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病变超声鉴别诊断4
- 格式:pptx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21
颈部淋巴结病变CT诊断及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ct扫描技术:采用ge-lightspeed8层 ct机所有患者均作颈部平扫加双期增强。
患者仰卧位扫描范围自颅底至胸廓入口增强时从肘静脉打针高压注射器注射碘海醇8~1ml压力1注射速率ml/秒。
扫描参数:1v5mas,层厚层距各5mm标准算法动脉期5~秒,静脉期55~6秒。
颈部淋巴结的划分按照国际通用七分区法对检出的淋巴结进行分区记录[1]。
ⅰ:颌下和颏下淋巴结;ⅱ:颈内静脉链上组淋巴结;ⅲ:颈内静脉链中组淋巴结;ⅳ:颈内静脉链下组淋巴结;ⅴ:颈后三角区淋巴结;ⅵ:中央区淋巴结;ⅶ:上纵隔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病变的ct表现ct常根据颈部淋巴结的大小、形态、部位、边缘轮廓、强化特征、内部结构及周围关系来诊断和鉴别诊断淋巴结的性质。
大小:大小是评价颈部淋巴结的最基本的标准扫描一旦发现气管食管沟内淋巴结即可确定为病变性淋巴结但颈部ⅰ~ⅵ区以淋巴结最大横经15mm纵隔ⅶ区以淋巴结最大横经>1cm为诊断标准。
多数学者[]以淋巴结的长径1~15mm为标准或为淋巴结的短径8~1mm 为标准[],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因淋巴结的不同经线标准而异。
有研究认为咽后间隙淋巴结的长径不得>8mm。
形态:正常淋巴结是椭圆形沿颈内静脉呈链状分布单个独立存在直径通常时为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而/t<时则提示淋巴结转移反应增生性淋巴结和淋巴结结核多为椭圆形而转移性淋巴结则呈圆形或球形。
淋巴结的不同形状也与其所在颈部的部位有关一个临界大小的球形淋巴结很可能是转移性病变有时转移淋巴结可表现为原发肿瘤引流区域内数个淋巴结的聚集或融合即淋巴结链转移转移淋巴结的轮廓清晰周围可出现不完全环状脂肪增生带。
边缘轮廓:转移性淋巴结的轮廓一般较清晰据统计鼻咽癌、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边缘多较清楚喉癌、下咽癌则转移淋巴结多不清楚。
而慢性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因长期炎症刺激使其被膜与周围软组织粘连而界限不清。
B超对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鉴别分析目的:分析B超对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鉴别。
方法:选择2015年月6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4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B超诊断。
观察B超对41例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疾病的诊断结果,观察其B超图像特点及门髓质主干动脉参数,包括回声、形态、内部改变、血流信号、Vmin、Vmax及RI。
结果:B超对颈部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为87.80%(36/41),对良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70.59%(12/17),对恶性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82.76%。
良、恶性病变在回声、形态、内部改变、血流信号方面有各自特点;淋巴结恶性病变的Vmin、Vmax及RI明显低于良性病变,P<0.05。
结论:B超是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一种有效鉴别诊断方法。
标签:B超;颈部淋巴结;良性;恶性;诊断颈部是机体淋巴结最为密集的部位之一,颈部存在炎症、反应性增生及肿瘤等均会造成淋巴结肿大,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会决定疾病的预后,而早期诊断首先需确定疾病的良恶性,因此,选择一种合适的诊断方法非常重要[1]。
近期,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B超检查已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用于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诊断[2],本院对2015年月6至2018年6月收治的4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B超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月6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4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其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为21~67岁,平均年龄(46.9±11.6)岁。
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确诊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病理诊断结果表明,良性患者12例,恶性患者29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颈部B超检查,使用德国西门子G6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MHz,患者取仰卧位,头部转向对侧,充分暴露颈部,检查时探头适度用力,用直接接触法对病灶部位做纵切、横切等多切面检查。
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的应用价值。
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9名患有颈部淋巴结肿大者进行检测。
通过二维超声观察与测量淋巴结的形态、数量、大小、纵横比(L/T)、内部回声、CDFI测量血流阻力(RI)、搏动指数(PI)来筛查良性淋巴结病变与恶性淋巴结病变。
结果良性淋巴结回声以中央型为主。
淋巴结皮质与髓质分界清晰,边界光滑,淋巴门型血管走形规则,无扭曲现象;恶性淋巴结病变以周边型和混合型为主。
淋巴结呈多个融合现象或分叶状,内部回声较低,可见走行迂曲或不规则状血管,淋巴门状血流现象分布消失,测量RI值较良性淋巴结明显增高。
结论超声通过对淋巴结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测量与分析,可以对良性淋巴结病变与恶性淋巴结病变做出初步的诊断,为临床治疗与穿刺活检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超声颈部淋巴结病变诊断颈部淋巴结肿大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原因较复杂。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超声检查成为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的常用手段之一,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在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本组患者共69例,其中男性27例,约占39%。
女性42例,约占61%。
年龄2~69岁,平均(37±5)岁。
病程3天~5年,均以颈部发现肿大淋巴结入选,伴或不伴有发热、咽痛、颈部压痛等症状。
1.2 使用飞利浦iU22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型号L9-3,频率7~12MHz。
探测时受检者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颈部,使探头与颈部充分接触并保持与局部皮肤垂直,行纵向和横向检查。
测量淋巴结大小、L/T、PI、RI等值及CDFI观察淋巴结内部血流分布特征。
归纳为四种类型:中央型、边缘型、淋巴门型和混合型。
2 结果本次病例中良性淋巴结为52例。
其中炎性淋巴结为41例,淋巴结核为11例;恶性淋巴结为17例。
其中恶性淋巴瘤为5例,转移性淋巴结为12例。
良性肿大淋巴结形态大多呈长椭圆形,边界光滑、走行规则,以中央型为主,向边缘逐渐变细,无扭曲表现,淋巴结内部回声多呈髓质增宽、增强,皮质相对变窄,回声尚均匀,呈低回声,内部无液性改变;恶性淋巴结形态大多趋向于圆形,周围包膜不清晰或有切迹,浸润周围血管或组织,肿大淋巴结以周边型和混合型为主,淋巴结呈融合现象或分叶状,内部可见走行迂曲不规则的血管,内部回声以皮质低回声为主,髓质及门部强回声变形不规则、偏移、缩小或消失,内部缺乏髓质高回声,皮质回声常不均,可见液化或沙石样细小钙化点,缺乏淋巴门样的规则血流。
颈部淋巴结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顾雅佳【摘要】颈部淋巴结转移大部分来源于甲状腺癌和颈部不同区域的鳞癌,根据首站转移淋巴结区域可以大致推测原发病灶的来源.鳞癌和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有其各自特点.需要与这些转移性淋巴结鉴别的有淋巴结炎性改变、结核、淋巴瘤、Castleman及一些非淋巴结起源的软组织肿瘤.%Most of the 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comes from thyroid cancer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neck. Origin of the primary cancer could be general speculated based on thefirst metastatic station site. The metastatic lymph nodes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thyroid carcinoma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hese metastatic lymph nodes need to be differentiated from lymph node inflammatory changes, tuberculosis, lymphoma, Castleman's disease, and soft tissue tumors.【期刊名称】《中国癌症杂志》【年(卷),期】2017(027)006【总页数】6页(P415-420)【关键词】颈部;淋巴结;鉴别诊断【作者】顾雅佳【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44顾雅佳,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副主任。
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超声诊断与病理对照柳婧月;王小彦;黄枢【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年(卷),期】2001(017)003【摘要】@@本文对102例患者的颈部肿大淋巴结进行了超声检查,分析其形态结构及血流情况,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探讨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性与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rn1 资料与方法rn 本组102例,男74例,女38例,年龄6~65岁,平均37岁,均行手术并送病理组织学检查。
使用仪器为ATL超9HDI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为5~10MHz。
采用直接检查法,先通过二维显像,常规探查肿大淋巴结的形态、大小、边界,并记录纵横比(L/T),同时注意观察有无邻近组织浸润,然后打开CDFI开关,观察肿大淋巴结内及其周围的血流信号。
再将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血管内(调整角度<60°),观察血流频谱,记录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低血流速度(Vmin)及阻力指数(RI)。
【总页数】1页(P239)【作者】柳婧月;王小彦;黄枢【作者单位】厦门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特诊科,;厦门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特诊科,;厦门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特诊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R733.4【相关文献】1.彩超定性诊断颈部肿大淋巴结并与病理对照 [J], 李杰;潘秋丽;杨风霞;韩宗军;赵水宁2.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超声诊断 [J], 李霞;李静;单涛3.颈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J], 庾先翠;李露露;刘鹏飞4.高频超声诊断不同病因所致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的\r临床探究 [J], 陈玲娥5.高频超声诊断不同病因所致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探究 [J], 陈玲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