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方案】11 做磁铁玩具 示范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7.93 KB
- 文档页数:3
《做磁铁玩具》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目的: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并通过动手制作磁铁玩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设计制作过程中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思考磁力的产生原理和应用。
二、设计内容:1. 学习磁铁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制作简单的磁铁玩具,如磁铁挂钩、磁铁推拉车等;3. 学生自行设计并制作磁铁玩具,并在班级展示。
三、设计步骤:1. 学习磁铁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课时):通过教师讲解和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吸附性、两极性等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磁铁的特点和实验现象。
2. 制作简单的磁铁玩具(2课时):(1)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制作简单的磁铁玩具,如磁铁挂钩;(2)学生分组制作磁铁玩具,并在制作过程中体会磁力的作用;(3)学生在班级展示自己制作的磁铁玩具,并分享制作心得。
3. 学生自行设计并制作磁铁玩具(3课时):(1)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自行设计并制作一个磁铁玩具;(2)学生在家中或学校进行设计和制作,并在下节课展示作品;(3)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磁铁玩具,分享设计灵感和制作过程。
四、评价方式:1. 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动手制作等;2. 创造力评价:评价学生设计的磁铁玩具是否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3. 制作质量评价:评价学生制作的磁铁玩具完成度和精美程度。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用磁铁玩具探索更多磁性现象,并进行小实验;2. 带领学生走进磁铁工厂或科技馆,深入了解磁铁的应用和制作过程;3. 组织学生进行磁铁创意设计比赛,展示学生的设计才华和创造力。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磁铁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还能够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希望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对科学的热爱,不断探索和学习!第二课时一、设计背景:磁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材料,它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镍、钴等物质。
《做磁铁玩具》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认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磁铁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 制作磁铁玩具的方法和步骤。
3. 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磁铁的基本原理和特性的理解。
2. 制作磁铁玩具的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四、教学准备1. 磁铁及相关材料。
2. 制作磁铁玩具的步骤和示范视频。
3. 分组名单和工具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磁铁玩具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理论进修:讲解磁铁的基本原理和特性,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3. 实践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提供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磁铁玩具。
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奇特的磁铁玩具,并在规守时间内完成。
4. 展示交流: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磁铁玩具,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困难。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
5.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评判1. 学生的磁铁玩具制作完成度和创意水平。
2. 学生在团队合作和沟通方面的表现。
3. 学生对磁铁原理和特性的理解水平。
七、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利用磁铁制作更多的玩具或实用工具。
2. 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比赛,展示他们的磁铁玩具作品。
3. 鼓励学生探索更多关于磁铁的知识,拓展他们的科学视野。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不仅可以进修到磁铁的基本原理和特性,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认识,为他们未来的进修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次活动,发现科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粤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11课
做磁铁玩具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磁铁的一些用途;
技能目标:能制作简单的磁铁玩具;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和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制作磁铁玩具的材料、带有磁铁的玩具;
四、教学的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带有磁铁的玩具吗?它的原理是什么?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做磁铁玩具》。
二、看一看: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带的含有磁铁的玩具拆开,找一找里面的磁铁;
师:认真观察后,说说磁铁在这个玩具里面的作用;
生:拆开玩具积极寻找,认真观察后,积极举手回答;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发言;
师:及时总结;
三、试一试: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用自己所带的材料,尝试制作蹦蹦玩具;
师:制作完成后,积极上台展示;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尝试;
师:巡视指导;
生:制作完成后,积极上台展示;
师:对同学的作品做必要的点评;。
小学科学《磁铁玩具》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如吸引铁、镍、钴等磁性物质,以及磁铁的两极(N极和S极)。
(2)培养学生用磁铁制作简单玩具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和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爱护工具、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磁铁的性质及其应用。
(2)磁铁玩具的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1)磁铁两极的判断。
(2)磁铁玩具设计的创新与改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磁铁、铁钉、钴钢珠、电池、导线、开关、灯泡等。
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块磁铁、一些铁钉或钴钢珠、导线、开关、灯泡等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磁铁,引导学生观察磁铁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提问:“你们知道磁铁有什么特殊的能力吗?”引发学生思考。
2. 探究磁铁的性质:(1)教师演示磁铁吸引铁钉、钴钢珠等磁性物质。
(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磁铁的吸引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讨论磁铁的两极如何判断,引导学生总结出N极和S极的规律。
3. 制作磁铁玩具:(1)教师展示磁铁玩具的制作方法,如磁铁小车、磁铁钓鱼等。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动手制作磁铁玩具。
(3)学生互相交流制作心得,展示自己的作品。
4. 拓展与应用:(1)教师提出问题:“磁铁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举例说明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磁性挂钩、磁性玩具等。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磁铁玩具,提高其趣味性和实用性。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磁铁的性质,制作磁铁玩具,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在制作磁铁玩具的过程中,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做磁铁玩具》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和原理。
2. 进修如何制作简单的磁铁玩具。
3. 发挥创造力,设计自己奇特的磁铁玩具。
导学步骤:
一、导入:
1. 引入话题:你们知道磁铁是什么吗?磁铁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吸引铁物体的呢?
2. 展示几个磁铁,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磁铁的外观和特点。
二、进修:
1. 讲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和原理:磁铁有两极,分别是南极和北极,相同极相斥,不同极相吸。
磁铁的磁场可以吸引铁物体。
2. 示范如何制作简单的磁铁玩具:准备磁铁、纸杯、纸片等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磁铁玩具,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三、实践:
1. 学生分组设计自己的磁铁玩具:每组学生准备一些磁铁和其他材料,设计并制作自己奇特的磁铁玩具,可以是磁铁车、磁铁人等创意作品。
2. 学生展示并交流:每组学生展示他们设计的磁铁玩具,分享制作过程和创意灵感。
四、总结:
1. 回顾今天的进修内容:磁铁的基本性质和原理,以及制作磁铁玩具的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如何利用磁铁玩具来进行科学实验或游戏?
五、拓展:
1. 指挥学生探究更多关于磁铁的知识:磁场的形成、磁性材料的分类等。
2.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制作磁铁玩具,并分享自己的创意作品。
导学案评判:
本次导学案通过引入磁铁的基本性质和原理,让学生通过实践制作磁铁玩具,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设计和展示磁铁玩具,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希望学生在进修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还能够享受科学实验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小学科学磁铁玩具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和使用方法,掌握磁铁与磁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实验探究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实践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1.磁铁的基本特性:吸引磁性物质、指示地磁方向、磁铁的两极特性。
2.磁铁与磁性物质的相互作用。
三、教学难点:1.磁铁如何指示地磁方向。
2.磁性物质与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教学准备:1.磁铁、铁钉、铁片、纸片、铁屑等。
2.实验器材:磁铁、吸铁石、铁钉、纸片、磁性物质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块磁铁,让学生观察磁铁的形状和表面的特点,引导学生讨论磁铁的用途和猜测磁铁的特性。
2.实验探究(20分钟)a.让学生拿起一块磁铁,观察并讨论磁铁的两极特性。
b.鼓励学生用磁铁吸引一些磁性物质,如吸铁石、铁钉、纸片等,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c.让学生将磁铁用力贴在桌子上,用纸片撒满一层细铁屑,然后缓缓移开磁铁,观察并讨论实验现象。
3.磁铁的两极特性(20分钟)a.解释磁铁的两极特性,指出磁铁的两极分别为南极和北极。
b.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两个磁铁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的实验现象。
4.磁铁的指示地磁方向作用(20分钟)a.让学生将一块磁铁系在一根细线上,使其可以自由摆动。
观察并讨论磁铁的指示方向现象。
b.引导学生思考并解释磁铁指示地磁方向的原理。
5.学以致用(10分钟)让学生创设情景,并运用所学内容,设计实验研究其他磁性物质与磁铁的相互作用。
六、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总结磁铁的基本特性和使用方法,并布置作业:用一段话总结磁铁与磁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实践探索精神。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观察记录、分析判断,并形成了对磁铁的基本特性和使用方法的初步认识。
粤教科技版科学二年级上册8有趣的钓鱼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有趣的钓鱼是粤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磁铁玩具中的第一课。
本单元始终以玩具作为线索编排课时,本课作为单元的第 1 课,利用磁铁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发现鱼竿的奥秘,学生初步发现磁铁的作用。
接着通过观察,总结特点,探究“身边什么样的物体可以被磁铁吸引”。
学生进行实验并分析现象,发现规律。
“磁铁能不能隔着一些物体吸引铁类物品”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实验的过程,渗透先设计后探究操作的科学方法,从而知道磁铁能吸引铁、镍等材料,也能隔着一段距离吸引铁、镍等材料。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学会合作,愿意倾听和交流,思考隔着纸片能否吸引含铁、镍的物品,萌发探究欲望。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围绕磁铁可以吸引什么样的物体以及磁铁能否隔着纸片或其他材料吸引铁类物品两个主题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在设计磁铁能否隔着纸片吸引铁、镍等材料的实验时,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情境创设的现象提出假设,进而通过探究实验、观察现象发现磁铁能直接对铁、镍等材料产生吸引作用。
再通过游戏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磁铁能否隔着纸片吸引铁、镍等材料,并帮助学生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再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了解磁铁的一些性质。
最后,经历模拟实验的过程,将所学科学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帮助学生体会到动手做的成功和乐趣,养成通过实践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大多知道磁铁能吸铁。
但他们对磁铁的其他性质并不了解。
通过分析磁铁玩具的奥秘来了解磁铁的性质,有助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从而使他们对科学学习产生兴趣。
三、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2)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
过程与方法:(1)学生学会自己设计实验,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并重视实验的严谨与公平。
做磁铁玩具-粤教粤科2017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磁铁的特点;2.掌握简单的磁铁玩具制作方法;3.感受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并培养创造意识。
2\. 教学内容磁铁的特点和制作简单的磁铁玩具。
3\. 教学重点1.磁铁的特点和用途;2.制作磁铁玩具的方法。
4\.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地制作磁铁玩具。
5\. 教学过程(1)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有形的磁铁物品,如磁力棒、磁铁球等,引导学生谈论它们的特点。
2.提问:这些东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们回答:它们都有磁性。
(2)学习磁铁的特点1.利用课件展示磁铁,并教授磁铁南北极的概念。
2.向学生解释磁铁的用途和作用。
(3)制作磁铁玩具1.准备磁铁、口香糖盒子、牙签、纸片等材料;2.将磁铁放在口香糖盒子内,利用牙签将磁铁分离;3.向学生展示如何在纸片上绕上线圈,并展示绕好线圈并放在磁铁上的样子。
(4)制作磁铁车1.准备磁铁、废纸板、小轮子、木棒等材料;2.将磁铁粘在废纸板上,并安装小轮子;3.将木棒固定在磁铁车上。
(5)制作磁铁挂钟1.准备磁铁、废纸板、时钟零件等材料;2.将磁铁粘在废纸板上,并安装时钟零件。
(6)结束1.与学生共同回顾制作过程并展示制作的磁铁玩具;2.引导学生谈论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并培养创造意识。
6\.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示范性教学,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了解了磁铁的特点和制作磁铁玩具的方法,感受了在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培养了探究和创造意识。
同时,学生们通过创造性的手工制作,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了学生们勇于创新的品质。
《做磁铁玩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做磁铁玩具》是粤教科技版《科学》二年级“磁铁”单元第4课。
本课在前三课的基础上先让学生找出身边的磁铁,让学生在感受磁铁无处不在以及人们利用磁铁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又能利用磁铁的特点自制玩具,体现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同时达成课标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目标。
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磁铁的妙用”是了解生活中的磁铁应用,知道人们利用磁铁的特点给生活带来了便利。
第二个活动“制作蹦蹦玩具”是利用磁铁的特点制作玩具,经历先模仿制作再探索新的制作方法的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有生活经验,他们知道不少的物品都有磁铁,学生对这些磁铁物品都很熟悉并有研究的兴趣。
学生经过前面三课的学习,对磁铁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磁铁有磁性,有两个磁极,磁铁能指示南北等特点,尤其知道磁铁的相同磁极互相排斥、不同磁极互相吸引的特点对本课的研究打下基础。
学生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工程技术方面的学习,他们知道在制作前先要构思,在制作后要进行测试,但二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不是很强。
【教学目标】1.了解磁铁在生活中有较多的应用,并体会到磁铁物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知道蹦蹦玩具是利用了磁铁“同极相斥”的特点。
3.经历从模仿制作蹦蹦玩具到探索新方法制作蹦蹦玩具的过程。
4.对利用磁铁制作有新意的磁铁玩具感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磁铁“同极相斥”的特点制作蹦蹦玩具。
教学难点:利用柱形磁铁探索蹦蹦玩具新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2.学具准备:2个条形磁铁、2个环形磁铁、粗细和长短不同的管子、橡皮泥、动物贴纸。
粤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磁铁小车》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磁铁小车》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磁铁小车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本节课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结合紧密,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掌握磁铁能吸引铁物的原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推理,探究磁铁的吸引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磁铁的基本性质和特点,磁铁能吸引铁物的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观察和推理,探究磁铁的吸引作用。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小学二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
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实践操作能力,但对于磁铁的吸引作用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实验操作和示范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磁铁的吸引作用。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把铁钥匙,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为什么这把铁钥匙能被磁铁吸引住?2. 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尝试用手将铁钥匙吸引到磁铁上。
教师可以展示一个磁铁和一把铁钥匙,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铁钥匙能被磁铁吸引住。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用手将铁钥匙靠近磁铁,观察铁钥匙与磁铁的反应。
第二环节:呈现新课1. 教师出示一块磁铁,让学生观察磁铁的形状、颜色等特点,并向学生解释磁铁的基本性质。
2. 教师将磁铁放在桌子上,然后用手将铁钥匙靠近磁铁,观察铁钥匙与磁铁的反应。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磁铁能吸引铁物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铁钥匙能被磁铁吸引住?教师可以出示一块磁铁,让学生仔细观察磁铁的形状、颜色等特点,并向学生解释磁铁的基本性质,即磁铁具有吸引铁物的能力。
然后,教师将磁铁放在桌子上,用手将铁钥匙靠近磁铁,观察铁钥匙与磁铁的反应。
自制科学磁铁玩具教案教案标题:自制科学磁铁玩具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制作磁铁玩具,学生将了解磁性和磁场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磁性和磁场的概念,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实验材料准备:2. 准备所需材料,包括小铁块、磁铁、纸夹、塑料杯、纸片等。
实验步骤:3. 第一步:将小铁块放在桌面上,观察其是否受磁铁吸引。
引导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4. 第二步:将磁铁靠近小铁块,观察小铁块的变化。
引导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解释磁铁对小铁块的影响。
5. 第三步:将纸夹固定在塑料杯的边缘,将磁铁放在纸夹上方,观察磁铁的行为。
引导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解释磁铁的行为。
6. 第四步:将磁铁放在纸片上,撒上小铁屑,观察小铁屑的排列方式。
引导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解释小铁屑的排列方式。
7. 第五步:学生自行设计并制作一个磁铁玩具,可以是磁力车、磁力飞机等。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实验总结:8.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和结果,总结磁性和磁场的基本概念。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进一步的探究方向。
拓展活动:9.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课外时间继续探索磁性和磁场的实验,可以尝试不同形状和材料的磁铁,观察其对小铁块的影响。
评估:10. 设计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考察学生对磁性和磁场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 小铁块- 磁铁- 纸夹- 塑料杯- 纸片- 小铁屑- 实验记录表格教案备注:-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磁铁和小铁块接触到电子设备或磁性存储介质。
-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适当调整实验的难度和要求。
- 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合作和交流,分享彼此的观察和发现。
小学科学《磁铁玩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如吸引铁、镍、钴等物质,以及磁铁的两极(N 极和S极)。
2. 培养学生使用磁铁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3. 引导学生发现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磁铁的性质:磁铁能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磁铁有两极(N极和S极)。
2. 磁铁的应用:磁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磁性挂钩、磁性玩具、磁性冰箱贴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磁铁的基本性质,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磁铁的两极(N极和S极)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磁铁的基本性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准备:1. 磁铁、铁钉、镍片、钴片等实验材料。
2. 磁铁玩具、磁性挂钩、磁性冰箱贴等生活用品。
3. 教学PPT、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磁铁玩具,引发学生对磁铁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探究磁铁的性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磁铁有两极(N极和S极)。
3. 磁铁的应用:展示磁铁玩具、磁性挂钩、磁性冰箱贴等生活用品,让学生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磁铁能吸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
2. 选择题:磁铁的两极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A. N极B. S极)3. 判断题:磁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对或错)八、课后作业:1. 观察家里或学校的磁铁制品,了解其作用和原理。
2. 制作一个简单的磁铁玩具,展示给同学和老师。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做磁铁玩具
教学目标
1.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
2.掌握制作磁铁玩具的方法
3.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磁铁的基本特性
2.制作磁铁玩具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磁铁的磁性原理
2.学生制作磁铁玩具的操作技能
教学过程
导入新知
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例如: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什么样的物体可以被磁铁吸引?)。
操作实践
1.教师向学生展示制作磁铁玩具的工具和材料(例如:铁钉、磁铁、钳子)。
2.学生观察材料,教师讲解材料的用途和特性。
3.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使用铁钉和磁铁制作磁铁玩具。
让学生自己动手
1.学生独立制作磁铁玩具。
2.学生检查自己制作的磁铁玩具是否能够吸引铁钉等物体。
总结
1.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总结出磁铁的基本特性。
2.学生讨论自己制作磁铁玩具的过程和体会。
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制作磁铁玩具的过程和结果,评估学生对磁铁的基本特性和制作磁铁玩具的方法的掌握情况。
课后作业
1.学生回家自己制作一个磁铁玩具。
2.学生用纸笔记录制作磁铁玩具的过程,并在学校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总结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磁铁的基本特性和制作磁铁玩具的方法,并且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掌握了制作磁铁玩具的技能,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有趣的磁铁玩具。
本次课程加强了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粤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套教案单位:______时间:第1课枫树与竹子教案 (3)第2课樟树与彩叶草教案 (3)第3课百合与朱槿教案 (3)第4课番茄与花生教案 (3)第5课我们的小车教案 (3)第6课做一辆小车教案 (4)第7课怎样让车动起来教案 (4)第8课有趣的钓鱼玩具教案 (4)第9课磁铁小车教案 (5)第10课会“辨”方向的玩具鸭教案 (5)第11课做磁铁玩具教案 (5)第12课昼与夜教案 (5)第13课天空中的太阳教案 (6)第14课变化的月亮教案 (6)粤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1课枫树与竹子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技能目标:能描述出竹子和枫叶的外貌特征;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A4纸张若干、颜料;学生准备:一些常见的植物的叶子;四、教学的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你们见过枫叶和竹叶吗?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枫树与竹子》。
二、枫叶与竹叶:师:课件出示枫叶和竹叶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说一说它们的特征;生:仔细观察后,积极讨论;师:巡视指导;生:举手发言;师:大家说的真好,说明你们观察的很仔细;三、观察常见的植物的叶:师:课件出示一些常见的植物的叶的图片,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并举手说出这些植物的叶的特征;生:仔细观察后,积极举手发言;师总结:大家说的真好,说明你们观察的很认真;四、拓印叶片:师:请同学们将颜料涂在事先准备好的叶片上,然后再拓印在纸上;生:认真拓印;师:巡视指导;生:拓印后,积极举手上台展示;师:及时进行点评;师: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都能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做一个心中充满阳光的人!师;下课,同学们再见!粤教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2课樟树与彩叶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技能目标:能描述出一些植物的茎的特征;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的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你们见过植物的茎?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樟树与彩叶草》。
粤教粤科版二年级人上册:第 11 课“做磁铁玩具”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做磁铁玩具”是《科学》二年级上册第 3 单元“磁铁玩具”中的第 4 课。
通过展现各种含有磁铁的生活用品,驱动学生综合运用前三课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找出身边的磁铁,让学生在感受磁铁无处不在和人类利用磁铁给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又能利用磁铁的特点自制玩具,体现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目标。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
活动 1“磁铁的妙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生活中的磁铁应用,知道人类利用磁铁的特点给生活带来了便利。
活动 2“制作蹦蹦玩具”是给学生一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利用磁铁的特性制作玩具,经历设计、制作、展示、评价与改进的完整过程。
本活动也旨在通过教师的指导,激发学生将自己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设计与制作之中,能对工程与技术领域产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养成乐于表达、愿意分享、懂得倾听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将对学生系统学习科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经历了一年科学课的学习,学生都对科学学习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本课的学习从磁铁跳棋的情境展开,符合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点。
同时,利用主题人物的提问让学生产生共鸣并引起学生对磁铁与磁铁用品功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产生思考,驱动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在观察、比较、实验、交流、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由浅入深地了解磁铁磁极的特点,掌握如何科学地进行展开实验活动,描述实验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科学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1. 从教的方面来说,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活动任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主动积极地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展开活动;在参与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保证学生参与教学的全面性,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参考意见和方法指导等。
2. 从学的方面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①利用有效任务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观察。
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生活经验进行描述,并与同学进行积极有效的讨论和交流。
11做磁铁玩具
一、教学目标
1.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不同外形的磁铁。
2. 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找出生活中常见物品里的磁铁。
3. 利用磁铁同极相斥的特点制作蹦蹦玩具。
4. 经历设计、制作、展示、评价与改进的过程。
5. 了解磁铁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人们利用磁铁的特点给生活带来了便利。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找出常见物品里的磁铁,了解磁铁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人们利用磁铁的特点给生活带来了便利。
难点:利用磁铁同极相斥的特点制作蹦蹦玩具,并经历设计、制作、展示、评价建议与改进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
磁铁跳棋、磁性黑板贴、磁铁玩具等、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 课件、条形磁铁、环形磁铁、卡纸、橡皮泥、竹筷子、底座、剪刀等。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置情境:主题人物正在下跳棋,虽然这个跳棋的棋盘没有小洞,但是跳棋也能稳稳地放在棋盘上。
问题:跳棋为什么会吸在棋盘上?
交流:根据情境和生活经验,继续发表自己的想法。
任务:跳棋和棋盘使用了什么材料,使跳棋能紧紧地吸在棋盘上?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磁铁的妙用
出示:磁铁跳棋、磁性黑板贴等磁铁制品。
问题:观察这些用品,你有什么发现?
任务:仔细观察磁铁跳棋和其他玩具或文具,用科学的方法找出藏起来的磁铁。
要求:一是寻找的范围限定在玩具或文具,这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两大类
物品;二是学以致用,利用磁铁具有磁性的特点找出生活中形状各异的磁铁。
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方法,交流找出磁铁的方法。
活动:运用不同的方法,找出物品中的磁铁。
小结:有部分学生用磁铁寻找磁铁,有部分学生用铁、镍材料制品寻找磁铁。
思考:你的方法是应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
拓展:用同样的方法寻找生活中其他常见物品的磁铁。
思考:找到的磁铁有什么不同?
讲述:人们根据不同的需求,制作出不同的形状的磁铁。
(2)活动2:制作蹦蹦玩具
任务:利用磁铁的特点,制作一个能上下蹦跳的玩具。
讨论:综合运用所学的磁铁知识,并根据制作蹦蹦玩具的任务进行初步的设想。
引导:运用磁铁的哪些性质才能达到制作的需求?需要几块磁铁才能完成一个能上下弹跳玩具的制作?磁铁如何在固定的同时又能上下弹跳?完成制作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和材料?如果用环形磁铁,应该如何安装,才能使玩具达到上下“蹦蹦”的实际效果?
要求:先思考需要什么材料,再动手制作。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绘图,要求画出重点即可,并要求学生记录需要的制作材料。
讨论:在教师的指引下设计玩具。
交流: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与同学们交流自制玩具的设计。
制作:根据实验设计进行制作玩具。
展示:在班级展示作品,重点是要说出磁铁在玩具中的作用。
评价:由学生互评及自评,而且记录改进的建议。
3. 拓展活动:制作更多的磁铁玩具。
任务:与父母一起利用磁铁的性质,制作磁铁玩具。
要求:可以制作一个更完善的蹦蹦玩具,可以利用磁铁的性质对玩具进行改进,也可以自制一个新的磁铁玩具。
目的:让学生能将所学的科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体会到动手做的成功和乐趣,养成通过自行思考、实践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五、板书设计
11 做磁铁玩具
磁铁跳棋磁铁能吸铁
蹦蹦玩具磁铁磁极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