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预制小箱梁通用图的错误
- 格式:doc
- 大小:361.50 KB
- 文档页数:4
箱梁预制作业指导书一、工程概况本合同段K0+870高架桥、K3+120高架桥及K6+071丰山河大桥上部结构均为预应力混凝土(后张)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箱梁共计1044片,长度为25m 和30m两种。
箱梁预制采用C50混凝土,预应力筋采用Φs15.2㎜钢绞线。
K0+870高架桥全桥箱梁共用钢筋4199.064t,C50混凝土22587.2m3,Φs15.2钢绞线820.048t;K3+120高架桥全桥箱梁共用钢筋2571.232t,C50混凝土12457.6m3,Φs15.2钢绞线452.256t;K6+071丰山河大桥全桥箱梁共用钢筋760.979t,C50混凝土4834.5m3,Φs15.2钢绞线103198.5t。
二、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1、总体方案箱梁预制混凝土施工采用混凝土搅拌站统一拌制,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采用龙门吊配合吊斗运输至梁位。
混凝土浇筑采用先底板后腹板,最后浇筑顶板。
预应力孔道采用金属波纹管孔道成孔,采用150T千斤顶进行张拉。
孔道压浆采用C50水泥浆,要求压浆饱满。
2、钢筋制作及安装钢筋绑扎流程:先进行底板普通钢筋绑扎,再进行腹板钢筋的绑扎、腹板内纵向波纹管的安装及梁底锚固端(包括垫板、锚固螺母及锚下螺旋筋)的安装,安装内模后最后进行顶板普通钢筋的绑扎、顶板内纵向波纹管的安装。
箱梁钢筋制作在钢筋加工场内进行,然后将制作成型的钢筋运至现场进行绑扎。
钢筋分两次绑扎,第一次安装底板及腹板钢筋,第二次安装翼缘板及顶板钢筋。
主筋采用搭接双面焊或者搭接单面焊。
钢筋安装时,当普通钢筋与波纹管位置发生矛盾时,可适当挪移钢筋位置。
2.1钢筋质量要求1)钢筋加工按设计要求下料及制作加工。
2)搭接接头的长度和焊缝的总长度符合规范要求,要求焊缝平顺、无气泡、无裂缝、焊接处钢筋无烧伤现象。
搭接焊时搭接钢筋的轴线应在同向来线上。
3)搭接长度,双面焊≥5d、单面焊≥10d;焊缝厚度h>0.3d,焊缝宽度h>0.8d,d为钢筋直径。
说明一、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 D81-2006)二、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指标表三、主要材料1.混凝土1) 水泥:应采用高品质的强度等级为62.5、52.5、42.5的硅酸盐水泥,同一座桥的预制梁应采用同一品种水泥。
2) 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碎石宜采用锤击式破碎生产。
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0mm,以防混凝土浇筑困难或振捣不密实。
3) 混凝土:预制主梁、端横梁、中横梁、现浇接头、湿接缝、封锚、桥面现浇层混凝土均采用C50;桥面铺装采用沥青混凝土。
2.普通钢筋普通钢筋采用R235和HRB335钢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1991)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的规定。
凡钢筋直径≥12mm者,采用HRB335热轧带肋钢;凡钢筋直径<12mm者,采用R235 (A3)钢。
本册图纸中R235钢筋主要采用了直径d=8、10mm两种规格;HRB335钢筋主要采用了直径d=12、16、20、22、25mm五种规格。
3.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pkf=1860MPa、公称直径d=15.2mm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其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
4.其他材料1)钢板:钢板应采用《碳素结构钢》GB700-1998规定的Q235B钢板。
2)锚具:预制箱梁正弯矩钢束采用M15-3、M15-4圆形锚具及其配套的配件,预应力管道采用圆形金属波纹管;箱梁墩顶连续段处负弯矩钢束采用BM15-4、BM15-5扁形锚具及其配套的配件,预应力管道采用扁形金属波纹管。
预制小箱梁施工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预制场布置 (2)四、施工工艺 (3)4.1、工艺流程 (3)4.2操作方法 (4)五、质量标准 (12)5.1钢筋加工质量标准 (12)5.2预应力筋加工和张拉质量标准 (12)5.3梁体预制质量标准 (13)六、成品保护 (14)七、季节性施工措施 (14)八、安全环保措施 (14)8.1安全措施 (14)8.2环保措施 (16)预制小箱梁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5、《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6、《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7307、《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529-2004二、工程概况扩建工程1标海河大桥引桥上部结构设计为简支变连续预制小箱梁,共计41联。
小箱梁共有nx40m,nx35m,nx30m,nx25m,35+40+35,25+30+30+25m等多种跨径布置,均采用斜腹板四箱单室箱形断面,梁高按照跨径不同分为:2.2m,2m,1.8m和1.4m,悬臂长0.767米,预留12厘米与防撞护栏及挂檐同浇注;支点及跨中腹板厚度根据跨径不同采用0.18 m~0.32m;顶板厚度均为0.18m;底板厚度根据跨径不同采用0.18m~0.25m。
预制小箱梁之间现浇混凝土段宽为0.917m;箱梁在每个墩顶设置一道横隔梁,根据跨径不同设置1或者3道跨中横梁。
其小箱梁标准断面如下图(以30m跨径):海河引桥预制小箱梁共576片,其中40m小箱梁236片,35m小箱梁80片,32m小箱梁40,30m小箱梁164,25m小箱梁56。
详细统计数据见下表。
三、预制场布置预制场宽90m,长230m,在预制场内设预制区、存梁区、钢筋绑扎区、钢筋原材料存放区、钢筋加工及半成品存放区、钢绞线及波纹管存放区和生活区。
关于某跨径40m小箱梁桥梁体预制长度不足处理方法的研究关键词:预制小箱梁、简支变连续结构、荷载、小箱梁计算摘要:某国道桥梁项目,上部结构预应力小箱梁结构,结构体系为简支变连续结构,在预制梁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预制梁长教原设计梁长偏短约25~50cm。
为保证上部梁体总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结构体系转化时需要增加现浇段长度。
由于与原设计不符,为保证桥梁施工过程中结构安全,并且损失最小化的原则,优先方案是对现状情况重新进行受力计算,经检算结构安全,施工过程中需采取一定的施工措施完成施工。
一、工程概况某国道项目,桥梁第五跨上跨旅游公路,桥位位于两个隧道之间,在第二跨跨越沟谷。
新建桥梁上部采用6*4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成桥,桥长为左线248米/右线244.6米,桥宽12.75米,夹角90度,由3*40+3*40两联组成,全桥共计箱梁48片,在3#墩位置设160伸缩缝,0#、6#台位置设80伸缩缝。
下部结构为柱式圆形桥梁,一桩接一柱,右线2#~5#桥墩桩径Φ2.0米,桥墩直径为1.8米,其余桩径均为1.8米,桥墩直径为1.6米,桥台采用桩接盖梁形式。
桥梁横断面布置4片小箱梁,湿接缝宽度为0.75m,横向长度为12.75m。
横断面组成为0.5m(防撞护栏)+11.75m(车行道)+0.5m(防撞护栏)=12.75m二、处理思路本大桥为曲线桥梁,上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采用集中预制厂预制,在预制阶段因故造成实际预制梁长较原设计偏短,边跨梁短25~45cm,中跨梁短30~50cm,现有桥梁已全部预制完成。
本项目为简支变连续结构,由于预制部分长度不足,为保证上部梁体总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结构体系转化时现浇段长度增加。
在确保结构安全的情况下损失最小化的原则,优先方案是对现状情况重新进行受力计算,如检算通过,则可以采取一定的施工措施完成施工。
三、计算资料1. 桥梁概况1).40m预应力简变连小箱梁,梁高2.0m;桥宽12.75m。
说明一、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 D81-2006)二、技术指标主要技术指标表三、主要材料1.混凝土1) 水泥:应采用高品质的强度等级为62.5、52.5、42.5的硅酸盐水泥,同一座桥的预制梁应采用同一品种水泥。
2) 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碎石宜采用锤击式破碎生产。
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0mm,以防混凝土浇筑困难或振捣不密实。
3) 混凝土:预制主梁、端横梁、中横梁、现浇接头、湿接缝、封锚、桥面现浇层混凝土均采用C50;桥面铺装采用沥青混凝土。
2.普通钢筋普通钢筋采用R235和HRB335钢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1991)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的规定。
凡钢筋直径≥12mm者,采用HRB335热轧带肋钢;凡钢筋直径<12mm者,采用R235 (A3)钢。
本册图纸中R235钢筋主要采用了直径d=8、10mm两种规格;HRB335钢筋主要采用了直径d=12、16、20、22、25mm五种规格。
3.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pkf=1860MPa、公称直径d=15.2mm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其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规定。
4.其他材料1)钢板:钢板应采用《碳素结构钢》GB700-1998规定的Q235B钢板。
2)锚具:预制箱梁正弯矩钢束采用M15-3、M15-4圆形锚具及其配套的配件,预应力管道采用圆形金属波纹管;箱梁墩顶连续段处负弯矩钢束采用BM15-4、BM15-5扁形锚具及其配套的配件,预应力管道采用扁形金属波纹管。
目录1 计算依据与基础资料 (1)1.1 标准及规范 (1)1.1.1 标准 (1)1.1.2 规范 (1)3.1.5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汇总 (17)3.2 剪力横向分布系数 (18)3.3 汽车荷载冲击系数μ值计算 (18)3.3.1汽车荷载纵向整体冲击系数μ (18)3.3.2 汽车荷载的局部加载的冲击系数 (18)4 主梁纵桥向结构计算 (18)4.1箱梁施工流程 (18)4.2 有关计算参数的选取 (19)4.3 计算程序 (20)4.4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20)4.4.1 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计算 (20)5.1 荷载标准值计算(弯矩) (30)5.1.1 预制箱内桥面板弯矩计算 (31)5.1.2 现浇段桥面板弯矩计算 (33)5.1.3 悬臂段桥面板弯矩计算 (35)5.2 荷载标准值计算(支点剪力) (37)5.2.1 预制箱内桥面板支点剪力计算 (37)5.2.2 现浇段桥面板支点剪力计算 (37)5.3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38)5.3.1 预制箱内桥面板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38)5.3.2 现浇段桥面板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40)5.3.3 悬臂段桥面板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41)预应力混凝土公路桥梁通用设计图成套技术通用图计算书(30m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1 计算依据与基础资料1.1.3 参考资料∙《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桥梁上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3)1.2 主要材料1)混凝土:预制梁及现浇湿接缝、横梁为C50、现浇调平层为C40;2)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钢绞线15.2s φ,1860pk f MPa =,51.9510p E Mpa =⨯3)普通钢筋:采用HRB335,335sk f MPa =,52.010S E Mpa =⨯1.3 设计要点1)本计算示例按后张法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 类构件设计,桥面铺装层80mmC40混凝土不参与截面组合作用;2)根据组合箱梁横断面,采用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方法将组合箱梁3.1.1 刚性横梁法1)抗扭惯矩计算宽跨比B/L=13.5/30=0.45≤0.5,可以采用刚性横梁法。
部颁标准图桥梁边板悬臂对钢筋砼护栏碰撞荷载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摘要:近年来,国内公路及城市桥梁出现的一系列重特大交通事故令人怵目惊心。
这些事故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阻断了正常交通,影响了行车安全,更甚者直接威胁到人身安全。
公路及城市桥梁的防撞护栏等安全防护设施是降低交通事故危害性的有力措施,能及时并有效保护行车安全。
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防护能力,相关安全设施规范及政策文件对桥梁安全设施要求逐步提高,却忽略了桥梁等主体结构是否匹配更高要求的安全防护设施的问题。
关键词:桥梁;防撞护栏;梁体悬臂承载力;本文根据《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附录D中的计算原理,验算梁板通用图边板悬臂承载力是否大于汽车碰撞荷载产生的效应。
文中列举新版部颁标准图中部分典型梁体:预应力砼空心板边板(悬臂0.38m),预应力砼T梁边板(悬臂1.025m),预应力砼小箱梁边板(悬臂0.817m),按边板上设置SB级钢筋砼防撞护栏的情况计算边板悬臂的承载力。
一方面分析了部颁标准图中部分梁体悬臂抗弯承载力是否大于SB级汽车碰撞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效应;另一方面分析了应如何从防撞护栏合理配筋的角度进而优化梁体边板配筋,使其更经济合理。
1.预应力砼空心板计算(悬臂C=0.38m)1.1材料参数对于钢筋混凝土护栏,根据实车碰撞试验经验、屈服线理论、强度设计理论,选用材料强度标准值进行计算。
护栏钢筋:HRB400钢筋,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f yk=400MPa;护栏混凝土:C30混凝土,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 ck=20.1MPa。
①为承受护栏关于桥梁纵轴碰撞力弯矩的受力筋,截面面积:S1=201.1mm2,(HRB400) 16@150mm;②为承受护栏关于其竖向轴碰撞力弯矩的受力筋,截面面积:S2=113.0mm2,(HRB400) 12。
1.2碰撞荷载根据《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表3.5.4的规定,SB级碰撞荷载标准值F l=350KN,荷载分布长度L t=2.4m。
交通部预制小箱梁通用图的错误
sclxh0
本人在施工中发现,交通部现行通用的小箱梁图纸,凡是斜交的,均存在错误,错误在:小箱梁端部若按图纸施工,架梁后端横梁将成Z字形,所以端部图纸就预以修改。
即梁纵轴线与桥墩横轴线成锐角侧腹板应随高度逐渐内退,梁纵轴线与桥墩横轴线成钝角侧腹板应随高度逐渐外伸,而不能与图纸上一样固定不变。
大家讨论,请版主赠币,呵呵,这将革新交通部的图纸啊!本来我想写篇论文的。
给大家放一张施工安装后的图纸!斜交30度,看看上面的端横梁象什么样了,当然最后不得不专家论证怎么做端横梁了!
看标准图一部份,矛盾就出在这里!1、立面图
看标准图一部份,矛盾就出在这里!1、平面图看标准图一部份,矛盾就出在这里!3、断面图
正是由于小箱梁腹板外张的变化率加上端部5度角以及端部外突结合在一起,比斜交变化率小,按图施工后,梁纵轴线与桥墩横轴线成锐角侧腹板端部近乎于接近了桥墩中心线,梁纵轴线与桥墩横轴线成钝角侧腹板则大远离了桥墩中心线。
Zhiyongwang
标准图真有错误码?结论或许太早,从图上可知,该箱梁是30米的,也不是你说的“斜交30度”,而是斜度30度,此桥的斜角交为120度,你预制的梁翼缘板咋看也不和桥墩横轴线平行,斜交箱梁的锚垫板也没有做正交处理,咋看也是正交梁安装到斜角桥墩上了,呵呵!多亏盖梁是2米宽的。
Zhyenh
仅从截图上没有发现通用图纸有明显的错误,我担心楼主施工中可能出现了错误的理解。
其实设计图中出现些错误或者施工方对图纸出现错误理解还是比较常见的事,如果有疑问应及时和设计联系,取得良好的沟通以共同解决问题。
按照错误的图纸或错误的理解直接放样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一个大型市政工程的成功永远不只是某个人或单位单方面的智慧和努力能够达到的,需要大家多沟通、合作。
楼主可以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