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肌肉 解剖
- 格式:ppt
- 大小:6.72 MB
- 文档页数:44
解剖学-肌肉组织
肌肉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组织之一,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其中,骨骼肌是可以自主控制的,平滑肌和心肌则不能。
肌肉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又由许多肌节所组成。
肌节内含有
许多肌纤维束,每个肌纤维束又由许多肌纤维相互平行排列而成。
肌纤维内含有肌原纤维和肌小球。
肌原纤维是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肌小球则是感受肌肉拉伸的器官。
肌肉组织中含有许多蛋白质,其中最重要的是肌球蛋白。
肌球
蛋白又分为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肌动蛋白可以与ATP结合,使
肌肉产生收缩。
肌球蛋白则起到调节、控制肌动蛋白收缩的作用。
了解肌肉组织的结构和成分对医学、体育等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
在医学上,对于肌肉发育不良、肌肉损伤、肌肉萎缩等情况的
治疗都离不开对肌肉组织的研究。
在体育上,对肌肉组织的了解可
以帮助人们更好的锻炼肌肉,提高运动表现。
总之,肌肉组织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存在,既有生理学意义,也有医学和运动学意义。
深入了解肌肉组织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保持健康、追求运动成果。
人体的主要肌肉(2009-04-08 21:28:17)转载标签:分类:考试辅导人体肌肉名称人体的肌肉按部位可分为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和头颈肌。
•躯干肌躯干肌包括背肌、胸肌、膈肌、腹肌和会阴肌。
背肌分为浅、深两层。
背浅层肌包括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等。
背深层肌分为背长肌和背短肌。
背长肌包括竖脊肌和夹肌。
背短肌包括横突棘肌、棘间肌和横突间肌(包括半棘肌、回旋肌和多裂肌三部分)。
胸肌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
胸上肢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等。
胸固有肌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胸横肌等。
腹肌包括腹前壁的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和腹后壁的腰方肌。
•上肢肌上肢肌包括肩带肌、上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肩带肌起自锁骨和肩胛骨,止于肱骨。
包括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和大圆肌。
其中,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共同构成一种叫做“肌腱袖”(又称“肩袖”)的结构,有加固和保护肩关节的作用上臂肌包绕肱骨周围,分前、后两群。
前群(屈肌群)包括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
后群(伸肌群)包括肱三头肌和肘肌。
前臂肌分化程度较高,多为具有长腱的长肌,分为前后两群,每群又分为浅深两层。
前群肌位于前臂前面及内侧,后群肌位于前臂后面及外侧。
前群肌的浅层主要有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等。
后群肌的浅层主要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等。
•下肢肌下肢肌包括盆带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盆带肌分前后两群。
前群起自骨盆内面,后群起自骨盆外面。
前群(内侧群)有髂腰肌、梨状肌。
后群(外侧群)有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
大腿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后群和内侧群。
前外侧群有股四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
后群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三块肌合在一起称为腘绳肌或股后肌群。
内侧群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小腿肌分前群、后群和外侧群。
前群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
全身肌肉解剖讲解全身肌肉解剖讲解全身肌肉解剖是研究人体肌肉系统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了解全身肌肉解剖对于理解人体运动和身体机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全身主要的肌肉群及其功能。
1. 上肢肌肉上肢肌肉包括肩部、上臂、前臂和手部的肌肉群。
其中,肩部肌肉主要由三角肌和菱形肌组成,负责上举和旋转肩膀的动作。
上臂肌肉包括二头肌、三头肌和肱肌,负责弯曲和伸展肘关节。
前臂肌肉主要由桡骨侧和尺骨侧的肌肉组成,负责手腕和手指的灵活运动。
手部肌肉包括掌骨肌和背骨肌,负责手部的抓握和放松动作。
2. 下肢肌肉下肢肌肉包括髋部、大腿、小腿和足部的肌肉群。
髋部肌肉主要包括臀大肌、股二头肌和股直肌,负责大腿的屈曲和伸展动作。
大腿肌肉主要由股四头肌、股薄肌和股长肌组成,负责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
小腿肌肉主要包括腓肠肌和胫骨前肌,负责踝关节的伸展和屈曲。
足部肌肉包括足背肌和足底肌,负责足部的运动和支撑。
3. 躯干肌肉躯干肌肉主要包括胸部、腹部和背部的肌肉群。
胸部肌肉主要由胸大肌和胸小肌组成,负责呼吸和胸部的运动。
腹部肌肉包括腹直肌和腹外斜肌,负责躯干的弯曲和旋转。
背部肌肉主要包括斜方肌、背阔肌和多裂肌,负责躯干的稳定和背部的伸展。
全身肌肉解剖的学习对于运动员、医学生和康复专家来说都非常重要。
通过深入了解肌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可以更好地制定训练计划、诊断疾病以及设计康复方案。
同时,也可以帮助普通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从而更好地保持健康和进行有效的锻炼。
总而言之,全身肌肉解剖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人体肌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运动、诊断疾病和设计康复方案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爱好运动和健康的人来说,学习全身肌肉解剖是非常有价值的。
肌肉解剖图肌肉解剖图1.胸锁乳突肌部位:颈阔肌深层,颈部两侧。
起点: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
止点:颞骨乳突。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屈,并转向对侧;两侧收缩,肌肉合力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后面使头伸,肌肉合力作用线在寰枕关节额状轴的前面使头屈。
上固定时,上提胸廓,助吸气。
2.胸大肌部位:胸前上部皮下。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和第1~6肋软骨以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屈、水平屈、内收和内旋。
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提肋助吸气。
3.胸小肌部位:胸大肌深层。
起点:第3~5肋骨前面。
止点:肩胛骨喙突。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下降和下回旋。
远固定时,提肋助吸气。
4.背阔肌部位: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
起点:第7~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和第10~12肋外侧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关节伸、内收和内旋。
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并可辅助吸气。
5.尺侧腕伸肌起点:肱骨外上髁、前臂筋膜及肘关节囊。
止点:第五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桡腕关节伸,参与手关节内收。
6.桡侧腕长伸肌起点:肱骨外上髁。
止点:第二掌骨底。
功能:近固定时,使手关节伸,参与桡腕关节外展及肘关节伸。
7.桡侧腕短伸肌起点:肱骨外上髁。
止点:第三掌骨底。
功能:基本与桡侧腕长伸肌相同。
8.耻骨肌部位:大腿内侧上部浅层。
起点:耻骨上支。
止点:股骨粗线内侧唇上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内收、外旋和屈。
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前倾。
9.长收肌和短收肌部位:长收肌位于耻骨肌内侧。
短收肌位于耻骨肌和长收肌深层。
起点:长收肌起自耻骨上支外面,短收肌起自耻骨下支外面。
止点:长收肌止于股骨粗线内侧唇中部,短收肌止于股骨粗线上部。
功能:近固定时,使髋关节内收、外旋和屈。
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前倾。
10.大收肌部位:大腿内侧深层。
起点:坐骨结节、坐骨支和耻骨下支。
肌肉图,肌肉解剖图,人体肌肉图,(正面背面彩图)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肌学-上肢肌(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上肢的局部记载)上肢肌---肩肌--肩肌配布于肩关节周围,均起自上肢带骨,跨越肩关节,止于肱骨的上端,有稳定和运动肩关节的作用。
包括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三角肌三角肌(deltoid)◆形态位置:位于肩部,呈三角形。
◆起、止点: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肌束逐渐向外下方集中,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
肱骨上端由于三角肌的覆盖,使肩关节呈圆隆形。
如肩关节向下脱位或三角肌瘫痪萎缩,则可形成“方形肩”体征。
三角肌是肌肉注射的部位之一。
◆作用:主要是使肩关节外展,其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并略旋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后伸并略旋外冈上肌冈上肌(supraspinatus)◆形态位置:位于斜方肌的深面。
◆起、止点:起自冈上窝,肌束向外,经肩峰深面,跨过肩关节之上,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
此肌损伤或有炎症,当上臂外展时,肩部有疼痛感。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冈下肌冈下肌(infraspinatus)◆形态位置:大部分被斜方肌与三角肌遮盖。
◆起、止点:起自冈下窝的骨面,肌束向外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
◆作用:可使肩关节旋外。
小圆肌小圆肌(teres minor)◆形态位置:位于冈下肌的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后面,肌束斜向外上,跨过肩关节后方,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
◆作用:使肩关节旋外。
大圆肌大圆肌(teres major)◆形态位置:位于小圆肌下方。
◆起、止点:起自肩胛骨外侧缘和下角,肌束向上外,绕到肱骨之前,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作用:使肩关节后伸、内收和旋内。
肌肉起止点上图说明:1.斜方肌 2.棘上韧带 3.背阔肌 4.胸腰筋膜 5.骶结节韧带上图说明:1.肩胛提肌 2.菱形肌 3.棘上韧带 4.下后锯肌 5.竖脊肌 6.胸腰筋膜 7.骶结节韧带上图说明:1.胸大肌 2.腹外斜肌 3.腹直肌 4.胸小肌 5.肋间外肌 6.腹内斜肌上图说明:1.肩胛提肌 2.三角肌(前部)3.三角肌(中部)4.肱二头肌(长头)5.肱二头肌(短头)6.喙肱肌 7.肩胛下肌8.前锯肌 17.大圆肌上图说明:1.肩胛提肌 8.前锯肌 9.小菱形肌 10.大菱形肌 11.冈上肌 12.三角肌(后部)13.肱三头肌(外侧头)14.肱三头肌(长头)15.冈下肌16.小圆肌 17.大圆肌上图说明:1.拇短伸肌 2.桡侧腕短伸肌 3.桡侧腕长伸肌 4.小指伸肌 5.指伸肌上图说明:6.肱桡肌 7.掌长肌 8.旋前圆肌 9.尺侧腕屈肌 10.桡侧腕屈肌上图说明:1.髂腰肌 2.臀中肌 4.缝匠肌 5.阔筋膜张肌 6.耻骨肌 7.股薄肌 8.长收肌 9.股直肌10.股四头肌上图说明:2.臀中肌 3.臀大肌 7.股薄肌11.股二头肌 12.半腱肌 13.半膜肌 14.腓肠肌上图说明:1.胫骨前肌 2.趾长伸肌 3.拇长伸肌上图说明:1.腓肠肌 2.比目鱼肌 3.胫骨后肌 4.趾长屈肌 7.跟腱斜方肌部位:项部及背上部皮下,一侧为三角形,两侧相合为斜方形。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及其棘上韧带。
止点:锁骨外侧1/3、肩峰和肩胛冈。
功能:近固定时,上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和后缩;中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后缩;下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和后缩。
远固定时,一侧肌纤维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对侧旋转;两侧收缩,使脊柱伸。
背阔肌部位: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
起点:第7~12胸椎及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和第10~12肋外侧面。
止点:肱骨小结节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