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性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工程塑料材料安全数据(MSDS)表

改性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工程塑料材料安全数据(MSDS)表

改性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工程塑料材料安全数据(MSDS)表
改性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工程塑料材料安全数据(MSDS)表

工程塑胶有限公司改性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工程塑料

1.产品和公司标识

产品中文名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产品英文名称Modified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同义词改性PBT

化学式-

产品牌号PBTMFCG30202黑

公司信息

紧急联系号码

2.组成/成分信息

成分CAS号百分比(w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26062-94-254

玻璃纤维65997-17-330

阻燃剂68928-70-116

3.危险因素识别

紧急情况概述闪点:无;燃烧和爆炸危险:可燃但离开火源后自动熄灭。在燃烧时,

可能会产生CO气体,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产生二恶英组分。

有害人类健康的影响·PBT

接触眼睛时,其粉末可能会出现过敏,导致不适、流泪或视力模

糊。

PBT热分解物可能会导致皮肤、眼睛或呼吸道刺激。

·玻璃纤维

接触玻璃纤维可能导致皮肤刺激,产生不适感或皮疹。

玻璃纤维粉末接触眼睛可能会出现过敏,导致不适、流泪或视力

模糊。

吸入玻璃纤维可能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咳嗽和不适。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暴露在玻纤下和癌症之间无必然的联系。

工程塑胶有限公司改性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工程塑料

·阻燃剂

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接触眼睛可能会引起刺激。吸入可能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

慢性病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会对肺和甲状腺产生影响。

环境影响-

物理和化学危险因素-

特殊危害下列物质被IARC、NTP、OSHA或ACGIH列入致癌物:

2B(IARC、BTP、OSHA、ACGIH)

4.急救措施

吸入该物料不属于危险物质,当误吸入物料时不会有特殊的问题发生。必

要时就诊。

如暴露在聚合物过热产生的气体和烟雾中,需迅速转移到新鲜空气

处,出现病症需就诊。

吞入误食物质本身不会造成特殊的危险,必要时就诊。

皮肤接触接触皮肤不会发生危险,建议在接触后清洗。

如皮肤接触到聚合物熔体,立即用冷水迅速冷却。不要尝试将聚合物

从皮肤上去除,并使用烫伤药物处理。

眼睛接触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15分钟,并立即就医。

急救员保护无可用信息

医师注意若被熔融的材料烫伤,应迅速用流水冷却,并立即就医

5.消防措施

灭火剂二氧化碳(CO2)、干粉、泡沫、水

火灾和爆炸危险因素无直接爆炸危险。可燃,但离开火源后自动熄灭。在燃烧时,可能会

产生CO气体,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产生二恶英组分。

特殊灭火程序在火灾发生初期,利用水、干粉、CO2等进行灭火。

在大规模火灾发生时,利用泡沫、等灭火剂遮断空气是有效方法。

灭火保护的特殊设备疏散人群,保持在上风口,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6.意外泄漏措施

个人预防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环境预防无环境危害

清理办法处理前请参阅『3.危险因素识别』,当物料撒落地面时,请及时清扫,

以防滑倒。可再循环利用。

工程塑胶有限公司改性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工程塑料7.搬运和贮藏

搬运不要靠近可燃性材料放置

贮藏置于清洁、干燥的阴凉处,保持包装的密封防止吸潮和污染。

8.暴露控制/个人保护

工程措施在高温加工场所使用通风设施,保证加热物质产生的烟雾浓度在暴露

下限。

在切割或研磨物质的场所使用通风设施,保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末

浓度在暴露下限。

控制参数·限值:

玻璃纤维:5mg/m3,8hr.TWA(8小时时均平均容许浓度)

·生物学标准:-

个人保护设备·呼吸保护:防尘面具

·手保护:戴防护手套

·眼睛保护:戴防护眼睛

·皮肤和身体保护:穿戴长袖棉衬衫和长裤

特殊的卫生措施-

9.物理和化学特性

物理状态固体形状颗粒

颜色按客户定制气味无嗅

pH值未测定沸点/沸程220~228℃

分解温度>225℃闪点和惯用方法未测定

自燃温度未测定爆炸特性未测定

蒸汽压未测定蒸汽密度NA

密度 1.52~1.58溶解度不溶

10.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在正常的使用和储藏条件下稳定

特殊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危险反应超过 300℃和过长的加工时间会导致物料分解破坏,产生刺激性和有毒性气的气体。

避免条件无可用信息避免物质无可用信息危险的分解物质无可用信息

工程塑胶有限公司改性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工程塑料11.毒性信息

剧毒无可用信息

局部作用·PBT

小鼠暴露在PBT燃烧产物中表现出CO中毒的症状。

动物实验验证未发现致癌、影响生育、生殖或基因突变的数据。

·玻璃纤维

动物实验表明玻璃纤维对皮肤和眼睛的刺激性,但应该说是机械

原因而非化学原因。

动物实验表明将玻纤植入鼠类体内,出现炎症。重复吸入试验表

明玻璃纤维会引起肺病,表现与吸入生物惰性粉尘相似。

某些动物实验表现出玻璃纤维具有致癌性,但这些试验是将玻纤

人工植入胸腔、腹腔或呼吸道中,而与实际工业条件是完全不相干的。

在一个实验中,将动物长期暴露在低浓度的玻纤环境中,慢性吸入玻

璃纤维,仅产生了少量的纤维化现象,在另一个不同的动物实验中所

得结果相似。

动物实验未得到玻璃纤维会对动物的发育、繁殖影响或造成突变

的危害。

·阻燃剂

动物实验表明,阻燃剂对小鼠造成一定的影响。在28天的喂食实

验中,剂量为100mg/kg和1000mg/kg,未观察到肺和甲状腺的病变。

当剂量保持在0.01、0.1、和1mg/kg,连续喂食两年,未发现异常病

变。当剂量在1000和2000mg/day,连续喂食两年,观察到肺部病

变。同时长期暴露对肝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致敏作用无可用信息

慢性毒性或长期毒性无可用信息

特殊影响无可用信息

12.生态信息

可能的环境影响、行为和结局泄漏将导致污染环境。

由于不溶于水,认为生理学毒性很低。

13.处理注意事项

推荐的安全方法和首选环境化处理废弃物处理途径有:(1)回用、(2)焚烧回收能量、(3)填埋。建议尽量分离再循环利用。

由于物质的热值很高,建议在无法分离回用的情况下采用焚烧的方法。

工程塑胶有限公司改性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工程塑料14.运输信息

国际法规-

联合国分类号-

防雨水、防污染

特殊的预防运输措施和

条件

15.法规信息

适用法规不属于危险物质

16.其他信息

标贴危险警告-

参考文献书目-

*所有的MSDS数据仅供参考,并非是制造厂家的保证书。使用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生产工艺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生产工艺 美国专利6277947 Kelsey , et al.2001.8.21 摘要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PT)的生产工艺是通过在钛化合物催化剂的作用下对对苯二甲酸(TPA)与聚丙二醇(TMG)的酯化反应预凝结和缩聚得到的。至少有两个阶段对酯化反应有着影响,第一阶段中所使用的聚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15到2.5,钛的含量为0~40ppm,240~275摄氏度,压力为1~3.5巴.在下一个阶段中钛的含量比初始阶段中提高了35~110ppm. 在至少有一个下一阶段的内容是调整钛高于初期的百万分之35至110 。 发明者: Kelsey; Donald Ross (Fulshear, TX), Blackbourn; Robert Lawrence (Houston, TX), Tomaskovic; Robert Stephen (Richmond, TX), Reitz; Hans (Rosbach, DE), Seidel; Eckhard (Frankfurt am Main, DE), Wilhelm; Fritz (Karben, DE) 受让人: Shell Oil Company (Houston, TX) 应用编号: 09/556,849 提交日期: 2000.4.21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为一项使用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与聚丙二醇(TMG,这是又称为1,3 -丙二醇,丙二醇)在存在钛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的酯化反应下获得的具有至少0.75dl/g的黏度的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生产工艺.对酯化产品作预冷凝处理产物在进行缩聚就成为产品. 发明背景 生产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生产工艺有(U.S. Pat. Nos. 2,456,319; 4,611,049; 5,340,909; 5,459,229; 5,599,900) 例如美国专利4611049介绍使用质子酸作为助催化剂加速了聚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缩聚作用其中在使用50%mmol浓度的钛酸四丁酯催化批处理时增加对甲苯磺酸50%mmol的浓度将可实现的内部黏度从0.75dl/g提升到0.90dl/g.

改性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工程塑料材料安全数据(MSDS)表

工程塑胶有限公司改性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工程塑料 1.产品和公司标识 产品中文名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产品英文名称Modified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同义词改性PBT 化学式- 产品牌号PBTMFCG30202黑 公司信息 紧急联系号码 2.组成/成分信息 成分CAS号百分比(w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26062-94-254 玻璃纤维65997-17-330 阻燃剂68928-70-116 3.危险因素识别 紧急情况概述闪点:无;燃烧和爆炸危险:可燃但离开火源后自动熄灭。在燃烧时, 可能会产生CO气体,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产生二恶英组分。 有害人类健康的影响·PBT 接触眼睛时,其粉末可能会出现过敏,导致不适、流泪或视力模 糊。 PBT热分解物可能会导致皮肤、眼睛或呼吸道刺激。 ·玻璃纤维 接触玻璃纤维可能导致皮肤刺激,产生不适感或皮疹。 玻璃纤维粉末接触眼睛可能会出现过敏,导致不适、流泪或视力 模糊。 吸入玻璃纤维可能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咳嗽和不适。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暴露在玻纤下和癌症之间无必然的联系。

工程塑胶有限公司改性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工程塑料 ·阻燃剂 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接触眼睛可能会引起刺激。吸入可能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 慢性病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会对肺和甲状腺产生影响。 环境影响- 物理和化学危险因素- 特殊危害下列物质被IARC、NTP、OSHA或ACGIH列入致癌物: 2B(IARC、BTP、OSHA、ACGIH) 4.急救措施 吸入该物料不属于危险物质,当误吸入物料时不会有特殊的问题发生。必 要时就诊。 如暴露在聚合物过热产生的气体和烟雾中,需迅速转移到新鲜空气 处,出现病症需就诊。 吞入误食物质本身不会造成特殊的危险,必要时就诊。 皮肤接触接触皮肤不会发生危险,建议在接触后清洗。 如皮肤接触到聚合物熔体,立即用冷水迅速冷却。不要尝试将聚合物 从皮肤上去除,并使用烫伤药物处理。 眼睛接触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15分钟,并立即就医。 急救员保护无可用信息 医师注意若被熔融的材料烫伤,应迅速用流水冷却,并立即就医 5.消防措施 灭火剂二氧化碳(CO2)、干粉、泡沫、水 火灾和爆炸危险因素无直接爆炸危险。可燃,但离开火源后自动熄灭。在燃烧时,可能会 产生CO气体,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产生二恶英组分。 特殊灭火程序在火灾发生初期,利用水、干粉、CO2等进行灭火。 在大规模火灾发生时,利用泡沫、等灭火剂遮断空气是有效方法。 灭火保护的特殊设备疏散人群,保持在上风口,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6.意外泄漏措施 个人预防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环境预防无环境危害 清理办法处理前请参阅『3.危险因素识别』,当物料撒落地面时,请及时清扫, 以防滑倒。可再循环利用。

酚醛树脂MSDS

酚醛树脂(9003-35-4) 目录 化学品简介 危险性概述 急救措施 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 操作处置与储存 个体防护/接触控制 理化特性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废弃处置 运输信息 化学品简介回目录 【中文名称】 酚醛树脂【英文名称】 phenolic resin 【中文同义词】 苯酚树酯 酚醛树脂 苯酚与甲醛的聚合物 酚醛树脂(热塑性) 水溶性酚醛树脂 直链酚醛树脂 ) 型(203酚醛树脂. 松香改性酚醛树脂(2210型) 酚醛模塑料(PF2C3-431J) 酚醛模塑料(PF2C3-631)

酚醛模塑粉(PF2A1-131F) 快速模塑粉 酚醛模塑料(PF2S1-4602) 酚醛树脂(217型) 电木粉R131 胶木粉R131 普通酚醛压塑粉(日用类,R131型) 酚醛树脂(214型) 酚醛模塑料(PF2A2-161J) PET改性酚醛树脂 酚醛树脂(665型) 电木粉D141 【英文同义词】 NOVOLAC COPOLYMER RESIN PHENOL-FORMALDEHYDE RESIN Phenolic resin RESOLE RESOLE COPOLYMER RESIN phenol,polymerwithformaldehyde Phenol-formaldehydepolymer Phenol-formaldehydepolymer phenol-formaldehyderesins Phenolicresin,thermoplastic resole(phenol-formaldehyderesin) 【CAS No.】 9003-35-4 危险性概述回目录 【健康危害】 接触加工或使用本品过程中所形成的粉尘,可引起头痛、嗜睡、周身无力、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喘息性支气管炎和皮肤病,还可发生肾脏损害。空气环境分析发现苯酚、甲醛和氨。在缩聚过程中,可发生甲醛、酚、一氧化碳中毒。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回目录 【皮肤接触】

酚醛树脂MSDS

酚醛树脂(9003-35-4) 化学品简介 【中文名称】 酚醛树脂 【英文名称】 phenolic resin 【中文同义词】 苯酚树酯 酚醛树脂 苯酚与甲醛的聚合物 酚醛树脂(热塑性) 水溶性酚醛树脂 直链酚醛树脂

酚醛树脂(203型) 松香改性酚醛树脂(2210型) 酚醛模塑料(PF2C3-431J) 酚醛模塑料(PF2C3-631) 酚醛模塑粉(PF2A1-131F) 快速模塑粉 酚醛模塑料(PF2S1-4602) 酚醛树脂(217型) 电木粉R131 胶木粉R131 普通酚醛压塑粉(日用类,R131型) 酚醛树脂(214型) 酚醛模塑料(PF2A2-161J) PET改性酚醛树脂 酚醛树脂(665型) 电木粉D141 【英文同义词】 NOVOLAC COPOLYMER RESIN PHENOL-FORMALDEHYDE RESIN Phenolic resin RESOLE RESOLE COPOLYMER RESIN phenol,polymerwithformaldehyde Phenol-formaldehydepolymer Phenol-formaldehydepolymer phenol-formaldehyderesins Phenolicresin,thermoplastic resole(phenol-formaldehyderesin) 【CAS No.】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接触加工或使用本品过程中所形成的粉尘,可引起头痛、嗜睡、周身无力、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喘息性支气管炎和皮肤病,还可发生肾脏损害。空气环境分析发现苯酚、甲醛和氨。在缩聚过程中,可发生甲醛、酚、一氧化碳中毒。?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电缆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制造方法及加工工艺

https://www.doczj.com/doc/035385935.html, 电缆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制造方法及加工工艺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英文名polybutylece terephthalate(简称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为乳白色半透明到不透明、结晶型热塑性聚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具有高耐热性,韧性、耐疲劳性,自润滑、低摩擦系数,耐候性,吸水率低。在潮湿环境中仍保持各种物性(包括电性能),具有电绝缘性,但体积电阻、介电损耗大。耐热水、碱类、酸类、油类、但易受卤化烃侵蚀;耐水解性差,低温下可迅速结晶,成型性良好。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主要物理性质: 【熔点】℃ 224 【玻璃化温度】℃ 20~40 【无定形密度】g/cm 3 1.286 【结晶形密度】g/cm 3 1.390 【结晶速度指数】 15 【溶解性能】不溶于有机溶剂,强酸和强碱可使其降解,52℃以上的热水长期浸泡可使其水解。 【稳定性】性能稳定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主要化学性质 【常见化学反应】PBT在高温水或水蒸气作用下会发生水解反应,断链降解。 【禁配物】强酸、强碱、汽油等烃类溶剂。 【聚合危害】无聚合危险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注塑加工工艺条件 1、干燥处理 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很容易水解,因此塑料加工前的干燥处理是很重要的。建议在空气中的干燥条件为120C,6~8小时,或者150C,2~4小时。湿度必须小于0.03%。如果用吸湿干燥器干燥,建议条件为150C,2.5小时。 2、熔化温度 225~275C,建议温度:250C 。 3、塑料模具温度 对于未增强型的材料为40~60C。要很好地设计塑料模具的冷却腔道以减小塑件的弯曲。热量的散失一定要快而均匀。建议塑料模具冷却腔道的直径为12mm。

用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合称聚酯

用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合称聚酯 一、反应物性状分析 1、对苯二甲酸 其结构式为 俗称TPA,是产量最大的二元羧酸,主要从对二甲苯制得,是生产聚酯的主要原料。常温下为固体。加热不熔化,300℃以上升华。若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可于425℃熔化。常温下难溶于水。主要用于制造合成树脂、酸成纤维等。若与空气混合,在一定的限度内遇火即燃烧甚至发生爆炸。自燃点680℃,燃点384~421℃ ,升华热98.4kJ/mol ,燃烧热3225.9kJ/mol ,闪点>110℃,密度为1.55g/cm3. 溶于碱溶液,微溶于热乙醇,不溶于水、乙醚、冰醋酸、乙酸乙酯、 二氯甲烷、甲苯、DMF、氯仿大多数有机溶剂。 对苯二甲酸可发生酯化反应,在强烈条件下,也可发生卤化、硝化和 磺化反应。 包装与储运袋装产品采用内衬塑料薄膜的包装袋,每袋产品净重 1000±2kg。包装袋上应印有生产厂名、地址、商标、产品名称、等级、批号、净重和标准代号等。也可使用不锈钢槽车装运,装料前应检查槽车是 否清洁、干燥,装料后进料口应密封并施加铅封。产品运输中应防火、防潮、防静电。袋装产品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损坏;槽车装卸作业 时应注意控制装卸速度,防止产生静电。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仓 库内,应远离火种和热源,与氧化剂、酸碱类物品分开存放,应防止日晒 雨淋,不得露天堆放。 使用注意事项属低毒类物质,对皮肤和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对过敏症者,接触本品可引起皮疹和支气管炎。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0.1mg/m3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 2、乙二醇 其结构式为

俗名甘醇,是最简短的二元醇。无色无臭、有甜味液体。与乙醇相似,主要能与无机或有机酸反应生成酯,一般先只有一个羟基发生反应,经升高温度、增加酸用量等,可使两个羟基都形成酯。如与混有硫酸的硝酸反应,则形成二硝酸酯。酰氯或酸酐容易使两个羟基形成酯。乙二醇在催化剂(二氧化锰、氧化铝、氧化锌或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发生分子内或分子间失水。乙二醇能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作用形成醇盐。通常将金属溶于二醇中,只得一元醇盐;如将此醇盐(例如乙二醇一钠)在氢气流中加热到180~200°C,可形成乙二醇二钠和乙二醇。此外用乙二醇与2摩尔甲醇钠一起加热,可得乙二醇二钠。乙二醇二钠与卤代烷反应,生成乙二醇单醚或双醚。乙二醇二钠与1,2-二溴乙烷反应,生成二氧六环。此外,乙二醇也容易被氧化,随所用氧化剂或反应条件的不同,可生成各种产物,如乙醇醛HOCH2CHO、乙二醛OHCCHO、乙醇酸HOCH2COOH、草酸HOOCCOOH 及二氧化碳和水。a二醇与其他二醇不同,经高碘酸氧化可发生碳链断裂。制法工业上由环氧乙烷用稀盐酸水解制得。实验室中可用水解二卤代烷或卤代乙醇的方法制备。应用乙二醇常可代替甘油使用。在制革和制药工业中,分别用作水合剂和溶剂。乙二醇的衍生物二硝酸酯是炸药。乙二醇的单甲醚或单乙醚是很好的溶剂,如甲溶纤剂HOCH2CH2OCH3 可溶解纤维、树脂、油漆和其他许多有机物。乙二醇的溶解能力很强,但它容易代谢氧化,生成有毒的草酸,因而不能广泛用作溶剂。乙二醇是一个抗冻剂,60%的乙二醇水溶液在-40°C时结冰。 二、催化剂,稳定剂,供热系统 反应采用三氧化二锑作为催化剂,在反映前用160度的高温乙二醇进行溶解,冷却到120度进入反应系统;为保证反应顺利进行,产物品质稳定,用磷酸作为稳定剂,另算也用乙二醇稀释后进入反应系统。反应所需要的热量来源于重油燃烧,燃烧重油给导热油加热,通过管路将一定温度的导热油送入反应系统。 三、反应原理 1、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三氧化二锑的催化作用下,用磷酸做稳定剂,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即为第一酯化系统 a 第一酯化槽 C-050为第一酯化槽,膏化物由P-041泵至C-050,热来 0和为参加反应EG汽体则经由05P03C控制后进C-050Tube-heateW-应生成的H 2 精馏(K-050)。C-050具备安全阀(设定4Bar);超压时由BD管路排放。由于C-050高度较高,为了减少搅拌轴的震动,搅拌器R-050位于C-050底部,因此

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项目可行性研 究报告 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总论 (2) 第二章企业基本情况 (7) 第三章市场和产品方案 (9) 第四章原料供应及能源消耗 (12) 第五章生产工艺与设备 (13) 第六章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及消防 (15) 第七章节能及综合利用 (20) 第八章项目组织管理和实施规划 (22)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23) 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24) 第十一章财务评价 (25)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年产3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项目 项目主办单位: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龚国华 单位现址:泗阳县经济开发区东区(标二期) 项目建设地点:泗阳县经济开发区东区(标二期)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1.2项目提出的背景和技改申请理由 1.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PTT纤维生产的公司,近几年随着中国纺织行业及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PTT纤维产品销往华南、华东地区,供不应求,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销售网络健全,力量雄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开发新技术、新产品,通过本项引进国外先进的关键设备,同时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培训人才,不仅为市场提供大量先进产品,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是顺应国际潮流、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所以组织建设项目,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1.2.2技术改造申请理由

主要为了满足市场要需求,所引进的纺织设备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设备:德国欧瑞康纺丝机。产品定位为高档,以满足PTT纤维的需求。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我国经济的强势增长,纺织产业市场前景喜人,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增长较快,因此,本项目的投产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可行性研究依据及范围 1.3.1 研究依据 (1)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有关基础资料及市场情况。 (2)国家鼓励发展的政策。 1.3.2项目编制原则: 根据“依靠技术改造,促进技术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精神,按上级政府对项目审批要求,经市场预测和全面评估测算,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采用国内外成熟的、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努力节约投资,争取国家现行对科技进步的优惠政策,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3 研究范围 根据上述文件要求,本报告对江苏大海纺织科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PTT纤维生产线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包括产品方案、生产规模、市场需求、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经济效益分析等。 1.4 建设目标和主要内容

增粘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增粘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该增粘树脂制得的橡胶 特征:增加改性处理步骤,加入一元酚作为改性剂,有机酸作为催化剂 原料:芳香族化合物:二甲苯、奈、甲基萘、二甲基奈、联苯等1环或2环的芳香族烃 甲醛类:甲醛、福尔马林、多聚甲醛 改性剂:对叔丁基苯酚,占反应液5~50% (对甲酚、对氯苯酚、对溴苯酚、苯酚、对苯基苯酚等一元酚) 催化剂:对甲基苯磺酸,占混合液0.1~2‰(草酸、柠檬酸等有机酸) 制备方法: 在酸催化剂存在下,使芳香族化合物与甲醛类反应,包括芳香族化合物与甲醛类缩合反应步骤,对过量的酸的分离步骤、过量甲醛类的蒸馏步骤。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后,进行改性处理步骤:向反应液中加入一元酚和有机酸得到混合液,并对混合液进行升温和保温,然后蒸馏至无馏分,制得增粘树脂。 升温和保温过程:反应液升温至100℃~120℃时保温30分钟,升温至150℃~180℃时保温30分钟,再升温至180℃~200℃时保温60分钟,升温至180℃~220℃时进行整理至无馏分。产品特性: 保持期长、耐湿和耐高温等优点,应用后橡胶具有高的拉扯伸长率和撕裂强度等优点。 树脂粘度范围:70~130mPa?S 制得橡胶的扯断伸长率%为700~750,撕裂强度71~80KN/m 酚醛树脂对NBR性能的影响 酚醛树脂结构上的薄弱环节是酚羟基和亚甲基容易氧化, 耐热性能受到影响。 酚醛树脂的加入对混炼胶加工性能无太大影响。 酚醛树脂补强NBR 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硫化交联网络的完善程度。一般认为,酚醛树脂与固化剂,如HMT 等交联形成的网络与胶料网络重叠,即酚醛树脂网络能够与胶料网络形成互聚合物网络( IPN) ,从而起到对橡胶补强的作用。 对于加补强填料的胶料,滞后是造成生热的主要原因。填料有较窄的分子尺寸分布会导致较高的滞后, SP6600 经腰果壳油改性后,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加上SP6600 能与NBR 形成良好的三维网络结构这就使SP6600 补强NBR 硫化胶在动态压缩状态下滞后损失较小,因此具有较好的动态压缩性能。 酚醛树脂在轮胎中的应用 橡胶用助剂在硫化之前混入胶料中,用于提高胶料自粘性的树脂为酚醛清漆类, 尤其是对辛基酚甲醛树脂, 这种树脂多以浆状或片状形式提供。 具有以下特点的高性能树脂:粘着性好,有利于提高胶层之间的粘合性,在长时间及各种条件下粘性保持稳定。 改性酚醛树脂DHJH—D在巨型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下三角胶中的应用 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三角胶包括上三角和下三角胶两部分。上三角胶硬度低,要求胶料具有较好的柔性、耐屈挠且生热低,而下三角胶硬度较高、挺性大,以抵抗胎圈部位的屈挠变形。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下三角胶硬度一般为85~92度。 改性酚醛树脂DHJH—D理化性能基本达到进口改性酚醛树脂SP一6701水平。两种树脂对胶料的增硬作用基本相同,胶料硫化特性和硫化胶物理性能相差不大。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PT)研究进展(二) 3 PTT的结构与性能 3.1 特性黏度与相对分子质量 聚酯相对分子质量由特性黏度[η]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由Mark-Houwink方程表示,即[η]=KMα,这里K和α是与聚合物、溶剂类型及测量黏度时的温度相关的常数。表1归纳了PTT在不同溶剂体系和测量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方法时的常数,分子量测量方法不同,分别代表MW和材Mn。 表1 PTT在各种溶剂中的Mark-Houwink常数 3.2 晶体结构 与PET和PBT一样,PTT晶体为三斜晶系晶体结构。表2列出了由广角X散射(WAXD)和电子散射(ED)法测得的PTT晶胞参数。图8(略)为分子链排列示意图。PTT分子链在c-轴方向上包含两个重复单元,亚甲基以高度收缩的旁式-旁式(gauche-gauche)构象排列,因此PTT链呈现Z形螺旋排列。正是这种高度收缩的结晶链才使PTT具备了某些不寻常的特性。

表2 PTT晶体晶胞参数和密度文献数值 PTT是一种半结晶高聚物,DSC测得的熔点为228℃。各文献用Hoffman-Week 作图法得到的平衡熔点Tm°分别为238℃、244℃和248℃。通常半结晶高聚物平衡熔点ym’比DSCym值高15-25℃。PBT的平衡熔点Tm°为245℃,那么PTT的平衡熔点Tm°为248℃是比较可信的。 3.5 结晶动力学 Chuah用DSC法比较了PET、PTT和PBT的等温结晶动力学,PTT的结晶速率介于PET和PBT之间。在175-195℃之间,Avrami速率常数K在10-3-10-2min-1数量级。在相同过冷度下这个K值数量级高于PET而低于PBT。陈国康等人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和DSC差示扫描量热仪对PTT、PBT和PET的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总结晶速率排列顺序为PBT>PTT>PET,对应的结晶活化能分别为32.32、61.93和83.61kJ/mol。王兴良等人的研究得到了类似的结论。马雪琳研究了相对分子质量

改性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工程塑料材料安全数据MSDS表

材料安全数据(MSDS)表 改性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工程塑料 1.产品和公司标识 产品中文名称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产品英文名称Modified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同义词改性PBT 化学式- 产品牌号PBTMFCG30202黑 公司信息 紧急联系号码 2.组成/成分信息 成分CAS号百分比(w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26062-94-254 玻璃纤维65997-17-330 阻燃剂68928-70-116 3.危险因素识别 紧急情况概述闪点:无;燃烧和爆炸危险:可燃但离开火源后自动熄灭。在燃烧时, 可能会产生CO气体,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产生二恶英组分。 有害人类健康的影响·PBT 接触眼睛时,其粉末可能会出现过敏,导致不适、流泪或视力模 糊。 PBT热分解物可能会导致皮肤、眼睛或呼吸道刺激。 ·玻璃纤维 接触玻璃纤维可能导致皮肤刺激,产生不适感或皮疹。 玻璃纤维粉末接触眼睛可能会出现过敏,导致不适、流泪或视力 模糊。 吸入玻璃纤维可能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咳嗽和不适。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暴露在玻纤下和癌症之间无必然的联系。

·阻燃剂 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接触眼睛可能会引起刺激。吸入可能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 慢性病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会对肺和甲状腺产生影响。 环境影响- 物理和化学危险因素- 特殊危害下列物质被IARC、NTP、OSHA或ACGIH列入致癌物: 2B(IARC、BTP、OSHA、ACGIH) 4.急救措施 吸入该物料不属于危险物质,当误吸入物料时不会有特殊的问题发生。必 要时就诊。 如暴露在聚合物过热产生的气体和烟雾中,需迅速转移到新鲜空气 处,出现病症需就诊。 吞入误食物质本身不会造成特殊的危险,必要时就诊。 皮肤接触接触皮肤不会发生危险,建议在接触后清洗。 如皮肤接触到聚合物熔体,立即用冷水迅速冷却。不要尝试将聚合物 从皮肤上去除,并使用烫伤药物处理。 眼睛接触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15分钟,并立即就医。 急救员保护无可用信息 医师注意若被熔融的材料烫伤,应迅速用流水冷却,并立即就医 5.消防措施 灭火剂二氧化碳(CO2)、干粉、泡沫、水 火灾和爆炸危险因素无直接爆炸危险。可燃,但离开火源后自动熄灭。在燃烧时,可能会 产生CO气体,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会产生二恶英组分。 特殊灭火程序在火灾发生初期,利用水、干粉、CO2等进行灭火。 在大规模火灾发生时,利用泡沫、等灭火剂遮断空气是有效方法。 灭火保护的特殊设备疏散人群,保持在上风口,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6.意外泄漏措施 个人预防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环境预防无环境危害 清理办法处理前请参阅『3.危险因素识别』,当物料撒落地面时,请及时清扫, 以防滑倒。可再循环利用。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PE是聚乙烯. PVC是聚氯乙烯. PP是聚丙烯. ABS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者的共聚物。 PEP是聚乙二醇 PEG 和环氧丙烷 PO)两者的共聚物。 ①聚氯乙烯(PVC)它是建筑中用量最大的一种塑料。硬质聚氯乙烯的密度为1.38~ 1.43g/cm3,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②聚乙烯(PE)③聚丙烯(PP)聚丙烯的密度在所有塑料中是最小的,约为0.90左右。聚丙烯常用来生产管材、卫生洁具等建筑制品。 ④聚苯乙烯(PS)聚苯乙烯为无色透明类似玻璃的塑料。⑤ABS塑料 ABS塑料是改性聚苯乙烯塑料,以丙烯睛(A)、丁二烯(B)及苯乙烯(S)为基础的三组分所组成。PS:聚苯乙稀 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塑料材料。具有高于100摄氏度的玻璃转化温度,因此经常被用来制作各种需要承受开水的温度的一次性容器,以及一次性泡沫饭盒等。 https://www.doczj.com/doc/035385935.html,/wiki/Image:Polystyrene.png PP:聚丙烯 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在工业界有广泛的应用,是平常常见的高分子材料之一。澳大利亚的钱币也使用聚丙烯制作。 结构式:https://www.doczj.com/doc/035385935.html,/wiki/Image:Polypropylene_structure.png PE:聚乙烯 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高分子材料之一,大量用于制造塑料袋,塑料薄膜,牛奶桶的产品。 聚乙烯抗多种有机溶剂,抗多种酸碱腐蚀,但是不抗氧化性酸,例如硝酸。在氧化性环境中聚乙烯会被氧化。 聚乙烯在薄膜状态下可以被认为是透明的,但是在块状存在的时候由于其内部存在大量的晶体,会发生强烈的光散射而不透明。聚乙烯结晶的程度受到其枝链的个数的影响,枝链越多,越难以结晶。聚乙烯的晶体融化温度也受到枝链个数的影响,分布于从90摄氏度到130摄氏度的范围,枝链越多融化温度越低。聚乙烯单晶通常可以通过把高密度聚乙烯在130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溶于二甲苯中制备。 结构式:- CH2 - CH2 - CH2 - CH2 - CH2 - CH2 - CH2 - CH2 ABS: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合成塑料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的接枝共聚合产物,取它们英文名的第一个字母命名。它是一种强度高、韧性好、综合性能优良的树脂,用途广泛,常用作工程塑料。工业上多以聚丁二烯胶乳或苯乙烯含量低的丁苯橡胶为主链,与丙烯腈、苯乙烯两种单体的混合物接枝共聚合制得。实际上它往往是含丁二烯的接枝聚合物与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SAN或称 AS的混合物。近年来也有先用苯乙烯、丙烯腈两种单体共聚,然后再与接枝共聚的ABS树脂以不同比例混合,以制得适应不同用途的各种 ABS树脂。20世纪50年代中期已开始在美国工业化生产。 工业生产方法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将聚丁二烯或丁苯橡胶与SAN树脂在辊筒上进行机械共混,或将两种胶乳共混,再共聚;另一类是在聚丁二烯或苯乙烯含量低的丁苯胶乳中

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技术及工艺流程

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技术及工艺流程 摘要 精对苯二甲酸(PTA)英文名称:Pure terephthalic acid(PTA)分子式C6H4(COOH)2 。是以对二甲苯为原料,液相氧化生成粗对苯二甲酸,再经加氢精制,结晶,分离,干燥,得到精对苯二甲酸。精对苯二甲酸为白色针状结晶或粉末,约在 300℃升华,自燃点680℃。能溶于热乙醇,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醚、冰醋酸和氯仿。低毒,易燃。其粉尘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0.05g/L~12.5g/ L。 精对苯二甲酸是生产聚酯切片、长短涤纶纤维等化纤产品和其它重要化工产品的原料。精对苯二甲酸(PTA)是重要的大宗有机原料之一,其主要用途是生产聚酯纤维(涤纶)、聚酯薄膜和聚酯瓶,广泛用于与化学纤维、轻工、电子、建筑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 关键词:氧化反应结晶高压吸收常压吸收分离干燥溶剂及催化剂回收残渣蒸发溶剂脱水萃取常压汽提系统加氢反应过滤 I

目录 摘要·······································································································································I 前言·································································································································- 1 -第一章精对苯二甲酸的工业概貌·················································································- 2 - 1.1 世界精对苯二甲酸工业概貌 ·········································································- 2 - 1.2 我国精对苯二甲酸工业概貌 ·········································································- 3 -第二章精对苯二甲酸的上下游产业链····································································- 5 - 2.1 精对苯二甲酸的上游产业··············································································- 5 - 2.2 精对苯二甲酸的下游产业··············································································- 5 -第三章精对苯二甲酸的性质及其主要用途 ···························································- 6 - 3.1 精对苯二甲酸的性质 ······················································································- 6 - 3.1 精对苯二甲酸的主要用途··············································································- 6 -第四章精对苯二甲酸的主要原料 ············································································- 7 -第五章产品方案及规格······························································································- 8 - 5.1 产品方案············································································································- 8 - 5.2 主要产品规格 ···································································································- 8 -第六章精对苯二甲酸的生产工艺技术····································································- 9 - 6.1 国外工艺技术现状···························································································- 9 - 6.2 国内的工艺技术选择 ····················································································- 10 -第七章精对苯二甲酸的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 11 - 7.1 反应历程简介 ·································································································- 11 - 7.1.1 对二甲苯氧化 ·····················································································- 11 - 7.1.2对苯二甲酸精制 ··················································································- 12 - 7.2 工艺流程简述 ·································································································- 12 - 7.2.1 空气压缩机··························································································- 12 - 7.2.2 100 单元---母液储存罐··································································- 12 - 7.2.3 200 单元--氧化反应、结晶、高压吸收及常压吸收。············- 13 - 7.2.4 300 单元--分离、干燥································································- 14 - 7.2.5 400 单元--溶剂及催化剂回收、残渣蒸发、溶剂脱水、萃取、 常压汽提系统。·······························································································- 14 - 7.2.6 500 单元—进料配制、反应进料预热、加氢反应、结晶 ·······- 16 - 7.2.7 600 单元—过滤、干燥····································································- 19 - 7.2.8 PTA 产品之储存装袋及出料 ···························································- 20 -第八章精对苯二甲酸生产的关键设备及其特点 ················································- 22 - 8.1 精对苯二甲酸氧化单元的关键设备——氧化反应器····························- 22 - 8.2 精对苯二甲酸精制单元的关键设备 ··························································- 22 - I

酚醛树脂

水性酚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 酚醛树脂是苯酚或取代苯酚同甲醛的反应产物。改变酚和醛的种类,酚/酲摩尔比,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或者反应时间与温度,其反应生成物均会不同。重要的商品酚包括苯酚C6H5OH,甲苯酚CH3C6H4OH,二甲苯酚(CH3)2C6H3OH,对叔丁基苯酚等。所用酚/醛摩尔比与催化剂的种类,决定着酚醛树脂是酚端基还是羟甲基端基(-CH2OH)。酚端基型酚醛树脂常称为“线性酚醛树脂”(novolac)或“两步型树脂”;这种树脂不是热反应性的,除非另外加入更多的甲醛,它们一般用六次甲基四胺(简称“六次”)在加热下交联固化。如果分子链端为羟甲基,则可称为“甲阶酚醛树脂”(resole)或“一步型树脂”;这类树脂是热反应性的,在进一步加热下就会固化成热固性网状结构-除非将苯酚的邻位之一或对位预先封闭(例如采用对叔丁基苯酚)。两步型树脂在酚过量(即较高酚/酲摩尔比)与酸性催化剂存在下制备;一步型树脂在醛过量(即较低酚/醛摩尔比)与碱性催化剂存在下制备。 水性酚醛树脂包括低分子量的水溶性酚醛树脂(主要是甲阶树脂)和水分散性酚醛树脂两类,后者可从包括线性酚醛树脂在内的多种酚醛树脂制成,且稳定得多。 1.水溶性甲阶酚醛树脂的制备 一般甲阶酚醛树脂是否有水溶性或混溶性的关键是控制其加热反应的程度。在醛过量与碱性催化剂存在下,最初生成的产物主要是苯酚中两个邻位和一个对位上的氢部分或全部被羟甲基取代。在进一步加热下,可能发生两类缩合脱水反应导致分子量增大:一类为2个羟甲基之间缩合形成醚链节(-CH2-O-CH2),另一类为一个羟甲基同一个邻位或对位活泼氢原子之间反应产生次甲基链节。 在加热反应程度不大时,产物含有比例较多的亲水基团(如羟甲基等),是低粘度的水溶性液体;进一步反应脱水,在分子量增大的同时,亲水基团减少,就逐步变成同水混溶性很小或不混溶的高粘度液体,其后变成可粉碎的固体。 一般甲阶酚醛树脂的制备工艺,是把氢氧化钠催化剂加入到苯酚和甲醛中,然后逐步加热到80-100℃。用真空控制反应温度在100℃以下,反应时间一般为1-3h。因为甲阶树脂进一步加热反应会凝胶,故脱水温度用真空控制在105℃以下。通常在150℃热板上测试凝胶时间,以监测反应程度并决定是否结束反应和出料。 低分子量水溶性树脂应在尽可能低的温度下完成生产反应,通常在50℃左右(反应活性较低的对位取代型甲阶树脂可以在高达120℃的温度下完成反应)。这类水溶性树脂固含量范围40%-70%,pH范围7-7.5。其树脂分子量稍微增大(这在室温下也很难避免),对水溶性或混溶性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这类树脂常按订货单制造,并在冷冻下贮存或装运,并且要马上使用。液体甲阶酚醛树脂有两类: ①含树脂的可溶性盐; ②为用过滤脱除了不溶性盐的树脂。这些盐是在综合碱性催化时形成的。在前一种类型中不必脱除其可溶性盐,因此成本较低。 采用对叔丁基苯酚制备甲阶树脂时,一般在制造期间要经过洗涤脱盐。在最初的碱性反应阶段后,在脱水之前,反应物料用一种芳香溶剂稀释,经中和形成一种水溶性盐。当停止搅拌时,水层(含有大多数盐)沉降到底部,接着进行溶液分离。再加入更多的水进行反复多次的洗涤。其后将树脂在真空下脱除溶剂,在冷却前形成所希望的分子量。 在有些应用中,需要使液体水溶性甲阶树脂保持与水的高混溶性。例如当其用作绝热粘结剂时,它们要用相当多的水稀释后喷洒到玻璃和石棉纤维上。因此这类树脂也要求在冷冻下贮存和装运。 固态甲阶树脂较稳定,只在热天才需冷冻。从对位取代酚类(如丁基苯酚)所制得的甲阶树脂可稳定1年以上。 水溶性酚醛树脂一般可以用粘度、相对密度、固含量和水溶性来表征。典型树脂的性能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01

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01 PE-HD 高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 high density 02 PVC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03 PE-LD 低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low density 04 PP 聚丙烯polypropylene 05 PS 聚苯乙烯polystyrene 06 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plastic 07 PA 聚酰胺polyamide 08 PAN 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 09 PC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10 PB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11 PE-LLD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linear low density 12 PE-MD 中密度聚乙烯polyethylene,medium density 13 PE-UHMW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olyethylene,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14 PUR 聚氨酯polyurethane 15 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 16 PVAL 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17 PVC-C 氯化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chlorinated 18 PVC-U 未增塑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unplasticized 19 PVDC 聚偏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 chloride) 20 PVDF 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 21 PVF 聚氟乙烯poly(vinyl fluoride) 22 UP 不饱和聚酯树脂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23 UF 脲-甲醛树脂urea-formaldehyderesin 24 CA 乙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 25 PEEK 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 26 PEUR 聚醚型聚氨酯polyetherurethane 27 PF 酚醛树脂phenol-formaldehyde resin 28 PI 聚酰亚胺polyimide 29 PHBV 聚羟基丁酸酯戊酸酯poly-(hydroxybutyrate-co-hydroxyvalerate 30 PK 聚酮polyketone 30 PTFE 聚四氟乙烯poly tetrafluoroethylene 31 POM 聚氧亚甲基;聚甲醛;聚缩醛 polyoxymethylene;polyacetal;polyformaldehyde 32 PLA 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or polylactide 33 PCL 聚已内酯polycaprolactone 34 PPDO 聚对二氧环己酮35 PPC 二氧化碳共聚合物carbon dioxide copolymer 36 PBS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olybuthylenesuccinate 37 PHA 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ic or polyhydroxyalkanoates 38 PHB 聚-3-羟基丁酸polyhydroxybutyric acid or polyhydroxybutyrate 39 PGA 聚乙交酯poly(glycolic acid) 40 PEC PolyEster Carbonate or Poly(Butylene Succinate/Carbonate) 4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