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
- 格式:docx
- 大小:22.57 KB
- 文档页数:3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期控制血糖水平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因此,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饮食、运动、药物管理、血糖监测和并发症预防等方面,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教育。
一、饮食1.1 控制饮食热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避免过度摄入糖分和高热量食物。
1.2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选择全谷类、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1.3 分餐进食,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规律。
二、运动2.1 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行等,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2.2 避免长时间久坐,定时起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2.3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低血糖。
三、药物管理3.1 按医生建议规律服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3.2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3.3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及时向医生咨询。
四、血糖监测4.1 定期测量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
4.2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保持血糖在理想范围内。
4.3 学会使用血糖仪,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时机。
五、并发症预防5.1 定期进行眼底检查、肾功能检测和足部检查,预防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
5.2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波动对血糖的影响。
5.3 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定期复诊,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是疾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药物管理、血糖监测和并发症预防,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患者能够重视健康教育,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共同抗击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标题: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引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水平和生活方式,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一、饮食管理1.1 控制饮食总热量摄入: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控制饮食总热量,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血糖升高。
1.2 均衡饮食结构:合理搭配主食、蛋白质、蔬菜水果等,保持饮食结构均衡,有利于稳定血糖水平。
1.3 控制糖分摄入:减少摄入高糖食物,选择低糖或无糖食品,避免血糖波动。
二、运动管理2.1 规律运动: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提高身体代谢,促进血糖降低。
2.2 避免过度运动:避免过度运动导致低血糖,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强度和时长。
2.3 注意运动时间:避免在血糖过高或过低时进行剧烈运动,选择在血糖稳定时进行运动效果更好。
三、药物管理3.1 定时服药:糖尿病患者应按医生建议定时服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保持药物血药浓度稳定。
3.2 注意药物副作用:定期监测血糖和药物副作用,如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3 避免自行调整药量: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调整。
四、定期检查4.1 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指标,了解自身血糖控制情况。
4.2 肾功能检查:定期检查肾功能、眼底、心脏等器官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4.3 营养素检测:定期检测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素水平,保持身体充足的营养供给。
五、心理健康5.1 积极心态:糖尿病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勇敢面对,避免情绪波动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5.2 寻求支持: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医疗团队的支持,共同面对疾病,减轻心理压力。
5.3 定期心理咨询:定期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帮助糖尿病患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结语: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及其家人、医疗团队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引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为了严重影响。
为了匡助糖尿病患者管理疾病并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饮食管理、药物治疗、运动锻炼、血糖监测和心理支持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
一、饮食管理1.1 合理控制饮食: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限制糖分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蛋白质的摄入。
1.2 定时定量进餐:糖尿病患者应按时进餐,每天分为三餐,避免暴饮暴食,控制餐后血糖的波动。
1.3 饮食搭配合理: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搭配食物,注意碳水化合物的选择和搭配,避免过量摄入。
二、药物治疗2.1 药物使用规范:糖尿病患者应按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降糖药物,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或者停药。
2.2 药物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应了解自身所用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如低血糖的症状和应对方法等。
2.3 定期复查和调整治疗方案: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和体检,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
三、运动锻炼3.1 适度有氧运动:糖尿病患者应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控制。
3.2 避免剧烈运动: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低血糖,运动前应检测血糖水平,必要时摄入适量碳水化合物。
3.3 注意运动时间和频率: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和频率,避免长期不运动或者过度运动。
四、血糖监测4.1 血糖监测的重要性: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了解自身血糖水平的变化,及时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
4.2 血糖监测的方法:糖尿病患者可选择血糖仪、连续血糖监测系统等方法进行血糖监测,注意正确使用和消毒。
4.3 血糖监测的记录和分析:糖尿病患者应记录血糖监测结果,并与医生进行交流和分析,以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尊敬的糖尿病病人:为了帮助您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提供给您以下的健康教育内容。
请您仔细阅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实施。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医生或护士咨询。
1. 什么是糖尿病?1.1 糖尿病的定义及病因1.2 糖尿病的分类1.3 糖尿病的症状和体征1.4 狐臭诊断和治疗2. 糖尿病的饮食管理2.1 糖尿病饮食原则2.2 糖尿病饮食禁忌2.3 糖尿病饮食常见问题解答3. 糖尿病的运动管理3.1 糖尿病患者运动的重要性3.2 糖尿病患者运动的选择和注意事项3.3 推荐的运动方案4.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4.1 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2 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和作用机制4.3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和副作用5. 日常生活中的糖尿病管理5.1 血糖监测的方法和时机5.2 糖尿病急救措施5.3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6.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6.1 糖尿病眼病的预防与治疗6.2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与治疗6.3 糖尿病足病的预防与治疗7. 心理状况和糖尿病7.1 糖尿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7.2 心理状况对糖尿病的影响7.3 应对糖尿病相关的心理问题8. 社会支持与糖尿病8.1 寻找合适的支持网络8.2 参加糖尿病相关的支持群体8.3 如何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9. 附件9.1 糖尿病饮食推荐菜单示例9.2 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记录表格9.3 糖尿病患者运动计划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狐臭:指由于分泌物中含有某些成分而产生的特殊气味的病症。
2. 胰岛素: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用于调节血糖水平。
本文涉及附件:1. 糖尿病饮食推荐菜单示例。
2. 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记录表格。
3. 糖尿病患者运动计划表格。
感谢您阅读本文档,希望能对您的日常生活和糖尿病管理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联系医生或护士。
完整版)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1、糖尿病基础知识宣教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长期升高,由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肥胖和精神因素等。
主要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包括三个条件: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意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葡萄糖耐量检查2小时血糖≥11.1 mmol/L。
符合这些标准之一的患者,在次日复诊时仍符合三个条件之一者,即为糖尿病患者。
2、做好患者心理疏导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
由于患者缺乏医学知识,加之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孤独、焦虑、抑郁、悲观失望、恐惧心理、甚至产生厌世心理。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不仅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治疗工作,同时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对患者表示理解、尊重和真诚,引导患者走出误区,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现实,配合治疗和护理,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研究防治知识,通过血糖和尿糖的监测摸索出影响病情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坚定的信心和毅力。
同时鼓励家属共同参与,使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做好患者饮食指导饮食调控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方法,是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减少症状的重要途径。
糖尿病治疗强调早期、长期、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
其目标是在给患者足够而且均衡的营养的基础上,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代谢紊乱,尽可能地减少胰岛β细胞的负担,消除糖尿病的症状,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维持良好的健康和活动能力,与正常人一样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通过对饮食结构的调整达到辅助加强治疗效果,减轻糖尿病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
4、运动指导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恢复心理平衡,消除焦虑、振作精神、增强信心,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增强体质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脂代谢,调节体重,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帮助糖尿病病人管理疾病、改善生活质量,以下是一个详细的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内容的范本:
⒈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的定义和分类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糖尿病的症状和并发症
⒉诊断和监测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检查方法
●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和方法
●其他相关检查项目的解释和重要性
⒊饮食管理
●糖尿病饮食原则和控制方法
●每餐的饮食比例和食物选择
●糖尿病病人应避免食用的食物
⒋运动和体育锻炼
●运动对糖尿病病人的益处和建议
●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和强度
●运动前后的注意事项和血糖控制
⒌药物治疗
●糖尿病常用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药物治疗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药物的副作用和风险
⒍糖尿病并发症和预防
●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并发症介绍
●如何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方法⒎心理及社会支持
●糖尿病对患者心理的影响
●寻求家庭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心理调适和心理干预的方法和建议⒏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
●康复治疗的目标和方法
●如何改善生活质量和控制疾病
●关注其他健康问题和生活习惯的建议
本文档涉及附件:
●模拟糖尿病饮食计划表
●血糖监测记录表
●运动计划表
●药物治疗须知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糖尿病管理和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定义●医疗保健机构的责任和义务
●病人权益保护的法规和规定。
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控制。
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可以匡助他们更好地控制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内容。
一、饮食管理1.1 控制饮食热量: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热量,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和脂肪,以控制血糖和体重。
1.2 分配饮食:病人应根据医生或者营养师的建议合理分配三餐和零食,避免大餐和暴饮暴食。
1.3 注意饮食均衡:饮食应包含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饮食均衡。
二、运动管理2.1 规律运动:糖尿病患者应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2.2 避免剧烈运动: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或者长期的高强度运动,以免导致血糖波动和低血糖。
2.3 定期锻炼:建议病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每天30分钟,5天一周。
三、药物管理3.1 定时服药:病人应按医生的建议定时服用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避免漏服或者过量服用。
3.2 注意药物副作用:患者应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及时向医生汇报异常情况。
3.3 定期监测血糖:病人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药物剂量或者饮食运动计划。
四、心理管理4.1 接受病情:病人应接受自己患有糖尿病的事实,积极面对疾病,不要产生消极情绪。
4.2 寻求支持:患者可以加入糖尿病患者互助组织或者寻求心理咨询,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匡助。
4.3 积极生活:病人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参预社交活动和爱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五、定期随访5.1 定期复诊:病人应按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5.2 学习健康知识:患者应定期参加糖尿病健康教育课程,学习疾病管理知识和技能。
5.3 保持联系:病人应与医生、护士、营养师等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他们咨问询题并获得匡助。
总之,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是一项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疗团队共同努力。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通过健康教育来管理和控制疾病,以提高生活质量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和日常护理等方面。
一、饮食1.1 控制总热量摄入: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避免过度摄入引起肥胖和高血糖。
1.2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含糖食物和高糖饮料。
1.3 均衡膳食:糖尿病患者应保证每餐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均衡,合理搭配各类食物。
1.4 控制饮酒:糖尿病患者应限制饮酒,特别是高糖酒精饮料的摄入,以免引起血糖波动。
二、运动2.1 有氧运动: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有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
2.2 耐力训练:糖尿病患者可以进行适度的耐力训练,如举重、拉伸等,有助于提高身体代谢和肌肉力量。
2.3 注意运动先后的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应检测血糖水平,如血糖过低或者过高,应适当调整饮食和药物剂量。
运动后应及时监测血糖水平,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三、药物治疗3.1 口服药物:糖尿病患者根据医生的处方,按时按量服用口服降糖药物,以匡助控制血糖水平。
3.2 胰岛素注射:部份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应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注射,并学会正确的注射技巧和部位选择。
3.3 药物副作用:糖尿病患者应了解各种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如低血糖、胃肠道不适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日常护理4.1 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了解自己的血糖操纵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饮食和药物剂量。
4.2 足部护理:糖尿病患者应每天检查双脚,保持足部清洁和干燥,避免受伤和感染,定期进行足部按摩和保湿。
4.3 注意口腔卫生: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和牙周病的发生。
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
为了管理糖尿病,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健康教育。
1. 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饮食应定量定时,避免暴饮暴食,限制高糖、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
尽量选择粗粮、蔬菜、水果、瘦肉等低糖低脂的食物,并合理安排三餐和零食。
2. 运动锻炼: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增强身体素质。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运动前和运动中应测量血糖,以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
3. 药物治疗:通过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注射来控制糖尿病的血糖水平。
患者应按医生的建议,准确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4. 注重心理健康: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适当的支持和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病情和生活变化,减轻心理负担。
5. 定期检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去医院进行血糖、血压、血脂等检查,以及眼底、肾功能、神经病变等有关糖尿病并发症的检查。
6. 应急处理: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好葡萄糖和胰岛素。
在低血糖或高血糖紧急情况下,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进食含
糖物质或按医生建议注射胰岛素。
7. 停止不良习惯:烟草和酒精的摄入会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造成更多影响,应尽量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
8. 儿童糖尿病管理:儿童糖尿病的管理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家长应从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协助孩子管理病情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以上是关于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内容,希望对糖尿病患者和家属有所帮助。
请按照医生的建议,合理管理糖尿病,以提高生活质量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人健康教育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水平和生活方式,以维持身体健康。
因此,糖尿病人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饮食、运动、药物管理、心理健康和定期检查五个方面介绍糖尿病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一、饮食1.1 控制饮食中的糖分摄入:糖尿病患者应减少食用高糖食品,如糖果、甜点等,避免导致血糖波动。
1.2 均衡饮食:合理搭配主食、蔬菜、水果、蛋白质等食物,控制饮食中的脂肪和盐的摄入量。
1.3 定时进餐: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餐后血糖快速升高或下降。
二、运动2.1 定期运动: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2.2 控制运动强度: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高强度运动,以免导致血糖波动不稳。
2.3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避免在血糖浓度高峰时进行剧烈运动,可选择在餐后进行适量运动。
三、药物管理3.1 定时服药:按照医生的建议,准时服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避免漏服或过量服用。
3.2 注意药物副作用:定期检查血糖和药物副作用,如低血糖反应等,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3.3 遵循医嘱:在药物治疗期间,遵循医生的建议,不随意更改药物种类或剂量。
四、心理健康4.1 积极面对疾病:糖尿病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因疾病而消沉或焦虑。
4.2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交流,寻求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
4.3 学会放松:通过健身、瑜伽、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减轻疾病带来的压力。
五、定期检查5.1 定期体检: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糖、血压、血脂等相关检查,及时掌握自身健康状况。
5.2 注意并发症:定期检查眼底、肾功能、神经系统等,并及时发现并处理糖尿病并发症。
5.3 落实医嘱: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疾病稳定。
总之,糖尿病人健康教育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药物管理、心理健康和定期检查,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糖尿病患者能够重视健康教育,积极配合治疗,健康管理,保持身体健康。
糖尿病病人的康健教育内容
1、糖尿病基础知识宣教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是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混乱。
其主要是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丰腴、精神因素导致自身免疫功能障碍造成的。
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为主。
诊断标准:①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意血糖≥11.1mmol/lL;②空腹血糖≥7.0mmol/lL;③葡萄糖耐量检查2 h血糖≥11.1 mmol/L。
符合上述标准之一的患者,在次日复诊时仍符合三条件之一者为糖尿病患者。
2、做好患者心理疏导
由于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又缺乏医学知识,加之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产生孤独、焦灼、解?、悲观失望、恐惧心理、甚至产生厌世心理,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不但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治疗工作,同时也要关注患者心理,对患者表示理解、尊崇和真挚,引导患者走出误区,树立信心,保持优良的心态,接受现实,配合治疗和护理,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学习防治知识,通过血糖和尿糖的监测摸索出影响病情的不利和不利因素,有坚强的信心和毅力,同时鼓励家属共同参与,使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做好患者饮食指导
血糖控制虽与药物治疗有一定关系但饮食调控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方法,是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混乱和高血压、减少症状的危机途径。
糖尿病治疗强调早期、长期、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其目标是;在给患者以足够而且平衡的营养的基础上,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代谢混乱,尽可能地减少胰岛β细胞的负担,消除糖尿病的症状,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维持优良的康健和活动能力,与正常人一样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通过对饮食结构的调整达到辅助加强治疗效果,减轻糖尿病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
4、运动指导
合适的运动有助于恢复心理平均,消除焦灼、振作精神、增强信心,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增强体质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脂代谢,调节体重,防止并发症的产生,运动后应有适意感且合适进食,避免出现低血糖,大凡Ⅱ型糖尿病早期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就能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依照患者身体情况选择运动种类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踢毽子、球类运动等,最佳采用有氧运动,必须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运动最佳选择在餐后1 h进行。
5、用药指导
糖尿病系终身性疾病,药物治疗是危机手段之一,无论患者采用哪种降糖药物都会有相对例外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教会患者正确掌握用药的时间、用法及用量,如:降糖药饭前、饭后服用的例外类型,用药要确凿,凡在联合用药时更要小心谨慎,不要过量或重复使用。
胰岛素在饭前半小时注射,注射后按时就餐,抽取胰岛素的剂量必须确凿,不管口服降糖药物还是注射胰岛素都要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由医生来调整药物的剂量,初患糖尿病首先应进行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仍高可加用口服降糖药物,同时防止患者乱用偏方、秘方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6、预防并发症的指导
1)让患者及家属严格执行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及运动方案,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知识。
2)定期去医院进行血糖、尿糖监测,全面了解用药水平和控制水平。
也可采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血糖的自我检测,经常测血压,检查血脂,积极控制高血压和治疗高血脂,定期检查眼底、眼压、防止视网膜病变等视力危机损害。
3)鞋袜要合脚,卫生,透气,防止周围神经和血管病变致足损伤,不用热水烫脚及使用电热毯,热水袋等以免烫伤。
4)如出现心慌出汗、恶心呕吐以及有明明的饥饿感等低血糖情况应立即喝糖水和进食,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由于各种原因停用降糖药物或饮食过量,诱发酮症酸中毒,出现疲倦、食欲不振甚至昏迷,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救治。
5)康健教育的方法
㈠随机教育利用晨、晚间护理和各种治疗时有针对性指导,如发药时讲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法,注意事项。
㈡座谈式教育通过个别谈心,耐烦解答患者的提问,并对个别病例逐项指导。
㈢通过黑板报、康健教育手册指导患者了解掌握有关疾病的知识,同时给与必要的解释。
㈣举行小讲课分期介绍相关知识,每次小讲课15-20 min,每周1~2次。
糖尿病康健教育对象不仅仅是糖尿病患者,还应包括普通人群,高危人群,患者家属。
糖尿病康健教育可显赫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得到个体化、终身的、科学的治疗,保证治疗的经济合理。
糖尿病是可控制的疾病,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可防可治的,如何使患者少花钱、治好病,减轻经济负担,医务人员应在糖尿病康健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