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11
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静脉输液与输血是基础护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们在医疗护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静脉输液与输血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指将药物或营养液通过静脉注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以达到治疗或维持生命功能的目的。
静脉输液的原理是通过静脉通道将液体直接输入到大血管中,使药物迅速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并快速发挥药理作用。
操作步骤:1.检查医嘱:首先要查阅医嘱,核对所需静脉输液药物的名称、剂量和输液的速度等相关信息。
2.查看输液器材:准备好所需的输液器材,如输液管、针头、注射器、消毒棉球等。
3.患者准备: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如平卧位或半卧位。
并告知患者相关操作过程,以免产生紧张情绪。
4.手消毒:接下来进行手消毒,手消毒是操作静脉输液之前的必要步骤,可以使用洗手液或酒精进行手部消毒,确保操作无菌。
5.检查输液管:检查输液管是否完整,无漏液、杂质或其他污染,并密封好输液管。
6.穿刺静脉: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点,先用消毒棉球擦拭,然后放置手套,用无菌的输液针头穿刺静脉,注意避免发生动脉穿刺。
7.固定输液管:将输液管连接到针头上,并用透明胶带或绷带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确保输液管不松脱或损坏。
8.调整输液速度:根据医嘱要求调整输液速度,通常可以使用滴速控制器来控制输液速度。
9.观察患者状况:输液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状况,包括静脉注射部位是否有红肿、疼痛,是否有过敏反应等。
注意事项:1.注意无菌操作:静脉输液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引起感染。
2.定期更换输液管:输液管应定期更换,一般为48小时一次,避免细菌滋生和丢失药效。
3.确保输液速度:在输液过程中要根据医嘱要求控制输液的速度,避免过快或过缓引起并发症。
4.定期观察患者状况:输液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状况,包括输液部位有无红肿、疼痛,是否有过敏反应等,及时做出处理。
5.注意药物的稀释和混合:在输液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稀释和混合,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静脉输液及输血技术操作规程一、静脉输液技术及操作规程静脉输液通道的建立,是抢救急诊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的重要生命线。
急危重患者静脉输液通道的建立,以分秒计算,须在针刺皮后1~2分钟内完成,最多在5分钟内完成。
主要采用密闭式静脉输液方法。
其目的:①输入液体和药物以达到解毒、治疗的控制感染的目的。
②补充营养及水分,维持和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③补充体液,纠正血容量不足,改善微循环,回升血压。
④输入脱水药,降低颅内压,减轻或消除腹水及组织水肿。
本节主要介绍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操作评估】1. 核对医嘱,查对医嘱单、输液单,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2. 患者评估。
(1)全身情况:患者目前病情、治疗、用药情况,意识状态等。
(2)局部情况:评估血管及皮肤组织情况,皮肤有无瘢痕、感染等,静脉是否显露、有无炎症,肢体的活动情况等。
(3)心理状态:自理能力,有无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合作程度。
(4)健康知识:对疾病是否了解,对静脉输液是否认知。
3. 环境评估与准备环境要求清洁、安静、舒适。
4. 评估用物包括用物准备:注射盘内放无菌持物钳、无菌持物缸、一次性输液管2根、一次性注射器、输液溶液、网套、止血带、治疗巾、小枕、弯盘2个、皮肤消毒剂、棉签、胶布、启子、砂轮、剪刀、输液卡(上写床号、姓名、输液药品、剂量、用法、日期、时间)、输液架,必要时备夹板和绷带,便盆。
5.操作者自身评估评估操作者对静脉输液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
要求着装整齐,清洁,对患者病情熟悉,对液体和药物的基本操作熟悉。
洗手,戴好口罩。
【实施步骤】1.用物带至床旁,认真查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工作,备胶布。
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固定通气管,戴手套。
2. 选择血管,扎压脉带,常规消毒皮肤,待干。
3. 一次性排气成功。
4. 严格无菌操作,一次性穿刺成功。
5. 固定,脱手套,洗手,取下口罩。
6. 调节输液速度,询问并观察输液后反应,再次查对后在输液单上记录。
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知识1、静脉输液的目的是什么?答:(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2)补充营养,供给热量。
(3)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4)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2、成人、小儿静脉点滴的速度为多少?答:一般成人为40~60滴/min,小儿为20~40滴/min。
3、应根据哪些因素来调节输液的滴速?答: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及药液性质调解输液速度,对老年、体弱,心、肺、肾功能不良者,婴幼儿或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速度宜慢;对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心肺功能良好着输液速度适当加快。
4、静脉留置针常用的封闭液有哪几种?答:(1)无菌生理盐水,每次用5~10ml,每隔6~8h重复一次,(2)稀释肝素溶液,每毫升生理盐水含肝素10~100u,每次用量2~5ml.5、常见的输液故障有哪些?如何排除?答:(1)溶液不滴①针头滑出血管外,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②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调整针头位置或变换肢体位置直到点滴通畅。
③针头阻塞,挤压靠近针头的输液管,如无回血,更换针头重行穿刺。
④压力过低,适当抬高输液瓶或放低肢体位置即可点滴通畅。
⑤静脉痉挛,热敷局部。
(2)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高,将滴管上端夹住,开放侧孔,使液体降至见到点滴时,关闭调节孔,放松调节器;也可将输液瓶取下,倾斜瓶身,使插入瓶内的针头露出液面,待溶液缓缓流下直至滴管露出液面,再降输液瓶挂于输液架上继续点滴。
(3)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低,将滴管下端夹住开放侧孔,溶液进流入滴管至适当高度时,关闭旁侧小孔,放松下端夹子继续滴注。
(4)输液过程中如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则应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与滴管的衔接是否松动,滴管有无漏气或裂隙,必要时予以更换。
6、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寒战,继而发热,应如何处理?答:(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严格无菌操作。
(2)反应轻者可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并注意体温的变化。
(3)反应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反应原因。
第十一章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一。
单项选择题1.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是A.发热反应B. 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大量输血后反应E. 疾病感染2.输液引起的空气栓塞致死原因是A.栓子阻塞肺动脉入口B. 栓子阻塞肺静脉入口C栓子阻塞主动脉入口D. 栓子阻塞上腔静脉入口E.栓子阻塞下腔静脉入口3.输液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血性泡沫痰的原因是A.输入致热物质B.输入速度过快C.输入药液浓度过高D.输入空气栓子E.输入变质液体4.输血时患者发生溶血反应,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停止输血B..双侧腰部热敷C.碱化尿液D.视需要用升压药E.闭尿者增加入水量5.静脉输液的速度,成人一般为(滴/分) A.40~60B.60~80C.20~40D.80~100E.100~110 6.肺水肿病人给予加压给氧作用是A.使毛细血管扩张B.提高肺泡内氧分压C.降低肺泡表面张力D.防止肺部感染E.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7.由于输液速度过快,量过多,患者突然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咯出泡沫血性痰,下列急救措施中何项不妥A.立即停止输液B. 高流量吸氧C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D. 四肢轮流结扎E.遵医嘱给予强心剂和利尿8. 因针头阻塞导致输液故障,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调整肢体位置B.挤压输液管C.抬高输液瓶D.局部血管热敷E.更换针头重新穿刺9.中分子右旋糖酐的主要作用是A.补充葡萄糖B.提高血浆晶体渗透压C.维持酸碱平衡D.改善微循环E.扩充血容量10. 某病人6小时内需输液1500ml,应调节滴速为每分钟A.60滴B.62滴C.65滴D.70滴E.72滴11.静脉输液的目的不包括A.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B.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C.输入药物治疗疾病D.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E.以上全不包括12.一氧化碳中毒病人最适应输注什么A.新鲜血B.库血C.新鲜血浆D.红细胞E血小板13.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外观微蓝色B.无搏动C.管壁薄,易被压瘪D.不易滑动,便于固定E.血流方向是离心运动14.保存库血适宜的温度和时间是A.0℃,2-3周B.2℃,2周C.4℃,2-3周D.6℃,2周E.6℃,3周15.孙峰,男,39岁,因车祸内脏破裂大出血而欲行急诊手术治疗。
因时间紧迫,护士从血库取回血后,为了尽早将血输给病人,便将血袋放在热水中提温,5分钟后便给病人输入。
当输入10分钟后,病人感到头部胀痛,并出现恶心呕吐,腰背部剧痛。
此病人最可能出现了什么反应:A.过敏反应B.溶血反应C.高钾血症D.酸中毒E.低血钙16.不宜快速大量输液的疾病有A.急性胃肠炎B.直肠癌C.糖尿病D.高血压心脏病E.休克17.在输液过程中,发生急性肺水肿,让病人端坐,两腿下垂,其作用是A.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B.改善呼吸C减轻咳嗽症状D.减轻组织水肿E.改善血循环,减轻缺氧18.急性肺水肿的治疗措施不包括A. 立即使病人端坐,两腿下垂B. 高流量氧气吸人C.使用镇静剂、强心药、利尿剂D. 大量输液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E. 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19.静脉输液时预防静脉炎发生的原则是A. 输液的速度不要太快B. 液量不要过多C.避免感染和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D.输液前使用抗组织胺类的药物E.输液前使用激素类药20.因静脉痉挛导致输液滴注不畅的处理方法是A.减慢滴速B.加压输液C.抬高输液瓶D.局部血管进行热敷E.调整肢体位置21.输液引起急性肺水肿的典型症状是A、发绀、胸闷B.心悸、烦躁不安C.胸痛、咳嗽D.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E.面色苍白、血压下降22.静脉输液利用何种原理A.负压作用B. 虹吸作用C液体静压D.空吸作用E.以上都不是23.溶血反应第二阶段的典型症状是A.胸闷、呼吸急促B. 腰背部剧痛、四肢麻木C黄疸、血红蛋白尿D. 少尿或无尿E.寒战发热24、下列哪一项不是输血所致溶血反应开始阶段红细胞凝聚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是的主要症状A、头部胀痛B、出现黄疸C、恶心、呕吐D、腰背部剧痛E、面部潮红25. 输液瓶中同时加入数种药物时,应特别注意药物的A.有效期B.刺激性C.配伍禁忌D.剂量浓度E.加药顺序26.林先生在输液过程中由于输液过快,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引起急性肺水肿,以下对减轻肺内液体渗出有直接作用的措施是A.加压给氧B.停止输液C.头低脚高位D.30%酒精湿化给氧E.给予扩血管药物27. 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提高血压的溶液是A.5% 葡萄糖B.10% 葡萄糖C.0.9% 氯化钠D. 林格氏液E. 低分子右旋糖酐28. 输血时发生溶血反应的主要原因是A. 血液加热B. 细菌污染C. 剧烈振荡D. 血液储存过久E. 输入异型血29. 从早上 9 点开始输液,液体总量为1500ml ,输液速度为 60 滴 / 分,其输液结束的时间应是A.15 时B.15 时 15 分C.15 时 30 分D.15 时 45 分E.16 时30. 输血引起溶血反应,最早出现的主要表现为A. 头部胀痛、面部潮红、恶心、呕吐、腰背部剧痛B. 寒战、高热C. 呼吸困难、血压下降D. 瘙痒、皮疹E. 少尿31. 在溶血反应中,凝集的红细胞溶解,大量血红蛋白入血浆,出现的典型症状是A. 胸闷气促B. 寒战高热C. 腰背部剧痛、四肢麻木D. 黄疸、血红蛋白尿E. 少尿无尿32. 预防输液反应的主要措施是A. 认真查对B. 做好输液器去致热原工作C.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D. 严格掌握输液量E. 严格控制液体温度33. 输血引起过敏反应的症状是A. 气促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性痰B. 手足抽搐心率缓慢血压下降C. 皮肤瘙痒,荨麻疹,眼睑水肿D. 寒战高热头部胀痛E. 腰背痛少尿(34~37题共用题干)张先生,60岁,因手术中失血过多,医嘱:输入库血1200ml,输血后病人出现手术部位渗血较多,皮肤、粘膜多处可见明显淤点、淤斑,手足抽搐,血压下降。
34.下列有关输入库血的叙述正确的是A.库血变质后分两层B.可置于37℃温水中加热再输入C.取血时应严格"三查七对"D.库血中的血小板含量较少E.输血前由操作护士一人进行再次核对35.病人可疑发生了A.空气栓塞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枸橼酸钠中毒E.循环负荷过重36.导致的原因主要是A.输血过快B.输血量过多引起C.库血保存过久D.血型不合E.血液变质37.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酒精湿化吸氧B.静脉滴注碳酸氢钠C.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1mlD.再输入一定量的新鲜血E.取头低脚高,左侧卧位38.茂菲氏滴管液面自行下降的原因A.茂菲氏滴管有裂隙B.病人肢体位置不当C.血压太高D.输液胶管太粗,滴速过快E.病人血管太粗39.输液时,病人诉胸部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心前区听诊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此属A.发热反应B.右心衰竭C.过敏反应D.急性肺水肿E.空气栓塞40.输液时,液体滴入不畅局部肿胀无回血,此时应A.改变针头方向B.提高输液瓶位置C.用注射器推注D.局部热敷E.更换针头重新穿刺41.颈外静脉穿刺的正确部位是A.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联线上1/3处,颈外静脉外缘B.下颌角和锁骨下缘中点联线上1/3处,颈外静脉外缘C.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联线1/2处,颈外静脉外缘D.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联线下1/3处,颈外静脉外缘E.下颌角和锁骨下缘中点联线1/2处,颈外静脉外缘42.能增加血浆渗透压和循环血量的溶液是 A.5%葡萄糖溶液B.0.9%氯化钠C.低分子右旋糖酐D.10%葡萄糖溶液E.5%碳酸氢钠43.病人大量输入库血后容易出现A.低血钾B.低血钙C.低血磷D.高血钠E.高血铁44.直接输血时,50ml血液中加入A.0.1%枸橼酸钠5mlB,10%草酸钾5mlC.0.01%肝素5mlD.4%枸橼酸钠5mlE.0.4%枸橼酸钠等渗盐水5ml45.大量输血时出现手足抽搐、出血、血压下降,应加用的药物是A.5%碳酸氢钠B.10%葡萄糖酸钙C.0.9%氯化钠D.10%氯化钾E.11.2%乳酸钠46.与溶血反应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不符的是A.少尿或无尿B.尿内有脓细胞C.尿素氮滞留D.高血钾症E.酸中毒47.22.10%葡萄糖液150ml,加先锋霉素1g 静脉点滴,患者1岁,其输液速度应调节为A.60滴/分B.20滴/分C.58滴/分D.48滴/分E.50滴/分48.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如误入动脉局部可表现为A.局部苍白、水肿B.局部充血、紫绀C.局部表现条索状红线D.局部无大变化E.局部呈树枝分布状苍白49.输血操作过程中下列哪种作法不妥A.每次只能为一名患者采血标本行交叉配血 B.取血时发现血浆变红紫色,不可将血拿回 C.输血时必须经两个人核对无误方可输入D.为防止大量输血反应,血内可加10ml葡萄糖酸钙E.两瓶血之间需输少量注射用生理盐水50.最常见的输液反应是A.发热反应B.循环负荷过重C.静脉炎D.空气栓塞E.过敏反应51.输液引起的发热反应常见的原因是A.输入液体过多B.输入速度过快C.输入致热物质D.输入液体过凉E.输入时间过长52.输液过程出现空气栓塞,病人应采取的体位是A.右侧卧位,头低脚高B.仰卧位C.左侧卧位,头高脚低D.左侧卧位,头低脚高E.左侧卧位,头高脚低53.抢救急性肺水肿加压吸氧时,湿化瓶内乙醇浓度为A.10%~20%B.20%~30%C.30%~40%D.40%一50%E.50%一70%54.输血的准备工作哪项是错误的A.做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B.需由两个人核对姓名、血型及交叉配血结果C.输血前先输少量注射用生理盐水D.冬季库血可加温以免寒冷刺激E.从血库取出血后勿剧烈震荡55.输血时病人发生溶血反应,以下哪种处理是错误的A.立即停止输血B.静脉滴注碳酸氢钠C.双侧腰部封闭并热敷D.肾功能衰竭者多饮水以排除毒素E.采取血标本重做血型鉴定56.输血前后采用的静脉点滴溶液是:A.复方氯化钠溶液B.5%碳酸氢钠溶液C.0.9%氯化钠溶液D.5%葡萄糖盐水E.10%葡萄糖溶液57.急性肺水肿的处理下列哪项不妥:A.立即停止输液B.采用头低脚高位,右侧卧位C.加压吸氧D.按医嘱给予镇静剂E.氧气经20%—30%乙醇湿化58.预防溶血反应的措施不包括:A.严格执行查对制度B.做好血液质量的检查C.输血前肌注异丙嗪D.血液中勿随意加入药物E.血液不能加温、震荡59. 林先生,34岁,因肺炎入院,按医嘱给予红霉素静脉滴注,用药5天后,输液部位组织红肿、灼热、疼痛,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下列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用50%硫酸镁热湿敷B.局部超短波理疗C.患肢放低并制动D.经常更换输液部位E.防止药液溢出血管60.抢救肺水肿病人,给予20—30%乙醇湿化吸氧,目的是:A.增加肺泡内压力B.降低肺泡内压力C.降低肺泡表面的张力D.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E.升高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61.输血过程中,病人出现手足搐搦、出血倾向、血压下降等,可能是下列哪种输血反应A.发热反应B.细菌污染反应C.溶血反应D.枸橼酸钠中毒反应E.过敏反应62.溶血反应的常见原因不包括:A.输入异型血液B.血液储存过久C.血液震荡过剧D.献血员在采血前4小时内吃了鱼虾E.RH因子不合63.引起静脉炎的相关因素不包括:A.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B.长期输入高浓度药液C.长期输入刺激性强的药液D.输液导管长时间留置E.输液量过多64.抢救肺水肿时,为了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错误的操作是:A.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B.为病人安置端坐位,双腿下垂C.按医嘱及时给予扩血管药物 D.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进行肢体加压,5—10分钟轮流放松侧肢体止血带E.症状缓解后,同时全部解除四肢止血带,以减轻不适65.输液溶液与其作用不符的一项是:A.输入5%碳酸氢钠可调节酸碱平衡B.脂肪乳剂为静脉高营养液C.20%甘露醇可助利尿脱水D.中分子右旋糖酐主要是可解善微循环E.浓缩白蛋白可补充蛋白质(66~68题是基于以下病例)张女士,消化道溃疡久治不愈,今突然呕血约700ml,立即给予输血,10min后病人主诉头痛、发热、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伴胸闷、气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