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肌肉解剖图谱汇总
- 格式:docx
- 大小:10.96 MB
- 文档页数:13
上图说明:1.斜方肌:上背及中背的表层肌肉,并根据其肌纤维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
起点:枕外隆凸,上颈线,颈韧带,第七节颈椎至第十二节胸椎的棘突。
止点:上束纤维——锁骨外侧1/3及肩峰突,中下束纤维——肩胛棘上唇及尖端功能上束纤维——上举及外旋肩胛骨,协助头部后仰,侧屈及旋转中束纤维——内收(缩回)肩胛骨,下束纤维——下压肩胛骨2.棘上韧带:棘上韧带,是架在各椎骨棘突尖上的索状纤维软骨组织。
起自第7颈椎棘突,止于骶中嵴。
棘上韧带在颈部特别发达,构成颈部两侧肌肉之间的中膈,故称项中膈或项韧带(据近年解剖学发现,该韧带止于第3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二十二,止于第4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七十三,止于第5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5。
从未发现骶椎上韧带附着)。
棘上韧带是由腰背筋膜、背阔肌、多裂肌的延伸(腱膜)部分组成。
分3层,深层连接相邻2个棘突,且与棘间韧带交织在一起;中层跨越2到3个棘突;浅层跨越3到4个棘突。
作用是与弓间韧带一起在棘间韧带帮助下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由脊神经后支的神经末梢分布,是极敏感的组织,一旦受到损伤,可通过脊神经后支传入中枢,引起腰痛或牵涉性下肢痛。
3.背阔肌:是位于胸背区下部和腰区浅层较宽大的扁肌。
由胸背神经支配。
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胸背动脉和节段性的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可以肩胛线为界,线的外侧由胸背动脉分支供血,线的内侧由节段性动脉供血。
起点:6-12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3-4肋。
止点:肱骨结节间沟由胸背神经支配作用:伸展、内收、内旋肱骨,攀爬时拉起肢体4.胸腰筋膜:胸腰筋膜在胸背区较为薄弱,覆子竖脊肌表面,向上续项筋膜,内侧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附于肋角,向下至腰区增厚,并分为前、中、后三层。
后层覆子竖脊肌后面,与背阔肌和下后锯肌腱膜愈着,向下附于髂嵴,内侧附于腰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在竖脊肌外侧缘与中层愈合,形成竖脊肌鞘。
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和横突间韧带,外侧在腰方肌外侧缘与前层愈合,形成腰方肌鞘,并作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向上附于第12肋下缘,向下附于髂嵴。
人体肌肉结构图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人体肌肉结构图人体一共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是400多块,不过今天我网上查了下600多块,图为人体肌肉机构的后面观,看上去都跟我们平日的活动中是息息相关的,其实每天都在用。
提到肌肉不免会说下它的作用:1.可以稳固关节,起到关节的保护作用2、肌肉会产生热量,供热作用3.肌肉可以保持人体的相对动作,靠的是肌肉的支撑肌肉名称肌肉作用1.斜方肌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伸直脊柱。
2.胸锁乳突肌头部固定、上提胸廓。
3.三角肌前部收缩,使上臂屈和旋内;中部收缩,使上臂外展到水平位置;a——前部同时收缩,使上臂外展。
b——中部4.肱二头肌使上臂屈和前臂屈、旋外。
5.肱肌屈前臂。
6.肱三头肌(外头)使前臂在肘关节处伸。
7.肱挠肌屈前臂和帮助旋内、旋外。
8.桡侧腕屈肌使手屈和外展。
9.桡侧腕伸肌使手伸和外展。
10.指总伸肌使手和第2—5指伸。
11.腕横韧带加固手腕12.胸大肌屈上臂、内收和旋内;拉躯干向上臂靠拢。
13.腹外斜肌使脊柱前屈,下拉胸廓。
14.腹直肌使脊柱前屈,使骨盆后倾。
15.阔筋膜张肌使大腿屈和旋内,帮制大腿肌肉收缩。
16.股直肌使小腿伸、大腿屈。
17.长收肌使大腿内收、屈和旋外。
18.股外肌使小腿伸。
19.股内肌使小腿伸。
20.胫骨前肌使足伸、内收和旋外。
21.腓骨长肌维持足弓。
22.腓肠肌使小腿屈和足屈,维持人体拉立。
23.踝韧带维护脚腕。
后面肌肉名称肌肉作用1.斜方肌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伸直脊柱。
2.三角肌后部使上臂伸、旋外。
3.岗下肌使上臂旋外、内收和伸。
4.菱形肌使肩胛骨下回旋、上提和后缩。
5.小圆肌使上臂伸、旋外。
6.大圆肌使上臂伸、内收和旋内。
7.背阔肌使上臂伸、内收和旋内,可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
8.骶棘肌使脊柱和头伸。
9.肱三头肌(长头)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
10.肱三头肌(内侧头)伸肘关节。
人体肌肉彩图图一:躯干后部
1.斜方肌
2.棘上韧带
3.背阔肌
4.胸腰筋膜
5.骶结节韧带
图二:躯干后部深层
1.肩胛提肌
2.菱形肌
3.棘上韧带
4.下后锯肌
5.竖脊肌
6.胸腰筋膜
7.骶结节韧带
图三:躯干前部
1.胸大肌
2.腹外斜肌
3.腹直肌
4.胸小肌
5.肋间外肌
6.腹内斜肌
图四:上臂段前部
1.肩胛提肌
2.三角肌(前部)
3.三角肌(中部)
4.肱二头肌(长头)
5.肱二
头肌(短头)6.喙肱肌 7.肩胛下肌8.前锯肌17.大圆肌
图五:上臂段后部
1.肩胛提肌 8.前锯肌9.小菱形肌 10.大菱形肌 11.冈上肌1
2.三角肌(后部)
13.肱三头肌(外侧头)14.肱三头肌(长头)15.冈下肌16.小圆肌17.大圆肌图六:前臂段上部
1.拇短伸肌
2.桡侧腕短伸肌
3.桡侧腕长伸肌
4.小指伸肌
5.指伸肌
图七:前臂段下部
6.肱桡肌
7.掌长肌
8.旋前圆肌
9.尺侧腕屈肌 10.桡侧腕屈肌
图八:下肢前部
1.髂腰肌
2.臀中肌4.缝匠肌 5.阔筋膜张肌 6.耻骨肌 7.股薄肌 8.长收肌 9.股
直肌10.股四头肌
2.
图九:下肢后部
2.臀中肌
3.臀大肌7.股薄肌 11.股二头肌 12.半腱肌 13.半膜肌 1
4.腓肠肌
图十:小腿前部
1.胫骨前肌
2.趾长伸肌
3.拇长伸肌
图十一:小腿后部
1.腓肠肌
2.比目鱼肌
3.胫骨后肌
4.趾长屈肌 7.跟腱。
全身肌肉组织解剖图,值得收藏!背肌浅群:斜方肌一侧呈三角形,两侧合并为斜方形。
起自枕外隆凸、项韧带和全部胸椎棘突,肌束向外集中止于锁骨、肩峰和肩胛冈。
收缩时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收缩提肩胛骨(耸肩),下部肌束收缩降肩胛骨。
斜方肌瘫痪可出现“塌肩”。
背阔肌起自第6胸椎以下的全部椎骨棘突和髂嵴的后部,肌束向外上方集中,止于肱骨小结节嵴,收缩时使臂内收、内旋和后伸,如背手姿势。
胸大肌、腹外斜肌:胸大肌起自锁骨、胸骨和上6个肋软骨,肌束向外上集中,止于肱骨大结节下方。
收缩时可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
当上肢固定时,可上提躯干,并协助吸气。
腹外斜肌起自下位8个肋骨的外面,肌束斜向前下,近腹直肌的外侧移行为腱膜,经腹直肌的前面,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止于腹前壁正中的白线。
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增厚卷曲,张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称为腹股沟韧带。
胸小肌、前锯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胸小肌起自第3~5肋,止于肩胛骨喙突。
前锯肌起于1~8肋,肌束行向后上方,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和下角。
腹直肌起自耻骨嵴,向上止于剑突和第5~7肋软骨。
腹内斜肌肌束呈扇形展开,至腹直肌外侧移行为腱膜并分为两层,包绕腹直肌,终于白线。
腹横肌起自下位6个肋骨、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的外侧部,肌束向前延续为腱膜,经腹直肌后面参与组成腹直肌鞘的后层,终于白线。
臂肌前群:包括肱二头肌、喙肱肌和肱肌。
肱二头肌位于臂前面浅层,呈梭形,起端有长、短两头,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通过肩关节囊,经结节间沟下降;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合并成一个肌腹下行,止于桡骨粗隆。
主要是屈肘关节、肩关节。
当前臂处于旋前位时,肱二头肌能使其旋后。
喙肱肌在肱二头肌的内侧,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肱骨内侧中部。
其作用为屈肩关节。
肱肌位于肱二头肌下半的深面,起自肱骨体下半的前面,止于尺骨粗隆。
其作用为屈肘关节。
肩肌、臂肌后面:肩肌配布在肩关节周围,均起自上肢带骨,止于肱骨。
肌肉图,肌肉解剖图,人体肌肉图,(正面背面彩图)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肌学-上肢肌(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上肢的局部记载)上肢肌---肩肌--肩肌配布于肩关节周围,均起自上肢带骨,跨越肩关节,止于肱骨的上端,有稳定和运动肩关节的作用。
包括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三角肌三角肌(deltoid)◆形态位置:位于肩部,呈三角形。
◆起、止点: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肌束逐渐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
肱骨上端由于三角肌的覆盖,使肩关节呈圆隆形。
如肩关节向下脱位或三角肌瘫痪萎缩,则可形成“方形肩”体征。
三角肌是肌肉注射的部位之一。
◆作用:主要是使肩关节外展,其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并略旋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后伸并略旋外冈上肌冈上肌(supraspinatus)◆形态位置:位于斜方肌的深面。
◆起、止点:起自冈上窝,肌束向外,经肩峰深面,跨过肩关节之上,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
此肌损伤或有炎症,当上臂外展时,肩部有疼痛感。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冈下肌冈下肌(infraspinatus)◆形态位置:大部分被斜方肌与三角肌遮盖。
◆起、止点:起自冈下窝的骨面,肌束向外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
◆作用:可使肩关节旋外。
小圆肌小圆肌(teres minor)◆形态位置:位于冈下肌的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后面,肌束斜向外上,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
◆作用:使肩关节旋外。
大圆肌大圆肌(teres major)◆形态位置:位于小圆肌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和下角,肌束向上外,绕到肱骨之前,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使肩关节后伸、内收和旋内。
肌肉起止点上图说明:1.斜方肌 2.棘上韧带 3.背阔肌 4.胸腰筋膜 5.骶结节韧带上图说明:1.肩胛提肌 2.菱形肌 3.棘上韧带 4.下后锯肌 5.竖脊肌 6.胸腰筋膜 7.骶结节韧带上图说明:1.胸大肌 2.腹外斜肌 3.腹直肌 4.胸小肌 5.肋间外肌 6.腹内斜肌上图说明:1.肩胛提肌 2.三角肌(前部)3.三角肌(中部)4.肱二头肌(长头)5.肱二头肌(短头)6.喙肱肌 7.肩胛下肌8.前锯肌 17.大圆肌上图说明:1.肩胛提肌 8.前锯肌 9.小菱形肌 10.大菱形肌 11.冈上肌 12.三角肌(后部)13.肱三头肌(外侧头)14.肱三头肌(长头)15.冈下肌16.小圆肌 17.大圆肌上图说明:1.拇短伸肌 2.桡侧腕短伸肌 3.桡侧腕长伸肌 4.小指伸肌 5.指伸肌上图说明:6.肱桡肌 7.掌长肌 8.旋前圆肌 9.尺侧腕屈肌 10.桡侧腕屈肌上图说明:1.髂腰肌 2.臀中肌 4.缝匠肌 5.阔筋膜张肌 6.耻骨肌 7.股薄肌 8.长收肌 9.股直肌10.股四头肌上图说明:2.臀中肌 3.臀大肌 7.股薄肌11.股二头肌 12.半腱肌 13.半膜肌 14.腓肠肌上图说明:1.胫骨前肌 2.趾长伸肌 3.拇长伸肌上图说明:1.腓肠肌 2.比目鱼肌 3.胫骨后肌 4.趾长屈肌 7.跟腱斜方肌部位:项部及背上部皮下,一侧为三角形,两侧相合为斜方形。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及其棘上韧带。
止点: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
功能:近固定时,上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和后缩;中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后缩;下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和后缩。
远固定时,一侧肌纤维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对侧旋转;两侧收缩,使脊柱伸。
背阔肌部位: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
起点:第7~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和第10~12肋外侧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1. 斜方肌:上背及中背的表层肌肉,并根据其肌纤维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
起点:枕外隆凸,上颈线,颈韧带,第七节颈椎至第十二节胸椎的棘突。
止点:上束纤维——锁骨外侧1/3 及肩峰突,中下束纤维——肩胛棘上唇及尖端功能:上束纤维——上举及外旋肩胛骨,协助头部后仰,侧屈及旋转中束纤维——内收(缩回)肩胛骨,下束纤维——下压肩胛骨2. 棘上韧带:棘上韧带,是架在各椎骨棘突尖上的索状纤维软骨组织。
起点:自第7颈椎棘突,止点:于骶中嵴。
棘上韧带在颈部特别发达,构成颈部两侧肌肉之间的中膈,故称项中膈或项韧带(据近年解剖学发现,该韧带止于第3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二十二,止于第4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七十三,止于第5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5。
从未发现骶椎上韧带附着)。
棘上韧带是由腰背筋膜、背阔肌、多裂肌的延伸(腱膜)部分组成。
分3层,深层连接相邻2个棘突,且与棘间韧带交织在一起;中层跨越2到3个棘突;浅层跨越3到4个棘突。
作用:是与弓间韧带一起在棘间韧带帮助下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由脊神经后支的神经末梢分布,是极敏感的组织,一旦受到损伤,可通过脊神经后支传入中枢,引起腰痛或牵涉性下肢痛。
3. 背阔肌:是位于胸背区下部和腰区浅层较宽大的扁肌。
由胸背神经支配。
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胸背动脉和节段性的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可以肩胛线为界,线的外侧由胸背动脉分支供血,线的内侧由节段性动脉供血。
起点:6-12 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3-4 肋。
止点:肱骨结节间沟由胸背神经支配作用:伸展、内收、内旋肱骨,攀爬时拉起肢体4. 胸腰筋膜:胸腰筋膜在胸背区较为薄弱,覆子竖脊肌表面,向上续项筋膜,内侧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附于肋角,向下至腰区增厚,并分为前、中、后三层。
后层覆子竖脊肌后面,与背阔肌和下后锯肌腱膜愈着,向下附于髂嵴,内侧附于腰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在竖脊肌外侧缘与中层愈合,形成竖脊肌鞘。
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内侧附于腰椎横突尖和横突间韧带,外侧在腰方肌外侧缘与前层愈合,形成腰方肌鞘,并作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向上附于第12 肋下缘,向下附于髂嵴。
实⽤⼈体全⾝解剖学(⾼清图解)传承千年中医魂◐弘扬国粹布天涯1. 额肌——额肌通过帽状腱膜直接与枕肌相连。
因此,不管枕肌或额肌,还是两部分都紧张,都能引起整个头⽪紧张的感觉。
额肌部分地连接到眼轮匝肌上,这两个肌⾁常与头痛有关。
肌连接:上⽅,⾄帽状腱膜。
下⽅,⾄眼眉表⾯的⽪肤,部分⾄眼轮匝肌和⿐根部。
2. 枕肌——枕肌通过帽状腱膜直接与额肌相连。
肌连接:上⽅,⾄帽状腱膜。
下⽅,⾄枕⾻上项线。
相关部位:局部疼痛放散⾄头后部和顶部,并可涉及到同侧眼部。
3. 眼轮匝肌肌连接:内侧,⾄睑内侧韧带,额⾻和上颌⾻及眼睑组织。
上内侧,⾄眼眶。
4. 颧⼤肌和颧⼩肌——颧⼤肌和颧⼩肌是主要的笑肌。
肌连接:上⽅,⾄颧⾻。
下⽅,⾄⼝⾓组织,与⼝轮匝肌纤维融合。
5. 颞肌——颞肌是⼀个⼤的扇贝形肌⾁,覆盖在头侧⾯⽿的前、上和后⽅。
所有的主诉头痛或颞颌关节(TMJ)问题的病⼈,都应该检查并治疗颞肌。
肌连接:上⽅,⾄颧⼸上⽅颞窝的⾻和筋膜。
下⽅,⾄下颌⾻冠状突和下颌⽀前缘。
6. 咬肌——咬肌是最重要的咀嚼肌。
在TMJ有问题时,⾸先应该治疗咬肌。
肌连接:上⽅,⾄上颌⾻颧突和颧⼸。
下⽅,咬肌浅层⾄下颌⾓外表⾯和下颌⽀的下半部;咬肌深层⾄下颌⽀上半部,可能延伸⾄下颌⾓。
7. 胸锁乳突肌——胸锁乳突肌是有两个头的肌⾁,主要功能为稳定、旋转和弯曲头部和颈部。
所有主诉头痛的病⼈都应该仔细检查胸锁乳突肌。
它的两个头是胸⾻头和锁⾻头。
肌连接:上⽅⾄乳突外侧⾯和枕⾻上项线外侧1/2下⽅:胸⾻头:胸⾻柄前表⾯锁⾻头:锁⾻前表⾯的内1/3。
8. 斜⾓肌——我们熟悉斜⾓肌是因为它容易引起疼痛。
在反常的呼吸时它还作为不适宜的辅助肌。
⼤部分的⼈都存在这⼀肌⾁的问题。
胸廓出⼝这⼀词⽤来指由斜⾓肌和第⼀肋⾻限定的整个区域,或指在前斜⾓肌和中斜⾓肌之间的通路。
腋动脉(锁⾻下动脉)和臂丛在⾄上臂的途中经过这两个肌⾁之间,然后⾛⾏于第⼀肋和锁⾻之间。
肌连接:前斜⾓肌:上⽅,到第3⾄第6颈椎横突的前⾯。
全身肌肉解剖图谱汇总冈下肌:冈下肌起于冈下窝的内侧部,止于肱骨大结节冈上肌肱骨大结节小圆肌冈上肌:冈上肌起于冈上窝骨面,止于肱骨大结节上方大圆肌:大圆肌起于肩胛骨下角,止于.眈骨小结节崎屈肌支持带正中州经指浅刎肌腱¥丁|活pm”八一曹・冏机连接到肱忖头大太肌心IWH「'小圆肌:小圆肌起目肩牌骨外侧绿,止于葭骨大结节下压迹肩胛提肌上后锯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提肌:肩胛提肌起于第1—4颈椎棘突的后上獴,止于肩押骨内上角和肩齐鼓脊柱獴的上部横突肩胛提肌肩胛骨上角肱二头肌:肱二头肌的长头肌腱起于盂下结节, 短头起于喙突尖,分别止于槎骨粗隆后方喙肱肌:喙肱肌起于喙突尖,止于肱骨内恻缘中点,肩胛下肌止于眩骨小结节肱三头肌 :聪三头肌长头起于歪下粗隆内恻头,胧骨后面,挠神 经沟以下,内外蚓肌间隔,外恻I 头起于肱骨后面,槎神经沟以上,臂外 侧肌间隔.至于肘关节囊肩胛提肌:肩胛提肌起于第1—4颈椎棘突的后上缘,止于肩胛 骨内上角和肩胛鼓脊柱缘的上部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上后锯肌冈上肌 肩胛提肌梯侧腕伸肌:梯侧腕长伸肌起于肱骨外上踝、外侧绿下部及臂外侧肌间隔,止于第2掌骨背面挠侧腕短体肌起于胧骨外上跟及前臂筋膜,止于第2—5指的指背遭膜肱隼肌胡卿腕氏加肌稳恻腕短伸肌微长脏肌时机/指伸肌/ 尺恻腕怫肌小幅伸肌旋前圆肌:旋前圆肌浅头起目胧臂内上黑.深头起自尺骨喙突,止于棱骨中下1/3外侧尺有冠状突肱二头肌远端连接连接至槎骨其他屈肌连接处连接至肱骨内上髀尺侧腕屈肌:尺恻腕屈肌起于眈骨内上课及尺背后面上2/3处,止于掌筋膜/ / nemiHiVLj / 掌长肌内上.歌怛豌,骨尺一腕屈肌槎侧腕屈肌:桂侧腕屈肌起于内上踝及前有筋膜,止于第2、第3掌骨底的前面挠厕腕屈肌肱柱肌■肱槎肌:止于槎骨茎突挠制腕屈肌肩胛冈F 位颈椎和上位胭椎棘宪小菱形肌大菱形肌*辣突司空帆突和枕外喳颈回旋肌.> .L >7司二「三一『头后小意出头后小门肌头后大直肌项网带 头央帆科的M.―中新的肌 广后制的肌久中火肌头后利和宜肌:.___■一所士」工笫2颈椎棘飞,上于枕骨下项线的外侧骨面.一—一—.■ F 项线的骨面连接至上项线和乳突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锁骨头।向钊i孑1,中斜角肌」前斜ffi肌在胸廓口的“队和锁竹下3锁骨卜片锁号椎动脉科方皿[左画)巾胛旧驹胛骨B •头半确肌x为夹肌斜角肌.币斜由机后斜角肌颈夹肌■ :■ . -..- w -,愕.押区上豫,下一.肌起于枕外隆突、项韧带、第7颈; 二止于银骨外恻端一中部纤维止于层峰帝胛R .窿内就后科角打施丁头后小衣肌胸间好肌头后大H 肌 头卜斜帆 闻网检肌 - 芯翱凯(部分:左仲f 旭功林第寸州机 中科用肌后,科ffl 歌腹直肌:腹直肌起于耻骨崎,止于胭首剑究第5-7肋软骨腹夕卜斜月儿腹外斜肌起于下8肋外面.止于白线,骼崂腹股沟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