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商与零售商合作广告的 动态非对称演化博弈
- 格式:pdf
- 大小:298.53 KB
- 文档页数:5
第30卷 第2期运 筹 与 管 理Vol.30,No.22021年2月OPERATIONSRESEARCHANDMANAGEMENTSCIENCEFeb.2021收稿日期:2018 11 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472134,72072125);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2019XSC 0008)作者简介:郝家芹(1983 ),女,安徽寿县人,博士生,研究方向:分享经济、运营管理、库存控制及优化;通讯作者:赵道致(1956 ),男,江苏无锡人,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分享经济、运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分享经济环境下制造业产能分享的三群体演化博弈分析郝家芹, 赵道致(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摘 要:制造业产能分享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制造模式,打破了原有制造业系统的平衡。
为研究制造业产能分享参与群体的决策行为,在产能分享平台具有网络外部性、制造企业具有接入成本且博弈群体均具有有限理性的假设条件下,构建了“产能分享平台制造业产能所有企业 制造业产能需求企业”三个博弈群体的演化博弈模型。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模型的演化稳定策略,探讨了制造企业接入成本、产能分享平台的网络外部性系数等对此动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演化稳定策略的经济和管理意义。
最后,用数值仿真对比分析不同参数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为产能分享平台和制造企业的行为决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分享经济;制造业产能分享;三群体演化博弈;演化稳定策略中图分类号:F224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3221(2021)02 0001 07 doi:10.12005/orms.2021.0034Tripartite playersEvolutionaryGameAnalysisoftheManufacturingCapacitySharingintheEnvironmentofSharingEconomyHAOJia qin,ZHAODao zhi(CollegeofManagementandEconomics,TianjinUniversity,Tianjin300072,China)Abstract:Withthearisingofmanufacturingcapacitysharing,thetraditionalmanufacturingmodeischangedandthebalanceoftheoriginalmanufacturingsystemisbroken.Inordertostudythedecision makingbehaviorofmanufacturingcapacitysharingparticipants,anevolutionarygamemodelcomposedofthreegameplayersof“capacitysharingplatforms———enterpriseswithmanufacturingcapacity———enterprisesdemandingmanufacturingcapacity”isestablishedbasedontheassumptionsofthenetworkexternalityofcapacitysharingplatforms,accessingcostofmanufacturingenterpriseandboundedrationality.Andtheevolutionarystabilitystrategyofthemodelisanalyzedbytheevolutionarygametheory.Theinfluenceoftheaccesscostofmanufacturingenterprisesandthenetworkexternalitycoefficientofthecapacitysharingplatformsonthestabilityofthedynamicsystemisdiscussed;andtheeconomicandmanagementsignificanceofevolutionarystabilitystrategyisgiven.Finally,acontrastiveanalysisofevolutionaryresultsaffectedbydiverseparametricvariationsisperformedbynumericalsimulation.Thispaperprovidesatheoreticalreferenceforcapacitysharingplatformsandthebehaviordecisionofmanufacturingenterprises.Keywords:sharingeconomy;manufacturingcapacitysharing;tripartite playersevolutionarygame;evolutionarystabilitystrategy0 引言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使用权分享为主要特征、整合海量、分散化资源的分享经济(亦称为共享经济)[1]在全球得以快速发展。
演化博弈论演化博弈论(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整合了理性经济学与演化生物学的思想,不再将人模型化为超级理性的博弈方,认为人类通常是通过试错的方法达到博弈均衡的,与生物演化具有共性,所选择的均衡是达到均衡的均衡过程的函数,因而历史、制度因素以及均衡过程的某些细节均会对博弈的多重均衡的选择产生影响。
在理论应符合现实意义上,该理论对于生物学以及各种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均大有用场。
演化博弈理论最早源于Fisher,Hamilton,Tfive~等遗传生态学家对动物和植物的冲突与合作行为的博弈分析,他们研究发现动植物演化结果在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在不依赖任何理性假设的前提下用博弈论方法来解释。
但直到Smith andPrice(1973)在他们发表的创造性论文中首次提出演化稳定策略(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概念以后,才标志着演化博弈理论的正式诞生。
生态学家Taylor and Jonker(1978)在考察生态演化现象时首次提出了演化博弈理论的基本动态概念——模仿者动态(replicator dy—namic),这是演化博弈理论的又一次突破性发展。
模仿者动态与演化稳定策略(RD&ESS)一起构成了演化博弈理论最核心的一对基本概念,它们分别表征演化博弈的稳定状态和向这种稳定状态的动态收敛过程,ESS概念的拓展和动态化构成了演化博弈论发展的主要内容。
编辑本段主要应用领域演化证券学:演化证券学是运用生物进化原理系统阐释股市运行机理的新兴交叉学科,是证券投资研究的一个具有生命力和丰富内涵的新领域。
与现代金融学的“理性人”、“有效市场”相关假设不同,演化证券学重视对“生物本能”和“竞争与适应”的研究,强调人性和市场环境在股市演化中的重要地位,是揭示股市生存法则最有潜力的前沿科学。
其开山之作《股市真面目》颠覆了股市运行机理的传统理论,可称为达尔文式的范式革命。
供应商与零售商关系的博弈分析近年来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动态博弈关系。
本文从分析他们之间的博弈模型入手,从理性的角度探讨了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矛盾成因,并进一步求解出两者之间最佳的博弈均衡点。
关键词:供应商零售商博弈纳什均衡供应商和零售商是供应链上价值创造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随着市场话语权从制造商向最终消费者的转移,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力量对比也在发生变化。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零售商的发展日趋组织化、规模化,其在双边关系中的强势地位日渐提高,批发、代理、厂家等供应商逐渐失去了与之抗衡的实力。
因此,零供矛盾日趋激烈。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等机构调查研究后完成的《2005年中国零售企业和快速消费品企业工商协作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我国供应商对零售商的满意度只有37.8%。
针对这一现象,2006年国家五部委联合颁布了《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主要针对零供交易中的强势方—零售商的行为作出了一些强制性约束,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供零之间日益尖锐的冲突和摩擦。
供零矛盾并非无法调和,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尝试分析这一问题。
供零之间博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一)供零博弈模型的建立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博弈模型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构成。
1.博弈主体。
博弈主体指的是博弈中选择行动以使自己实现最大效用的博弈参与人。
在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博弈中,将供应商和零售商分别作为博弈的两个主体。
2.各博弈方各自可选择的全部策略或行为的集合。
即规定每个博弈方在进行决策时,可以选择的方法或做法的集合。
在供零博弈中,供应商和零售商都可以分别作出降价和不降价的决定,因此降价或不降价就是他们的策略选择。
这里供应商降价指的是降低对零售商的供应价格,零售商降价指的是降低对消费者的零售价格。
3.博弈方的得益。
对应于各博弈方的每一组可能的决策选择,都应有一个结果表示该策略组合下各博弈方的得失水平。
龙头企业与农业协会合作品牌推广的动态非对称演化博弈【摘要】“龙头企业+农业协会”的合作机制是农业经济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以及建立和推广集体农产品品牌的重要模式。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企业与协会的动态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并采用复制动态机制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企业和协会的收益与所应承担的广告投入成本之间的最终的演化稳定结果。
【关键词】复制动态博弈演化稳定策略品牌推广一、前言随着农业与农村经济整体发展的社会经济演进过程,农业产业化渐渐成为部分农村农业运作的主要方式之一。
产业化使农产品加工生产呈现了规模化、系列化、标准化的特点,这也为农产品的品牌化奠定了基础。
农产品品牌一旦得以建立和推广,能带来消费者关于品牌的联想和行为,这些联想和行为使产品可以获得比在没有品牌名称的条件下更多的销售额和利润,并赋予农产品超过竞争者强大、持久和差别化的竞争优势。
农产品品牌因为其自身的特性,一般带有区域品牌的特点。
因此,其带来的利润也是相对于整个地理范围而言的。
在农产品品牌创建的过程中,由于能够得到的利益较大,大型企业做贡献的积极性也较大,而中小农户大多期望企业进行此项投资而自己“搭便车”。
在目前的研究中,往往忽略了农业协会在品牌建设中的作用,而直接考虑“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
实际上龙头企业按照基地区域划分,通过村委会或农业协会、农场等中介组织来签订农户订单,才是比较普遍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企业+协会”的这种品牌推广合作机制,往往表现为,龙头企业着重通过全国品牌投入建立产品形象,让顾客认识产品,刺激顾客的品牌意识;协会则着力于推广地区性广告,吸引更多农户加入协会并与企业建立契约,从事相关农产品的种植。
本文将运用动态演化博弈理论,构建龙头企业与农业协会合作品牌推广的复制动态学习模型,求解出相互合作分担投入的演化稳定策略。
二、集体品牌推广行为的演化博弈(一)基本假设1.假设企业和协会都有独立决策权。
龙头企业在该地区选择经营的主导产品均由协会负责供应,企业不收购协会组织外农户生产提供的该类农产品。
第8期易余胤,刘汉民:经济研究中的演化博弈理论9演化博弈理论能够在各个不同的领域得到极大的发展应归功于斯密斯(Sm汕,1973)与普瑞斯(蹦ce,1974),他们提出了演化博弈理论中的基本概念演化稳定策略(EvolutionaryStableStrate灯)。
斯密斯和普瑞斯的工作把人们的注意力从博弈论的理性陷阱中解脱出来,从另一个角度为博弈理论的研究寻找到可能的突破口。
自此以后,演化博弈论迅速发展起来。
20世纪80年代,随着对演化博弈论研究的深入,许多经济学家把演化博弈理论引入到经济学领域,用于分析社会制度变迁、产业演化以及股票市场等等,同时对演化博弈理论的研究也开始由对称博弈向非对称博弈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selten,1980;198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演化博弈理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温布尔(weibull,1995)比较系统、完整地总结了演化博弈理论,其中包含了一些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
其他的一些理论成果包括克瑞斯曼(Cressman,1992)以及萨缪尔森(samuelson,1997)的著作。
(三)应用研究与此同时,演化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研究也飞速发展。
弗里德曼(蹦edIIlan,1991)认为演化博弈在经济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并对一些具体应用前景的动态系统进行了探讨;巴苏(Basu,1995)研究了公民规范和演化之间的关系,认为规范的长期存活依赖于演化过程和自然选择;弗里德曼和方(胁edmaIl&Fung,1996)以日本和美国的企业组织模式为背景,用演化博弈分析了在无贸易和有贸易情形下企业组织模式的演化;拜斯特和古斯(Bester&Guth,1998)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利他行为的存在性及其演化稳定性。
登弗伯格和古斯(Dufwenbe瑗&Guth,1999)在双寡头垄断竞争的情形下比较了两种解释经济制度的方法:间接演化方法和策略代理方法,研究了在怎样的市场环境中这两种方法会导致相似的市场结果;戈特曼(Guttman,2000)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互惠主义在有机会主义存在的群体中是否能够存活的问题;青木昌彦』2001)从认知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关于进化博弈的主观博弈模型;哈如威和普拉赛德(Haruvy&Prasad,2001)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研究在具有网络外部性的条件下免费软件的最优价格和质量;科斯菲尔德(Kosfeld,2002)建立了德国超市购物时间反常的演化博弈模型;奈宝格和瑞戈(Nybo唱&Rege,2003)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顾及别人感受的吸烟行为的社会规范的形成;加斯米那和约翰(JasIIlina&John,2004)研究了三种不同的学习规则在公共物品博弈中仿制人类行为时谁表现得更好的问题;丹尼尔、阿瑟和托德(Daniel,Arce&Todd,2005)研究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囚徒困境博弈,指出这四种囚徒困境要达成合作所需的演化和信息要求。
基于演化博弈论的营销渠道合作竞争关系分析作者丁晓彬商业时代 2010年第2期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营销渠道关系作为企业关键性资源,对于价值链上的供应商、制造商和各类经销商而言,其存在与运行效率直接影响着它们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因此分析营销渠道系统的合作竞争关系所遵循的规律,对于渠道内企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基于区域产业间协同竞争行为与生物种群之间协同竞争行为机理的相似性,本文运用演化博弈论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对营销渠道合作竞争关系的演化机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营销渠道合作竞争演化博弈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励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的逐步加深,作为企业关键性资源的营销渠道关系,其存在与运行效率直接影响着相关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为了生存和发展,价值链上的供应商、制造商和各类经销商在某些活动中合作,而又在其他活动中相互竞争,从而呈现出一种二元对立统一的关系, 通过适度的这种被称为合作竞争关系的相互作用,渠道内企业将会进一步提高营销渠道效率、增强对渠道的整合、掌控能力。
特别是在消费品市场的产品数量和种类增长加速,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变化加剧,信息传递加速、新技术维持领先难度加大、激烈竞争导致成本降低压力加大的市场条件下,营销渠道的合作竞争关系建设更将成为企业维持持久竞争优势、巩固企业行业地位的重要环节。
目前国内外对营销渠道理论的研究有两大主题:一是营销渠道结构,探讨渠道如何构成;二是渠道行为,探讨渠道成员如何认识、建立和处理渠道关系。
其中对渠道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渠道合作竞争关系方面。
在营销渠道合作竞争关系分析中,其成员主体又集中于生产商和销售商。
生产商群体与销售商群体之间合作竞争行为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合作竞争行为相似,因此,演化博弈模型是分析营销渠道主体之间合作竞争所遵循的规律及其发展路径的更为有效工具。
同研究合作竞争机制的常用工具经典博弈论—其前提是博弈规则、参与人的理性以及参与人的支付函数均为共同知识相比,演化博弈论认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主体不可能正确知道自己所处的利害状态,它通过最有利的战略逐渐模仿下去,最终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因而比经典博弈模型更现实、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