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搬家独立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2、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4、组合学生解答练习七中的习题。
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5、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灵活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1、第2题“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可以使学生在计算时逐步养成“先估算,再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第4题解决问题以后,可以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1)两个倍数为什么不一样?(2)再过一年(即小孩7岁时),老人的年龄是小孩的几倍?小孩8岁时呢?(3)有什么规律吗?3、第5题解决问题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每周存的钱数越多,存的周数就越少”的规律。
4、第7题数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知道比较“谁打字打得快”,是要在相同的时间内,看谁打的字数多。
学生可能用以下的方法解答:看1分谁打字多。
126÷3=42(个),90÷2=45,45〉42(个),所以笑笑打得快:看6分谁打字多。
126×2=252,90×3=270,270〉252(个),所以笑笑打得快。
5、第8题数学中要结合这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时可以:(1)理解题意,说说从弄脏的购货发票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案7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
(二)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单位间的关系。
(三)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按数级读数。
难点:中间和末尾带零的数的读法。
教具和学具教具:数位顺序表及活动数字卡。
学具:算盘。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提问:(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
(板书:个、十、百、千)(2)10个一是多少? 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读出下面各数:3876 6025 7108 4003 42003.从右到左说出3876各数字的数位。
教师板书:再说一说万以内数的读法。
(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2)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3)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零”;(4)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二)学习新课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例如,首都北京市人口有一千二百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像这样比较大的数。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1.用算盘帮助数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1)让学生在算盘上拨上一千。
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10要怎么样?(10个一千是一万。
)板书“万”。
(写在刚才板书的千位左边)(2)让学生再在算盘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
提问:再加一万是多少?教师明确:万位满10,向前一位进1,就是“十万”。
10个一万是十万。
板书“十万”。
(写在万位的左边)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简短(精选6篇)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简短第1篇一、《小数乘法》教学反思:小数乘法的内容有:小数乘整数;小数点搬家;小数乘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以及整数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我以为这一单元学生已有了整数乘法为基础,只要重点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第三步,学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
但在每节新知教学后的练习中,学生的正确率都不容乐观。
出现方法上的错误、计算上的失误错误现象面对学生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使我懂得课堂既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讲清算理,又要突出积的变化规律、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突出因数中小数的位数与积中小数的位数的关系。
二、《小数除法》教学反思在《小数除法》的教学过程中,我有以下收获: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可让学生结合货币单位之间的关系,利用生活经验可以解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学生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将其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并逐步体会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思想。
2、提供生动有趣的现实学习情境。
通过一些现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计算、合作、交流等活动。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除法意识。
有效的数学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这一部分教学中还有好多不足之处:复习整数除法的时间过长,耽误了时间,导致课堂练习时间短,练习题量小。
没能达到精讲多练,今后在这方面要多多注意。
三、《观察物体》反思《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要学习形式化的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简短第2篇一、以上课为中心来安排学习程序:上课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形式,作为一个学生,也需要以上课为中心环节来组织自己的学习程序。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第()节第三单元《小数乘法》审核人:第二课时《小数点搬家》问题导读——评价单班级:四二班姓名指导老师:一、直接写出得数。
0.12×3= 4.8+1.1= 5-1.3 = 3×0.12 =0.15+0.5= 1.32-0.3= 15.2-0.2= 12.5-1.25 =9.5-8.5= 3.15+0.15= 6.25-1.25= 1.35+1.25=二、我会填空。
0.8元=()分 0.4角=()分0.08元=()分 35角=()元0.07千克=()克 600克=()千克0.12米=()厘米 3.25米=()米()厘米0.02元=()分3元5角2分=()元三、排一排。
1.276 12.76 127.6 1276()>()>()>()1、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这四个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四、请用小数分别写出4元、4角、4分。
()()()这三个数的小数点有什么变化?小数点的变化对这些数有什么影响?五、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小数点搬家》问题生成——评价单班级姓名指导老师:各位同学,请根据课前预习内容,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系统思考后认真完成下面的内容,并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然后由学科长组织在全班交流展示,并接受其他组小朋友的疑问或回答。
山羊快餐山羊快餐山羊快餐4.00 0.40 0.04问题一:这三种商品哪种最贵,哪种最便宜?观察这三个小数有什么特点?问题二:小数点向哪边搬家的,快餐价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问题三: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原来的数怎样的变化,你能总结规律吗?《小数点搬家》问题训练——评价单巩固训练:先计算在填空。
3.12×10= 12.4÷10=3.12×100= 12.4÷100=3.12×1000= 12.4÷1000=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倍。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三小数乘法小数点搬家(试一试)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
2. 应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
2. 教学难点:应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
2. 探究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1)让学生观察以下算式:1.2 ×2.5 =3.00.12 × 2.5 = 0.30.012 × 2.5 = 0.03让学生计算并观察每个算式的积的小数点位置。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的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位时,积的小数点也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位。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计算以下算式,并说明积的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3.6 ×4.5 =0.36 × 4.5 =0.036 × 4.5 =(2)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小明家的客厅长4.5米,宽3.6米,求客厅的面积。
4.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并能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后作业(1)计算以下算式,并说明积的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2.8 × 1.6 =0.28 × 1.6 =0.028 × 1.6 =(2)解决实际问题:小华家的客厅长4.8米,宽2.8米,求客厅的面积。
五、板书设计1.2 ×2.5 =3.00.12 × 2.5 = 0.30.012 × 2.5 = 0.03积的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的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位时,积的小数点也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位。
第3单元小数乘法第1课时买文具【教学内容】教材第33页例题(小数乘整数)及第34页“练一练”第1,4题。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景和实际操作,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结果。
3.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维。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难点】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准备口算下面各题。
3.4+0.6= 5.7+8.6= 6.5+4.3=1.9+0.6= 4.4+3.2= 8.9-0.8=7.6-7= 8.5-6.5= 10-9.6=5.7-4.7=二、创设情景,引入新知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相关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主题图)快来看看都是什么文具,你想买点什么呢?学生观察汇报。
2.你们应该怎样付钱呢?3.根据图中的信息和刚才你们要购买的数量,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课时教案[教师专用] 四年级数学下·新课标(北师)题?4.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元。
(板书课题:买文具)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探究小数乘法的意义。
1.学生先独立列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为什么这样列式呢?你是怎么想的?3.还有不同的算法吗?学生汇报。
方法1:0.2+0.2+0.2+0.2=0.8(元)。
(板书:0.2+0.2+0.2+0.2=0.8(元))方法2:0.2×4。
(板书:0.2×4)方法3:0.2元=2角,2×4=8(角),8角=0.8元。
4.你能发现这几种方法间的内在联系吗?生:0.2+0.2+0.2+0.2是用小数加法来解决的,0.2元=2角,2×4=8(角),8角=0.8元是把小数转化成了整数来计算的,问题解决了,但有些麻烦。
小数点搬家教案小数点搬家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乘、除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这一规律计算小数乘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学法:小组和做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1、预习检查蚂蚁开了一家快餐店,顾客真不少。
小数点说我去玩一玩。
顾客都跑光了,山羊急忙打电话:小数点快快回家。
小数点接到电话急忙回家。
他随便找个位置就跳了上去(1.00)。
过了一会,小数点觉得很奇怪“没有顾客”?为什么会这样呢?小数点想了想,说我要搬搬家。
于是小数点搬到了4的前面(0.10)这时就有一些动物来快餐店了。
小数点很开心,想着“太棒了那我再搬一次家吧”小数点又往左再搬了一次家(0.01).山羊的快餐点生意好极了。
小数点开心极了,想着“我真是个天才” 。
来了这么多客人,山羊真开心呀,可月底一算亏本了。
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这是快餐价格会发生怎样变化呢?以故事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小数点的移动引起的变化的理解。
2、同时利用上面的故事引入新课。
并出示学习目标。
揭示课题二、探究新知观察下列数中小数点位置的变化:0.01 0.1 1小数点向右移动向右移一位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向右移两位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倍向右移三位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倍(1)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
(2)小组讨论算法。
(3)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
三、点拨升华小数点不管是向左移,还是向右移,位数不够时用0补。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先组内交流,有难度的在全班交流。
五、当堂训练1、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那么这个数扩大()倍;如果这个数要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应向()移动()位。
小数点搬家独立作业
姓名_______班级_______
1、填空。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
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3)把3.67扩大10倍是(),扩大100倍是(),扩大1000倍是()。
(4)把8.52的小数点去掉以后,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 )倍,得()。
(5)把0.25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2.6缩小到原来的是()。
2、直接写出得数。
6.5×10=0.56×100= 3.78×100= 0.09×10=
3.15×100= 0.8÷10=
4.08÷100= 3.7÷100=
3.165×100= 37÷10= 0.89×10= 42.5×10=
小数点搬家独立作业
姓名_______班级_______
2、填空。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
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3)把3.67扩大10倍是(),扩大100倍是(),扩大1000倍是()。
(4)把8.52的小数点去掉以后,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 )倍,得()。
(5)把0.25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2.6缩小到原来的是()。
2、直接写出得数。
6.5×10=0.56×100= 3.78×100= 0.09×10=
3.15×100= 0.8÷10=
4.08÷100= 3.7÷100=
3.165×100= 37÷10= 0.89×10= 42.5×10=
三、解决问题
1、0.06的10倍是多少? 100个0.8是多少? 4.56的1000倍是多少?
2、一盒牛奶的价格是2.15元,买10盒牛奶需要多少元?
3、一根跳绳2.5元,买100根这样的跳绳需要多少钱?
四、数学思维
一个数,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是30.6,原来的小数是多少?
三、解决问题
1、0.06的10倍是多少? 100个0.8是多少? 4.56的1000倍是多少?
2、一盒牛奶的价格是2.15元,买10盒牛奶需要多少元?
4、一根跳绳2.5元,买100根这样的跳绳需要多少钱?
四、数学思维
一个数,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是30.6,原来的小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