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模式的若干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相关思考-中学语文论文关于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相关思考张玉梅传统的教学理念中也包含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不过现在把这些主要的要素提取出来,丢掉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局面。
为学生的学习环境有很大的改善。
在传统教学被动和机械的学习方式中提出“自主学习”这一观念,就相当于说传统教学里面的“个体学习”所提出的“合作学习”,相对于传统教学的“接受学习”而提出“探究学习”。
这样的转变促使学习方式得转变,归根到底还是要促成学生从单一的枯燥的学习环境中走向多样性,趣味性的方向。
达到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这一伟大目标。
一、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作用在高中的语文学习中,有很多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能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因材施教,就必须要选择一个比价好的学习模式,促使学生具备创新的能力和探索的能力,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就应该做课堂的主人,做到能够自主活跃学习氛围,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责任感、独立生活以及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的的意识和能力。
一般来讲,作为高中生,已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而且。
高中生的心理包括行为相对来说都比较成熟。
但是相对于成年人来说,这些学生也毕竟还是学生,在学校,对老师就会有一定的依赖感。
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还只是表面的,没有能力深入分析事物的本质。
因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室好好利用课堂的这四十来分钟,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自主专研的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改变了传统模式当中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让高中学生成为课堂的活动的主体,课堂老师就变成了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模式氛围中激发起自己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而不是单纯的依靠老师口头上的激发,这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也不是单纯给学生教授一些语文知识。
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我评价的要求包括各方面的能力。
当然,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也是作为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构建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是要经过最初阶段的摸索和后期的教学的考验,那么这一套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理解张霞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是:面积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它的含义就是要通过教育教学使每个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育改革的呼声一直未断,思维课堂,自主课堂,重本课堂,杜朗口模式,昌乐二中模式等等,不一而足。
但核心思想,核心理念不变,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这种理念是针对传统教学,传统课堂。
是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语文教学无疑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在改革洪流的沖击下,我我校轰轰烈烈地开展”生本课堂"改革的春风的吹拂下,我理所应当地成为这其中的学习者,参与者,探究者和受益者.下面以我的教学实践,就几个不能回避的新理念,谈谈自己的理解。
自主学习,指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简单说,就是留白.以前提法是不能讲得太满,实际上是,有些地方,是一定要留给学生解决.相信学生并鼓励学生.也就是说,教师要转变角色,让学生做主角,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成为学生的倾听者,甚至是欣赏者.不是自己讲出来,有满足感,恰恰是学生讲出来,才更能让教师有满足感。
在教学设计中,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情况,根据教材的具体情况,要善于创设情境,善于引导,把学生带入氛围,激发学生思考,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参与,并且是内在的参与.再就是一定要注意难度适中,循序渐进,既要保护学生的自信,又要让学生确实在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
比如,学习<后赤壁赋〉>时,预习中,给学生提供资料<林语堂的苏东坡突围〉〉,考虑到学生学过〈赤壁赋〉〉,所以设计一道题:对于两篇赤壁赋,请同学们进行比较阅读,从时间上,地点上,表达方式上,内容侧重上,表达情感上等等.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的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反思《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组织的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是有效的吗?这不禁引起了笔者的一系列反思。
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效性的思考曾经听一位教师教学一年级上册《比尾巴》一课。
在学生自由读课文一、二小节以后,教师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猴子、兔子、松鼠的尾巴各是什么样子的?在齐读课文的三、四小节以后,教师又让同桌的同学讨论一下:公鸡、鸭子、孔雀的尾巴各有什么特点?学习完整篇课文,教师在总结全文后,再次对学生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课堂上,学生合作学习的气氛很浓,同学们几个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场面十分热闹。
然而,在交流汇报时,学生的答案照本宣科,千篇一律,或是只是个人意见,而不是小组讨论后的集体意见。
而且,整节课一会儿在讨论,一会儿又在讨论,给人一种单调、重复、乏味、形式的感觉。
对此,笔者不禁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难道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就是这样实施的吗?课堂看起来热闹,但是只是给别人看的,学生并没有得到有效训练,也没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怀着这一困惑,笔者从互联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和一线语文教师们多次教研探讨:新课程的课到底该怎么上,课堂教学如何实现三维目标,如何正确认识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经过交流探讨,查找资料,并请教了相关专家,知道了小学语文课改的三个误区,其中之一就是“无节制的合作学习”。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对于那些问题浅显,答案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就不必采用合作讨论的方式,合作讨论应该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不宜过多,否则,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
浅谈对“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认识浅谈对“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认识江西大余县教研室王万辉(341500)针对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新课程倡导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
县教委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课改的进程,以课堂教学的改革为突破口,把2002年定为“课堂教学改革年”,并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题的课堂学习方式。
在此,笔者认为,必须对“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关于“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自己主动的学习。
自主学习相对的是“被动学习”。
它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自主”是应该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学习伙伴、学习问题。
我国著名的学者庞维国则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观能动性。
自主学习以尊重、信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学生表现自觉(自律)与主动(积极)。
学生主动参与与确定对自主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程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二、超前跨越性。
自主学习是先学后教,即学生首先必须超前学习、跨越性学习,然后再进行课堂教学。
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自主学习的超前跨越性也使教与学的关系产生了根本性变化,即变“学跟着教走”为“教为学服务”,从而使教师真正树立起“以学论教,因学而教”的教学思想。
第三、相对独立性。
自主学习把学习建立在学生的独立性的一面上,虽然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但实质上还是独立性,它是自主学习的灵魂。
浅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学习动力的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个方面浅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优势。
一、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设置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行学习活动,总结和评价学习成果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扮演着学习者的角色,自己寻找学习资源,解决学习问题,发展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之间进行互相合作、互相协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共同思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探索和发现,主动学习和建构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得出结论,从而促进其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具有如下优势:1.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
浅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一种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它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本文将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个方面来探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具体特点,以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兴趣进行学习,善于自我调节、自我约束和自我评价。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具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个体的学习潜能。
自主学习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需要在适当的情境和条件下与他人互动和合作,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形成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进行合作,通过共同分享资源、知识和经验,相互促进、相互辅助,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
合作学习不同于传统的竞争学习和单向传授模式,它更强调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助和共同成长,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与他人协商和沟通,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和社交技巧。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意识,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寻找答案,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探究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要求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践、观察、实验和分析等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和经验,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通过探究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培养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适应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意义。
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反思与建议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和一系列新课程标准的下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正式成为一种教学理念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本人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基本理念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对教师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反思(一)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力的创造性学习,实现自主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也就是说,“自主学习”应该在教学条件下进行。
学生应该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并对它充满兴趣。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等方面都有选择权,都是自主的,这是一种相对较为宽松的学习方法。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创造积极的课堂环境来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注意营造相对宽松的教育氛围和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渠道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对学生的看法,尊重每一位学生,并把每一位学生都视为有成功希望的个体。
所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是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对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策略给予科学的指导。
同时,要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学习,真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来获取知识。
“自主学习”是没有固定的模式,老师只要把握“自主学习”的特点,使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老师少教和学生多学的目的。
整个教学过程能突出学生是主体地位,又能体现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就行了。
(二)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活动。
它采用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方式,既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又体现教学个体性和集体性的统一,是一种人际交往和信息交流等多种互动过程的统一体。
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是现代教育中重要的学习方法。
这三种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机会,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意义和方法,并分享一些在这些学习方式下的实践案例。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以发展个人思维和学习技能为目标,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
自主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阅读材料,鼓励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精神和能力。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同学一起合作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各自的贡献和协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例如,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进行问题解决,每个小组中的学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来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探究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科学课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实验问题,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寻找答案。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能力。
综上所述,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是现代教育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具有许多的优势和意义。
这些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在实践中,教师应该合理运用这些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机会,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对“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几点认识第一篇:对“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几点认识对“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几点认识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
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因此,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
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
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
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1、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
关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模式的若干思考
作者:甘冬梅王广兴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3年第07期
高效率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最佳手段。
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模式的优势
1.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自主参与教学的平台,让学生实际学习时,积极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而且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和同伴间形成了协调的关系。
此外,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间的意见交流,还起到了取长补短的作用,让学生知道了自己未曾探究过的知识领域,知道了自己和同伴间存在的差距,从而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自觉地和同伴良好协作、探究问题。
这样一来,他们的学习能力就会突飞猛进,充分掌握之前所不了解的知识。
2.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如今,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体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够让学生顺利完成课堂目标,并且还能有效地分析与充分挖掘组员的优势,采取最为理想的方案明确分工合作,体现各自的优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后,组员会总结自己的合作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对团队合作的意义将有深刻的理解,从而促进了合作意识的形成,合作实践经验越来越丰富,这对学生的各方面都有很大帮助。
3.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不仅是学生的发展需求,还是教育事业的核心要求。
所以,学生应紧跟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不断增强自身的学习效率,尤其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模式需注意的问题
1.正确指导学生开展学习。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指导,前提是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材内容,始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明确具体的教学题材,选题应合理得当,根据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
这样,学生课后就能够及时查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并整合资料,有效地解决问题。
倘若教师选定的题材和设置的问题不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那么就会严重地打击到学生的自尊心,削弱其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习效果。
因此,条
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相关的视频资料指导学生学习,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
除此之外,还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或者到图书馆中查找相关的资料,提供一些相关的网站、书目供学生参考。
2.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在班上做一番陈述,给予每组成员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同时让学生在班上根据有关问题进行提问。
对于班上处理不了的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有关的记录,这样学生课后就会很容易查找到所需的资料,对课堂中同学提出而组员们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
凡是做得好的,教师应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表扬,做得不好的也应适当点评或提供一些相关建议。
实际教学时,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尊重、关心、信任学生,这样学生的自信心才会不断提高,学习活力充沛。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提出质疑,并针对自己质疑的问题做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
3.做相关的反思总结。
教师应根据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及时进行教学的反思总结,并安排学生做好相关的总结。
教师和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能够使他们吸取各方面的经验教训,这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4.实施多样化的合作评价。
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必须具备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以及全面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为一体。
教师要充分利用评价这一手段,促进组员间的互助、互补。
其次,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为一体。
教师不仅要合理地评价小组的学习成果,还必须对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以及参与积极性进行评价,融入学生群体中,和他们良好互动,拉近彼此间的关系。
最后,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最好的评价方式莫过于口头评价,灵活多样的评价语,对学生有着极大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方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将其纳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人,而且还极大地促进了其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形成。
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开展一系列有益的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参考文献:
[1]陆典民.浅谈有效实施合作学习的策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2]吴守刚.浅议分组合作学习[J].学苑教育,2010,(06).
[3]陈锋.关注学生让探究更有效[J].小学教学参考,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