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基础知识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3.57 MB
- 文档页数:15
光继电器的基础知识
光继电器是一种利用光电转换原理控制电流的电器装置。
它主要由光敏元件和电磁驱动装置组成。
光敏元件是光继电器的核心部件,它常用的光敏元件有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和光敏三极管(Phototransistor)。
光敏元件的特点是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光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当光敏元件受到光照时,会产生电流或电压信号,这个信号会被放大并驱动电磁驱动装置。
电磁驱动装置通常由电磁绕组和机械触点组成。
当电磁绕组受到电流驱动时,会产生磁场,使机械触点闭合或断开,从而控制电路中的电流通断。
光继电器在控制电流的过程中具有以下优点:
1. 由于光继电器的输入和输出之间没有电气连接,因此可以通过光隔离方式实现输入信号和输出负载之间的电气隔离。
2. 光继电器对外部电磁干扰的抗能力较强,能够提供较高的电气隔离性和稳定性。
3. 光继电器具有较长的寿命和较高的可靠性,因为光敏元件没有机械跳动和磨损的问题。
光继电器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通信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用于控制电动机、电磁阀、继电器等电气设备的开关和保护。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及应用领域一、时间继电器基础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当电器或机械给出输入信号时,在预定的时间后输出电气关闭或电气接通信号的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的常用功能有:A:通电延时(On-delay Operation)F:断电延时(Off-delay Operation)Y:星三角延时(Star/Delta Operation)C:带瞬动输出的通电延时(With inst. Contact On-delay Operation)G:间隔延时(Interval-delay Operation)R:往复延时(On-off repetitive delay Operation)K:信号断开延时(Off-signal delay Operation)1、控制电源时间继电器的电源端子间一般能承受1500V的外来浪涌电压,如果浪涌电压超过此值时,须使用浪涌吸收装置,以防止时间继电器击穿烧毁;当时间继电器重复工作时,本次电源关断到下次电源接通的时间(休止时间)必须大于复位时间,否则,未完全复位的时间继电器在下一次工作时就会产生延时时间偏移、瞬动或不动作; 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电源接通时间必须大于0.5秒,以便有充足的能量储备而保证在断开电源后按预设时间接通或分断负载;时间继电器的电源回路一般情况下是高阻抗的,因此,切断电源后的漏电流要尽可能小(半导体或用RC并接的触点来开关时间继电器),以免有感应电压而假关断引起误动作(对于断电延时型而言,会产生断电后延时时间到但继电器不释放现象)。
一般情况下电源端子的残留电压应小于额定电压的20%,对断电延时型而言应小于额定电压的7%;时间继电器在完成其控制工作后,尽量避免继续通电。
到时后连续通电会使产品发热,从而加快电子元件老化,大大缩短使用寿命。
2、负载连接时间继电器的输出触点由于受产品体积的限制,往往负载能力不强,因此要对触点进行保护,可在触点两端并接吸收装置(如:RC、二极管、齐纳二极管等)。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作者: ————————————————————————————————日期:继电器的基础知识一.继电器的历史发展过程继电器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基础。
历史上,它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电磁(式)继电器,静态型继电器,微机型继电保护。
ﻫ电磁(式)继电器(electromagneticrelay)ﻫ是利用输入电路内电流在电磁铁铁心与衔铁间产生的吸力作用而工作的一种电气继电器。
他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靠机械部件的运动产生预定响应,主要结构部件有线圈(电流流过形成电磁铁)、可动铁片、弹簧、触点等构成。
国际上,对于电气继电器标准的需求可追朔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当时继电器仅有机电式继电器,直观的机械动作原理,简单的试验方法,工艺、设计和制造水平成为继电气动作特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随着动作原理的设计形式不同,分为电磁式继电器、磁电式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电动机式继电器等。
又根据功能不同,分为差动继电器、跳闸继电器、阻抗继电器、电抗继电器等。
ﻫ50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吸收、消化、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性能和运行技术,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继电保护理论造诣和丰富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技术队伍,对全国继电保护技术队伍的建立和成长起了指导作用。
阿城继电器厂引进消化了当时国外先进的继电器制造技术,建立了我国自己的继电器制造业。
因而60年代是我国机电式继电保护繁荣的时代。
ﻫ静态型继电器(staticrelay)ﻫ静态型继电器是相对于电磁(式)继电器那样靠机械部件运动的有触点继电器来说,它是由电子(电模拟量例如电流或电压)、磁(磁通量)、光(光通量)、或其它无机械运动的元件产生预定响应的一种电气继电器。
随着半导体器件(二极管、晶体管、电阻及电容等分离元件)和60年代初级规模的集成电路的出现,并且这些元件愈来愈多的应用于继电器中,为了区别能用肉眼判断机械动作的电磁型继电器才引入了“静态继电器”的概念。
继电器技术基础《继电器技术基础》继电器技术在电气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种电气开关设备,通过控制较高电压或较大电流的电路,将电路的状态转换为不同的形式。
继电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系统,包括电力系统、通信系统、自动化系统等。
本文将介绍继电器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
继电器是由电磁铁和触点组成的。
当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的磁场将使触点闭合,导通电路。
当电磁铁断电时,触点打开,断开电路。
继电器的原理类似于机械开关,但它可以通过较小的控制电流或电压来控制较大的电流或电压。
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包括电磁系统、触点系统和外壳。
电磁系统由铁芯、线圈和固定在铁芯上的移动铁块组成。
当线圈通电时,电磁铁会产生吸引力,使移动铁块靠近固定触点。
触点系统包括固定触点和移动触点。
固定触点与移动触点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当电磁铁吸引移动铁块时,触点闭合,导通电路。
外壳则用于保护继电器内部组件,并提供电路的接线端子。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遵循安培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根据安培定律,通过电流产生的磁场会对附近的导体施加力。
在继电器中,当线圈通电时,电流产生的磁场将使移动铁块受到吸引力,使触点闭合。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磁场的作用下,导体中的电势差会产生电流。
当线圈断电时,磁场消失,电动机通过弹簧的张力将移动铁块从固定触点上移开,触点打开,电路断开。
继电器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器用于保护设备和线路,当电流或电压超过预设的阈值时,继电器将触发断开电路,以防止潜在的故障和损坏。
在通信系统中,继电器用于信号的转换和传递。
在自动化系统中,继电器可用于控制和驱动各种设备,如电机、阀门和灯光等。
继电器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电气工程的进步。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继电器和固态继电器成为继电器技术的新趋势。
数字继电器采用数字电路和微处理器控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功能性。
固态继电器不需要机械移动部件,具有快速响应和长寿命的优势。
继电器技术基础的理解对于电气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继电器的用途和工作原理一、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
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
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
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
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
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
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继电器应用领域按外形尺寸分类定义微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不大于10mm 的继电器超小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10mm ,但不大于25mm 的继电器小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25mm ,但不大于50mm 的继电器按触点负载分类定义微功率继电器小于0.2A 的继电器。
继电器知识大全一、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
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
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
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
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
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
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二、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1、额定工作电压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
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2、直流电阻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3、吸合电流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
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培训首先,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是需要理解的重点。
继电器是一种电气控制器件,它以电信号控制开关的闭合和断开。
接触器则是用来控制电动机、发电机和其他电气设备的重要接口装置。
在控制系统中,理解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工作原理,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好地设计和调整控制系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安装和调试是培训课程中的另一个重点。
在实际工程中,正确的安装和调试能够确保继电器和接触器的正常工作。
因此,工程师需要学习如何正确选择和安装继电器和接触器,以及如何进行调试和故障排除。
除此之外,课程还应该包括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应用案例和实践操作。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实践操作的演练,工程师可以更好地理解继电器和接触器的应用场景和操作技巧,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两种电气元件的控制和运用。
总之,继电器和接触器的控制培训课程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更好地掌握继电器和接触器的控制原理和操作技巧,提高他们在工程实践中的能力和水平。
继电器和接触器是工业控制系统中常见的电气元件,它们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继电器和接触器能够实现设备的开关控制、电路的保护和信号的转换,因此对这两种电气元件的控制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继电器和接触器的控制培训课程中,除了学习其功能、工作原理、安装和调试等基础知识外,还应该涵盖以下内容:首先,控制继电器和接触器的控制方式和技术。
在实际工程中,控制电气元件需要掌握不同的控制技术,例如直接控制、间接控制、自锁控制、循环控制等。
这些控制技术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培训课程应该重点介绍这些控制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其次,控制继电器和接触器的逻辑控制。
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逻辑控制是一种重要的控制方式,继电器和接触器在逻辑控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培训课程应该包括逻辑控制的基础知识、逻辑门电路的实现方式和逻辑控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继电器知识大全一、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
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
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
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
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
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
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二、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1、额定工作电压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
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2、直流电阻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3、吸合电流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