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7
数学教学设计--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教学目标(一)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二)培养正确计算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算理,明白要借的数位上是0,怎样退1。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板演2.订正板演你能说说计算过程吗?3.总结并引入新课师说: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这两道题是对我们上节课的学习情况的检查,老师知道大家掌握得很好。
师问:在退位减法的竖式中,带退位点的“4”你可以看作几?(生:可以看作3)带退位点的“7”可以看作几?(生:可以看作6)带退位点的“1”呢?(生:可以看作0)……师说:在退位减法的竖式中,带退位点的数,我们都要少看1,那么如果遇到0带退位点,应该看作几呢?(师将黑板上的第二题被减数十位上的“1”改为“0”)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个位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该怎样退“1”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
板书课题: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
(二)学习新课1.学习例7(1)指名读例7师问:个位上2减9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零表示这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那该怎么办呢?“零”可是一个热心帮助人的好孩子,他想呀,想呀,终于想出了好办法,谁知道到底是个什么好办法呢?(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计数器进行演示:师问: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是0,该怎么办呢?(生:可以从百位退1)百位上的“1”表示多少呢?(生:1个百或10个十)师从百位上拿走一个珠子,同时在十位上拨出10个珠子。
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从百位上退1后百位少1,而十位上变成了10。
师问:现在能不能从十位上退1了?教师继续用计数器进行演示:请学生看着计数器说说计算过程。
(十位退1剩9,个位加10是12,12减9等于3)(3)对照计数器,学生互相说计算过程,并直观地看到结果是143。
2024年《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精选8篇)《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篇1 个位上不够减,向十位借1,十位上是0,十位先向百位借1,即10个10,然后十位退1作10,借个位10个1。
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各位数上的变化情况因为有0的出现而更加复杂。
本课突破难点的关键就是“0”。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不借住情境,让学生直接做纯计算的复习题,然后由复习题517-348,被减数从517到507,学生对这个变化并没有在实质上进行关注,但却引起了学生计算上新的飞跃。
教师抓住从1到0,引导学生思考1和0到底有什么区别?学生发现1是有,0是没有,从有到无的变化。
然后引导学生发现从1到0带了了计算上的新问题。
但这里教师的问题是:“0特别在哪里?”这样的提问是否指向性不够明确?2、抓住关键问题。
很多老师用各种形式让学生一遍遍地反复说算哩,说计算过程是肯定的,关键是怎么说?教师紧紧抓住为什么十位上的0会变成9?有效的课堂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在思考,思考是数学的核心问题。
3、500-348引导学生发现:减数与差末尾凑10,中间凑9。
学生发现规律是否就是真正理解,学生可能会不知其所以然。
问题: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是0,为什么要末尾凑10,中间凑9呢?不断追问让学生进一步明晰两个“0”是不同的,中间的“0”尽力了“借”与“被借”两个过程,而末尾的“0”只有借的过程,明确算理。
4、怎样的板书书写形式更能让学生理解一般是在竖式上写出借与被借的`关系。
她的课的板书是个位:17-8=9十位:9-4=5修正后:10-1-4百位:4-3=1强调十位上的0为什么会变成9。
5、有比较性又可以增进理解的题目出现在练习中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在练习当中穿插可以进行比较与辨析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在中间有0之后出现一组练习,前面三道是个位不够减需要连续退位的,而最后一道题目是705-245,让学生发现不同,进行区别辨析,明确中间有0变成9是个位不够减的连续退位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规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2、例3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自觉运用估算来检查。
计算时,鼓励学生用多种算法,渗透一些减法的简便算法。
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及倾听习惯。
【教学重难点】个位不够减,十位是0,向百位借一作10,再从借来的 10中借1给个位做10,十位剩下9,再减。
【教学准备】拨珠演示器、骰子、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1、出示信息,提出问题(1)出示信息:暑假里,小林和妈妈逛商场看中了一台照相机原价:517元,现价:348元(2)提出问题: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解决问题,复习旧知:现价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1)怎样列式?(2)怎样计算?(3)集体订正:竖式写对了吗?(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答案算对了吗?(注意哪一位上有退位要先减去一)计算顺序怎样?(注意从个位减起)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注意哪一位上有退位要先减去一;注意从个位减起)3、改变信息,导入新知(1)改变信息:如果这台照相机原价是507元,现价是348元,现价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原价是507元现价是348元现价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2)估一估:现价相同,“原价507元”与“原价517元”相比,哪一种便宜更多?你是怎样想的?(3)解决问题:A:列式:507-348=B:对比:“507-348”与“517-348”这两个算式相比有什么相同?(减数相同,计算到十位是都要退位)你怎么知道要退位?(因为517减348十位上是1减4不够减,507减348十位上是0减4仍然不够减,所以都要退位。
)“507-348”与“517-348”这两个算式相比有什么不同?(被减数不同)(4)揭示课题:在退位减法中,被减数中间有0时该怎样减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
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旧知回顾1.口算: 700-200= 290-90= 670-600= 570-130=2.笔算9 8 8 2 7 2 0- 7 5 -6 7 - 3 5 03.两位数减两位数计算时该注意什么?【新知探究】1.探一探。
(1)探索“435―322”计算方法。
列竖式即兴练习:我会算。
844-21=353-123= 278-75= 406-102=(2)探索“435―86”计算方法。
个位上是(得(怎样列竖式?从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2.我是小小统计员。
请你根据超市水果柜台给出一周的数据将表格填写完整。
3.小结。
(1)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法则:①( )数位对齐;②从( )位减起;③哪一位( )要从( )退( )。
(2)遇到退位减法该注意什么?【拓展延伸】1.按规律填96 ,93,90,( ),84,( ),78 2.【新知探究】1.探一探。
6 □ 6 □ 8 8 □- □ □ □ - 5 6 □ 9 2 9 1 1 □9 3(1)自主探索“403-158”的计算法则。
估一估,403-158得数大约是( )。
笔算:思考:要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2)该怎么检验减法?你有什么验算方法呢?方法一: 方法二:想一想:哪种验算方法好?为什么?2.试一试。
(书本第42页“做一做”)500-268 420-56 306-197 1000-5203.小结。
(1)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
(2)减法的验算方法:① ( )+( )=被减数 ;②( )-( )=( )。
验算验算【精练反馈】1 .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05-187= 705-246= 900-325=2. 森林运动会上,小动物们参加800米比赛。
小狗还要跑多少米到达终点?狮子已经跑了多少米了?3. 猜一猜,★的下面藏着数字几?(4 0 8 7 0 0― 2 3 9 ― 35 4 1 ★ ★ 3 ★ 6【基础练习】1.列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数学: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教学目标(一)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二)培养正确计算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算理,明白要借的数位上是0,怎样退1。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板演2.订正板演你能说说计算过程吗?3.总结并引入新课师说: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这两道题是对我们上节课的学习情况的检查,老师知道大家掌握得很好。
师问:在退位减法的竖式中,带退位点的“4”你可以看作几?(生:可以看作3)带退位点的“7”可以看作几?(生:可以看作6)带退位点的“1”呢?(生:可以看作0)……师说:在退位减法的竖式中,带退位点的数,我们都要少看1,那么如果遇到0带退位点,应该看作几呢?(师将黑板上的第二题被减数十位上的“1”改为“0”)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个位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该怎样退“1”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
板书课题: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
(二)学习新课1.学习例7(1)指名读例7师问:个位上2减9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零表示这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那该怎么办呢?“零”可是一个热心帮助人的好孩子,他想呀,想呀,终于想出了好办法,谁知道到底是个什么好办法呢?(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计数器进行演示:师问: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是0,该怎么办呢?(生:可以从百位退1)百位上的“1”表示多少呢?(生:1个百或10个十)师从百位上拿走一个珠子,同时在十位上拨出10个珠子。
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从百位上退1后百位少1,而十位上变成了10。
师问:现在能不能从十位上退1了?教师继续用计数器进行演示:请学生看着计数器说说计算过程。
(十位退1剩9,个位加10是12,12减9等于3)(3)对照计数器,学生互相说计算过程,并直观地看到结果是143。
4.2 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导学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4.2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减法的验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数学》三年级上册,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4章的第2节内容。
主要学习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减法的验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同时,学生也能理解并掌握减法的验算方法,能够对计算结果进行正确的验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减法的验算方法。
难点是对于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PPT和计算器等教具,同时,也让学生准备了练习本和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步骤和减法的验算步骤,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整个计算和验算的过程。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对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还存在一些困难。
在课后,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同时,我也会在下一节课中,通过更多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和思考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一、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对于中间或末尾为0的连续退位减法,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这种类型的减法需要学生能够正确地识别并处理退位的情况,尤其是在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下。
我通过PPT和计算器等教具,以及详细的例题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个计算方法。
二、减法的验算减法的验算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教学内容:教材书第24页例2、例3。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和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会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2、体验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及知识迁移类推的策略。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明白要借的数位上是0,怎样退1.教学准备:计数器,学生准备草稿本。
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学习例2.1、同学们,我门已经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笔算减法,在退位减法中,我们关键要知道退位的要点,现在我想考考你们在这方面的掌握情况。
在退位减法的竖式中,带退位点的“4”你可以看作几?带退位点的7呢?带退位点的1呢?在退位减法中,带退位点的数字我们都要少看1,那么如果遇到0带退位点,应该看作几呢?如果我把这道题的517改成507减348,想一想,个位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该怎样退“1”呢?2、揭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
(板书课题)。
3、谁想说说他的办法?小结学生发言:刚刚同学们都说了0这个数字很特别,个位不够减,想问十位借,但是十位是0,没有数字可借,这该怎么办呀?“0”可是一个热心帮助人的好孩子,他想呀想呀,终于想出好办法了,那我就去请百位来帮忙吧!4、借助计数器直观进行演示。
百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一个百或十个十)那我在百位退掉这颗珠子后,十位上应该补回几颗?(10颗)现在十位上有十颗珠子了,能不能借给个位了?借几?十位还剩几?退到个位的10加7得17,再减8得9.十位剩9减4得5,百位剩4减3得1,所以答案是159.对照计数器,同桌互相说计算的过程,并直观看到计算结果是159.5、脱离计数器,用竖式完整呈现计算过程。
谁再来说说前面我们是怎么用计数器计算的?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竖式上完成计算过程。
板书: 507 个位:17-8=9-348 十位:9-4=5159 百位:4-3=16、小结:这道题就是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笔算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从百位退1,所以带退位点的0要少看1,看作9.7、随即练习请同学们在草稿本上完成:401-124 605-378投影学生作业,指名说演算过程。
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的算理一、自主学习
任务一:三位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
1、阅读教材第24页例2,看不明白的有红笔勾画出来。
2、我来算一算:402-358= 501-157=
3、思考:当十位上退1时,十位上是0,怎么办
4、三位数中间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注意什么
任务二:三位数末尾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
1、阅读教材第24页例2,看不明白的有红笔勾画出来。
2、我来算一算:420-358= 500-157=
3、三位数末尾有零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注意什么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讲
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内进行互帮活动。
(不能解答的
写到自己组的黑板上)
2、交流、展示:
(1)讨论解决各组出示的不能解决的问题。
(2)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计算应注意什么。
三、我来闯关:
1、算一算,每种商品比原来便宜多少钱
原价902元原价800元原价203元现价758元现价546元现价168元便宜()元便宜()元便宜()元
2、饲养场用8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了51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少孵出115只。
(12分)
(1)下午孵出了小鸡多少只
(2)这一天共孵出了小鸡多少只
(3)还剩多少个鸡蛋
四、总结:谈收获。
---------------------------------------------------------------范文最新推荐------------------------------------------------------
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一)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二)培养正确计算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算理,明白要借的数位上是0,怎样退1。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 / 7
1.板演
2.订正板演
你能说说计算过程吗?
3.总结并引入新课
师说: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这两道题是对我们上节课的学习情况的检查,老师知道大家掌握得很好。
师问:在退位减法的竖式中,带退位点的4你可以看作几?(生:可以看作3)带退位点的7可以看作几?(生:可以看作6)带退位点的1呢?(生:可以看作0)
师说:在退位减法的竖式中,带退位点的数,我们都要少看1,那么如果遇到0带退位点,应该看作几呢?(师将黑板上的第二题被减数十位上的1改为0)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个位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该怎样退1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
板书课题: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
---------------------------------------------------------------范文最新推荐------------------------------------------------------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7
(1)指名读例7
师问:个位上2减9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零表示这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那该怎么办呢?零可是一个热心帮助人的好孩子,他想呀,想呀,终于想出了好办法,谁知道到底是个什么好办法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计数器进行演示:
师问: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是0,该怎么办呢?(生:可以从百位退1)百位上的1表示多少呢?(生:1个百或10个十)师从百位上拿走一个珠子,同时在十位上拨出10个珠子。
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从百位上退1后百位少1,而十位上变成了10。
师问:现在能不能从十位上退1了?教师继续用计数器进行演示:请学生看着计数器说说计算过程。
(十位退1剩9,个位加10是12,12减9等于3)
3 / 7
(3)对照计数器,学生互相说计算过程,并直观地看到结果是143。
(4)脱离计数器,看着竖式完整地讲出计算过程。
生说:个位2减9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再从百位退1,在十位上作10,然后从十位退1到个位是作10,个位上12-9=3,十位上剩9,9-5=4,百位上剩2,2-1=1。
教师根据学生口述的计算过程,板书:
(5)小结
师说:这道例7是被减数中间有零的退位减,笔算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从百位退1,所以带退位点的0少看1时,要看作9。
(6)练一练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课堂作业本上完成。
集体订正,指名说计算过程。
强调0上有退位点,作9再减,前一位上不要忘记少1。
---------------------------------------------------------------范文最新推荐------------------------------------------------------
2.学习例8
(1)出示例8。
请同学独立完成例8。
3000-628=_________
(2)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提问:这道题的被减数有什么特点?(生:被减数末尾有3个零)师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会的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
出示竖式教具:
师问:个位上0减8不够减怎么办呢?十位上、百位上都是0,该怎么退1?退位后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完成板书:
师问:被减数原是3000,退位后变成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生:退位后变成2个千、9个百、9个十、10个一)
师说:对,千位上的1分成9个百,9个十,10个一。
5 / 7
(3)订正自己在练习本上的竖式。
(4)改一改将3000改成3010怎样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并与例8进行比较。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笔算减法中的一个难点,要想突破这一难点,应把重点放在讲清算理上,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练习,还是能掌握这部分知识的。
在复习准备中,出示了两道连续退位的减法,通过复习提问,学生明白带退位点的数都要少看1。
接着追问:如果0上带退位点,怎么少看1呢?引出新课。
在学习新课过程中,先通过演示计数器,学生明白0上带退位点时,要看作是9,然后脱离教具,直接看竖式说计算过程,最后通过两道练一练,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学习例8时,出示一个竖式教具,放手让学生说十位、百位怎样退1,扶助学生完成例8,再将例8的被减数改成3010,让学生想想应该怎样做,使知识活学活用。
在巩固反馈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坡度,先安排了一个被减数上的
---------------------------------------------------------------范文最新推荐------------------------------------------------------ □中填几,再独立完成做一做。
在学生基本掌握了知识的基础上,又安排了两道趣味练习;蜜蜂采蜜和检修电视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