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64.51 KB
- 文档页数:9
2019-2020学年贵州省铜仁一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50.0分)1.能源可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就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天然气是二级能源B. 石油是二级能源C. 煤是一级能源D. 焦炉煤气是一级能源2.“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能制冷.该化学物质是()A. 酒精B. 生石灰C. 氢氧化钠D. 硝酸铵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金属钠与水②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③H2在Cl2中燃烧④液态水变成水蒸气⑤酸碱中和⑥碳酸钙热分解A. ①②⑤B. ①③⑤C. ③④⑤D. ②④⑥4.可逆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有下列四个反应速率,其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A)=0.2mol⋅L−1⋅s−1B. v(B)=0.6mol⋅L−1⋅s−1C. v(C)=0.6mol⋅L−1⋅s−1D. v(D)=0.5mol⋅L−1⋅s−15.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达到平衡时,NO2转化率为100%B. 减少NO2(g)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C. 达到平衡时,v(正)=v(逆)=0D. 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6.甲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燃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能够正确表示甲醇燃烧热的是()O2(g)=CO2(g)+2H2O(l)△H=+726.5kJ/molA. CH3OH(l)+32O2(g)=CO2(g)+2H2O(l)△H=−726.5kJ/molB. CH3OH(l)+32O2(g)=CO2(g)+2H2O(g)△H=−675.3kJ/molC. CH3OH(l)+32D. 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3kJ/mol7.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SO2(g)+O2(g)⇌2SO3(g)达到了平衡,改变某一条件,发生下述变化,其中可确定该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A. v(SO2)增大B. v(SO3)减小C. O2的百分含量发生变化D. SO3的质量不变8.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3v正(N2)=v正(H2)B. v正(N2)=v正(NH3)C. v正(H2)=3v逆(NH3)D. 3v正(N2)=v逆(H2)9.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多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在含有大量OH-、Ba2+、Cl-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H+B.Ag+C.NO D.SO2、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酸的是①当温度低于16.6℃时醋酸可凝结成冰一样的晶体②0.1 mol/L的醋酸钠溶液的pH约为9③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比醋酸消耗氢氧化钠多④0.1mol/L的醋酸的pH值约为4.8⑤pH都等于4且等体积的醋酸和盐酸,与等浓度NaOH溶液充分反应时,醋酸溶液消耗的碱液多A.②④⑤B.②④C.②③④D.②③3、在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H3COOH⇌H++CH3COO-。
加入少量下列物质或采取下述方法,能使平衡逆向移动的是A.加水B.CH3COONa固体C.升温D.NaCl固体4、下列卤代烃在KOH醇溶液中加热不反应的是()①②③(CH3)3C—CHBr2④CHCl2—CHBr2⑤⑥CH3Cl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D.全部5、已知:2CO(g)+O2(g)=2CO2(g);ΔH=-566 kJ·mol-1N2(g)+O2(g)=2NO(g);ΔH=+180 kJ·mol-1则2CO(g)+2NO(g)=N2(g)+2CO2(g)的ΔH是()A.-386 kJ·mol-1B.+386 kJ·mol-1C.-746 kJ·mol-1D.+746 kJ·mol-16、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
贵州省铜仁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和Na2SO4 ,若要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有如下实验操作:①蒸发结晶②加入过量NaOH溶液③加入过量BaCl2溶液④加入过量Na2CO3溶液⑤加入过量盐酸⑥过滤.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 . ②③④⑤⑥①B . ③④②⑤①C . ③②④⑥⑤①D . ④③⑥⑤①2. (2分) (2015高二下·芜湖期中) 某化学反应其△H=﹣122kJ•mol﹣1 ,△S=231J•mol﹣1•K﹣1 ,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A .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 . 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 . 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D . 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3. (2分)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 . 氧气B . 氮气C . 二氧化碳D . 稀有气体4. (2分) (2016高一下·成都期末)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B .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C .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某些蛋白质可用硝酸来检验D . 葡萄糖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来检验5. (2分)将钠、镁、铝各0.3 mol分别放入100 mL 1 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A . 1∶2∶3B . 6∶3∶2C . 3∶1∶1D . 1∶1∶16. (2分)下列叙述或书写正确的是()A . 2H2(g)+O2(g)=2H2O(g)ΔH=-483.6kJ·mol-1 ,则1mol氢气的燃烧热大于241.8 kJ·mol-1B . H2(g)+F2(g)=2HF(g)ΔH=-270kJ·mol-1 ,则相同条件下,2molHF气体的能量大于1mol氢气和1mol 氟气的能量之和C . 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ΔH=-57.4kJ·mol-1D . 500℃、30MPa时,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ΔH=-38.6kJ·mol-1。
贵州省铜仁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2016·和平模拟)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用NaHCO3溶液解毒B . 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C . 漂白粉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失效D . 煤炭燃烧过程安装固硫装置,可有效提高煤的利用率2. (2分) (2017高一上·惠来期中) 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 用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得到氯气B . 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 . 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D . 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3. (2分) (2019高一上·温州期中)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1.8g 15NH3含有的电子数为NAB . 1L 0.1 mol·L-1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NAC . 常温常压下,8g硝酸铵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0.2NAD . 通常状况下,22.4LCO2和CO的混合气体,其物质的量小于1mol4. (2分) (2018高二上·成都期末)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 .B .C .D .5. (2分) (2017高一下·江阴期中) 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kJ/mol 表示()A . 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B . 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C . 在298K时,1mol碳(s)和1mol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吸热131.3kJD . 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J6. (2分)(2018·葫芦岛模拟) 新型锂-空气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的优点,可以用作新能源汽车的电源,其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固体电解质只允许Li+通过。
贵州省铜仁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3分)1. (2分)反应2NO(g)+2H2(g) N2(g)+2H2O(g)中,每生成7gN2放出166kJ的热量,该反应的速率表达式为:υ=k·cm(NO)·cn(H2)(k、m、n待测),其反应包含下列两步:①2NO+H2=N2+H2O2(慢)②H2O2+H2=2H2O(快)T℃时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该反应速率表达式:υ=5000·c2(NO)·c(H2)B . 整个反应速率由第①步反应决定C . 正反应的活化能:①<②D .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O(g)+2H2(g)=N2(g)+2H2O(g)△H=-664kJ·mol-12. (2分)在2A+B=3C+4D反应中,下面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 v(A) = 0.5mol/(L·min)B . v(B) = 0.05mol/(L·min)C . v(C) = 0.9mol/(L·min)D . v(D) = 1.0mol/(L·min)3. (2分)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 mol·L-1·s -1 ②v(B)=0.6 mol·L-1·s-1 ③v(C)=0.4 mol·L-1·s-1④v(D)=0.45 mol·L-1·s-1。
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 . ④>③=②>①B . ①>②>③>④C . ①>④>②=③D . ④>③>②>①4. (2分) (2018高二上·泸县期中) 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 . 金属的化学腐蚀比电化学腐蚀更普遍B . 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C . 海轮外壳焊接锌块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 . 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5. (2分) (2019高一下·蛟河期中) 下列对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 2SO3(g) ΔH1=-a kJ/mol(a>0)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 该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时,a值发生变化B . 将方程式的系数缩小1/2,则新方程式的ΔH=1/2ΔH1C . 该方程式的逆反应ΔH>0D . 开始时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 ,达平衡时,放出a kJ的热量6. (2分)增强铝的耐腐蚀性,现以铅蓄电池以外电源,以Al作阳极、Pb作阴极,电解稀硫酸,使表面表面的氧化膜增厚。
2025届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化学高二上期中预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C2H2、C6H6、C2H4O 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则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A.92.3% B.87.6% C.75% D.84%2、已知NO和O2转化为NO2的反应机理如下:①2NO(g)N2O2(g) (快) △H1< 0,平衡常数K1②N2O2(g)+O22NO2(g) (慢) △H2< 0,平衡常数K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NO(g)+O22NO2(g) △H=△H1-△H2B.2NO(g)+O22NO2(g) 的平衡常数K=K1×K2C.该转化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可用该图表示D.总速率的大小由反应①决定3、已知H2(g)+Cl2(g)=2HCl(g) ΔH= -184.6kJ/mol,则12H2(g)+12Cl2(g)=HCl(g)的ΔH为()A.+184.6kJ/mol B.-92.3kJ/mol C.-369.2kJ/mol D.+92.3kJ/mol4、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可以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B.用氨水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C.苯和硝基苯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5、离子反应H++OH-→H2O,可用于表示下列哪组物质()A.NaOH与HCl B.HCl与Al(OH)3C.HNO3与Fe(OH)3D.CH3COOH与NaOH6、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A.C和CO B.红磷和白磷C.3molC2H2(乙炔)和1molC6H6(苯)D.1gH2和2gH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 kJ/mol B.CO(g)的燃烧热是ΔH=-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 kJ/molC.101kPa时,1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D.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时,△H<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烯烃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B.分子组成符合C n H2n-2通式的链烃,一定是炔烃C.苯的同系物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D.芳香烃既可使溴水褪色,又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9、如图是铅蓄电池的构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蓄电池是二次电池,可以无限次的充电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负极板的质量减轻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D.当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时,电池消耗1molH2SO410、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
贵州省铜仁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5题;共25分)1. (1分) (2019高二下·乾安月考) 某同学实验报告中有以下数据,其中数据不合理的是()A . 用托盘天平称取11.5g食盐B . 用量筒量取12.4mL盐酸C .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值为3.6D . 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21.20mLNaOH溶液2. (1分) (2016高一上·温州期末)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 铁B . 氢氧化钾C . 酒精D . 空气3. (1分) (2018高二上·慈溪期中) 近日王中林院士被授予能源界“诺贝尔奖”的埃尼奖,以表彰他首次发明纳米发电机、开创自驱动系统与蓝色能源两大原创领域。
下列与“蓝色能源”海洋能一样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 . 氢气B . 煤C . 石油D . 可燃冰4. (1分)(2018·常德模拟)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4.4g由CO2和N2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的电子数为2.2NAB . 密闭容器中0.5molH2与0.5molI2反应生成NA个H-I键C . 2.4g镁在足量的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D . 1L1mol/L碳酸氢钠溶液中的HCO3-数为NA5. (1分) (2019高二上·拉萨期末) 25C时,在pH均等于5的H2SO4和NH4Cl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分别为amol/L与bmol/L,则a与b的关系为()A . a>bB . a=10-4bC . b=10-4aD . a=b6. (1分)在2A(g) + B(g)⇌3C(g) + 4D(g)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 v(A)=0.05 mol/(L·S)B . v(B)=0.3 mol/(L·min)C . v(C)=1.2 mol/(L·min)D . v(D)=0.6 mol/(L·min)7. (1分)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32- + H2O HCO3-+OH-。
贵州省铜仁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2题;共44分)1. (2分) (2017高一下·宝坻期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有()①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②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③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④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可看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⑥等量的氢气和氧气分别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的热量多.A . 2项B . 3项C . 4项D . 5项2. (2分) (2016高一上·腾冲期中) KHSO4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存在的离子是()A . K+B . H+C . HSO4﹣D . SO42﹣3. (2分) (2015高三上·衡阳期中) 已知:①H2O(g)═H2O(l)△H=﹣Q1 kJ•mol﹣1②C2H5OH(g)═C2H5OH(l)△H=﹣Q2 kJ•mol﹣1③C2H5OH(g)+3O2(g)═2CO2(g)+3H2O(g)△H=﹣Q3 kJ•mol﹣1下列判断正确是()A . 酒精的燃烧热△H=﹣Q3 kJ•mol﹣1B . 由③可知1mol C2H5OH(g)的能量高于2mol CO2(g)和3mol H2O(g)的总能量C . H2O(g)→H2O(l)释放出了热量,所以该过程为放热反应D . 23g液体酒精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释放出的热量为(0.5Q3﹣0.5Q2+1.5Q1)kJ4. (2分)(2020·浙江模拟) 图Ⅰ是NO2(g)+CO(g) CO2(g)+N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
一定条件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Ⅱ所示。
贵州省铜仁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9题;共38分)1. (2分) (2018高二上·慈溪期中)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会显著放热的是()A . 食盐B . 蔗糖C . 酒精D . 生石灰2. (2分)某温度下,对可逆反应2X(g) + Y(g) ⇌3Z(g) + W(g) ΔH>0 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减小B . 将W液化移走,则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右移动C . 温度、体积不变,充入He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会加快D . 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3. (2分)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H12H2(g)+O2(g)═2H2O(g)△H2 C(s)+O2(g)=CO2(g)△H3 ,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的△H为()A . △H1﹣5△H2﹣12△H3B . 2△H1﹣5△H2﹣12△H3C . 12△H3﹣5△H2﹣2△H1D . 12△H3+5△H2﹣2△H14. (2分) (2019高二上·颍上开学考) 甲:在试管中依次加入1g粉末状大理石、4mol ∙L-1盐酸盐酸20mL(过量);乙:在试管中依次加入2g颗粒状大理石、4mo1∙L-1盐酸20mL(过量);下列CO2生成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V(CO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图合理的是()A .B .C .D .5. (2分)如图所示,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Y(g) 2Z(g)+W(g) △H<0 的反应过程中X的转化率和时间的关系,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A . 加入催化剂B . 增大Y的浓度C . 降低温度D . 增大体系压强6. (2分) (2019高一下·珠海期中) 下列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任何可逆反应在给定的条件下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不同反应的限度不同B . 可逆反应的最大转化率不能达到100%,所以可逆反应不容易发生C .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不再改变,但物质间的转化仍在进行D . 改变反应条件,化学反应限度可能改变7. (2分) (2016高一下·广东期中)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H2和1molI2 ,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I2(g)⇌2HI(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I2 ,化学反应速率不变B . 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e,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 . 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2(g)和1molI2(g),化学反应速率不变D . 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e,化学反应速率不变8. (2分) (2018高二下·邯郸开学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pH=7时,c(SO42-)>c(NH4+)B . 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 , pH分别为a和a+1,则c1=10c2C . pH =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D . NaHCO3溶液中有:HCO3-+H2O CO32-+H3O+加水稀释后,H+浓度减小9. (2分)已知下面三个数据:①7.2×10-4、②2.6×10-4、③4.9×10-10分别是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这三种酸可发生如下反应:NaCN+HNO2=HCN+NaNO2;NaCN+HF=HCN+NaF ; NaNO2+HF=HNO2+NaF ;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HF的电离常数是①B . HNO2的电离常数是①C . HCN的电离常数是②D . HNO2的电离常数是③10. (2分)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K+、Mg2+、I﹣、NO3﹣在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B . K+、Na+、CO32﹣、N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C . CO2与少量烧碱溶液反应:CO2+2OH﹣=CO32﹣+H2OD . 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溶液Al3++3NH3 . H2O=Al(OH)3↓+3NH4+11. (2分) (2016高三上·昌乐期中)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好似()A . 已知2H2O(l)═2H2(g)+O2(g)△H=+571.6KJ•mol﹣1 ,无法求H2的燃烧热B . 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无法比较二者的稳定性C . 已知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19.3KJ 的热量,无法推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D . 已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 ,无法得出△H2>△H112. (2分)只改变下列一个条件,可以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A . 加热B . 加压C . 减小容器体积D . 增大反应物浓度13. (2分) (2019高一下·上海期中) 对于以下反应:A(s)+3B(g) 2C(g)+D(g),在一定温度和容积固定的容器中,下列判断正确是()A . 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可以判断反应已经达到平衡B . 往容器中通入稀有气体He,由于压强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增大C . 往容器中加入少量A,反应速率增大D . 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14. (2分) (2017高二上·荆州期末) 依据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氢气的燃烧热△H=﹣241.8 kJ•mol﹣1B . 2 mol H2(g)与1 mol 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2 mol 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低C . 液态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H=+571.6 kJ•mol﹣1D . H2O(g)生成H2O(l)时,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15. (2分) (2019高二上·东辽期中) 某温度下,将2 mol A和2 mol B充人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g) C(g)+D(g) △H<0,5 min后达到平衡。
贵州省铜仁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6高一下·杭州期末) 如图为反应2H2(g)+O2(g)═2H2O(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拆开2molH2(g)和1 molO2(g)中的化学键成为H、O原子,共吸收1368 kJ能量B . 由H、O原子形成2 molH2O(g),共放出1852 kJ能量C . 2 molH2(g)和1 molO2(g)反应生成2 molH2O(g),共吸收484 kJ能量D . 2 molH2(g)和1 molO2(g)反应生成2 molH2O(g),共放出484 kJ能量2. (2分) (2019高三上·宁县期末)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 含有大量Al3+的溶液中:K+、Mg2+、NO3-、HCO3-B . 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中:NO3﹣、Mg2+、Na+、SO42﹣C . 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0-13 mol·L-1的溶液中:Na+、Ba2+、HCO3-、Cl-D . Kw/c(H+) =10-13 mol·L-1溶液中:Fe3+、NH4+、Mg2+、SO42-3. (2分) (2016高二上·成都期中) 如图,隔板K可左右移动,甲中充入2mol A和1mol B,乙中充入2mol C和1mol He,此时K停在0处.发生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后,恢复至温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 达平衡后,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0~2之间B . 若平衡时K停留在左侧1处,则活塞停留在右侧6处C . 达到平衡时,甲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小于于乙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D . 根据隔板K滑动与否可判断左右两边的反应是否达到平衡4. (2分) (2016高一上·乐山期中)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沉淀生成,加入H+有气体生成的一组离子是()A . K+、Mg2+、Cl﹣、HCO3﹣B . K+、Cu2+、SO42﹣、Na+C . NH4+、CO32﹣、NO3﹣、Na+D . NH4+、Cl﹣、HCO3﹣、K+5. (2分)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0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增加H2的浓度,可提高CO2转化率B . 升高温度,可提高CO2转化率C .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加,平衡逆向移动D . 改用高效催化剂,可增大反应的平衡常数6. (2分) (2016高二上·广水期中) 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的盐酸的烧杯中,同时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 10℃20mL3mol/L的X溶液B . 20℃30mL2mol/L的X溶液C . 20℃10mL4mol/L的X溶液D . 10℃10mL2mol/L的X溶液7. (2分)(2015·河北模拟) 25℃时,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B . a mol/LHCN溶液与b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c(Na+)>c(CN﹣),则a可能等于bC . 相同温度时,等物质的量浓度三种溶液的PH关系:NaCN>Na2CO3>CH3COONaD . 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离子方程式为:CN﹣+H2O+CO2=HCN+HCO3﹣8.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HClO和NaClO都是弱电解质B . 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C . 1mol H2SO4与1mol Ba(OH)2反应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D . HCl和NaCl溶于水破坏的化学键完全相同9. (2分)(2020·普陀模拟) 石蕊是一种有机弱酸,石蕊分子(HZ)及其酸根离子(Z-)在水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
2019-2020学年贵州省铜仁一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55.0分)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成物的总能量总是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B.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热C.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D.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 锌粒与稀硫酸反应B. 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C. 乙醇在氧气中燃烧D.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O2(g)的△H为正值,△S为负值.设△H和△S不随温度而变化,下列3.已知反应:CO(g)⇌C(s)+12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低温下是自发变化B. 高温下是自发变化C. 低温下是非自发变化,高温下是自发变化D. 任何温度下都是非自发变化4.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2X(g)⇌Y(g)+Z(g),达到反应限度的标志是()A. 反应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B. X的分解速率与X的生成速率相等C. X、Y、Z的浓度之比为2:1:1D. 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Y的同时生成1molZ5.对于X+Y⇌Z的平衡,若增大压强,Y的转化率增大,则X和Z可能的状态是()A. X为液态,Z为气态B. X为固态,Z为气态C. X为气态,Z为气态D. X一定为固态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在溴水中存在如下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B. 对2HI=H2+I2(g),平衡体系增加压强使颜色变深C. 反应CO+NO2=CO2+NO;△H<0.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7.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A+B⇌C+D,在t1时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变化如图所示(v表示反应速率,t代表时间),下列有关A、B、C、D的状态叙述正确的是()A. A、B、C是气体,D不是气体B. A、B是气体,C、D有一种是气体C. C、D是气体,A、B有一种是气体D. A、B、C、D都是气体8.反应CH3COOH(g)+H2O(g)⇌CO2(g)+3H2(g),经过一段时间后,H2的浓度增加了0.9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CH3COOH(g)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3mol/(L⋅s),则这段时间为()A. 1sB. 3sC. 10sD. 30s9.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X和2mol Y,发生下列反应:X(g)+2Y(g)⇌M(g)+2N(g)ΔH=akJ/mol (a>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达到平衡状态时,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常数也会增大B. 达到平衡状态时,X和Y的转化率相等C. v正(X)=2v逆(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 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吸收a kJ能量10.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 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降低,反应热不变C. 该反应的ΔH=H2−H1D. 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11.已知:(1)Zn(s)+1/2O2(g)=ZnO(s)△H=−348.3kJ/mol(2)2Ag(s)+1/2O2(g)=Ag2O(s)△H=−31.0kJ/mol则Zn(s)+Ag2O(s)=ZnO(s)+2Ag(s)的△H等于()A. −317.3kJ/molB. −379.3kJ/molC. −332.8kJ/molD. 317.3kJ/mol12.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断裂1mol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330kJ.又知:1mol S(s)转化成气态S原子时吸收280kJ能量,则S(s)+3F2(g)= SF6(g)的反应热为()A. −770kJ/molB. −1220kJ/molC. −1500kJ/molD. −2740kJ/mol13.已知有反应:2A(g)+B(g)3C(g);△H<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和B气体,反应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途中x的值,则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选项x yA温度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B A的物质的量B的转化率C催化剂的质量C的体积分数D加入Ar的物质的量逆反应速率14.在1L的容器中,用纯净的CaCO3与100mL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反应生成CO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C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反应过程中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2025届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铜仁一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学习“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后,以你的理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于已达平衡的体系,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不可能出现v正增大,v逆减小的情况。
B.对2HI H2+I2(g),平衡体系增加压强使颜色变深,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C.升高温度,一定会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D.在盛有一定量NO2的注射器中,向外拉活塞,其中气体颜色先变浅再变深,甚至比原来深。
2、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而获得2015年诺贝生理或医学奖,青蒿素分子的结构如下,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5H22O5B.是一种芳香族化合物C.易溶于水D.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3、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7种B.8种C.9种D.10种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可能是放热反应B.ΔH>0、ΔS<0,所有温度下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C.为防止医用药品变质,常在低温下密封保存D.向水中加入小块金属钠,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5、葡萄糖是一种单糖的主要原因是A.结构简单B.不能水解为最简单的糖6、下列事实中,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A.高氯酸(HClO4)的酸性比硫酸强B.次氯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强C.氯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硫化氢大D.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硫原子多7、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1 mol A(g)与1 mol B(g)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到500 ℃发生反应:A(g)+nB(g)C(g)+D(g)ΔH>0达到平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平衡后再加入1 mol B,上述反应的ΔH增大C.当n<1时,通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若n=1且A的转化率为50%,则平衡常数等于18、用CH4催化还原NO 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铜仁一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理科)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N-14 O-16 Na-23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对能量转化的认知中,正确的是()A.电解水生成H2和O2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B.风力发电时,风能主要转化为电能C.煤燃烧时,热能主要转化为化学能D.白炽灯工作时,只发生电能转化为光能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为0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3.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 B.压强 C.浓度 D.反应物本身的性质5.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B.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C.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6.对于300mL 1 mol·L-1盐酸与铁片的反应,其中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措施:()A.升高温度 B.再加300mL 1 mol·L-1盐酸C.用等量铁片代替铁粉 D.改用100mL 98%的硫酸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6分)7.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3X(g)+Y(g) 2Z(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3n mol X,同时生成n mol YB.2v逆(Y)=v正(Z)C.X、Y、Z的浓度相等D.X、Y、Z的分子个数比为3:1:28.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2A(g)+3B(g)C(g)+2D(g)的化学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反应进行的最快的是()A.v(A)=3 mol•L﹣1•min﹣1 B.v(B)=6 mol•L﹣1•min﹣1C.v(C)=2.5 mol•L﹣1• min﹣1 D.v(D)=4 mol•L﹣1• min﹣19.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C、由H2(g)、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10.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2HI(g), 0~5min内H2的浓度减少了0.1mol/L,则在这段时间内用HI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0.01 mol·L-1·min-1 B.0.04 mol·L-1·min-1C.0.2 mol·L-1·min-1 D.0.5 mol·L-1·min-111.当反应:N2(g)+3H2(g)2NH3(g) ΔH1<0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选项中一定能使该反应朝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升高温度B.加入催化剂C..增大H2(g)的浓度D. 增大NH3(g)的浓度12.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H=-49.0 kJ/mol 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进行到3 min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O2的转化率为25%C.第3 min时,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5mol/(L·min)16D.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为31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 R(g)+2L,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B. 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C. 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D. 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1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B.已知:H2(g)+1/2O2(g)=H2O(g)⊿H= —Q1kJ/mol,则2H2O(l)=2H2(g)+O2(g)⊿H= —2Q1kJ/molC.已知1 g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0.05 kJ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g) ΔH=-641.6 kJ·mol-1D.已知: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中和热可表示为:H+(aq) + OH-(aq)H2O(l) ΔH=-57.3kJ/mol,则H2SO4(aq) + Ba(OH)2(aq) = BaSO4(aq) + 2H2O(l) ΔH=-114.6kJ/mop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15.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A.m+n>p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A的转化率降低D.C的体积分数减小16.反应A(g)+B(g)→C(g)ΔH,分两步进行:①A(g)+B(g)→X(g)ΔH1,②X(g)→C(g)Δ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表示A(g)+B(g)→X(g)的活化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E1-E2B.E1是反应①的活化能C.X是反应A(g)+B(g)→C(g)的催化剂D.ΔH2>017.mA(s)+nB(g) qC(g);ΔH<0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V(B)%与压强(P)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n<qB、X点时的状态,V正>V逆C、n<qD、X点比Y点混和物的正反应速率慢18.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A 、0.1 molC 和一定量的 B 三种气体。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t0~t1阶段 c ( B)未画出]。
附图乙为t2时刻后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并且所用条件均不同。
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C.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mol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g) +B(g) 2C(g)三.填空题:(包括4小题,每空2分,共52分)19. (12分)用稀盐酸与稀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中有两处未画出,它们是烧杯上方的泡沫塑料盖和。
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2)若NaOH溶液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下列溶液代替,则对中和热数值测定结果将如何影响(填“偏大”、“偏小”、“无影响”):KOH溶液;氨水(NH3·H2O)。
(3)某研究小组将V1 mL 1.0 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 mL)。
由题干及图形可知,V1∶V2=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此反应所用NaOH溶液的浓度应为 mol/L。
20.(12分)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全球能源紧张及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
(1)如图为C及其氧化物的变化关系图,若①变化是置换反应,则其化学方程式可为 ;(2)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途径Ⅰ:C(s)+O2(g)===CO2(g) ΔH1<0;①途径Ⅱ:先制成水煤气:C(s)+H2O(g)===CO(g)+H2(g) ΔH2>0;②再燃烧水煤气:2CO(g)+O2(g)===2CO2(g) ΔH3<0,③2H2(g)+O2(g)===2H2O(g) ΔH4<0。
④则途径Ⅰ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
(3)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已知反应2CH 3OH(g)CH3OCH3(g)+H2O(g)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00。
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CH3OH,反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下: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v逆(填“>”“<”或“=”)。
(4) 生产液晶显示器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 000~20 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之久,以下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则反应N2(g)+3F2(g) ═2NF3(g)的ΔH=(5)25℃、101kPa时,已知:2H2O(g)═O2(g)+2H2(g)△H1Cl2(g)+H2(g)═2HCl(g)△H22Cl2(g)+2H2O(g)═4HCl(g)+O2(g)△H3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H3=△H1+2△H2 B.△H3=△H1+△H2C.△H3=△H1﹣2△H2 D.△H3=△H1﹣△H2(6)臭氧可用于净化空气,饮用水消毒,处理工业废物和作为漂白剂。
臭氧几乎可与除铂、金、铱、氟以外的所有单质反应。
如6Ag(s)+O3(g)= 3Ag2O(s) ΔH=-235.8 kJ·m ol-1,已知:2Ag2O(s) = 4Ag(s)+O2(g) ΔH=+62.2 kJ·mol-1,则O3转化为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1.(14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g)+H2O(g)CO2(g)+H2(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若改变条件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平衡常数_________(填序号)①一定不变②一定减小③可能增大④增大、减小、不变皆有可能(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v逆(H2)=v正(H2O) (d)c(CO)=c(CO2)(3) 将不同量的CO (g) 和H2O (g) 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 (g) + H2O (g) CO2 (g) + H2 (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起始量/mol①实验B中平衡时H2O (g)的物质的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