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三角函数的值域(或最值)的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08.00 KB
- 文档页数:7
所以t∈[-3,3].
六、三角函数也是函数,所以其他一些函数值域的求法对于求三角
函数的值域照样适用
如分别常数法:
例6 若cos2x+2msinx-2m-2sin2x+1sinx-1,
sinx-1=t∈[-1,0)
所以2m>t+2t+2,因为(t+2t+2)max=-1.
所以m>-12.
巧用“对比法〞解题
江苏靖江季南初中(214523) 陈一平
对比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其共同点与不同点的进行解题的方法.对比法是最基本的思维,也是解题方法.它有时会使思维、解题一清二楚,直接明了.
例1 横河九年级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讨论“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事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200 g的沙子和水加热.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改变的图象如图1所示. 已知酒精的热值是3.0×107 J/kg,水的比热容4.2×103 J/(kg·℃),加热时酒精灯平均每分钟消耗0.8 g酒精.那么请问:
(1)图中a图和b图哪个是沙子吸热升温的图象?为什么?
(2)请依据图象说出水在受热过程中温度改变的特点.
(3)加热满2 min时,水汲取了多少热量?
(4)给水加热持续了10 min时间,共消耗了多少酒精?这些酒精假如完全燃烧将放出多少热量?
(5)试求出沙子的比热容.
图1解:(1) 图a表示的是沙子吸热升温的过程,因为沙子的比热比水小,汲取相同热量时沙子温度升得多.。
标题:三角函数值域的求法及其应用
一、基本概念:
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性现象的关键工具,特别是一元函数微积分中的基本函数。
它们的值域,即能够表示的函数的取值范围,对于理解函数的性质和图形至关重要。
二、求值域的方法:
1. 观察法: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我们知道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值域分别是-1 到1(包括-1,但不包括0),0 到正无穷(包括0),以及-π/2 到π/2(包括0,但不包括π/2 和-π/2)。
当已知函数的表达式时,可以通过观察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自身的性质来求值域。
2. 三角函数不等式法:可以利用三角函数的不等式来求值域,例如:对于正弦函数,有0 <= sin(x) <= 1。
3. 反函数法:对于反三角函数,如arcsin(x) 和arctan(x),可以通过求其反函数的定义域来得到值域。
4. 换元法:对于某些复杂的三角函数,可以通过换元法将问题简化。
5. 判别式法:对于二次或高次方程的解,可以通过判别式小于或等于零来求出函数的值域。
三、例题解析:
【例题】求函数f(x) = 3sin(2x + π/6) 的值域。
解:首先,我们可以看出函数的定义域为R(即所有实数),且函数的周期性表现为sin(x) 的形式。
由于正弦函数的值域为-1 到1(包括-1,但不包括0),因此我们可以得出f(x) 的值域为[-3, 3]。
四、总结:
求三角函数值域的方法多种多样,观察法、三角函数不等式法、反函数法、换元法以及判别式法都是常见的方法。
理解这些方法并灵活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三角函数值域求法的介绍以及例题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角函数的最值知识要点梳理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值域:都是[]1,1-。
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最值:对sin y x =,当()22x k k Z ππ=+∈时,y 取最大值1;当()322x k k Z ππ=+∈时,y 取最小值-1;对,当()2x k k Z π=∈时,y 取最大值1,当()2x k k Z ππ=+∈时,y 取最小值-1。
注意:正切函数y=tanx 在R 上的值域为R ,因此正切函数y=tanx 在R 上既没有最大值,也没有最小值。
3.求三角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有:(1)配方法;(2)化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形式,如sin()y A x k ωϕ=++等,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求解;(3)数形结合法;(4)换元法;(5)基本不等式法等.疑难点、易错点剖析三角函数的最值都是在给定区间上取得的,因而特别要注意题设中所给出的角的范围,还要注意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特别提醒:在解含有正余弦函数的问题时,要深入挖掘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
一、可转化为关于x 的正弦或余弦的二次函数的三角函数的最值例1求函数2cos 3cos 2++=x x y 的最值,并求取得最值时的x 值。
思路分析:函数式中既含有角x 的余弦的平方,又含有x 的余弦的一次项,适宜用同角公式中的平方关系将函数化为关于角x 的余弦的二次函数在闭区间[-1,1]上的最值问题。
解:45)23(cos 2cos 3cos 22++=++=x x x y[]1c o s 1,1,12x -≤≤∈- 且-, ∴当23cos -=x 时,即23x k ππ=±+时,m in 54=y13x π==+max 当cos ,即 x=2k 时,y变式:求函数2sin 2y x x =++的最值,并求取得最值时的x 值。
思路分析:函数式中既含有角x 的正弦的平方,又含有x 的余弦的项,适宜用同角公式中的平方关系将函数化为关于角x 的余弦的二次函数在闭区间[-1,1]上的最值问题。
三角函数的极值三角函数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类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
这些函数在数学和物理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极值,即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在本文中,将探讨三角函数的极值特性以及如何求解。
一、正弦函数的极值正弦函数是最基本的三角函数之一,表示为sin(x),其中x为自变量。
正弦函数的定义域是所有实数,值域在[-1, 1]之间。
正弦函数的图像是一条连续的波形,具有无限多个极大值和极小值。
我们可以观察正弦函数的图像,发现它在自变量增大到π/2和3π/2的倍数时,取得极大值1;在自变量增大到π的倍数时,取得极小值-1。
由此可知,正弦函数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
除此之外,正弦函数在其他点上的取值介于-1和1之间。
二、余弦函数的极值余弦函数是另一种常见的三角函数,表示为cos(x)。
余弦函数的定义域也是所有实数,值域同样在[-1, 1]之间。
余弦函数的图像形状与正弦函数相似,但相位不同。
与正弦函数类似,余弦函数也有无限多个极大值和极小值。
观察余弦函数的图像,可以发现它在自变量增大到2π的倍数时,取得极大值1;在自变量增大到π/2和3π/2的倍数时,取得极小值-1。
其他点上余弦函数的取值也落在-1和1之间。
三、正切函数的极值正切函数是三角函数中的另一个重要函数,表示为tan(x)。
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所有实数,但在某些点上存在无穷大或无穷小的间断点。
正切函数的值域包含所有实数。
正切函数的图像呈周期性分布,并且在自变量增大到π/2的倍数时,取得无穷大的极大值;在自变量增大到π的倍数时,取得无穷小的极小值。
其他点上正切函数的取值没有特殊限制。
四、求解要求解三角函数的极值,我们可以首先观察它们的图像,确定函数的周期性和取值范围。
然后,通过求导数的方法,找到函数在定义域内的临界点。
最后,将临界点带入函数,求得对应的函数值,进一步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三角函数在定义域的某些点上没有极值,而是趋于无穷大或无穷小。
常见求三角函数值域的类型教师在处理题目时,不要只是就题论题,要通过这个题目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练习总结解题规律及方法,通过练习总结解题规律及方法,如通过解题总结三角函数最值的方法,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通过换元把三角函数最值问题转化成一般函数求最值问题,但要注意换元后新变元的取值范围。
解题过程中体现了数学思想,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
正、余弦函数都是有界函数,求以x sin 、x cos 为未知数的三角函数的值域时,首先要关注其自身的取值范围,否则很容易出错。
对于三角函数的值域,常见求值域的类型: 一、)cos (sin b x a b x a y ++=或型例1:已知函数()x x f cos 31-=,求函数()x f 的值域。
解析:1cos 1≤≤-x31cos 3131+≤-≤-∴x∴函数的值域为[]31,31+-点评:利用三角函数的值域,需注意对字母a 讨论。
二、x b x a y cos sin +=型例2:已知函数()x x x f cos 3sin +=,求函数()x f 的值域。
解:()⎪⎭⎫ ⎝⎛+=+=3sin 2cos 3sin πx x x x f∴函数的值域为[]2,2-点评:借助辅助角化成()ϕ++=x b a y sin 22的形式,利用有界性解决。
强调:(),cos ,sin cos sin 2222ba a xb a x b x a y +=++=+=ϕϕ其中22sin ba b +=ϕ三、c x x a y ++=sin sin 2型例3:已知函数()1cos sin 2+-=x x x f ,求函数()x f 的值域。
思路点拔:配成关于x cos 的二次函数再结合x cos 的有界性求解。
解析:()4921cos cos cos 21cos sin 222+⎪⎭⎫ ⎝⎛+-=--=+-=x x x x x x f∴函数的值域为⎥⎦⎤⎢⎣⎡49,0点评:化成同名三角函数,通过配方后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应注意1sin ≤x 的约束。
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是三角函数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高中数学中经常涉及的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难点,它对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能力及综合应用要求较高。
解决这类问题不仅需要用到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图像和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而且还常涉及到函数、不等式、方程、几何等众多知识,其概念性强,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而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基本途径,同求解其他函数最值一样,一方面应充分利用三角函数自身的特殊性(如有界性等),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将求解三角函数最值问题转化为求一些我们所熟知的函数(二次函数等)最值问题。
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求三角函数最值的方法:一、 配方法: 形如y=asin 2x+bcosx+c 型的函数特点是含有sinx, cosx ,并且其中一个是二次,处理方式是应用sin 2x+cos 2x=1,使函数式只含有一种三角函数,再应用配方或换元法,转化成二次函数来求解。
例1 函数3cos 3sin 2+--=x x y 的最小值为( ).A . 2B . 0C . 41- D . 6 [分析]本题可通过公式x x 22cos 1sin -=将函数表达式化为2cos 3cos 2+-=x x y ,因含有cosx 的二次式,可换元,令cosx=t ,则,23,112+-=≤≤-t t y t 配方,得41232-⎪⎭⎫ ⎝⎛-=t y , ∴≤≤-,11t 当t=1时,即cosx=1时,0min =y ,选B.例2 求函数y=5sinx+cos2x 的最值[分 析] :观察三角函数名和角,其中一个为正弦,一个为余弦,角分别是单角和倍角,所以先化简,使三角函数的名和角达到统一。
()48331612,,221sin 683316812,,22,1sin ,1sin 183345sin 21sin 5sin 2sin 21sin 5max min 222=+⨯-=∈+=∴=-=+⨯-=∈-=-=∴≤≤-+⎪⎭⎫ ⎝⎛--=++-=-+=y z k k x x y z k k x x x x x x x x y ππππ 二、 引入辅助角法: 形如y=asinx+bcosx 型的函数特点是含有正余弦函数,并且是一次式。
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是三角函数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经常出现,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出现解题思路不清楚,难以抓住最值问题的本质,不能给予恰如其分的分析。
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对求三角函数的最值的方法有个总体的认识,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下面就几种常见的三角函数最值问题的类型谈谈求法。
一、形如y=a sin x+b(或y=a cos x+b)函数的最值这种类型的函数的最值求解可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
解这类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最值都是在给定的区间上取得的,因而要特别注意题设中所给出的区间或是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
例题函数y=k sin x+b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4,求k,b的值。
分析: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函数y=k sin x+b是由一次函数与正弦函数复合而成的,我们就可以根据正弦函数的有界性以及一次函数的单调性来求解,注意在解题的时候要对k进行合理分类讨论。
解:若k>0,则当sin x=1时,y max=2;当sin x=-1时,y min=-4∴k+b=2,-k+b=-4,解得k=3,b=-1若k<0,则当sin x=1时,y min=-4当sin x=-1时,y max=2∴-k+b=2,k+b=-4,解得k=-3,b=-1∴k=3,b=-1或k=-3,b=-1∴[α,β]上有最大值f(α),最小值f(β)二、形如y=a sin 2x+b sin x cos x+m cos 2x的函数型这种类型的三解函数的特点是含有sin x, cos x的二次式,解此类问题的最值思想是降幂,再化为y=a sin x+b cos x的形式来解。
例题求函数y= sin 2 x+2 sin x cos x+3 cos 2x的最小值、最大值。
并写出函数y 取最值时的x的集合。
分析:此题引入辅助角φ,化为y=a 2+b 2 sin (x+φ),利用| sin (x+φ)|≤1即可求解。
三角函数最值问题的十种常见解法三角函数的最值或相关量的取值范围的确定始终是三角函数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所涉及的知识广泛,综合性、灵活性较强。
解决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不仅会用到三角函数的基本定义、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有界性和三角函数图像,而且还会用到三角函数的多种恒等变化。
同时,在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中常常涉及到初等函数、不等式、方程、几何等方面问题;常用公式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μ=±;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αβαβ±±=m 。
2. 辅助角公式sin cos ),sin a x b x x ϕφφ+=+== 3.二倍角公式 αααcos sin 22sin =;ααααα2222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22tan tan 21tan ααα=-。
4.半角公式sin 2α=cos 2α=tan 2α= (sin 1cos tan 21cos sin ααααα-==+) 5. 万能公式22222tan1tan 2tan 222sin ,cos ,tan 1tan 1tan 1tan 222ααααααααα-===++-题型一:sin y a x b =+或cos y a x b =+型函数策略:转化为一次函数在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具有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有界性,利用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有界性是求解三角函数最值的最基本方法,即利用sin 1x ≤或cos 1x ≤便可求解,max min ,y a b y a b =+=-+。
评析:①必须注意字母a 的符号对最值的影响;②必须注意自变量x 对最值的影响。
例1:求函数2cos 1y x =-的值域巩固:求sin()cos 6y x x π=-,(,)43x ππ∈的值域题型二:sin cos y a x b x =+型,引入辅助角ϕ ,化为y=22b a +sin (x+ϕ),利用函数()1sin ≤+ϕx 即可求解。
常见的三角函数最值问题的求法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主体内容,是高考的重点,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之一。
而最值是对三角函数知识的综合运用,在三角函数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
本文就常见的一些最值问题进行简单的总结,以期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1. 形如y=asina+b (或y=acosa+b )型函数,借助于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求解例1,求函数y=3sinx+2 当θ-π2 ≤x≤π2时的最值解:θ-π2 ≤x≤π2∴sinx∈[-1,1]∴y∈[-1,2]即函数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12. 形如y=asinx+bcosx型问题,通常采用引入辅助角,借助于正余弦函数的有界性和单调性求解例2,当-π2≤x≤π2时,求函数f(x)=sinx+ 3cosx的最大值最小值解:原函数可化为f(x)=2sin(x+π3 )θ-π2 ≤x≤π2,∴-π6 ≤x+π3≤5π6∴-12≤sin(x+ π3)≤1∴当x= π6时f(x)取得最大值2,当x= -π6时,f(x)取得最小值-1。
3. 形如y=asina+bccosa+d 型函数,借助于图像或将其转化为第二种类型求解例3,求函数y=sinx-1cosx+2 的值域解:原式可化为:2y+1= 1+y2sin(x+Ф) ∴sin(x+Ф)=2y+1 1+y2∈[-1,1]∴y∈[-43,1]另解:本题还可以设点A(cosx,sinx)B(-2,1),其中点A的轨迹是以(0,0)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可转化为点B与圆上点连线的斜率问题,避开解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4. 同时含有sinx+cosx与sinxcos x型,此类题型借助于sin2a+cos2a=1将二者联系起来,采用换元的方法解题,但一定要应注意所换参数的取值范围例4,求函数y=sin2x+sinx+cosx 的最值解:令t=sinx+cosx∈[-2,2],则sin2x= t2-1原式= t2+t-1 t∈[-2,2]∴y的最大值为1+2 最小值为-545. 形如y=asin2x+bsinx+c或y=acos2x+bcosx+c型,此类题含sinx(或cosx)的二次项,可借助二次函数用配方法求出最值例5,求函数y=cos2x-3cosx+2的最小值解:原式可化为y= (cosx-32)2-14对称轴cosx=32 不属于[-1,1]∴当cosx=1时,y取得最小值0容易出现的变式:y=asin2x+bcosx+c或y=acos2x+bsinx+c 型,此类题型较易转化成上例形式,本文不再举例。
求三角函数的值域(或最值)的方法
三角函数y=sinx及y=cosx是有界函数,即当自变量x在R内取一定的值时,因变量y有最大值y max=1和最小值y min=-1,这是三角函数y=sinx及y=cosx的基本性质之一,利用三角函数的这一基本性质,我们可以使一些比较复杂的三角函数求最值的问题得以简化.虽然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出现不多,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练习和历年高考试题中却频频出现,学生也往往对这样的问题颇感棘手.笔者根据日常的教学积累,对三角函数求值域或最值的方法,加以归纳总结如下.
1 配方分析法
如果所给的函数是同名不同次或可化为同名不同次及其他能够进行配方的形式,可采用此方法.
例1求函数y=2cos2x+5sinx-4的值域.
解原函数可化为
当sinx=1时,y max=1;
当sinx=-1时,y min=-9,
∴原函数的值域是y∈[-9,1].
注:此种方法在求三角函数的值域或最值问题中较为常见.但在最后讨论值域时,往往容易忽略自变量(例1中以sinx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而出现错误应该引起注意.
“cosx”,再求已知函数的最值
例2求下列函数的最值,并求出相应的x值.
y=asinx+bcosx或可转化为此种形式的函数,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y max=
3 求反函数法
如果函数的表达式中仅含有某一个三角函数名,我们可考虑此种方法,用因变量y表示出该函数,再利用该函数的值域求对应的原函数的值域.
∴原函数的值域是
4 应用函数的有界性
上面的求反函数法实际上就是在应用函数的有界性求最值,在此只不过是为了更加突出一下.
解由原式可得
(3y-1)sinx+(2y-2)cosx=3-y,
则上式即为
利用函数的有界性有
∴原函数的值域是
5 部分分式分析法
例5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当sinx=-1时,y有极小值,y极小=2;
∴原函数的值域是
(2)原函数化为部分分式为:
∴原函数的值域是
6 应用平均值定理求最值
例6求函数y=(1+cosx)sinx,x∈[0,π]的最大值.
7 换元法
例7求函数y=(1+sinx)(1+cosx)的值域.解原函数即为
y=1+sinx+cosx+sinxcosx,
∴原函数即为
8 应用二次函数的判别式求最值
9 几何法求函数的最值
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点(2,2)和单位圆,则很容易确定y的取值范围.
得(k2+1)x2-(4k2-4k)x+4k2-8k+3=0,Δ=(4k2-4k)2-4(k2+1)(4k2-8k+3)
=-12k2+32k-12.
10 应用函数的单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