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高三一轮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32
第7课启蒙运动【课程标准】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1、背景:①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使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
②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③政治:A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起了启示和榜样作用;B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④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⑤法国社会现状: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2、对象: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
3、过程:(1)兴起: 17世纪时,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2)高潮:18世纪中叶,法国的一大批启蒙思想家推动启蒙运动进入高潮;(3)发展:启蒙运动从法国传播到其他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德国:康德)4、核心思想——理性主义:否定封建权威,提倡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主张“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和法治观念,敬畏事实,提倡科学。
5、性质:是17、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三、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由提倡人性到崇尚理性;集中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并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从而使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四、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1、对欧洲的影响:①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②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尊重,自由和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③在启蒙运动的冲击下法国爆发大革命,推翻封建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对世界的影响:①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和西属、葡属拉丁美洲殖民地爆发独立战争,赢得独立。
②在亚洲鼓舞中国和日本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③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对社会转型和各国政体的影响(1)对近代世界的影响:“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君主立宪制和三权分立学说不仅提供了依法治国的理论,还为资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形式设计了不同的方案。
第7课启蒙运动一、选择题2022年题组1.(2022·江苏单科·15)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惊,但是仍旧对神表现出敬重的态度。
他们称赞六天制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旧信任宇宙是上帝依据理性方案设计的完善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水久居住的场所。
“他们”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进化理论的提倡者【考点】启蒙运动——理性时代的到来【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主要是通过文学的形式对教会和贵族的虚伪进行猛烈批判,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与材料“但是仍旧信任宇宙是上帝依据理性方案设计的完善结合的机器”强调理性不符,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的提倡者主要是打击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传播和进展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与材料强调理性主义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惊……但是仍旧信任宇宙是上帝依据理性方案设计的完善结合的机器”反映了启蒙运动期间反对教权主义和提倡理性主义的思想,故C项正确;进化论的提倡者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与材料“但是仍旧信任宇宙是上帝依据理性方案设计的完善结合的机器”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2.(2022·上海单科·12)“一般的法律是人类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的适用”。
持以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A.伏尔泰B.狄德罗C.卢梭D.孟德斯鸠【考点】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孟德斯鸠:近代法学理论的奠基人【解析】材料观点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强调其重要性。
伏尔泰批判专制王权和教会,与这一观点无关,故A项错误;狄德罗宣扬科学理性,反对迷信专制,与这一观点无关,故B项错误;卢梭强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与这一观点无关,故C项错误;孟德斯鸠专注对法律争辩,强调法律是理性的体现,故D项正确。
【答案】D2021年题组1.(2021·山东文综·20)“这是一场人类信任自己有力量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 义思想的发展。
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 的发展;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
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新兴阶级力量壮大科学的发展,教会的不少说教不攻自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英国(兴起) →(高潮) →世界(进一步发展)(含义: )和天主教会主要思想①猛烈抨击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 制; ③提倡“ ”,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④法律应以 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 制 ②提出 学说,权力彼此制衡; ③法律不能违背人的 ,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①“天赋人权” 、“②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①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的 和理性判断; ②强调人的重要性,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③主权在民,自由平等④自由也要自律, 自由平等只能在 之内。
代表作《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纯粹理性批评》影响是法国启蒙运 动的领袖,其 思想对 18 世纪 的欧洲产生巨 大影响。
奠定了资产阶 级有关国家和 法的理论基础是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是近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 其理性批评哲 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人物伏尔泰 法国孟德斯鸠 法国卢梭 法国康德 德国”和社会契约思想;;(不反私有) 《《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冲击着欧洲的;②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传播了思想;①极大了鼓励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的斗争; (如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运动,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②启蒙思想成为人们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展:①核心:由提倡人性到崇尚理性;②斗争矛头:集中批评封建专制制度;③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明末清初的思想批评政治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条件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束条件缚。
启蒙运动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某某永安月考)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主X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由此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相比,突出强调了() A.构建政府B.人性解放C.批判神权统治D.平等自由答案 A解析相对于文艺复兴,启蒙思想家进一步思考如何保护自己和已获得的财富,办法是构建一个能够以全部力量来防御和保护结合者的结合体,即建立契约国家,构建政府,保护人利,反对封建专制,A项正确。
人性解放是文艺复兴的主旨,B项错误;C项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2.(2019·某某期末)卢梭指出“我们遵守着国家的法律,并用这些准则制约着自己和他人”;康德认为“幸福与道德的区别是道徳存在的基本前提,因为前者是他律的,而后者则要求自律”。
上述材料表明两者()A.主X用法治手段维护统治B.认为理性是可以被相互转让的C.崇尚符合理性的社会生活D.强调自由是一个人应有的权利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遵守着国家的法律,并用这些准则制约着自己和他人……前者是他律的,而后者则要求自律”可知法国启蒙思想家主X用契约规X社会行为以塑造理性的社会生活,故C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法治思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理性思想的转换,排除B项;材料并非强调个人自由,排除D项。
3.(2020·某某辛集中学开学考)《欧洲史》中记载:“……卢梭认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有契约,即‘社会契约’,如果统治者不履行责任,被统治者就有权认为契约已被废除,他们就不必继续忠诚和服从统治者。
”由此可见,卢梭主X()A.三权分立B.开明专制C.君主立宪D.遵守公共意志答案 D解析从材料“卢梭认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有契约……被统治者就有权认为契约已被废除”看出卢梭主X社会契约,也就是遵守公共意志,统治者不遵守,人民就有权推翻他的统治,故选D项。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3-4-34启蒙运动训练题(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35分)1.(某某调研)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期间,出现了许多时代巨人,他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A.薄伽丘——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B.伏尔泰——自然权利学说C.卢梭——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D.康德——宣扬理性与自律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人文主义的发展。
“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属于莎士比亚作品展现的思想,他注重人的理性,刻画了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
答案 A2.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历史学家认为,下列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
他们的共同之处是( )。
A.使三权分立的主X被广泛接受B.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C.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D.确保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逐步确立解析前三幅图片分别是文艺复兴、某某改革、启蒙运动的代表,反映的是从思想领域对天主教的批判;第四幅图片是从科学方面对天主教的冲击。
答案 C3.“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这是康德对启蒙运动含义的理解,你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B.要以人为中心考察一切,认识一切C.人生活在世界上,处世要有理智D.人要运用自己的理智,对世间万物作出自己的判断解析一方面从材料的意思上看,这里强调“自己的理智”,强调人本身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启蒙运动的旗帜来看,启蒙运动强调用“理性”来观察思考一切。
由此可以判断D项正确。
答案 D4.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其《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
其超越主要表现在( )。
①以“理性”为核心②将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③抨击教会的腐朽④主X建立某某与法制的社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第38讲某某改革与启蒙运动(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某某某某一模)15世纪末,金属活字印刷术传遍整个欧洲。
路德准确地捕捉到新技术带来的传播方式革命,用一场“革命”换来了另一场“革命”的胜利。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印刷术促进新教思想传播B.印刷革命是某某改革必要条件C.德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科技进步与思想解放相互促进解析:选A。
依据材料可知,15世纪末,金属活字印刷术传遍整个欧洲,路德利用新技术带来的传播方式的革命换来了另一场“革命”的胜利,应该是指印刷术的革新促进了新教思想的传播,故选A项。
2.美国历史学家罗伯兹说:“16世纪早期,一场深重的危机令西方基督教世界大为震动。
它永久性地破坏了旧有的中世纪信仰统一,加快了王权的整合。
”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展开B.新航路促进基督教传播C.欧洲某某改革运动兴起D.英国发生清教革命运动解析:选C。
由材料“破坏了旧有的中世纪信仰统一”可知与某某改革有关,故A、B 两项错误;“破坏了旧有的中世纪信仰统一,加快了王权的整合”是某某改革产生的影响,故C项正确;“英国发生清教革命运动”只是针对英国,不会对整个“西方”产生重大影响,故D项错误。
3.右图为《布鲁特斯胸像》。
雕像中,布鲁特斯身披古罗马长袍,脸向左侧有力地转动着,嘴角紧闭着,专注的眼神凝视着前方,面部神情表现出勇敢、公正、机智、坚定和决不妥协的英雄气概。
该作品( )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B.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某某权威解析:选B。
古希腊先哲们的思想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但《布鲁特斯胸像》是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故A项错误;《布鲁特斯胸像》细致刻画了人物的表情、神态,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因而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故B项正确;17~18世纪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才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故C项错误;某某改革宣扬“因信称义”,才否定罗马天主教会的某某权威,故D项错误。
第25讲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与上帝直接对话”——宗教改革[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背景1.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形成,民族意识增强,专制君主兴起。
2.经济上:西欧资本主义兴起,教会的经济特权引起社会各界强烈不满。
3.思想上: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4.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
二、概况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2.扩展: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如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
3.实质:宗教改革是16-17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一场反对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
三、主张1.因信称义,信仰得救2.简化宗教仪式3.《圣经》至上4.否定教皇权威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
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四、影响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欧洲新教的建立与维护►探究宗教改革体现的人文精神史料一(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
——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思考]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并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解读]史料一中主张虔诚信仰和阅读《圣经》,认为宗教改革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
[试答]诉求: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一、选择题1.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来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
能反映此观点的是()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④拜伦的《唐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影响。
拜伦的《唐璜》反映的是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人们对资产阶级革命后现实社会的不满,与题意不符,排除④,故选A项。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属于文艺复兴的影响,符合题意。
答案 A2. “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
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
”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卢梭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康德解析题干材料体现了卢梭的人民主权的思想。
答案 A3. “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A.孟德斯鸠B.伏尔泰C.卢梭D.康德解析本题为材料理解题。
通过材料中“启蒙运动”以及选项内容可对应至启蒙思想家。
材料中多次提到“自由”,最后又具体到“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可得到关键词“理性”。
启蒙思想家中强调“理性”为康德的特点,总结自他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
答案 D4.观察下图,图一反映的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图二的内容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A.反皇权专制B.反封建礼教C.反殖民侵略D.反教会压迫答案 D5.薄伽丘的《十日谈》讲了一百个故事,主要诉说了天下有情人的种种悲欢离合的遭遇,其思想价值在于()A.宣传主权在民思想B.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C.弘扬人文主义思想D.倡导宗教改革解析薄伽丘的《十日谈》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