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高血压相关因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91.20 KB
- 文档页数:5
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100853解放军总医院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4.002难治性高血压也称为顽固性高血压,是高血压一种特殊的临床类型。
通常指经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包括利尿剂在内的合理搭配,且足量的≥3种抗高血压药物联合治疗,仍不能将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在目标水平时,称为难治性高血压或顽固性高血压。
难治性高血压的处理原则是排除假性难治性高血压和白大衣高血压后,寻找病因,确定治疗方案。
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未查出的继发原因:如肾动脉狭窄、肾病、肾素瘤、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某些风湿性疾病、嗜铬细胞瘤、多发性大动脉炎、睡眠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甲状腺疾病、严重的靶器官损害等,尤其年轻患者应更注意筛查。
用药不恰当:如剂量不足或不规则用药、降压药组合欠佳、降压治疗依从性差。
仍在应用升压药:如口服避孕药、抗抑郁药、肾上腺类固醇类、可卡因、甘草、麻黄、环胞素、促红细胞生成激素,以及壮阳补气类中药等。
改善生活方式失败:如体重增加,重度饮酒,吸烟,浓咖啡过量,通宵娱乐或加班工作而导致的睡眠不足。
容量负荷过重:如利尿剂治疗不充分,进展性肾功能不全,高盐摄入。
假性难治性高血压:包括单纯诊所(白大衣)高血压和假高血压。
后者是由于广泛的动脉粥样硬化和(或)动脉中层过度增生所致。
下列情况应当怀疑假高血压:显著的高血压而无靶器官损害、抗高血压治疗在没有血压过低时产生低血压样的症状、x线显示肱动脉钙化征、上肢动脉血压比下肢动脉血压更高、严重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等。
测压方法不当:如病人上臂较粗时,未使用较大的袖带。
一般标准袖带应长35cm,宽12~13cm,肥胖者应更大。
代谢综合征(ms):往往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3种危险因素并存,容易发展成难治性高血压;ms人群不仅患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风险也增加4~6倍;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率还将增加3~5倍。
肥胖和高脂血症患者常表现为更高程度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诱导血管平滑肌肥厚,增加血管阻力,可能是导致难治性高血压的直接原因。
难治性高血压病是什么(一)引言概述:难治性高血压病(refractory hypertension)是指经过充分的治疗,包括适当调整生活方式和使用多种药物疗法,仍无法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的持续性高血压。
这种病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血管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关键方面介绍难治性高血压病的概念和特点。
正文内容:1. 难治性高血压病的定义- 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行长期评估- 排除其他与高血压相关的疾病因素- 确保患者在充分治疗的情况下仍未达到目标血压- 针对不同年龄组、性别和种族,确定不同的目标血压范围2. 难治性高血压病的病因- 药物不遵从和治疗依从性不良- 非药物治疗措施不当或不充分- 高血压的共同危险因素(如年龄、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 高血压的遗传和家族性因素3. 难治性高血压病的诊断和评估- 定期测量和记录血压值- 进行全面临床评估和病史采集- 实施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和并发症筛查4. 难治性高血压病的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和优化- 在多种药物中选择最合适的组合- 使用非药物治疗手段,如体育锻炼和饮食改变等- 介入治疗方法,如肾动脉球囊扩张术和肾动脉射频消融术等5. 难治性高血压病的预后和管理-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并发症情况- 更加积极地管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 加强患者的教育和治疗依从性的培养-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方案总结:难治性高血压病是一种对治疗具有挑战性的高血压类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血管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通过对其定义、病因、诊断和评估、治疗策略以及预后和管理等方面的探讨,改善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但需注意,本文只是对难治性高血压病的初步介绍,仍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进一步的讨论。
难治性高血压在临床上又称为顽固性高血压,主要是指患者服用3种或以上全剂量降压药物后(包括利尿药),血压仍不能降至正常水平的一种高血压疾病[1-2],该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临床还尚未完全明确[3]。
该该院对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5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究难治性高血压的病因及治疗效果,见如下报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方便选取来该院接受救治的1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结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将150例患者分为难治性高血压组(70例)、非难治性高血压组(80例)。
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150例患者知情同意后开展研究。
DOI:10.16662/ki.1674-0742.2018.33.007分析难治性高血压的病因和临床治疗效果叶漫湘,庞伟贤广州市南沙区灵山医院内科,广东广州511473[摘要]目的探究难治性高血压的病因及治疗效果。
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来该院接受救治的1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结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将150例患者分为难治性高血压组(70例)、非难治性高血压组(80例)。
对15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难治性高血压的病因及治疗效果。
结果难治性高血压组患者和非难治性高血压组患者之间2型糖尿病、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心肌供血不足、肥胖、食盐摄入过量、睡眠不足、吸烟酗酒、长期作息时间紊乱、治疗依从性差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401、19.7541、10.3714、11.5447、28.6737、36.3324、23.4386、25.6719、28.2608、58.5938,P<0.05);对难治性高血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2型糖尿病、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心肌供血不足、肥胖、食盐摄入过量、睡眠不足、吸烟酗酒、长期作息时间紊乱、治疗依从性差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物干预及非药物干预后,7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6%。
难治性高血压中国专家共识一、引言难治性高血压,也称为顽固性高血压,是一种在常规降压治疗下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状态。
尽管采取了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患者血压仍持续升高,对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治疗难治性高血压,中国专家们经过深入研讨,形成了本共识。
二、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和诊断1、定义:难治性高血压是指在应用改善生活方式和至少三种降压药物治疗后,持续高血压且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高血压。
2、诊断: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断应满足以下条件:(1)确诊为高血压;(2)采用改善生活方式和至少三种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仍持续升高。
三、难治性高血压的评估1、评估内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需接受全面评估,包括生活习惯、饮食、心理状态、肾功能、血管情况等。
2、评估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评估。
四、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1、药物治疗: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选择至少三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等。
2、非药物治疗:可采用中医针灸、理疗、按摩等方法进行辅助治疗。
同时,心理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3、特殊情况的处理:对于妊娠期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以保证母婴安全;对于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应注重个体化治疗,避免过度降压导致重要脏器的灌注不足。
五、专家建议1、建立完善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等信息,以便长期跟踪和管理。
2、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降压药物,并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
3、重视非药物治疗在难治性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鼓励患者采用中医针灸、理疗、按摩等方法辅助治疗。
同时,患者的心理状态,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
4、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降低血压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5、定期进行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难治性高血压流行病学(全文版)一、难治性高血压定义难治性高血压,即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了合理可耐受的足量3种或3种以上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一个月以上血压仍未达标,或服用4种或4种以上降压药物血压才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压[1]。
二、难治性高血压患病率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西化,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均呈上升趋势。
据国内China STATU S研究结果,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仍差强人意[2],其原因众多,难治性高血压亦是其中难题之一。
目前难治性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资料较少,中国HOT-CHINA研究人群中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占高血压患者1.9%[3],美国心脏协会( AHA)据小样本研究推测难治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在普通门诊中约为5%[4],Maria等回顾性研究发现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比例9.5%。
ACCOMPLISH试验结果血压未达标患者的比例为26%。
安贞医院报道门诊和病房患者中难治性高血压比例达32.46%,除外“白大衣”效应后后比例为19.8%,国内专家结合就诊的高血压患者数量及国外临床试验推测难治性高血压患病率5~30%。
三、难治性高血压非药物治疗1、去肾神经支配术在经过非侵入性治疗血压仍未能达到标准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近年来经导管去肾神经支配术(catheter-based renal denervation,RND)成为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新方法。
2013年ESC经导管去肾神经术专家共识中指出,交感神经系统在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和代谢综合症中起着关键作用,交感传入和传出纤维、化学和压力感受器神经纤维在肾动脉外膜形成网络。
肾传入神经连接肾和下丘脑,在肾脏缺血及局部腺苷浓度高时被激活。
肾传入神经促使中枢交感神经的孤束核和细胞核产生活性。
传出神经支配肾血管、肾小管和肾小球旁含肾素的颗粒细胞,促进水钠潴留、刺激肾素的释放,改变肾血流量,影响血压的短期和长期调节。
肾动脉外膜的合适位置,意味着导管针对性的处理传入和传出神经纤维,从而重新设定肾脏的血压调节。
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案(一)引言概述:难治性高血压是一种严重的病症,常规治疗方案往往难以有效控制血压。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案,旨在帮助患者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正文内容:1. 了解难治性高血压:a. 定义:难治性高血压是指在规范药物治疗下血压仍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
b. 原因:难治性高血压可能是由于药物不良反应、非遗传性因素、饮食习惯等引起的。
c. 诊断:通过测量血压、进行全面体检和评估,并排除其他可能原因来诊断难治性高血压。
2.调整药物治疗方案:a.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
b. 药物联合治疗:将不同机制的降压药物联合使用,增加治疗的效果。
c. 药物剂量调整: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可以逐渐增加药物剂量,但需注意不要超过安全剂量。
3.生活方式改变:a. 饮食:减少钠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果蔬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
b. 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脏和血管的适应能力,降低血压。
c. 放松:定期进行放松训练,如冥想、瑜伽等,有助于缓解压力和减轻血压升高的可能。
4.手术治疗:a. 肾动脉球囊扩张术:将一个小球囊通过导管置入肾动脉,然后通过充气扩张,以改善肾动脉狭窄。
b. 肾动脉射频消融术:通过导管将射频电极放置于肾动脉内,利用高频电流热量破坏血管内膜,减少肾素产生。
c. 否决肾上腺素:通过手术切除异常肾上腺素分泌的肿瘤,以降低血压。
5.全面评估:a. 定期复诊:每隔一段时间复诊,检查血压、评估治疗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b. 监测生活习惯:定期监测患者的生活习惯变化,如饮食、运动等,以保证治疗效果的持续稳定。
c. 心理辅导: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压力和困惑。
总结:针对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手术治疗和全面评估等因素。
通过合理调整,患者可以控制血压,改善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难点分析及对策一、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目前,中国高血压患病率已经达到了29.6%,约有3亿人患有高血压,其中大部分患者并未及时治疗和控制,面临着诸如高血压引发脑出血、心血管疾病等风险。
因此,加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二、高血压患者存在的健康教育难点1. 意识不足高血压病人普遍存在意识不足的情况,不了解高血压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很难做到良好的治疗和控制。
同时,很多患者也存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莫名其妙的不适,而这些不适又进一步加剧了患者的恐慌心理,不愿再接受治疗和监管。
2. 治疗困难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相对困难,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定期的血压监测,甚至需要进行手术等措施,而这些治疗措施都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
另外,很多患者往往处于工作紧张、生活忙碌的状态,很难安排时间为自己的健康抽出更多时间。
3. 饮食管理困难患有高血压的人需要进行饮食管理,控制饮食中的盐分、脂肪等成分,但很多患者不愿意为此投入精力和时间。
此外,很多地区的饮食文化中,较难避免吃咸、辣、油腻等偏重味道的食物,这也给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管理带来了困难。
4. 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很多高血压患者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不愿意积极进行锻炼、药物定期续方等操作,反而依赖于医生或药物的力量治疗、控制高血压,这种依赖心理会对治疗产生负面影响。
5. 家属支持不足高血压患者往往需要家人的支持和协助,但家属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治疗并不了解,往往也不能适时给予患者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三、对策建议1. 加强意识教育和认知训练通过加强高血压患者意识教育和认知训练,解决患者对于治疗方式和治疗过程中的疑虑以及不理解的情况,慢慢促使患者形成更加科学、主动、积极的治疗思路。
2. 提供治疗服务,降低治疗难度为高血压病人提供更加便利、实用的治疗服务,如开设高血压病人特殊诊室,提供定期复检服务、长期依从性管理服务,帮助病人克服治疗过程中的耗时、耗力的难度,以提高治疗的近效性和高效性。
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1、简介难治性高血压是指在常规治疗方案下血压仍无法有效控制的一种血压升高状态。
本文将阐述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2、诊断2.1 血压测量高血压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际高血压联盟(ISH)的指南,难治性高血压的血压水平应为:收缩压高于140 mmHg和/或舒张压高于90 mmHg。
2.2 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难治性高血压包括以下情况:- 经充分标准剂量3种及以上抗高血压药物联合治疗,血压仍未达到目标;- 在达到目标血压的情况下,需要4种或更多药物的联合治疗以维持达标血压;- 在达到目标血压的情况下,使用3种药物或更少,但需要使用胆甾醇拮抗剂和噻嗪类利尿剂等降压药物以维持达标血压。
2.3 必要的评估- 完整病史采集,包括疾病持续时间、治疗历史、合并症等;- 体格检查,特别注意心脏、血管、肾脏等病变;- 实验室检查:常规血液检查、尿液分析、肾功能、血脂、血糖等;-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
3、难治性高血压治疗方案3.1 药物治疗- 强化当前药物治疗方案:增加药物剂量、增加次数或调整用药方案;- 联合使用不同类别的降压药物: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 考虑使用非药物治疗手段辅助治疗:包括体育锻炼、饮食控制、减重等。
3.2 高血压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扩张术;- 经皮肾脏动脉血压测定和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 考虑肾素切除术。
3.3 干预治疗策略- 临床营养干预,降低钠盐摄入;- 心理调适,减少应激;- 居民健康教育和个体化的医疗教育。
4、附件- 附件1: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跟踪评估表- 附件2:血压监测记录表- 附件3:非药物治疗指导手册5、法律名词及注释- 难治性高血压:指在常规治疗方案下血压仍无法有效控制的一种血压升高状态。
- 血压:指在心脏收缩和舒张过程中对血管壁的压力。
- 舒张压:指在心脏舒张时血压值的最低点。
顽固性高血压的定义及常见原因是什么?
顽固性高血压是指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尽管使用了3种以上足量且合理剂量降压药联合治疗,血压仍未能达到目标水平,或称难治性高血压。
对顽固性高血压的处理,首先要寻找原因,然后针对具体原因进行治疗,常见有以下一些原因:
(1)假性难治性高血压。
(2)降压治疗方案不合理。
(3)药物干扰降压作用。
(4)容量超负荷。
(5)胰岛素抵抗。
(6)继发性高血压。
另外,体重、食盐摄入未得到有效控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过多饮酒和重度吸烟、伴慢性疼痛和长期焦虑也是造成顽固性高血压的原因。
顽固性高血压的处理应该建立在上述可能原因评估的基础上,大多数患者可以找到原因并加以纠正。
如果依然不能控制血压,应该进一步进行血流动力学和神经激素检查。
如果所有的方法都失败了,宜短时期内停止药物治疗,严密监测血压,重新开始新的治疗方案,可能有助于打破血压升高的恶性循环。
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及流行病学(全文版)一、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 ,RH) 是指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了合理可耐受的足量3种或3种以上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1个月以上血压仍未达标患者诊室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的高血压患者,或服用4种或4种以上降压药物血压才能有效控制,称为RH[1-3]二、难治性高血压的流行病学20世纪60年代,国外提出了“难治性高血压(RH)”的概念,但当时未予充分重视,后在2008年左右难治性高血压被重新认识。
美国ACCOMPLISH试验结束时,血压未达标者为26%(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血压≥140/90mmHg)〔4〕。
西班牙一项临床研究纳入8295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结果显示,难治性高血压占已经治疗高血压人群的12.2%〔5〕。
难治性高血压这个名词在国内认识较晚。
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
一些小样本的调查如高血压最佳治疗情况调查(HOT-CHINA研究)显示,研究人群中难治性高血压占1.9%。
参考近几年临床试验结果,估计RH的患病率为5%-30%。
[6]第二节RH的病因及病理生理学机制1、基本病因:RH的病因及病理生理学机制是多方面的,中枢及局部的神经体液机制等,如高盐摄入、肥胖、颈动脉压力反射功能减退等是高血压患者血压难以控制的基本原因。
2、交感神经系统与RAAS系统在RH中的发病中的作用:在基本病因基础上,循环和组织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以及中枢或局部组织(特别是肾脏)交感神经活性的过度增高会启动炎性因子、氧化应激过程并促发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加重了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从而使增高的血压难以获得控制。
研究显示,交感神经以及RAAS的活性增强及持续存在是RH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7]。
临床和实验数据也表明,多重因素共同影响交感神经及RAAS的激活,如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因子、内皮细胞功能障碍、间歇性低氧血症、体内容量负荷过高、醛固酮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动脉化学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的功能失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