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记录
- 格式:docx
- 大小:20.18 KB
- 文档页数:6
医院手术记录单手术日期Operating Date: 主刀医生Operating surgeon:第一助手First Assistant:第二助手Second Assistant:麻醉方式Anesthesia Type: 全麻麻醉人员Anesthesiologist:术前诊断:左髋关节骨性关节炎Pre-operative Diagnosis:O steoarthritis of left hip joint术后诊断:左髋关节骨性关节炎Post-operative Diagnosis:O steoarthritis of left hip joint手术名称:左全髋关节置换术Procedure Performed:left total hip arthroplasty .术中发现Findings(Normal+ Abnormal):左髋关节骨质增生明显,股骨头变形,与髋臼粘连,活动极差。
手术经过Description of Operative Procedure:1.患者麻醉实施成功后取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作左髋后外侧切口约10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
然后向上经臀中肌中后1/3间隙、向下经股外侧肌间隙,剥离显露髋关节囊。
向上剥离至髋臼缘。
向下剥离显露股骨上段。
沿股骨颈方向切开关节囊。
3.以外侧平大粗隆内侧基底,内侧平小粗隆上方1cm为一截骨平面作股骨颈截骨。
4.用取头器取出股骨头并测量直径。
作髋臼准备,将髋臼缘软组织切除。
用50mmφ髋臼锉开始锉至54mmφ,见髋臼广泛渗血,骨质尚良好,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后,安装54mmφ非骨水泥型髋臼杯假体,予以安装牢固。
检查尚牢固。
5.作股骨近端准备,用矩形骨刀开口后,适当扩髓,再用髓腔锉扩。
6.予以复位,在配标准颈头时髋关节松紧度合适。
检查髋关节被动活动良好且稳定。
7.遂以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股骨近段安装股骨柄假体,并配减48mm颈头。
予以复位,检查髋关节被动活动良好且稳定。
完整版)骨科手术记录2.以左肱骨骨折部位为中心作横形切口,长约8cm,切开筋膜层,显露肱骨骨折端,作骨膜下剥离,清除骨折端血肿,见骨折呈斜行,移位明显。
将骨折牵引复位,钳夹维持,取4孔重建钢板置于肱骨外侧,钻孔,攻螺纹,拧入螺钉固定,并使骨折端加压,检查骨折固定稳定。
3.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拆除止血带,术后患肢活动自如。
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1.全麻下,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置放股骨颈牵引器。
2.以髋关节中心点为中心,作长约15cm的外侧切口,切开筋膜层,显露髋关节,切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清除关节内增生肉芽组织和骨碎片。
选用适当大小的髋臼和股骨干,进行全髋置换,钉固髋臼和股骨干,术中检查置换部位稳定,股骨头置入髋臼,恢复髋关节功能。
3.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膝关节镜检半月板部分切除术1.局麻下,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置放膝关节牵引器。
2.在膝关节前方作2个小切口,插入关节镜,观察膝关节内部情况,发现半月板部分损伤,采用电切器将损伤部分切除,术中检查膝关节稳定,关节镜取出。
3.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术后患者恢复快。
2.取尺骨鹰嘴处为中心,沿皮肤纹理切开约8cm,显露出尺侧前臂肌肉,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剥离,牵开桡神经以避免损伤。
显露出骨折部位,发现骨折端向尺侧移位。
3.清理骨折断端,进行牵引复位,用张力带固定骨折,检查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
4.冲洗伤口,彻底止血,留置胶管引流1条,逐层缝合。
5.术后给予患肢石膏托外固定,保持患肢在功能位。
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本文描述了四个不同的手术过程。
第一段介绍了尺骨鹰嘴骨折的手术过程。
首先作右肘后纵弧形切口,长约8cm,逐层切开,暴露尺骨鹰嘴及骨折部。
清除局部血肿后,发现鹰嘴皮质有骨折碎块,主骨折线为横形锯齿状,近侧鹰嘴骨块长约2.5cm,骨折分离移位3cm,周围腱膜撕裂。
医生将骨折复位,并力求关节面达到解剖复位要求。
患者系XXXX入院,入院后给予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后患者诊断髋关节炎明确,XXX主任医师查视患者后指出:现患者出现疼痛主要考虑髋关节外伤后出现髋关节的创伤性关节炎所致髋关节的关节软骨磨损导致疼痛:主要是活动时疼痛,休息及卧床时好转。
现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渐渐出现疼痛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及休息。
并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支持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表现。
综合患者的病史、体检、以及影像学检查患者诊断明确,现患者术前检查暂无明显的手术禁忌,可给予手术治疗,主要是髋关节置换(全髋关节置换),考虑患者的病情该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指征明确,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的效果,但患者年龄大,手术风险大特别是手术后髋部疼痛缓解不明显以及关节功能障碍改善部明显以及感染等等。
积极完善检查等待进一步处理患者检查完善,诊断明确,无手术禁忌,手术指征明确,科室讨论(详见术前病理讨论)决定行髋关节置换术,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已告知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
签字为证。
现等待明日行髋关节置换术。
今日上午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髋臼骨折术后,右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全髋置换术,麻醉后给予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给予原切口进入,游离坐骨神经并给予探查见髋臼缺损,股骨头变型,给予重建髋臼,处置股骨假体髓腔后植入假体(祥见手术记录单)。
术中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术后安返对症处理。
今随XXX主任查房。
患者昨日手术顺利,现病情有稳定,无特殊不适主诉。
病人神清,精神可,引流量XXXml,敷料干燥。
要求患者加强下肢的肌肉收缩,及关节的主动活动,并按摩,同时注意深呼吸以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出现,注意保持下肢的外展中立位,避免髋关节的脱位出现。
现给予补液、对症、支持及预防感染对症治疗治疗。
复查血常规,生化。
观察病情变化。
今随xxxx主任医师查房,患者术后第二天,患者生命体征较平稳,无恶性呕吐,胸闷心悸及腹胀腹痛等不适主诉,患者右侧手术切口敷料干燥,切口渗出不多,切口引流液约80ml,淡血性。
全髋置换术手术记录
1.切口及入路:患者右侧卧位,消毒铺巾,左髋后侧moore入路,切口长约CM,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及髂胫束,钝性分离臀大肌,牵开后暴露大粗隆及附着的肌肉,切断短外旋肌群,暴露、切开关节囊。
2.股骨头脱位及股骨颈截骨:屈髋屈膝90度,内收内旋下肢脱出股骨头,以试模确定股骨颈截骨平面,于小粗隆上约0.5CM斜行截骨。
3.髋臼显露及准备:髋臼拉钩牵开暴露髋臼,清理盂唇、臼窝内的软组织及骨赘,暴露出髋臼的骨性边缘,髋臼锉磨去髋臼内的软骨面,直至细小点状出血。
4.髋臼假体植入:先用假体试模确定假体的型号为号,然后在外展45度,前倾15度植入髋臼假体。
5.股骨假体植入:暴露充分后从小号到大号髓腔锉扩髓,前倾角15度,安放股骨头试模,调整合适后复位,活动髋关节稳定,然后脱出关节,取出髓腔锉,选择合适的号股骨假体及多大的股骨头植入,检查假体及关节的稳定性好。
6.关闭切口: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深层留置引流管引流,逐层缝合短外旋肌、深筋膜、皮下及皮肤。
7.术中麻醉情况,失血量多少,输血多少,患者生命体征如何。
患者系XXXX入院,入院后给予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后患者诊断髋关节炎明确,XXX主任医师查视患者后指出:现患者出现疼痛主要考虑髋关节外伤后出现髋关节的创伤性关节炎所致髋关节的关节软骨磨损导致疼痛:主要是活动时疼痛,休息及卧床时好转。
现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渐渐出现疼痛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及休息。
并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支持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表现。
综合患者的病史、体检、以及影像学检查患者诊断明确,现患者术前检查暂无明显的手术禁忌,可给予手术治疗,主要是髋关节置换(全髋关节置换),考虑患者的病情该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指征明确,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的效果,但患者年龄大,手术风险大特别是手术后髋部疼痛缓解不明显以及关节功能障碍改善部明显以及感染等等。
积极完善检查等待进一步处理患者检查完善,诊断明确,无手术禁忌,手术指征明确,科室讨论(详见术前病理讨论)决定行髋关节置换术,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已告知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
签字为证。
现等待明日行髋关节置换术。
今日上午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侧髋臼骨折术后,右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全髋置换术,麻醉后给予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给予原切口进入,游离坐骨神经并给予探查见髋臼缺损,股骨头变型,给予重建髋臼,处置股骨假体髓腔后植入假体(祥见手术记录单)。
术中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术后安返对症处理。
今随XXX主任查房。
患者昨日手术顺利,现病情有稳定,无特殊不适主诉。
病人神清,精神可,引流量XXXml,敷料干燥。
要求患者加强下肢的肌肉收缩,及关节的主动活动,并按摩,同时注意深呼吸以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出现,注意保持下肢的外展中立位,避免髋关节的脱位出现。
现给予补液、对症、支持及预防感染对症治疗治疗。
复查血常规,生化。
观察病情变化。
今随xxxx主任医师查房,患者术后第二天,患者生命体征较平稳,无恶性呕吐,胸闷心悸及腹胀腹痛等不适主诉,患者右侧手术切口敷料干燥,切口渗出不多,切口引流液约80ml,淡血性。
速收藏!骨科各种手术记录大全——下肢篇由于本文篇幅较长,为方便大家记忆,特按解剖部位对本文内容做了整理,上次给大家介绍了锁骨及上肢部分,今天介绍下肢部分:下肢部分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手术程序:1.左侧卧位2.常规消毒铺巾。
3.采用改良外侧入路,起自髂后上棘前方6-7cm,向前下绕大粗隆前缘沿股骨向下延伸,长15cm, 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电凝止血。
自下而上切开阔筋膜及阔筋膜张肌,钝性分开臀中肌和臀小肌的后缘,向前牵开,在转子窝处切断梨状肌等外旋肌群的附着点,切断部分股方肌,显露并切除关节囊。
4. 关节囊不厚;关节腔内可见陈旧性积血;滑膜未见明显增生。
5. 取出股骨头,测其直径为46mm, 骨折为头下型,关节软骨未见退变。
髋臼未见明显病变。
6. 在小转子上15 mm截骨,切除残余、紧张的关节囊,切除关节盂缘,清除圆韧带,用46至50 mm的髋臼锉锉除髋臼软骨至软骨下骨质,试模测之,大小为50 mm,打入Striker公司的52mm的压配型髋臼假体,使其外展角为45度,前倾角为10度,稳定,放入高分子聚乙烯内衬。
以盒式开口凿股骨近端髓腔开口,髓腔扩大器扩大股骨髓腔至8mm,再用髓腔成形锉扩大髓腔至8号,前倾角为15度。
以中颈试模测试,软组织松紧适中,活动良好、稳定,冲洗股骨髓腔,选用压配型的8号股骨假体,缓慢打入髓腔,安放中颈股骨头,关节复位。
冲洗切口,彻底止血,置胶管引流一根另开口引出,依次关闭切口,术毕。
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DHS内固定1.麻醉成功后,平卧位,右侧腰背部垫高450,在C-臂机透视下牵引复位骨折,常规消毒铺巾。
2.以右侧股骨大粗隆为起点作外侧纵切口,长10cm,逐层切开,纵形切开阔筋膜、股外侧肌,骨膜下剥离暴露股骨上段外侧。
3.术中见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大粗隆和小粗隆均劈裂、移位,将骨折复位,以一枚导针进贴股骨颈前方打入股骨头作为股骨颈前倾角导向,于大粗隆下方约2cm钻孔为进针点,在1350定位导向器确定角度并与前一导针平行以确定前倾角,钻入股骨颈,C-臂机透视下观察骨折复位满意,导针位置尚好,测得导针在股骨颈内长8cm,选用7.5cm长DHS螺钉,调好绞刀,顺导针钻入绞刀7.5cm,丝钻攻好螺纹,拧入7.5cm长DHS螺钉,装入滑槽钢板,使钢板紧贴股骨,逐一钻孔拧入4枚螺钉,拧入DHS螺钉尾钉,使骨折端得到加压,检查髋关节活动度好,冲洗伤口,置引流管一根,逐层缝合切口,术毕。
髋关节置换报告单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用于治疗髋关节疾病或损伤。
本报告单记录了一位患者的髋关节置换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
患者信息:姓名:王先生/女士年龄:65岁性别:男/女住院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情况:手术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
通过髋关节切口,医生移除了患者受损的髋关节,并用人工假体替代,恢复了关节功能。
手术过程顺利,没有出现并发症。
术后,王先生/女士被转移到恢复室进行观察和护理。
在恢复室,他/她接受了以下治疗和护理措施:1. 疼痛管理:根据疼痛评分,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以确保患者舒适度。
2.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采用抗凝治疗或穿戴下肢弹力袜,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3. 康复护理:进行功能恢复训练,包括早期动作练习、床上坐位和站立。
4. 助行器具:根据患者需要,提供助行器具,如助行杖或助行架,以帮助患者行走。
在术后XXX天,王先生/女士的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他/她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生活活动,并且没有发现明显的并发症。
恢复期间,医护人员定期进行康复评估,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在出院前,王先生/女士接受了一次术后随访。
随访时,医生确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没有出现感染、假体脱位或其他并发症。
患者获得了关节置换术的良好效果,并被允许出院。
医生建议王先生/女士在术后继续进行相关的康复锻炼和康复治疗,以进一步巩固髋关节功能和加速康复过程。
备注:本报告仅针对王先生/女士的具体情况,不适用于其他患者。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咨询主治医生。
髋关节置换修复手术记录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医生:xxxx医生一、患者信息姓名:xxx 性别:xx 年龄:xx 婚姻状况:xx 职业:xx入院日期:xxxx年xx月xx日入院科室:xx科主任诊断:xx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方式:xx术前诊断:髋关节严重退行性变、骨性关节炎二、手术过程1. 术前准备根据患者的入院情况和相关检查结果,我们对患者进行了术前准备。
包括血常规检查、生化指标检查、心电图、胸片和骨盆正侧位片等影像学检查,并评估了患者的手术风险。
2. 麻醉在手术开始前,患者进行了全身麻醉。
麻醉团队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麻醉评估,并选择了适合的麻醉方式。
3. 术中操作3.1 切口选择我们选择了适合患者的手术切口。
在患者的髋外侧进行了切口,并采用了适当的韧带保护措施。
3.2 髋关节暴露和置换在切口暴露下,我们对患者的髋关节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和骨头的准备工作。
使用特定的工具,清除了关节面的软骨和退行性变的骨组织,并选用了合适的人工髋关节进行置换。
3.3 术中并发症处理在手术过程中,我们对可能的术中并发症进行了预防和处理。
如在手术中出现了骨折或血管损伤等情况,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4. 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我们对患者进行了术后处理和观察。
将患者转入恢复室,并监测了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疼痛情况。
在恢复期内,我们为患者提供了适当的镇痛和抗炎治疗,并进行了早期功能训练。
三、术后病情及处理1. 术后病情患者手术后病情稳定,术后相关指标符合正常范围。
恢复期内,患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疼痛和肿胀,但经过镇痛和抗炎治疗后症状较为缓解。
2. 术后处理和康复在恢复期内,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康复治疗。
包括进行早期的被动和主动关节活动训练,康复专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四、随访观察1. 住院期间观察患者在住院期间,我们密切观察了其手术切口情况、生命体征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并对患者进行了相应的护理和康复指导。
髋关节置换手术记录手术日期:20XX年XX月XX日手术医生:XXX医生手术协助:XXX医生手术时间:预计XX小时患者信息:姓名:XXX 性别:XX 年龄:XX 婚姻状况:XX住院号:XXX 病房号:XXX主要诊断:髋关节炎(XX型)其他病史:XXX手术前准备:1. 患者到达手术室,并确认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
患者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2. 严格按照手术室无菌操作要求,术前皮肤消毒,并覆盖无菌布。
3. 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处于良好的生理状态。
手术过程:1. 患者采取仰卧位,用麻醉药物使其进入全麻状态,进行人工气道插管。
2. 进行手术部位消毒,铺巾和铺申布,建立无菌手术场。
3. 医生进行手术探查,切开皮肤和软组织,暴露手术部位。
4. 初步检查关节,发现髋关节软骨破坏严重,髋臼和股骨头骨质增生,髋关节囊扭曲变形。
5. 切断股骨头,移出关节囊,清除关节内炎性组织。
6. 利用人工关节假体进行置换,先植入股骨假体,再植入髋臼假体。
7. 进行关节功能试验,确保关节运动顺畅。
8. 缝合软组织和皮肤,用敷料覆盖手术切口。
术后处理:1. 患者转入恢复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术后恢复情况。
2. 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和抗生素,控制疼痛和预防感染。
3. 术后的呼吸康复和功能锻炼,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术后第二天开始下床活动。
4. 注重术后伤口护理,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5. 患者的饮食管理、睡眠管理、输液管理等,根据患者术后情况进行合理护理。
6. 定期进行术后复查和康复评估,监测患者的康复进程和效果。
7. 进行相关的康复指导,提醒患者和家属注意术后的饮食、活动、生活习惯等,以促进康复效果。
术后效果:经过手术、恢复和康复治疗,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改善,疼痛明显减轻。
术后X光片显示人工关节置换位置良好,无明显松动或异常。
患者已开始进行日常活动,恢复良好。
术后随访:将持续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密切观察手术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记录髋关节陈桂英人工股骨头.doc患者在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取左侧卧位,用碘伏消毒术野后铺无菌巾、单。
以右股骨粗隆为中心作一直切口,长约20CM,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暴露右股骨粗隆骨折部,见右股骨粗隆为基底部斜形骨折,骨折间隙约为3.0CM,骨折部有约50mL陈旧性积血,周围软组织呈现紫黑色,质地较硬;股骨头部骨质明显疏松。
暴露右髋关节,取出股骨头,测股骨头直径为43MM;于小粗隆部截除部分骨皮质,挫扩髓腔后用稀碘伏及外用盐水反复冲洗髓腔后置入髓腔塞,注入骨水泥后插入力达康公司特制骨水泥柄,待骨水泥硬化后安装Φ22球头及Φ42/22 MM半髋双动头,再次用稀碘伏及外用盐水反复冲洗切口和髋臼后顺利复位右髋关节,屈髋内收、过伸及外展髋关节均无脱位现象,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并于右髋外侧置皮管引流一根。
手术完毕。
手术记录髋关节董兆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doc手术名称:左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在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取右侧卧位,用碘伏消毒术野后铺无菌巾、单。
取左髋外侧直切口,长约12CM,暴露左髋关节,见左股骨颈为头下型骨折,关节腔内有约15mL陈旧性出血,左骨颈向上移位约3.5CM,截除股骨颈至小粗隆上方一横指处,取出股骨头,测股骨头直径为43MM,挫扩髓腔至2号柄,用稀碘伏及外用盐水反复冲洗髓腔后置入髓腔塞,注入骨水泥后插入林克公司2号(C=150MM,CCD=126°)骨水泥柄,待骨水泥硬化后安装Φ28球头及Φ43MM 半髋双动头,再次用稀碘伏及外用盐水反复冲洗切口后顺利复位左髋关节,屈髋内收、过伸及外展髋关节均无脱位现象,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并于左髋外侧置皮管引流一根。
手术完毕。
手术记录髋关节范祖英人工股骨头置换术.doc手术名称:左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在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取左侧卧位,用碘伏消毒术野后铺无菌巾、单。
取左髋外侧直切口,长约12CM,暴露左髋关节,见左股骨颈为头下型骨折且左股骨颈向上移位约2.0CM,截除股骨颈至股骨小粗隆上方约1.0CM处,取出股骨头,测股骨头直径为51MM,挫扩髓腔至2号柄,用稀碘伏及外用盐水反复冲洗髓腔后置入髓腔塞,注入骨水泥后插入力达康公司2号(Φ9/140MM)骨水泥柄,待骨水泥硬化后安装Φ22球头及Φ50/22 MM半髋双动头,再次用稀碘伏及外用盐水反复冲洗切口后顺利复位左髋关节,屈髋内收、过伸及外展髋关节均无脱位现象,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健康宣教术前指导:1.需手术治疗者要穿宽松棉质衣裤,术前晚洗头,擦浴,脱去一切金银首饰,如有活动假牙要取下,入手术室前佩戴手术识别腕带。
2.训练深呼吸、有效咳嗽,扩胸运动,以防肺部感染。
3.正确掌握使用便盆的方法,以备术后使用。
准备合适的双杖,使拐杖的高度及中部把手与患者的身高臂长相适宜,拐杖底端配橡胶装置(防滑),拐杖的顶端用软垫包裹(减少对腋窝的直接压力),患者需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术后指导:1.体位护理:术后平卧位,患肢抬高20°,保持外展15°~30°中立位防外旋,可穿丁字鞋防髋关节脱位,搬运及翻身时最容易发生髋关节脱位,保持患肢外展位是防止脱位的关键。
翻身时两腿之间夹一软枕防内收。
2.康复功能锻炼:①早期(术后2~7日)患肢锻炼时保持外展中立位,开始做所有肌肉等长收缩练习,方法是:护理人员立于患者的患侧,将右手置于患侧肢体腘窝处,左手置膝关节,手掌相对。
嘱患者膝关节伸直,患肢下压护理人员右手后放松,左手则明显感到髌骨上下抽动一次。
如此反复进行下压放松动作,股四头肌能得到较好的等长收缩,患者掌握要领后进行主动练习,每次做五分钟,每日至少做10余次,分早、中、晚、睡前四个时间段完成。
脚趾屈曲与背伸运动:最大限度屈伸患肢小关节,并带动小腿肌肉运动,避免髋关节内外旋。
臀收缩运动:患者平卧,收缩臀肌保持10秒,放松;双手着力,做抬臀动作。
拆除缝线后练习直腿抬高运动(主动为主,被动为辅):抬高≤30°,保持时间10~20秒,同时进行深呼吸练习。
练习的频率和强度一般为每次做五分钟,每日至少做10余次,分早、中、晚、睡前四个时间段完成,练习以不感十分疲劳为度。
术后第3天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坐起,进行轻度屈髋练习,时间不宜过长,一般限定在半小时之内。
②中期(术后8~15日)继续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仰卧屈髋屈膝运动:一手托膝,一手托足跟,在不引起异常疼痛情况下屈髋≤90°,禁止髋关节内收内旋,否则会导致髋关节脱位。
.实用文档.
右侧髋关节置换术手术记录模版体位:左侧侧卧位;步骤:1〕用络合碘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切口膜保护切口。
采用改进gibbsons入路,切口约10cm。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阔筋膜张肌。
切断髋外旋肌并且切开髋关节囊和松解髋周围软组织,术中见右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
于小转子上1cm锯断股骨颈,用取头器取出股骨头后用44#-50#髋臼锉磨除髋臼软骨直至渗血良好为止。
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并试模后安装50#生物型髋臼假体,使其保持外展45度,前倾15度,并用两颗长度分别为2.5cm螺钉内固定,再安装聚乙烯内衬。
2〕于股骨近端开髓后用1#-2#髓腔扩大器扩髓。
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髓腔后并用纱条止血。
取出纱条并试模后安放2#生物型股骨柄假体,使其保持前倾15°,再安装直径为28cm的股骨头假体。
将髋关节复位后检查患髋活动良好,双下肢根本等长。
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清点敷料和器械无误后逐层缝合伤口,置橡皮管一根引流。
3〕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出血约300ml,患者安返病房。
.。
髋关节置换微创手术记录前言本文档记录了一例髋关节置换微创手术的具体操作过程,目的是为了提供参考和研究。
希望通过分享手术经验,促进医学技术的交流和进步。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XXX- 性别:女- 年龄:65岁- 病因:髋关节退行性病变手术准备1. 患者准备- 先进入手术室,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
- 患者进行完全禁食,并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
- 患者在手术室内进行局部清洁和消毒。
2. 医生准备- 医生穿戴洁净手术服和手套。
- 医生准备所需的手术器械、材料和设备。
- 医生与手术团队成员共同进行手术流程讨论。
手术过程1. 麻醉- 以全身麻醉为基础,配合神经监测,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安全状态。
2. 导航定位- 通过X光或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指导,确定切口位置和角度,以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切口- 在髋关节周围进行切口,常见的切口方式有前侧切口、后侧切口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口方式。
4. 骨切- 将关节软组织暴露后,通过特殊的手术器械将病变的髋臼和股骨头进行切割,以清除病变组织。
5. 髋臼和股骨头置换- 选择合适的关节假体,根据骨质情况进行适当的磨削和置换手术,确保假体与骨质之间的密切连接和稳固性。
6. 关节稳定性测试- 确保重建的关节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并通过运动测试来验证。
7. 伤口处理和缝合- 清洁伤口,确保无明显出血和残留异物。
- 使用适当的缝合线进行皮肤缝合,并进行适当的敷料处理。
手术后处理1. 复苏和监护- 将患者转入恢复室,进行麻醉复苏和生命体征监测。
2. 康复训练- 在康复科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和功能锻炼,以恢复患者下肢力量和关节功能。
3. 术后康复指导- 医生向患者和其家属提供必要的术后康复指导,包括注意事项、饮食、药物使用等。
结论本例髋关节置换微创手术在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
本手术记录旨在分享手术经验,为医学技术交流提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记录中的手术操作仅供医学技术交流和学习,切勿用于临床实践。
做髋关节置换病历书写范文英文回答:Hip replacement surgery, also known as hip arthroplasty, is a surgical procedure to replace a damaged or diseasedhip joint with an artificial joint. This procedure is commonly performed to relieve pain and improve mobility in patients with conditions such as osteoarthritis, rheumatoid arthritis, or hip fractures.I remember when I underwent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a few years ago. I had been suffering from severe hip painfor a long time, which was making it difficult for me to walk or even perform simple daily activities. After consulting with my orthopedic surgeon, we decided that ahip replacement was the best option for me.The surgery itself was quite successful, and I noticed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my pain levels and mobility shortly after the procedure. The artificial hip jointallowed me to move more freely and without any discomfort.I was able to walk without any pain and even resumeactivities such as hiking and dancing, which I had missed doing for a long time.The recovery process was challenging but manageable. I had to undergo physical therapy to regain strength and flexibility in my hip joint. The therapy sessions were tough, but my physical therapist was very supportive and encouraging. I followed their instructions diligently and gradually regained my strength and mobility.Now, a few years later, I can confidently say that undergoing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was one of the best decisions I have ever made. It has greatly improved my quality of life and allowed me to enjoy activities thatwere once impossible for me.中文回答:髋关节置换手术,也被称为髋关节成形术,是一种用人工关节替换损坏或患病的髋关节的手术。
髋关节置换松动修复手术记录手术记录患者姓名:XXX 手术日期:XXXX年X月X日手术人员:主刀医生:XXX 助理医生:XXX麻醉师:XXX 护士:XXX手术类型:髋关节置换松动修复手术手术过程记录:一、麻醉和切口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在麻醉师的指导下,给予全身麻醉。
麻醉效果良好,患者处于深度麻醉状态。
由助理医生进行患肢消毒,主刀医生分层切开皮肤组织,暴露出髋关节。
二、检查松动情况主刀医生采用股骨头牵引、关节腔冲洗等方法,仔细检查患者的髋关节置换假体情况。
经过检查,发现患者的髋关节置换松动,需要进行修复手术。
三、髋关节置换松动修复3.1 清除旧假体:主刀医生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将松动的假体和其附着的组织完全清除,确保关节腔的干净。
3.2 准备骨腔:主刀医生使用手术器械,对患者的股骨头和髋臼进行准备,以便接受新的假体。
通过仔细塑形和修整,确保新假体能够良好地固定在骨腔中。
3.3 安装新假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主刀医生选择合适的髋关节假体进行植入。
保证假体的准确定位和牢固稳固,以提供良好的关节功能。
3.4 重建软组织:在安装新假体后,主刀医生重建患者周围的软组织结构,包括肌肉、韧带等,以提供稳定的关节环境。
四、术中处理及注意事项4.1 出血控制:手术过程中,注意控制手术区域的出血情况,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
4.2 消毒和防感染:手术操作时,严格遵循消毒操作规范,以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4.3 患者监护:术中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确保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稳定,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五、手术结束及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由助理医生缝合切口,并进行适当包扎。
转入恢复室进行术后护理和监测,确保患者平稳恢复。
术中并发症记录:手术过程中,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结论:经过本次髋关节置换松动修复手术,患者的松动情况得到有效改善。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观察期间患者恢复良好。
备注:本手术记录仅供临床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
OperativeReportOperationdate:2003/8/6.Pre-opdiagnosis:右全髓置换术Post-opdiagnosis:Sameasabove.Operationdone:右全髓翻修术,取骼骨植骨术SUrgeo11S:赵凯A、张剑F、俞杭1<R,蒋大权RAnesthesiadone:Genera1anesthesia.Anesthesio1ogists:.Procedure:1.患者麻醉实施成功后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作右靛后外侧切□约18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
然后向上经臀中肌肌纤维间隙、向下经股外侧肌间隙,剥离显露髓关节囊。
向上剥离至髓臼缘。
向下剥离显露股骨上段。
切开并切除关节囊,并将关节囊及其周围受全髓磨屑黑染的组织切除。
3.予以脱位,检查股骨头假体尚完整,见髓臼假体旋转移位,边缘磨损,将髓臼假体予以取出,将髓臼与假体间的绒毛膜切除。
4.常规取右侧解骨,制成小骨片,备用。
5.作毓臼准备。
用50CmAtg臼锂开始锂至56cm,见髓臼广泛渗血,骨质良好,植入骨片,遂安装56cm中髓息加%用麟,曙扁’6.以大量生理捻水冲洗,调好骨永扼,在濂臼MESH与假体背上,均匀置入骨水泥,选用52cm<1)骨水泥型髓白杯假&安装牢固。
安装超高分子聚乙烯健臼垫。
7.遂以大量生理盐水冲洗,予以复位,见髓关节松紧度合适。
检查微关节被动活动良好且稳定。
8.遂以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止血,清点器械、纱巾后,放置引流管。
修复主要髓周肌肉,予以缝合各层。
9.术程顺利,三角海绵使右下肢处于外展位,复苏后安返病房。
10.术中所用材料除MESH属1IMA公司提供,其余系DePuy公司提供。
记录:蒋大权。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记录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左侧卧位,体位架固定。
常规碘酒、酒精消毒术野皮肤,铺无菌巾单。
行右侧髋关节后外侧切口,长约12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电凝止血。
切开阔筋膜,显露大粗隆,于大粗隆后方钝性分离臀大肌与臀中肌间隙,保护坐骨神经,牵开臀中肌,显露外旋肌群,于转子间窝处切断外旋肌群(梨状肌、上孑肌、闭孔内肌及下孑肌),用紫线标记。
沿股骨骨膜剥离显露小转子,同时暴露髋关节关节囊,切开后侧关节囊,用紫线标记。
屈曲内旋髋关节暴露股骨头,使股骨头脱位。
见股骨头塌陷、变形,失去正常形态。
清除股骨颈基底部纤维组织,在小粗隆上1.5cm处垂直于股骨颈用电锯截除股骨头及股骨颈,取出股骨头。
板状拉钩显露髋臼。
切除髋臼缘增生骨质,松解关节周围纤维组织。
切除髋臼内软组织。
依次用44mm-54mm髋臼锉保持外翻45°前倾15°磨削髋臼,达髋臼真臼底,并见软骨下骨广泛渗血,彻底止血冲洗干净髋臼,以髋臼试模测试髋臼大小、方向良好。
于外翻45°前倾15°方向打入非骨水泥型56mm(LINK公司人工髋关节)髋臼假体,两枚螺丝钉固定牢固。
打入高分子聚乙稀内衬。
安徽省中医院骨伤科周章武清理梨状窝内软组织,于靠近大粗隆根部之股骨颈横断面中点处,依次以直径8-12mm髓腔锉扩大髓腔,然后以2A之股骨柄试模扩大髓腔,按装直径2A股骨假体试模及标准股骨头假体,复位后松紧度满意,取出试模。
按装2A股骨非骨水泥型假体和直径40mm金属股骨头假体,复位髋关节。
活动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不受限,内旋达45度(并向后推动膝关节,不能造成关节脱位),活动满意。
放置自体血回收负压引流管。
在大粗隆上用克氏针钻两个小孔分别穿入紫线系牢。
清点纱布、器械无缺。
缝合阔筋膜、皮下、皮肤。
无菌敷料包扎切口。
手术顺利,出血约1000ml,麻醉满意,术后病人安返病房。
本次手术器械及人工髋关节假体由LINK公司提供。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全髋关节由人工髋臼和人工股骨头组成。
过去二者均用金属,实践证明并发症多,现已不用。
目前国内外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制成的髋臼,低强度模量金属制成的人工股骨头。
人工全髋关节的类型和设计较多,主要是股骨头的直径和与骨固定的髋臼面的设计。
较厚的髋臼,直径相对小的人工股骨头组成的全髋,头臼磨擦力小,人工臼稳定,局部反应小。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除有人工股骨头置换的并发症外,尚有人工髋臼的松动,脱位及负重区的超高分子聚乙烯面磨损后引发的局部反应。
[适应证]年满50岁以上具有下列适应证者,可行人工全髋置换,对50岁以下者应慎重。
髋臼破坏重或有明显退变,疼痛重,关节活动受限明显,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
2.类风湿性髋关节炎,关节强直,病变稳定,但膝关节活动良好者。
3.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和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并发股骨头坏死,并严重变形,塌陷和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4.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全髋置换术、髋关节融合术失败者。
[禁忌证]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第1~4项。
[术前准备]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麻醉]多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类风湿病人如穿刺失败可用椎板钻孔插管或全麻。
[手术步骤]1.体位以选择不同切口而定。
用后外侧切口时,病人侧卧,患侧在上。
外侧或前外侧切口,患者平卧,患侧臀部垫高。
2.切口与显露切口选择应依据髋关节畸形、软组织挛缩情况、术者的经验和习惯而定。
选择原则应能便于软组织松解、关节充分显露和假体置入。
临床多用后外侧、前外侧切口和显露途径(见髋关节显露途径)。
本文以前外侧切口为例叙述。
3.切除关节囊,脱位髋关节显露髋关节囊后,分离关节囊外的粘连,充分显露其前方,上方及下方,上至髋臼周边,下至大转子基底,切除关节囊及滑膜。
将髋关节外旋、内收,使股骨头脱位,切除髋后方残留的关节囊和滑膜。
如髋关节强直,应先凿断股骨颈,然后用髋臼凿取出股骨头。
脱位后应结合术前畸形仔细检查软组织挛缩情况,并于松解,直至髋的各方向活动无阻碍为止。
4.切除股骨头,修整股骨颈,扩大髓腔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用干纱布塞紧髓腔止血,暂勿置入假体,以免影响髋臼的处理。
5.清理髋臼在髋关节周围软组织中有坐骨神经,股动、静脉和股神经,为避免损伤,应用带尖或带齿拉勾,尖齿勾在髋臼缘外的骨上后,向外倾斜即可拉开周围软组织,这样可避免滑脱,并可满意显露髋臼。
切除关节盂唇、圆韧带、所有臼内软组织及软骨面。
如果骨质很硬,可用圆凿切除一层软骨下骨;如髋臼缘有过多骨赘,应予适当切除;如头臼融合,应先用平凿在头臼间刻痕,再用髋臼凿将头部凿除,形成一个假臼。
用与人工髋臼大小适合的髋臼锉加深加大髋臼,直至能完全容纳人工髋臼后,再适当扩大,因人工髋臼缘最多不能超出原臼缘0.5cm,还必须留出充填骨水泥的空间。
用髋臼锉时应注意方向,即外倾40°~50°,闪倾10°~15°,以便人工髋臼的安置。
同时注意髋臼外缘顶部的骨质不能去除太多,以保持术后人工髋臼的稳定;又臼的内壁较薄,锉时注意不要穿透,对骨质疏松病人尤需注意。
然后在髂、耻、坐骨上各刮一0.8cm直径、1cm 深的骨孔填入骨水泥后可以强化骨水泥的粘固强度。
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清除所有血液、凝块和骨屑,用干纱布压迫、彻底止血,必要时可用电凝、双氧水或止血纤维止血,然后保持干纱布压迫直至应用骨水泥充填。
6.安放人工髋臼术者换手套,待助手混合骨水泥到不粘手套时,即用手指将骨水泥均匀充填到干燥的髋臼内,3个强化孔也必须注意充满。
然后把人工髋臼压放在髋臼床的粘固剂上,一般多将臼帽先下斜贴紧臼的后下缘,然后迅速用髋臼调位加压器向前上方挤压使之与臼床紧密均匀贴附,并利用调位器的二臂,根据体位调正和保持人工髋臼于外倾45°和前倾10°~15°位;同时,将人工髋臼周围溢出的粘固剂刮除,但不能损坏骨与臼帽间的骨水泥。
维持加压直至粘固剂固化后,才可去掉调位加压器。
如在骨水泥开始硬化后,移动臼帽的位置,势必将骨水泥从骨或臼帽上拉开而松脱,必须避免。
如果发现臼帽安放位置不当,则应果断地在骨水泥尚未完全固化前取出帽与骨水泥,重新安放。
冲洗干净后,再重复上述步骤,用加压器挤压人工髋臼。
如有血色液体自骨水泥与骨或臼帽间溢出,说明固定不会好,也应取出重新安放。
如果固定牢靠,即可检查并清除骨赘、多余骨水泥及散在软组织中的骨片等。
7.人工股骨头置换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8.缝合用1∶1000新洁尔灭液冲洗、浸泡5分钟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彻底止血,人工关节附近放入负压吸引管,经切口外皮肤上另戳一小切口中引出皮外,然后分层缝合伤口,加压包扎。
[术中注意事项]1.人工股骨头安放注意事项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2.髋臼的清理与整修成合格的、够深够大、方向准确的人工臼帽床,对臼帽安放后的稳定性极为重要。
软骨面必须全部切除,露出软骨下骨质。
但又不能将臼修得过深过大,更不能将髋臼外上缘切除太多,以致臼帽固定不牢,易发生松动。
也不能将臼底穿透。
如有穿透应加补金属网及骨片,以防骨水泥进入盆腔。
3.骨水泥应在聚合得恰当时候粘固臼帽,最佳阶段是骨水泥表面稍发皱而不粘手套时,其中心仍未干,可以充分压入松质骨间隙中,起到牢靠的固定作用,轻轻鎚击臼帽有利于达到目的。
但臼床必须干燥、无血、无软组织而又洁净。
臼帽必须维持均匀适当压力,固定于正确方位,直至骨水泥固化为止;但又不能压之过重使臼底无骨水泥连续;臼床如有突起,也会影响骨水泥的充分填充。
[术后处理].术后搬动要小心,保持外展、内旋、伸直位。
患肢外展中立位牵引1~2周,防止内收、外旋以免脱位。
以后改用矫正鞋于同样体位2~3周。
2.术后应用二联或三联足量抗生素,肌肉及静脉联合用至体温平稳,再肌肉注射一周左右。
3.有效的负压吸引极为重要,主要为防止感染,又可观察和记录引流液颜色的改变及引流量。
引流管留置不应超过72小时,24小时引流量少于20ml后才可拔管。
4.下地前常规拍X线片,检查人工股骨头在髋臼内的位置,也便于术后随诊比较。
5.术后应即活动未固定的关节,作肌肉收缩锻炼,下肢按摩,以防深静脉栓塞。
2~3日后可起坐,逐渐增大主动和被动范围;术后10日拆线;术后3~4周可持拐下地。
半年内应在持拐保护下行走,锻炼过程可辅以理疗。
弃拐后仍应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和损伤。
如有疼痛、局部炎症等出现应及时随诊治疗。
用生物学固定的病人,在术后6周内宜在床上锻炼,以便骨组织长入表面微孔。
然后再持拐由不负重而逐渐加大负重行走。
总之,节制负重要时刻注意。
6.严格定期随诊每2~3个月1次,以便指导锻炼。
定期摄X线片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如有疼痛、炎症,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X线片检查应注意观察有无骨与骨水泥、与柄间透亮带,柄折断,骨水泥折断,柄端与髓腔内侧的关系,假体下沉,股骨距吸收,股骨上端内侧骨水泥裂开,骨质吸收等全髓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可靠而有效的方法,其优点在于术后疼痛少而轻,且术后功能佳,尤其适应于术后活动较多的老年患者[1]。
我院于1998年9月至1999年ll月为1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了此项手术,术后通过有效细致的护理,促进了患者的早期康复,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12例患者中男5例,女7例,年龄50~81岁,平均66岁。
全部病例均为股骨颈骨折(头下型),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住院时间为25~69天,术后无1例发生感染,随访未发现有假体早期松动病例,其功能优良率达97%。
2护理体会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手术有恐惧、焦虑心理,故精神压力大,会想到死亡、手术的疼痛、手术是否安全、术后效果及康复等,造成严重失眠,这些心理的消极状态,对手术及预后十分不利。
因此,护理人员应以热情、耐心、和蔼可亲的态度去关心、体贴并尊重患者,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目的,主要步骤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医生的技术及以往手术成功的例子,讲解麻醉效果,术中不会有明显的疼痛。
与家属一起给予鼓励和支持,使患者消除焦虑及对手术的恐惧,对即将实施的手术充满信心,以全身心最佳状态进入手术阶段。
2.1.2饮食鼓励患者多食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且注意食物的色、香、味,提高患者食欲,以储备能量,达到耐受手术的能力。
2.1.3术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术前排便训练,嘱患者在床上训练使用大、小便器,避免术后发生尿潴留或便秘,训练腹式呼吸及肌肉收缩,使患者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配合好手术治疗。
2.1.4术前准备备同型血,以便术中用血,并做好普鲁卡因皮试。
术前一天给患者备皮。
范围:剑突以下至会阴及患侧下肢包括背侧;同时洗澡、剪脚指甲。
术前30分钟给予肌注鲁米那0.1及阿托品0.5,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以维持术中抗生素在血液中的有效浓度,预防术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