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四课(3 4)诚实守信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 格式:ppt
- 大小:5.28 MB
- 文档页数:55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复习之知识梳理5、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仪容仪表整洁端庄,言谈举止真挚大方,服装饰物搭配得体,表情自然舒展。
(×)P12四、简答题1、遵守个人礼仪的作用有哪些?P122、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有哪些?P183、如何养成遵守个人礼仪的习惯?P14-154、如何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P19第二课一、填空题1、敬业和实干是职场最大的礼仪. P242、职业礼仪,是指各行业的职业人员,在因为工作需要的人际交往中,应遵守的自尊与敬人的行为规范。
P233、奉献是职场礼仪的最高境界。
P254、敬业奉献是职业礼仪外显行为方式的重要方面,是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P25二、简答题1、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232、职业礼仪的道德意义有哪些?P273、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有哪些?P26-274、如何做一个讲文明、有礼仪的人?P29-31 第三课一、填空题1、道德以善恶为判断标准,以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等来维系。
道德的内容因时代的不同会有所变化。
P1、352、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P353、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在为人民服务中,包含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4、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歏俭持家、邻里团结P395、个人品德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基础。
P40二、辨析题1、尊老爱幼是家庭民主、夫妻和睦的前提,也是社会进步、道德进步的体现。
(×)P402、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保护环境。
(×)P373、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实现最终都要归结到公民的基本道德。
(×)P40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P412、良好道德对人生发展有何作用?P41-423、高尚道德对社会有何推动作用?P38-39第四课一、名词解释职业道德P43二、填空题1、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行业性、广泛性、实用性、时代性等特点。
《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点整理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1.正确认识自己的主要方法A.比较法B.自评法C.他评法D.心理测验法2.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通常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
3.人格魅力: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
4.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仪容仪表整洁端庄,言谈举止真挚大方,服装饰物搭配得体,表情自然舒展。
5.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A.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是一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
B.具有完善人格、调节道德修养行为的意义。
C.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整个国有和全民族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会的发展。
6.个人礼仪重在养成A.要加强自律,学会自我约束。
B.要懂得自尊自爱。
C.要注意言行适度得体。
7.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平等互尊、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利互助8.交往礼仪的内容:A.以见面礼仪、交谈礼仪、电话礼仪为主要内容的日常交往礼仪。
B.以做客礼仪、进餐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习俗礼仪为主要内容的不同场合礼仪。
C.涉外礼仪9.交往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和友好。
10.中职生要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民:A.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B.平等相待,尊重他人C.顾全大局,求得和谐D.增强意志力,提高自控力。
第二课: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1.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仪容端庄、语言文明2.职业礼仪的内容:A.求职面试礼仪B.社会服务礼仪C.职业场所礼仪D.商务活动礼仪3.敬业与实干是职场最大的礼仪。
4.敬业是职业礼仪基本要求的首要内容。
奉献是职业礼仪的最高境界。
5.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A.有助于个人求职成功。
B.是职业人员自我推销的工具,是职业人员进入社会从事活动的“通行证”。
C.是塑造和维护良好组织形象的需要。
6.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A.做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者B.做文明礼仪知识的传播者C.做文明礼仪活动的实践者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1.道德: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以善恶为判断标准的社会准则。
《职业道道与法律》练习册答案第一课塑造良好形象一.填空1.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内在品质、风度魅力2.自然美、修饰美、内在美3.整洁、卫生、美观。
4.动作、表情、信息、思想感情、直观性5.目光、笑容。
6.行为规范、待人处世7.倾听、说话、提问8.互联网、言行二.选择(第1-7题为单选,8-9题为多选)1、D2、A3、C4、D5、A6、D7、B 8、ABCD 9、ABCD三.辨析题1、不全面。
个人礼仪不仅是对个体仪容仪表的规定,还包括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体规定。
2、不正确。
交往礼仪核心是示人以尊重,待人以友好。
3、不正确。
在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不同性质的交往中,交谈的礼仪要求是不同的。
四.案例题1、(1)、个人礼仪要求我们做有道德的人、彬彬有礼的人,体态端正、服饰整洁、表情庄敬、言辞得体的人。
整洁、得体、美观、高雅的仪容仪表,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而且会为我们赢得尊重、好感和成功;合乎礼仪的形体姿态、风度翩翩的举手投足,展示的是我们内在的尊严、美德和魅力。
交往礼仪要求我们善于与他人交谈、打造良好的电话形象、编织美丽的网络形象、学会做客待客之道。
(2)、他不注意个人礼仪和交往礼仪。
他仪容仪表不美观高雅,让人反感;形体姿态动作、坐姿不文明;与人交谈不注意分寸,说话粗俗、爱吹牛插嘴;上班时间QQ聊天,不务正业等。
(3)、要讲究个人礼仪、交往礼仪,做到服饰整洁、姿态端庄、稳重大方、语言文明、态度谦虚友善等,在讲究仪容仪表的同时,还要加强内在品德的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2、案例一二三四五电话接待中存在的问题小戴接听电话不给回应,惹恼客户。
事情没说完就推说管不了,让对方失望。
蔡先生一时口误遭冷遇。
李斌妈妈刨根问底吓跑了女同学。
小叶缺乏耐心和热情,使对方不满意。
正确的做法小戴应热情接待,给予明确答复或帮助。
耐心听取,告知相关部门电话或帮助解决,接电话时避免回答“这不归我管”。
不因别人打错电话而拒绝服务。
把电话交给李斌接听,尊重、信任儿子的同学。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项目教学设计(XXXX~ XXXX学年第X学期)课程名称:职业道与法律所属系部:机电工程系制定人:李蓉、李桃制定时间: 2012.07四川水电高级技工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及代码:职业道德与法律适用专业:各专业中专一年级学生1、前言1.1课程性质《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1.2设计思路遵循中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方式、良好的法律行为方式、良好的心态与行为调节能力为己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心理素质且可持续发展终身受益为课程归宿。
2、课程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课程内容与要求4、教学活动参考设计5、实施建议5.1 教材编写1. 基础性、发展性、趣味性融为一体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学生通过学习教材获得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其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为此,教材应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材编写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尽量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 编写科学、灵活,教材编写要注重图文并茂,多结合案例进行编写。
参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相关教材,结合本校学生实际,编写教材。
5.2教学方法综合采用学生主体参与的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尽量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注重运用“在做中学”的实践方法。
《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点整理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1.正确认识自己的主要方法A.比较法B.自评法C.他评法D.心理测验法2.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通常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
3.人格魅力: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
4.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仪容仪表整洁端庄,言谈举止真挚大方,服装饰物搭配得体,表情自然舒展。
5.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A.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是一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
B.具有完善人格、调节道德修养行为的意义。
C.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整个国有和全民族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会的发展。
6.个人礼仪重在养成A.要加强自律,学会自我约束。
B.要懂得自尊自爱。
C.要注意言行适度得体。
7.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平等互尊、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利互助8.交往礼仪的内容:A.以见面礼仪、交谈礼仪、电话礼仪为主要内容的日常交往礼仪。
B.以做客礼仪、进餐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习俗礼仪为主要内容的不同场合礼仪。
C.涉外礼仪9.交往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和友好。
10.中职生要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民:A.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B.平等相待,尊重他人C.顾全大局,求得和谐D.增强意志力,提高自控力。
第二课: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1.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仪容端庄、语言文明2.职业礼仪的内容:A.求职面试礼仪B.社会服务礼仪C.职业场所礼仪D.商务活动礼仪3.敬业与实干是职场最大的礼仪。
4.敬业是职业礼仪基本要求的首要内容。
奉献是职业礼仪的最高境界。
5.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A.有助于个人求职成功。
B.是职业人员自我推销的工具,是职业人员进入社会从事活动的“通行证”。
C.是塑造和维护良好组织形象的需要。
6.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A.做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者B.做文明礼仪知识的传播者C.做文明礼仪活动的实践者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1.道德: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以善恶为判断标准的社会准则。
卫校教案 NO:※-重点Δ—难点讲稿一、职业道德的定义和特点1、职业道德的定义文花枝:“我是导游,先救游客!”文花枝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游客,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她以不惜生命、先人后己的行动,兑现了诚实守信、服务游客的诺言。
范跑跑:2008年5.12地震发生的时候丢下了学生一个人跑出了教室,5月22日并在天涯上发帖《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文中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掀起轩然大波,被网友讥讽为“范跑跑”,并引发了一场关于“师德"的讨论。
其后,中国教育部公布修改后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保护学生安全”首次被明确列入。
通过引用导游文花枝的英勇事迹和范跑跑的反面事例,提出职业道德的定义: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2、职业道德的特点:行业性、时代性、历史继承性、稳定性和规范性。
二、爱岗敬业1、通过举例,使学生对“爱岗敬业"产生感性认识。
案例:抗震救灾中坚守岗位的蒋敏思考:他们身上体现了怎样的职业道德?2、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第一、乐业通过对“小陈”案例中三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
其中问题三:“如果将来对工作产生厌倦,你会怎么办?”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工作是快乐的,有些人之所以厌倦自己的工作,是因为他没有找到职业的乐趣。
其实,学习也是这样,要有“乐学"精神。
第二、勤业对“小胡”案例进行分析。
其中问题三:在学习和班级工作中,你能做到像小胡那样吗?请举例说明.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明白,不论做什么事情,认真、勤奋是成功的金科玉律,从现在开始,逐步改掉敷衍、马虎、懒惰的坏习惯。
第三、精业对“许振超”案例进行分析。
其中问题三:你打算如何将“精”的要求落实到学习、工作当中?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明白要做到精业,必须不断学习;要终身学习,不断创新.3、乐业、勤业、精业三者的关系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精业:高超的岗位能力是爱岗敬业的升华;勤业:优秀的工作态度是爱岗敬业的体现;乐业:良好的职业情感是爱岗敬业的前提。
第四课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教学目标: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增强遵守职业道德的情感。
懂得爱岗敬业的意义,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理念,培养诚信、守信、公道的品质,增强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的意识,理解职业活动中各种腐败现象的严重危害性,增强廉洁意识,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
教学重点:职业道德的作用,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教学难点:职业道德特点,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教学方法:举例法、层层分析法、讨论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设计【导入】案例:医生被称为“白衣天使”,治病救人是他们主要的工作内容,这个职业也让很多人向往。
古代的老中医在弟子满师时总要赠送两件礼物,一把雨伞和一盏油灯,意思是训诫弟子为患者治病要不分昼夜、风雨无阻、一心赴救。
但近年来,有的患者看病时,带着录音笔、摄像机,将医生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以便随时“对簿公堂”。
这说明,有的患者把医生当成了潜在的起诉对象。
而医生不是“杀手”更不是“强盗”,恰恰相反,医生的主要职责是治病救人。
医生的职责包括:救死扶伤,爱护病人,为病人着想,为患者治病要不分昼夜,一心赴救。
所有的医生都应该遵守这些职责。
【教学过程】一、恪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1.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行业性、广泛性、实用性、时代性的特点。
职业道德具有行业性。
漫画展示对比:服务行业要对顾客做到有问必答,在顾客有需要的时候提供优质的服务,但当涉及到国家安全机密的要严格保密。
讨论:对于职业道德,人们存在不同的看法观点一:职业道德是大道理,我是小人物,因此职业道德对我没用。
观点二:职业道德是一纸空文,社会上很多违背职业道德的人生意很火,所以谁遵守谁吃亏。
观点三:违背职业道德而获得的利益只是短暂的,遵守职业道德而获得的利益才是长期的、永久的。
问题:对于职业道德的看法还有哪些?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学生讨论,老师总结:职业道德是职业人的责任和义务,是职业成功的保证。
《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点整理第一课: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1.正确认识自己的主要方法A.比较法B.自评法C.他评法D.心理测验法2.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通常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
3.人格魅力: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
4.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仪容仪表整洁端庄,言谈举止真挚大方,服装饰物搭配得体,表情自然舒展。
5.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A.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是一个人的公共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
B.具有完善人格、调节道德修养行为的意义。
C.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整个国有和全民族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会的发展。
6.个人礼仪重在养成A.要加强自律,学会自我约束。
B.要懂得自尊自爱。
C.要注意言行适度得体。
7.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平等互尊、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利互助8.交往礼仪的内容:A.以见面礼仪、交谈礼仪、电话礼仪为主要内容的日常交往礼仪。
B.以做客礼仪、进餐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习俗礼仪为主要内容的不同场合礼仪。
C.涉外礼仪9.交往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和友好。
10.中职生要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民:A.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B.平等相待,尊重他人C.顾全大局,求得和谐D.增强意志力,提高自控力。
第二课: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1.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仪容端庄、语言文明2.职业礼仪的内容:A.求职面试礼仪B.社会服务礼仪C.职业场所礼仪D.商务活动礼仪3.敬业与实干是职场最大的礼仪。
4.敬业是职业礼仪基本要求的首要内容。
奉献是职业礼仪的最高境界。
5.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A.有助于个人求职成功。
B.是职业人员自我推销的工具,是职业人员进入社会从事活动的“通行证”。
C.是塑造和维护良好组织形象的需要。
6.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A.做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者B.做文明礼仪知识的传播者C.做文明礼仪活动的实践者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1.道德: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以善恶为判断标准的社会准则。
32—— 12 职业道德与法律四、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新授 1知识目标:理解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 能力目标:在服务和奉献中丰富职业经历,实现人生价值情感目标:增强热情服务、无私奉献和廉洁从职的意识懂得服务和奉献的意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板书设计】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第四课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四、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复习〗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和意义?〖导入新课〗学习指导 P 39 青年文明号服务卡助万家结合我们所学的专业谈谈,在工作中的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
〖讲授新课〗四、服务群众、奉献社会㈠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事例:P 53 高原上的邮差——王顺友服务群众,就是要求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
在职业活动中提倡服务群众,并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道德标准。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每个公民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能力如何,都能够在本职岗位上,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先公后私、尽职尽责、诚实劳动,也是为人民服务;为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做好工作,守法经营,也是为人民服务。
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涉及“为什么人”问题的根本要求。
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必须认真思考并解决好这一问题,牢固树立“服务”“奉献”意识,并落实到职业生涯的实践中。
㈡在服务和奉献中提升道德境界事例:十米车厢的“微笑天使”——邓红英服务和奉献过程,既是职业历练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经验阅历会不断丰富,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会得到反复强化,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会得到不断磨练,道德品格和道德境界会得到提升。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