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提优训练 (8)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提优训练卷时间:70分钟总分:100分+20分评价第一部分原创素养题(63分 )一、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是的画“√”,不是的画“×”。
(共4分)二、填一填。
(每空1分,共29分)1.物体平移时,只是( )发生了变化,( )和( )不变。
2.如下图,点A 和点 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格,点B 和点 B'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 )格,说明轴对称图形的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
3.看图填空。
(1)小汽车图向( )平移了( )格。
(2)小飞机图向( )平移了( )格。
(3)蘑菇图向( )平移了( )格。
(4)正方形向( )平移了( )次,每次平移( )格。
4.下面的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填一填。
5.如左下图,甲、乙、丙、丁怎样平移就能拼成右边的笑脸呢?把甲向右平移6格,乙向右平移( )格,丙先向右平移( )格后再向( )平移3格,丁向右平移( )格后再向( )平移( )格。
6.如右上图,把图乙先向( )平移( )格,两部分图形就变成了关于中间虚线的对称图形;再接着向( )平移( )格,就能与图甲拼成一棵树。
三、判一判。
(每题1分,共6分)1.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 )2.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3.有2条对称轴。
( )4.因为两个房子相距3格,所以左边的房子向右平移3格得到右边的房子。
( )5.沿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半,所成图形一定是六边形。
( )6.图案可以由基本图案“”通过平移得到。
( )四、选一选。
(每题1分,共6分)1.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2.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有( )。
A. 2 个B. 3个C. 4 个3.左下图在镜子中看到的图形是( )。
4.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的剪纸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下面几幅剪纸图案中,( )的对称轴最多。
5.甲骨文是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下列甲骨文中,能用其中一部分平移得到的是( )。
多边形的面积知识点一多边形面积公式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沿着平行四边形任意一条边上的高,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部分,再经过平移或者旋转,可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为:S=ah2、三角形面积公式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为:S=a×h÷23、梯形的面积公式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梯形的面积公式用字母表示为:S=(a+b)×h÷2【例1】计算。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2)计算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练习1、计算。
(1)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2)计算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例2】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_______不变。
A.面积B.周长C.周长和面积练习2、将一个长12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0平方厘米。
【例3】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10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米;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0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米。
练习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少12.5平方分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例4】把一个梯形照如图的样子剪拼成一个三角形。
如果梯形的上底是4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5厘米,那么剪拼成的三角形的底是()厘米,高是()厘米。
练习4、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12厘米,高为7厘米,每个梯形的面积是_______平方厘米。
知识点二多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三个量中的任意两个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量,即:(1)已知底和高,求面积S=a×h(2)已知面积和高,求底a=S÷h(3)已知面积和底,求高h=S÷a2、三角形面积公式应用(1)已知底和高,求面积S=a×h÷2(2)已知面积和底,求高h=S×2÷a(3)已知面积和高,求底a=S×2÷h3、梯形面积公式的变化运用(1)已知上底、上底和高,求面积S=(a+b)×h÷2(2)已知面积、上底及下底,求高h=S×2÷(a+b)(3)已知面积、高及上底,求下底b=S×2÷h-a(4)已知面积、高及上底,求上底a=S×2÷h-b【例5】一个平行四边形,若高增加5厘米,底不变,则面积增加60平方厘米;若底减少5厘米,高不变,则面积减少50平方厘米。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提优训练一.填空题1.(2016春•江苏校级期末)相邻的两个非零自然数组成的一组数的最大公因数是().2、在自然数中,任何一个奇数相邻的两个数都是(),这两个数的和是()数。
3.a、b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若a=b+1,则a、b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4.(2018秋•崇明区期末)一个正整数n,若它的所有因数中最小的两个因数的和是3,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和是96,则n的值为()5. a、b是非零自然数,如果a÷8=b,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如果a+1=b,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6.(2019春•无锡期中)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6,最小倍数也是6,这个数的因数有();这个数与7的最小公倍数有().C=⨯⨯,那么330、B和C 7.(2019春•昆山市校级期中)330分解质因数是(),B=2×3×5,257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约数是().8.把25厘米、60厘米的两根彩带剪成长度一样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
至少可以剪成()段,每段最长5厘米。
9.(2019秋•浦东新区校级期中)数a=2×3×3、b=2×3×7,c=2×5×3,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10.(2019•娄底模拟)三个数的和是210,这三个数分别能被7、8、6整除,而且商相同.这三个数分别是()、()和().11.(2018秋•蔚县期末)有一个两位数,它是4的倍数,同时,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积是24,这个两位数可以是().12.(2012•泗县模拟)某公共汽车始发站,1路车每10分钟发车一次,2路车每15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20分钟发车一次.这三路汽车同时发车后,至少再经过()分钟又同时发车?二.判断题1. 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肯定比这两个数都小。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因数和倍数提优训练一.填空题1.相邻的两个非零自然数组成的一组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2.a、b都是大于0的自然数,若a=b+1,则a、b的最小公倍数是( ab ),最大公因数是( 1 )。
3.a、b是非零自然数,如果a÷8=b,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b),最小公倍数是(a);4.330分解质因数是330=(2×3×5×11),B=2×3×5,C=2×7×5,那么330、B 和C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2310),最大公约数是(10).5.把25厘米、60厘米的两根彩带剪成长度一样的短彩带且没有剩余。
至少可以剪成(17)段,每段最长5厘米。
6.数a=2×3×3、b=2×3×7,c=2×5×3,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630).7.三个数的和是210,这三个数分别能被7、8、6整除,而且商相同.这三个数分别是(70、80和60).二.判断题1.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肯定比这两个数都小。
( ×)2.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都大。
( ×)3.两个不同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 √)4.5和7没有公因数,但5和7有公倍数。
( ×)5.已知自然数只有两个因数,那么7a最多有3个因数. (× )6.两个合数的公因数一定多于2个. ( × )7.两个非零自然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 )8.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就是他们最大公因数的因数( √ )三.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1)27和18,12 最大公因数:3;最小公倍数:108(2)16和12,21 最大公因数:1;最小公倍数:336 (3)13和26,14 最大公因数:1;最小公倍数:182(4)15和7,30 最大公因数:1;最小公倍数:210四.解决问题1.小明家准备给新厨房铺上正方形地砖,通过测量知道厨房的长是3米,宽是2.4米,如果让你去购买,你将选择边长是多少的地砖?并说明理由.解答:3米=300厘米,2.4米=240厘米,300和240的最大公约数是60,所以可以选用边长是60厘米的方砖;因为这样节省铺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也就节省了工钱开支;2.五年级同学48人排队做操,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至少排成2行),有几种不同的排法?请你将他写出来.解答:48的因数有:1、2、3、4、6、8、12、16、24、48;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至少排成2行),如果每行2人,可以排24行;如果每行3人,可以排16行;如果每行4人,可以排12行;如果每行6人,可以排8行;如果每行8人,可以排6行;如果每行12人,可以排4行;如果每行16人,可以排3行,如果每行24人,可以排2行;共8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