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人教版
- 格式:pdf
- 大小:80.22 MB
- 文档页数:128
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它们就像一个个顽皮活泼的孩子,就像一个个快乐的精灵,就像一幅幅跳跃的画,就像……它们不是僵硬的符号,他们也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有灵魂。
这些由横、竖、撇、捺组成的汉字不仅富有魅力,而且美丽而奇妙。
汉字记载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风风雨雨!(选自百度文库)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美字体赏美文方块字之美“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这是汉字的声音美,方方正正、横平竖直,是汉字的形态美,而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字的显著特征——表意,则让汉字的意境美其韵悠长。
鲁迅先生曾说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博大精深的方块字之美,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使用过程中的方便,也蕴含了从古至今华夏民族的精神底蕴与对美孜孜不倦地追求。
回首千古华夏,汉字走过甲骨成泥、钟鼎斑驳、竹简绢帛的古老岁月,历经秦朝的篆书,汉朝前期的隶书,直到汉朝末期才形成了笔画平直,形体端正的方块形文字。
每一个汉字都是由偏旁和笔画组成,各种笔画在一个平面里多向展开,构造复杂多变。
中国汉字之美,美在形态,美在音韵。
原始的中国汉字是一种表意的象形文字,字形跟字义、字音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它是形、音、义的结合体。
老祖宗造字,不仅融会了字的灵动美观,更糅合进了人的喜怒哀乐。
一个字如果说是一幅图画,那么一个词、一个句子乃至整篇文章便是视感极强的世界了。
如“月”的形状像月牙,“山”似隆起的连绵山峰,“果”让人想到树上硕果累累等等。
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只有短短的十二个字,六种景物,便可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漂泊他乡的“离人秋思图”来。
中国汉字这一种表意功能,是西方文字所无法企及的。
优美的汉字让你聆听高山流水的琴弦,让你聆听苏东坡月下把酒、仰望苍天的声声发问。
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人生的道路,看起来好像很曲折,但事实并非如此,做人如果能够做到抛弃浮躁,安定自己的内心世界,锤炼自己,让自己发光,就不怕没有人发现。
与其四处找船坐,不如自己修一座码头,到时候何愁没有船来。
人这一生,出身、地位、身份并不会影响你所修建的码头的质量。
但是恰恰相反,你所修建的码头的质量,却会影响到你这里停靠的船只。
你所修建的码头的质量越高,到你这里停靠的船只就会越好;而你修建的码头越大,停靠的船只也会越多。
(选自百度文库)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美字体赏美文青与绿“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草与柳在古代诗词中一直经常这样的同时并见,要说明其间的缘故,根本上还是因为都涉及春天。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柳树是代表着春风的,而草则又与春风共其命运。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体现在草与柳的变化上。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是那么一星若有若无的草的痕迹,宣告了春天的来临。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枝上刚萌发出点点的细叶,料峭的春风便已来到了人间。
这个细叶,诗词中又称为“柳眼”,仿佛在说碧玉妆成的柳树,忽然从睡梦中一觉醒来,睁开了眼睛,同时也就是春天的开始了。
所谓“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草透出了绿意,柳睁开了眼睛,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绿色世界。
世界是绿色的,可是诗人却爱说“青青河畔草”,“青青夹御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柳色新”自是嫩绿色,所谓“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可是却非说“青春”不可。
春天叫做青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
而春游也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
春天唤做青阳,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称为青年,那么到底是谁代表着春天呢?绿与青原是相近的颜色,所以青天又叫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绿。
《语言文字应用》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教学设想语言文字应用的第一节,除了要落实本节内容外,还要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本书其他章节内容,形成进一步走进汉语、探究汉语、更好地应用汉语的学习欲望。
为此,本课试着穿插多种故事,安排有趣的练习,使教学显得生动活泼。
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汉语语音上的两个特点:声调区别的意义,音节性强。
2、了解现代汉语词汇上的特点:双音节词占优势,合成词为主,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
3、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词没有形态变化,虚词重要而丰富,语序的作用非常重要。
教学难重点1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上的特点:词没有形态变化,虚词重要而丰富,语序的作用非常重要。
教学时间2课时一、导入1出示幻灯,问下图怎么读才能成一首七绝?据说,有一次苏轼专程上门拜访秦观。
家人告诉苏轼,他出外游玩,很可能上佛印和尚寺里去了。
于是苏轼写信去询问他的情况。
秦少游见苏轼来信后,便写了一封只有14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轼。
苏轼看后,连声叫好。
原来,秦观写的是一首回文诗,诗中描述了他在外出游玩的生活和情趣。
其内容为:“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14个字组成了一首七言绝句,每个字出现两次,文字处理技巧高超。
回文诗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世界上为中国仅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回文诗是既可顺读又可倒读的诗体,无论怎样读意思大同小异,颇具欣赏价值。
它将汉字遣词造句的独特奇妙之处发挥的淋漓尽致!古代文人中精于此道者不人。
2材料一:汉语热WTO和北京申奥成功后,汉语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
在日本,开设汉语课的高中数量从1986年的40多所增加到今天的近500所。
在韩国,已有近200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汉语考试已被正式列入韩国外语高考科目。
在美国3000多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的有近800所。
在法国,开设中文课程的大学有100多所,150多所中学开设汉语课。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C.要深化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和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加强科研观测精度,改进实验设计方法。
D.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业务精湛的教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工作。
【解析】本题从成分残缺和语序不当的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
A项,成分残缺,“解决人力成本上涨”后缺少宾语成分,可在其后添加“问题”。
B项,语序不当,“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与“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互换位置;C项,语序不当,将“改进实验设计方法”提到“加强科研观测精度”之前。
【答案】 D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知识的力量:92282068】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样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解析】本题从重复赘余、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三个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
A项,重复赘余。
“禁止”和“不得”语义重复,保留一个即可。
B项,成分残缺。
谓语动词“存在”没有宾语中心语,可改为“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等违法行为”。
D项,搭配不当。
第一节“四两拨千斤”——虚词虚词不虚洪承畴是明朝万历年间进士,到崇祯时已是兵部尚书,同时被封为蓟辽总督,崇祯把一个朝廷的命运都交到了他身上。
他也感戴崇祯知遇之恩,素以忠节自命,在自家客厅上悬挂了自撰对联一副: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崇祯十五年,洪承畴督师与清军死战于松山,兵败被俘,消息传到京师,说他已经殉国,崇祯大痛,亲自设灵祭悼其亡灵。
殊不知此时洪承畴被俘已经降清,并为清廷筹划开国规划。
洪承畴后来官至清武英殿大学士,七省经略,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及抗清活动,成为遗臭万年的败类。
于是有人在他撰写的对联句末,各加上一个虚词,变成: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经此一改,意思大变。
两个虚词眼,一叹一问,极尽讥讽。
[知识·梳理]课程内容知识精要一、句子的“螺丝 1.虚词的含义:指不能单独成句,意义钉”上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
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但就语法意义而言,虚词有着重要作用。
2.汉语中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几类。
(1)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程度、范围、时间、否定等修饰意义的词(2)介词是引出动作的对象、时间、处所、工具、原因、方式、手段、目的的词。
(3)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词。
(4)助词主要是表示成分间结构关系和动作时态的词。
(5)语气词是突出句子语气意义类型的词二、“螺丝钉”该拧在哪儿运用虚词要注意两点:一是虚词的特殊表达作用,二是虚词在句中的位置[考点·聚焦]本节内容与高考考点中“正确使用词语”中的“虚词”部分相对应。
本节着重学习副词、介词、助词等虚词的用法。
虚词中使用频率高、出现错误多的主要是介词、关联词,其次是副词、助词。
虚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包括两个类型,一是连词、副词等重要虚词的辨析选用,一是关联词的选填。
就题型而言,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趋势是与实词辨析,甚至与成语运用结合起来命题,间或与辨析病句或修改病句结合起来考查。
[典例·探究]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
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语言文字应用》(选修)教学的一点认识《语言文字应用》选修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的一部分,主要针对高中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进行深入挖掘和培养。
这本教材包含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课文和篇章,涵盖了丰富的文学和文化知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下面我将就这本教材进行一点认识和总结。
我认为《语言文字应用》选修教材的优点之一在于其内容的丰富多样。
教材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历史材料、文化知识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他们的文化底蕴。
这些内容也能够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教材的编排和设计也是其优秀之处。
教材的编排顺序合理,从简单到复杂,便于学生逐步深入学习和理解。
教材中配有大量的注释和解释,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克服理解障碍。
教材也设置了许多课后练习和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教材还设置了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讨论题目和写作题目,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题目的讨论和写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与此我也认为《语言文字应用》选修教材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教材的部分内容较为陈旧,与时代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有些脱节,需要及时更新和补充。
教材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还比较偏重理解和记忆,缺乏一些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内容。
教材在内容的更新和多样化上还有进一步的完善空间。
《语言文字应用》选修教材是一本优秀的语文教材,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思维能力。
教材的丰富多样的内容、合理的编排和设计都是其优秀之处,同时也需要在内容更新和多样化上进行一些改进。
希望未来这本教材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成为更加优秀的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