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病人治疗中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7
论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提高糖尿病人和糖尿病人家属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加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适时控制糖尿病病发,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1]。
方法:根据糖尿病健康教育资料,对本院2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系列调查教育。
结果:通过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有关知识认识度程度得到不断的提升,均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结论:糖尿病护理健康教育有效的提升糖尿病病人的认知水平,并且使糖尿病病人更加合理进行科学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护理方法,有效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及稳定血糖指数。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健康教育现如今,我国糖尿病发病率达到10%-20%,并且正以每年0.1%的速度快速增长。
要做到全面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并非只依赖药物就可达到,这将需要对糖尿病人进行系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以此来减轻及避免糖尿病并发症,提升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2]。
1临床资料根据糖尿病健康教育资料,对本院2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系列调查教育。
护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对减缓及避免糖尿病并发症,有效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2健康教育方法2.1宣传护理健康教育处方:通过在医院和各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大厅放置《糖尿病健康教育处方》,以及对有家族史、肥胖史的主要人群免费赠予。
住院糖尿病患者均每人一份,并且安排护士进行床边讲解和分析。
2.2利用大众传媒宣传:利用传媒的号召力量即联系电视台,让其播放糖尿病防治和健康教育知识,使人们能够在电视上了解到有关糖尿病的健康教育知识。
在医院及各个社区宣传栏粘贴有关糖尿病知识的宣传画,免费发放健康教育漫画和健康教育报,提升人们对糖尿病的认知度。
对人们宣传“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均衡饮食、控制体重、乐观开朗”的健康行为生活方式。
2.3强化健康教育:对本院200例糖尿病患者,定期体检,建立血糖档案,并且进行护理健康行为指导。
明确本院200例糖尿病患者中的高危人群,对40岁以上主要高危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行为护理,确实将干预措施落实到每位高危患者。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是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和致死率的重要措施。
方法:根据糖尿病病人的特点,对121例糖尿病病人进行入院宣教、心理指导、饮食指导、体育锻炼指导、胰岛素治疗指导、出院宣教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结果:121例病人不同程度掌握了疾病相关知识,增强了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论:健康教育提高了病人的自我保健能力,减少并发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23—02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医院病房为教育基地,以住院病人及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面发展的教育活动[1]。
我科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对糖尿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
现简介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自2010年3月-2013年3月共收治糖尿病病人121例。
其中男79例,女42例。
职业:农民64例,工人40例,其他17例。
发生并发症者9例。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10%。
2 健康教育的内容2.1 健康教育的内容入院宣教,心理指导,饮食指导,体育锻炼指导,胰岛素治疗指导,出院宣教等。
2.2 健康教育的形式可采用多种形式,如采用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与进行口头宣教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的需求制定适合病人的健康教育计划,灵活有序地掌握宣教时机,使健康教育贯穿在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也可随时在非治疗护理中进行。
3 健康教育的实施3.1 入院宣教介绍住院环境、有关制度、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等,以消除病人的陌生感,尽快适应医院环境,感动住院有安全保障。
3.2 心理指导糖尿病患者中存在两种不良心理状态:一种是满不在乎,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表现为不重视饮食,不严格用药等,心理学上叫角色缺如;另一种是角色强化,表现为过于小心,谈病色变,焦虑等。
以上两种心理状态均不利于患者建立健康行为。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老年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更是居高不下。
据统计,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患病率已超过25%,这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而“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正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本文将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
一、“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的概念及特点“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是一种基于行为医学理论和行为改变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信念和行为。
通过向患者传递相关疾病知识,增强患者的信念和意识,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主要是为了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促进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了解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常存在着对疾病认识不足的情况。
部分患者对于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治知识了解不够,缺乏对疾病的深刻认识。
而应用“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宣传,帮助患者全面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患者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得到提高,有利于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管理。
2.促进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常存在着治疗消极的心态,而应用“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激发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通过与患者进行多次深入沟通,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让患者明白疾病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从而激发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有利于患者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管理。
3.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病人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病人中的作用。
方法将54例糖尿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5个月后,比较两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血糖控制状况。
结果观察组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及血糖控制均较好;对照组对糖尿病知识了解较少,血糖不稳定。
结论实施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护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可增强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有效地控制病情。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
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为1%-2%。
[1]该病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血管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它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健康及生存质量。
由于医护与患者交流不足,患者普遍对糖尿病知识缺乏,致使糖尿病患者急、慢性并发症不断发生。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基础措施之一,其目的是使患者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本知识和危害性,接受正规治疗,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顺应性和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
尤其对2型糖尿病人必须强化健康教育,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本研究通过对社区内5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初步探讨其对糖尿病患者生活及血糖水平的影响,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4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在50-75岁,平均年龄61岁。
文化程度:文盲:5例,小学:26例,初中:15例,高中以上;8例。
均为社区2009年6-10月的老年人查体中查出的2型糖尿病人,皆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
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用糖尿病药物治疗,同时对他们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22例,只用常规药物治疗,未接受健康教育指导。
两组在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方面无显著差异。
1.2健康教育内容1.2.1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糖尿病的基础知识,使其对糖尿病病因、影响病情的因素、病情控制方法及预后等有关知识了解。
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病人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实施健康教育后病人及家属对糖尿病发生与发展、疾病的预防、正确用药的认识提高,提高了正确监测血糖和有效控制血糖的能力,使病人对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的依从性提高。
理论结合实践,使病人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加深了理解,学会了自我护理的技能,同时也激发了病人的主动学习的热情,学到了许多知识,正确面对人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战胜疾病,受益匪浅。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糖尿病;自我护理
1临床资料
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60岁以上糖尿病病人56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60~85岁;均为2型糖尿病。
2健康教育
2.1评估病人及家属学习需求、学习能力病人入院后系统收集有关影响健康及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资料,并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得出不同的病人及家属的学习需求有所不同。
评估结果:36例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识缺乏,对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疾病的防治、糖尿病饮食运动及用药、疾病监测知识缺乏,缺乏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识,;48例病人及家属不能正确进行胰岛素注射,不能正确进行血糖、尿糖的测定,不能正确实施足部护理操作;32例病人存在急燥、焦虑、悲观、抑郁和记忆力下降或对疾病持无所谓的态度。
2.2制定教育计划根据病人及家属不同的学习需求及接受能力确
定病人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2.2.1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让患者及其家人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病理生理机制及如何更好地控制病情
2.2.2 健康教育指导内容
2.2.2.1心理指导目的在于强化病人及家属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重视,缓解负性情绪的影响,掌握自我护理的基本技能,提高治疗、康复与护理的依从性。
在基本知识教育中,客观地向病人介绍疾病有关发展过程及预后知识,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是目前尚不能根治的慢性疾病,但又是可防治的疾病,提高患者坚持治疗战胜疾病的信心。
2.2.2.2饮食指导目的是让患者理解合适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分配:碳水化合物约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提倡用粗制米、面和一定量杂量;蛋白质含量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15%,每天每公斤理想体重0.8-1.2g,伴有糖尿病肾病而肾功能正常者应限制至0.8g,血尿素氮升高者应限制在0.6g,蛋白质应至少有1/3来自动物蛋白;脂肪约占总热量30%。
每天食物总量应根据病人的生活习惯、病情和配合药物治疗进行分配。
对病情稳定的病人,可按每天3餐1/5、2/5、2/5或3餐各1/3分配;对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且波动较大的病人,可将每天进食餐数增加到5-6餐,从3次正餐中匀出食物作为加餐用。
2.2.2.3运动指导根据病人的爱好、习惯、体质情况,选择合适的
体育锻炼方法。
较适合老年糖尿病病人的运动形式有步行、慢跑、游泳、太极拳等,其中以步行为首选。
运动锻炼前最好做一次全面、细致的体检,以了解糖尿病病情及全身状况,为选择最适当的运动
方式、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提供必要的依据;锻炼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穿过硬、过紧的鞋子或赤脚,以防皮肤损伤;不要在地面不平、湿滑处锻炼,以免跌倒而致骨折;要随身携带糖果及糖尿病病人身份卡,最好有人陪伴或在有人区域进行锻炼。
2.2.2.4用药指导强调用药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的观察与预防;
指导注射胰岛素者正确使用胰岛素笔,掌握注射方法;不可自行改
变药量或停药;教会病人及家属血糖监测技术(包括皮肤消毒、穿刺部位及方法、取血样、看读数、监测次数等),据血糖情况,由医生调整药物剂量。
同时防止患者乱用土方、秘方以免影响治疗。
2.2.2.5预防并发症的指导强调坚持有效降压、调脂、抗凝、扩张血管、戒烟等治疗对延缓各种慢性并发症的重要性;保持二便通畅,以免诱发视网膜剥离和心脑血管意外;积极预防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的感染;加强足部自我护理;讲解老年病人低血糖
的特殊表现、主要原因、危险性,以及预防与自我救治的方法。
2.2.3健康教育的方法
2.2.
3.1随机性教育在治疗、护理、巡视病房中有针对性指导,
如发药时讲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法、注意事项。
2.2.
3.2个别教育通过个别谈心,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针对个别病例逐项指导。
即采用一对一的教育方法。
此方法适用于活动能力
丧失、文化程度低、语言障碍病人的健康教育,也是一种最适合技能操作培训的教育方法,如对病人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教学。
2.2.
3.3文字教育通过黑板报、健康教育手册等图文并茂的资料指导患者了解掌握有关疾病的知识,同时给予必要的解释说明。
适用于具有阅读能力的糖尿病病人。
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整理成小册子,图文并茂,简要明了,而且可供病人长期保存,随时阅读。
2.2.
3.4举行小讲课根据病人及家属的接受能力分期介绍相关知识。
适用于语言沟通正常的糖尿病病人。
把具有相同学习需求的病人集中起来,举行1次糖尿病专题讲座,先由专科医师有针对性授课30min,主要内容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糖尿病饮食的、控制血糖的意义、常用降血糖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等,再由护士演示足部护理;病人及家属也可以当场提出问题,采用医护组合及护患互动方式教育。
2.2.
3.5电话咨询适用于回家休息的病人。
对刚出院的病人医护人员也要定期电话询问他们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2.2.
3.6病友交流会适用于具有一定活动能力的病人。
定期为糖尿病病人组织病友交流活动,召开病人座谈会。
3结果
56例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后,50例掌握了糖尿病相关知识,54例能正确进行相关技能操作。
56例病人及家属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防治方法、严格遵医嘱用药等方面有显著提高。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参加运动的积极性提高了,主动参与医疗步行、慢跑、打太极拳、
医疗体操等各项康复运动。
均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血糖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有较好的自我护理能力。
4讨论
4.1健康教育评估在糖尿病病人的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因糖尿病病程长,病人反复住院,加之信息渠道宽,对糖尿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入院前对糖尿病的康复治疗方法、并发症的预防不够理解。
在进行健康教育前,先有计划、有目的统计和收集患者和家属的需求,了解所缺乏的知识、最关心的内容,有的放矢地开展健康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4.2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内容,满足患者要求加强对糖尿病患者
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通过向患者教育与指导有关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康复治疗方法,增强了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调动了患者参与各项康
复治疗的积极性,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自控水平明显提高。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能认真执行饮食、运动、药物治疗方案,糖尿病教育对病情的控制和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3健康教育的注意事项在对糖尿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考虑不同病人及家属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不同。
在对教育内容的确定中要把“必须知道的信息”与“需要知道的信息”区分开,优先学习“必须知道的信息”。
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自我监测、药物治疗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常被称为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
这五项内容在不同机制、不同环节上相互调节血糖,缺一不可。
另外,要结合老年病人患有多种慢性病、咀嚼功能和味觉变化的特点进行食物调整,在避免加重病情的基础上,保证基本热量与营养素的摄取,防止发生低血糖或加重营养不良。
家属或照顾者的同情与迁就,往往是病人未能执行饮食治疗方案的重要原因,必须加强病人照顾者的教育与指导,以取得其配合,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
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改善了病人及家属对糖尿病的“无知”状态。
通过系统的接受各方面的健康教育,它不仅能帮助病人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开支,改善代谢控制,同时学到了许多知识,正确面对人生,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接受糖尿病的慢性、终生性的特点,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尤黎明,主编.老年护理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47
[2]铃子,陈游英,主编.现代护理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21
[3]施顺芝,主编.糖尿病自我调控与应急,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08
[4]王玉春.加强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医患健康.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236.
[5]周桂珍.糖尿病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实用全科医学,20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