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宗教对比表
- 格式:docx
- 大小:280.39 KB
- 文档页数:3
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异同点(一)佛教1、背景:古代xx社会中等级森严,形成了种姓制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佛教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
2、产生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点是古代xx,创始人是xx达摩·xx 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经典:“佛经”3、教义:(1)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xx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
(2)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产生于人的欲望,人xx进入极乐世界,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4、佛教的传播:①原因:佛教教义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劳苦大众有很大的吸引力;②其忍耐服从的说教,适应了统治者的统治需要,被统治者大力扶植。
5、向外传播:公元前3世纪,摩xx国王xx时向xx以外传播。
(佛教在xx末年即公元前后传入xx)(二).基督教1、产生原因:xx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在xx统治下灾难深重,多次反抗失败。
2、产生时间是1世纪时,产生的地点是xx统治下的xx巴勒斯坦一带。
3、教义:他们宣扬说xx就是“救世主” 教人忍受苦难,以便死后升入“天堂”;核心是对人类的xx。
经典是《圣经》;4、基督教的演变:早期信仰基督教的主要是穷人;4世纪时,xx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
5、势力膨胀:中世纪教会成为xx最大的xx及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6、分裂:①11世纪分别以xx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②16世纪从xx开始,xx出现反对xx教皇统治的新教,这样基督教就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个教派。
(三)、伊斯兰教1、原因6、7世纪阿拉伯半岛氏族制度日趋解体,社会矛盾尖锐,贵族和人民渴望一。
2、产生:时间是7世纪初,产生的地点是阿拉伯半岛的xx城,创始人是穆罕默德,他宣传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它的经典是《xx》。
3、622年穆罕默德在xx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4、作用: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
三大宗教诞生的先后顺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宗教的共同点:宣扬平等,劝人向善、忍耐顺从。
世界三大宗教的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比较---人的宗教与神的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承认有一个创造宇宙万物的神存在(基督教信“耶稣”、伊斯兰教信“安拉”),它们的教主都自称是神的代表,如:伊斯兰教的穆罕默德是安拉的唯一使者;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说”(即圣父圣子圣灵一体)。
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和神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甚至和神是一体不可分的,所以称之为“神的宗教”。
那么,世上只有一种宗教即佛教,它不承认世界上有超越人类的神存在,不承认宇宙万物是神所创造的。
它提出“因缘生”理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因缘而生,世界上没有自然存在的东西。
比如:房子是由材料与人工而产生的(材料是因,人工是缘);树木是种子(因)与阳光(缘)而产生的。
佛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如:种子和芽,有种子才有芽的发生,而有芽才有种子的成长,它们异时而存在,作为因果而相续。
因为神不符合“因缘生”理论,所以它就否认神的存在。
佛教认为在宇宙万物里没有一种比人格更崇高的东西。
所以人就不必向神屈服,主张自我修炼,以后就可以达到最高境界“涅磐”。
所以佛教是以人为主的,因此,称之为“人的宗教”。
二者有以下几点区别。
一、教主的本质不同神的宗教的教主多自称是神的“儿子”或“使者”,因此他们除了具有人格之外,还具有神格,本身就是神的附属或一部分。
但是他们的人格并不是独立自主的,是神所创造的,因此隶属于神的。
而人的宗教的教主则完完全全是个人,是个平平凡凡的人,经过磨炼修养而成的,因此他们的人格是独立自主的,既不是神的儿子,也不是神的使者。
二、教主的智慧和能力不同神的宗教认为神是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
《古兰经》:“安拉是全聪的、全知的、全能的。
” 《旧约圣经》:“上帝是至高无上,全能全知,无所不在,创天地万物的唯一真神……”。
而人的宗教则完全否定天地之间有全知全能的神。
佛教认为“佛”是大知大能,而不是全知全能。
佛虽具有无上智慧,可以了解宇宙的一切道理,但佛不能预先论断某个人或某件事将来会如何如何。
一、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于文化景观异同
分布:
1.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非洲中部和南部。
2.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等。
主要分布于西亚和北非和东南亚的岛屿。
其中巴基斯坦是信奉伊斯兰教。
3.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佛教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
他出生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是释迦部落的王子。
他29岁时开始修行,创立了佛教的教义。
后来传入亚洲其他地区,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包括东南亚的中南半岛)。
文化景观异同(以建筑为例):
教堂建筑的高耸入云是要显示上帝高高在上的威严;清真寺上面的穹顶是为了召唤信徒;而佛教用类似皇宫的建筑来表现它的地位。
但是,不管同一种宗教还是不同宗教的建筑,也不管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他们都有相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是某种宗教的表现形式,都是为了向人们宣传某宗教。
二、阿拉伯世界恐怖活动频繁的原因
其根本原因并不是伊斯兰教的存在,社会公正失衡、贫富差距拉大、巴以冲突延续、大国尤其是美国干涉与在世界称霸......才是中东恐怖主义与活动的根本成因所在。
真正威胁和平的不是伊斯兰本教,而是美国的干涉主义、霸权主义及那些假借伊斯兰教名义,利用伊斯兰教进行动员、组织和宣传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
因此,公正合理的解决中东地区的各种矛盾,尊重伊斯兰传统文化,不同文明之间平等的进行对话、交流才是缓解、消除恐怖主义的根本之道。
世界三大宗教的比较宗教名称产生时间产生地点创始人教义经典传播佛教公元前6 世纪古印度释迦牟尼宣扬“众生平等”,提倡消除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进入“极乐世界”。
《金刚经》公元前3 世纪,印度摩揭陀国的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
此后,佛教逐渐发展为世界性的宗教。
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基督教公元1 世纪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耶稣宣扬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类与生俱来即有“原罪”,耶稣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人们只要信奉耶稣,忍受苦难,死后灵魂就可以升入“天堂”。
《圣经》4 世纪末,罗马皇帝定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逐渐盛行于欧洲各地。
伊斯兰教公元7 世纪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凡是信仰安拉的人,不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
《古兰经》公元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伊斯兰教也随之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试从背景、领导者、性质、方式、内容、结果等方面比较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相同点背景相同两国都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且资本主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方式相同都是依靠统治者采取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方式;内容相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比较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时间1640--1688 年1775--1783 年1789--1794 年根本原因英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波士顿倾茶事件三级会议召开任务推翻封建专制, 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殖民统治, 发展资本主义推翻封建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代表:克伦威尔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代表:华盛顿资产阶级;代表:罗伯斯庇尔主要过程①开始标志: 1640 年,新议会召开,要求限制王权, 革命爆发。
②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 英国进入共和国时代。
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佛教的兴起和传播阿育王和佛教基督教的产生、传播与分裂伊斯兰教的兴起与传播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统一和扩张过程中的作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经典①通过分析佛教教义,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②通过对基督教产生原因的思考、讨论,培养学生概括、分析的能力。
③通过对基督教会在西欧中世纪所起的作用的讨论、评价,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④通过学习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及帝国的建立等史实,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宗教与政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讨论、研究、表演、角色互换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②通过对世界三大宗教起源的探究及现状的认识,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关注现实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佛教的兴起和传播,使学生认识为什么统治阶级要利用它。
②基督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也是造成中世纪西欧落后的原因之一。
③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关于一神教的宣传对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积极作用教学重点:三大宗教的诞生教学难点:佛教教义的理解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统一和扩张中的作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引导图片导人:展示释迦牟尼的图片,向学生提问:图片上的人是谁?他有什么伟大的成就? 你想知道释迦牟尼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佛教又是如何兴起和传播开的吗?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古代印度,揭开这个文明古国的神秘面纱,去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共同领略佛教诞生的历程吧!新课教学一、佛教1.佛教的产生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了解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时间及创始人。
教师板书时间及创始人。
接着提问: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佛教教义有哪些进步意义?又有哪些局限性?2.佛教的教义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对当时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但佛教宣扬消灭一切欲望,通过修行达到“极乐世界”,忍耐服从,有利于维护奴隶主的统治,终于被统治阶级利用。