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上《辛亥革命》基础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课堂达标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强行打开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其先后顺序是①创办轮船招商局②《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③建立中华民国④创办《青年杂志》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2.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fèn)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
”就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A.实现了革命目标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翻了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帝制3.蔡元培先生给孙中山先生的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由此可见,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A.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C.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如下图是陈独秀关于辛亥革命的言论。
该言论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A.旧思想根深蒂固 B.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C.革命果实被窃取 D.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5.《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经过10月10日一个下午的不顾一切的协商,一小批士兵匆忙地临时订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坚决地出击……到凌晨,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垮。
”史料中记载的重要事件是A.护国战争 B.北伐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6.下图所示内容是一本历史著作中某一章的小标题,这一章的大标题应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7.1912年1月6日,《时报》发表了一幅名为《元宵庆贺灯》的漫画,其中一个灯笼上写着“总统万岁、共和万岁”。
这是为了庆祝A.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成功 C.中华民国建立 D.新文化运动开始8.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下列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的是①成立兴中会②参与创办机关刊物《民报》③任武昌起义总指挥④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9.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
第9课辛亥革命同步训练1.《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中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攸关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2.辛亥革命使“中国”概念由文化、地域或模糊的指称正式被赋予明确政治含义,中国人通过“中华民国” 自上而下地完成了身份的现代认同。
这表明辛亥革命()A.提高了国人的国家认同感B.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C.丰富了“中国”文化内涵D.结束了清朝封建统治3.《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中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攸关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D.《南京条约》和辛亥革命4.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一文中写道:“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也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起颠覆……”他找到的解决办法是A.借助美国的力量解决中国问题B.宣传维新变法,进行救亡图存C.学习西方,创办军事民用工业D.进行革命,推翻腐朽的清政府5.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这段话旨在强调A.辛亥革命不彻底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C.革命缺乏社会基础D.辛亥革命意义重大6.学者杨天石曾说:“从武昌起义到中华民国成立,中间只有两个多月……辛亥革命的一个特点就是时间短,胜利快。
辛亥革命习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府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称呼,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曰先生、曰君,不得在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南京临时政府主张用“先生、君”等称呼取代“大人、老爷”等称呼,说明民国政府有废除官场尊卑,实现官民平等相称相待的主观意图,所以答案选B,ACD三项与上述题意特征不符。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A、自由的观念B、平等的观念C、博爱的观念D、互助的观念2、在制订《临时约法》时,孙中山说:“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表示我党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这表明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再认再现能力。
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前途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其目标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因此排除A项。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革命果实被封建势力窃取,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排除B项。
在临时约法中,为防止袁世凯专权而做的规定是实行责任内阁制,因此排除D项。
材料强调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也就意味着否定了君主专制,带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民主色彩,因此C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辛亥革命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B、辛亥革命已经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D、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认识到了袁世凯称帝的阴谋3、长沙海关税务司伟克非在武昌起义前写给总税务司的信中说:“毫无疑问,大多数老百姓是希望换个政府的,不能说他们是革命党,但是他们对于推翻清朝的尝试是衷心赞成的。”“我看在不久的将来,一场革命是免不了的。”由此可知当时()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清朝灭亡的相关史实。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课时测试一、选择题1.对联“二十年颠沛流离,忍辱负重,激扬三民五权,推翻千年帝制;四十载奔走呐喊,运筹帷幄,领导七省十义,开启万年共和”歌颂A.孙中山B.黄兴C.康有为D.梁启超2.20世纪初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
其报道的事件最有可能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D.辛亥武昌起义3.“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
因为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满洲专制,故要民族革命”。
《辛亥革命》经典习题一、选择题1.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A.广州B.上海C.北京D.东京(日本)2.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保国会B.兴中会C.同盟会D.国民党3.中国近代更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维新变法运动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三民主义B.三大政策C.中体西用D.自强求富5.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A.清军已无力抵抗B.同盟会的有力领导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D.各省的革命党人支持6.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D.《共同纲领》7.下列关于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A.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B.以资产阶级立宪派为主体的政府C.以工农革命群众为主体的政府D.资产阶级和清政府联合政府8.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D.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9.下列有关武昌起义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新军B.四川保路运动日益扩大,清政府加强了对武汉的控制,形势对湖北革命党人不利C.起义由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发动D.起义成功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并宣布建立中华民国10.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同盟会11.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二、填空题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称为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_____________的指导思想。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基础练习】1.为了集中革命力量,1905年8月,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了()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2.某校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义之城”,他们应该去()A.北京 B.武昌 C.上海 D.广州3.孙中山说:“革命为唯一法门。
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他领导的哪场“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A.二次革命 B.辛亥革命 C.护国战争 D.国民革命4.中国近代史上曾有一个政权在其国歌中写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下列叙述,能体现该政权“旧邦新造”的是()A.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C.创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D.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在孙中山《讨袁檄文》号召下,1915年底,蔡锷在云南宣告独立,起兵北上讨袁,史称()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6.蔡元培先生1925年曾经撰写过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该挽联是写给()A.邓世昌 B.谭嗣同 C.孙中山 D.张自忠7.辛亥革命被称为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的主要原因是()A.青年学生起了重要作用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D.宣告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8.“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下列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②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④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综合应用】1.“同盟会《宣言》及《民报》发刊词,是中山先生初次公开地向全世界发表他的救国救民族方案。
第9课辛亥革命1.孙中山在辛亥革命胜利后,亲来杭州致祭,说:“光复会有□□□之杀恩铭,其功表见于天下。
”并亲写一副挽联哀悼“丹心一点祭余肉,白骨三年死后香”。
下列适合填入空白处的是()A.刘道一B.蔡绍南C.徐锡麟D.宋教仁2.右图是广州成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的重要见证,也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纪念公园。
兴建该公园是为了纪念()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广西起义D.黄花岗起义3.辛亥革命爆发后,独立浪潮迅速席卷全国,下图中首先脱离清政府独立的是( )A.a省B.b省C.c省D.d省4.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5.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A.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B.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C.反对清朝贵族的统治D.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6.2017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6周年,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由孙中山领导,发生在1912年②推翻了清朝的统治③建立了中华民国④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7.20世纪初,腐朽的清王朝摇摇欲坠。
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革命志士的奋斗】图一刘道一图二徐锡麟图三赵声(1)图中三位人物分别领导了哪次著名起义?(2)图中人物领导起义的最终结果如何?有何共同历史意义?【清王朝的覆亡】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它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复兴之路》解说词(3)根据材料,指出辛亥革命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怎样的深切愿望。
第8课辛亥革命1.年,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组织了革命团体—一。
到年,国内出现了许多革命团体,孙中山提出团结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
指导思想是。
1.1894 檀香山兴中会1905 同盟会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或驱除财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2.19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发动起义。
第二年元旦,孙中山在宣誓就职,宣告正式成立。
19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
这次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
2.湖北武昌南京中华民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例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孙中山从欧洲抵达日本,为集中革命力量,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等革命团体成员,于8月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材料二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称为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请回答:(1)孙中山联合各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的目的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什么?(3)孙中山把“三民主义”作为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由此判断辛亥革命的性质是什么?答案:(1)团结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2)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3)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同盟会的纲领包括()①推翻清朝统治②废除君主专制③建立民主共和国④改革土地制度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A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与识记能力。
同盟会的纲领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①是民族主义内容;②③是民权主义内容;④是民生主义内容。
例2.有的学者说辛亥革命最终是失败了,其主要依据是()A.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B.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D.辛亥革命未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点拨:此题考查阐释历史结论的能力。
第9课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2020·北京延庆区·模拟)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这段话旨在强调A.革命时机不够成熟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C.辛亥革命意义重大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2.(2018·苏州市昆山市·期末)在近代中国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使中国逐渐融入工业文明的大潮。
这些运动A.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D.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3.(2019·大庆市龙凤区·单元测试)如表是《纽约时报》对近代中国某一事件报道的新4.(2019·广东深圳市·期末)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
武汉得此美誉主要是因为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萍浏醴起义5.(2018·潍坊市高密市·期末)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四个阶段,下列叙述与“猛药重治”有关的是A.创办了一系列的近代工业企业B.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C.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6.(2020·真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称赞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作为“英雄的城市”,武汉曾爆发了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7.(2019·天津红桥区·学业)辛亥革命取得胜利最早是在A.南京B.武昌C.上海D.长沙8.(2018·北京东城区·期末)1904 年8 月孙中山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腐朽了。
最终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护国运动D.新文化运动9.(2020·北京通州区·模拟)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写道:“拯救中国完完全全是我们自己的责任。
部编版〔2021〕八年级上册历史 3.9辛亥革命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有这么一幅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历,遗言启迪后来人〞。
你认为该对联评价的历史人物是〔〕A. 康有为B. 孙中山C. 陈独秀D. 蒋介石2.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究。
他是〔〕A. 谭嗣同B. 孙中山C. 毛泽东D. 邓小平3.某处名胜古迹有这么一副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历,遗言启迪后来人〞。
你认为该对联评价的历史人物是〔〕A. 康有为B. 孙中山C. 陈独秀D. 蒋介石4.武昌起义前社会上流行一首歌谣:“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今年猪吃羊,明年种田不纳粮。
〞以下对此分析错误的选项是〔〕A. 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B. 清朝统治的完毕是历史开展的必然结果C. 清朝的反动统治已经激起了广阔人民群众的极度愤慨D. 命里注定,清政府就要覆亡了5.关于辛亥革命的阐述,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完毕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D. 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6.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传统中国两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C. 新文化运动D. 五四运动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 兴中会B. 中国同盟会C. 中国国民党D. 中国共产党8.?中国近代经济史?中说:“在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公布了保护私有财产的法令,鼓励创办实业,开展近代工业。
〞材料反映了( )A. 洋务运动后我国民族工业开场起步B. 辛亥革命有利于我国民族工业的开展C. 我国民族工业开展进入“黄金时代〞D. 近代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开展9.如今电视剧中,经常出现与事实不符的“穿帮〞镜头。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 课辛亥革命中图版练习题第八十篇第1题【单选题】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是( )①民族②民权③民主④民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口号和主张通常是某种政治思想的高度概括,下列口号和主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自强求富”②自由、平等、民主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④“民主、科学A、④②③①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②③①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疯子。
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是疯子的人。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C、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进化论B、民主和科学C、三民主义D、自强、求富【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学生小敏的爷爷今年(2012)年恰好满八十大寿,即1932年出生,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
寿宴上,一位历史老师问小敏:你爷爷出生于民国多少年?小敏的正确回答应该是( )A、十九年B、二十年C、二十一年D、三十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皇帝倒了,辫子割了。
”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下面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推翻了清朝的统治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是因为它( )A、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指导思想B、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D、颁布了《临时约法》,结束了中国被奴役的命运【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新文化运动②中共“一大”的召开③五四运动④北伐战争⑤武昌起义A、⑤①②③④B、⑤①③②④C、⑤②①③④D、⑤①④③②【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
辛亥革命一.单选1.同盟会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说:“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
后来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侵犯了这个神圣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
”“民主主义成了正统”与近代哪一人物有关()A.康有为B.李鸿章C.孙中山D.毛泽东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自强求富B.救亡图存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3.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这段话旨在强调()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4.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这种“感受”源自中国()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5.孙中山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
他领导了()A.维新变法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6.“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
”对联中“废两千年帝制”的革命是()A.辛亥革命B.西安事变C.南昌起义 D.洋务运动7.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下表中的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A B.B C.C D.D8.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9.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D.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10.鲁迅曾说:“感谢……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这里他要感谢()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1.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结束了,朝代国家,而取而代之以共和国家”。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练习题第1题【单选题】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传统中国两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临时政府从南京迁往北京②改组内阁③解散国会,废除临时约法④开展护国运动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
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中国近代化地历程艰难曲折,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B、戊戌变法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C、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距今年100周年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爆发B、新文化运动兴起C、九一八事变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陈炯明发动广州兵变,欲置孙中山于死地。
胡适从另一个侧面评论此事:陈派军人这一次赶走孙文的行动,也许有可以攻击的地方;但我们反对那些人抬出“悖主”“犯上”“叛逆”等来做攻击陈炯明的武器。
说明胡适( )A、被陈炯明收买B、反对旧道德C、否定三民主义D、提倡白话文【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在“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你认为可以作为开端的是(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期,有了新的内容,这里的“新”是指( )A、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B、宣传民主和科学C、把文化运动发展成为革命运动D、宣传西学【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图4是中国近代某一革命组织的革命纲领,下列关于该“革命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孙中山领导下成立B、其机关刊物是《民报》C、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D、在1905年成立于南京【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大思想解放运动是( )A、五四运动B、新文化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洋务运动【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2010·贵阳学业考试)下列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中全面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是( ) A、B、C、D、【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思想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如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绘制的知识简图,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新体制的创立B、中国近代化的探索C、工业革命的冲击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答案】:【解析】:第14题【判断题】史实:“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一、选择题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的革命团体是
A.同盟会B.兴中会C.强学会D.保国会2.中华民国成立于
A.北京B.南京C.日本东京D.上海3.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A.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取得了成功
B.大大地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建立
D.标志着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终结
4.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不包括
A.民族B.民主C.民生D.民权5.你判断武昌起义的主力是
A.工人B.学生C.军人D.农民6.下列对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7.袁世凯之所以能够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因为支持他的势力有
①清政府②帝国主义③北洋军队④混入革命政权的立宪派和旧官僚⑤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在帝国主义眼里,袁世凯的价值体现在
A.他是诚实守信、值得信赖的朋友
B.他是富有政治经验、军权在握的盟友
C.他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最合适的工具
D.他是一个白手起家、令人钦佩的政界英雄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可须臾缓。
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材料2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的内容,介绍孙中山对实现三民主义的基本思路。
(2)孙中山提出的民族革命的含义是什么?他所指的“民族”是哪一民族?
(3)结合两段材料,说明“民权革命”的内容是什么?主张这些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在《同盟会革命纲领》中是用哪十六个字概括的?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吾等对于袁世凯深加敬爱,愿此次革命之效果得有完全巩固之政府,与各外国公平交际,并保全内地治安之美满情形,使在中国之商务进步。
此种政府,吾等将于外交上竭力相助。
”
——1911年11月15日英国外交部致驻华大使电文材料2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以后,威逼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此次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当时的“治安”不“美满”吗?(2)“吾等”对袁世凯“深加敬爱”的原因是什么?“于外交上竭力相助”的目的何在?(3)袁世凯得到了孙中山的什么保证?
(4)从材料2中找出有关辛亥革命成功和不成功的两方面的信息。
参考答案
一、1.B2.B3.B4.B
5.C6.C7.C8.C
二、9.(1)先推动民生革命成功,带动政治、社会革命一举成功。
(2)推翻满族政权的封建专制统治。
汉族。
(3)民权革命的内容是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目的在于“为中国谋幸福”。
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10.(1)辛亥革命。
所指不符合帝国主义的统治秩序。
(2)袁世凯掌握着控制局势的力量,利用袁世凯维护英国的在华利益。
(3)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就保举他做临时大总统。
(4)清帝退位,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革命成果被反动的北洋军阀窃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