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和大人一起读:阳光》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4.94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全单元备课过多强调记忆课文内容,而是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课文中的信息,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交流。
可以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课文的主题和精髓。
4、在情境创设方面,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课文中的情境和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情境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5、在课后作业方面,可以设置一些练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写一些读后感,以便更好地记录和总结自己的阅读体验。
改写:第二单元的课程内容由《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和《四个太阳》这四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组成,贯穿了“好孩子爱祖国、爱学校、爱他人”美好心愿的主题。
这些课文都是实施美育的好教材,能够培养孩子美的语言、美的行为和美德情操。
《吃水不忘挖井人》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应该热爱和珍惜;《我多想去看看》以一个山村孩子的口吻,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感情;《一个接一个》以儿童诗的形式,写出了孩子们喜爱的学校生活是多么美好;《四个太阳》则充满了想象力,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善良的心灵和爱他人的美好心愿。
因此,在教学这一单元时,需要特别注意情境的创设,通过朗读感悟情感,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目标包括认识58个生字、6个偏旁和1个多音字,会写27个字和3个新笔画,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能读好带有感叹句的句子,积累词语,鼓励学生能将学到的词语运用于表达中,读懂课文,能提取明显信息,乐于和小伙伴交流阅读感受,感受儿童的美好愿望,了解革命传统故事。
其中,教学重点是认识生字和偏旁,正确朗读课文,鼓励学生积累词语和短语,读懂课文,找出明显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在于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让孩子从小培养“爱祖国、爱学校、爱他人”的好品质,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愿望并与同学交流。
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和大人一起读目标:1、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核心目标)2、指导家长和孩子构建双向互动的阅读方式。
3、指导家长和孩子亲子阅读的策略。
重难点: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策略:多种方式朗读、分享阅读内容、创编、动手画一画、表演、拓展定位:主持人、带领大家一起玩。
一、学情摸底今天很高兴,有那么多家长一起来和孩子们上这节课,那我采访一下小朋友,坐在你身边的是你的谁呢?如妈妈:妈妈今天真漂亮,看来很重视今天的课哦。
哪些是妈妈,举个手。
欢迎你们。
如爸爸:“您今天是从哪里过来的呀?”单位“哎呀,你看,单位请假过来参加,看来您真是一个关心孩子的家长。
”哪些是爸爸?举个手。
“哟,看来爸爸们平时真的很忙。
”如外公:外公今年多大岁数啦?哎哟,这个岁数还到学校来和大家一起学习,真了不起。
今天有很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到了现场,我觉得应该把掌声送给他们。
师:那今天孩子们都和大人一起来上这堂课,咱们这堂课的名字就叫做——和大人一起读。
师:有没有和大人一起读过书啊?那平时你们在家是怎么和大人一起读的呢?(问问小朋友,生说。
(摸学情)妈妈怎么陪着你读啊?师:哦,是这样的。
师:看来孩子和大人在家有多种阅读方法,今天咱们就和大人一起来读,看看咱们可以怎么去读?首先我们要来读一首儿歌,他的名字叫?来,从这幅图上你都看到了谁和谁好?二、看图: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谁和谁好呢?(生说)同意吗?继续。
总结师:嗯,咱们从图上看到了4对好朋友,看来看图能帮助我们阅读,那儿歌究竟是怎么说的呢?三、初读课文,感受朗读的乐趣。
(环节一)和大人一起读读吧,看看阅读小提示:PPT亲子朗读小提示:1、读通句子。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3、展示读课文。
师:请大人把阅读小提示说给你的宝贝听一听。
看明白了,可以开始了。
师:哪个小朋友和大人来展示读一读?你们准备用哪种方式读呢?(生说)师:哦,你们是用这种方法来读,我们来听一听。
《阳光》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1.老师从同学们的亲子阅读登记册中了解到大家最近越来越喜欢亲子阅读了,阅读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了。
老师想知道平时在家你们都是怎么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呢?和大人一起读,除了亲子阅读,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之外,这里的“大人”还能是谁?还有老师,这节课就让祁老师和大家一起来阅读儿童作家金波的一篇文章——《阳光》。
2.在走进文章之前,祁老师想和大家聊一聊、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阳光?你心中的阳光是什么样子的?3.看来,每个人心中的阳光都不一样。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关于阳光的图片。
4.这些图片漂亮吗?同学们喜欢吗?这美丽的阳光到底有什么用呢?打开书本,走进文章。
二、初读短文,扫清障碍1. 同学们,读书时遇见不认识的字,我们该怎么办?(借助拼音)那现在就请你们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准确。
2.文章大家读完了,本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呢,快速地数一数,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让我们来开火车分自然段来读课文,小火车,开起来,哪一列愿意成为小火车?(师生共同正音)三、逐段学习,多样朗读1.齐读第1自然段(1)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2)这段话中把阳光比作了什么?(3)金子的“金”是前鼻音,“子”是轻声音节。
金子,我们一起来读三遍。
(4)作者把阳光比作金子,你觉得这是为什么?(5)像金子一样贵重的阳光洒遍了哪里?在课文中圈一圈。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小铅笔。
(6)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2.谁想来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听清楚祁老师的要求,边听边想一想:因为有了阳光的照耀,禾苗、小树和小河分别有了什么变化?用铅笔划一划。
(1)因为有了阳光,田里的禾苗变得怎么样了?(更绿了)因为有了阳光,山上的小树变得怎么样了?(更高了)因为有了阳光,小河变得怎么样了?(就像长长的锦缎了)嗯,你们一下子就找出了这段话的关键词。
在阅读时有时一段话很长,我们想要准确快速地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就需要抓关键词。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和大人一起读》教学策略《和大人一起读》是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一年级《语文园地》里新增的一个栏目,看到标题,肯定有不少人会产生困惑:这个“大人”指的是谁?是孩子的老师、父母,还是孩子身边的其他成年人?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读,而要“和大人一起读”?“和大人一起读”,到底该如何“一起读”?…………种种问题,会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面对新事物,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反应。
作为一名有幸先“读”为快的教师,我把自己对这个栏目的解读及操作建议,和大家交流、分享,也期待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
一、《和大人一起读》是什么(一)《和大人一起读》是阅读材料每个语文园地,都有一个《和大人一起读》。
这些阅读材料,充满童真童趣,具有儿童文学的审美价值,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好“食材”。
(二)《和大人一起读》是一种阅读环境孩子依傍着大人,和大人一起,拿着同一本书,目对同一篇文章,嘴念同一行文字,那种“和你在一起”的感觉,让孩子和大人拥有了共同的阅读记忆。
这种记忆,将阅读和愉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充盈着幸福感。
对于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自愿地反复地去做。
这样,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走向“我想读,我要读”的主动阅读境界。
(三)《和大人一起读》是一种阅读方法和大人一起读的过程中,大人会把一些阅读的方法示范或渗透给孩子。
例如,当遇到长句子,孩子不能连读或者读错了,大人就可以做示范,帮助孩子修正;阅读中,孩子提出问题,大人可以帮助解释,或告知一些相关的信息,帮助他们创建更为广阔的背景知识;通过阅读,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励孩子持续阅读。
(四)《和大人一起读》是一种阅读兴趣孩子在听大人读,或读给大人听的过程中,在无声的文字和有声的语音作用下,对文字产生亲近感,对阅读产生兴趣。
“我想读”“我会读”“我能读”的阅读信念也会慢慢树立起来。
…………因而,《和大人一起读》是阅读材料,是阅读环境,是阅读方法,是阅读兴趣……是大人和孩子结伴走向阅读世界的总和,是让阅读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的美妙路径。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教案设计-《语文园地二和大人一起读》一、教案设计目的本教案旨在通过《语文园地二和大人一起读》这一教材,引导学生与家长一起阅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的重要性,增进亲子关系。
2.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词语和句子,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细致观察力。
2.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提高词汇积累量。
3.促进学生与家长的互动,增进亲子情感。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 课文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文园地二和大人一起读》中的课文内容,围绕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展开。
2. 教学方法1.导入通过提出问题或引发话题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2.阅读学生与家长共同阅读课文,学生注意理解课文内容,家长指导学生遇到生字词时进行解释。
3.讨论引导学生与家长一起讨论课文的主题,思考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4.举例通过举例子或事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加深对文字的理解。
3.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谈论与家长共同阅读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阅读(15分钟)学生与家长共同阅读课文,注意课文的意思和情感表达方式。
3.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与家长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考作者的用意。
4.举例(10分钟)老师举例说明一些课文中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总结(5分钟)综合本节课内容,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施,发现学生在与家长共同阅读时更加专注和投入,课文内容也更容易理解。
但同时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课文理解上存在困难,需要更多针对性的指导和讲解。
下节课将进一步完善授课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以上就是本次教案的设计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园地二和大人一起读》这一教材,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和大人一起读——《阳光》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和大人一起读,将短文读通、读顺、读熟。
2、通过情境导读,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3、通过拓展阅读,感受读书的美好与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和大人一起读的乐趣,读出儿童诗的韵律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演示课件、iPad。
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激趣导入。
1、播放和大人一起读《阳光》视频。
开篇录像:场景一:奶奶和孩子在床上,手指着字,同步读。
场景二:爸爸和孩子在书桌前,示范读,小孩听。
场景三:孩子读,家长听,读错,家长帮忙改正。
场景四:全家一起读,你一句,我一句。
场景五:和哥哥姐姐带动作读一读场景六:上学路上,你一句,我一句读(背)。
……2、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指导家长如何和大人一起读后,大人将教师展示的阅读方法加以实践,并通过视频反馈,让我们真实的看到与大人一起读的场景。
例如孩子读错,大人示范;学生提问题,大人帮助创建广阔的知识背景。
通过阅读,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励孩子持续阅读。
将视频在课堂上播放,也激发了学生和大人一起读的兴趣。
】二、交流收获,汇报读文。
1、小组内交流反馈和大人一起读的情况。
(我是和……一起读的,怎么读的,大人如何指导学生读文。
)2、汇报展示。
(3组)【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在家和大人一起读的情况,让孩子从阅读时间、阅读地点、阅读环境、阅读方法、阅读效果等方面进行交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好的阅读方法在班级进行推广。
】三、悦读课文,感受美感。
1、配乐引读第1自然段,感受美感。
(配乐看图,教师描述)(1)齐读(2)一名同学读(3)分组读。
2、趣读第2自然段,感受朗读的乐趣。
(1)禾苗在阳光的照耀下,也有了变化。
(1名学生读)趣读:唤醒禾苗。
你们看,这是一片禾苗,他们睡着了,你能唤醒他们吗。
(学生读,课件图片渐绿。
)(2)暖暖的阳光又照到小树的身上,读到这里的时候,和你一起读的大人是怎么给你讲解的?加上动作读一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和大人一起读《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4.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字和朗读课文。
让学生自读、自悟,感受阅读的乐趣,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举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1. 播放学生读书小视频,相继采访学生读书情况。
2.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拍手说个谜语好吗?“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手)3.板书“小手”。
请大家伸出自己的小手,看看是什么样的?(白白的,又白又胖的,红润润的,小小的等)再从学生中找出一双胖乎乎的小手,老师想把你这双胖乎乎的小手画下来,可以吗?(让学生把手摁在黑板上,老师画手。
)4.是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胖乎乎的小手》,请大家齐读课题。
在课题中有一个生字,谁能读好?学习“胖”字:半个月亮就是胖。
胖的反义词是瘦。
5.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让我们来读读课文,从课文中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朗读课文。
朗读之前,老师这有读书的要求:①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圈出的生字多读几遍。
②把句子读通顺,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你们看,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跑出来了,你们会读吗?出示生字,请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读。
3.请你们看看,有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后鼻音的字)齐读。
4.生字宝宝脱掉了拼音帽子,你们还记得它们吗?去掉音节认读、开火车读。
抽读生字卡片。
5.这些字你以前认识吗?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可以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看谁记得又多又快。
6.这会儿,调皮的生字宝宝又跳进词语中去了,你们来读读吧。
和大人一起读阳光教案阳光教案是一份重要的教学参考资料,它为教师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具体的课堂实施方案,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与大人一起阅读阳光教案不仅能够加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还能够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
在家庭中,大人们可以利用阳光教案的知识来指导孩子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技能,以及提供全面的教育支持。
与大人一起读阳光教案能够帮助家庭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家庭是一个孩子最重要的学习环境。
通过与大人一起读阳光教案,家长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教育的重要性,还能够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目标,为孩子提供全面的学习支持。
同时,通过讨论教案中的话题和问题,可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
阳光教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大人们能够更好地指导孩子的学习。
这些教案不仅包括了知识点的讲解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还提供了一系列的练习和实例,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与大人一起读阳光教案,不仅能够帮助大人们更好地掌握教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还能够帮助大人们更好地指导孩子的学习,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
通过与大人一起读阳光教案,还可以加深家庭教育的互动和融合。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更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健康心态的关键。
阳光教案中的教育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学习能力、创新思维、情感态度等方面。
通过与大人一起读阳光教案,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教育内容,从而提供全面的教育支持,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与大人一起读阳光教案也是一种亲子活动,可以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大人们往往忽视了与孩子共同学习的机会,阳光教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媒介。
通过与大人一起阅读阳光教案,孩子们既能够感受到大人们的关心和支持,又能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指导,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和大人一起读:阳光》《<和大人一起读:阳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和大人一起读:阳光》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
课文内容简单,充满童趣,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非常适合一年级的学生阅读,并且在与大人一起读的过程中,能够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认识“阳、像”等12个生字,会写“山、出”等4个生字。
3. 能仿照课文句式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感受阳光的美好。
2. 借助图片、动作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感受阳光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在和大人一起阅读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增进亲子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识字、写字。
一年级的学生处于识字的重要阶段,认识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是教学的重要任务。
例如,在学习“阳”字时,要让学生掌握它的读音、字形结构,通过与生活中的“太阳”联系起来,加深对这个字的记忆。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一年级的学生朗读能力还在培养之中,通过朗读体会课文的韵律美和阳光的美好。
比如在朗读“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这句时,要引导学生读出阳光的灿烂和洒满大地的感觉。
(二)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理解阳光如何使万物变得生机勃勃有一定难度。
例如,课文中提到“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
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要让学生理解阳光对禾苗、小树生长的促进作用以及阳光使小河变得美丽的原因。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和大人一起读:阳光》优质课和大人一起读《阳光》教案教学目标:1.能流利地朗读整篇文章,并能理解文章含义。
2.掌握提笔读书画问号的阅读方法。
3.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拓展材料能学会写话,并能更深层地理解阳光的珍贵。
教学重点:能流利地朗读整篇文章,并能理解文章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写话,提升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奋点,有效入课。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阳光明媚的晴天,还是喜欢阴雨刮风的天气?生:晴天。
师:为什么?生(预设):晴天暖洋洋的,太阳很大,天空很蓝,可以在外面玩游戏XXX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读《阳光》这篇文章,看看有了阳光,世界变成什么样!二、围绕关键点,丰富体验点,探求新知。
1.师:老师为大家范读文章,在老师读的过程中,在你不懂不明白的地方,画一个问号,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解决。
2.师:这一遍,我们来看图读,边读边感受。
3.师:大家哪里有不明白的地方?哪里画上了小问号?生(预设):(1)什么叫锦缎?(2)为什么阳光比金子更宝贵?师:老师先来解答第一个问题。
大家看这幅图,这是阳光下的河面,闪着亮光。
而下面这幅图,是做衣服用的锦缎,丝绸,在阳光照耀下,也长短常亮丽。
所以文章说,河面像锦缎,你可以了解了吗?师: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说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我们要从原文中去寻找,看看文章有没有告诉我们答案?首要看阳光带给我们的糊口什么样的改变,你找到,在第几自然段?生:第二自然段。
师: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阳光带给我们身边的禾苗、小树、小河这么多的美的变化!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其他例子吗?阳光带给你生活中的其他的好处?比如:_____,因为有了阳光,更_____了。
正是因为阳光,我们的生活才变得这么美,所以我们说: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师:这么美的段落,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
老师读红色的部分,大家读绿色的部分。
互换:老师读绿色的部分,大家读红色的部分。
Advances in Education教育进展, 2019, 9(3), 246-250Published Online May 2019 in Hans. /journal/aehttps:///10.12677/ae.2019.93042Teaching Guidance of “Reading Togetherwith Adults” in the First Grade ChineseTextbook of the Ministry EditedPrimary SchoolZaimin Xuan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Xuzhou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Xuzhou JiangsuReceived: Apr. 22nd, 2019; accepted: May 1st, 2019; published: May 8th, 2019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importance of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emphasized in the Chi-nese textbooks compiled by the Ministry for Chinese teaching.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setting up the column “Reading with adults” in the first grade Chinese textbooks, it explores the reading co-operation between home and school, the choice of reading materials, and the reading methods. In view of the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ese teaching, such as students not reading, reading less and so 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insufficiency of parents’ accom-panying reading, renew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school teachers, and pave the way for the cultiva-tion of first-year students’ reading habits and the formation of language learning ability.KeywordsDepartmental Edition,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nstructional Guidance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教学指导宣在敏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徐州收稿日期:2019年4月22日;录用日期:2019年5月1日;发布日期:2019年5月8日宣在敏摘 要本文主要以部编本语文教材强调的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为阐述对象,结合一年级语文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设置目的为依据,从家校阅读合作、阅读读物选择、阅读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究。
《和大人一起读:阳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教学重点练习朗读。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种太阳》歌曲磁带。
教学时数:一课时一、导入1.想象:教师播放音乐(带有鸟鸣水声的舒缓乐曲)。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教师抒情描述:清晨,一轮金色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阳光立刻洒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啊!阳光,你早!听,鸟儿唱起了欢快的歌!看,禾苗、小树、小河在向阳光招手!我拉开窗帘,哎呀,阳光一下子跳进了我的家!我想和阳光握手,阳光用它那温热的大手抚摸我的小手心!同学们,请睁开你明亮的小眼睛,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板书课题)2.感受: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外面去寻找阳光、感觉阳光的温暖好吗?(带领学生到室外,指导学生寻找,哪里有阳光?阳光下都有什么?你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回到课内交流,揭示课题。
)二、初步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
2.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识它。
三、深入感知1.引读第一自然段。
问:你读懂了什么?“金子”该怎样读?2.太阳出来了,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说)在阳光的照射下万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呢?3.从“更绿了、更高了、长长的”这几个词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几个词该怎样读?4.你见过锦缎吗?(出示课件和锦缎,让学生说说感觉。
)5.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闭眼想象阳光跳进家里,照在你身上的感觉。
6.阳光这么可爱,请你捉点阳光保存下来。
(给学生自由活动和发言的机会,让他们体会为什么捉不住阳光,为什么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7.熟读多种方式练读课文,边读边相互指出优缺点。
(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对读、当小老师读……)8.加上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带动作表演。
(配乐)四、小结1.阳光给了我们生命,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比金子更宝贵,我们要珍惜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健康幸福地成长!2.播放《种太阳》儿歌视频五、课后实践绘画:用自己的彩笔描绘阳光。
---------------------------------------------------------------最新资料推荐------------------------------------------------------(部编)人教语文2019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和大人一起读:《阳光》《阳光》教学设计内黄县实验小学乔艳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和大人一起朗读《阳光》这个小故事,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 理解阳光的无私和珍贵。
3. 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阳光的无私和珍贵,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比一比,看哪位同学最先猜出谜底.(出示谜语,教师把谜语读一遍)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
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
(提示:谜底--太阳) 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猜中了老师出的谜语,对了,谜底就是我们谁都离不开的太阳。
那太阳到底有什么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儿童作家金波的一篇文章—-《阳光》,学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1/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朗读感悟,理解短文 (一)扫清障碍,初读短文。
1。
教师范读,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停顿.2。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根据汉语拼音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
扫读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
指名按自然段读短文,师生正音.(二)逐段学习,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中把阳光比作了什么? (1)作者把阳光比作金子,这说明阳光怎么样?指导重读金子。
(学生练读,教师指导。
) (2)像金子一样贵重的阳光洒遍了哪里?(田野、高山、小河) 2.自由读第 2 自然段,想一想:因为有了阳光的照耀,禾苗、小树和小河有了什么变化? (1)你觉得该重读哪些字词?(更、长长的) (2)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阳光》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说明《阳光》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和美丽。
语言简洁流畅,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无限热爱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通过初读、细读、品读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抒发的情感融为一体,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1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阳光的美好和宝贵,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感受阳光的美好和宝贵,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如:“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五、教学方法: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点拨式教学。
六、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课时:1课时。
九、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明亮温暖照大地,冬天短来夏天长。
来到屋里赶不走,时间一到自己跑。
”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阳光。
2阳光给大地带来了生机,给生命带来了活力,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篇优美的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阳光。
(板书)。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听教师范读。
要求:标注课文的段落。
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2生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写在学习单上。
同桌互相学习。
(解决不了的当堂解决。
)3开火车读字和词。
有些字宝宝排着队站在阳光照射的每一个角落。
让我们认识它们一下吧!开火车读。
4自读课文。
要求:字音读准,课文读通。
现在请小朋友借助拼音宝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同桌互读。
)(三)再读课文,深入感知。
1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小朋友听听他哪个词句读得最好(指名说,你也来试试)(1)问:你读懂了什么为什么说阳光像金子金子是怎样的(金黄色,闪亮的,很宝贵)(阳光也是金黄色的,也是闪闪发亮的,也非常宝贵,所以说阳光像金子。
《阳光》教学设计一年级组庞佳路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阳、光、像、更、野”等12个字,会写“也、出”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通过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2初步了解通过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把握阅读节奏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阳光的美好与珍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2个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通过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把握阅读节奏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5分钟)展示几张阳光明媚的大自然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用自己的话描述。
(预设:在阳光下……)最后教师点拨,寻找共同点——阳光。
正是因为有了阳光,才有了这生机勃勃、多姿多彩的世界。
阳光存在在我们身边,我们却很少能留心观察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这位既熟悉又陌生的好朋友吧!(板书:阳光)看到题目,你想了解关于“阳光”的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回答。
带着疑问走进课文。
(二)自由读课文(5分钟)1学生初步结合拼音读课文,要求:(1)看准拼音,用手指读,不需要快,但要读准。
(2)大声地朗读。
(3)标出自然段。
(4)可以画出不熟悉的字。
2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3指名读课文,学生和教师评价。
导入“生字是阅读的一大障碍”,进而学习生字。
(三)学习生字(10分钟)1教师将学生汇报的生字和未提到的其他生字都一一呈现,(1)从课题入手,学习“阳光”。
当我们要深入了解一个生字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了解它学生随机回答,教师板书。
(读音、结构、偏旁、意思、组词……)按照这些方面,以“阳、光”为例识字。
阳读音yáng;左右结构;偏旁(双耳刀);组词:太阳、阳光、朝阳光读音guāng;独体字;组词:光明、发光、光亮(2)多种形式识记生字当你面对一个生字的时候,你会用哪种方法识记(学生:查字典、问父母、问同学……)教师总结:1熟字加偏旁。
(以“像”为例)2熟字换偏旁。
《和大人一起读:阳光》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老师想了解一下,在家里都是谁陪你一起读书呀?那今天老师来陪你们一起读书。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比一比,看哪位同学最先猜出谜底。
(幻灯片出示谜语,教师把谜语读一遍)“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
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
”(提示:谜底——太阳)
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猜中了老师出的谜语,对了,谜底就是我们谁都离不开的太阳。
那太阳到底有什么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儿童作家金波的一篇文章——《阳光》,学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
设计意图:谜语的语言生动、明快,富有韵律感,不仅能提高学生熟识事物特点的兴趣,整个过程也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快乐。
上课伊始,通过猜谜语这种有趣的活动,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朗读感悟,理解短文
(一)扫清障碍,初读短文。
1.教师范读,请生做小小评价员,评价老师读的,提示从两个方面评价:
1.字音是否准确。
2.听语调、语速和停顿。
2.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读一读把!自读要求:(1).根据汉语拼音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也可以向同桌请教一下。
(2).标出自然段序号。
4.指名按自然段读短文,师生正音。
看来对于聪明的你们来说,读通顺毒瘤里已经不是问题了,接下来我们就尝试着把他读出感情。
(二)逐段学习,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中把阳光比作了什么?
(1)作者把阳光比作金子,这说明阳光怎么样?指导重读“金子”。
(学生练读,教师指导。
)
(2)像金子一样贵重的阳光洒遍了哪里?(田野、高山、小河)
2.自由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因为有了阳光的照耀,禾苗、小树和小河有了什么变化?
(1)你觉得该重读哪些字词?(更、长长的)
(2)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3)读了这一段,你觉得阳光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有阳光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才能开花、结果;动物、人类都需要阳光;阳光会使水蒸发,形成雨,滋润大地,孕育生命;适量的日光浴,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3.齐读第3自然段,说说阳光还到了哪里。
(1)(出示图片)学生结合图画想象一下,清晨拉开窗帘见到阳光时你的心情如何?
(2)指导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朗读这段。
4.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1)交流:这两个自然段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
(2)指导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重读“大家的”“更宝贵”)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
学生反复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就能深入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师让学生通过读,感受语言文字里的内容,再通过想象把学生带入到文章的情境中。
三、总结全篇,感悟内涵
1.今天呀吗,我们不光了解到了阳光的作用和无私,还学到了朗读的三个小妙招,谁能来总结一下这三个小妙招。
2.阳光如此伟大,无私。
我们要把太阳这种无私的精神告诉每一个人,让我们回家和家人一起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将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拓展延伸,完成亲子阅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