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2
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三种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三种超棒方法呀!
第一种,那就是直接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啦!就比如啊,你有张地图,图上两地之间是 5 厘米,比例尺是 1:10000,那实际距离不就是
5÷(1/10000)=50000 厘米,也就是 500 米嘛!
第二种呢,用比例关系来解决!就好像你做个数学题,知道图上距离和比例尺的比例,那实际距离不也就水到渠成能算出来啦!打个比方,地图上量得是 3 厘米,比例尺是 1:5000,那不就是设实际距离为 x 厘米,
3:x=1:5000,x 不就等于 15000 厘米,即 150 米嘛!
第三种,嘿嘿,那就是利用等量代换的思想哦!这就好比你玩拼图,换到对的位置就恍然大悟啦!好比有个图形,通过一些已知条件推出图上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那实际距离不就能轻松找到啦!比如说,已知一些相关信息推出图上距离是 4 厘米,比例尺是 1:8000,那实际距离自然就是
4÷(1/8000)=32000 厘米,也就是 320 米呀!
哇塞,这三种方法是不是超赞的呀!大家可一定要学会哦,这样以后遇到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就再也不怕啦!。
初一地理地图计距离方法地理是关于地球的研究科学,而地图则是地理学中常用的工具。
通过地图,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和关系。
而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计算距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
本文将介绍初一地理学习中常用的几种计算距离的方法。
一、比例尺计算比例尺是地图上显示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在地图上通常有一个比例尺尺度的指示,如1:10000。
这意味着地图上的1cm实际上相当于10000cm(或100m)的实际距离。
通过比例尺,我们可以简单地计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例如,如果地图上两点的距离为5cm,而比例尺为1:10000,则实际距离为5cm × 10000 = 50000cm = 500m。
因此,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是500m。
二、使用经纬度计算经纬度是地球表面上一个点的坐标。
经度表示东西方向的位置,以子午线为基准,最大值为180度,分别用E表示东经和W表示西经。
纬度表示南北方向的位置,以赤道为基准,最大值为90度,分别用N 表示北纬和S表示南纬。
通过经纬度,我们可以计算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距离计算。
常用的经纬度计算距离的公式有球面三角法和海卡公式。
通过这些公式,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两点之间的球面距离。
三、使用方位角和距离计算方位角和距离计算适用于地图上的直线距离。
方位角是从一个点指向另一个点的方向角度,通常以北为参考。
通过方位角和距离,我们可以计算直线距离。
首先,确定两点之间的方位角。
然后,使用三角关系计算直线距离。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图上近距离的两点计算。
四、使用网格计算网格是地图上的方格,用于帮助确定位置和测量距离。
通过网格计算,我们可以估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首先,确定两点所在的方格。
然后,通过计算两点在方格中的行数和列数之差,以及每个方格的大小,可以估算出两点之间的距离。
总结:初一地理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比例尺计算、使用经纬度计算、方位角和距离计算以及网格计算等方法来计算距离。
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概念,知道比例尺的应用。
2. 让学生掌握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概念,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比例尺的应用,求图上距离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比例尺图例,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对照图。
2. 学具准备:学生尺子,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比例尺图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比例尺的含义。
1.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比例尺信息,教师总结并讲解比例尺的概念。
2. 探究新知2.1 教师出示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对照图,引导学生发现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关系。
2.2 学生通过观察对照图,发现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例关系。
2.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3. 课堂练习3.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自己对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方法的掌握。
3.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
4. 拓展延伸4.1 教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解图上距离。
4.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反思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巩固比例尺的概念和利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解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并绘制出家到学校的路线图。
2. 学生家长协助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比例尺概念的理解和利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的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教师对课后作业进行批改,观察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课堂练习的回答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