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基础知识模板
- 格式:ppt
- 大小:344.00 KB
- 文档页数:37
继电器详细知识汇总功率继电器结业报告⼀、继电器的定义继电器是⼀种电控制器件,当输⼊量的变化达到要求时,电⽓输出电路通断、开闭的⼀种电器。
通常应⽤于⾃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电流去控制⼤电流运作的⼀种“⾃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
如图1⼆、继电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极机械继电器a.⽆极继电器主要包括:线圈端⼦、电磁⽯、外壳、线圈、铁芯、衔铁、可动触点、固定端⼦、可动簧⽚、触点端⼦等。
b.⽆极继电器动作原理继电器从①状态OFF状态,线圈通电,当电压上升到吸合电压时产⽣电磁感应,铁芯吸引衔铁达到②状态(NO)状态。
,达到额定电压时,达到③状态,从⽽从开状态达到闭合状态。
反过来说,当线圈电压减⼩时,触点从闭合慢慢断开。
有极继电器a.有极继电器构造:如下图,主要有个永久磁铁,可以同过⼀定的脉冲电流后,继电器能够保磁,b.有极继电器动作原理三、继电器作⽤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动开关元件,⼴泛应⽤于遥控、遥测、通讯、⾃动控制、机电⼀体化及电⼒电⼦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
继电器⼀般都有能反映⼀定输⼊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量进⾏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
作为控制元件,概括起来,继电器有如下⼏种作⽤:1)扩⼤控制范围: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放⼤: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个很微⼩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功率的电路。
3)综合信号: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
4)⾃动、遥控、监测:例如,⾃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实现⾃动化运⾏四、继电器的分类1.按动作机能可分为机械式继电器(有触点)、半导体继电器(⽆触点)。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及应用领域一、时间继电器基础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当电器或机械给出输入信号时,在预定的时间后输出电气关闭或电气接通信号的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的常用功能有:A:通电延时(On-delay Operation)F:断电延时(Off-delay Operation)Y:星三角延时(Star/Delta Operation)C:带瞬动输出的通电延时(With inst. Contact On-delay Operation)G:间隔延时(Interval-delay Operation)R:往复延时(On-off repetitive delay Operation)K:信号断开延时(Off-signal delay Operation)1、控制电源时间继电器的电源端子间一般能承受1500V的外来浪涌电压,如果浪涌电压超过此值时,须使用浪涌吸收装置,以防止时间继电器击穿烧毁;当时间继电器重复工作时,本次电源关断到下次电源接通的时间(休止时间)必须大于复位时间,否则,未完全复位的时间继电器在下一次工作时就会产生延时时间偏移、瞬动或不动作; 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电源接通时间必须大于0.5秒,以便有充足的能量储备而保证在断开电源后按预设时间接通或分断负载;时间继电器的电源回路一般情况下是高阻抗的,因此,切断电源后的漏电流要尽可能小(半导体或用RC并接的触点来开关时间继电器),以免有感应电压而假关断引起误动作(对于断电延时型而言,会产生断电后延时时间到但继电器不释放现象)。
一般情况下电源端子的残留电压应小于额定电压的20%,对断电延时型而言应小于额定电压的7%;时间继电器在完成其控制工作后,尽量避免继续通电。
到时后连续通电会使产品发热,从而加快电子元件老化,大大缩短使用寿命。
2、负载连接时间继电器的输出触点由于受产品体积的限制,往往负载能力不强,因此要对触点进行保护,可在触点两端并接吸收装置(如:RC、二极管、齐纳二极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