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基础知识(423)
- 格式:ppt
- 大小:68.01 KB
- 文档页数:37
继电器的介绍一、小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是自动控制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
实际上它是用较小的电流来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在电路中起着自动操作、自动调节、安全保护等作用。
继电器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电磁式和干簧式两种。
电磁式继电器成本较低,便于在面包板上使用。
电磁式继电器是以电磁系统为主体构成的,图T319 为电磁式继电器的结构和符号示意图。
当继电器线圈通以电流时,在铁心、轭铁、衔铁和工作气隙 d 中形成磁通回路,从而使衔铁受到电磁吸力的作用而吸向铁芯,此时衔铁带动支杆而将板簧推开,使一组或几组常闭触点断开(也可以使常开触点接通)。
当切断继电器线圈的电流时,电磁力失去,衔铁在板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触点又闭合。
在电路中,表示继电器时只要画出它的线圈和与控制电路有关的接点组就可以了。
继电器的线圈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同时在长方框内或框旁标上这个继电器的文字符号“ K ”。
继电器的接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它直接画在长方框的一侧,这样做比较直观。
另一种是按电路连接的需要,把各个接点分别画在各自的控制电路中,这样对分析和理解电路是有利的,但必须同时在属于同一继电器的线圈和接点旁边,注上相同的文字符号,并把接点组编号。
表B321 列出了继电器的常用符号和三种接点的符号。
按有关规定,在电路中,接点组的画法应按线圈不通电时的原始状态画出。
图T320是一个简单实用的自动关灯电路。
当按下按钮开关S后,晶体管VT立即饱和导通,电源电压(6 V)加在继电器线圈的两端,使它吸合,动合触点闭合,“ 220 V、40 W ”的灯泡电源被接通而发光。
同时,电容C被迅速充电,使它的两端电压也达 6 V。
当放开按钮后,由电源提供电流IB的电路被切断,但电容C两端存在电压,还能维持晶体管工作,随着时间的延迟,电容中的电荷经过电阻R与晶体管的发射结泄放,电容两端的电压逐渐下降,当晶体管UBE<0.5 V以后,VT截止,继电器线圈失去电压而释放,触点被打开,“ 220 V、40 W ”灯泡的电源被切断而熄灭。
继电器基本知识继电器是组成继电保护装置的最基本元件。
每一套保护装置,都可以看成由若干个继电器按一定的性能及要求连接在一起而组成的整体。
在机电型、整流型保护装置中,继电器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而在晶体管型、集成型及微机保护装置中,继电器通常是抽象的,因为晶体管型、集成型保护装置是由若干个功能元件和基本电路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因而一般不再将它分成分散的继电器,而在微机保护中,主要继电器的功能都由程序实现。
下面以电磁式继电器为例做介绍:一、定义继电器作为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其它工业控制电路的最基本组成元件,它是一种输入量达到某一给定值,或者加入某一输入量时,其输出量就产生预定跃变的自动器件。
二、种类保护装置的种类很多,因而作为组成它的基本元件-—继电器的种类也有很多,下面是几种常用的归类方法。
1、按动作原理不同归类:有电磁型、感应型、整流型、晶体管型(静态型)、集成型及微机型等几种。
由电磁型、感应型继电器所构成的保护装置,通称为机电型保护装置。
2、按作用不同归类:有测量继电器和辅助继电器两大类。
其中,测量继电器根据测量参数的不同有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阻抗继电器、瓦斯继电器等多种;而辅助继电器根据用途的不同有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及信号继电器等三种。
3、按反应物理量增大或减小动作归类:有过量继电器和欠量继电器两大类。
三、触点(也称接点)上述定义中所言继电器的输出量,指的是继电器触点的状态。
所谓的继电保护装置实际上是一种控制装置,它控制了断路器是否要跳闸,或者信号回路是否要接通,而保护装置的这种控制作用是通过继电器触点断开和闭合这两种状态来实现的。
1、作用:具有开关控制作用。
2、种类:有很多,但若按继电器不带电时的触点状态归类,只有动合触点和动断触点两大类,前者俗称为常开触点,后者为常闭触点。
3、表示符号:在二次回路图中,目前的情况是新旧表示符号暂时同时使用。
在新国标中,无论是动合触点还是动断触点,其可动触点的表示方法是,在水平布置的电路中其动作方向总是向上,在垂直布置的电路中则一律向右,而在旧国标中,其表示方法刚好相反。
继电器的介绍一、小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是自动控制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
实际上它是用较小的电流来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在电路中起着自动操作、自动调节、安全保护等作用。
继电器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电磁式和干簧式两种。
电磁式继电器成本较低,便于在面包板上使用。
电磁式继电器是以电磁系统为主体构成的,图T319 为电磁式继电器的结构和符号示意图。
当继电器线圈通以电流时,在铁心、轭铁、衔铁和工作气隙 d 中形成磁通回路,从而使衔铁受到电磁吸力的作用而吸向铁芯,此时衔铁带动支杆而将板簧推开,使一组或几组常闭触点断开(也可以使常开触点接通)。
当切断继电器线圈的电流时,电磁力失去,衔铁在板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触点又闭合。
在电路中,表示继电器时只要画出它的线圈和与控制电路有关的接点组就可以了。
继电器的线圈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同时在长方框内或框旁标上这个继电器的文字符号“ K ”。
继电器的接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它直接画在长方框的一侧,这样做比较直观。
另一种是按电路连接的需要,把各个接点分别画在各自的控制电路中,这样对分析和理解电路是有利的,但必须同时在属于同一继电器的线圈和接点旁边,注上相同的文字符号,并把接点组编号。
表B321 列出了继电器的常用符号和三种接点的符号。
按有关规定,在电路中,接点组的画法应按线圈不通电时的原始状态画出。
图T320是一个简单实用的自动关灯电路。
当按下按钮开关S后,晶体管VT立即饱和导通,电源电压(6 V)加在继电器线圈的两端,使它吸合,动合触点闭合,“ 220 V、40 W ”的灯泡电源被接通而发光。
同时,电容C被迅速充电,使它的两端电压也达 6 V。
当放开按钮后,由电源提供电流IB的电路被切断,但电容C两端存在电压,还能维持晶体管工作,随着时间的延迟,电容中的电荷经过电阻R与晶体管的发射结泄放,电容两端的电压逐渐下降,当晶体管UBE<0.5 V以后,VT截止,继电器线圈失去电压而释放,触点被打开,“ 220 V、40 W ”灯泡的电源被切断而熄灭。
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磁装置,用于控制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功率等参数,充当一个电气开关的作用。
它通过一个或多个控制信号来控制一个或多个电路中的通断状态,常用于电力系统、电子设备、家用电器等领域。
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理解和应用继电器的基础。
一、继电器的结构继电器一般由线圈、铁芯、触点和外壳等组成。
1.线圈:继电器的线圈通常由导线绕制成,通常用彩绉标明极性和连接方式,线圈是继电器工作的电磁基础。
当线圈通电时,会产生磁场,磁场的作用产生吸合力,控制触点的开闭。
2.铁芯:铁芯是继电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使用优质矿石加工而成。
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经铁芯传递到触点,使触点发生吸合或断开动作。
4.外壳:继电器的外壳通常由绝缘材料制成,用于保护继电器内部零件和隔离继电器和外部电路,同时起到美观、散热和防护的作用。
二、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电磁感应和机械靠近来实现的。
1.动作过程继电器工作的基本过程如下:(1)当继电器线圈通电时,产生一定的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2)磁场经过铁芯导引到达触点,使触点发生动作;(3)触点的动作导致继电器的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发生通断或换位;(4)当线圈断电时,磁场消失,触点回到原始状态。
2.工作原理(1)激磁部分:继电器的激磁部分由线圈和铁芯组成。
当线圈通电时,会在继电器中产生磁场,磁场的作用力使线圈产生机械运动,进而使铁芯靠近或远离触点。
当线圈通电时,线圈中的电流会产生磁场。
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磁场经过铁芯导引到达触点,使触点发生吸合或断开动作。
触点动作后,触点的状态会产生变化,从而改变外部电路的通断状态或工作状态。
继电器的输出电路通常由这些触点来控制。
当继电器的线圈通电时,触点发生动作,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或反之。
三、继电器的应用继电器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电气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电气控制、自动化设备、保护系统等领域,如电力系统的保护继电器、自动化控制中的计算机继电器、家用电器中的继电器开关等。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作者: ————————————————————————————————日期:继电器的基础知识一.继电器的历史发展过程继电器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基础。
历史上,它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电磁(式)继电器,静态型继电器,微机型继电保护。
ﻫ电磁(式)继电器(electromagneticrelay)ﻫ是利用输入电路内电流在电磁铁铁心与衔铁间产生的吸力作用而工作的一种电气继电器。
他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靠机械部件的运动产生预定响应,主要结构部件有线圈(电流流过形成电磁铁)、可动铁片、弹簧、触点等构成。
国际上,对于电气继电器标准的需求可追朔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当时继电器仅有机电式继电器,直观的机械动作原理,简单的试验方法,工艺、设计和制造水平成为继电气动作特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随着动作原理的设计形式不同,分为电磁式继电器、磁电式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电动机式继电器等。
又根据功能不同,分为差动继电器、跳闸继电器、阻抗继电器、电抗继电器等。
ﻫ50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吸收、消化、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性能和运行技术,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继电保护理论造诣和丰富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技术队伍,对全国继电保护技术队伍的建立和成长起了指导作用。
阿城继电器厂引进消化了当时国外先进的继电器制造技术,建立了我国自己的继电器制造业。
因而60年代是我国机电式继电保护繁荣的时代。
ﻫ静态型继电器(staticrelay)ﻫ静态型继电器是相对于电磁(式)继电器那样靠机械部件运动的有触点继电器来说,它是由电子(电模拟量例如电流或电压)、磁(磁通量)、光(光通量)、或其它无机械运动的元件产生预定响应的一种电气继电器。
随着半导体器件(二极管、晶体管、电阻及电容等分离元件)和60年代初级规模的集成电路的出现,并且这些元件愈来愈多的应用于继电器中,为了区别能用肉眼判断机械动作的电磁型继电器才引入了“静态继电器”的概念。
继电器的知识继电器(Relay),也称电驿,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线圈在电路中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如果继电器有两个线圈,就画两个并列的长方框。
同时在长方框内或长方框旁标上继电器的文字符号“J”。
继电器的触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它们直接画在长方框一侧,这种表示法较为直观。
继电器有多种分类方法,今天我们按照它的工作原理或结构特征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继电器。
一、热继电器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通过发热元件时产生热量而使内部触点动作的。
热继电器主要用于电气设备发热保护,如电动机过载保护。
热继电器由电热丝、双金属片、导板、测试杆、推杆、动触片、静触片、弹簧、螺钉、复位按钮和整定旋钮等组成。
只有流过发热元件的电流超过一定值(发热元件额定电流值)时,内部机构才会动作,使常闭触点断开(或常开触点闭合),电流越大,动作时间越短。
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额定电流可以通过整定旋钮来调整。
1.外形与接线端2.铭牌参数的识读热、电磁和固态继电器的脱扣级别与时间控制电路的电器开关元件的使用类型3.型号与参数4.选用热继电器在选用时,可遵循以下原则:①在大多数情况下,可选用两相热继电器(对于三相电压,热继电器可只接其中两相)。
对于三相电压均衡性较差、无人看管的三相电动机,或与大容量电动机共用一组熔断器的三相电动机,应该选用三相热继电器。
②热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负载(一般为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③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的额定电流应略大于负载的额定电流。
④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一般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相等。
对于过载容易损坏的电动机,整定电流可调小一些,为电动机额定电流的60%~80%;对于启动时间较长或带冲击性负载的电动机,所接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可稍大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为其1.1~1.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