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合并院内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32.50 KB
- 文档页数:4
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脑出血是指脑内血管发生破裂或破裂后漏血所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其危害性极大且死亡率高。
肺部感染在ICU患者的综合护理中常见,脑出血患者的肺部感染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研究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入手,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
一、危险因素分析1.机械通气:脑出血患者均需进入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而机械通气与肺部感染的发生有明确的相关性。
机械通气导致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损伤,破坏了黏膜防御屏障,降低了抵抗力,易被各种病原体感染。
2.插管时间:插管时间过长也是造成ICU患者肺部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插管过程中导管与口腔、咽喉黏膜接触,形成通气途径,随后形成支气管肺泡系,想肺部感染病原体进入肺泡。
3.神经肌肉阻滞剂药物:在系统用药过程当中,神经肌肉阻滞剂药物常见应用于机械通气难辞断中和机械通气相结合时,可造成患者无法正常呼吸以及体位调整,客观上增加了肺部感染的感染风险。
4.全身炎症反应:脑出血患者由于损伤导致全身炎症反应机制的启动,使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风险因素增加。
5.低蛋白血症:脑出血患者常见的低蛋白血症,使得患者蛋白质营养不良,容易导致细菌侵入,诱发肺部感染。
6.血糖水平:血糖水平与肺部感染也有关系,高血糖可以降低免疫力,特别是对于已经有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水平甚至成为了ICU肺炎的预测指标之一。
二、护理对策1.机械通气管理:加强机械通气质量管理,提高机械通气技术和辅助呼吸治疗技术的水平,使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尽可能短;定时更换呼吸回路、喉罩和口咽护理。
并加强呼吸内科与ICU之间的交流,以便了解患者的呼吸状况和肺部情况。
2.插管管理:严格掌握机械通气的指征和控制插管时间,避免致病菌经口鼻进入呼吸道;遵循标准手卫生规范消毒,避免引起交叉感染,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3.神经肌肉阻滞剂药物使用:合理应用神经肌肉阻滞剂药物,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满足最低使用剂量,最短使用时间,尽量避免因此引起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及危害。
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脑出血是一种危急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肺部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存。
因此,对于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危险因素分析:1. 长期卧床:由于脑出血的重症导致患者要长期卧床,不动,这容易导致患者肺部排泄受阻,积累一些分泌物,造成肺部炎症。
2. 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的应用:脑出血患者由于大脑的受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失衡,肺部容易存在一些分泌物,呼吸困难,如果需要应用气管插管和呼吸机等机器,这会更加支撑维持呼吸功能,影响患者的情况更为严重。
3. 免疫力下降:脑出血患者由于病情重症,经常针对细菌、病毒等做一些抗生素治疗,容易导致患者免疫力降低,从而使患者变成了感染的主要目标。
二、护理对策:1. 定期翻身:脑出血患者要长期卧床,护理人员应当定期把患者身体的重心调整。
可以让患者的胸部位置得到提高,从而减少肺部积液概率,避免有肺部感染的风险。
2. 干湿分离吸痰:对于措施2,每隔2小时就要检查一下患者呼吸道内是否有积液或有分泌物。
如果患者分泌物紧凑,需要通过干湿分离吸痰的方式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并保持呼吸通畅。
3. 抗生素治疗:对于病情已经到了患者感染的阶段,护理人员要及时的让患者进行抗生素的治疗。
治疗期间,要注意生物安全,防止感染扩散,减缓肺部感染的情况加重。
4. 个人口腔清洁:作为ICU病房内的一项基本要求,护理人员是必须时刻保持个人口腔卫生。
他们需要在治疗患者前后洗手、消毒,使用口罩等措施,保证患者身体上所有的穿戴物品都得到及时清洗。
5. 痰液分离器:对于久卧不起的脑出血患者,可以在床侧装置其他的辅助设备如痰液分离器,增强患者呼吸状况,加速患者的康复道路。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护理对策的介绍,相信客户可以掌握一颗关怀病人,致力于治疗和护理ICU脑出血患者的心情。
希望您们可以更好的保护并治疗病患,尽早让ICU患者恢复健康。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摘要】目的:通过对脑血出合并肺部感染原因的分析,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根据掷骰子的方式把我院2019年1月至12月一年间在卒中中心接受治疗的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4例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收集患者详细资料分析感染原因。
结果:实验组和常规组在感染发生人数上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但护理后,实验组的显效和有效人数多于常规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
结论:胃管置留、意识障碍、病房细菌感染和年龄因素是导致脑出血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而针对性护理能减少患者感染率,为病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脑出血;肺部感染;原因;护理卒中中心收治的患者中,除了众所周知的脑梗塞患者之外,还有一种患者便是脑出血。
与脑梗塞一样,脑出血是起病急,病情复杂进展快,并且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伤残率和死亡率也是居高不下[1]。
在相关调查研究中,发现脑出血患者合并的并发症中,合并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而且合并后加重了患者的病情,甚至使患者机体的多个器官功能衰竭[2]。
因此,本文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期减少患者的感染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根据掷骰子的方式把我院2019年1月至12月一年间在卒中中心接受治疗的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4例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46~76(55.61±2.68)岁,常规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43~74(55.15±2.35)岁。
入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呼吸困难、咳痰、咳嗽等症状。
两组上述资料的差异无明显性,P>0.05,具有研究的意义。
1.2方法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遵医嘱治疗,使用抗生素、吸痰、降温、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实验组:基于常规护理的项目,对患者做针对性的护理工作,内容有:病房环境及微生物监测。
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脑出血患者因其病情复杂,容易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这不仅会加重患者身体的负担,还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对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护理对策,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质量。
一、引言1. 患者自身因素脑出血患者常常因为身体弱化、免疫力下降等原因而容易引发肺部感染,此外,患者本身存在的其他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脏病、肺部疾病等也会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
2. 长期卧床ICU脑出血患者常常因为病情严重而需要长期卧床,尤其是在卧床的过程中,由于体位改变不顺畅,容易形成长时间的压迫,从而使肺部循环不畅,容易造成肺部感染。
3. 呼吸机使用对于呼吸功能严重受损的ICU脑出血患者,常常需要借助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呼吸机的使用过程中,一方面可能引起肺部的机械损伤,另一方面呼吸机管道内灌注液的堆积,可以为细菌的繁殖提供更好的条件,进而加重感染。
4. 长时间持续使用抗生素ICU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严重的病情使得抗生素的使用是必要的,在长期冠以大量抗生素的同时,患者自身的微生态系统也会被破坏,免疫力下降,从而容易出现肺部感染。
1. 微生态调整对于ICU患者长时间使用抗生素而引起微生态失调,常常需要进行微生态调整,尤其是对于肺部感染的风险患者,通过增加益生菌摄入、改善肠道生态等方式,有助于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力。
2. 防压疮为了防止ICU患者肺部感染,需要尽可能减少患者在床上的压力,避免出现压疮现象,尤其是在体位变换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充分的护理人员支持。
呼吸机患者需要切实控制呼吸机导管内液量,定期疏通导管,以及每天检查呼吸机重采20℃以上的温度设置是否正确,同时需要经常监测患者的呼吸参数,调整呼吸机的设置,避免过度压力带来的肺部机械性损伤。
4. 定期换床单为了避免患者病情加重的风险,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帮助患者换洗床单、被套等物品,避免肺部感染的发生。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原因,探讨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2014 年1月—2015 年12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6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体位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8.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56.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出血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几率较高,展开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脑出血合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
标签:脑出血;肺部感染;原因分析;护理对策脑出血是县级医院神经内科常见病,约占脑血管疾病20%~30%,其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情复杂等,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经常伴有发热、咳痰、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严重的患者伴有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出现死亡[1]。
加强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的分析,对患者多加关心照顾,让患者体会到亲情的温暖,有利于患者不良情绪的消除,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给予适当的护理操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因此应积极开导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和评估,根据监测评估结果制定出具体的护理计划,并积极主动地实施护理工作,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改善疾病预后。
现对该院近两年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近两年来的46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
两组患者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的脑出血诊断标准[2],观察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医院感染治疗指南》[3]中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
观察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65~86岁,平均年龄(72.3±5.9)岁;对照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63~85岁,平均年龄(73.2±6.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脑出血合并院内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研究
作者:邓红浪陶利刘菊香
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01期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出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总结出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策。
方法对抽取的124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62例,设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4年12月的脑出血患者6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降糖补钾等针对性护理干预。
结果脑出血患者的年龄、自身病史、意识状态等是出现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进行护理相应干预后的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19.4%)低于对照组(35.5%),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脑出血;肺部感染;针对性护理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危害人类尤其是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
脑出血患者的死因一般是多个器官功能衰退,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脑出血患者会有各式的并发症,其中医院内肺部感染是危害性最大的一种。
因此分析脑出血肺部感染的原因,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工作,对于预防脑出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和对已经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都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脑出血患者按入院治疗顺序和护理干预情况分为两组,通过分析对比总结出脑出血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手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124例患者,全部经脑部CT扫描证实为脑出血患者。
先随机选取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2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再选取2014年1月~12月的患者62例为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
对照组男41例,女21例,年龄42~83岁,平均(61.2±7.3)岁,其中肺部感染患者16例;观察组男43例,女19例,年龄40~81岁,平均(60.5±6.7)岁,其中肺部感染患者1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史等没有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仔细研究对比脑出血院内肺部感染病例,分析肺部感染的原因。
针对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1.2.1抗感染护理脑出血后最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其致病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由于病患丧失呼吸能力或者需要辅助呼吸,多需进行气管插管,另一方面,脑出血可能会有较长时间的昏迷时间,咳嗽和吞咽等功能可能会减弱,易导致痰液在气管内长期聚集引发感染。
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定时帮助病患拍身、翻身,加强病患呼吸管理;②对于痰液粘稠度较
高的病患,定时定量给予生理盐水和糜蛋白酶氟美松雾化溶液;③病患术后清醒后,指导病患咳嗽祛痰;④对于术后长期昏迷的病患,必要时实施气管切开术,定时无菌清理痰液。
1.2.2针对性护理护理过程中要随时记录观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数。
脑出血患者一般会有一段时间失去意识而处于昏迷状态,此时患者舌头很容易向后落而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2]。
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应经常陪伴患者身边,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
患者应该平躺或者侧身卧床,头部偏向任一侧。
定时为患者进行翻身,捶背以利于排出痰液。
机械通气时的机械是主要感染源之一,护理人员要做好机械通气设备的消毒和净化,同时随时排除气道和口腔分泌物。
对于有血糖等疾病史的患者要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如降低高血糖、补充钾从而尽可能消除应激高血糖反应。
针对性的护理除了包括上述要点还有注意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干预。
老年人体质虚弱,心理脆弱,需要特别的关照。
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同时对于处于清醒状态的老年人,要多与其聊天,进行心理上的慰藉和培养战胜病魔的信心[3]。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通过对比基础状态,发现年龄较大、有血糖病史以及意识不清和的脑出血患者更易发生肺部的感染,见表1。
将脑出血患者治疗情况分为好转、有效和感染三个等级,观察组的感染率为35.5%,明显低于对照组(1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院内肺部感染是影响脑出血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危险性因素。
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与肺部感染的情况息息相关[4]。
分析脑出血肺部感染的原因有助于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
通过对124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导致感染的因素。
脑出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年龄偏大、血糖病史和意识状态不佳是几个主要影响因素。
年龄较大的脑出血患者的器官老化严重,生理功能衰退,自身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降低,而通常的脑出血患者会进行机械插入等通气治疗,老年患者对于侵入肺部的病毒具有较低的免疫力,更容易出现肺部感染[5];脑出血患者容易出现血糖增高的现象,造成肺部感染的几率也大大增加;脑出血患者由于脑内出血而造成颅内的压力增大,对神经系统造成压迫,因而经常处于意识不清的状态。
一些基本的条件反射如咽反射、咳嗽反射等都会减弱甚至消失,极易出现事物等吞咽物和痰液等呕吐物的回流,引发吸入性肺炎。
另一方面由于神经系统受压迫,内脏的自主神经功能也会受到破坏,从而导致肺部感染。
本文通过对比发现,进行了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19.4%)要低于对照组普通护理患者的肺部感染率(35.5%)。
综上所述,引发脑出血院内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有患者老龄化,有血糖病史以及患者的意识状态不佳等。
针对这些因素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提高疾病的治疗水平和降低病死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亚琴.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0):954.
[2] 胡晓萍. 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 中国中医急症, 2011, 20(3): 514-514.
[3] 薛英玲,黎玉荣.脑出血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J].河北医药,2012,34(6):950-951.
[4] 李冬梅.脑出血患者护理探讨[J].吉林医学,2010,31(11):1534-1535.
[5] 兰朋霞.脑出血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4,7(28):98-98.
编辑/冯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