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375.51 KB
  • 文档页数:6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

抢救患者的一个重要手段。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度均保持在恒定的范围,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平衡状态,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在疾病和创伤时,易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通过静脉输液和输血,可以迅速有效地补充机体丧失的体液和电解质,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还可以通过静脉输注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护士必须熟练

第一节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

一、静脉输液的原理及目的

(一)静脉输液原理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的物理原理,在输液系统内形成压力,当其压力高于静脉压时既可将溶液或药液输入体内。因此,要使溶液或药液进入体内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输液瓶与静脉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高度差;二是输液瓶液面必须与大气压相通(软包装液体除外);三是输液管道必须保持通畅。

(二)静脉输液目的

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常用于脱水、酸碱平衡紊乱的患者,如剧烈呕吐、腹泻、大手术后、烧伤等患者。

2.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常用于抢救大出血、严重烧伤、休克等患者。

3.补充营养,供给热量,促进组织修复。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不能经口进食、禁食、胃肠道吸收障碍、大手术后的患者。

4.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如加入抗生素治疗感染;输入解毒药达到解毒作

用;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

二、静脉输液常用溶液的种类及作用

(一)晶体溶液

晶体溶液(crystalloid solution)的特点是分子量小、在血管内存留时间短,能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可纠正体内水、电解质失衡。常用的晶体溶液包括:

1.葡萄糖溶液可用于补充水分和热量,减少蛋白质消耗,防止酮体产生,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内。通常用于静脉给药的稀释剂,临床常用溶液有5%葡萄糖溶液和10%葡萄糖溶液。

2.等渗电解质溶液用于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和渗透压的平衡。临床常用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和复方氯化钠溶液(林格氏液)等。

3.高渗溶液用于利尿脱水,消除水肿,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血浆渗透压,回收组织水分进入血管;用于降低颅内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临床常用的有20%甘露醇、25%山梨醇和25%~50%葡萄糖溶液。

4.碱性溶液用于纠正酸中毒,维持酸碱平衡。

(1)碳酸氢钠溶液(NaHCO3):通过碳酸氢根离子和体液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碳酸,最终以水和二氧化碳形式排出体外,由于二氧化碳需要通过肺排出,因此不适用于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NaHCO3还能提升血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力,补碱速度快,不易加重乳酸血症。常用的NaHCO3浓度为4%或1.4% 。

(2)乳酸钠溶液:乳酸钠解离为钠离子和乳酸根离子,钠离子在血中与碳酸氢根离子结合形成碳酸氢钠。乳酸根离子可与氢离子生成乳酸。休克、缺氧、肝功能不全、右心衰竭及新生儿对乳酸利用能力差,所以不宜使用。常见的乳酸钠溶液浓度为11.2%或1.84%。

(二)胶体溶液

胶体溶液(colloidal solution)特点是分子量大,在血管中存留时间长,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提高血压,改善微循环。常用的胶体溶液包括:1.右旋糖酐水溶性多糖类高分子聚合物。常用溶液为低分子右旋糖酐和中分子右旋糖酐,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红细胞聚集,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中分子右旋糖酐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补充血容量。

2.代血浆作用与低分子右旋糖酐相似,提高循环血量和心排出量,有良好的扩容效果。代血浆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过敏反应少,急性大出血时可与全血共用。常用的有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氧化聚明胶和聚维酮等。

3.血液制品提高胶体渗透压,提高循环血容量,补充蛋白质和抗体,有利于组织修复和提高免疫力。常用的血液制品有5%白蛋白和血浆蛋白等。

(三)静脉高营养溶液

可提供热量,补充蛋白质,维持正氮平衡,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成分有氨基酸、脂肪酸、高浓度葡萄糖、水、维生素、矿物质。常用溶液为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等。

三、临床补液原则

液体补充以口服最安全,若需要静脉输液时,可参考以下原则:

1.先盐后糖,一般应先输入无机盐等渗溶液,然后再给葡萄糖溶液。因为糖进入体内迅速被细胞利用,成为低渗溶液,扩容作用相对减少。先盐则利于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和恢复细胞外液容量。

2.先晶后胶,一般是先输入一定量的晶体溶液进行扩容,改善血液浓缩,有利于微循环,常首选平衡盐溶液。但晶体扩容作用短暂(1小时左右),而胶体溶液分子量大,不易透过血管,扩容作用持久。因此,在查明患者情况后,尽快输入适量胶体溶液以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稳定血容量。

3.先快后慢,明显脱水的患者,初期输液速度要快,以迅速改善缺水缺钠状态,对休克患者还可以两路液体输入,必要时加压输液或经中心静脉输液。待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后,就应减慢输液速度,以免加重心肺负担。一般在开始的4~8小时内日输入补液总量的1/3~1/2,余量在24~28小时内补足。

4.液种交替,液体种类较多时,对盐类,碱类,酸类,糖类,胶体类各种液体要交替输入,有利于机体发挥代偿调节作用。如果在较长时间内单纯输入一种液体,可能造成人为的体液平衡失调。

5.见尿补钾,缺水缺钠也常伴缺钾,缺水和酸中毒纠正后钾随尿排出增多,会使血清钾下降,故应及时补钾,注意尿量必须正常时(>30ml/h)才可补钾,否则有急性肾衰竭的高钾血症危险。静脉补钾四不宜:不宜过早,见尿补钾;不宜过浓,不超过0.3%;不宜过快,成人30~40滴/分;不宜过多,成人每日总量不超过5g;小儿每日0.1~0.3g/kg。

四、常用输液部位

输液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体位,溶液种类,输液时间长短,静脉情况,或即将进行的手术部位等情况来选择穿刺部位。常用的输液部位包括内容如下:

(一)周围浅静脉

1.上肢浅静脉,常用的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手背静脉网。手背静脉网是成人患者输液时的首选部位,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可以用来做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穿刺部位。

2.下肢浅静脉,常用的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和足背静脉网。因下肢静脉有静脉瓣容易形成血栓,有增加静脉栓塞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故下肢浅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