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配置溶媒的选择
- 格式:ppt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2
抗肿瘤药物的用药顺序及溶媒选择原则(1)药物相互作用原则有的化疗药物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可能影响疗效或毒性。
如顺铂影响紫杉醇的清除率,先用紫杉醇再用顺铂。
(2)刺激性原则使用非顺序依赖性化疗药物时,应先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后用刺激性小的药物。
由于治疗开始时静脉尚未损伤,结构稳定性好,药业渗出机会少,药物对静脉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小如长春瑞滨和顺铂合用时,长春瑞滨刺激性强,宜先给药。
(3)细胞动力学原则生长较慢的实体瘤处于增殖期的细胞较少,G0期细胞较多,先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灭一部分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进入增殖期再用周期特异性药物。
顺铂和依托泊苷合用时,先用顺铂后用VP-16。
生长快的肿瘤先用周期特异性药物大量杀灭处于增殖周期的细胞,减少肿瘤负荷,随后用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杀灭残存的肿瘤细胞。
用药顺序1、联用顺铂化疗化疗方案联用药物用药顺序原因GP 吉西他滨先用GEM 顺铂会影响吉西他滨的体内过程,加重骨髓抑制。
TP 紫杉醇先用PTX 顺铂对细胞色素P450酶有调节作用,可使PTX清除率大约降低33%,产生更为严重的骨髓抑制FP 5-FU 先用DDP 小剂量DDP能够增加细胞内蛋氨酸, 使细胞内活性叶酸生成增加, 从而增加5-FU的抗肿瘤作用。
PP 培美曲塞先用Alimta,30min后用顺铂说明书2、联合长春新碱化疗化疗方案联用药物用药顺序原因CHOP 环磷酰胺先用VCR,6-8小时后在给CTX VCR具有同步化作用,使细胞停滞在M期,约6~8h后细胞同步进入G1期,再用CTX可增效VCM 甲氨蝶呤先用VCR VCR阻止甲氨蝶呤从细胞内渗出而提高细胞内浓度VDLP 门冬酰胺酶先用VCR 合用加重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毒性,先于门冬12~24小时给药3、甲氨蝶呤化疗方案联用药物用药顺序原因CMF 5-FU 用MTX4~6h后用5-FU 序贯抑制 MTX----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5-FU-----胸腺嘧啶合成酶抑制剂VCM 甲氨蝶呤先用VCR 阻止甲氨蝶呤从细胞内渗出而提高细胞内浓度,先注射VCR门冬酰胺酶使用门冬酰胺酶10日后使用本品或者使用本品24小时后给予门冬酰胺酶门冬酰胺酶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胞停止于G 1 期,不能进入S期,从而降低其对MTX的敏感性。
大环内酯类药物溶媒选择、阿奇霉素静脉滴注配制浓度和静脉滴注速度、阿奇霉素输注浓度和速度及配伍禁忌静脉滴注药物是临床疾病治疗中重要给药途径,对危重患者抢救发挥极为重要作用。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以肺炎支原体感染居多,常用治疗药物为大环内酯类,但其对局部血管有一定的刺激性,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局部的疼痛不适感。
大环内酯类药物溶媒选择1、溶媒pH值对药物稳定性影响较大,5%葡萄糖pH值为3.2至6.5,10% 葡萄糖注射液pH值为3.2至5.5,0.9%氯化钠注射液Ph值7.0,5%葡萄糖注射液则容易在中性环境下产生酸性物质,浓度越高溶液稳定性越差。
2、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碱性条件下抗菌效能比酸性条件下可增强10多倍,主要原因是含有氨基糖而呈弱碱性,在酸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
3、5% 葡萄糖溶液稀释的阿奇霉素比0.9%氯化钠溶液稀释阿奇霉素致局部刺激反应发生率高。
4、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溶媒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ph值7.0相对稳定且最能发挥药物效果。
配制浓度和静脉滴注速度把握临床用药需要严格控制药物浓度和静脉滴注速度,以防止因过高或滴注速度过快而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1、对首次使用者,开始滴注速度可控制在10滴/min左右,观察5至10 min,如无不良反应发生,可改为正常滴速。
2、一般每100 mL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间不少于60 min,约30滴/min,滴注浓度不得>2 mg/mL。
3、根据年龄选择适宜的静脉滴注速度:4、阿奇霉素药液浓度不大于2 mg/mL,且滴注时间不少于60分钟,则是安全的,不会因此滴速问题而引起差异性静脉炎。
阿奇霉素输注浓度和速度1、阿奇霉素500 mg,配置成2 mg/mL,需要250 mL的溶媒液体,250 mL的阿奇霉素溶液需在1小时内滴完;如配置成500 mL的溶液,那么需要在3小时内滴完。
2、儿童阿奇霉素静注浓度可为1至2 mg/mL,应不少于1h完成输液(2C)。
常见不合理处方分析静脉输液用药中,由于品种繁多,药物与药物,药物与溶媒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相溶性等造成了配伍的复杂性。
检索各国研究资料发现,给药错误的发生率可高达17%~23%。
关于药品使用,药品说明书都有明确规定,而我们往往忽视。
因此在静脉输液用药中常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注意溶媒的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10%葡萄糖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药物溶媒。
各种药物由于化学结构,酸碱度不同应选择适宜的溶媒,若溶媒选择不当,则会出现浑浊,沉淀,变色,药效降低或消失等现象。
常见如下a.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当选用电解质溶液(0.9%氯化钠注射液,林格试液)稀释时,会析出结晶颗粒,对人体产生危害。
说明书示该药必须以无电解质注射液稀释(比如葡萄糖注射液),配制后尽快使用,否则会褪色。
b.依达拉奉与含有糖分的输液混合时,可降低依达拉奉的浓度,故说明书中规定应加入到适量生理盐水中稀释后静脉滴注。
c.依托泊苷、替尼泊苷、吉西他滨等抗肿瘤药物将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媒,易导致药物降解破坏或产生沉淀。
2.注意合理的溶媒量及滴注时间:为保持药物稳定性并使体内血药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应注意适量的溶媒量及输注时间。
如输注抗生素最适宜的溶媒是0.9%氯化钠注射液,最适宜的液体量是50~100ml,并于30~40min时间内输注完毕。
临床常有忽略溶媒量及输注时间的情况发生,致血药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而影响疗效。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克林霉素及大多数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抗菌效果主要由血药浓度超过所针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决定的,其抗菌原则是增加给药次数,缩短给药时间间隔。
临床上为了方便往往将一日剂量一次静滴,即使医嘱是一日两次,一般也是一组连一组全部滴完。
造成一段时间内血药浓度过高,易发生不良反应,一段时间内又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影响疗效。
研究证实,常用抗感染药除头孢曲松,氟康唑半衰期长的药物可以一日一次外,其他药物均应一日2~4次。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注射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
不同的注射剂溶解或稀释时需选择相应的溶媒。
由于药物配伍不当和溶媒选择不合理,使药物发生沉淀、混浊、结晶和变色等理化反应, 发生输液反应, 违背用药目的, 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在临床运用中,应加强防范意识。
做到详细询问过敏史,对高敏体质者用药前做药物过敏试验,同时注意药物质量,如果出现混浊、沉淀、变色等现象不得使用,并且尽量避免多药混合同用,做到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有效治疗,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加重。
只要在实际工作中合理、慎重、安全的应用药物就可做到既有治疗疾病,又可减少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为保障用药安全,现对我院日常药物配置溶媒的选择,配置时间与滴速、注意事项等做一分析总结,以作为临床使用的参考。
表1 化学药品与生物药品注射药物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药品名称规格适宜溶媒配制和滴注时备注注射用青霉素钠80万U 加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使用,供肌内或静脉滴注静脉滴注给药速度不能超过50万单位每分钟,以免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不稳定,因此应用本品应新鲜配置注射用头孢呋辛钠0.75g 灭菌注射用水静脉推注:1.0g至少用10ml以上注射用水溶解后推注静脉滴注:2.25g和2.5g至少用18ml和20ml注射用水溶解后摇匀滴注严禁用碳酸氢钠溶液溶解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3.0g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1.0g 肌肉注射:1 克溶于 3.5 毫升1 %盐酸利多卡因中;静脉注射:1克溶于10ml以上注射用水中本品不能加入哈特曼氏以及林格氏等含有钙的溶液中使用。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0.75g 肌注溶媒为灭菌注射用水或0.5%利多卡因注射液,静注溶媒为灭菌注射用水、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
静滴则可溶于注射用水后再加入输液中,控制滴入时间0.5~2小时。
注射用头孢吡肟0.5g 静脉滴注:1~2g本品溶于50~100ml生理盐水,5%或10%葡萄糖注射液,M/6乳酸钠注射液,5%葡萄糖和生理盐水的混合溶液,乳酸林格氏与5%葡萄糖混合溶液,药物浓度不能超过40mg/ml肌肉注射:1g本品加上述溶液中任意一种3ml,深部肌群注射本品禁用于对头孢吡肟或L-精氨酸,头孢菌素类药物,青霉素或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素有即刻过敏反应的病人。
抗肿瘤药溶媒选择铂类奥沙利铂 50mg/支 5%GS 注射用水不宜用0.9%NS溶解稀释,2--6小时滴注完卡铂 100mg/支 5%GS 0.9%NS 现配现用顺铂10mg/支 0.9%NS 现配现用,药避光,500ml宜两小时内滴完洛铂50mg 注射用水 2-8℃存放,4小时内使用;与NS配伍禁忌奈达铂 10mg/支 NS 不宜使用氨基酸输液、pH5以下的酸性输液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阿柔霉素20mg 5%GS 0.9%NS 静脉滴注至少1小时多柔比星10mg/支 0.9%NS 5%GS 现配现用缓慢滴注,浓度为2mg/ml柔红霉素 20mg 0.9%NS 注射用水缓慢滴注吡柔比星 10mg/支 5%GS 注射用水现配现用 30~40滴/分表阿霉素10mg/支 0.9%NS 注射用水现配现用防止渗漏放线菌素D(更生) 100mg/支 0.9%NS 缓慢滴注,遇光不稳定米托蒽醌 5mg/支 5%GS 0.9%NS 每2mg本品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破坏DNA的抗生素博来霉素15mg 0.9%NS 注射用水缓慢滴注,总量不超过400mg丝裂霉素2mg/支 0.9%NS 现配现用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羟基喜树碱2mg/支 0.9%NS 现配现用应缓慢滴注依托泊苷100mg/支 0.9%NS 在5%GS不稳定,形成微粒沉淀足叶乙甙 100mg/支 0.9%NS 现配现用避光烷化剂达卡巴嗪 100mg/支 5%GS 避光,缓慢滴注环磷酰胺 200mg/支 0.9%NS 注射用水现配现用滴速以30~40滴/分为宜异环磷酰胺1g/支 0.9%NS 现配现用要滴3~4小时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高三尖杉 1mg/支 5%GS 缓慢滴注3小时以上L--门冬酰胺酶1万U 5%GS 0.9%NS 皮试,配置后8小时内使用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阿糖胞苷 100mg/支 5%-10%GS 0.9%NS 本品不应与5-Fu并用氟尿嘧啶 250mg/支 0.9%NS 5%GS 现配现用吉西他滨 0.2g 0.9%NS 24小时内用完,溶液不能冷藏甲氨喋呤 5mg/支 0.9%NS 5%GS 现配现用防止渗漏 5克以下要30~40滴/分替加氟 0.5g/支 5%GS 0.9%NS 禁止与酸性药物配伍影响微管蛋白的药物长春瑞滨4mg/支 0.9%NS 注射用水现配现用避光;必须溶于生理盐水,短时内长春新碱 1mg/支 0.9%NS 注射用水现配现用防止药物溅入眼睛;要避光多西他赛20mg 指定溶剂溶解 75mg/m²滴注1小时紫杉醇 30 mg/支 0.9%NS 5%GS 现配现用500ml液体不少于3小时其他鸦胆子油乳 10ml 0.9%NS 配置后尽快使用康艾注射液10ml 5%GS 0.9%NS 缓慢滴注,浓度高于20ug/ml出现心律失常艾迪注射液 10ml 5%GS 首次15滴/分,30分钟后无不良反应,控制50滴/分华蟾素 10ml 5%GS 0.9%NS 稀释后缓慢滴注美司那 0.4/支 0.9%NS 5%GS 现配现用亚叶酸钙100mg/支 0.9%NS 5%GS 现配现用三氧化二砷 5mg/支 5%GS 0.9%NS 缓慢滴注3-4小时以上。
浅谈化疗药物配制的溶媒选择及其稳定性摘要:配制化疗药物的过程中,在溶媒选择型方面需充分考虑,并且还需保证其稳定性,这样才能够提高化疗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基于此,可通过查找文献、药品说明书,结合药物的性质、酸碱度以及结构等各方面来合理选择溶媒,这样才能够了解配伍溶液的稳定性特点。
本文就对化疗药物配置的溶媒选择与稳定性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化疗药物;溶媒;稳定性临床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化疗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就当前临床治疗情况,大部分的肿瘤化疗药物仍旧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完成。
但是静脉输注期间,关于溶媒的选择、如何溶解、溶液浓度稀释度的高低以及配伍禁忌、相互作用和配制的稳定性,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药剂师审核药方的时候发现,静脉用药溶媒选择不当的现象较为常见,由此导致临床用药不合理性的出现。
因此,在化疗药物配制期间,需选择合适的溶媒,保证药效,提高化疗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1.科学选择溶媒一般情况下,临床使用注射剂的时候,需利用溶媒溶解或稀释[1]。
对于不同的药物,溶媒种类不相同,药物稳定性、酸碱度、不良反应也就会存在明显的差异。
1.1适当的PH注射药物,溶液的PH值对临床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
PH值不仅仅会影响药物的溶解度,还会对其化学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有的化疗药物性质并不是非常稳定,主要是其有其适宜的PH值。
如药物PH值不适当就可能出现沉淀或加速分解,也有可能导致药物变色。
药物的溶解速度与整个溶液的H+具有一定联系。
因此,临床在配制药物的时候,应充分考虑PH值的影响。
配制化疗药物,溶媒的选择应注意其PH值与药物相当。
如喜树碱呈现出碱性,就不宜使用葡萄糖或酸性溶媒溶液。
可优先选择浓度为0.9%的NS溶解。
阿糖胞苷水溶液的稳定性并不是非常理想。
如处于酸性环境就容易水解成为阿糖尿苷而失活。
在碱性溶液中水解的速度会更快。
因此,临床使用的时候通常会注射无菌粉末,临床现配现用。
1.2药物结构即便是同种药物,由于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由此在溶媒溶液选择方面也就不相同。
注射液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
注射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
不同的注射剂溶解或稀释时需选择相应的溶媒。
由于药物配伍不当和溶媒选择不合理,使药物发生沉淀、混浊、结晶和变色等理化反应, 发生输液反应, 违背用药目的, 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在临床运用中,应加强防范意识。
做到详细询问过敏史,对高敏体质者用药前做药物过敏试验,同时注意药物质量,如果出现混浊、沉淀、变色等现象不得使用,并且尽量避免多药混合同用,做到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有效治疗,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加重。
只要在实际工作中合理、慎重、安全的应用药物就可做到既有治疗疾病,又可减少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为保障用药安全,现对我院日常药物配置溶媒的选择,配置时间与滴速、注意事项等做一分析总结,以作为临床使用的参考。
表1 化学药品与生物药品注射药物溶媒及配置时间与滴速
表2 中成药注射药物溶媒及注意事项
中药制剂多为复方制剂,成分复杂,在临床运用中,应加强防范意识。
中成药注射剂除说明书有规定可使用0.9%的氯化钠为溶媒和糖尿病患者外,一般而言中药注射剂应该使用葡萄糖为溶媒更为合适"因为中草药针剂其内含物较为复杂,多含大分子有机物,与生理盐水混配后常可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含离子成份较多的林格注射液等也可因与它药混配而产生较多的不溶性微粒,从而增加输液反应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