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有0的减法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2
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学习目标:1、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2、使学生掌握减法验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减法验算3、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减法的两种验算方法评价任务:1、同桌互说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同桌互查验算方法的掌握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知道了不少有关国产动画片的信息,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两条关于国产动画片的信息。
1、出示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题:2004年计划生产158部国产电视动画片,2005年计划生产413部国产动画片。
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解决问题: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413-158=,并计算出结果。
、(2)集体订正(3)指名说一说笔算时要注意什么?(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注意哪一位上有退位要先减去一,注意从个位减起。
)3、改变信息,导入新知(1)改变信息:如果2005年计划生产403部国产动画片。
那么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1)解决问题:①学生列式:403-158=②对比:“403-158”与413-158“这两个算式相比有什么异同点?相同点:减数相同,都是退位减法不同点:被减数不同,“403-158”中被减数中间有04.揭示课题:在退位减法中,被减数中间有0时该怎么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自主探究(1)学生尝试计算:403-158=(2)学生独立思考,计算“403-158”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十位上又是0,怎么办?2、交流释疑(1)小组讨论(2)演示释疑:教师通过竖式讲解4 0 3- 1 5 82 4 5小结:用竖式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与前面学的连续退位减的方法相同。
《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减法》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减法》,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实行一下阐述:一、教材分析《《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减法》是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第二单元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对多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已经有了一定水准的理解和掌握。
根据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位数小数的方法,会求积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求积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对学生实行热爱生活的教育。
教学重点是: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能根据实际需要或题目要求准确求积的近似数。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基本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具备一定的小数乘法的计算水平,绝绝大部分学生也有过买西瓜、买米等生活经历。
所以,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几个生活场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三、教法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创设情景法、自主探究法等教法学法。
四、教学流程: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即:揭题示标,唤醒旧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学习,提炼方法——检测练习,巩固知识——思维拓展,启迪智慧。
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设计如下:第一环节:揭题示标,唤醒旧知。
我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揭示课题,质疑:用什么方法求近似数?唤起学生对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回忆。
揭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学习。
第二环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中间有0的减法借位算式题(最新版)目录1.中间有 0 的减法借位算式题的概念和特点2.借位运算的规则和方法3.解决中间有 0 的减法借位算式题的具体步骤4.举例说明并总结方法正文一、中间有 0 的减法借位算式题的概念和特点中间有 0 的减法借位算式题,是指在减法运算中,被减数或减数中间出现 0 的算式。
这种算式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进行借位运算,使得计算过程较为复杂。
例如:203 - 98 = 105,这个算式中被减数 203 和减数 98 中间都出现了 0。
二、借位运算的规则和方法借位运算是指在减法过程中,由于某一位的被减数小于减数,需要向高位借 1 的运算。
借位的规则是:当某一位上的被减数小于减数时,需要从它的前一位借 1,即将前一位的数字加 10,然后再与当前位的减数相减。
三、解决中间有 0 的减法借位算式题的具体步骤1.观察算式,找出中间出现 0 的位置。
2.从出现 0 的位置开始,判断该位上的被减数是否小于减数,如果是,则进行借位运算。
3.进行借位运算后,继续判断下一位是否需要借位,直到算式计算完毕。
四、举例说明并总结方法以 203 - 98 = 105 为例,我们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计算:1.观察算式,发现被减数 203 和减数 98 中间都出现了 0。
2.从个位开始,判断 3 是否小于 8,由于 3 小于 8,所以需要进行借位运算。
此时个位变为 13,然后减去 8,得到 5。
3.判断十位上的数字,发现 0 小于 9,需要进行借位运算。
此时十位变为 1,然后减去 9,得到 2。
4.百位上的数字 2 大于 8,不需要借位,直接减去 0,得到 2。
所以,203 - 98 = 105。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有关退位减法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题目。
(3)教师点评,强调注意事项。
3. 练习巩固(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教师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和点评。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布置(1)完成课本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简洁明了地展示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课本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程度如何?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是否达到预期?2. 教学方法: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感兴趣?课堂氛围是否活跃?4.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何进行改进?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位数的减法(被减数中间有0)及验算示范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及验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演示、操作确认,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迁移类推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正确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
2. 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1. 正确进行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计算。
2. 灵活运用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验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具:计数器。
2. 学具:计数器。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口算练习。
教师出示口算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答案。
2. 复习笔算。
教师出示两道笔算题,指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书上完成,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也检查了学生对三位数减三位数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二、新课学习1. 学习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题:408-106= 。
①让学生独立思考:这道题与前面学习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有什么不同?该如何计算?②指名学生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计算过程。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0减6不够减,该怎么做?明确:从百位退一作十,和原来的0合起来是10,10减6等于4。
(4)教师让学生打开课本,让学生看着书上的计算过程,再来说一说计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2. 学习验算的方法。
(1)教师让学生思考:如何来验算这道题是正确的?(2)指名学生汇报: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再算一遍,也可以用被减数=减数差来验算。
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关键信息:1、被减数中间有 0 的退位减法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2、退位的规则和计算方法。
3、相关的例题和解析。
4、练习题目和答案。
5、错误类型和纠正方法。
1、被减数中间有 0 的退位减法的定义11 被减数中间有 0 的退位减法是指在减法运算中,被减数的某一位是 0,且在这一位上需要向前一位借位的计算。
111 例如:305 178,其中被减数 305 中间的 0 所在位在计算时需要借位。
2、退位的规则和计算方法21 当被减数中间的 0 所在位需要借位时,先从高位借 1 当 10,然后 0 变成 10 再进行计算。
211 以 305 178 为例,个位上 5 减 8 不够减,从十位借 1,十位是 0,需要从百位借 1,百位借 1 到十位变成 10,十位再借 1 到个位变成 10,个位 15 8 = 7。
212 十位上原本是 0,被个位借走 1 后变成 9,9 7 = 2。
213 百位上 3 被借走 1 后变成 2,2 1 = 1。
22 计算过程要注意借位后的数值变化,按照从个位到百位的顺序依次计算。
3、相关的例题和解析31 例 1:402 257个位 2 减 7 不够减,从十位借 1,十位是 0,向百位借 1,百位借 1 到十位变成 10,十位再借 1 到个位变成 12,12 7 = 5。
十位原本是 0,被个位借走 1 后变成 9,9 5 = 4。
百位 4 被借走 1 后变成 3,3 2 = 1。
所以 402 257 = 145。
32 例 2:507 348个位 7 减 8 不够减,从十位借 1,十位是 0,向百位借 1,百位借 1 到十位变成 10,十位再借 1 到个位变成 17,17 8 = 9。
十位原本是 0,被个位借走 1 后变成 9,9 4 = 5。
百位 5 被借走 1 后变成 4,4 3 = 1。
所以 507 348 = 159。
4、练习题目41 603 47642 705 58943 804 67844 901 7355、答案51 603 476 = 12752 705 589 = 11653 804 678 = 12654 901 735 = 1666、错误类型和纠正方法61 忘记借位表现:在计算过程中,没有进行借位操作,导致计算错误。
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旧知回顾】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25+78= 748-97= 496-259= 100-64=2.口算。
46-17= 87-29= 134-27= 76-38=100-14= 126-30= 145-55= 105-25=3.竖式计算。
407-319= 900-786= 600-238=4.计算下面每组数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655 和: 差:和:差 :【合作探究】1.探一探。
(1)自主探索“403-158”的计算法则。
估一估,403-158得数大约是( )。
笔算:4 0 3 - 15 8 个位上不够减,十位上是0,该怎么办?计算中,个位上是( )-( )=( ),十位上是( )-( )=( ),655 255 303 47思考:要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2)该怎么检验减法?你有什么验算方法呢?方法一:方法二:想一想:哪种验算方法好?为什么?2.试一试。
(书本第42页“做一做”)500-268= 420-56=306-197=1000-520=3.小结。
(1)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2)减法的验算方法:通过预习,你有什么疑问?【精练反馈】A档:1.数学门诊(将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745612-268 -374487338945734-628-9 5317 3 92.森林运动会上,小动物们参加800米比赛。
多少米了?B档:3.猜一猜,★的下面藏着数字几?4 0 8 7 0 0― 2 3 9 ― 3 5 41 ★★ 3 ★6【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我再跑216到终点。
我跑了485米。
【拓展延伸】6 □0 □0 0 □- □□□ 4 0 □9。
连续退位中间有0的减法教学反思连续退位中间有0的减法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字母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一些计算公式,这些都是由具体到抽象的一个学习过程。
这对于以后学习方程等知识做铺垫。
应该说,本节课的内容看似浅显,实际上却不易。
在课前,我深入研究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好本节课的教学思路。
为了能让学生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以便于学生有效学习。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6~67页的内容,这是一节计算课。
一个因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形。
在教学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
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在乘的过程中处理0的具体方法,并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
首先教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
我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通过解决学生生活中情景创设际问题入手:让帮忙解决小猴子吃桃子的问题引出例4,问学生:现在7个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呢?你会列算式吗?学生一下就看出来了,现在一个桃子也没有,没有就用0来表示,也就是0×7=0或7×0=0。
这样循序渐进,学生轻松地知道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
在学生知道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后,接着进行练习让学生计算0×3=和9×0=的得数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算,从而再次巩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结论。
接着再出示:0×0=?,让学生思考:得数是多少?为什么?紧接着小组讨论:0和一个数相加与0和一个数相乘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最后练习环节,我设置了游戏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会使学生厌烦。
于是在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直接写得数、学生板演和自编自算相结合这一环节。
我让学生当“小老师”,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计算是否认真细心,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认真计算习惯。
反思这节课,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好,自我感觉非常成功。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说清算理二、教学重、难点:个位不够减,十位是0,向百位借一作10,再从借来的10中借1给个位做10,十位剩下9,再减。
三、分层目标:上限:能熟练、正确地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下限:能在教师、同伴的帮助下,计算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暑假里,小林和妈妈逛商场看中了一台照相机原价:505元,现价:367元(1)妈妈要小林想一想便宜了多少元?(2)妈妈拿出400元,该找回多少元?该怎么想呢?学生口头回答算式505—367 400—367该怎么算呢?(二)展开学习1、老师提供这样的学习建议:独立思考、计算——用学具(拨珠),说清算理——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学习建议听明白了吗?2、教师巡视3、全班交流重点交流: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是0,怎么办呢?借助拨珠演示,从百位退1作10,再从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十位只剩下9,个位15—7=8,十位9—6=3。
4、小朋友说得真好,老师这有几封数字信,你能帮我投到正确的邮筒里去吗?(118邮箱、460邮箱)305—187 705—245 702—584 403—285 1048—588 2051—1349(隔位退位)该怎么做?5、400—367该怎么算呢?怎么退位呢?★(十位上是0,向百位退1做10,再从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十位只剩下9,个位10—7=3,十位9—6=3。
)还可以怎么算?400—300=100 100—67=33等等看谁说得好,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6、运动会上正举行800米跑步比赛,第一名705米,第二名678米,第三名567米,第四名488米,(1)第一名离终点还有多少米?第二名离终点还有多少米?(2)第二名落后第一名多少米?(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自行解决。
7、游戏:扔骰子:扔一扔,骰子的上下面差是多少?(几个人在一起玩,算对的人赢,加一分)700805 9010 408 4608476练习六教学目标:1、理解笔算减法中退位的算理,正确进行计算。
课题:被减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
学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并会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被减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学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并会正确进行计算。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有信心达标吗?怎样自学呢?请看:
三、自学指导
白板出示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42页例3,看文字并填空。
思考:
1、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该怎么退1呢?
2、0退位之后成了几?
3、怎样验算?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
)
自学时,比谁看书认真、效果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四、看一看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五、做一做
(一)提问(“做一做”前的准备)
1、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该怎么退1呢?
2、0退位之后成了几?
3、怎样验算?
结论: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当10,如果十位上是0,要向百位借1,注意不要忘了减退位的1,0上有点当做9。
(二)书面检测
刚才同学们回答得不错,下面比谁能运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
检测题
列竖式计算(带*验算)
500-268= 420-56=
1000-520= *306-197=
650-375= *508-229=
六、议一议
(一)同桌交换试卷。
(二)实物投影仪出示答案。
标准答案:
232 364 480 109 275 279
(三)学生对照答案,打出对错。
(四)了解学情:全对的同学举手,口头表扬。
(五)未全对的同学把自己的试卷交给老师。
(六)白板公布错题,先让做错的同学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如找不出错误,再让做对的学生帮助补充、更正,必要时让冒尖生代替老师点拨。
(不出示、不讨论做对的题)
(七)拓展延伸
判断:下面的计算对吗?错的请订正。
3 0 8 5 0 2
- 2 3 9 - 1 6 4
1 7 9
2
3 8
()()
七、练一练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列竖式计算(带*验算)
600-256= 310-207=
900-521= *560-462=
230-99= *801-358=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