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肌
- 格式:ppt
- 大小:11.55 MB
- 文档页数:44
四肢肌力训练动作
1. 俯卧撑:
俯卧撑是一种经典的全身性训练动作,主要锻炼胸肌、三角肌和手臂肌肉。
正确姿势是将手掌平放在地面,身体呈一条直线,下蹲时胸部接近地面,上推时保持身体挺直。
可以尝试不同的变式,如窄距俯卧撑、单臂俯卧撑等,增加难度。
2. 深蹲:
深蹲是训练下肢肌肉的绝佳动作,主要锻炼大腿肌肉和臀部肌肉。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背部挺直,下蹲时膝盖不要超过脚尖,臀部下压至大腿与地面平行。
可以尝试单腿深蹲或加入哑铃,增加难度。
3. 引体向上:
引体向上是训练背部和手臂肌肉的绝佳动作。
双手握住单杠,身体保持挺直,通过手臂和背部的力量将身体拉起,下巴越过单杠。
可以尝试宽握位或窄握位,增加难度。
4. 哑铃侧平举:
哑铃侧平举主要锻炼肩部肌肉。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手持哑铃,手臂伸直,通过侧面的肌肉力量将哑铃举至与肩同高。
可以尝试增加哑铃重量,增加难度。
5. 平板支撑:
平板支撑是一种训练核心肌群的绝佳动作。
身体呈一条直线,手掌和
脚掌着地,腹部收紧,保持身体不下沉。
可以尝试单臂或单腿支撑,增加难度。
记住,在进行任何力量训练前,请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并注意动作的正确性,避免受伤。
同时,适当调整负重和休息时间,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一)上肢肌三角肌 冈上、下肌,大、小圆肌,肩胛下肌 前群: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均为屈肌 后群:肱三头肌,为伸肌 前群: 浅层6块,深层3块 后群:浅层6块,深层5块外侧群:大鱼际肌中间群 内侧群:小鱼际肌1.肩肌2.臂肌3.前臂肌4.手肌三角肌:肌肉注射的部位位置:位于肩部,呈三角形起点: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止点:肱骨三角肌粗隆作用:使肩关节外展2.臂肌(1)前群肱二头肌位置:臂前部浅层,呈长梭形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关节盂上方,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止点:止于桡骨粗隆作用:主要为屈肘关节,并协助屈肩关节关节屈曲和内收。
肱肌:起自肱骨下半部的前面,止于尺骨粗隆。
屈肘关节。
(2)后群肱三头肌位置:臂后长头—肩胛骨关节盂下方起点外侧头—肱骨背面内侧头—肱骨背面止点:尺骨鹰嘴作用:伸肘关节3、前臂肌(1)前群肱桡肌、旋前圆肌、浅层6块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尺侧腕屈肌拇长屈肌深层3块指深屈肌旋前方肌(2)后群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浅层6块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旋后肌深层5块拇长、短展肌拇长伸肌、示指伸肌小指伸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尺侧腕伸肌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示指伸肌4、手肌(1)外侧群:位于拇指侧,又称大鱼际作用:屈拇指和使拇指外展、内收、对掌。
(2)内侧群:位于小指侧,又称小鱼际作用:屈小指和使小指外展。
(3)中间群:位于掌心和掌骨之间作用:屈掌指关节、伸指骨间关节和使手指内收、外展。
5.腋窝和肘窝(二)下肢肌前群:髂腰肌 后群:臀大、中、小肌和梨状肌 前群:缝匠肌、股四头肌 内侧群:5块后 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前 群: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 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后 群:小腿三头肌足背肌 足底肌1.髋肌2.大腿肌3.小腿肌4.足1.髋肌(1)前群腰大肌:起自腰椎体侧面和横突,止于股骨小转子。
髂肌:起自髂窝,止于股骨小转子。
作用:使髋关节前屈和旋外。
四肢肌力的分级标准o四肢肌力的分级标准引言在临床和康复领域中,评估肌力的分级标准非常重要,可帮助医护人员决定治疗方案,判断康复进展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广泛采用的肌力分级标准,并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了解。
肌力分级标准肌力分级标准普遍采用0~5级的评定方法,0级表示无肌力,而5级表示正常肌力。
以下是四肢肌力分级的具体标准:上肢肌力分级•0级:无运动。
当肩部关节处于疼痛或肌肉紧张状态时,常见于颈部和肩部病变。
•1级:肌肉收缩可见,但无任何关节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肌肉的收缩只能被观察到,而没有运动。
•2级:完成重力消耗的关节活动,但不能抵抗完全消耗的重力。
例如,将手臂抬离身体,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把手放下去,但是会突然失去力量放到肢体本身提供的支持点上。
•3级:能完成抵抗一定的重力但无法抵抗抗重力的关节移动。
•4级:能完成重力的消耗,也能够与重力抗争,但不能抵抗局部或全局的受力。
•5级:正常肌力,可以抵抗全身聚集所有受力。
下肢肌力分级•0级:无运动。
•1级:肌肉收缩可见,但无关节活动。
•2级:完成重力消耗的关节活动,但不能抗争完全消耗的重力。
•3级:能够完成抵抗一定量的重力,但无法抵抗抗重力的关节移动。
•4级:能完成短时间内的腿部抗重力,但在长时间内无法持续比较大的受力。
•5级:正常肌力,可以抵抗全身聚集所有受力。
结论肌力分级标准是评估患者康复情况和疗效的重要指标,有助于医护人员确定治疗方案和制定康复计划,同时也为研究肌肉疾病提供了标准方法。
因此,了解肌力分级标准对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均十分重要。
注意事项在使用肌力分级标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测量时肌肉处于放松状态。
肌肉收缩或压迫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误差。
2.对于每个关节和肌群进行分级。
3.在两次测量之间应留有适当间隔,以便肌肉有时间恢复到最佳状态。
4.测量应在相同的位置、时间、工具和技术下进行。
总结四肢肌力的分级标准是诊断、康复和研究工作中的十分重要的指标。
四肢肌—系统解剖(图文)中医之声公众号(一)上肢肌上肢肌按部位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1.肩肌肩肌配布在肩关节周围,均起自上肢带骨,止于肱骨。
能运动肩关节,并能增强肩关节的稳固性。
(1)三角肌(deltoid):呈三角形,起自锁骨外侧份、肩峰和肩胛冈,肌束从前、后和外侧三面包围肩关节,止于肱骨的三角肌粗隆。
收缩时,主要使肩关节外展。
前部肌束收缩可使肩关节屈和旋内,后部肌束可使肩关节伸和旋外。
三角肌是肌内注射的常用部位。
(2)冈上肌(superaspinatus):起自冈上窝,经肩关节囊上方,止于肱骨大结节。
收缩时外展肩关节。
(4)小圆肌(teres minor):位于冈下肌的下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止于大结节。
收缩时外旋肩关节。
(5)大圆肌(teres major):位于小圆肌的下方,起自肩胛骨下角,经肩关节的前方,止于肱骨的小结节嵴。
收缩时内旋肩关节。
(6)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起自肩胛下窝,止于肱骨小结节。
收缩时内收、内旋肩关节。
上述诸肌在经过肩关节上方、前方和后方时,有部分肌腱纤维编入关节囊壁,对加固肩关节起重要作用。
2.臂肌臂肌覆盖肱骨,分前群的屈肌和后群的伸肌。
(1)前群:包括肱二头肌、喙肱肌和肱肌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位于臂前面浅层,呈梭形,起端有长、短两头,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通过肩关节囊,经结节间沟下降;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合并成一个肌腹下行,止于桡骨粗隆。
主要是屈肘关节、肩关节。
当前臂处于旋前位时,肱二头肌能使其旋后。
喙肱肌(coracobrachialis)在肱二头肌的内侧,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肱骨内侧中部。
其作用为屈肩关节。
肱肌(brachialis)位于肱二头肌下半的深面,起自肱骨体下半的前面,止于尺骨粗隆。
其作用为屈肘关节。
(2)后群:为头肱三肌(trceps brachii)该肌有三个头,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和内侧头均起自肱骨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