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初中科学教师职称考试理论部分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26
2023上中学教师资格证科学知识与能力
真题及答案
本文档提供2023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科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以下是一些真题示例及其答案:
真题一
题目:请简要介绍DNA的结构。
答案:DNA是由核苷酸组成的,每个核苷酸由一个含磷的糖分子(脱氧核糖)和一个氮碱基组成。
DNA的双螺旋结构由两条互补的链组成,这两条链通过氢键相连。
其中,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之间有两个氢键,鸟嘌呤(G)与胞嘧啶(C)之间有三个氢键。
真题二
题目: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请简要描述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答案: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出现的数量。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温度、浓度、反应物质量、催化剂等。
其中,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较大的反应物质量会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
请注意,以上只是部分真题示例及其答案,真实考试的题目可能会有所不同。
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参考教材和模拟试题,全面准备。
精品推荐历年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试卷第一部分(30分)1、(15分)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1) 请指出科学素养包含哪几个方面。
答:①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②科学知识和技能③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2)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是科学课程目标的重要方面,请简述正确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①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②尊重科学原理,不断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反对迷信。
③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听取与分析不同的意见并能根据科学事实修正自己的观点,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形成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④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用科学技术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意识。
2、(15分)《科学》是一门综合课程,课程内容的“整合”是其主要特点之一。
(1) 简述本课程内容“整合”的特点和途径是什么。
答:科学课程整合的特点有两点:一是试图超越学科的界限,保留带有结构性的基本内容,注意不同学科领域知识、技能之间的融通与连接;(3分)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将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过程、方法与能力进行结合与渗透,并力求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3分)对科学课程内容的整合则从统一的科学概念与原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融通与连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探究活动等途径进行。
(3分)(2) 在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统一的概念和原理,它们反映了自然界内在的统一性,请你简述在《科学》课程中这些统一的科学概念和原理有哪些?并选择其中的一个概念或原理在自然科学中各方面的体现作一简单阐述。
答:如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信息、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化、平衡守恒等(3分)如“平衡”这个概念在生物学方面有“生态平衡”、人体中的“水份平衡”、“酸碱平衡”等,物理学中的“力的平衡”,化学中的“溶解平衡”“化学平衡”等(3分)举其它概念或原理只要言之有理参照给分)第二部分(30分)3、请举例简述两种在自然科学教学中设置问题情景的方法和原则(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做该题,申报中级教师职称的教师不做该题。
教师职称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师职称评定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基本条件?A. 教育背景B. 教学经验C. 教学成果D. 个人爱好2. 教师职称评定的流程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申请、审核、评定、公示B. 申请、面试、评定、公示C. 申请、审核、面试、公示D. 申请、审核、评定、面试3. 教师职称评定中,教学成果的比重通常占多少?A. 20%B. 30%C. 40%D. 50%4. 教师职称评定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教学成果的范畴?A. 学术论文B. 教学奖项C. 学生评价D. 个人兴趣5. 教师职称评定中,教学经验的评估主要依据哪些方面?A. 教龄B. 教学方法C. 教学效果D. 所有选项6. 教师职称评定中,学术论文的发表通常需要在哪些期刊上?A. 国家级期刊B. 省级期刊C. 校级期刊D. 所有选项7. 教师职称评定中,以下哪项不是评定标准?A. 教学态度B. 教学能力C. 教学创新D. 个人财富8. 教师职称评定中,教学创新的评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教学方法的创新B. 教学内容的创新C. 教学手段的创新D. 所有选项9. 教师职称评定中,学生评价的比重通常占多少?A. 10%B. 20%C. 30%D. 40%10. 教师职称评定中,以下哪项不是评定结果的公示方式?A. 校内公示B. 网上公示C. 个人通知D. 公开会议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教师职称评定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评定结果?A. 教学经验B. 教学成果C. 学术论文D. 个人关系12. 教师职称评定中,学术论文的发表通常需要满足哪些条件?A. 发表在正规期刊上B. 论文质量高C. 论文数量多D. 论文与教学相关13. 教师职称评定中,教学经验的评估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教龄B. 教学方法C. 教学效果D. 教学创新14. 教师职称评定中,教学成果的评估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学术论文B. 教学奖项C. 学生评价D. 教学创新15. 教师职称评定中,以下哪些行为可能被视为不正当行为?A. 伪造学术论文B. 篡改教学成果C. 利用关系影响评定结果D. 正常申请评定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教师职称评定的目的和意义。
教师评职称考试科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是什么?A. 观察和实验B. 假设和推理C. 数据分析D. 理论构建答案:A2.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提出问题B. 制定计划C. 收集证据D. 得出结论答案:D3. 科学知识的主要来源是什么?A. 个人经验B. 权威意见C. 观察和实验D. 传统习俗答案:C4. 科学理论的哪个特点使其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理论?A. 可证伪性B. 可验证性C. 可重复性D. 可预测性答案:A5. 科学方法中,哪个步骤是用于验证假设的?A. 观察B. 实验C. 推理D. 建模答案:B6. 科学探究中,哪个环节是用于解释观察结果的?A. 假设B. 推理C. 预测D. 结论答案:B7. 科学方法论中,哪个原则强调了对实验结果的客观性?A. 可重复性原则B. 可证伪性原则C. 客观性原则D. 系统性原则答案:C8. 科学探究中,哪个步骤是用于形成对现象的初步理解的?A. 提出问题B. 制定计划C. 收集证据D. 得出结论答案:A9. 科学方法论中,哪个原则要求实验结果必须能够被其他研究者重复?A. 可重复性原则B. 可证伪性原则C. 客观性原则D. 系统性原则答案:A10. 科学知识的发展通常遵循哪种模式?A. 线性模式B. 循环模式C. 螺旋模式D. 随机模式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满分15分)11. 科学探究中,以下哪些步骤是必要的?A. 提出问题B. 制定计划C. 收集证据D. 得出结论E. 交流结果答案:ABCDE12. 科学方法论中,以下哪些原则是重要的?A. 可重复性原则B. 可证伪性原则C. 客观性原则D. 系统性原则E. 创新性原则答案:ABCD13. 科学知识的特点包括哪些?A. 客观性B. 系统性C. 可验证性D. 可预测性E. 可证伪性答案:ABCDE14. 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A. 问题B. 假设C. 证据D. 推理E. 结论答案:ABCDE15. 科学方法中,以下哪些是用于形成科学理论的?A. 观察B. 实验C. 推理D. 建模E. 预测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满分5分)16. 科学方法论只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
浙江初中科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1、蜡烛燃烧发生的变化属于( )。
[单选题]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正确答案)2、设计制作小船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单选题] *A.经费预算B.材料和结构C.安全可靠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反应十分剧烈。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像水那样,可以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叫固体。
( ) [单选题]对错(正确答案)5、在北部的星空中,有七颗屋组成勺子的模样,这七颗星被称为( )。
[单选题] *A.勺星B.北斗星(正确答案)C北极星6、建设港珠澳大桥的主要目的是( )。
[单选题] *A.彰显我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B.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正确答案)C.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7、一块条形磁铁不小心摔倒了地上断成两截。
其中的一截磁铁上有( ) 个磁极[单选题]A.1个B.2个(正确答案)C.3个8、蜡烛燃烧发生的变化属于( )。
[单选题]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正确答案)9、下面营养素中,在总热量中所占的百分比最高的是()。
[单选题] *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正确答案)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高温B.只要有合适的温度,绿豆种子就可以发芽C.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合适的温度、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正确答案)11、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以下()的方法能让小船保持一定的方向。
[单选题] *A.安装上船舵(正确答案)B.安装上风力推进装置C.安装蒸汽推进装置12、对于生物多样性,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出于人类的爱心,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不重要(正确答案)B.生物多样性对维护地球环境很重要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13、古人“钻木取火”的过程中,能量转化关系是()。
[单选题] *A.机械能转化为动能B.动能转化为化学能C.动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正确答案)14、瓶子里养几只金鱼,就是一个简易的生态瓶。
科学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的光能主要用于: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能量储存D.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答案:B2. 以下哪个选项是遗传物质DNA的基本组成单位?A. 蛋白质B. 氨基酸C. 核苷酸D. 核酸答案:C3.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外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热层D. 散逸层答案:D4.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 总是相等的B. 总是相反的C. 总是同向的D. 总是同向且相等答案:D5. 以下哪个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钙B. 铁C. 钠D. 钾答案:B6.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会:A. 增加一倍B. 减少一半C. 保持不变D. 随机变化答案:C7.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化石燃料?A. 煤B. 天然气C. 石油D. 太阳能答案:D8.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其质量会: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变为零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 植物B. 动物C. 细菌D. 真菌答案:C10.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进出2. 人体骨骼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
答案:颅骨和躯干骨3. 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地幔,地核4. 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中反应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葡萄糖,氧气5. 人体中的DNA分子呈________结构。
答案:双螺旋6.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__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7.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小时。
答案:248. 人体中主要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
科学教师评职称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什么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A. 光解水B. 光合磷酸化C. 光呼吸D. 光合作用酶的激活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A. 温度B. 土壤C. 植物D. 水分3.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储存能量B. 合成蛋白质C. 储存遗传信息D. 细胞内物质的运输4. 以下哪个选项是遗传物质DNA的基本组成单位?A. 氨基酸B. 核苷酸C. 脂肪酸D. 葡萄糖5.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基因突变?A. 基因重组C. 基因插入D. 基因倒位6. 以下哪种物质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A. 蛋白质B. 核酸C. 糖类D. 脂质7. 以下哪种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 物种灭绝B. 物种适应环境C. 物种进化D. 物种退化8. 以下哪个选项是细胞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A. 有丝分裂B. 减数分裂C. 细胞分化D. 细胞凋亡9. 以下哪种细胞器主要负责能量转换?A. 核糖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线粒体10. 以下哪种生物技术可以用于疾病治疗?A. 基因编辑B. 基因克隆D. 基因表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细胞膜上的_________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
2. 人体中,_________是最大的淋巴器官,主要负责免疫反应。
3. 基因工程中,_________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关键步骤。
4. 在生态系统中,_________是能量流动的起点。
5. 人体中,___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_________。
7. 酶的催化作用依赖于其_________结构。
8. 细胞周期中,_________期是细胞生长和DNA复制的阶段。
9. 光合作用的产物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10.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和蛋白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细胞呼吸的过程,并解释其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初中科学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选择题:
以下哪个选项是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描述?
A. 能量可以在封闭系统中被创造或消灭。
B.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会被创造也不会被消灭。
C. 能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
D. 能量转换过程中,总量总是减少。
在初中科学课程中,以下哪个实验可以用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A. 牛顿摆实验
B. 马德堡半球实验
C. 浮力实验
D. 伽利略斜面实验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 光合作用只在晚上进行。
B.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
D. 光合作用是动物体内的主要能量来源。
解答题:
请简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实验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请分析在初中科学课程中,为什么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并给出具体的教学建议。
初中科学招教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部分2.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质B. 线粒体C. 叶绿体D. 核糖体3. 人体中,负责运输氧气的蛋白质是:A. 血红蛋白B. 肌红蛋白C. 胰岛素D. 甲状腺素4.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A. 纤维素B. 蛋白质C. 脂质D. 木质素5. 地球的大气层中,臭氧层主要作用是:A. 吸收紫外线B. 调节气候C. 产生氧气D. 储存水分6.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生物的应激性?A. 植物的向光性B. 动物的趋光性C. 植物的向水性D. 植物的向地性7. 人体中,负责消化脂肪的酶是:A. 唾液淀粉酶B. 胰蛋白酶C. 脂肪酶D. 乳糖酶8. 以下哪种元素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锌C. 钙D. 碘9. 根据遗传学原理,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载体B.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C. DNA是基因的组成部分D. 基因是DNA的组成部分10.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细胞呼吸的产物?A. 二氧化碳B. 水C. 葡萄糖D. 能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和______。
2. 人体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和______。
3. 人体中,负责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______。
4.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______和______。
5.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______。
6. 人体中,负责合成糖原的器官是______。
7. 细胞核内含有______,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8. 人体中,负责合成脂肪的器官是______。
9. 细胞分裂过程中,______是遗传物质复制和分配的关键时期。
10. 植物的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精品推荐历年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试卷
第一部分(30分)
1、(15分)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1) 请指出科学素养包含哪几个方面。
答:①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②科学知识和技能
③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2)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是科学课程目标的重要方面,请简述正确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①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②尊重科学原理,不断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反对迷信。
③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听
取与分析不同的意见并能根据科学事实修正自己的观点,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形成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④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用科学技术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意识。
2、(15分)《科学》是一门综合课程,课程内容的“整合”是其主要特点之一。
(1) 简述本课程内容“整合”的特点和途径是什么。
答:科学课程整合的特点有两点:
一是试图超越学科的界限,保留带有结构性的基本内容,注意不同学科领域知识、技能之间的融通与连接;(3分)
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将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过程、方法与能力进行结合与渗透,并力求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3分)
对科学课程内容的整合则从统一的科学概念与原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之间的融通与连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探究活动等途径进行。
(3分)
(2) 在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统一的概念和原理,它们反映了自然界内在的统一性,请你简述在《科学》课程中这些统一的科学概念和原理有哪些?并选择其中的一个概念或原理在自然科学中各方面的体现作一简单阐述。
答:如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信息、系统、结构与功能、演化、平衡守恒等(3分)
如“平衡”这个概念在生物学方面有“生态平衡”、人体中的“水份平衡”、“酸碱平衡”等,物理学中的“力的平衡”,化学中的“溶解平衡”“化学平衡”等(3分)举其它概念或原理只要言之有理参照给分)
第二部分(30分)
3、请举例简述两种在自然科学教学中设置问题情景的方法和原则(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做该题,申报中级教师职称的教师不做该题。
)
答:方法:
通过实验(增加、改进、产生出乎意料的现象等)创设问题情景;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创设问题情景;利用日常观念和科学观念的矛盾创设问题情景;设置开放性问题(条件、过程、结果开放)创设问题情景等。
问题情景中的问题要体现的主要原则是:
适度性原则(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诱发性原则(诱发学生的兴趣和认知冲突)探究性原则(学生能对问题进行可操作的探究和衍生出新的问题)。
4、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有多种方法,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都有一些要共同注意的问题和原则,请简述这些要
共同注意的问题和原则。
(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做该题,申报中级教师职称的教师不做该题)
答:
2019年
第一部分(30分)
1、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请简述在《科学》课程的教育中应如何体现“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
答:(1)应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情境,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3)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应重视科学课程本身所蕴含的德育要素,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及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教育,与其他课程及各教育环节一起,共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奠定基础。
(4)教师应根据《标准》能动地发挥作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主动学习科学的过程
中得到发展。
2、(1)《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突出科学探究”,请简述在科学探究的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
提倡用自制教具和低成本实验进行探究活动。
(2)注意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探究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开发并鼓励学生参与开发各种层次的、以小型为主的探究性课题。
(3)探究是一种多侧面、多形式的活动,无论何种形式,关键是要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和基本特征。
(4)探究活动的指导与开放程度可以不同,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根据多种因素来把握指导与开放的程度。
这些因素包括教学的具体目标、教学内容的性质、学生的特点和资源的情况等。
随着学习的进展,应使开放的程度逐渐提高。
(5)探究活动应当强调学生的直接体验,但获取证据的方式是多样的。
(6)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方式。
在科学教学中,要求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以形成优化的教学模式。
(2)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一个“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的环节,请写出这个环节的教学达成目标
答:(1)能使用基本仪器进行安全操作;(2)能从多种信息源中选择有关信息;(3)能进行一系列观察、比较和测量;(4)会记录和处理观察、测量的结果;(5)理解实验对科学探究的作用。
第二部分(30分)
3、请选择下列的一个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目标、教
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自然科学第四册第二章中《一氧化碳》(2)自然科学第三册第三章中《光的折射》(3)自然科学第六册第四章中《人的高级神经活动》中的“非条件反射和本能、高级神经活动”(4)《科学》第二册第二章中《牛顿第一定律》
(5)《科学》第一册中《物质的溶解性》略
4、《科学》新课程标准中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提出了评价
建议,请你简述对学生“科学知识和技能”评价中的注重点、目标和依据。
答:对科学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1)要注重评价学生对科学内容的理解与应用,而不是单纯记忆;(2)要注重评价学生从整体上对科学的认识以及对统一科学概念的
领会,而不是仅停留在各学科的具体知识上。
(3)评价的依据应是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三个领域,内容标准提出的科学知识要求;
(4)技能的评价目标包括观察技能、实验技能和查阅信息资料技能等方面。
(5)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评价要尽量融合在科学探究过程的情景中。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自然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请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做该题,申报中级教师职称的教师不做该题。
)答:一、培养学生观察兴趣,明确观察的重要性;二、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标;三、指导学生制订周密的观察计划;四、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
(一)要实事求是,观察力的生命在于真实,实事求是是观察的基础,又是观察的重要品质和方法,也是未来科学工作者的基本态度。
(二)要认真、细致,深入、细致是观察能力重要品质之一,也是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和要求。
(三)要各种感觉器官和脑并用在实验观察中,要提倡各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