υ=故B 正确;

C.由于弹力的水平分力为cos kx θ,cos θ和kx 均越来越大,故弹力水平分力越来越大,故弹性绳在小球从C 到D 阶段做的功小于在小球从D 到E 阶段做的功,C 错误;

D.将小球电荷量变为2q ,由动能定理可得

22211

1124222

E qEL mgL k BE k BC m υ??---= ???

解得

E υ

故D 正确; 故选ABD 。

20.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带电粒子P 、Q 以相同的初速度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中,P 从两极板正中央射入,Q 从下极板边缘处射入,它们最后打在同一点(重力不计),则从开始射入到打到上极板的过程中( )

A .它们运动的时间t Q =t P

B .它们所带电荷量之比q P ∶q Q =1∶2

C .它们的电势能减少量之比ΔE P ∶ΔE Q =1∶2

D .它们的动能增量之比Δ

E k P ∶ΔE k Q =1∶4 【答案】ABD 【解析】 【详解】

A.带电粒子在垂直电场方向上不受力,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相等,由x=v 0t 可知运动时间相等,即t Q =t P .故A 正确;

平行电场方向受到电场力,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

22122qE y at t m

==

, 解得:

2

2ym

q Et =

; B.由于两带电粒子平行电场方向分位移之比为 y P :y Q =1:2;所以它们所带的电荷量之比 q P :q Q =y P :y Q =1:2,故B 正确;

C.电势能的减小量等于电场力做的功即△E=qEy ,因为竖直位移之比为:y P :y Q =1:2,电荷量之比为:q P :q Q =1:2,所以它们电势能减少量之比为:△E M :△E N =1:4.故C 错误; D .根据动能定理,有:

qEx =△E k

而:

q P :q Q =1:2,x P :x Q =1:2

所以动能增加量之比:

△E kP :△E kQ =1:4

故D 正确; 故选ABD . 【点睛】

本题关键将两个带电粒子的运动分解为垂直电场方向和平行电场方向的分运动,然后结合运动学公式、牛顿运动定律和动能定理列式分析.

21.如图所示,绝缘水平面上O 处放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负电荷的小物体.劲度系数为k 的绝缘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小物体接触(未固定),弹簧水平且无形变.O 点左侧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2mg

E q

=

.用水平力F 缓慢向右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被压缩了x 0,此时物体静止.撤去F 后,物体开始向左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x 0,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A .撤去F 后,物体回到O 点时速度最大

B .撤去F 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0

kx g m

μ- C 03gx μ D .撤去F 后系统产生的内能为4μmgx 0 【答案】BC 【解析】 【详解】

A. 撤去F 后,物体回到O 之前水平方向上受到弹簧的弹力和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不变,而弹簧的弹力随着压缩量的减小而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物体先做变加速运动,再做变减速运动,当弹簧的弹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故A 错误。

B. 撤去F 后,物体水平方向上受到弹簧的弹力和滑动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的加速度为

00

kx mg kx F f a g m m m

μμ--=

==- 故B 正确。

C. 物块进入电场区域后,受到的电场力:

1

22

mg F qE q mg q ==?

= 所以在竖直方向上,物块受到的支持力:

1122

N F mg F mg mg mg '

=-=-=

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1

0.52

N f F mg mg μμμ''==?=

物块此时的加速度:

0.5f a g m

μ'

'

==

山东省费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

山东省费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2月月考(网络)试题(无答案) 命题范围:《国家与国际组织》专题一、二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下列关于国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 B.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 C.国家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 D.国家性质相同的国家,政体也相同 2.“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这一点即使在民主共和制下,也丝毫不比君主制下差。” 这句话说明() 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B.民主共和制与君主制没有本质区别 C.封建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D.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3.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是() A.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B.国家是否实行“多数人的统治” C.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 D.国家是否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管理 4.在下列选项中,对民主与专政相互关系的正确理解有() ①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②民主的性质和专政的性质总是一致的③对一定阶级总是既实行民主又实行专政④统治阶级的民主意味着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B.适当的健全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有着重要作用 C.有什么样的国体,就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特定的政体 D.政权组织形式不同,但它的阶级本质是相同的 6.列宁说:“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所以资本一掌握这个最好的外壳,就能十分巩固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权力,以致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无论人员、无论机构、无论政党的任何更换,都不会使这个权力动摇。”这说明() A.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必须适应国家阶级性质的需要 B.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决定国家阶级性质 C.民主共和制政体有利于巩固资本主义国家政权 D.民主共和制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7.人类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实行的是专制制度,即使是在现代国家仍然能够见到专制留下的烙印,君主立宪制的存在就是很好的见证。下列对君主立宪制的认识正确的是()A.仍然是专制制度B.世袭的君主担任国家元首 C.君主制保留了君主立宪制的实质性的内容 D.应该进行彻底的改造 8.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女王,两国元首称谓上的差别反映出()A.国家性质的不同B.国家发展程度上的差异C.元首的权力不同D.国家政体方面存在着差异 9.下列对国家结构形式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指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 ②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 ③当今世界各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 ④国家结构形式是由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的

山东费县第二中学高二物理上学期精选试卷检测题

山东费县第二中学高二物理上学期精选试卷检测题 一、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半径为R 的半圆形光滑绝缘轨道ABC ,A 、C 两点为轨道的最高点,B 点为最低点,圆心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 1的点电荷.将另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2的带电小球从轨道A 处无初速度释放,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小球运动到 B 2gR B .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3g C .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电势能减少mgR D .小球运动到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mg +k 12 2 q q R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带电小球q 2在半圆光滑轨道上运动时,库仑力不做功,故机械能守恒,则: 212 B mgR mv = 解得: 2B v gR 故A 正确; B.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22v a g R == 故B 错误; C.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库仑力不做功,电势能不变,故C 错误; D.小球到达B 点时,受到重力mg 、库仑力F 和支持力F N ,由圆周运动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2 122B N q q v F mg k m R R --= 解得: 12 23N q q F mg k R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在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

12 2 3q q mg k R + 方向竖直向下,故D 正确. 2.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绝缘半圆容器静止于水平面上,带电量为q A 的小球a 固定于圆心O 的正下方半圆上A 点;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小球b 静止于B 点,其中∠AOB =30°。由于小球a 的电量发生变化,现发现小球b 沿容器内壁缓慢向上移动,最终静止于C 点(未标出),∠AOC =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平面对容器的摩擦力向左 B .容器对小球b 的弹力始终与小球b 的重力大小相等 C .出现上述变化时,小球a 的电荷量可能减小 D .出现上述变化时,可能是因为小球a 的电荷量逐渐增大为32 (23)A q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整体受到重力和水平面的支持力,两力平衡,水平方向不受力,所以水平面对容器的摩擦力为0,故A 错误; B .小球b 在向上缓慢运动的过程中,所受的外力的合力始终为0,如图所示 小球的重力不变,容器对小球的弹力始终沿半径方向指向圆心,无论小球a 对b 的力如何变化,由矢量三角形可知,容器对小球的弹力大小始终等于重力大小,故B 正确; C .若小球a 的电荷量减小,则小球a 和小球b 之间的力减小,小球b 会沿半圆向下运动,与题意矛盾,故C 错误; D .小球a 的电荷量未改变时,对b 受力分析可得矢量三角形为顶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此时静电力为 2 2sin15A qq mg k L ?=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word无答案)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word 无答案) 一、单选题 (★★) 1 . 下面的图形是用数学家名字命名的,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 (★) 2 . 在同一副扑克牌中抽取2张“方块”,3张“梅花”,1张“红桃”.将这6张牌背面朝上,从 中任意抽取1张,是“红桃”的概率为() A.B.C.D. (★) 3 . 关于 x的方程 x 2﹣3 x+ k=0的一个根是2,则常数 k的值为() A.1B.2C.﹣1D.﹣2 (★★) 4 . 如图,△ ∽△ ,若,,,则的长是() A.2B.3C.4D.5 (★★) 5 . 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y=x 2﹣8x﹣9化为y=a(x﹣h)2+k的形式为() A.y=(x﹣4)2+7B.y=(x+4)2+7C.y=(x﹣4)2﹣25D.y=(x+4)2﹣25 (★) 6 . 已知点 A(2, y 1)、 B(4, y 2)都在反比例函数( k<0)的图象上,则 y 1、 y 2的大小关系为()

A.y1>y2B.y1<y2C.y1=y2D.无法确定 (★) 7 . 如图,. 分别与相切于. 两点,点为上一点,连接. ,若,则的度数为(). A.;B.;C.;D.. (★) 8 . 把函数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平移变换以后,可以得到函数的图象() A.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个单位 B.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 C.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 D.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个单位 (★★) 9 . 在同一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 y=与二次函数 y= kx 2+ k( k≠0)的图象可能为( ) A.B. C.D. (★) 10 . 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很多贫困人口走向了致富的道路.某地区2016年底有贫困人口9万人,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2018年底贫困人口减少至1万人.设2016年底至2018年底该地区贫困人口的年平均下降率为,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费县一中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费县一中2016年度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学校地处县经济开发区,东靠肖山,南傍凤山,西邻327国道,北连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学校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53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2.8亿元,在校师生六千余人。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是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学校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我校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列为学校的头等大事,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坚持以防为主,积极开展各类安全知识培训、教育活动,落实各项安全防卫措施,使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得到全面、深入、有效地开展。全校师生的法制观念、交通安全意识、消防意识等安全意识显著增强。 回顾2016年学校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我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重视和做好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和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完善学校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加强宣传教育,健全组织机构,制定有效措施,抓好贯彻落实,有力地保障了学校的和谐稳定,维护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现将本年度应急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机构建设情况 学校成立了成立了以校长李洪杰为组长,副校长李秀林为副组长,各年级组长和各班主任为组员的安全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负总责,与分管领导、班主任、年级组长等专管人员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了校园应急管理工作责任追究制。凡因失职、渎职造成师生伤亡或学校财产损失的,都要追究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小组,由副校长李秀林为组长,作为应急管理日常办事机构。办公小组主要职责是负责收集、汇总、分析和反馈突发公共事件及应急管理和处置的重大情况和信息,向上级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按领导小组指令,协调和调动应急处置队伍,协调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演练以及宣传培训等工作;督促检查应急工作进展情况;协助做好处置突发应急事件的相关工作等。

如何做好高三二轮复习

费县二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 高三年级教学教研计划 目前,高三复习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依照正常的进度,3月初进行全市一轮验收考试。然后,进入到关键的二轮复习。对于二轮复习来说,复习时间确定为:3月中旬至4月底。复习原则是:巩固[巩固一轮复习成果]、完善[知识体系]、综合[方法、规律、解题能力]、提高[通过做题,提高能力。实行“周考制”,要求阅卷不过夜,讲评不过节]。复习方式是:划分专题,采取“专题测验-模拟训练”并列的模式。 二轮复习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二是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高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一、二轮复习的思路、目标和要求 “二轮看水平”(一轮看功夫,二轮看水平,三轮看士气)概括了第二轮复习的思路、目标和要求。具体地说,一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和《考试说明》,认真分析高考命题方向,把握高考试题难度,确定好复习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准确、科学、严密。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是看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新意,学有收获,学有发展;三是看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的科学性、计划性是否强,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弥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四是看练习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不拔高,不降低,重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的熟练掌握。特别要解决好理综这一制约我校高考成绩突破问题的研究和措施的落实,做好适合我校实际的综合能力测试的复习工作。五是采取得力措施,提高复习效率,下大力气解决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彻底减少无效劳动,做到事半功倍。一方面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上做好工作,包括题目的精选精编、训练作业的定时布置、及时批改与反馈、课堂教学过程的精、活和实用。另一方面落实“双边生”缺腿学科的查漏补缺措施,要发挥集体智慧和团结协作的力量,通过责任落实,提高上线率。同时对尖子生也要进行扬长补短、查漏补缺,弥补其不足,力争培养出全市理科状元、和重点学校录取的质的突破。六是落实艺体学生

2014年山东费县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2014年山东费县事业单位招聘公告2014年山东临沂市费县部分事业单位招聘250人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职位表考等最新资讯请点击:https://www.doczj.com/doc/04957055.html,/news/20140424/108279.html 行测、申论在线做题、搜题“神器”---砖题库:https://www.doczj.com/doc/04957055.html,/ 根据工作需要和有关规定,经研究确定,2014年度费县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250名工作人员(综合类、普通教师类、卫生类)。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的范围和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 3、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和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4、国家计划内招收的全日制大中专院校应届毕业生应聘的,不限年龄;其他人员应聘的,年龄应在35岁以下(1978年5月5日以后出生); 5、国家计划内招收的全日制大中专院校应届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应聘的,不限户籍;其他人员应聘的,须具有临沂市户口(须在2014年5月5日前办理完毕落户手续)或是临沂市生源(岗位对户口或生源地另有要求的除外); 6、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应聘须经教育部认定具备同等学历、学位;

7、应届毕业生应聘的,须在2014年7月31日前取得学历、学位及相关证书;其他人员应聘的,须在2014年5月5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学历、学位及相关证书。应届毕业生指2013年8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期间毕业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在期满取得合格证1年内的,应聘时按应届毕业生报名;中央、省实施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服务期满应聘的,按非应届毕业生报名。 属在职人员应聘的,应出具有用人管理权限的部门或单位同意应聘的证明。定向、委培毕业生应聘,须征得定向、委培单位同意。未就业的师范类毕业生应聘非普通教师类岗位的,须经生源所在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出具书面证明。招聘岗位对工作经历有明确要求的,应聘人员须提供相应的工作经历证明。全日制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实习、兼职等不作为工作经历。工作经历年限按足年足月累计,以2014年5月5日为截止日期。 在读全日制普通大中专院校非应届毕业生、现役军人、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2012年以来在各类人事考试中严重违纪被通报的人员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人员不能参加应聘。其中在读全日制普通大中专院校非应届毕业生也不得用已取得的学历参加应聘。应聘人员不能应聘与本人有应回避亲属关系的岗位。 中央、省实施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须是临沂市生源或在临沂市从事基层服务的,以下简称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服务期满2年,经考核合格,3年内(指2010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18届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一模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18届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一模)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理量的数值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A.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 B..把两个鸡蛋举高1m做功约为1J C.一个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Pa D.一个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2.下列与声音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敲锣时用力越大,音调越高 D.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4.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5.下列关于汽车的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使用的汽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汽车观后镜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C.汽车轮胎较宽大,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D.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6.人们在使用机械时,有时为了省力,有时为了省距离.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属于省距离杠杆的是 7.下列有关力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汽车驾驶员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C.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D.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的大小不一定相等 8.如图所示,洒水车匀速直线行驶,将水不停地洒在地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洒水车所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洒水车洒水的过程中,洒水车的机械能不断减小 C.洒水车洒水过程中,动能始终保持不变 D.以洒水车为参照物,路两旁的树是运动的 9.为安全起见,在下坡路上,小华握紧自行车刹把缓慢行驶.在此过程中,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方法是A.增大压力 B.减小速度 C.增大接触面积 D.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10.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B.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C.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 11.如图所示,R是用镍铬合金线做成的变阻器,当导线夹向A端移动时,小灯泡的亮度将 A.不变B.变亮 C.变暗 D.无法判定 12.关于能源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风能、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二维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 C.超导体材料可用来制作电烙铁的发热体 D.铜是磁性材料,可以被磁化 13.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20XX年临沂中考录取分数线公布

20XX年临沂中考录取分数 线公布 20XX年临沂中考录取分数线公布,更多20XX中考试题、中考答案、中考成绩、中考分数线,尽在中考网。 【交流】20XX年中考成绩查询及分数线交流专区 各地20XX中考分数线及分数线公布时间汇总20XX年临沂市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统招生录取分数线县区学校名称统招生录取分数线局直属学校临沂一中619临沂二中554临沂大学附属中学510兰山区临沂第三中学570临沂第四中学580思想品德A临沂第七中学530临沂涑河实验学校588罗庄区临沂第十八中学543临沂第十九中学543河东区临沂第二十四中学489郯城县郯城一中378郯城二中448郯城三中计划未录满郯城美澳379兰陵县兰陵一中575兰陵二中计划未录满兰陵东苑中学490兰陵四中550莒南县莒南一中500莒南三中541莒南四中500

莒南五中428沂水县沂水一中482沂水二中515沂水四中482蒙阴县蒙阴一中466蒙阴县实验中学436平邑县平邑一中500平邑二中372平邑实验中学392费县费县第一中学429费县第二中学446费县实验中学518沂南县沂南一中477沂南二中477山大华特卧龙学校477临沭县临沭一中477临沭二中467临沭实验中学525临港区临港一中计划未录满 20XX年7月16日-18日,全市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统招生录取工作顺利完成。现将各高中学校统招生录取分数线予以公布。已经被统招录取的考生不能再报其他学校的择校生。统招计划未录满的学校在统招计划录满后方可招收择校生,其统招生录取分数线及补录考生名单在公布择校生名单时一并公布。临沂市教育局20XX年7月19日 相关推荐: 20XX中考志愿填报 | 20XX中考成绩查询 | 20XX中考录取分数线 20XX中考真题及答案 | 20XX中考作文

2020届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二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高中化学

2020届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二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试卷 高中化学 第一卷〔选择题共32分〕 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6小题,每题2分,共3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复原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内的叶绿素专门相似。以下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 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分子直径比Na+小 D.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2.以下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选项是 ...... A.将氯气通人氯化亚铁溶液:2Fe2++Cl2=2Fe3++2C1— B.碘化钾溶液跟适量溴水反应:2I—+Br2=I2+2Br— C.将金属钠加入水中:2Na+2H2O=2Na++2OH—+H2↑ D.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H2O+2CO2↑ 3.常温下,以下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不的是 A.MnO2 CuO FeO B.Na2CO3 NaHCO3 K2CO3 C. AgNO3 KNO3 Na2CO3 D.(NH4)2SO4 K2SO4 NH4Cl 4.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2.4g金属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 B.9g重水含有的电子数为5N A C.12g金刚石中含有碳碳键的个数为2N A D.在标准状况下,11.2L三氧化硫中含有0.5N A个分子 5.在密闭容器中,对已达到化学平稳的反应:2A(g) + B(g) 2C(g);△H<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①升高温度时c(B)/c(C)的比值变小②降低温度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变小③加入B后,A的转化率增大④加入催化

关于《世界地理分区——亚洲》的评课稿

关于《世界地理分区——亚洲》的评课稿 费县一中高二地理组张富美 为进一步提高全县地理教学水平,加强地理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2016年4月21日,全县高二地理教师在教研员张文勇主任的带领下,在费县一中举行讲评课和研讨活动。尹司雯老师和姚琳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两节精彩的示范课,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两位老师的示范课稍作总结。 一、从教学目标制订分析 两位老师的课都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把握,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也有所要求,体现学科特点;能以新课程的大纲为指导,考点为依据,真题做领航,立足于学情,落脚于区域地理复习,符合学生实际和认识规律,难度适中。同时,两位老师都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目的。 二、从目标达成分析 两位老师的课上,教学目标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两堂课虽然课容量及教学内容有所不同,但都能根据各自学情,精准定位,抓住重点,夯实基础。尹老师将亚洲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结合为一体,既加深了学生对于二者之间联系的理解,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姚老师主讲亚洲的自然地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二位老师都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把“以学生为本的”的思想贯穿课堂,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展示自我。 三、从教材处理上分析 尹老师主要以学生手中资料为宗,结合时政热点讲解本节知识,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姚老师精心准备了导学案,对教材内容做了整合,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二位在教材处理和教学方法中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四、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1、从教学思路来看:两位老师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思路,符合教学实际。课前都给学生安排了预习任务,分组展示。尹老师针对C班学生,解读考纲之后,先做了学法指导,以答题结构指导为基础,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学习。而姚老师针对水平更高的B班学生,先试做真题,感悟高考,再精讲重点内容,进行对点练习,做自然地理学习的规律总结。二者的教学思路虽不同,但都脉络清晰,收放自如。此外,尹老师的课堂引入了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地理。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能力。两位老师注重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在对点练习中都有体现。 2、从课堂结构安排看:两位老师的课堂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讲解和学生活动时间安排得较为合理。尹老师的课容量稍大,因此密度稍大,但效率很高。姚老师的课容量适中,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充足,并在课堂最后进行了预习指导。 五、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山东费县第二中学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一固定的粗糙水平横杆上套有a 、b 两个轻环,系在两环上的两根等长细绳拴住一重物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环距离适当变小后重物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两绳对重物的合力变大 B .细绳对重物的拉力变小 C .杆对a 环的支持力变大 D .b 环对杆的摩擦力变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两绳对重物的合力大小始终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所以合力不变,A 错误; B .对重物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可得 2cos 2 A B mg F F α== 当两环间距离变小后,α变小,则拉力F A 、F B 均变小,B 正确; C .以两个轻环和钩码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系统总质量为M ,横梁对铁环的支持力F N ,分析如下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N 2F Mg = 即N 1 2 F Mg = ,可见水平横梁对环的支持力F N 不变,C 错误; D .以b 侧环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下图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tan N f F F θ = θ增大时,f F 变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 环对杆的摩擦力也变大,D 错误。 故选B 。 2.如图,A 、B 是两根竖直立在地上的木杆,轻绳的两端分别系在两杆上不等高的P 、Q 两点,C 为一质量不计的光滑滑轮,滑轮下挂一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Q 点缓慢上移,细绳中的弹力不变 B .将P 点缓慢上移,细绳中的弹力变小 C .减小两木杆之间的距离,细绳中的弹力变大 D .增大两木杆之间的距离,细绳中的弹力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滑轮所受绳子拉力为T ,到左边木杆距离为x 1,到右边木杆距离为x 2,左侧细绳长度为L 1,右侧细绳长度为L 2,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历史老师实习总结

历史老师实习总结 实习的日子在白驹过隙间将要飞逝得无影无踪,在这七个周的费 县实习期间,我学习到很多东西,也感受到很多东西,特别是对教师 这个职业的深入了一中解和亲自体验,都对我的未来教师生涯起了重 要作用,是我生命中宝贵的财富。虽然仅仅是短短的七个周的实习, 但这里却承载了我的快乐、兴奋、感动和伤心、无奈、失落。现在马 上要与这里的一切告别,回到学校继续我的学子生涯,继续我的人生 奋斗,现在除了对这里的人和物的深深不舍,最重要的是我需对这段 珍贵的实习经验做出总结,为我留下的人生痕迹做鉴定。 现在回忆起xx年2月11日的那个清晨,似乎还能感到阵阵凉意。初春的清晨仍旧寒气逼人,但我们这批未真正踏足社会的大三学子们 却在热火朝天地搬运着行李,准备向我们的实习目的地——费县一中 出发。虽然一路上浑浑噩噩的,但是一到费县我就兴奋地到处张望, 每每经过一处建筑群就猜测是不是已经到了费县第一中学。到达一中 门口时,那醒目的建筑群给我眼前一亮的的感觉,没想到一所高中学 校也建设得那么宏伟,但又无处不透漏着文学的气息。这就是我将要 实习的美丽的校园,这是费县一中给我的第一印象! 不过,随后失落与无奈也随之而来。这里的寝室没有有暖气,这 里的食堂没有椅子,这里的其他时间没有早饭……早已在大学里舒适 惯了的我,此时对这里的环境十分的不适合。彼时的热火朝天被此时 的众多不适合所取代,一种失落感油不过生。但是当晚就见到了充满 青春、活力、朝气蓬勃的学生们和那些慈爱但又有些啰嗦的老师,失 落感马上被满满的温情所取代。到了2月13日正式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一种无奈之感溢于言表。在大学里享受三年的我,已经快忘记了 高考前那段辛苦又充实的日子。早晨六点前必到的晨读和晚上十点才 下课的晚自习让我有点吃不消,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忙于我 的上下眼皮的争斗之中,实在没想到当个老师也不比学生舒服。值得 高兴的是,我逐步的适合了这个切。慢慢地改变,我不用再在早饭与 睡觉中做出选择,不用在玩手机与上网中消磨时光,也不用在失眠与

2019-2020学年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二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二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 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阙秦(quē)忤视(wǔ)以飨士卒(xiǎng)以药淬之(cuì) B.卮酒(zhī)失其所与(yù)目眦尽裂(cì)朝济而夕设版焉(zhāo) C.玉玦(jué)参乘(shèng)共其乏困(gòng)夜缒而出(zhuì) D.刀俎(zǔ)戮力攻秦(lù)瞋目(chēn)微夫人之力不及此(fū) 2. 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夫晋,何厌之有 B.秦伯说,与郑人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 下列词语中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同舟共济 B.济世安民 C.赈灾济贫 D.无济于事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行李之往来 B.为之奈何人不敢与忤视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而伤长者之意 5. 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越国以鄙远”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 B.焉用亡郑以陪邻 C.使工以药淬之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6. 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⑥/③④ 7.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以其无礼于晋 B.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C.其意常在沛公也 D.吾其还也 8. 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吾属今为之虏矣﹣﹣我们很快就会被他俘虏了 B.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的军队进来,就可以全部占领秦国的土地而称王了。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 和意外变故。 D.(沛公)脱身独去,已至军矣﹣﹣沛公已经脱身离开,回到军营 9. 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A.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即“竖子不足与之谋”) B.大王来何操(谓语后置,即“大王来操何”) C.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为…”表被动) D.问征夫以前路(介宾后置,即“以前路问征夫”) 10. 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史记》中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 咸阳,号令诸侯,称霸一时,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战国策》的作者是西汉的刘向,《烛之武退秦师》就选自此书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 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北向座,张良则为侍坐.从座次可看出双方力量的悬殊与项羽 的自高自大 二、古诗文阅读(5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甲)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 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 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 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乙) 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公欲以兵二万人击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 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 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 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 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 版

引言 本报告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供重要参考。 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对关键因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 (1) 第二节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标分析 (3) 一、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 (3) 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 (3) 三、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统计 (3) 四、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临沂市费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临沂市费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7) 一、临沂市费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临沂市费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分析.7 四、临沂市费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临沂市费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9)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 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科学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必须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C.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D.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计划,有耐心 2.在调查校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 3.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①草②煮熟的鱼③珊瑚④钟乳石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蘑菇⑧家鸽 A.①⑤⑦⑧B.①③④⑧ C.②③④⑥D.②⑤⑥⑦ 4.对生物的生存来说,不是它生长的基本条件的是 A.一定的生存空间B.适宜的温度C.营养物质D.时间 5.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命现象() A.夏季人出汗 B.铁在潮湿环境中生锈 C.植物落叶了 D.用手触摸含羞草,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6.下列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A.人B.杨树C.蘑菇D.艾滋病病毒 7.一般卧室里不能摆放过多的植物过夜,这是因为 A.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B.植物要生长 C.植物会释放过多的氧气D.植物要呼吸需要氧气 8.荒漠地区动植物种类稀少,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水B.温度C.阳光D.空气 9.麦田里的杂草和麦子争夺阳光、养料、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A.捕食关系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D.互助关系 10.有些动物如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是() 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D.生物躲避敌害 11.在海平面200米以下的水层中,几乎找不到藻类植物,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12.选择下列都能对刺激产生反应的一组() A.鸡、蘑菇、细菌B.人、猴、电脑病毒 C.含羞草、蚯蚓、电视遥控板D.钟乳石、珊瑚礁 13.在自然界中,孔雀开屏属于什么生命活动?() A.美化环境B.生物C.获取营养物质D.繁殖 14.下列词句中描写生物遗传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5.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A.北极熊白色的体毛B.鱼的体型为梭型 C.牦牛的绒很保暖D.孔雀开屏 16.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生物() A.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B.依赖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C.能够影响其生活的环境D.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17.根特别发达的植物,最可能分布在什么环境里 A.干旱地区B.湿润地区C.寒冷地区D.温暖地区 18.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指() A.农民B.农作物C.耕地D.耕牛 19.一个池塘被农药DDT污染,在池塘中有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水蚤→鱼→鱼鹰,

山东省费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费县实验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S:32 Na:23 Al:27 Mg:24 Fe:56 Cu:64 N:14 Ag:108 Ba:137 Mn:55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不粘锅的内壁有聚四氟乙烯涂层,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干馏煤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 C.用于奥运“祥云”火炬的丙烷是一种清洁燃烧 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2.有下列五种物质:①乙醇②苯酚③乙醛④丙烯酸(CH2===CH—COOH)⑤乙酸乙酯 其中与溴水、酸性KMnO4溶液、NaHCO3溶液都能反应的是( C ) A.仅①③ B.仅②⑤ C.仅④ D.仅③④ 3.下列实验设计、操作或实验现象不合理的是( B ) A.实验室制取乙炔时,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以得到平稳的气流 B.检验甲酸中是否混有乙醛,可向样品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以中和甲酸后, 再做银镜反应实验或与新制Cu(OH)2共热的实验 C.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D.液态溴乙烷中加入稀NaOH溶液共煮几分钟,然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检验溴乙烷中是否含有溴元素 4.下列所用除杂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 )

①乙烯二氧化硫氯水洗气 ②乙酸乙酯乙酸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分液 ③苯苯酚溴水过滤 ④乙醇水新制的生石灰蒸馏5.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 C ) 6.已知A物质的分子结构简式如下:,l mol A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后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C ) A.6mol B.7mol C.8mo1 D.9mo1 7.如图表示M的结构简式,下列有关M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M可以发生加成、加聚、水解、酯化等反应 B.1 mol M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 C.M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不同结构

(费县二中 刘苏瑶)承 诺

承诺 我算是一个不会轻易承诺的人。 ——题记 有一只大雁,从小就有游历世界的梦想。从它会飞翔的那一刻起,它就开始不断地向外面的世界飞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雨无阻。 一次,它身边的大雁们问它:“你傻呀,干嘛每天都飞这么远?” 它只是笑了笑说:“这是我对天空的承诺。” 落叶?坠 一阵风轻轻地吹来,树叶伴着风儿发出“沙沙”的声响。一片叶子闯入我的视线,是一片落叶。它在风中打着旋儿,飘飘欲坠。它在微风中忽上忽下地飞舞着,像一只扑闪着的蝴蝶。终于,它慢悠悠地飘到了地上。我仿佛听见它说:“尽管我现在是一片落叶,我也会坠落大地,为大地做最后的贡献。这是我对大地的承诺。” 蜡烛?燃 寒冬,一支蜡烛在它还剩下一个蜡烛头时,被富人家的管家扔了出来。正巧被一个衣衫褴褛的贫穷人捡到,把它带到了家中。穷人将它放在了残破不堪的桌子上,然后点燃。顿时,烛光照亮了整个屋子,也把温暖送进穷人的心里。 我仿佛听见它说:“尽管我的一生已经付出了很多,但只要人们还需要我,我愿倾我所能。这是我对温暖的承诺。” 飞蛾?扑 平静的夏夜,天空中繁星点点,满耳是虫鸣蛙叫。农村人开一盏小房灯,端着凳子,拿着蒲扇,三三五五的坐在一块聊天。 只听得“噼啪噼啪”声,便见飞蛾向着小房灯义无反顾地飞去。它飞得不是很稳,跌跌撞撞地,好像随时都有可能扑倒在地。“扑”的一声,它撞在了小房灯的铁窗槛上。只见它再次挥动它那无力的翅膀飞起来,“扑”,又是一声,它又撞了一次,无力的跌了下去...... 我仿佛听见它说:我为了心中的光明,不顾一切,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我对光明的承诺。” 还记得当初的承诺吗?还记得当初的拼搏吗?还记得当初的承诺吗?你还坚持下了多少……(费县二中刘苏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