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四 热学(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 格式:pptx
- 大小:4.17 MB
- 文档页数:87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热学全章闯关检测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热学全章闯关检测)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热学全章闯关检测的全部内容。
第十四章热学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
在一杯清水中滴一滴墨汁,制成悬浊液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若追踪一个小炭粒的运动,每隔30 s把观察到的炭粒的位置记录下来,然后用直线把这些位置依次连接起来,就得到如图所示的折线。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折线为小炭粒运动的轨迹B.可以看出小炭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C.记录的是炭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状况D。
可以看出炭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答案 B 图中的折线由炭粒在不同时刻的位置连接而成,无法反映炭粒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即该折线不是炭粒的运动轨迹,但能反映出炭粒的运动的无规则性,所以选项A和C错误而选项B 正确。
炭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故选项D错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B.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C.气体的温度越低,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D.气体的温度越高,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答案 D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A项未知热传递情况而B项未知做功情况,故无法判断气体内能的变化情况,A和B选项均错误;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高的物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也越大,故C项错误而D选项正确。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4 能—内能与内能的利用一、单选题1.(2022·连云港)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块内能为0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汽油机做功冲程气缸内燃气的内能增加D.两个发生热传递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温度差2.(2022·乐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B.内燃机的吸气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C.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大D.0℃的冰没有内能3.(2021九上·越秀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人们可制造出永动机B.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没有摩擦和空气阻力的情况D.火箭升空时,其势能和动能都增大,能量守恒定律不适用4.(2022·汶上一模)如图所示,用规格相同的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损失,丙所示的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液体比乙液体的比热容比大B.甲、乙两杯中的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之比为2︰3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乙两种液体升高的温度之比2︰3D.将甲、乙两种液体从20℃均加热至60℃(没有达到沸点)所需要的时间之比仍为2︰3 5.(2021九上·南岸期末)如图所示,对于下列实验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加臀部的内能B.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做功时,水蒸气的内能增加C.厚玻璃管中的空气被压缩时,管内空气的内能减小D.给瓶内打气,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来时,瓶内空气的内能减小6.(2022·简阳模拟)如图所示,规格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装有3kg和2kg的水,并用不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容器中的水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加的B.甲、乙两容器中的加热器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乙两容器中的水升高的温度之比为2℃3D.将甲、乙两容器中的水从20℃加热至沸腾所需要的时间之比为2℃3二、多选题7.(2021九上·富裕期末)下列关于内能、温度、热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8.(2022·龙岗模拟)2021年5月,搭载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运载火箭点火后,燃烧产生的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火箭拔地而起,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脱离,精确进入预定轨道。
专题十四热学【考纲解读】分析解读本专题为选考内容,概念、规律繁多,但要求较低,全部是Ⅰ级要求,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记忆。
(2)固体、液体部分内容常结合实例考查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及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会用表面张力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3)建立宏观量与微观量的关系。
分子动能与温度相对应,分子势能与体积相对应。
(4)加强贴近高考的典型题的练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探究】核心考点审题结果思路分析解答过程命题技巧【五年高考】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1.[2017江苏单科,12A(2)(3)](2)甲图和乙图是某同学从资料中查到的两张记录水中炭粒运动位置连线的图片,记录炭粒位置的时间间隔均为30 s,两方格纸每格表示的长度相同。
比较两张图片可知:若水温相同, (选填“甲”或“乙”)中炭粒的颗粒较大;若炭粒大小相同, (选填“甲”或“乙”)中水分子的热运动较剧烈。
(3)科学家可以运用无规则运动的规律来研究生物蛋白分子。
资料显示,某种蛋白的摩尔质量为66 kg/mol,其分子可视为半径为3×10-9 m 的球,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 mol -1。
请估算该蛋白的密度。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答案 (2)甲 乙 (3)见解析2.(2017北京理综,13,6分)以下关于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流速度越大,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B.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停止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D.水的温度升高,每一个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都会增大答案C3.[2015课标Ⅱ,33(1),5分](多选)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D.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E.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答案ACD4.[2015福建理综,29(1),6分]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和物质结构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2019一轮好卷高考物理《热学》选修3-3学思卷一Thermology1.(多选)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D.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E.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液体的对流形成的2.(多选)墨滴入水,扩而散之,徐徐混匀。
关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碳粒受重力作用B.混合均匀的过程中,水分子和碳粒都做无规则运动C.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D.墨汁的扩散运动是由于碳粒和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C.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D.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4.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增加时,分子间的() A.引力增加,斥力减小B.引力增加,斥力增加C.引力减小,斥力减小D.引力减小,斥力增加5.(多选)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B.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可能为零,瞬时速度不可能为零C.液体与大气相接触,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他分子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D.0 ℃的铁和0 ℃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E.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温度有关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C.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一定减小D.物体的温度较高,分子运动越激烈,每个分子的动能都一定越大7.已知地球大气层的厚度h远小于地球半径R,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地面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由此可估算得,地球大气层空气分子总数为________,空气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为________。
《热学》选修3-3学思卷二Thermology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在合适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2.(多选)如图为某实验器材的结构示意图,金属内筒和隔热外筒间封闭了一定体积的空气,内筒中有水。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热学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学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热学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学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热学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学案的全部内容。
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板块一主干梳理·夯实基础【知识点1】分子动理论Ⅰ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分子的大小①分子直径:数量级是10-10 m;②分子质量:数量级是10-26 kg;③测量方法:油膜法。
(2)阿伏加德罗常数1 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N A=6。
02×1023mol-1。
2.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1)扩散现象①定义: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实质: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也不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而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2)布朗运动①定义: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②成因: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粒撞击作用不平衡造成的.③特点:永不停息,无规则;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④结论: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热运动①定义: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②特点: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1)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斥力比引力变化更快。
(2)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3)分子力的特点①r=r0时(r0的数量级为10-10 m),F引=F斥,分子力F=0;②r〈r0时,F引〈F斥,分子力F表现为斥力;③r>r0时,F引〉F斥,分子力F表现为引力;④r>10r0时,F引、F斥迅速减为零,分子力F=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