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神奇的汉字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作业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967.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记一记1.很多古老的文字都起源于,汉字形成文字体系大约是在之际,我国最早的有完整体系的文字是。
答案:图画夏商甲骨文2.汉字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等几种造字方法,其中是最主要的造字方法。
答案: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形声3.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形体也在不断变化着,汉字字形演变的总趋势是。
主要有(1) (时代)(2) (时代)(3) (时代)(4) (时代)(5) (时代) 等五种。
答案:由繁到简(1)甲骨文(商代) (2)金文(商至秦)(3)小篆(秦至西汉) (4)隶书(秦至汉) (5)楷书(汉魏至今)辨一辨按造字方法给下列汉字分类。
明水末河武样界瓜从简子字闻口牛羊(1)象形字(2)指事字(3)会意字(4)形声字答案:(1)水、子、口、牛、羊、瓜(2)末(3)武、字(“字”的本义是“生子”,“宀”表示房子,即女人在家里生孩子,所以是会意字,不是形声字)、明、从(4)河、样、界、简、闻填一填1.从结构上看,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的组合部位主要有六种方式: 、 、 、 、 、 。
答案:左形右声 右形左声 上形下声 下形上声 外形内声 内形外声2.许慎的《说文解字》:“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 是也。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 是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 是也。
”答案:日 月 上 下 令 长理一理文字的产生⎩⎪⎨⎪⎧ 1用图画记事和交流2用事物的形象代替事物造字方法⎩⎪⎨⎪⎧ 1象形2指事3会意4形声 汉字的样子⎩⎪⎨⎪⎧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感悟体会想一想 1.为什么说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简便易写?答案:汉字的形体是朝着简便易写的方向发展的。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从图画性的象形文字逐步变成不象形的书写符号;②笔形从类似绘画式的线条,逐步变成横、竖、撇、点、折的笔画,书写更方便了;③许多字的结构和笔画逐步简化;④甲骨文、金文都异体繁多,小篆、隶书、楷书的异体减少了。
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它们就像一个个顽皮活泼的孩子,就像一个个快乐的精灵,就像一幅幅跳跃的画,就像……它们不是僵硬的符号,他们也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有灵魂。
这些由横、竖、撇、捺组成的汉字不仅富有魅力,而且美丽而奇妙。
汉字记载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风风雨雨!(选自百度文库) 美字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美文方块字之美“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这是汉字的声音美,方方正正、横平竖直,是汉字的形态美,而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字的显著特征——表意,则让汉字的意境美其韵悠长。
鲁迅先生曾说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博大精深的方块字之美,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使用过程中的方便,也蕴含了从古至今华夏民族的精神底蕴与对美孜孜不倦地追求。
回首千古华夏,汉字走过甲骨成泥、钟鼎斑驳、竹简绢帛的古老岁月,历经秦朝的篆书,汉朝前期的隶书,直到汉朝末期才形成了笔画平直,形体端正的方块形文字。
每一个汉字都是由偏旁和笔画组成,各种笔画在一个平面里多向展开,构造复杂多变。
中国汉字之美,美在形态,美在音韵。
原始的中国汉字是一种表意的象形文字,字形跟字义、字音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它是形、音、义的结合体。
老祖宗造字,不仅融会了字的灵动美观,更糅合进了人的喜怒哀乐。
一个字如果说是一幅图画,那么一个词、一个句子乃至整篇文章便是视感极强的世界了。
如“月”的形状像月牙,“山”似隆起的连绵山峰,“果”让人想到树上硕果累累等等。
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只有短短的十二个字,六种景物,便可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漂泊他乡的“离人秋思图”来。
中国汉字这一种表意功能,是西方文字所无法企及的。
优美的汉字让你聆听高山流水的琴弦,让你聆听苏东坡月下把酒、仰望苍天的声声发问。
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1.(2015·黄冈检测)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景仰叱诧风云短小精悍起承转合B.肄业终南捷径责无旁贷开城布公C.诽谤豁然开朗浅尝辄止坚忍不拔D.脚趾穿流不息气势磅礴璀璨夺目【解析】A项,“叱诧风云”应为“叱咤风云”;B项,“开城布公”应为“开诚布公”;D项,“穿流不息”应为“川流不息”。
【答案】 C2.(2015·安庆模拟)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装潢偃旗息鼓繁文缛节唉声叹气B.通谍殒身不恤提纲挈领功亏一篑C.掂量真知卓见胸无城府殚精竭虑D.荫庇推心置腹穷兵渎武川流不息【解析】B项,通谍—通牒;C项,真知卓见—真知灼见;D项,穷兵渎武—穷兵黩武。
【答案】 A3.(2015·日照联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泄秘俱乐部负隅顽抗防患未然B.惊蛰无明火鳏寡孤独好高鹜远C.融资拉拢人过度医疗吉人天相D.滥觞羊蝎子真知卓见登高自卑【解析】A项,泄秘—泄密 B项,好高鹜远—好高骛远 D项,真知卓见—真知灼见。
【答案】 C4.(2015·鹰潭期末)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圭臬和事老计日程功管中窥豹,可见一斑B.妩媚大姆指因噎废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C.扫瞄连理枝攻城略地黄钟毁弃,瓦釜雷鸣D.岑寂水龙头命途多舛千里之堤,溃于一穴【解析】B项,“姆”应为“拇”;C项,“瞄”应为“描”;D项,“一”应为“蚁”。
【答案】 A5.(2015·内江模拟)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杜撰暮霭臭名昭著群贤毕至B.疏朗流敝嘉言懿行筋疲力尽C.谍血肄业砥砺德行星辉斑斓D.付梓嬉闹孽根祸胎繁文褥节【解析】B项,敝—弊;C项,谍—喋;D项,褥—缛。
【答案】 A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博弈震撼形将就木临近年底B.炫富怄气自顾不暇树木葱笼C.发轫磕绊气势汹汹不尽人情D.陷阱倾轧弱不禁风克敌制胜【解析】A项,“形将就木”应为“行将就木”;B项,“葱笼”应为“葱茏”;C 项,“不尽人情”应为“不近人情”。
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甲骨文的发现相传清末,北京城内有一位山东福山人王懿荣,因患疟疾请太医诊治。
太医诊脉后开了一张处方,其中一味是常用以补肾的药材“龙骨”。
王懿荣打发家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一家老中药店达仁堂按方购药。
药买回后,王懿荣打开药包一一审视,无意间发现药包中的“龙骨”上刻有一种和篆文相似而又不太能认识的文字。
这一发现使他大为惊讶。
王懿荣是当时有名的金石学家,对古文字有很深的造诣,“龙骨”上的这些奇异文字,引起他极大的兴趣。
他寻根问底,派人到那家中药店将所有带有文字的“龙骨”全数买回,精心研究,初步断定这些“龙骨”上所刻写的是一种很古老的文字,它们根本不是什么“龙骨”,而是商代占卜用的兽甲骨。
举世闻名的甲骨文就是在这样偶然的机会中被发现的。
[知识·梳理]课程内容知识精要一、文字是怎么产生的1.汉字主要由图画产生。
2.汉字具体的演变过程:文字画——图画文字(文字的雏形,或可称为原始文字)——文字。
二、汉字有哪些造字的方法主要的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1.象形:描摹实物形态而成,如“日(⊙)”“月()”。
2.指事:字由象征性的符号构成,如“上”“下”。
3.会意: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会合而成,即会意字)。
4.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如“芳”“滂”。
造字法(“六书”)中还有“转注”“假借”两种,其实这已经是用字法了,而不属于造字法的范畴。
1.甲骨文: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是我国最早的定形文字。
在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都使用该文字。
2.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
全文用于比较隆重的场合,是正规字体。
其字形丰满美观,笔画有曲直、粗细的变化。
3.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大篆的基础上所规定的一种标准字体。
它形体固定,图画性减弱,线条性增强。
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
三、汉字有哪些不同的样子4.隶书:在小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把小篆圆弧的线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使得笔画直多弯少,使字从无棱角变为有棱有角。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3课神奇的汉字第1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新人教版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课1.指出以下汉字的造字方法。
(1)几______ (2)腊______ (3)初______(4)甜______ (5)伐______ (6)帘______(7)采______ (8)子______ (9)析______(10)恭______答案:(1)象形(2)形声(3)会意(4)会意(5)会意(6)会意(7)会意(8)象形(9)会意(10)形声2.把以下汉字按造字法归类。
山果文手戈下本朱丹母众休比明桐闻匣胡盒象形字:__________指事字:__________会意字:__________形声字:__________答案:山、果、文、手、戈下、本、朱、丹、母众、休、比、明桐、闻、匣、胡、盒3.指出以下形声字的造字结构。
江快期瓶露雾恭婆衷闺闷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左形右声:江、快;右形左声:期、瓶;上形下声:露、雾;下形上声:恭、婆;外形内声:衷、闺;内形外声:闷、雠4.根据下面词语的类型,再列举几个同类型的词语。
一字眉八字脚工字楼国字脸之字路线丁字路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金字塔回形针口字楼/口字扣品字插座/品字栏杆十字路口人字拖鞋川字皱纹5.汉字采用“会意〞造字的方法时,还有一种“叠罗汉〞的方式,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形重叠起来。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课
1.指出下列汉字的造字方法。
(1)几______ (2)腊______ (3)初______
(4)甜______ (5)伐______ (6)帘______
(7)采______ (8)子______ (9)析______
(10)恭______
答案:(1)象形(2)形声(3)会意(4)会意(5)会意
(6)会意(7)会意(8)象形(9)会意(10)形声
2.把下列汉字按造字法归类。
山果文手戈下本朱丹母众休比明桐闻匣胡盒象形字:__________指事字:__________
会意字:__________形声字:__________
答案:山、果、文、手、戈下、本、朱、丹、母众、休、比、明桐、闻、匣、胡、盒
3.指出下列形声字的造字结构。
江快期瓶露雾恭婆衷闺闷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左形右声:江、快;右形左声:期、瓶;上形下声:露、雾;下形上声:恭、婆;外形内声:衷、闺;内形外声:闷、雠
4.根据下面词语的类型,再列举几个同类型的词语。
一字眉八字脚工字楼国字脸之字路线丁字路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金字塔回形针口字楼/口字扣品字插座/品字栏杆十字路口人字拖鞋川字皱纹
5.汉字采用“会意”造字的方法时,还有一种“叠罗汉”的方式,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形重叠起来。
其中二字重叠的多是左右的并列结构,三字重叠的多是塔形的上下结构。
比如下面的几个字就是这样造出来的(部分现在已很少见到了)。
请查查字典,看看这些字是什么字,表示什么意思。
一“木”是“树”,两“木”成“林”,三“木”成“森”;一“火”是“火”,二“火”成“炎”,三“火”成“焱”;一“水”是“水”,三“水”成“淼”;一“石”是“石”,三“石”成“磊”;一“車”是“车”,三“車”成“轟”;一“魚”是“鱼”,三“魚”成“鱻”;一“羊”是“羊”,三“羊”成“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林”:长在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
“森”:树木众多。
“炎”:热。
“焱”:火焰。
“淼”:水势辽远,同“渺”。
“磊”:石头多。
“轟”:“轰”的繁体,模拟群车行进发出的巨大声音。
“鱻”:“鲜”的本字,本义可能是鲜鱼的气味。
“羴”:“膻”的本字,本义可能是羊或羊肉的气味。
“叠罗汉”造的字的意思多是表示某事物众多的情状。
6.下面是一幅汉字的演变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这些不同的字,在演变中有没有什么共同之处。
然后试着总结一下汉字演变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这个图表可以看出:古文字所使用的字符逐渐改变成比较平直的线条,象形程度降低,字形趋于方正。
主流的演变趋势是笔画变少、书写简化。
7.今天的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但是最早的形声字不是直接用声旁和形旁组成,而是通过在假借字上加形旁或在表意字符上加声旁形成的。
下面是一些形声字的古字形。
请你看看它们都是怎么形成形声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鸡”本是象形字,后来加注了音符“奚”,像鸡的形符又换成了“鸟”旁,
后来简化字把声旁又简化成“又”。
“齿”本是象形字,像人嘴里的牙齿,后来加注声旁“止”。
“星”本是象形字,后来加注“生”作声旁,形旁的三个小圈简化成一个。
“罔”是象形字“网”加注“亡”声。
“燃”本字是“然”,从“火”“肽”声,后来又在其基础上加生字符“火”,成了有两个形旁的形声字。
“溢”本字是“益”,会意字,表示水从器皿中溢出来,后来又加“水”作形旁,“益”成了声旁。
“宝”本是会意字,从“宀”“贝”“王(玉)”形,表示屋子里有贝、玉等珍宝,后来加注“缶”作声旁。
在本字的基础上又加注形旁或声旁可能有许多原因,有的是为了分化字形,加了偏旁的字专门表示原来字的某一部分字义(“燃、溢”就是如此);有的是为了进一步明确字义或字音,有时候似乎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形声字(“鸡、齿、宝”就是如此)。
8.判断下面各组汉字中完全符合括号内所注的造字方法的一项是( )
A.木(象形) 休(会意) 江(形声) 房(形声)
B.座(象形) 占(形声) 架(会意) 芳(形声)
C.固(形声) 攻(会意) 旗(形声) 本(会意)
D.语(形声) 究(形声) 材(会意) 见(象形)
解析: A项中“江”左形右声,“工”和“江”古音相近,所以是形声字。
B项中“座”应该是形声字;“占”从“卜”“口”形,是会意字;“架”是形声字,上声下形。
C项中“攻”是形声字;“本”是指事字。
D项中“材”是形声字;“见”(見)在“人”上加“目”,是会意字。
答案: A
9.判断下面汉字全都是形声字的一项是( )
A.手抢慢力海B.拉琶监弦裹
C.饮蜻跚峰地D.鹉警雾基羞
解析:D项中“羞”本义是进献食物,从“羊”形,“丑”声,所以也是形声字。
A 项中“手”是象形字,像手的形状。
“力”是象形字,像人筋的形状。
B项中“监”(監)字形表示俯首在盛水的器皿里照脸,是会意字。
C项中“饮”是会意字。
答案: D
10.下面是一幅挂在阿拉斯加猎人门上的画。
据考证,猎人画这幅画是要告诉人们这样的意思:“我坐船朝这个方向到岛上去,我要在岛上睡一晚,又到另一岛上睡两晚。
我希望杀死一头海狮才回家。
”严格地讲,这些还不是文字,只是用画画儿的方式传达了一些意思罢了。
请同学们对照释义研究一下这幅图,看看它是怎样传达意思的,你认为它传达得清楚吗?假如我们现在还没有文字,你会怎么用图画来传达这个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组象形“字”,试比较图画形状,同学们可以讨论交流,自己试一试画法。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