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
- 格式:docx
- 大小:97.02 KB
- 文档页数:4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学生能够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提高计算准确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
教学内容1. 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介绍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解释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则。
2. 减法的验算:介绍减法的验算方法,解释如何通过加法来验证减法的正确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运用。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提高计算准确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2. 学具:练习本、铅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减法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解释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则。
3. 实例演示:通过实例演示,展示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过程。
4. 练习:学生进行练习,巩固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则。
5. 新课导入:介绍减法的验算方法,解释如何通过加法来验证减法的正确性。
6. 实例演示:通过实例演示,展示减法的验算过程。
7. 练习: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减法的验算方法。
板书设计1. 板书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2. 板书内容: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则减法的验算方法作业设计1. 练习题:设计一些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思考题:设计一些减法的验算的思考题,要求学生通过加法来验证减法的正确性。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运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_2第2课时《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理解减法的验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减法的验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减法的验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减法的验算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购物找零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用100元去买一件89元的衣服,应该找回多少零钱?如何进行计算?2. 新课内容(1)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a. 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407-198=?b. 引导学生观察被减数和减数的特征,发现被减数中间有0,需要连续退位。
c.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计算:i. 从个位开始减,7-8,不够减,向十位借1,变成16-8=8,写在个位上。
ii. 十位上的0退位后,变成3-9,不够减,向百位借1,变成13-9=4,写在十位上。
iii. 百位上的4减去1,得到3,写在百位上。
d.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减法的验算方法a. 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407-198=209,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这个减法算式的正确性?b.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验算:i. 将差209加上减数198,得到407。
ii. 比较计算结果与被减数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说明减法算式正确。
c.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减法的验算方法。
3. 巩固练习教师布置一些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题和减法的验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教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算理是计算的理论依据,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的原因。
因此,本节课教学时注重突出根本算理,不仅使学生掌握“隔位退位减〞的算理,还加强学生对程序和步骤的理解。
1.借助直观,援助学生理解算理。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笔算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根底上进行的。
理解“隔位退位减〞的算理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教学时,在学生自主探究的根底上,借助计数器进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弄清楚“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当10到十位上,再从十位的10中退1当10到个位,这时十位上是9〞,从而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2.注重比较,突出专项训练。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是退位减法的难点,学生计算的错误率相对较高,因此,本节课在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的根底上,设计和补充比照练习,让学生充分感受退位减法的各种情况,在观察、比照中,进一步明确退位减法的算理。
课前打算教师打算PPT课件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计算下面两道题,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反响,指名汇报算法。
2.在前面学习的根底上,今天这节课学习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
(板书课题: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忆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作铺垫。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出示课件,呈现信息:2022年方案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22年方案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
2022年比2022年方案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列出算式:403-158,并试着计算403-158。
(2)交流算法。
(课件展示各种算法)算法一算法二算法三 (3)引导学生思考:这道题看来比较难,同学们计算出三种不同的结果,但是结果只能有一个是对的,哪一个对呢?大家想方法验证一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第4课时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例3。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多种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具准备】计算器。
【情境导入】1.笔算:844-22= 353-121=279-76= 406-10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不退位减法及连续退位减法,那么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
【进行新课】1.学习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法。
口诀:见点退1别忘记,0上有点9去减。
提问:今天学习的连续退位减法和昨天学习的连续退位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讨论交流,指名汇报。
得出:相同点是都要运用“哪一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的计算法则。
不同点是在今天学习的连续退位减的过程中,个位上不够减向十位借1时,十位上是0,要先从百位上退是给十位作10,然后再从退下的10中退1给个位,最后再减。
【课堂作业】1.游戏:小蜜蜂采花蜜。
完成练习九第4题。
谈话:有6只小蜜蜂,它们被安排到指定的花上去采花蜜。
你能根据小蜜蜂手中的算式把它送到指定的位置吗?学生独立练习,交流结果。
2.应用题练习。
完成练习九第2题。
【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增长了什么新知识?【课后作业】教材42页“做一做”,练习九第6~11题。
第4课时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验算一、加强口算练习,每次上课前5分钟口算训练,让学生逐步做到听到算式就能说出结果。
二、教学时要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格式。
三、注重算理的理解,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讲计算过程,不断巩固计算法则,并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针对实际情况,给学生编计算口诀:见点退1别忘记,0上有点9去减。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在这一课时中学习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以及减法的验算。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讲解和练习这个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进行减法的验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和掌握减法的验算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练习题,以便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练习本节课的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来引入本节课的知识点。
例如:2100900=,我会让学生们尝试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并分享他们的解题方法。
然后,我会进行一些随堂练习,给学生们一些类似的题目,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会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2100900=从个位数开始相减,00=0,然后从十位数开始相减,00=0,接着从百位数开始相减,19不够减,需要退位,退1作10,变成109=1,从千位数开始相减,20=2。
七、作业设计1. 请完成练习册的第68页,第14题。
答案:1. 2100900=12002. 3200800=24003. 41001900=22004. 50002500=2500答案:1. 2100900=1200(正确)2. 3200800=2400(正确)3. 41001900=2200(正确)4. 50002500=2500(正确)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减法的验算过程中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困惑。
第4课时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课题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正确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会对减法进行验算,养成验算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直观操作、讨论交流,让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等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案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1.出示问题。
2004年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计划生产41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
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2.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笔算。
3.集体反馈,回顾计算法则。
4.把条件“2005年计划生产41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改为“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让学生列出算式,引入新课。
二.自主探索,兴趣维持1.尝试计算,交流算法2.直观操作,掌握算法(1)说出自己计算中的思维过程。
(2)借助直观,分析错误原因。
①在拨计数器的过程中重点提问:问题一: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结果十位是0,该怎么办?(从百位上退“1”)问题二:从百位退“1”,十位上的珠子该怎么拔?(从百位上拿走一个珠子,同时在十位上拨出10个珠子,再从十位上拔出1个珠了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就是9个珠子。
)问题三:这时个位上的数是多少?(十位上退1当作10,和个位上的3合成13。
)②对照正确算法,分析错误原因。
③梳理算法。
在计算上,这题和我们刚才做的题有什么不同?2.探究验算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究验算方法。
预设1 照原式再算一遍。
预设2 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看是不是减数。
预设3 用差加上减数,看看是不是被减数。
(2)归纳验算方法。
三.寓教于乐,兴趣体验互动环节:学生先独立完成教材P42的“做一做”,做完后和同桌相互检查,相互指正,最后老师给出正确答案。
编号:000222217954555385825983331学校:玄国虎市冥中之镇肖家塞小学*教师:古因丰*班级:大力士参班*第2课时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学习重点能正确计算被减数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6分钟)1.出示课件:计算下面两题,并说说做法。
2.同学们掌握的真好,今天这节课学习“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
(板书课题)1.学生独立计算,注意退位后用几去减。
2.明确本节课要学的内容。
1.填空。
(1)被减数=()+()。
(2)比189多28的数是()。
(3)381比()多29。
(4)比459多95的数是()。
答案:(1)差减数(2)217(3)352(4)5542.列竖式计算。
二自主学习。
(25(一)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一)1.认真读题,看不明白的用红笔勾画出来。
2.学生读题分析题意并列式:403-158=分钟)42页例3。
2.读题分析题意并列式。
3.引导学生计算:403-158。
思考:当十位上退1时,十位上是0,怎么办?4.被减数中间为零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扩展延伸:被减数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
1.讨论:500-157=老师板书:2.讨论:被减数末尾为零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减法的验算。
3.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并交流:十位上是0,该怎么退1呢?学生:个位上的3减8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可是十位上是0,那么我们可以继续从前一位退1,也就是从百位退1,这样就相当于十位上是10,就可以退1给个位,那么个位上就成了13-8=5;而这时十位上就是10-1-5=4;百位上就是4-1-1=2。
即403-158=245。
4.学生交流。
当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应从百位退1当10 ,再从10中退1,这时十位上剩9个十,据此再计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围绕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方法和应用进行讲解。
重点讨论当减法运算中出现中间或末尾为0的情况时,如何进行连续退位操作。
同时,将介绍减法的验算方法,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
2. 培养学生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技巧。
3. 引导学生运用减法的验算方法,提高计算准确性。
教学难点1. 连续退位的操作步骤。
2. 减法验算的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教鞭。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简单的减法题目,引导学生回顾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新课导入:提出连续退位减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然后,详细讲解连续退位减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例讲解:通过PPT展示一些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技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连续退位减法的理解和心得。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连续退位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6. 减法验算:介绍减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和掌握。
7. 总结:对本课时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连续退位减法和减法验算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和步骤。
2. 减法验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作业设计1. 布置一些连续退位减法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2. 设计一些减法验算的题目,让学生通过验算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课后反思本课时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技巧,以及减法验算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准确性。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重点细节关注: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技巧和减法验算的运用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技巧连续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环节。
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旧知回顾】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25+78= 748-97= 496-259= 100-64=2.口算。
46-17= 87-29= 134-27= 76-38=100-14= 126-30= 145-55= 105-25=3.竖式计算。
407-319= 900-786= 600-238=4.计算下面每组数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655 和: 差:和:差 :【合作探究】1.探一探。
(1)自主探索“403-158”的计算法则。
估一估,403-158得数大约是( )。
笔算:4 0 3 - 15 8 个位上不够减,十位上是0,该怎么办?计算中,个位上是( )-( )=( ),十位上是( )-( )=( ),655 255 303 47思考:要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2)该怎么检验减法?你有什么验算方法呢?方法一:方法二:想一想:哪种验算方法好?为什么?2.试一试。
(书本第42页“做一做”)500-268= 420-56=306-197=1000-520=3.小结。
(1)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2)减法的验算方法:通过预习,你有什么疑问?【精练反馈】A档:1.数学门诊(将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745612-268 -374487338945734-628-9 5317 3 92.森林运动会上,小动物们参加800米比赛。
多少米了?B档:3.猜一猜,★的下面藏着数字几?4 0 8 7 0 0― 2 3 9 ― 3 5 41 ★★ 3 ★6【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我再跑216到终点。
我跑了485米。
【拓展延伸】6 □0 □0 0 □- □□□ 4 0 □9。
4.2 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4.2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数学》三年级上册,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4章的第2节内容。
主要学习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减法的验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同时,学生也能理解并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能够对计算结果进行正确的验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减法的验算方法。
难点是对于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PPT和计算器等教具,同时,也让学生准备了练习本和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步骤和减法的验算步骤,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整个计算和验算的过程。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对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困难。
在课后,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同时,我也会在下一节课中,通过更多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和思考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一、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对于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这种类型的减法需要学生能够正确地识别并处理退位的情况,尤其是在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下。
我通过PPT和计算器等教具,以及详细的例题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个计算方法。
二、减法的验算减法的验算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教案
一.情境创设,
揭示课题1.出示问题。
2004年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计划生产41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
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2.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笔算。
3.集体反馈,回顾计算法则。
4.把条件“2005年计划生产41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改为“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让学生列出算式,引入新课。
二.自主探索,
兴趣维持1.尝试计算,交流算法
2.直观操作,掌握算法
(1)说出自己计算中的思维过程。
(2)借助直观,分析错误原因。
①在拨计数器的过程中重点提问:
问题一: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结果十位是0,该怎么办?(从百位上退“1”)
问题二:从百位退“1”,十位上的珠子该怎么拔?(从百位上拿走一个珠子,同时在十位上拨出10个珠子,再从十位上拔出1个珠了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就是9个珠子。
)问题三:这时个位上的数是多少?(十位上退1当作10,和个位上的3合成13。
)
②对照正确算法,分析错误原因。
③梳理算法。
在计算上,这题和我们刚才做的题有什么不同?
2.探究验算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究验算方法。
预设1 照原式再算一遍。
预设2 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看是不是减数。
预设3 用差加上减数,看看是不是被减数。
(2)归纳验算方法。
三.寓教于乐,
兴趣体验互动环节: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材P42的“做一做”,做完后和同桌相互检查,相互指正,最后老师。
并思考: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十位是0,怎么办?用小棒试试摆一摆。
个位3减8不够减怎么办?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作10。
个位3减8还是不够减怎么办?从十位上退1作10现在可以减了吗?〔3〕边摆小棒边列竖式计算。
回忆算理: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十位十0,向百位借1。
〔4〕课堂小结师: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时,同学们要注意什么?2、减法的验算。
用喜欢的方法对403-158=245的算式进行验算。
三、稳固应用,拓展提升1、P42做一做2、P44 第4题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百,3个一〞,计算个位3减8不够时变成“3个百,10个十,3个一〞。
还是不够减,继续变成“3个百,9个十,13个一〞个位:13-8=5,十位9-5=4,百位3-1=2,因此403-158=245〔3〕师小结:当个位不够减,十位又是0时,要先从百位退1作10到十位上,再从十位退位1作10到个位上,这时十位上剩9个一。
4、方法一:“减数+差=被减数〞来验算;方法二:“被减数-差=减数〞来验算3、老乌龟说:“我今年403岁〞,小乌龟说:“我今年267岁〞,请问小乌龟比老乌龟小多少岁?4、明明在计算316加一个数时,不小心把316抄成了136,计算出的结果是500,那么正确的结果是多少?板书设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403-158=245验算1:验算2:教学后记。
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
【旧知回顾】
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25+78= 748-97= 496-259= 100-64=
2.口算。
46-17= 87-29= 134-27= 76-38=
100-14= 126-30= 145-55= 105-25=
3.竖式计算。
407-319= 900-786= 600-238=
4.计算下面每组数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
655 和: 差:
和:
差 :
【合作探究】
1.探一探。
(1)自主探索“403-158”的计算法则。
估一估,403-158得数大约是( )。
笔算:
4 0 3 - 1
5 8 个位上不够减,十位上是0,该怎么办?
计算中,个位上是( )-( )=( ),十位上是( )-( )=( ),
655 255 303 47
思考:要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
(2)该怎么检验减法?你有什么验算方法呢?
方法一:方法二:
想一想:哪种验算方法好?为什么?
2.试一试。
(书本第42页“做一做”)
500-268= 420-56=306-197=1000-520=
3.小结。
(1)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2)减法的验算方法:
通过预习,你有什么疑问?
【精练反馈】
A档:
1.数学门诊(将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745612
-268 -374
487338
945734
-628-9 5
317 3 9
2.森林运动会上,小动物们参加800米比赛。
多少米了?
B档:
3.猜一猜,★的下面藏着数字几?
4 0 8 7 0 0
― 2 3 9 ― 3 5 4
1 ★★ 3 ★6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我再跑216
到终点。
我跑了485米。
【拓展延伸】
6 □0 □0 0 □
- □□□ 4 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