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中毒事故
- 格式:pdf
- 大小:735.65 KB
- 文档页数:22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化学事故发生率逐年上升,其危害波及范围越来越大,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
2008年8月26日,广西宜州维尼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车间突发化学爆炸事故,造成20人死亡、60多人受伤,成为近10年来全国范围内伤亡最严重的化工事故。
本文就此次事件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再作探究。
宜州8.26化学事件经过与处置过程8月26日6时45分,位于广西宜州市郊的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广维)有机车间发生化学爆炸事故。
发生事故的厂区位于宜州市城郊,爆炸事发有机车间的5层厂房全部坍塌,只剩下框架,与爆炸地点相距20米的另一间厂房玻璃绝大部分被震碎。
广维现以生产经营化工产品为主业,主要产品有聚乙烯醇、电石、醋酸乙烯。
环保专家介绍说,此次事故所涉及的主要化学物质为聚乙烯醇,为乳白色粉末状,粉体与空气接触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事故现场废墟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主要有硫化氢、氢化氰、一氧化碳等。
爆炸事故发生后,为了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确保民众生命安全,事故抢险指挥部在全力搜救失踪人员的同时,第一时间组织干部在附近乡镇进村入户,安排公安干警进驻工厂生活区,组织事故地点3公里范围内的村屯民众及工厂职工、家属疏散转移到安全地带。
在国家安监总局的直接指导下,经过180多名消防官兵、170多名防化部队官兵、120多名武警等专业救援人员及公安干警、预备役人员和河池市、宜州市抢险救援人员的共同努力,于27日17时30分结束应急救伤以后也一定会再长好的。
”听我这么一说,丹尼尔那双柔弱的蓝眼睛一下子睁得大大的。
“真的吗?”他兴奋地问道,很显然,对我的说法他感到非常惊讶。
“当然,它一定会长好的。
”我肯定地答道。
“那怎么才能让它长好呢?”他问道。
“呃,丹尼尔,现在,你闭上眼睛,听我慢慢告诉你。
”我想教他学学我年轻时曾经学习过的夏威夷的一种手风琴的古老音乐感召术,当然,我是在那些经验丰富的长老和前辈的监护下学习的。
“8。
26”王台矿窒息事故反思通过学习王台矿“8。
26”事故,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感觉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跟管理相挂钩,都是管理上所出的漏洞酿成了事故的发生。
从每一起事故的发生我们可以看出,事故之所以发生,它与违章作业、责任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高、现场管理有漏洞都有直接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接受教训,把心里的压力转变成我们工作执行的压力,将压力有效地传递下去。
首先要将“安全就是命"的根本理念真正让大家共知、共享,要唤起我们每名员工“违章就是事故、事故意味死亡"的意识,做到干一辈子煤矿、谨慎一辈子,时刻如履薄冰、时刻如临深渊。
还要真正将我们的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一名员工的思想、意识、操控、行为;真正做到本质安全,不能麻痹大意凭侥幸;总之,我们不让矿工兄弟的血白流,我们煤矿不能出事故,也出不起事故,我们要改变传统思维,做到安全工作精细求细,如果稍有大意、必然出事,而且事故残酷,一旦发生不可原谅、不可挽回,我们就是要在提高安全保证程度的基础上做到“预测、预知、预警、预报、预防"。
二是要提高我们每名职工兄弟的安全认知能力.要真正认识到安全管理的严肃性、严厉性,认识到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否决一切的极端重要性。
只有境界提高了才会真正重视起来,才会将安全真正放到生命至上的高度去研究、去管理、去落实,去全面履职履责。
要想不被安全否定,我们的管理就要有高度,要严格落实“安全发展”的要求,抓好“人、机、物、环"四种隐患的排查,打击不安全的行为。
三是一定要做好各种隐患的排查,防患于未然.要把无事当有事,无中找有,小题大做。
排查隐患很重要的是要细致,一定要有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心,不采取细致全面的方法、手段就可能对问题视而不见,就可能对发现的问题解决不了。
我们安全生产是动态的,是24小时不停运转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可能又会出现,一定要建立全面细致排查隐患的长效机制,解决“不得病”的问题。
近年来较大影响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资料编制:lhjlyby2012年11月目录鞍钢铸钢厂喷爆事故 (1)宝钢梅山钢铁煤气中毒事故 (3)河北克尔化工爆炸事故 (5)济钢石门铁矿坠罐事故 (7)韶关钢铁爆炸事故 (9)武汉施工升降机坠落事故19人丧生 (11)温州工厂发生爆燃,13人死亡 (13)广西河池化工厂爆炸事故 (15)陕西工地宿舍发生火灾,13人死亡 (16)兰州石化分公司“1•7”爆炸火灾事故 (18)山东新泰化工“11.19”重大爆燃事故 (22)广西广维集团“8.26”爆炸事故 (25)金属抛光粉尘爆炸事故统计 (28)鞍钢铸钢厂喷爆事故事故现场示意图一、事故经过:2012年2月20日,位于辽宁省鞍山市的鞍钢集团公司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铸钢厂(以下简称铸钢厂)开始生产水电下环(毛重95吨,采用两罐合浇的方法在砂型中浇注)。
砂型制作完成后,23时30分开始进行钢水浇注,23时36分左右,在第二罐钢水浇注即将结束时发生砂型型腔喷爆,造成13人死亡、17人受伤(6人重伤)。
铸钢厂现有职工1340人,主要设备有75吨、150吨、300吨真空浇注地坑各一座,移动式混砂机7座,15吨/时砂处理再生系统两套,年产铸钢件7万吨。
二、事故原因分析:国家安监总局通报称,事故系型腔内部或底部残余水分过高,钢水进入型腔后,残余水分受热,短时间内迅速膨胀,造成砂型型腔喷爆。
导致多人遇难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多“钢包”同时灌注钢水,二是采用的地坑式车间。
一般一个“钢包”需配备两名工作人员,钢水溢出后,他们很难逃离。
三、启示及教训1、应完善熔融金属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2、要严格检测原砂含水量,确保达到工艺要求;采用地坑造型时,要了解地坑造型部位的水位,以防浇注时高温金属液体遇潮发生爆炸;要安排好排气孔道,使铸型底部的气体能顺利排出型外;3、要定期对熔融金属罐(包)进行检查、检测、维修和保养,并在确认烘干后方可使用。
宝钢梅山钢铁煤气中毒事故一、事故经过:23日上午宝钢集团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三加压站转炉煤气柜在改造大修过程中发生的煤气中毒事故,目前已造成6人死亡、7人受伤,伤者病情基本稳定。
No matter what you are going through, please don't give up lightly, because there is never a kind of persistencethat can be disappointed.模板参考(页眉可删)广西广维集团“8.26”爆炸事故8月27日清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在自治区副主席杨道喜的陪同下,详细查看了爆炸事故现场,听取了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关于事故经过、现场处置、人员疏散等情况的汇报。
826爆炸事故发生后,全副武装的消防队员和防化专业人员倾力救援。
一、事故经过:2008年8月26日6时40分许,广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机分厂发生爆炸事故,事故造成21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00余万元。
爆炸引发的火灾导致车间内装有甲醇、乙炔、醋酸乙烯等易燃易爆物品的储罐发生爆炸。
事故还造成周围3公里范围内18个村屯和广维集团生活区的11500名群众紧急疏散。
甲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的有毒液体,略有酒精气味。
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燃烧。
甲醇有较强的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人都会产生毒性反应,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
对甲醇的泄漏处置需要采取的措施为迅速撤离泄漏区人员至上风处,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以减少甲醇蒸发,用沙土、干燥石灰混和,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人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应建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事故原因分析:直接原因:广维化工有机厂车间的储存合成工段醋酸和乙炔合成反应液的CC-601系列储罐液位整体出现下降,导致罐内形成负压并吸入空气,与罐内气相物质混合形成以乙炔为主的爆炸性气体,遇静电火花导致罐内乙炔爆炸性混合气体发生爆燃,造成存储在CC-601系列储罐的反应液泄漏,遇电火花引发空间化学爆炸,从而造成作业人员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
广西化工厂爆炸16人遇难万人疏散作者:来源:《数学金刊·初中版》2008年第04期■ 热点素材5广西化工厂爆炸16人遇难万人疏散2008年8月26日,广西宜州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现场废墟燃烧产生了大量如硫化氢、氢化氰、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在大火被扑灭后如果不再着火,就不会导致事故现场方圆一公里内的居民中毒,但清理现场的救援人员须戴防毒面具,避免因局部毒气浓度过高而致人死亡。
截至26日21时,爆炸事故已造成16人死亡(其中有2人身份无法确定),另有6人失去联系,医院收治伤员60人。
武警官兵、消防部队官兵已进入爆炸区排险抢救。
死者家属、厂区职工及周边群众的思想情绪得到安抚,转移群众已得到妥善安置。
救援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属于爆炸点半径800米以外区域的撤离人员,目前已可以返回。
由于龙江河可能受污染,沿江15公里内的靠江群众暂时不回撤。
不靠江的撤离人员,由宜州市领导负责组织,乡村干部采取包村屯的办法实施撤回,但要对沿江15公里内的群众进行环保宣传,防止由于误饮可能已受污染的江水而中毒。
■ 原创试题1.发生爆炸事故的广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现有资产总值3.4亿元,这次爆炸事故使广维化工的3.4亿元资产化为灰烬,加上空气污染和河流污染造成约12亿元的经济损失,此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约达___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2.爆炸事故现场废墟燃烧产生了大量的硫化氢、氢化氰、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随着气体的扩散,体积的增大,气体的密度也会随之改变,密度(单位:t/km3)是体积(单位:km3)的反比例函数,它的图象如图1所示,当V=10 km3时,气体的密度是()A. 0.5 kg/m3B. 0.2 kg/m3C. 10 kg/m3 D. 0.1kg/m33.正在一车间工作的小王听到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看到火光冲破墙体,直接威胁到他旁边的易爆化学原料大罐,眼看大罐有爆炸的可能,当他反应过来时,时间已经过去了3 s,他立即用最快的速度逃离到200 m外的安全地带. 已知小王的速度是8 m/s,那么从小王听到爆炸声起,大罐在几秒后爆炸小王才可以安全逃离?4. 广西宜州化工厂装化工原料的大罐三视图如图2所示,(1)根据三视图说出大罐的形状;(2)计算大罐的体积. (π取3.14)5. 2008年8月26日6时,广西宜州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现场废墟燃烧产生了大量如硫化氢、氢化氰、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26日17时,事故现场明火已经扑灭,只有少许浓烟,爆炸点半径800 m以内仍为毒气浓度高的危险区域,一辆汽车在工厂附近的公路上向西行驶(近似为直线),司机从A点看到浓烟(点C)在北偏西60°方向,行驶500 m后到达B点,此时浓烟在北偏西45°方向(如图3). (参考数据:≈1.732,≈1.414)(1)如果继续向西行驶,司机有没有中毒危险?请说明理由;(2)为了保障这条公路上的车辆安全,交警支队准备设置路障,请车辆绕开危险区,路障之间的距离最少是多少米?(精确到1 m)。
历史上八月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一、2018年7月发生的典型事故2018年7月12日18时42分许,四川省宜宾恒达科技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19人死亡,12人受伤,初步估算直接经济损失近4000万元。
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26日,系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人民政府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总额为4000万元,共有员工70余人。
原设计生产规模为年产2000吨5-硝基间苯二甲酸、300吨2-(3-磺酰基4-氯苯甲酰)苯甲酸等,但据现场勘察,实际生产的却是咪草烟(除草剂)和1,2,3-三氮唑(医药中间体)。
经初步调查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恒达科技公司在咪草烟生产过程中,误将氯酸钠当作生产原料丁酰胺投入二车间的甲苯脱水釜R301(容积为3立方米),氯酸钠、丁酰胺和甲苯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剧烈反应,形成化学爆炸,并引起二、三车间起火燃烧。
二、历史上8月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一)国内事故石油化工河北省沧州市中捷石化有限公司“8•10”火灾事故2017年8月10日,位于河北沧州的中捷石化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火灾事故,造成2人死亡,12人受伤。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12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气压机出口冷却器内漏,该公司在组织维保单位更换冷却器出口阀门过程中,未对系统进行有效隔离,造成凝缩油自吸收塔窜入冷却器出口并泄漏扩散,遇金属撞击火花闪燃,造成现场作业人员伤亡。
辽宁大连石化“8•17”火灾事故2017年8月17日,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14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原料泵发生泄漏着火,事故造成原料泵上部管廊及空冷器等部分设备损坏。
事故直接原因是:生产过程中原料油泵驱动端轴承异常损坏,导致原料油泵剧烈振动,造成密封波纹管断裂,泵出口预热线断裂,引起油料泄漏着火。
山东莘县炼油厂“8•23”油罐爆炸事故1993年8月23日,山东省莘县炼油厂发生油罐爆炸事故,造成10人死亡,4人重伤,2人轻伤。
事发时,承包商施工队正在对原油罐进行保温施工。
2000-2016年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典型事故案例2000-2016(本站推荐)第一篇:2000-2016年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典型事故案例2000-2016(本站推荐)2000-2016年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典型事故案例汇编2017年12月前言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以下简称“辽阳石化”)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对事故事件的管理,特别是中国石油炼化企业的典型事故,值得汲取事故教训,防患于未然。
为使广大基层员工能对这些典型事故有广泛深入的了解,从中汲取教训,警钟长鸣,避免同类事故重复发生,本书编写组从2000-2016年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发生的事故中筛选出96起典型事故案例进行了汇编,作为基层员工的培训教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以尊重事故报告为原则,尽量使用正式的事故报告,着重描述事故经过、原因分析、防范措施等要素,并配以事故现场的照片,隐去了当事人的真实姓名,删去了对事故责任者追究的部分。
本书的编制与印发将为辽阳石化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学习素材,也希望能为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基层班组教育提供实用、有效的培训素材。
忠心希望大家能够仔细地阅读和学习书中的每一个事故案例,将自身置于事故的背景中思考一下:当您身处于事故当事者的情况下,您会怎么做,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忠心希望您可以从每一起事故中汲取教训,纠正自身的一些不安全行为或习惯,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并且主动关注、关心身边同事的安全。
这是我们编写本书的目的。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辽阳石化安全环保处、环保监督中心、烯烃厂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由于时间关系,有些事故案例未被收录其中,有些案例的内容也经过编写组重新处理难免有误,还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2017年12月编者目录2000年事故案例 (1)“4.27”反应釜紧急泄料阀脱开物体打击事故...............................................................2 “9.21”碳四罐罐底阀门排出物爆炸着火事故...............................................................7 “12.12”空分装置冷箱设备爆炸事故.. (8)“12.22”无防护作业氰化物中毒事故...........................................................................10 2001年事故案例.. (11)“8.3”消防泵房内吸烟闪爆事故...................................................................................12 “8.28”检修氨调节阀中毒事故.....................................................................................13 “9.5”检修氨调节阀中毒事故.......................................................................................16 “9.26”吊装口坠落事故. (19)“10.12”劣质阀门法兰断裂事故...................................................................................21 “11.5”违规使用螺栓泵盖崩开事故.............................................................................23 2002年事故案例.. (25)“2.23”设计、施工留隐患干燥器爆炸事故.................................................................26 “5.24”带电操作触电事故.............................................................................................30 “6.12”违章操作触电事故 (32)“8.27”违规排放硫化氢中毒事故.................................................................................34 “9.2”污水排放工艺不合理硫化氢中毒事故...............................................................38 “10.2”设计隐患消音器爆裂着火事故.........................................................................39 “10.26”清理原油储罐火灾事故...................................................................................42 “11.27”违章处理放空阀氰化物中毒事故...................................................................44 2003年事故案例.. (47)“2.7”叉车车辆伤害事故...............................................................................................48 “4.18”翻越天桥栏杆高处坠落事故.. (49)-I-“4.20”刹车失灵油罐车脱轨颠覆.................................................................................50 “5.7”私用油、电火灾事故...........................................................................................52 “9.11”加热炉闪爆事故.................................................................................................53 “9.12”减压炉爆炸事故. (55)“10.3”锅炉制粉系统爆炸事故.....................................................................................57 “12.29”处理缠丝机械伤害事故...................................................................................59 2004年事故案例.. (60)“7.8”管线破裂油品泄漏着火事故...............................................................................61 “8.1”拆卸冷却器残留油气爆燃着火事故...................................................................63 “9.6”垫片呲裂氢气泄漏着火事故...............................................................................65 “10.27”罐顶违章动火爆炸事故.. (67)“12.30”气化炉超温爆炸事故.......................................................................................69 2005年事故案例.. (71)“2.16”气化炉超温爆炸事故.........................................................................................72 “3.3”喷溅卸油污油罐爆燃事故.. (74)“3.7”不停机处理包装线机械伤害事故.......................................................................76 “6.24”违章清洗烷基铝换热器爆炸事故.....................................................................77 “9.15”违章进罐窒息事故 (78)“11.13”违章操作装置爆炸事故...................................................................................79 2006年事故案例.. (81)“1.16”误入皮带内机械伤害事故.................................................................................82 “5.9”不停机处理落地料机械伤害事故.......................................................................84 “5.29”违章操作火灾事故.............................................................................................88 “6.28”检修质量缺陷火灾事故. (91)“7.7”清釜作业闪爆事故...............................................................................................93 “8.14”系统超压爆炸着火事故. (97)-II-“12.11”凝结水罐爆炸事故...........................................................................................99 2007年事故案例 (101)“2.6”再沸器憋压泄漏火灾事故.................................................................................102 “6.12”压缩机闪爆事故...............................................................................................105 “9.7”高压水冲洗设备物体打击事故.........................................................................108 “12.28”打包机机械伤害事故.....................................................................................110 2008年事故案例 (112)“1.7”空冷器检修着火事故.........................................................................................113 “1.19”采暖泵站CO中毒事故. (116)“9.12”设计缺陷闪爆事故。
广西“8.26”广维集团爆炸事故2008年8月26日凌晨,广西维尼纶集团公司有机车间突然发生爆炸起火,消防官兵受命紧急出动,用高压水枪进行灭火,以抢救被压在坍塌车间里面的工人,消防废水经车间流出总排口后汇人龙江河,引发二次水污染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以下简称“8·26”事件)。
事件发生后,河池市政府立即启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了以河池市纪委书记沈永明为组长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并立即组织开展工作。
期问,自治区环保局黎敏副局长也率队前往现场指导处置工作。
环境保护部也派出工作组赴宜州市指导。
至8月27日,事发地周边大气环境已恢复正常,龙江河河水水质未检测出有明显变化;28日11时,现场指挥部研究决定,解除水环境应急状态,并发布4号通告,解除了关于排放口下游龙江河水禁止饮用的原2号通告。
一、事故起因及概况2008年8月26日6时45分,位于广西宜州市城西开发区的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车问由于乙炔气体泄漏发生爆炸事故,现场五个工段全都爆炸起火,爆炸中约1200吨化工原料(甲醇、醋酸、醋酸乙烯酯)被燃烧或随消防水通过排污口进入环境。
厂区排污口距离龙江河约1公里,距离河池与柳州两市河流交接断面(杨民断面)约30公里。
甲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的有毒液体,略有酒精气味。
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燃烧。
甲醇有较强的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人都会产生毒性反应,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
对甲醇的泄漏处置需要采取的措施为迅速撤离泄漏区人员至上风处,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以减少甲醇蒸发,用沙土、干燥石灰混和,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人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应建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应急处置情况和采取的措施(一)及时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决策科学果断根据事故情况,河池市市委、市政府立即组织市消防、安监、环保以及西乡塘区政府等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处置工作。
广西“8.26”广维集团爆炸事故2008年8月26日凌晨,广西维尼纶集团公司有机车间突然发生爆炸起火,消防官兵受命紧急出动,用高压水枪进行灭火,以抢救被压在坍塌车间里面的工人,消防废水经车间流出总排口后汇人龙江河,引发二次水污染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以下简称“8·26”事件)。
事件发生后,河池市政府立即启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了以河池市纪委书记沈永明为组长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并立即组织开展工作。
期问,自治区环保局黎敏副局长也率队前往现场指导处置工作。
环境保护部也派出工作组赴宜州市指导。
至8月27日,事发地周边大气环境已恢复正常,龙江河河水水质未检测出有明显变化;28日11时,现场指挥部研究决定,解除水环境应急状态,并发布4号通告,解除了关于排放口下游龙江河水禁止饮用的原2号通告。
一、事故起因及概况2008年8月26日6时45分,位于广西宜州市城西开发区的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车问由于乙炔气体泄漏发生爆炸事故,现场五个工段全都爆炸起火,爆炸中约1200吨化工原料(甲醇、醋酸、醋酸乙烯酯)被燃烧或随消防水通过排污口进入环境。
厂区排污口距离龙江河约1公里,距离河池与柳州两市河流交接断面(杨民断面)约30公里。
甲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的有毒液体,略有酒精气味。
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燃烧。
甲醇有较强的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人都会产生毒性反应,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
对甲醇的泄漏处置需要采取的措施为迅速撤离泄漏区人员至上风处,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以减少甲醇蒸发,用沙土、干燥石灰混和,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人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应建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应急处置情况和采取的措施(一)及时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决策科学果断根据事故情况,河池市市委、市政府立即组织市消防、安监、环保以及西乡塘区政府等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处置工作。
中国近期化工厂爆炸事故!(2008-11-11 08:57:21)分类:最新动态标签:保卫台州环境污染子孙后代毒化工民意1.新华网广西宜州化工厂爆炸8月26日电(记者王立芳)8月26日6时45分,位于广西宜州市郊的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车间发生一起爆炸事故。
截至目前已造成20人死亡44人受伤,另有17人暂时无法取得联系。
当地紧急组织疏散1万多人。
现场一位职工告诉记者,车间存放的主要是聚乙烯醇成品。
工厂已成一片废墟2.辽宁辽阳化工厂爆炸致占地6万平米企业被摧毁/08/0915/07/4LS8J97H0001124J.html3.3.甘肃一化工厂爆炸1死41伤:据新华社电10月31日17时30分,甘肃省永靖县一化工厂发生一起储气罐(氯气)爆炸事故,事故已造成41人受伤,1人遇难。
目前,伤者中有29人已送到兰州石化总院治疗,其他伤员在盐锅峡化工厂医院接受治疗。
4.江苏射阳化工厂爆炸董事长总经理等50多人伤亡央视《焦点访谈》2006年7月29日播出节目《“7.28”爆炸事故应急》:演播室主持人敬一丹:观众朋友,7月28号上午8点45分左右,江苏省盐城氟源化工有限公司氟化车间的氯化反应器突然发生爆炸,造成两个车间厂房全部倒塌,在场的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和生产技术人员多人伤亡。
截至到29号上午,这起爆炸事故已经造成22人死亡,29人住院接受治疗,其中5人重伤。
5.河北沧州化工厂爆炸7000人转移,5月11日下午1点30分左右,中国化工沧州大化TDI车间硝化工段发生爆炸,引发甲苯供料槽着火,到下午4点50分,事故现场明火已扑灭。
截至5月12日7时30分,爆炸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重度伤14人,中度伤4人,轻伤60多人,转移7000人。
6.南京鼎山精细化工厂爆炸,2月4日,消防队员在事故现场扑火。
当日13时50分,南京鼎山精细化工厂一储有14吨小储量异丁烯的储罐爆炸起火,造成1人死亡、6人不同程度受伤。
一、某火电公司“4.25”灼烫事故事故原因:1.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高温高压蒸汽的灼烫;2.该火电公司对吹管工作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3.吹扫的临时管线在设计上存在缺陷,放空口伸出室外过长且未加固;4.对现场人员的管理组织不力,吹管工作和现场检查沟通衔接不好;5.调试人员严重不足。
事故性质:本次事故定性为责任事故。
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本次灼烫事故,造成三人不同程度的灼伤,事故的教训是深刻的。
希望通过此次灼烫事故引起各单位领导对试车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要求各装置人员对试车工作严格把关,做好各方面的安全防护和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确保试车工作的顺利进行。
制定措施如下:1.加强员工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2.消除所有临时吹扫管线、包括正常生产管线的隐患和缺陷,对放空管线进行加固;3.加强安全管理,及时联系沟通,确保信息畅通;4.加强调试力量,增加调试人员。
二、辽阳石化分公司聚乙烯装置爆炸事故事故原因分析第一采购环节存在严重问题;第二工程施工管理混乱;第三工艺、生产管理不严肃第四工程设计和设计管理方面不规范;第五劳动纪律松散,员工责任心不强,用工管理不严,技术培训有差距三、广西·广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机厂“8.26”爆炸事故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基于爆炸事故波及范围广、过火面积大、破坏惨重,当班操作记录及主要设备、装置等关键物证被烧毁或损坏,罐区2名当班操作工及其他可能了解当时现场情况的当班人员遇难,事故调查取证艰难。
截止10月20日,事故调查组尚未对直接原因达成一致意见。
争论焦点的“点火源”,仅是各种可能或假设,缺乏证据支持,暂无定论。
2、间接原因:1、CC-601A~E储存反应液的5台100m3储罐并联使用。
若1台发生事故,将殃及其余4台。
导致:泄漏量↑,事故后果↑。
2、罐区、罐组平面布置及安全设施,不符合现行标准、规范的要求①罐组内的储罐为3排(现要求:不应超过2排)②料泵设置在防火堤内(现要求:应设置在防火堤外,且满足相应防火间距)③罐区无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施(现要求:应在可能泄漏甲类气(液)体场所内设置)④防火堤排水口未设置隔断阀(现要求:污水和雨水,出堤排出口均应安装隔离阀)3、设备安全管理混乱①今年4~5月大修期间,扩建需要而更换罐区至精馏工段2台反应液泵。
历史上八月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一、2020年7月发生的典型事故当地时间2020年7月2日4时左右,位于南非开普敦市米尔纳顿地区的Astron Energy公司米尔纳顿炼油厂,在检修后开车期间加热炉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导致加热炉倒塌,造成3人死亡、7人受伤。
二、历史上8月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一)国内事故石油化工河北省沧州市中捷石化有限公司“8·10”火灾事故2017年8月10日,位于河北沧州的中捷石化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火灾事故,造成2人死亡,12人受伤。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12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气压机出口冷却器内漏,该公司在组织维保单位更换冷却器出口阀门过程中,未对系统进行有效隔离,造成凝缩油自吸收塔窜入冷却器出口并泄漏扩散,遇金属撞击火花闪燃,造成现场作业人员伤亡。
辽宁大连石化“8·17”火灾事故2017年8月17日,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14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原料泵发生泄漏着火,事故造成原料泵上部管廊及空冷器等部分设备损坏。
事故直接原因是:生产过程中原料油泵驱动端轴承异常损坏,导致原料油泵剧烈振动,造成密封波纹管断裂,泵出口预热线断裂,引起油料泄漏着火。
山东莘县炼油厂“8·23”油罐爆炸事故1993年8月23日,山东省莘县炼油厂发生油罐爆炸事故,造成10人死亡,4人重伤,2人轻伤。
事发时,承包商施工队正在对原油罐进行保温施工。
当施工至油罐上部时,因施工队队长违规在罐旁吸烟,点燃从油罐气孔排出的油气,导致油罐起火爆炸。
兰州石化公司“8·27”硫化氢中毒事故2002年8月27日,兰州石化分公司炼油厂北围墙外西固环形东路发生硫化氢气体泄漏导致人员中毒事故,事故造成5人死亡、45人不同程度中毒,经济损失250多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烷基化车间作业人员违规操作,将废酸沉降槽中的部分酸性废油排入含硫污水系统。
排放的高浓度废酸与含硫污水中的硫化物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