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提优训练 (99)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1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提优训练卷时间:70分钟总分:100分+20分评价第一部分原创素养题(63分 )一、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是的画“√”,不是的画“×”。
(共4分)二、填一填。
(每空1分,共29分)1.物体平移时,只是( )发生了变化,( )和( )不变。
2.如下图,点A 和点 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格,点B 和点 B'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格,说明轴对称图形的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
3.看图填空。
(1)小汽车图向( )平移了( )格。
(2)小飞机图向( )平移了( )格。
(3)蘑菇图向( )平移了( )格。
(4)正方形向( )平移了( )次,每次平移( )格。
4.下面的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填一填。
5.如左下图,甲、乙、丙、丁怎样平移就能拼成右边的笑脸呢?把甲向右平移6格,乙向右平移( )格,丙先向右平移( )格后再向( )平移3格,丁向右平移( )格后再向( )平移( )格。
6.如右上图,把图乙先向( )平移( )格,两部分图形就变成了关于中间虚线的对称图形;再接着向( )平移( )格,就能与图甲拼成一棵树。
三、判一判。
(每题1分,共6分)1.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 )2.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3.有2条对称轴。
( )4.因为两个房子相距3格,所以左边的房子向右平移3格得到右边的房子。
( )5.沿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半,所成图形一定是六边形。
( )6.图案可以由基本图案“”通过平移得到。
( )四、选一选。
(每题1分,共6分)1.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2.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有( )。
A. 2 个B. 3个C. 4 个3.左下图在镜子中看到的图形是( )。
4.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的剪纸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下面几幅剪纸图案中,( )的对称轴最多。
5.甲骨文是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下列甲骨文中,能用其中一部分平移得到的是( )。
多边形的面积知识点一多边形面积公式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沿着平行四边形任意一条边上的高,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部分,再经过平移或者旋转,可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为:S=ah2、三角形面积公式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为:S=a×h÷23、梯形的面积公式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梯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为:S=(a+b)×h÷2【例1】计算。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2)计算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练习1、计算。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2)计算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例2】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_______不变。
A.面积B.周长C.周长和面积练习2、将一个长12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0平方厘米。
【例3】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10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米;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0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米。
练习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少12.5平方分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例4】把一个梯形照如图的样子剪拼成一个三角形。
如果梯形的上底是4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剪拼成的三角形的底是()厘米,高是()厘米。
练习4、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12厘米,高为7厘米,每个梯形的面积是_______平方厘米。
知识点二多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量,即:(1)已知底和高,求面积S=a×h(2)已知面积和高,求底a=S÷h(3)已知面积和底,求高h=S÷a2、三角形面积公式应用(1)已知底和高,求面积S=a×h÷2(2)已知面积和底,求高h=S×2÷a(3)已知面积和高,求底a=S×2÷h3、梯形面积公式的变化运用(1)已知上底、上底和高,求面积S=(a+b)×h÷2(2)已知面积、上底及下底,求高h=S×2÷(a+b)(3)已知面积、高及上底,求下底b=S×2÷h-a(4)已知面积、高及上底,求上底a=S×2÷h-b【例5】一个平行四边形,若高增加5厘米,底不变,则面积增加60平方厘米;若底减少5厘米,高不变,则面积减少50平方厘米。
2012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提优训练2012.2第一讲1、某厂今年产值a万元,比去年的2倍少6万元,则去年的产值是()万元。
2、某城市按以下规定收取每月煤气费,用煤气不超过60立方米,按每立方米0.8元收费;如果超过60立方米,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1.2元收费。
已知甲用户某月份用煤气80立方米,那么这个月甲用户应交煤气费多少元?3、王老师到市场买菜,发现如果把10千克的菜放到秤上,指标盘上的指针转了180°,如果把0.5千克的菜放在秤上,指针转过()度。
4、甲乙两个数的和是43.2,如果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等于乙数的一半,那么甲数与乙数各是多少?5、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已知跑道周长400米,乙每秒跑6米,甲的速度是乙的1.2倍,如果甲在乙前面100米处同时同向出发,那么经过多少秒两人首次相遇?6、某商店有A 种练习本出售,每本零售价为0.3元,一打(12本)售价为3.00元,买10打以上每打2.70元付款。
某班共57人,每人要买1本,则该班集体去买,最少要付多少元?7、已知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X ,那么中间数是( )。
8、人在运动时心跳速率通常和人的年龄有关,如果用a 表示一个人的年龄,b 表示正常情况下这个人在运动时所承受的每分钟心跳的最高次数,有b =0.8(220 -a )。
正常情况下,在运动时一个14岁的少年所能承受的每分钟心跳的最高次数是( )次。
9、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53,男同学的平均体重是40千克,女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千克,那么全体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10、简便计算: 7.5×2.7+1.9×2.511、一个小数,如果小数部分扩大2倍,这个小数就变成3.6,如果扩大4倍,就变成5.2,原来这个小数是()。
12、快车和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4小时相遇。
相遇后,快车继续行驶了3小时达到乙地,慢车继续行了240千米达到甲地。
选择题分子相同的分数()。
A. 分数单位相同B. 分数的大小相同C. 所含的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同【答案】C【解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分数的分子相同,说明含有“其中一份的数”相同。
故选:C.选择题李老师从五(1)班选出了的学生参加校舞蹈队,五(1)班可能有()。
A.52B.42C.30【答案】B【解析】因为选出的人数必须是整数,所以总人数应该是分母7的倍数,以此进行选择即可。
A选项:52×=(人),不是整数,故错误;B选项:42×=18(人),是整数,故正确;C选项:30×=(人),不是整数,故错误。
故答案为:B解答题说出下面的分数表示的意义。
(1)酒后驾驶威胁着生命。
据统计,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每年意外死亡人数的。
(2)婴儿每天的睡眠时间约占全天的。
(3)一节课的时间是小时。
【答案】(1)把每年意外死亡人数平分成10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其中的3份;(2)把全天时间平分成8份,婴儿每天的睡眠时间占其中的5份;(3)把一小时平分成3份,一节课的时间占其中的2份。
【解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即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进行解答即可。
(1)把每年意外死亡人数平分成10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其中的3份;(2)把全天时间平分成8份,婴儿每天的睡眠时间占其中的5份;(3)把一小时平分成3份,一节课的时间占其中的2份。
解答题为了宣传“植树造林”活动,实验一小选出了的学生参加,实验二小也选出了的学生参加。
实验一小和实验二小选出的学生人数一定一样多吗?为什么?【答案】不一定,因为两所学校的总人数不知。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因为单位“1”不同,具体数量不一样,同一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答:不一定,因为两所学校的总人数不知。
解答题有12本书。
(1)把12本书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些书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本?(2)如果平均分给6个人,每人分得几分之几?是几本?【答案】(1);4本;(2);2本【解析】(1)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把12本书看成单位“1”,用1÷3,即可求出每份是这些书的几分之几;然后用总本数乘以分率就可以求出每份的本数;(2)同理,把12本书看成单位“1”,用1÷6,即可求出每份是这些书的几分之几;然后用总本数乘以分率就可以求出每份的本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提优常考题专项训练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章节总复习一.选择题1.()的计算结果是9.8.A.0.28×35 B.280×0.35 C.0.035×28 D.3.5×28 【解答】解:因为0.28×35=9.8,所以280×0.35=98,0.035×28=0.98,3.5×28=98.故选:A.2.()的计算结果比第一个因数大.A.3.4×0.9 B.0.47×2 C.2.3×1 D.9.8×0 【解答】解:A:因为0.9<1,所以3.4×0.9<3.4,结果比第一个因数小;B:因为2>1,所以0.47×2>0.47,结果比第一个因数大;C:因为第二个因数是1,所以2.3×1=2.3D:因为0乘任何数仍得0,所以9.8×0=0<9.8,结果比第一个因数小.故选:B.3.求8.4的一半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A.8.4×0.2 B.8.4×0.5 C.8.4×2【解答】解:求8.4的一半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8.4×0.5.故选:B.4.我国约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那么每天能节约()元.A.1.3亿B.13亿C.130万D.1300万【解答】解:1分=0.01元,13亿=1300000000,0.01×1300000000=13000000元=1300万元;故选:D.5.下面各式中积最小的是()A.15×1 B.5×0.5 C.5×1.5【解答】解:通过观察可以看出,B中的答案5×0.5期中0.5比1小,故结果肯定小于5,而A,C中的结果都大于5.故各式中积最小的就是B.故选:B.6.下面算式中乘积最大的是()A.999.9×99.99 B.999.9×999.9C.9999×99 D.99.99×99.99【解答】解:A、999.9×9.99,B、999.9×999.9,C、9999×99=999.9×990,D、99.99×99.99=999.9×9.999,因为999.9>99.99>99>9.999所以999.9×999.9>999.9×990>999.9×9.999>999.9×9.99,所以99.99×99.99的积最大;故选:B.7.如果甲×0.42=乙×1.75(甲、乙都不等于0),那么()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确定【解答】解:因为甲×0.42=乙×1.75(甲、乙都不等于0),0.42<1.75,所以甲>乙.故选:C.8.昙花的寿命最少能保持4小时,小麦开花的时间是昙花寿命的0.02倍,约()左右.A.0.8分钟B.5分钟C.0.08分钟D.4分钟【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小麦开花的时间是:4×0.02=0.08(小时),0.08小时=4.8分钟≈5分钟.故选:B.二.填空题9.一个一位小数,把它的小数部分扩大2倍,这个数是7.8;把它的小数部分扩大5倍,这个数是10.5.这个数原来是 6.9.【解答】解:小数部分是:(10.5﹣7.8)÷(5﹣2),=2.7÷3,=0.9,整数部分是:7.8﹣0.9×2,=7.8﹣1.8,=6.故答案为:6.9.10.0.02与0.03的积是0.06.×.【解答】解:0.02×0.03=0.0006;0.0006<0.06;故答案为:×.11.0.125×3.9积是4位小数.【解答】解:因0.125×3.9的因数中共有4位小数,所以积是4位小数.故答案为:4.12.两个整数部分都是4的一位小数相乘,乘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值是18.1.这两个数乘积的准确值是18.06.【解答】解:因为18.1÷4=4.525,所以这两个小数只可能是4.1、4.2、4.3、4.4、4.5这五个小数中的某两个,我们先从最大的和最小的乘起:4.1×4.5=18.45、4.1×4.4=18.04,从而可以排除4.1和4.5,再依次利用排除法,可以确定这两个小数是4.2和4.3,所以它们乘积的准确值是4.2×4.3=18.06.故答案为:18.06.13.两个整数部分是7的一位小数,相乘后按四含五入法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60.0,那么正确的乘积是60.04.【解答】解:因为7.6×7.9=60.04≈60.0.故正确的乘积是60.04.故答案为:60.04.三.判断题14.1.45×200的结果有两位小数.错误.(判断对错)【解答】解:在算式1.45×200中,1.45为两位小数,200为整数,则它们积的精确为两位小数,又1.45×200=290.00,小数部分末尾有零一般要将0去掉,所以1.45×200的积为290,是一个整数.故答案为:错误.15.小数乘整数的积一定是小数×.(判断对错)【解答】解:如1.5×2=3,积是整数,1.2×3=3.6,积小数;所以,小数乘整数的积一定是小数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6.3.36×0.07的积有4位小数.√.(判断对错)【解答】解:因为3.36是两位小数,0.07是两位小数,2+2=4,所以3.36×0.07的积有4位小数,所以题中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7.大于0且小于1的两个数相乘,它们的积比原来的两个数都小.√.(判断对错)【解答】解:因为于0且小于1的两个数相乘,它们的积比原来的两个数都小,所以题中说法正确.故答案为:√.18.38×0.26与3.8×2.6的积一定相等.√.(判断对错)【解答】解:38×0.26=(38÷10)×(0.26×10)=3.8×2.6故38×0.26与3.8×2.6的积一定相等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四.计算题19.用竖式计算.8×0.12= 1.9×3.5= 2.3×1.29=(验算)0.401×0.3=0.45×0.96=0.17×0.71=(得数保留两位小数)【解答】解:8×0.12=0.961.9×3.5=6.652.3×1.29=2.9670.401×0.3=0.12030.45×0.96=0.4320.17×0.71≈0.12五.解答题20.任何一个数乘以小数的积一定小于被乘数.×(判断题)【解答】解:当第二个小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第一个因数,如:0.4×2.5=1,1>0.4;3.2×1.25=4;4>3.2.故答案为:×.21.李林在超市买了2.54千克水果糖,每千克水果糖的价格是8.5元,李林应付多少钱?【解答】解:8.5×2.54=21.59(元)答:李林应付21.59元.22.用竖式计算.①5.08×0.65=②54.68﹣12.8=③80.4×0.35=④19.92+420.26=【解答】解:①5.08×0.65=3.302②54.68﹣12.8=41.88③80.4×0.35=28.14④19.92+420.26=440.1823.藏羚羊的奔跑速度可达到每分钟1.33km,非洲猎豹的速度大约是藏羚羊的1.33倍,非洲猎豹的速度每分钟大约是多少千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解答】解:1.33×1.33≈1.77(千米)答:非洲猎豹的速度每分钟大约是1.77千米.24.土豆每千克2.60元,食堂一天要用36.7千克,买这些土豆需要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解答】解:2.60×36.7=95.42(元)≈95(元),答:买这些土豆大约需要95元.25.回收1千克废纸可以制造0.75千克再生纸,五年级学生9月份共收集废纸18.5千克,大约可制造再生纸多少千克?(得数保留两位小数)【解答】解:0.75×18.5≈13.88(千克);答:大约可制造再生纸13.88千克.26.甲数的4倍比乙数的3倍少1,乙数是0.5,甲数是多少?【解答】解:(0.5×3﹣1)÷4,=(1.5﹣1)÷4,=0.5÷4,=0.125.答:甲数是0.125.。
五年级上册数学实验班提优训练答案
(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 3cm、4cm 和 5cm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cm ),斜边上的高是( 2.4cm)。
(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45 厘米,长是宽的 2 倍。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方厘米?
(1)6cm 2.4cm 解析: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中,斜边是最长的,所以两条直角边分别 3cm、4cm。
两条直角边相当于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3x4-2=6cm,则斜边上的高=6x2-5=2.4cm
(2)解析:根据周长和已知长是宽的2倍这两个信息
可以算出长和宽各是多少。
长方形的宽=45-2÷3=7.5(厘米)则长=2x7.5=15 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15x7.5=112.5(平方厘米)答:(略)。
苏教版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填空1.如果把分数5a 的分子扩大到原来的3倍,这个分数等于533,那么a=( )2.把54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3.把2420的分子减去 1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减去( )4.把125的分子乘 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它|的分母应加上( )5.把3018分母除以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它的分子应减去( )6.一个正整数n ,若它的所有因数中最小的两个因数的和是6,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和是42,则n 的值为多少7.有一个两位数,它是3的倍数,同时,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积是14,这个两位数可以是8.三个数的和是189,这三个数分别能被7、8、6整除,而且商相同.这三个数分别是 、 和 .二.选择1.分子、分母都是合数的分数,( )最简分数. A. 一定是 B. 不一定是 C. 一定不是2.下列分数中,最简分数有A.3个 C.5个B.4个 C.4 A.11 B.8A.1个B.2个C.无数个5.在分数中,决定分数单位是多少的应是()。
A.分子 B.分母 C.分数值6.分子相同的分数()A.分数单位相同B. 分数的大小相同C. 所含的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同7..豆豆和糖糖拿出同样多的钱买练习本,结果豆豆比糖糖多拿了8本,所以豆豆又给糖糖6.4元。
每本练习本()元.A.0.8B.1.6C.3.28.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21.6,减数是差的2倍,则减数是()。
A.10.8B.3.6C.7四.解方程。
(带☆的要检验) ☆2x÷0.8=6.4 1+0.25x=2.5☆1.lx-2.6×5=64 0.8x+4.2x=32 17.5-5x=2.5 (x+78)×5=695五.应用题1. 如果81721=+=+b a a (a 、b 都是自然数),那么a 、b 的值分别是多少?定一样多吗?为什么?3.把48块糖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些糖果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块? (2)如果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分得几分之几?是几本?4. 把一张3平方分米的长方形纸对折3次,每份是多少平方分米?其中的3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5. 6kg 糖果,均匀地装在4个袋子中,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千克糖果?每个小朋友分到几袋糖果?每个袋子里装了这些糖果的几分之几?每个小朋友分到这些糖果的几分之几?6.把一张长方形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后,得到的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大长方形周长的几分之几?得到的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是大长方形周长的几分之几7.把一个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后,它的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正好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且它们的和是24。
苏教版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填空。
(1) 在分数中,决定分数单位是多少的应是( )。
A.分子 B .分母 C .分数值2分子相同的分数( )A. 分数单位相同B. 分数的大小相同C. 所含的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同 3. 李老师从五(1)班选出了73的学生参加校舞蹈队,五(1)班可能有( C.52 B.42 A. 304.说出下面的分数表示的意义。
(1)酒后驾驶威胁着生命。
据统计,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每年意外死亡人数的103 (2)婴儿每天的睡眠时间约占全天的85。
(3)一节课的时间是32小时。
5.为了宣传"植树造林"活动,实验一小选出了201的学生参加,实验二小也选出了2010的学生参加。
实验一小和实验二小选出的学生人数一定一样多吗?为什么?6.有12本书. (1)把12本书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些书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本? (2)如果平均分给6个人,每人分得几分之几?是几本7. 把一张6平方分米的长方形纸对折3次,每份是多少平方分米?其中的5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8.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玻璃球共90个,按照1个红玻璃球、2个白玻璃球、3个黑玻璃球的顺序排列,三种颜色的玻璃球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9.把一张长方形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后,得到的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大长方形周长的几分之几?10.把一根3米长的木料锯成4段,共用12分钟,那么,锯成2段所用的时间是12分钟的几分之几?11.把一个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后,它的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正好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且它们的和是24。
这个假分数可能是多少?12.做同一种零件,欢欢7小时做了15个,乐乐8小时做了17个,笑笑4小时做了9个,谁做得快一些?(先用带分数表示结果,再比较)13.一个带分数,分数部分分子是5,把它化成假分数后,分子是29.这个带分数可能是多少?14.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48,如果把分子加上7,分母减去7,这个分数就等于1。
苏教版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填空。
(1)在分数中,决定分数单位是多少的应是()。
A.分子 B.分母 C.分数值2分子相同的分数()A. 分数单位相同B. 分数的大小相同C. 所含的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同6.有12本书. (1)把12本书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些书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本? (2)如果平均分给6个人,每人分得几分之几?是几本7. 把一张6平方分米的长方形纸对折3次,每份是多少平方分米?其中的5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8.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玻璃球共90个,按照1个红玻璃球、2个白玻璃球、3个黑玻璃球的顺序排列,三种颜色的玻璃球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19.一辆货车和一辆客车同时从甲地出发,沿同一条公路开往乙地,3小时后,客车到达乙地,货车距离乙地还有90千米,已知货车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求客车的速度。
20.师、徒两人共同加工480个零件,经过15小时完成。
师傅每小时比徒弟多加工8个,他们两人每小时各加工多少个零件?21.欢欢和乐乐带同样的钱去买练习簿。
欢欢用完自己所带的钱,还向乐乐借了3元,正好买了10本练习簿;乐乐用剩下的钱正好买了5|本练习簿。
每本练习簿多少元?22.36支笔、40本簿子,平均奖给几个成绩优良的学生,结果多出一支铅笔,簿子差两本,问成绩优良的学生最多有多少人?23.在192米长的距离内挂红、绿、黄三种颜色的气球,绿气球每隔6米挂一个,黄气球每隔4米挂一个。
如果绿气球和黄气球重复的地方就改挂一个红气球,那么,除两端外,中间挂多少个气球?24.计算题1.解方程。
x÷2.5=300 4x-2×0.2=1616x÷(40-10)=4 x-0.6x=1025.已知甲数=2×3×a,乙数=3×5×a,如果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39,那么a=();如果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210,那么a=()。
26.猪小弟要把长24分米,宽16米的长方形菜地分割成相同的正方形菜地,要使菜地全部用上没有剩余,所分割的正方形菜地边长最大是多少米?能分割成多少块这样的正方形菜地?27一个音乐闹钟,每隔20分钟就闪烁彩光,每隔15分钟就发出铃声,上午9点刚好同时闪炀彩光和发出铃声,下一次同时闪烁彩光和发铃声是什么时间?28.一次会餐,每两个人用一只蛋糕碟,三个人合用一只菜碟,四个人合用一只汤碗,共用去碗碟65只,参加会餐的人有多少?29.甲、乙两地原来每隔24米安装一根电线杆,现在改为每隔36米安装一根电线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